《走进文化生活》学案设计(2)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设计(2)
《走进文化生活》学案设计(2)

【导学案】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

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一、教材分析

学校:临清市实验高中学科:政治编写人:由超审稿人:徐朝才

第八课第一框《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文化的现状并举例,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原因。

2、了解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区分清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

3、知道只有发展多样性的文化,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二、预习内容

(一)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

1、当代文化生活素描

(1)的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大批量、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与流通成为可能。

(2)的发展,使文化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斑斓色彩。

2、文化生活的喜”与忧”

(1 )表现:

①和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列举表现:

②和,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列举表现:

(2)对策:不能放任自流,需要、

3、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1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的特点。为

此应该提供、的文化产品。

(2 )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是、的文化。只有面向,

反映,为的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三、提出疑惑

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说出当前我国文化生活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分析出原因。

2、说出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并举例(身边的事例)。

3、总结我们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学习过程

探究1 :当代文化生活特点。

市场是如当我们驻足在五颜六色的广告前,留意于书摊上大大小小的报纸杂志;当我们在各种电视节目之间选择,在网络世界徜徉……我们就已经面对着大众传媒的影响,置身于文化市场,步入社会文化生活。列举自己身边的事例,说明当代文化生活的变化(可从服装,娱

乐方式,饮食文化等方面进行举例)

(1 )从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可以看出,当代文化生活的特点是什么?

(2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特点,其原因什么?

探究2 :材料一:大众传媒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ktv, 3d电影等

等,可以通过《百家讲坛》传授知识,举办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可以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

平。

材料二:大众传媒以及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存在,也出现了制假售假,低俗文化(三枪拍案惊

奇),八卦新闻等等。

(1 )上面两个材料反应了什么文化现象?出现这种文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 )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谈谈自己应该怎么做。

探究三、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整个的文化生活就是一座大花园,每一个人的审美观点不同,所以它欣赏的植物就不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满足他们的需求呢?

(1 )当代人们文化需求的特点是什么?如何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 )大众文化的内涵:

(3)分析流行文化”经典文化”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易中天因讲《品三国》而被戏称为学术超男”,不过他不认同,他说:其实我讲的是萝

卜史学,所谓萝卜:一是草根的,二是很健康的,有益身体的;三是它可以生吃,素吃,荤

吃,老少咸宜。”这留给我们的思考是

A ?要发展传统文化B.要发展经典文化

C ?要发展大众文化

D ?要发展萝卜史学

2.2009年1月和4月,谷歌中国”网站因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链接,曾两次被互联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开曝光。这告诉我们

A.淫秽色情文化是落后文化

B.随着科技文化的发展,腐朽文化会自然而然地消失

C.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文化市场应满足人们对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

3.翻开杂志美人多,扭开电视广告多,拿起报纸套话多,看篇文章署名多。”这样评价当前

文化市场

①是片面的观点,没看到文化生活中积极的东西

②反映了通俗化、平民化是大众文化的主流

③是针砭时弊,说明文化市场需要引导和规范

④是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A .①②B.①③C.②③ D .②④

4.目前我国文化产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这说明我国文化市场要

A.严格规范,整齐划一

B.言论自由,顺其自然

C.加强管理,正确引导D?全面开放,海纳百川

5.2009年春晚一夜暴红”的小沈阳,以其怪异的装扮,调侃的言语在文艺界迅速刮起了一

阵旋风,有人极尽溢美之词,有人痛陈厌恶之情。其实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自有其合理性,既然他受到一部分群众的欢迎,那就说明这种艺术是有市场需求的,对于他的发展我们

就要顺其自然。至于这种表演方式是通俗还是低俗,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上述材料表明

的道理不正确的是:

A ?无论什么类型的表演形式,人民群众需要的就是先进文化

B.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实践,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为社会提供多种类型、多样

风格的文艺作品

C .艺术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特有的规律

D ?现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6.在2009年春晚”上,流行天王周杰伦与民族歌后宋祖英的首次联袂演出,是民族乐与流

行乐的首次直接碰撞。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表明,英伦组合”是今年春晚收视率最高的

节目。这说明

A ?民族乐与流行乐走向融合

B. 民族乐是高雅的文化,流行乐是通俗的文化

C ?应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D ?流行乐的价值大于民族乐

7.在有文化”与没文化”的争议声中,小品《不差钱》以整体得票率最高,获2009 我

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小品类第一名。可见

A ?通俗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B .通俗文化能满足人们多层次精神需求

C ?文化活动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D ?草根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

8.近来,网络文化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一些网络媒体为

了市场需求”,丧失良知、尊严和操守,大肆宣扬血腥、暴力、凶杀,恶意谩骂、侮辱诽谤

他人,利用网络恶意传播他人隐私,以此来成为获得点击率和吸引眼球的作料。

2012年1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

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并说明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

项行动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这表现在它

①充实着人们的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易于引

导人们的消费观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目前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弱点和缺陷②有的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生产、销售品位低下

的文化产品③有些文化产品以荒诞、庸俗的内容,迎合低俗趣味④有些媒体热衷于捕风捉

影的新闻”炒作,不负责任的传播绊闻轶事”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对待大众传媒的发展我们应该()

A ?因为一些落后、腐朽文化借助大众传媒肆意扩散,所以应限制其发展

B.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之余,可看看电视、玩玩电脑游戏,满足了精神需求,应任其发

C.国家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黄色报刊、影碟、不健康的网站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因此应取缔

4、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① 面向广大人民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的社会主义文化

③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④面向世界各国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在经济转型时期,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传播的根源是

A.法律制度不健全

B.执法打击力度不大

C.市场经济的自发性

D.社会缺乏舆论监督

5.专家指出,有关部门职责不明、分工不清是治理、打击淫秽色情网站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观点给我们的启示是

A.打击淫秽色情网站将成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B.必须尽快制定禁止使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规定

C.要坚持把依法行政落实到实处

D.要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

6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媒体为了迎合受众,使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文化产品

和信息传播开来。低俗文化造成的文化污染,将比环境污染更可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低

俗文化泛滥()

①是市场机制自发性的体现②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结果

③国家必须加强对文化消费的引导④急需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管理

A .①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二、辨析题

科学的文化、人民大众的文化是先进的,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应大力提倡和发展,落后文

化、腐朽文化则应加以取缔。

第八课:走进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参考答案

课内探究学案:

探究1 :(1 )色彩斑然,(2 )原因是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探究2文化生活既有喜也有忧,

原因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做法:1、国家应该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2、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青少年提高眼力,增强能力

三多: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多类型,多风格的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提示:现在青少年主要喜欢港台流行音乐,金庸、古龙等一些人的武侠小说,崇拜明星、歌

星。年轻人追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赶时髦,有的羡慕明星的生活方式,也有的是为

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以明星为榜样进行自我塑造,等等。历史上存在过的流行文化作品,留下来的并不多,它们后来大多被人们遗忘了,因此,流行的未必是长久的。

提示:经典文化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其经过了时间老人筛选过后能留下来的东西,

如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经典文化并不过时,因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源泉。现在流行的作品有的能成为经典,有的如过往的烟云。

提示:流行文化与经典文化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流行文化往往形成时尚,而经典文化也并不

是曲高和寡的,经典代表着高层次的文化。流行文化有着容易被人接受的特点,她快速、直接,极易导致人们感官的刺激,形成兴奋点,流行文化主要由年轻人倡导、推动、消费,有激情。经典文化像贮存了多年的美酒一样醇厚,经典文化是绿色文化,因为智慧之树是常春

的,经典唯美,有着高贵的气质,经典文化使人回味无穷。有时候流行文化也就是经典文化。

1.C

2.C

3.B【解析】材料中的观点指出了当前文化市场中的问题,但属于片面的观点,故选①③。

4.C

解析:由于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我国文化产品良莠不齐,因此要加强管理,

正确引导。C符合题意。

5.A

第二节种子植物学案

第二节种子植物 【学习目标】 1、描述种子的主要结构。 2、说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认识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并说出它们的主要区别 【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种子的结构 1、种子的结构 甲乙 甲乙两图中共有的结构是和。 甲图中的胚包括【】、【】【】【】。 乙图中的胚包括【】【】【】【】。 甲图与乙图相比特有的结构是【】。 2、种子储存营养的结构 和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供给发育成幼苗。知识点二被子植物的类群 1、种子植物是指能够的植物。包括两大类群:植物和植物。 2、裸子植物的种子;被子植物(即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外面有包被。 【课内探究】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玉米种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个果实还是一粒种子?松的“球果”是果实吗?为什么? 【效果评价】 1、观察大豆种子的结构时,要观察到完整胚的组成,应该() A.直接观察 B.剥去种皮,并分开合着的两片子叶 C.用刀片把大豆种子从中央横向剖开 D.浸软种皮后,剥去种皮 2、下列关于玉米种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种子中只有一片子叶

B.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胚乳四部分组成 C.在新鲜的玉米种子剖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胚乳 D.俗称的一粒玉米种子实际上是一个果实 3、平常吃的炒蚕豆瓣,其主要部分属于() A.种皮B.子叶C.胚D.胚芽 4、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的红豆杉,成为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红豆杉因其种子成熟时假皮呈红色得名.从植物分类上看,红豆杉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 5、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下列植物中最高等的是() A B C D 6、下面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二示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一所示的[]线剖开的。 (2)在图二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说明该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图三示菜豆种子结构,结构【】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 (4)剥离下来的菜豆种子的种皮颜色是,其功能是。 (5)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和,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而菜豆种子没有。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学案

技术与设计一第一课时 技术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技术的内涵及其性质。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和联系。 3.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4.理解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学会分析设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中的作用, 5.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6.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学习重点: 1.理解技术的性质。 2.知道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性,了解专利的作用,有关规定及申请方法。 3.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考点一技术的内涵 自主学习 1.技术的内涵: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和的总和。 2.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技术具有、、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 a.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b.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c.技术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 (3)技术与自然 a.利用技术,人类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 b.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应有合理的尺度。

1.有人说:“技术及其应用有点像锤子和锤子的使用,给小孩一把锤子,他会无 论什么都用锤子去敲。当我们有了一把奇巧的技术锤子时,我们当中就会有这样 的小孩。我们必须谨防自己受不住诱惑,而拿它敲敲这敲敲那,什么都用它来敲。 我们需要锤子,但是不能滥用锤子。”你能对这段话的理解是() A.我们只要有了技术这把锤子,就可以做任何事情。 B.小孩不会使用锤子 C.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技术 D.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 2.中国内地的免疫手段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效果最好的,去年初投入使用的禽流感——新城疫苗重组二联活疫苗,是中国最新自行研制的疫苗,既价格低廉又使用方便,可以用滴鼻,饮水,点眼等多种方式实施,减轻了免疫工作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免疫的风险,更利于免疫工作的开展,这说明技术具有的作用。 A.保护人 B.发展人 C.防范人 D. 限制人 3.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活动能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C.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D.技术解放了人 考点二技术的性质 自主学习 技术的性质: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1.技术的: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某方面的具体需求。 2.技术的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2)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3)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地历程。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是创造自然界从来没有的事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革新本身并不是发明,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更新的需要。 三次技术革命 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它的主要标志是的发明。它带动的主要工业产业有:棉纺织工业、钢铁工业。 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的发明。主要的工业部门有:电力、化学、石油开采和加工及汽车与飞机制造等工业。 第三次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技术标志是原子能、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由此兴起的新兴产业有:电子工业、核工业、

修改病句学案教案.doc

修改病句学案 《考试说明》要求:辨析并修改 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两大题型:辨析选择题(结合成语,选句填空一段文字为载体) 修改主观题(结合得体考点以应用文为载体)【2018年新增考试形式】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并掌握《考纲》中规定的六种常见病句类型 2、过程与方法:给出知识点,讲练结合,逐步掌握。 一、高考题引路: 1、下边一段话中有三个句子,其中一个句子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需保持原意。 ①现在的重庆夜景,随着光彩工程的实施,现代科技的运用,更加璀璨夺目,已进人世界四大夜景城市之一。②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放,点点灯火流光溢彩,宛若天上的繁星散落,把山城打扮得如梦似幻,仿佛人间仙境。③有人将夜晚的山城形容为灯山,这是因为山城轮廓分明、层次清晰;又有人将绕城的两江比喻为灯河,这是因为江中碧波倒映出满城灯火。有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针对语病的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二、总结基本原则: 总结方法: 三、课堂练习 1下面这段广告词中有多处语病,请找出四处地方并加以改正。 我厂生产的这种型号的水泵,质量优异,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深受广大用户所欢迎。它广泛适用于城乡建设、工矿企业、农田水利、环保绿化。在今年全国同类型产品评比中,该水泵囊括了第一名。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它,选择它,喜爱它。 2、下面一段话有的地方有语法错误,有的地方用词不当,有的地方欠简明,请找出四处进行修改。

课时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难点 1..定语从句where、when、why(The Attributive Clause --- where, when, why.) 2.学会使用定语从句(Use the Attributive Clause with prep.﹢which or the Relative Adverbs: where, when,and why.) 3 学会写一篇关于伟大人物的文章( .Learn to write a passage about a great person.) 3.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词汇:period, advise…on, continue, fee, fare, gold, be worried about, out of work, stage,vote, position, accept, violence, as a matter of fact, blow up, put in prison, equal,make + O + adj, imagine, in one way, blankets, degree, allow sb to do, guard, stop from, educated, come to power, beg for, terror, fear, cruelty, reward, rights, be proud to do. ②句子※The time when I first met Nelson Mandela was a very difficult period of my life. P34 ※Sadly, I did not have it because I was not born there, and I worried about whether I would become out of work. ※He told me how to get the correct papers so I could in Johannesburg. P341. ※We were put in a position in which we had either to accept we were less important, or fight the Government. ※Only then did we decide to answer violence with violence(only then 此处引起倒装句) ③语法:when, where, why引导定语从句 where 表示地点,只能跟在表地点或场合的名词后。 when表示时间,只能跟在表时间的名词后。 why表示原因,通常跟在reason后引导定语从句。 ④话题:◎谈论Nelson Mandela ◎谈论学生自己心中的名人是怎么样的 2.过程与方法:①问一些关于名人的问题,展示一些名人的图片和资料,引出主题;

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课型预习展示→提升 教师侯俊哲 [学习目标] 1、记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能准确说出种子的萌发过程。 3、掌握用抽样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1、识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能够说出种子的萌发过程。 [自学提纲] 一、阅读教材P90—92页,通过阅读实验和文字归纳出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及自身条件有哪些来完成以下问题(要求:自主阅读标注重点—独立完成学案—对自主交流) 1、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和。 2、种子萌发需要的自身条件是是完整的、且是;不处在。 二、读教材P94页文字部分来完成问题 1、萌发过程:种子首先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转运给胚根、胚芽和。随后,胚根发育,突破,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和。 三、阅读教材P93—94页探究部分完成问题 1、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来检测,反映总体情况叫。(注意思考取几粒行不行、取一代好不好呢?) 2、计算公式:发芽率= ×100﹪ [拓展提高](考点链接——相信你能行) 1、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不容易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阳光 B.缺少空气 C.温度太低 D.种子细胞吸水过度,被“胀”死 2、种子萌发时,下列哪项生理活动需要空气(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 吸收水分 D.运输养料 3、种子萌发后可长成幼苗,长成幼苗的结构是() A、整个种子 B、胚 C、胚芽和种子 D、胚芽和子叶 4、绿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来的() A、胚芽 B、胚轴 C、胚根 D、胚乳 5、早春播种,用地膜覆盖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地温 B、防止风沙 C、提高湿度 D、防止害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导学案和教学设计有什么区别? 2011-11-25 22:24 一江春水正人生|分类:学习帮助|浏览6022次 分享到: 2011-11-28 16:12 网友采纳 导学案与教案的区别:教案是为教师设计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而导学案的着眼点与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求得能力。一般,一个完整的导学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点击 包括三维目标及重点、难点。其中,我们在写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时候,不要直接把教参上的直接搬过来,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这些词语,要把这些语言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例如:了解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所运用的理想实验和归纳推理的研究方法. 二、科学探究(文本解读) 把本课内容分成若干知识点,比如讲《压强》这节,我可以把 本节分为三部分:压力、压强、改变压强的方法,然后依据这三部分内容依次展开。 如果说展示的内容里边包括演示实验,可以分成1、大胆猜想2、设计并进行试验3、观察并记录现象4、归纳总结5、反思交流6、学以致用这几个环节。比如说:燃烧条件的探究,1、大胆猜想,燃烧具备什么样的条件?2、设计并进行实验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试管中的白磷红磷,说明水中的白磷说明。这些内容可以以天空的形式来填。4、归纳总结:燃烧需要具备的三个条件。5、反思交流:水火不相容,那为什么白磷可以在水里燃烧?6、学以致用:南极考察队员在南极考察时忽遇暴风雪,将火柴丢了,如何生火做饭?在这里咱们还可以有个温馨提示:利用透镜聚光。这样学生针对学案进行观察,总结,这是学生自己学到的东西。 若为文本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联系生活,联系实际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解读文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转化成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通过对知识点提问、解答、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比如说讲解压力,咱们可以这样来写:你想过这些事么:你站在水平地面上,你对地面有力的作用么?当禅把口器插入树皮时,

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3.2.1种子的萌发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学习目标】 1、描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3、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自主学习】 知识点一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假设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制定、实施计划: (4)实验现象:1号种子;2号种子;3号种子;4号种子。(5)结论:种子的萌发需要、和。 知识点二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完整的、的,种子成熟且不在期。 知识点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知识点四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1、抽样检测:从检测对象中抽取 作为样本进行检测,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 的方法。 2、抽样的方法 :样本 要合适;要做到 ,不能凭主观想法挑选样本; 检测的方法要科学等。 2、 种子的发芽率= ×100% 【课内探究】 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是否需要光照呢?如果让你设计实验方案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下图表示对四粒种子分别进行处理后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切除,哪些种子能够萌发?哪些种子不能够萌发?说出你的理由。 3、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种子贫瘠的土壤中 哪组先发芽? 数 供检测的种子数

【效果评价】 1、张大妈播下花生种子后,连续几天降雨导致水浸田,造成出芽率低,原因主要是() A.温度较低 B.缺少阳光 C.缺少空气 D.缺少肥料 2、为探究温度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种了品种和数量相同的绿豆,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如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 花盆阳光温度水 甲向阳处30℃充足 乙①20℃② A、向阳处、不充足 B、暗室、不充足 B、 C、向阳处、充足 D、暗室、不充足 3、在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能够萌发成幼苗的是() A.去掉胚乳的玉米种子 B.被虫蛀空的水稻种子 C.胚被破坏的小麦种子 D.种皮破损的菜豆种子 4、花生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 ) A.胚根 B.胚芽 C.子叶 D.胚轴 5、测定种子的发芽率时,有四位同学分别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为了避免浪费,用三五粒种子测一下就行了 B.测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个大的种子 C.测发芽率时应当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D.不可能对检测对象逐一检测,应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五个学时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打电话》这篇课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啰里啰唆聊了老半天,浪费了别人不少时间。相声采用夸张的手法,对那些时间观念不强、废话连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给予了辛辣绝妙的讽刺。 教学思想 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读、演相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理解主要内容,学说相声,了解相声的语言特点。 教学准备 相声音频、课件。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列两组成语,让学生朗读。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师:读了这两组成语,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有人和你谈话,你喜欢怎样的表达?为什么? 2、师:看来,说话得讲究艺术。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文——《打电话》,再次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了解相声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文章内容。 2、师:读过课文了吗?文章里出现了几个不太常见的词语,你会读吗?课件出示: 嗞嗞呃耗子啰嗦嘚儿啷甭 指名读。 师:“嗞嗞”是象声词,老式电话拨号声音。“呃”是语气词,“耗子”是什么意思? 师:“甭”这个字最有意思,是个会意字。看到它。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 齐读。 3、师:老师也读了这篇课文,觉得它有点怪,跟我们以前的课文不一样!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生:都是人物对话!文章的内容是一段相声。

高考生物总复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专题突破学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 【考点定位】 【命题预测】 纵观近三年高考题,本专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等,预测2018年高考仍将主要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以上知识点。 【要点讲解】 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达尔文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2)鲍森?詹森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拜尔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4)温特实验 ①实验过程:

②实验结论: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1)产生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2)运输:极性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方向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 (3)分布部位: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特点 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2.曲线解读 (1)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一器官的生理作用曲线

①a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生长。 ②a~c段(不含a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 ③c点——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促进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点)——仍为“促进”浓度,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⑤e点——对植物生长的效应与a点相同,既不促进生长,也不抑制生长。此值为促进生长的浓度“阈值”——低于此值时均为促进生长的“低浓度”,超过此值时均为抑制生长的“高浓度”。 ⑥e~f段(不含e点)——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 ⑦b、d两点——生长素浓度虽然不同,但促进效果相同。 (2)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关系曲线 ①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同一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不同(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②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所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如生长素的浓度为10-6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设计包括对本课时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般有情景设置(引课)、新课、巩固等环节,不做统一规定,是否选用表格形式自定。要写出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意图,以及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和说明。注意:教学设计(教案)不同于教学实录。请教研员和一线的教师给下面的教学设计(教案)打分或评价。】 一、教材简析 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四册第四组的课文。本组教材的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动脑来选编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思考。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画?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理念 1、架设教学与生活的桥梁。“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让生活走进学生的语文学习,走进学生的认识世界和情感世界,也让语文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而显得丰富多彩,富于生趣。 2、倡导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示范读等)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句子,读懂课文,把握人物情感,切身体会到遇事善于质疑、思考、解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并树立起自信,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来自海边农村,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吹着海风长大的,对风特别熟悉,理解文中人物对话较容易,但语言的感受、感悟性还不够敏捷,因而在体会人物情感与心情方面会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指导朗读为主,来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体验提问题、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情感与乐趣。 四、学习资源 跨越式资源网站(补充《小水滴的一天》、《小水滴旅行记》、《小水滴的梦想》等阅读资源;补充灌溉、浇水、洪水等图片);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打写创作的留言版。 五、教学设计 (四)、朗读感悟,体验情感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学案教案

第三节测量电功率 学习目标 1.经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过程,体会根据原理设计实验的方法。 2.体验实际功率跟实际电压的关系,领悟用电器正常工作的条件。 3.会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的功率。 课前准备 复习课本P74页实验:测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1.说明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2.画出电路图。 3.怎样正确地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 4.连接电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活动1:怎样知道用电器的电功率 说出你有哪些办法? 1. 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 。 活动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提出问题 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说明: 从生活走向物理,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用一个活动复习并引入新课 说明: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是九年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思考、讨论: ①用 表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用 表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根据 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 ②你能画出测量的电路图吗? ③连接电路图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根据灯泡是否发光,电 流表、电压表检查你连接的电路是否能正常工作? ④怎样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⑴额定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 ⑵额定电压为3.8V 的小灯泡 级物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引导学生结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选择需要的器材,进而完善电路的设计。 指导学生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制定出完整 的实验方案是本节的重点。引导学生与伏安法测电阻相对比,让学生明确测量的物理量,画出电路图,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功率与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如都是根据公式设计实验测量物理量,所测物理量、所用器材、电路图、连接电路的方法、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学案(附答案)

专题2细胞工程 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寄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学习目标】1、理解微型繁殖技术的应用。 2、了解单倍体育种过程和优点。 【课题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课题难点】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学习过程】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1)微型繁殖技术:用于优良品种的技术。 (2)特点:①保持优良品种的。 ②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 (3)实例:20世纪60年代,荷兰的科学家就成功地实现了利用 来培育兰花。 2.作物脱毒 (1)材料:植物的(如)。分生区附近的病毒极少,甚至。(2)脱毒苗:切取(例如茎尖)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 (3)优点:使农作物。 3.人工种子 (1)概念:一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顶芽和等为材料,经过人工包装得到的种子。 (2)特点:①后代无。 ②不受、和限制。 (3)人工种子的制备,如图人工种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胚状体 (分生组织),它相当于天然种子的胚,是有生命的物质结构;二是 供胚状体维持生命力和保证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发育的人工胚乳; 三是具有保护作用的“人工种皮”。 二、作为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加倍 (1)方法:离体培养植株纯合子植株。 (2)优点:①后代是纯合子,能。②明显缩短了。 2.突变体的利用

(1)产生原因:在植物的组织培养过程中,易受和 (如、等)的影响而。 (2)利用:筛选出对人们有用的,进而培育成。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1.细胞产物种类:、脂肪、糖类、、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技术。 3.实例:我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了大量生产;另外,三七、紫草和银杏的也都已经实现了工厂化生产。 课堂小结 1.微型繁殖技术 微型繁殖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际上是无性生殖的一种。在繁殖的过程中,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亲、子代细胞内DNA相同,具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能保证亲、子代遗传特性不变。利用这种技术能高效快速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优点:选材少、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便于自动化管理。 组织培养(微型繁殖)主要是一种无性繁殖。如果培养的是体细胞,得到的植株同亲代基因型完全相同,所得个体能保持母体的一切性状;但如果培养的是生殖细胞,如花药,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应为有性生殖中的单性生殖。 2.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与单倍体育种 作物脱毒主要是强调微型繁殖的取材一定是无毒的(如茎尖、根尖),才能繁殖出无毒的幼苗。 人工种子采用的也是微型繁殖的技术,但是只需培育得到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包上人工种皮就可以形成人工种子。人工种子与微型繁殖得到的幼苗一样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另外还可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胚状体的获取途径:①由已脱分化的外植体直接产生②由愈伤组织产生③由悬浮细胞培养产生。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后代无性状分离,后代都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应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习题巩固A级】 1.植物的微型繁殖技术,是指(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嫁接 C.营养繁殖 D.植物组织培养 2.下列育种措施,可以增加植物突变体出现的是( ) A.采用嫁接方法培育苹果新品种 B.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烟草受精卵中,培育抗冻烟草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ieueer第一课时学案 教学目标: 3.播放古筝曲,学生自己试着在四线三格中进行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 师:耳朵能帮我们干什么呢?(听故事,听老师讲课……) 师:看哪位小朋友用好自己的小耳朵了,认真听了。 2.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最后一位拼音朋友就是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它的名字。请小朋友们跟我读er(生读) 3.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我们之前学的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合而成的',但这位小er很特别,它是由 e和r组合在一起,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我们叫它“特殊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4.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5.师: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 出示:ērérěrèr 6.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联系生活来说话吗? ①老师上课经常说:“小耳朵,仔细听。” ②我们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③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 7.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四、巩固练习 1.师:今天,咱们在拼音乐园认识了不少拼音朋友,该回家了。咱们来点一下名,送他们回家吧。出示:ieeereue开火车读,齐读。 2.加入新成员的《拼音休息操》是什么样的呢?一起背一背吧! 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 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w。 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e、i、u、ü、ai、ei、ui、a、u、iu、ie、üe、er。 站要直,做要正,我们来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zi、ci、si、i、wu、u、e、ue。 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 3.下面的韵母都是双胞胎,看谁很快地认识认识它?比一比,读一读。 ie---eiei--eriu---uiie---üe 4.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剩余没有写完的内容。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模板(一) 此模板适合当前班级集体授课形式。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教”的课堂教学设计表由4张基本表格组成(见5~8页),在填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章节名称 按照教科书上的章、节(或课)的顺序和名称填写。 在一般情况下,是以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如果教科书上的一节(或一课)在实际教学时需要两堂以上的课(我们把它称为学时)才能完成,那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既可以统一设计、分段教学;也可以按学时分别设计、各成体系。 如《初中化学》第二章第二节:原子,统一设计时章节名称可填写为:§2.2 原子;分别设计时则为:§2.2 原子(第一学时)和§2.2 原子(第二学时)两个设计表。 2.计划学时 按照设计的授课实际需要填写。如上述统一设计,需要两堂课来完成“原子”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因此在“计划学时”栏中应填写“2”;若按照第二种分学时的设计方案,则在对应的“计划学时”栏中填写“1”。 3.教学目标 应根据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和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一般教学目标的编写包括了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3方面的内容。尤其是情感目标,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对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因势利导、自然贴切。若本节课(尤其是理科的一些章节)和思想、情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则不必挖空心思搞形式主义。 教学目标的叙述应简洁、准确、精炼,概括性强,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它和表下方的各知识点学习目标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又不是所有学习目标的简单相加。 另外要注意的是,教学目标涉及的范围要和上面“章节名称”栏中所确定的范围相符合。如果是一节(课)的统一设计,教学目标也应是整节(课)的;若是按学时分别设计的,则教学目标应是对应该学时教学内容的那一部分,而不是该节(课)的全部。 4.学习目标描述 学习目标描述的内容分3个部分: (1)知识点编号指该知识点的代号,它在本课程中具有惟一性。知识点编号由两部分组成:前边为章、节(或课)的代号,后边为该知识点在本节(课)中的顺序号,中间用短横线相连。如: 2.6—1 代表第二章第六节的第一个知识点; 3.2—3 代表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三个知识点; 2 8—4 代表第28课的第四个知识点; 1.3.4—2 代表第一编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二个知识点。 (2)学习目标指每个知识点所具有的学习目标层次。

被子植物的一生学案

《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课学案 一、构建知识网络 环境条件: 自身条件: 子叶(或胚乳) 胚芽 胚轴 胚根 吸收 营养物质转运 胚根发育成 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 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根的生长 ______ 增大细胞的体积。 枝条是由 发育成的。 植株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含____ 的、含______的和含____ _的无机盐 花托 花柱 花蕊 (内含花粉) 传粉和 传粉:花粉从_______落到雌蕊_______上的过程,方式: 受精 受精:花粉长出 进入胚珠, 粒精子一个与 结合形 成受精卵,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 。 果实和种 凋落 子的形成 子房壁 子房 珠被 果实 种子 胚 1、冬小麦播种太晚会很难萌发,原因主要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 A.空气 B. 水分 C. 适宜的温度 D. 有生命力的胚 2、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 25℃ 左右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的土壤湿润的土壤里,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里,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 A 、乙组先发芽 B 、甲组先发芽 C 、都不发芽 D 、同时发芽 萌发的 过程 萌发的 条件 一、种子 的萌发 二、植株 的生长 三、开花和结果 花的基 本结构: 二、巩固练习 幼根 的生长 练习一:

3、下图中的四粒玉米种子的不同部位受到了损伤(阴影部位表示有损伤,请你判断哪一粒种子肯定不会萌发 ( ) 合作探究:下图是李伟同学设计的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实验。他任意找了六粒菜豆种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将甲放在20℃左右的房间内,乙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内。请据图分析回答: (1)几天后,最有可能萌发的只有_______号种子,因为只有它才具备种子萌发的所有外界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它也未萌发,请认 真分析未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 。 (3)农民在适宜季节播种时,为使苗全苗壮,从种子自 身条件来看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___________; 从外界条件来看,要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二: 1、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施用量最多的是( )无机盐 A. 含铁、锌、钙的 B. 含锌、铝、铜的 C. 含氮、磷、钙的 D. 含氮、磷、钾的 2、白菜根生长的原因是()A、分生区细胞分裂B、伸长区细胞分裂 C、伸长区细胞伸长和分生区细胞分裂 D、成熟区细胞分裂 练习三: 1、在果树开花季节,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主要是因为( ) 受到了影响。 A.开花 B.传粉 C.受精 D.结果 2、如果在开花前,把桃花甲去掉雌蕊,把桃花乙去掉雄蕊,连同桃花丙,都用塑料袋分别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 )。 A. 甲能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B. 甲不结实、乙能结实、丙不结实 C. 甲不结实、乙不结实、丙能结实 D. 甲、乙、丙都不能结实 3、有一个描述花生的俗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A.果皮、内果皮和果实B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C.果皮、种皮和胚D.果皮、种皮、种子 提高创新:下图为从花到果实的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受精完成后,花的很多结构完成了“历史使命”,因而 纷纷调落。请试举两例、。 (2)图[B]是由[]发育而来的;[D]

第3单元课时1教学设计

第3单元课时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过程与方法。 3.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正确书写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总反应。 4.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感悟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以及化学电源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形成较为客观、正确的能源观,提高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三、设计思路 学生对“电”有着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电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科学规律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本课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入手,通过各种电池的展示,提出疑问:这些电池是如何产生电流的?学生根据物理对电流的认识,提出假设:有电子的流动,因此可能在电池里发生了有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引导学生通过简

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验证这一假设。通过锌、铜与硫酸的简单组合,体验电流的产生。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构成条件。同时从电子转移的方向确定原电池正极、负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并写出电极反应式、电池总反应。认识到可以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设计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所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学电源,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展示图片: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电。我们平时所用的手电筒、计算器、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表等都需要用到电池。这些电池是怎样产生电流的呢? 【板书】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电池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与探究】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分析原因。 [实验1] 把一块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2] 把一块铜片插入稀硫酸里 [实验3] 把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锌片与铜片不接触)。 [实验4] 用导线把实验2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与铜片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实验5] 在导线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 [学生交流、讨论] 1.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有何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你认为这种气体可能是什么?锌片和铜片上可能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如何证明? 3.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该装置的正负极分别是什么?请你再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青春期学案教案

青春期学案教案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青春期 设计人:宁阳三中张大泉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青春期知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中一些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学习重点: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 学习难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把男女同学分开,讨论:近来身体和心理上发生变化的例子 二、自主探究: 1、学习任务一: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描述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通过资料分析和练习1中图表,认识男、女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2)讨论:资料分析中4个问题 (3)讨论:为什么青春期会出现遗精和月经的现象 2、学习任务二:通过观察、讨论,能描述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懂得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1)观察课本中插图Ⅳ-14,讨论:遇到类似情况,应当怎样正确处理 (2)中学生中有“早恋”现象,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3)讨论:怎样才能健康的度过青春期 三、合作共建: 1、为什么说青春期是“黄金时期” 2、青春期出现遗精和月经现象是“倒霉”的事吗 3、练习第3题 四、系统总结: 五、诊断评价: 1、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显着特点。 2、进入青春期的时间,男孩一般比女孩两年。 3、在青春期中,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女孩出现。 4、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也开始萌动。青春期正是学、长、树立、塑造 的关键时期,因此,应把精力集中在和培养高尚情操上。 5、关于青春期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身高迅速增长 B、体重迅速增加 C、、身体迅速发胖 D、生殖器官开始发育成熟

平面图形的认识 一 学案教案

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6.1(1)线段、射线、直线(1) 【教学目标】: (1)理解点、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的平面图形的意义,了解线段、直线的性质,理解线段中点及两点间的距离等概念。 (2)结合图形认识线段间的数量关系,并探索点和线的性质。 【重点难点】: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预习指导】: 1.你能完成下表吗 2.出示教材图6-1.提问: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你估计哪条路相对近一些?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更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请在图中画出这条路。 基本概念: 1.生活常识告诉我们: (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其中,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2.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线段: 射线: 直线:

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 A B C D (1)图中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图中以B为端点的线段有多少条? (2)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请您分别表示出这些线段。 2.从常州到上海,共经过无锡、苏州、昆山三个车站,请问一共可产生多少种车票? 3读句画图: (1)过点A、B画直线AB (2)过点C、点D画线段CD.(也叫连结CD) (3)以E为端点过点F画射线EF。 (4)点A在直线l上,而点B在直线l外。 (5)三条直线a,b,c都经过点M。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条线段只有两个端点 B .过两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C .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D .直线AB 和直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2.一条直线上取5个点,可以确定 条线段, 条射线, 条直线。 3.依据“射线AB 和射线AC 是同一条射线”画图,其中正确的是( ) 4.在线段AB 上再添 个点,能使线段AB 上共有15条不同的线段。 5.平面上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最少有 个交点,最多有 个交点。 编写者:秦燕 B A C B C A C A B B A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