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中国孩子的成长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中国孩子的成长需求
1、最基础的营养——生理需求
说起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无论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普通家长,都不陌生,可很少有人能把这个理论与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联系起来。
不仅如此,很多家长还在费尽心思去研究到底该给孩子一些什么营养,才能让他健康成长。
真是有些舍近求远了。
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想要让一棵树生长得枝繁叶茂,阳光、水、空气、矿物质和土壤等营养缺一不可。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养好孩子,就要给他生命成长中必须的营养。
就像树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的营养不同一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每一个阶段所需的营养也不尽相同。
作为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成长所必须的营养,还要给得准确,也就是要明白孩子在哪个成长时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然后及时给孩子注入所需的营养。
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哪些营养呢?我们借鉴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一下,什么是生命成长的五大营养,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层面的需求也不同。
很多家长在孩子1 岁的时候,对于“玩”非常支持并主动带着孩子到处去玩,用各种方式玩。
但是等孩子6 岁上学后,“玩”就变得有条件,甚至是有罪恶感的事情。
“玩”是孩子的本性,玩学本来就是一体的,如果我们非要违背孩子的本性需求,就无法给到孩子成长需要的营养。
如果孩子最基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如同树木没有土壤,失去了托起这个生命的根本,那还谈何成长呢?生理需求只是生命成长最基础、最低层次的需求。
2、给孩子安全感
马斯洛指出第二层次的需求是对安全感的需求。
同样,孩子的健康成长也需要足够的安全感。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是不是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了呢?
很多时候,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已经严重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怎么样?我们从宇宙思维的角度来看,安全感匮乏的孩子能量是不足够的,甚至是负的;物质态是不饱满的,甚至是萎靡的。
因为内在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孩子只能借助于外界的人或物来增加安全感,比如有的孩子胆子小不自信、有的孩子粘大人、有的孩子不敢独自睡觉。
我们看到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背后,实际上是爱的缺失。
那我们就要思考,如何才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是说孩子的安全感从哪里来。
和谐的夫妻关系,温暖的家庭氛围,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果父母很恩爱,孩子就会觉得这个家很安定,很温馨,他就会觉得非常有安全感。
只有父母关系和谐,同心协力,共同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孩子才会觉得无比安全。
除了和谐的夫妻关系,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父亲的力量和母亲的爱可以在孩子心中建造起安全感的大厦,缺少任何一方,这座大厦都是不稳固的。
虽然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安全感是一个低层次的需求,可是,对于一个生命的成长来说,安全感确是非常重要的一大营养。
3、为孩子打造一个群体生活的场
我们的孩子是社会人,他需要过社会生活,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空间和位置,在群体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世界。
群体生活对于孩子来说,是生命成长的必要营养,不可或缺。
一旦缺少了,就容易“酸碱”失衡,成为亚健康。
孩
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慢慢地脱离家庭、父母,去群体中生活,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环境场与人场。
只有这样,他才能从群体生活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生长得更加旺盛。
如果没有群体生活的经历,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哪方面能力欠缺,哪方面能力突出,就找不到成长的方向。
而且由于没有群体生活的经历,在社交力方面肯定就会欠缺,长此以往,就会变得孤僻,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更谈不上快乐成长。
人是群居动物,只有在群体生活中,才能找到自己的空间和位置。
孩子的成长与生命需求是不以我们成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家长,应当提前了解生命成长所需的“群体生活”营养,有步骤地给到孩子这一营养。
对外,让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接受群体生活,到了9 岁、10 岁以后他能够自如地融入群体生活,有群体归属感、有自己的伙伴。
而对内,家长需要打造好家的能量场,让孩子的成长既有家庭场的滋养,又有社会场的滋养,让孩子的身心都健康向上。
说到底,家长要会“造场”与“选场”。
在成长的不同阶段,帮助孩子挑选能够滋养他的群体,让孩子去体验与经历,汲取营养。
4、给孩子足够的尊重
生命成长的第四大营养是“被尊重”。
尊重孩子不仅仅是一两句尊重的话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解放他的手、眼、耳、脑也是一种尊重。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尊重的时候,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竟然能做那么多事情。
那种成就感会给孩子带来幸福和快乐。
孩子是有思维、有意识、有感觉的生命,需要被理解、被尊重。
但是我不得不说在很多时候家长和学校忽略了孩子的这一需求,以为只要不体罚孩子就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用挖苦、讽刺的语言刺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
家长在语言和行为上对孩子的不尊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长忽视了孩子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我”存在着的。
所以,家长尊重孩子的核心就是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系统。
自我意识就是心中有“我”的概念。
有了自我意识,孩子就会有自己的界限,也会知道别人的界限,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懂得如何尊重别人,如何获得别人的尊重,更加独立、自信。
家长的不当行为,阻碍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
孩子便缺乏对自我的认可,没有改变提升“我”的意识和动力。
最终导致孩子不能爱自己,也不能对自己负责任。
所以,帮孩子建立自我意识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帮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给孩子独立做主的机会。
家长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体验这种成就感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尊重孩子的思想;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尊重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尊重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独立、做主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尊重,也是孩子成长必须的经历。
同时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
在生活中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让孩子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孩子切实体会到被尊重的感觉.
5、帮孩子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是生命成长的第五大需求。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哀词怨曲,叹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也好,“欲
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也罢,无不透露出抱负无法施展,自身价值无法实现的惆怅。
当今社会也一样,人们打拼奋斗,除了要解决生存问题外,还要追寻内心的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
孩子一直想做,却没有机会去做,家长可以帮孩子设计经历,让孩子去体验,哪怕只有小小的收获,也能让孩子实现自我价值,收获一种自豪感。
曾经有家长感到迷惑:“老师,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帮孩子自我实现。
”其实,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最基本的自我实现。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只要我们家长善加引导,让孩子自己做到,他就能自我实现,就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人最欣慰的莫过于自己的成果被肯定,自己的价值被认可。
帮助孩子自我实现,在感受那份喜悦之余,孩子不断超越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这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挑战。
孩子的成长需要我们为他提供营养。
所以,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要为自己补充营养,从而给孩子更多的营养,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五大营养缺一不可
五大营养是一个人、一个生命成长所必备的,每一种营养都能让孩子体验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和快乐。
孩子年龄小的时候,生理需求和安全感需求是最需要被满足的,而且合理地满足这两大需求,可以为孩子日后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奠定健康良好的身心基础。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更多地向外探索,需要在社会环境场与不同的群体中去寻求自我价值与自我实现。
如果孩子没有及时汲取到这五大营养,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
孩子为什么变得叛逆? 从五大营养中寻找答案,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孩子那么叛逆,就是为了得到那份重视,得到别人对他存在的认可。
他为什么不自信?到底是
哪个营养没给到,让孩子的自信心不足?我们也可以对照这五大营养去找,然后帮孩子设计经历让他体验,去及时补充上他需要的营养。
如果儿童时期缺失五大营养,成年后就会出现西方心理学上所说的“坑洞”。
为什么有的人意志薄弱,做事优柔寡断?为什么有的人喜欢推卸责任,就连养孩子的责任也不敢承担?为什么有的人不够自信,难以活出生命的精彩?
养孩子就是养生命。
要把孩子养好,就要了解孩子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要,同时也要能找出孩子成长中各种问题背后所缺失的营养,既要自己创造“有营养”的家庭环境,还要能够慧眼选择“有营养”的社会环境,让孩子能够“营养均衡”,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