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重点问题
第一章绪论1、教育学的内涵及其研究对象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分析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处于一级学科的地位,它侧重探讨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教育活动,其中充满矛盾,包含着现实性和理想性的对立统一;“现实的个人”的教育活动,是教育学最具体、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对象,教育现象、教育规律2、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及其观点1、教育经验——教育术2、《论语》《理想国》柏拉图3、《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方法论著夸美纽斯,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人,早期公共教育的倡导者,大力推行班级授课制,1632年出版《大教学论》,1658年出版世界上第一本学校教材《世界图解》。
夸美纽斯尝试把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从零散、肤浅的教育经验提升为更加深刻、系统,因而更具普遍意义的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德国教育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806年出版《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在其《普通教育学》中明确将教育学定性为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科学化过程:通过把对教育现象的解释建立在可验证的经验基础之上,从而追求教育学知识的可靠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
把人的发展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联系起来。
系统阐发了关于教育本质、人的个性和社会性、人的实践和人的主体性、人的全面发展等教育基本理论。
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开启了人类教育思想发展的新纪元4、教育学的发展趋势与众多学科交叉发展突破学校时空框架,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展呈现出信息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等时代特征5、教育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研究方法: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行动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教育问题最基本的思想方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我们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最重要的科学理论;第二章教育及其本质1、教育的不同起源论的基本观点(一)生物起源论(二)心理起源论(三)劳动起源论(四)需要起源论(五)交往起源论2、当代世界教育发展趋势(一)教育全民化(二)教育现代化(三)教育国际化(四)教育终身化(五)教育信息化3、教育的涵义、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关于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
公 民概 念 有 着 悠久 的历 史 渊 源 ,大 抵 可追 溯 到 古 希 腊城
邦 政 治 时代 。在 古 腊 的 公 民 大会 上 , 民 ( 时希 腊 公 民 只限 公 当
于男 性 。 包括 妇 女 和 奴 隶 ) 以直 接 或 见 接 地 参 与 影 响 全 体 不 可
民, 这也 就构成 了公 民教育 目标体系的基础。 加上上文对公 民
概 念 的介 绍 , 知 , 整 意义 上 的 公 民教 育 就是 “ 可 完 以公 民理 念
为 核 心 目标 而 展 开 的 , 民 主 社 会 培 养 积极 、 责 、 能 的 社 为 负 效
成 员 的决 策 。个 人 也通 过参 与影 响全 体 成 员 的决 策 而 表 明 自 己对 公 共 事 务 的参 与 。 时 的 公 民 以 城 邦 的存 在 为 条件 。 政 这 从
会 公 民的 教 育 过 程 , 贯 彻 于 公 民的 整 个 生命 历 程 , 赖 于 家 它 有 庭 、 校 、 和 媒 介 的共 同教 育作 用 。 终 身教 育 的过 程 ” 学 社会 是 。
二 、 民教 育 在 中 国 公
西 方 国 家 作 为公 民 教 育 的 鼻祖 ,公 民教 育 的 深度 和 广 度
、
公 民 的 内涵 和 公 民教 育 的 概 念
念 的认 识 , 者 接 下 来 对 公 民教 育 进 行 界 定 。 笔 其 实 早 在 古 希腊 时代 , 拉 图 、 里 士 多 德 等 大思 想 家 就 柏 亚
曾探 讨 过 公 民 教 育这 个 问题 。 当时 。 强调 公 民对 国 家 的认 同 与
治学 角度 对 公 民概 念 定义 就 是 “ 政 治层 面 上 有 着 自主权 利 并 在 平等参政的社会共同体成员 。” 正如卢梭在 《 会契约论 》 f 社 中说 的 : 为 主权 权 威 的 参 与 者 , 叫做 公 民 。 作 就 同时 , 民也 是 一 个 法 律 概 念 。 民是 指 具 有 一 国 国籍 而 公 公
全球公民教育理论
3、从教育对象上看,公民教育具有广泛性。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普通公民实施的教 育活动,总会有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之外。 然而,公民教育的对象涉及整个国家的公民,从国家首脑、政党领袖到大小官员, 从普通公民到萃萃学子,都应当是公民教育的对象。任何人都不应当游离于 “公民教育”之外。
公民教育强调隐性教育,主张“模糊战略”将鲜明的阶级性隐藏起来,悄悄地 渗透到各种人文社会科学当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它接受统治阶级所 主张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我国公民教育发展的必然性
(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形式→“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进行,增强 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公民教育;
目的→“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 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履行一个公民的权利 和义务、行使公民的职责。
(三)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1、实施教育的主体不同。 从概念上来看,公民教育实施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公民是依附于国家存在
(四)基于公民社会构建的需要
公民教育对公民社会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臣民意识的 残余,要反思、消除臣民意识就要加大力度推进公民教育;中国公民社会正 在形成,还不完善,需要公民教育的动力来推动。
三、全球公民教育理论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尤其是全球性 问题的出现,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均对原有的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 。 仅 培养公民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和忠诚的公民教育,逐渐暴露出了其自身 的缺陷,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并弥补公民教育的这一不足,人们开始从全 球化的视野重新审视公民这个概念与公民教育问题,进而提出了“全球 公民”以及“全球公民教育”的思想。
家国情怀素养的四个维度
家国情怀素养的四个维度以家国情怀素养的四个维度为题,本文将从文化认同、社会责任、爱国教育和公民意识四个方面探讨家国情怀的培养。
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培养家国情怀的基础。
作为一个民族的成员,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深刻的认同感。
这包括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研究,对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传承,以及对自己的文化身份的认同。
只有通过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培养起家国情怀。
二、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还需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人对社会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关注和承担。
作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可以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我们还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人做好榜样,推动社会向着更加和谐和进步的方向发展。
三、爱国教育爱国是家国情怀的核心。
爱国教育是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爱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情感和意识的培养。
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了解国家的强大和伟大之处,进而培养起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自豪感。
同时,我们还应该了解国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具备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应该有相应的意识和行为。
公民意识包括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并履行自己的责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有家国情怀的公民。
培养家国情怀需要从文化认同、社会责任、爱国教育和公民意识四个维度入手。
只有通过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树立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接受正确的爱国教育,形成积极的公民意识,我们才能真正培养起家国情怀,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注重培养家国情怀,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努力。
教育三维目标是什么
教育三维目标是什么教育的三维目标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追求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和实践发展。
这三个维度即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品德维度,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下面将分别阐述这三个维度的含义和重要性。
首先是知识维度。
知识是教育的基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
学生通过学习各个学科知识,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掌握各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自身的思维逻辑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维度不仅包括课堂上的专业知识,还包括社会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能。
知识维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领域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其次是能力维度。
能力是指学生所具备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实验研究和问题解决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开展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能力维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进步。
最后是品德维度。
品德是人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总称。
学生通过学习学校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公民责任等内容,增强自己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实践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品德维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康、阳光、有道德、有担当的个人特质,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合格的公民。
综上所述,教育的三维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全面发展。
知识维度旨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适应能力;能力维度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品德维度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者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五维实践教学体系包括(3篇)
第1篇一、知识技能维度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五维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应具有层次性、递进性,从基础实践到综合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3. 实践教学资源整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如实验室、实习基地、企业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二、创新能力维度1. 创新意识培养:通过创新课程、创新竞赛、创新项目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创新能力训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例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
3. 创新成果转化: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职业素养维度1. 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2. 职业技能培训:针对不同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3. 职业发展规划: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四、社会责任维度1. 公民意识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志愿服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身心健康维度1. 心理健康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身体健康教育:开展体育锻炼、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通过宿舍管理、生活指导等,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总之,五维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育系统的三个三目标任务
教育系统的三个三目标任务
1.三个基本目标: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人格。
教育系统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具备应对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同时,教育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教育也要注重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2. 三个阶段目标: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系统
要根据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教育目标。
幼儿教育注重培养幼儿的基本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基础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基本能力的培养;高等教育则注重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3. 三个维度目标:国家、社会和个人。
教育系统的目标不仅是
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服务,同时也要关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教育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在社会层面,教育要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个人层面,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为他们提供适合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
- 1 -。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赵黎明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
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
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赵黎明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与公民意识教育 [J], 柯雯琼;郑文海
2.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建设路径研究 [J], 赵建华
3.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他国借鉴\r——以转型期突发事件公民意识缺失为视角 [J], 吴云
4.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实践及其思考 [J], 刘欢
5.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与他国借鉴——以转型期突发事件公民意识缺失为视角[J], 吴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活动的三维目标名词解释
教育活动的三维目标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教育活动中,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指导并塑造着整个教育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然而,传统上教育目标往往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和素养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活动的目标也应该朝着更广泛、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目标基础上,出现了三维目标的概念。
三维目标强调了教育活动对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的综合培养。
具体而言,三维目标包括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
认知维度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情感维度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素养的培养,行为维度则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设立三维目标,教育活动可以更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但却无法完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
而三维目标的引入,强调了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品格特质,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学生能够在知识获取的同时,更好地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态度,并培养积极向上的行为习惯。
尽管三维目标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教育目标的视野,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具体而言,三维目标的确立涉及到目标的制定和评估方式的改变,教育者需要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此外,三维目标的实施也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教育素养和教学技能,以更好地满足三维目标对教育者的要求。
总之,教育活动的三维目标强调了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关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教育活动能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然而,三维目标的引入也需要教育者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提升,以确保目标能够有效地实施和评估。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三维目标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方向。
1.2 文章结构在文章1.2部分的"文章结构"中,我们将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公民教育和孩子习惯养成
公民教育和孩子习惯养成公民教育和孩子习惯养成公民教育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有关公民的教育”:强调对国家历史、政体结构和政治生活过程的理解;“通过公民的教育”:通过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活动来获得公民教育;“为了公民的教育”:在知识与理解、技能与态度、价值与性向等各个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成人生活中能够真正行使公民的职责。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民教育”是一种目标与过程的结合,是从孩子生活环境的各个维度全方位嵌入式的全新教育理念,是超越单一学校教育的全息立体教育模式。
“公民教育”首先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人的过程中,会不断接受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
作为一个母亲,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始终坚信: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体系完整的教育是不仅限于课堂的,它蕴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所有的生活行为,都可以设定相应的教育主题。
1、融入环境——拥有快乐记得孩子一岁四个月时,我第一次送她到幼儿园,那时的她只会说两个字的词,我非常担心和紧张,不知道她是否可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老师告诉我,她不仅没有哭,而且在两周后,还学会了自己吃饭。
最令我吃惊的是:经过一个月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她可以讲很多儿歌,她的语文课本可以从头读到尾。
我知道她其实一个字都不认识,但环境对她有很大的影响,她周围的每个小朋友都会读课文,都会自己吃饭,所以她要像他们一样。
五年的幼儿园的生活,使女儿非常快乐!她非常享受这种集体生活。
我有时出差回来晚了,幼儿园只剩下她一个孩子,她也不会像其他孩子那样哭着等妈妈,而是和老师开心地玩。
孩子在幼儿园那五年,我经常会问她是否快乐。
她每次都会回答我快乐!我常常会跟孩子讲:“妈妈希望你永远快乐!”快乐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面对生活的习惯。
2、学会思考——学会分担孩子很快进入了小学,她发现了很多不同:每天上课不能走动,要举手发言,中午放学有很多同学都可以回家吃饭睡觉。
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
党的十七 大为标 志 ,我 国公 民意识 教育正 步入新 的 历 史起点 ,主要呈现 为公 民意识教 育 的新 发展 、新 视野和新要求 。
日益显现 。 18 9 5年 中共 中央颁发 的 《 关于改 革学校
奠定 了政 治基础 。需 要说 明 的是 ,我 国在 多数场 合 只提素质 教育 ,没有 提公 民教育 。国外常 用 的公 民 教育 ,我们是用思想政治教 育或道德教育来 代替的 。
思想 品德 和政治理论课 程教学 的通知》,曾决定在初
对公 民意识教育地位的认识 不到位 。这就使公 民意识 教育流于形式或被其他教 育所挤 占 ,尽管在不 同时期 对公 民意识教育 作 了改革 和创 新 ,但 公 民意识教 育
■
阶段是从 新 中国成 立到 “ 文化大 革命 ”开始前 的 1 年 ,我 国公 民身 份 的确认 和公 民意识教育 的初 步 7
确 立 。15 9 4年 9月公 布 的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宪法》
规定 : “ 中华人 民共和国公 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同 家设立并 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 ,以保证 公 民享受这种权利 。 ”公 民身份在法律 上的确认 ,人 民 自我的主体 意识高度觉醒 ,使公 民意识教育初步具 备 了条件 。这个 阶段 ,公 民意识教育主要是寓于思想 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 民权 利受到侵犯 和公 民意识
中开设公 民课 ,并组织编写了公 民教育教学大纲 和教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
公民意味着什么》教案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公民意识教育,旨在唤起和强化学生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普遍缺乏公民身份认同和公民意识缺失等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从公民身份和基本内涵这些基本的知识开始教授。
通过自主研究和引导性教学,培养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良好惯,提高公民道德水平和民主意识,深化国家观念。
本课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需要理解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含义,掌握中国公民身份的确认方法,体会树立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提高自身的公民素质。
同时,通过创设情境、探究、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阅读与分析材料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相关的法律规定去分析一些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情境问题和简单材料。
最重要的是,通过研究,强化对自己中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和责任感,感悟公民与祖国的血肉联系,从感情上热爱自己的国家,从理性上理解作为公民,个人与国家所具有的法律关系,重视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提高,深化国家观念。
针对学生的研究特征,我们发现学生在日常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中,可能已接触过“公民”一词,但在认知上一般倾向于“人”的说法,未能在法律上、权利与义务的角度上了解公民的含义。
此外,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前期,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和独立需求为公民权利意识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在情感和理性方面的发展尚不平衡,关于公民义务的道理可能对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理解。
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创设情境、探究、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因为这些人没有政治权利和义务。
而现代的公民则是指拥有一定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的人。
在中国,公民的身份是由出生地、父母国籍、入籍等多种因素来确认的。
只有确认了公民身份,才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承担义务。
2.公民身份的内涵师:那么公民身份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请同学们自己思考一下。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意义不可小觑。
在当今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政治参与、提升国家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
在此背景下,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解读和分析。
2. 正文2.1 维度一:塑造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治是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的基石,只有遵守法律规范和尊重法律权威,才能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和保护作用,从而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行为。
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可以使每个公民都成为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的合格公民。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得到更加重视和重要性的认识。
2.2 维度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是指每个公民应当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公民可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从而更加珍惜社会资源,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指个体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私利的意识和行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利益往往需要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利己与利他的观念,培养公民在社会中更多地关注整体利益。
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探析
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探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和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进步和改革。
近年来,“三生教育”这一概念开始在教育界广为流传,在教学中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本文将从教学的角度探析“三生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三生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维度的全面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生理维度的教育是指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和培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和运动课程,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
还可以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饮食、作息和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生活方式。
心理维度的教育是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关注。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导学生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各类课外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精神维度的教育是指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和关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努力。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适应教育的发展需求。
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在教学中渗透“三生教育”有许多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注重知识传授和应试训练的倾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环境意识,培养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人才。
公民意识的形成
公民意识的形成在当代社会,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已被普遍认为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但何为公民意识?它指的是个体对自身作为公民的角色、权利和责任有清晰的认知,并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准则。
然而,这种意识并非与生俱来,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社会化过程。
教育是培养公民意识的基础。
从家庭教育开始,延伸到学校教育,再到终身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都对个体公民意识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深远影响。
学校教育则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如历史教育可以强化民族认同感,法制教育可以明确公民权利与义务,这些课程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
此外,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实际应用和检验公民知识的平台,使个体在实践中体验公民参与,从而深化对公民角色的理解和认识。
社会参与是公民意识形成的关键。
公民意识不仅是理论上的认知,更是实践中的体现。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公共讨论、志愿活动等,公民能够亲身体验到自己行动的力量,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这种参与不仅增强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也促进了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
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公民意识形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信息时代,媒体是公民了解国家大事、社会动态的重要渠道。
通过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等,公民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对事件进行判断和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这种信息的快速流通和意见的自由表达,无疑增强了公民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参与度。
公民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社会过程,涉及教育、社会参与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不断的教育普及,提供充分的社会实践机会,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才能有效地培养和增强公民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在此过程中,每个个体不仅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共同构筑一个公民意识高涨的社会环境。
立德树人是公民教育之根基
·实践者说ShiJianZheShuo与文化都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赋予了“立德树人”更多的实践意义。
文化建设体系中华路小学历经百年积淀,扎根现实、关注未来,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上探寻特色,追寻自身定位——“公民素养教育”。
同时,学校将生活教育、养成教育的思想蕴含其中,立足于坚实的哲学基础和传统的文化根基,提出了“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西方文化的民主自由思想,同时传承东方文明的和谐奉献精神,提出了“育中华的世界人,做世界的中华星”的教育愿景,以及“关心天下事,做好身边事”的校训、“人人参与,各见其能”的校风、“潜心静气做教育,一言一行育真人”的教风、“学习要明明白白,做事应踏踏实实”的学风。
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展开,将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板块,即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课程,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学生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的整体。
个性素养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素养课程和生活素养课程两部分,其中文化素养课程又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素养课程通过传统技艺的培养和传统节日活动进行展现;现代文化素养课程分为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课程。
而生活素养课程则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应生活的能力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又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课程。
公共素养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知识和公民行动课程两部分,其中公民知识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公民知识的渗透,包括“公民绘本”和交往礼仪两部分。
“公民绘本”,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识制作成“绘本”,并配以幽默有趣的插图对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人物形象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取公民知识,主动思考“绘本”中所蕴含的公民元素。
交往礼仪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社会应对等重要的人生素养,培养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具备的品质,为未来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
教育学三维目标
教育学三维目标教育学三维目标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等问题的学科。
在教育学中,有三个重要的维度,即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制度维度。
这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教育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目标。
下面将从每个维度详细介绍教育学的三维目标。
个体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自主成长的能力。
个体维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力、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
此外,个体维度目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个人能力和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
社会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维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交技能,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他人。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此外,社会维度目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适应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教育环境。
制度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
制度维度目标强调建立公平、公正和高效的教育制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投入的公平分配。
此外,制度维度目标还强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的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可以互为支持,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交往。
制度维度目标则为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只有在公平、公正和高效的教育制度下,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教育学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我国⼤学⽣公民素质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2019-09-30摘要:⾼素质的⼤学⽣公民在社会公共领域中能够发挥⼀定的⽰范作⽤,但是我国⼤学⽣公民素质还存在着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匮乏、参与意识不强、公共意识淡薄的问题。
⾼校可以充分利⽤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科学的公民素质教育体系。
关键词:⼤学⽣;公民素质;教育对策中图分类号:G640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28-02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活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现代公民意识、良好公民素质,能有效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民。
⼤学⽣作为社会上具有较⾼素质的公民群体,在社会公共领域中能够发挥⼀定的⽰范作⽤。
他们公民素质的⾼低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公民素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我国⼤学⽣公民素质现状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校的公民教育发展还不够完善,⼤学⽣的公民素质有⾼有低。
⼤学⽣公民素质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主体意识缺失、权利意识匮乏、参与意识不强、公共意识淡薄,这也是当前⾼校教育应该重视和亟待改变的。
1.主体意识缺失。
“独⽴⾃主的公民并不是‘独善其⾝’,不问世事,⽽是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活。
”[1]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有⼀部分⼤学⽣具有相对较强的主体意识,具有⾃我控制、独⽴判断的能⼒,能够⾃主展⽰⾃⼰的思想、观点,探索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但是还有⼀部分⼤学⽣对⾃我和对社会的认识、理解缺乏全⾯性和辩证性,盲⽬追求个性化,脱离社会现实⼀味追求⾃我,容易偏执和⾛极端。
通过访谈式调研的数据可以得出,对于社会上的⼀些⿊暗现象,⽐如贪污、腐败、潜规则等,67%的⼤学⽣表现出⽆奈的态度,失望以及⽆助的⼼理。
⾯对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部分⼤学⽣⽆从选择⾃⼰的价值观,⽆法确定⾃⼰的公民⾓⾊。
2.权利意识匮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民社会就是权利社会。
良好的公民性要求个体能超越⾃我意识的局限,把⾃⼰认同于⼀个与他者联系在⼀起的共同整体,这个共同整体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需要个体的主动营造和积极维护。
2023修正版开展“三生教育”的实施方案[1]
开展“三生教育”的实施方案开展“三生教育”的实施方案1. 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教育部提出了“三生教育”的概念。
本文将介绍“三生教育”的概念和目标,并提出一套实施方案,以帮助学校开展“三生教育”。
2. 三生教育的概念和目标“三生教育”是指关注学生的人身、心身、学身三个维度的教育。
具体而言,它包括:- 人身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文明礼仪,促进他们成为有品德、有公民意识的人。
- 心身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自我管理和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 学身教育: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
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成功做好准备。
3. 实施方案3.1 制定全员参与的培训计划为了确保“三生教育”的顺利实施,学校应制定全员参与的培训计划。
这包括教师培训、学生培训和家长培训。
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实施“三生教育”。
学生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家长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家长了解“三生教育”的概念和目标,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
3.2 设立“三生教育”实施小组为了协调和推动“三生教育”的实施工作,学校应设立一个“三生教育”实施小组。
这个小组由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和家长代表组成。
小组的职责包括制定和完善“三生教育”实施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评估和总结实施效果等。
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调整和优化实施计划。
3.3 整合资源,制定教育活动计划为了实施“三生教育”,学校需要整合各类资源,制定教育活动计划。
这些教育活动可以包括主题班会、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校外实践等。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来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研究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研究述评一、改革开放对公民意识的影响1.1 公民意识的定义和内涵在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的研究前,首先需要明确公民意识的定义和内涵。
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意识到自己是公民,具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并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一种意识状态。
公民意识的内涵主要包括法治意识、民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等。
1.2 改革开放对公民意识的积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经济发展带来的法治意识:改革开放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的加强,人们对法律的遵守和尊重程度日益提高,法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
2. 开放交流带来的民主意识: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人们对民主权利的了解和认同程度有所提高,民主意识开始在社会中获得扩散和推动。
3. 社会改革引发的社会责任意识:改革开放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行为的社会影响,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4. 国家崛起带来的国家认同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人们对国家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国家认同意识在公民意识中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
1.3 改革开放对公民意识的挑战虽然改革开放对公民意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社会不平等问题:改革开放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但也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意识有所提升,但还存在一些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损和社会不公的问题。
2. 社会信任危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度逐渐下降,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潮也有所增加,这对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3. 环境问题:改革开放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增长,但也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研究现状2.1 研究方法与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民意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深入了解公民意识的特点、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查研究版公民是社会成员的法律身份,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的成员对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
公民意识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反映。
没有公民意识的主体自觉,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党对公民意识的重视。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正步入新的历史起点,主要呈现为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新视野和新要求。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现代公民教育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已被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采纳,作为培养下一代、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合格公民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20世纪五四运动之后的新教育实践中,曾长期开设过公民教育课程,后因种种原因而中断。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广大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为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奠定了政治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我国在多数场合只提素质教育,没有提公民教育。
国外常用的公民教育,我们是用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来代替的。
实际上,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公民的素质教育,与国外常用的公民教育是同义语。
我国实施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培育。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公民意识教育,属于素质教育一个基础性的内容。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58年间,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从无到有,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17年,我国公民身份的确认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初步确立。
1954年9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国家设立并逐步扩大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关,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公民身份在法律上的确认,人民自我的主体意识高度觉醒,使公民意识教育初步具备了条件。
这个阶段,公民意识教育主要是寓于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之中。
第二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和公民意识教育遭遇严重挫折。
公民意识教育被当作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受到批判,公民课程全部被取消。
1975年宪法更是删除了1954年宪法中“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等基本宪法原则和若干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
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时期,这是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恢复发展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初步具备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公民意识再次被唤醒和倡导,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198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曾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并组织编写了公民教育教学大纲和教材。
但由于种种原因,公民课课程计划未能如愿实施。
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首次提到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概念。
1990年代以后,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赵黎明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三个维度发展战略Fa Zhan Zhan Lue广,一些省市开始在初中开设公民课,把公民课作为一门综合课程纳入课程体系。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上海市和浙江省。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1994年拟定的《关于试办农村综合初中的实验方案》,也把公民课列为农村综合初中的八门必修课程之一。
公民课进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使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公民教育性质得以凸现。
此后,1995年原国家教委修订的《中学德育大纲》,强调德育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德育内容中强调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教育。
2001年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强调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根据这些纲要的要求,一些地方和学校进行了公民课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之,这个阶段公民意识教育出现了专门开设的公民课,但并不普遍,公民意识教育还是潜隐的,主要寓于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或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之中。
党的十七大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起点,将公民意识教育带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鲜明地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不仅继承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优秀传统,借鉴了国外公民教育的有益经验,而且抓住了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基础性环节。
使用公民意识教育,而没有使用公民教育,不仅使之与我们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相承接,而且赋予了中国特色。
以党的十七大为标志,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将实现由不成形的零散教育到长期的系统教育、从潜隐的教育到明确的正规化教育的重大转变,预示着我国公民意识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开启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视野。
第一,对公民意识教育作用的新概括。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一般从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来认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意识缺乏的弊端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许多有识之士曾不断呼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党的十七大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明确提出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是“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直接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关系到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的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第二,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新提升。
新中国建立以来,公民意识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认识不到位。
这就使公民意识教育流于形式或被其他教育所挤占,尽管在不同时期对公民意识教育作了改革和创新,但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不完善,效果都不太如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公民意识的缺失和淡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地位,即公民意识教育不仅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基础性环节,而且是提高全社会政治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党十七大对公民意识教育地位的深刻论述,必将把公民意识教育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和公民意识教育的加强,这两者的良性互动必将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期待。
第三,对公民意识教育内涵的新拓展。
公民意识的内涵比较丰富,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意识和平等意识等,它们是同公民身份的本质属性紧密相关、直接反映公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地位的内容。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不能被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教育的内容所覆盖。
过去公民意识教育过分注重道德和法制教育等,当然这些毫无疑义都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
但是,对公民权利、义务和平等等意识引导不够,对公民的权利保障不足等长期制约着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和深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一句后面紧接着就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内涵。
它克服了将公民意识教育局限在道德领域和法制领域的弊端,使公民意识教育实现了由道德领域和法治领域向政治文明范畴的递进。
这是党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鲜明体现,也表明在经历了30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党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问题的高度重视。
调查研究版第四,对公民意识教育对象的新厘定。
从公民教育的对象来看,这里的公民显然是指全体具备中国公民资格的人。
改革开放以前,公民意识主要表现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和顺从,目标人群限定为人民而非全体公民,更多的是指向普通老百姓尤其是青少年,而且将青少年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
当然,只要是公民都应该接受公民意识的教育,我们也决不能忽视对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
当前,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人群科学界定为所有公民,实现了由政治性人群到全体人群的历史性演进。
从年龄层次看,既包括青少年,又包括成年人;从职业属性看,既包括社会普通民众,更包括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
但是,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公务员队伍和各种公职人员所肩负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因此他们理应更多地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只有公务员队伍和各种公职人员树立起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更好更顺畅地建立起来。
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公民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通民众公民意识的成长。
因此,党的十七大在对公民意识教育对象进行科学厘定的基础上,确认了公务员和各种公职人员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群体。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要求要达成公民意识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既要克服现有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不足和弊端,又要积极改善和创新,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新要求。
第一,从教育的发展过程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青少年时期的阶段性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时期是公民意识奠定基础和获得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时期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
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在现代化建设刚起步之时,就积极在各级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当今许多国家设置了独立的或综合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在青少年中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必须进行持续教育和培养,形成公民意识教育终身化的教育体系。
第二,从教育的实施机构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公民意识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各级学校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相对集中的实施机构,既要开设专门的公民意识教育课程,又要把公民意识教育融入到其他学校课程之中。
公民意识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各个单位、组织、机构、社区等都必须承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职责和功能,特别是以直接影响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为目标和活动内容的政府、社区组织、公众团体、传播媒介及家庭等等更要负担起公民意识教育的直接责任。
在国民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中,家庭打基础,学校建主体,单位促强化,社会保氛围。
第三,从教育的途径看,公民意识教育要实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实践是联结环境与主体的桥梁和中介,主体的实践活动是公民意识形成的现实基础。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个体的尊重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是公民意识教育实践的源头和基础;在学校教育中,诱导和启发学生公民意识觉悟的同时,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和角色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使公民意识转化成为一种实际参与技能,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法律保障创造一系列保障公民权利的有效措施和切实可行的公民参政、议政的渠道,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层面和最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