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偏测薄膜厚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椭偏方程与薄膜折射率和厚度的测量
❖ 图8.1所示为一光学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单层介质 膜,它有两个平行的界面。通常,上部是折射率为 n1的空气(或真空).中间是一层厚度为d折射率为n2 的介质薄膜,下层是折射率为n3的衬底,介质薄膜 均匀地附在衬底上,当一束光射到膜面上时,在界 面1和界面2上形成多次反射和折射,并且各反射光 和折射光分别产生多光束干涉.其干涉结果反映了 膜的光学特性。
2
v 当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时,反射后一般为偏振态(指
椭圆的形状和方位)发生了变化的椭圆偏振光(除开
0 π
4
且 0 的情况).为了能直接测得和,须将
实验条件作某些限制以使问题简化.也就是要求入射光
和反射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v (1)要求入射在膜面上的光为等幅椭圆偏振光(即p和 s二分量的振幅相等).这时,| Eip | 1
【实验目的】
❖ (1)了解薄膜的厚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2)利用椭圆偏振光消光法,测定透明薄膜的厚度。
【实验原理】
❖ 有一束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变成了线偏振光,再 经过一个波片,变成了椭圆偏振光。这样的椭圆偏 振光入射到待测的薄膜表面上时,反射光的偏振状 态发生了变化。我们测量这种变化,就可以计算出 待测薄膜的厚度。
| Ers || Eip |
v
(rp rs ) (ip is )
(8.9)
v 式(8.8)表明,参量与反射前后p和s分量的振幅比有
关.而(8.9)式表明,参量与反射前后p和s分量的位相
差有关.可见,和直接反映了光在反射前后偏振态的变
化.一般规定,和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 π 和0 2π 。
| Eis |
v 式(8.8)则简化为
v
tan | Erp |
(8.10)
v (2)要求反射光为一线偏振光| E.rs | 也就是要求(或),
式(8.9)则简化为
v
Δ (ip is )
(8.11)
v 满足后一条件并不困难.因为对某一特定的膜,总反射 系数比 Rp 是一定值.式(8.6)决定了也是某一定
Rs
v 值.根据(8.9)式可知,只要改变入射光二分量的位
相见后差面(的ip叙述is)) ,,就直可到以其使大小(为ip 一适is )当 值0 ((或具体π方)法,
❖ 从而使反射光变成一线偏振光.利用一检偏器可以检验 此条件是否已满足.
❖ 以上两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式(8.10)表明,tan 恰好
是反射光的p和s分量的幅值比, 是反射光线偏振方向v源自RpErp Eip
Rs
Ers Eis
(8.2)
v 经计算可得
v
Ers
r1s 1
r2sei2
r1sr2
ei 2
s
Eis
Erp
r1 p 1
r2 pei2 r1pr2 pei2
(8.3)
Eip
v 式中,r1p或r1s和r2p或r2s分别为p或s分量在界面1和 界面2上一次反射的反射系数。为任意相邻两束反射 光之间的位相差。根据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和边 界条件,可以证明
v 图8.1
v 设 1表示光的入射角,和分别为在界面1和2上的折
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
v
n1 sin1 n2 sin2 n3 sin3
(8.1)
v 光波的电矢量可以分解成在入射面内振动的p分量和 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s分量.若用Eip和Eis分别代表 入射光的p和s分量,用Erp及Ers分别代表各束反射光 K0,K1,K2,…中电矢量的p分量之和及s分量之和, 则膜对两个分量的总反射系数Rp和Rs定义为
v
r1 p
t an(1 t an(1
2) 2 )
r1s
sin(1 2) sin(1 2)
(8.4)
r2 p
t an(2 t an(2
3 ) 3)
r2s
sin(2 3) sin(2 3)
v 式(8.4)即著名的菲涅尔(Fresnel)反射系数公式。 由相邻两反射光束间的光程差,不难算出
v
2
❖ 实际上,究竟和的具体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测 出它们,以及测出后又如何得到n2和d,均须作进一 步的讨论。
❖ 和的物理意义
❖ 用复数形式表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p和s分量
v Eip | Eip | exp(iip) Eis | Eis | exp(iis ) (8.6)
Erp | Erp | exp(irp ) Ers | Ers | exp(irs )
v 式中各绝对值为相应电矢量的振幅,各值为相应界 面处的位相.由式(8.6)、(8.6)可以得到式(8.7)
v v
t an
ei
| |
Erp Ers
|| Eis || Eip
|
| exp{i[(rp
rs )
(ip
(8.7)
is )]}
v 比较等式两端即可得
v
tan | Erp || Eis |
(8.8)
4d
n2 cos2
4d
n22 n12 sin 2 1
(8.5)
v 式中,为真空中的波长,d和n2为介质膜的厚度和折 射率.
v 在椭圆偏振法测量中,为了简便,通常引入另外 两个物理量和来描述反射光偏振态的变化.它们与 总反射系数的关系定义为
tan ei
Rp Rs
(r1p r2 pei2 )(1 r1sr2sei2 ) (1 r1pr2 pei2 )(r1s r2sei2 )
与恰好s方是向在间膜的面夹上角的,入如射图光8.中2所s和示s.分式量(间8的.1位1)相则差表.明,Δ
❖ (3) 和 Δ 的测量
❖ 实现椭圆偏振法测量的仪器称为椭圆偏振仪(简称椭偏 仪).它的光路原理如图8.3所示.氦氖激光管发出的 波长为 632. 8 nm的自然光,先后通过起偏器Q,波片C 入射在待测薄膜F上,反射光通过检偏器R射入光电接 收器T.如前所述,p和s分别代表平行和垂直于入射面 的二个方向.快轴方向f,对于负是指平行于光轴的方 向,对于正晶体是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t代表Q的偏振 方向,f代表C的快轴方向,tr 代表R的偏振方向.慢轴 方向l,对于负晶体是指垂直于光轴方向,对于正晶体 是指平等于光轴方向.无论起偏器的方位如何,
❖ 上式简称为椭偏方程,其中的和称为椭偏参数(由 于具有角度量纲也称椭偏角).
❖ 由式(8.1)、(8.4)、(8.5)和上式可以看出,参 数和是n1, n2, n3, 和d的函数.其中n1, n2, 和可以是 已知量,如果能从实验中测出和的值,原则上就可 以算出薄膜的折射率n2和厚度d.这就是椭圆偏振法 测量的基本原理.
❖ 图8.1所示为一光学均匀和各向同性的单层介质 膜,它有两个平行的界面。通常,上部是折射率为 n1的空气(或真空).中间是一层厚度为d折射率为n2 的介质薄膜,下层是折射率为n3的衬底,介质薄膜 均匀地附在衬底上,当一束光射到膜面上时,在界 面1和界面2上形成多次反射和折射,并且各反射光 和折射光分别产生多光束干涉.其干涉结果反映了 膜的光学特性。
2
v 当入射光为椭圆偏振光时,反射后一般为偏振态(指
椭圆的形状和方位)发生了变化的椭圆偏振光(除开
0 π
4
且 0 的情况).为了能直接测得和,须将
实验条件作某些限制以使问题简化.也就是要求入射光
和反射光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v (1)要求入射在膜面上的光为等幅椭圆偏振光(即p和 s二分量的振幅相等).这时,| Eip | 1
【实验目的】
❖ (1)了解薄膜的厚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 (2)利用椭圆偏振光消光法,测定透明薄膜的厚度。
【实验原理】
❖ 有一束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变成了线偏振光,再 经过一个波片,变成了椭圆偏振光。这样的椭圆偏 振光入射到待测的薄膜表面上时,反射光的偏振状 态发生了变化。我们测量这种变化,就可以计算出 待测薄膜的厚度。
| Ers || Eip |
v
(rp rs ) (ip is )
(8.9)
v 式(8.8)表明,参量与反射前后p和s分量的振幅比有
关.而(8.9)式表明,参量与反射前后p和s分量的位相
差有关.可见,和直接反映了光在反射前后偏振态的变
化.一般规定,和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 π 和0 2π 。
| Eis |
v 式(8.8)则简化为
v
tan | Erp |
(8.10)
v (2)要求反射光为一线偏振光| E.rs | 也就是要求(或),
式(8.9)则简化为
v
Δ (ip is )
(8.11)
v 满足后一条件并不困难.因为对某一特定的膜,总反射 系数比 Rp 是一定值.式(8.6)决定了也是某一定
Rs
v 值.根据(8.9)式可知,只要改变入射光二分量的位
相见后差面(的ip叙述is)) ,,就直可到以其使大小(为ip 一适is )当 值0 ((或具体π方)法,
❖ 从而使反射光变成一线偏振光.利用一检偏器可以检验 此条件是否已满足.
❖ 以上两条件都得到满足时,式(8.10)表明,tan 恰好
是反射光的p和s分量的幅值比, 是反射光线偏振方向v源自RpErp Eip
Rs
Ers Eis
(8.2)
v 经计算可得
v
Ers
r1s 1
r2sei2
r1sr2
ei 2
s
Eis
Erp
r1 p 1
r2 pei2 r1pr2 pei2
(8.3)
Eip
v 式中,r1p或r1s和r2p或r2s分别为p或s分量在界面1和 界面2上一次反射的反射系数。为任意相邻两束反射 光之间的位相差。根据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和边 界条件,可以证明
v 图8.1
v 设 1表示光的入射角,和分别为在界面1和2上的折
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有
v
n1 sin1 n2 sin2 n3 sin3
(8.1)
v 光波的电矢量可以分解成在入射面内振动的p分量和 垂直于入射面振动的s分量.若用Eip和Eis分别代表 入射光的p和s分量,用Erp及Ers分别代表各束反射光 K0,K1,K2,…中电矢量的p分量之和及s分量之和, 则膜对两个分量的总反射系数Rp和Rs定义为
v
r1 p
t an(1 t an(1
2) 2 )
r1s
sin(1 2) sin(1 2)
(8.4)
r2 p
t an(2 t an(2
3 ) 3)
r2s
sin(2 3) sin(2 3)
v 式(8.4)即著名的菲涅尔(Fresnel)反射系数公式。 由相邻两反射光束间的光程差,不难算出
v
2
❖ 实际上,究竟和的具体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测 出它们,以及测出后又如何得到n2和d,均须作进一 步的讨论。
❖ 和的物理意义
❖ 用复数形式表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p和s分量
v Eip | Eip | exp(iip) Eis | Eis | exp(iis ) (8.6)
Erp | Erp | exp(irp ) Ers | Ers | exp(irs )
v 式中各绝对值为相应电矢量的振幅,各值为相应界 面处的位相.由式(8.6)、(8.6)可以得到式(8.7)
v v
t an
ei
| |
Erp Ers
|| Eis || Eip
|
| exp{i[(rp
rs )
(ip
(8.7)
is )]}
v 比较等式两端即可得
v
tan | Erp || Eis |
(8.8)
4d
n2 cos2
4d
n22 n12 sin 2 1
(8.5)
v 式中,为真空中的波长,d和n2为介质膜的厚度和折 射率.
v 在椭圆偏振法测量中,为了简便,通常引入另外 两个物理量和来描述反射光偏振态的变化.它们与 总反射系数的关系定义为
tan ei
Rp Rs
(r1p r2 pei2 )(1 r1sr2sei2 ) (1 r1pr2 pei2 )(r1s r2sei2 )
与恰好s方是向在间膜的面夹上角的,入如射图光8.中2所s和示s.分式量(间8的.1位1)相则差表.明,Δ
❖ (3) 和 Δ 的测量
❖ 实现椭圆偏振法测量的仪器称为椭圆偏振仪(简称椭偏 仪).它的光路原理如图8.3所示.氦氖激光管发出的 波长为 632. 8 nm的自然光,先后通过起偏器Q,波片C 入射在待测薄膜F上,反射光通过检偏器R射入光电接 收器T.如前所述,p和s分别代表平行和垂直于入射面 的二个方向.快轴方向f,对于负是指平行于光轴的方 向,对于正晶体是指垂直于光轴的方向.t代表Q的偏振 方向,f代表C的快轴方向,tr 代表R的偏振方向.慢轴 方向l,对于负晶体是指垂直于光轴方向,对于正晶体 是指平等于光轴方向.无论起偏器的方位如何,
❖ 上式简称为椭偏方程,其中的和称为椭偏参数(由 于具有角度量纲也称椭偏角).
❖ 由式(8.1)、(8.4)、(8.5)和上式可以看出,参 数和是n1, n2, n3, 和d的函数.其中n1, n2, 和可以是 已知量,如果能从实验中测出和的值,原则上就可 以算出薄膜的折射率n2和厚度d.这就是椭圆偏振法 测量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