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种鸡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影响蛋种鸡孵化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
影响蛋种鸡孵化率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一、环境因素对蛋种鸡孵化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 温度:适宜的孵化温度是保证蛋种鸡孵化率的重要条件。
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因此,应根据不同孵化阶段调整温度,保持稳定。
在孵化箱内设置合适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时调整温度,确保孵化环境温度的稳定。
2. 湿度:合适的湿度有利于蛋种鸡胚胎的正常发育。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孵化率下降。
应根据不同的孵化阶段,调整湿度,保持适宜的水分含量。
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水的蒸发量,调节孵化箱内的湿度。
3. 氧气浓度:正常的氧气供应对胚胎的发育至关重要。
过低的氧气浓度会导致孵化率下降。
应保证孵化箱内的通风良好,及时更换新鲜空气,增加氧气供应量。
4. 光照:适当的光照对蛋种鸡的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
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对孵化率产生负面影响。
应根据不同的孵化阶段,合理控制光照强度和时间,保持适宜的光照条件。
二、管理因素对蛋种鸡孵化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 蛋质量:蛋质量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蛋壳完整、无裂纹、无污渍的蛋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应选用质量良好的蛋作为种蛋,并在收集、存储过程中注意保持蛋的完整性和清洁度。
2. 孵化时间:孵化时间的控制也是关键。
孵化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孵化率。
应根据蛋种鸡的品种和孵化箱的温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孵化时间,保持孵化的稳定性。
3. 孵化箱的清洁与消毒:孵化箱的清洁与消毒对孵化率也有一定影响。
孵化箱内部应保持干净,避免积存污物和病原微生物。
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良好的孵化环境。
4. 孵化箱的通风: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保持孵化箱内空气的流通,调节温湿度,并排除有害气体和湿气。
应合理设计通风系统,确保孵化箱内的空气质量。
三、饲养因素对蛋种鸡孵化率的影响及应对措施1. 饮水管理:充足的饮水对于蛋种鸡孵化率至关重要。
应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清洗和更换水源,确保饮水的干净和新鲜。
2.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管理对蛋种鸡孵化率也有很大影响。
夏季提高种鸡孵化率的措施
时 , 天 翻 蛋 1 2 , 次 翻 蛋4 ℃ , 每 ~次 每 5 防 止 粘 壳 现象 发 生 。 研 究 表 明 , 产 蛋 有 在
后 将 蛋 置 于 3 ℃ 下 1h 常 温 下 放 置 7 或
民 , 但 杀 灭 了病 菌 及 寄 生 虫 卵 等 , 不 同
.
25 禽 粪 的综 合 利 用 . 部 分 养 禽 户 . 大 都 将 鲜 禽 粪 直 接 售 给 菜 农 ,这 样 不 但 造 成疾 病 传 播 .而 且 也 是 种 资 源 的 浪
费 。 可 禽 粪 先 经 堆 沤 处 理 后 再 售 给农
使 种 蛋 贮 存 尽 量 达 到 适 宜 温 度 和 湿 度 , 时要 注 意 通 风 换 气 和 除 霉 。 存 同 保
的 设 备 和人 员从 事 禽 病 的 诊 断 和 防 治
降 温 。 四是 通 过 勤清 粪 、 防漏 水 、 石 撒 灰 等 除 湿 降 温 . 季 不 可 超 过 2d 粪 夏 清
孵 化 率 和 健 雏 率 降 低 。 因此 在 夏 季 降
低 孵 化 室 温 度 非 常 重 要 。在 夏 季 应 在
其 是 乡 ( ) 牧 兽 医 推广 队伍 建 设 和 镇 畜
村 级 动 物 防 疫 员 队伍 的组 建 和 完 善 工
在 炎 热 的夏 季 , 由于 孵 化 室 内 的
温 度 过 高 。孵 化 器 内 的温 度 散 发不 出
作 ,充 分 发 挥 基 层 畜 牧 兽 医 推 广 队 伍 的主 力 军 作 用 ,才 能 使 畜 牧 兽 医 知 识
1 。 五 是 安 装 防 晒 网 、 天 窗 、 高 次 开 栽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化 率 不 高 。 因 此 必 须 加 强 禽 舍 的 管 理 。 如 放 置 产 1 . 种鸡 的饲 养 .1 2 蛋 箱 , 内垫 清 洁 干 燥 的 木 屑 等 并每 隔 一定 时 间添 箱 现 代 营 养 学 的研 究 表 明 , 响 鸡 胚 发 育 和 种 影 换, 加拣蛋次数 等。 增 蛋 孵 化 率 的 主 要 营 养 因素 有 维 生 素 、 需 氨 基 酸 、 必 . 种蛋 的运输 2 微 量 元 素 等 , 如 种 鸡 饲 粮 中 维 生 素 A 和 B不 足 2 例
3 创造 良好的孵化条 件
收 稿 日期 :0 6一 o 20 4一 l 8
良好 的孵 化 条 件 是 提 高 孵 化 成 绩 的 重 要 保 9 6 7 8 8 70 3 / 9 9 6 78 8 6/ 9 9 7—4 电话 1
1 科 学饲养与管 理 . 2
种蛋清 洁, 化 率 高; 蛋污秽 , 使冲洗 , 孵 种 即 细 菌 和其 他 微 生 物 已进 入 蛋 内、 蛋 、 胚 蛋 增 多 , 臭 死 孵
2 种蛋 的保存 . 3
为 了保 持 种 蛋 的新 鲜 品质 , 化 场 和 种 鸡 场 都 孵 要 有 专 用 的 种 蛋 库 。 房 至 少 要 隔 成 两 个 间 , 间 库 一 做 种 蛋 的 接 收 、 点 、 级 、 箱 和 贮 存 包 装 材 料 清 分 装 用 , 一 间 专 供 贮 备 种 蛋 用 。 种 蛋 库 应 保 持 清 洁 卫
04 3 ) 20 1
【 文章编 号 】 62— 2 7(060 — 02 — 0 17 0820)6 0 8 2
影 响鸡 孵 化 率 的主 要 因素 是 种鸡 、 蛋 及 孵 化 2 加强种蛋管理 种
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措施
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措施种蛋孵化率的高低一直是种禽场和孵化场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它直接关系着种禽场和孵化场的经济效益。
高的孵化率,需要种鸡场、孵化场共同合作,在种鸡饲养、种蛋管理、孵化条件上严格控制才能取得。
一、加强种鸡饲养管理1、供给种鸡全价配合饲料一定要严格按照种鸡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保证种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
不但要满足种禽对能量、蛋白质的需要,还要注意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供给,因为全价的营养供给是提高种蛋孵化率的物质基础。
2、科学有效的管理尽量给种鸡生长、发育、产蛋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方式,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履行防疫程序,严防疫病的发生,确保种鸡的健康;使用正确的配种方法,严格公母鸡的配种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从根本上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种蛋的孵化效果。
二、严格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与消毒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播的疾病、受精率高、饲喂营养全面的饲料、管理良好的种鸡群,受精率达到该鸡种要求,一般褐壳蛋受精率要在85%~90%以上,白壳蛋受精率要在92%~98%以上。
蛋壳质地均匀,过簿、壳面粗糙的“沙皮蛋”和过厚坚硬的“钢皮蛋”等都不能作为种蛋孵化。
蛋重应符合本品种的要求,蛋形为卵圆型,蛋形指数最好为0.74。
一般开产最初2~3周的蛋、过大过小的蛋及畸形蛋不宜孵化。
种蛋的壳面要清洁、无裂缝,颜色符合该鸡种标准要求。
粘污了粪便、血液、蛋液的蛋以及裂缝蛋在孵化过程中,可造成胚胎死亡,导致孵化率降低和雏鸡质量下降。
2、种蛋的保存、运输即使来自优良种鸡又经过严格挑选的种蛋,如果保存不当,也会导致孵化率下降,造成无法孵化的后果。
为保证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和湿度,种蛋应保存在专用的库房里,其要求是:隔热性能好(防冻、防热),清洁卫生,空气新鲜,无异味,防尘沙、杜绝蚊蝇和老鼠,不让阳光直射和穿堂风直接吹到种蛋上。
蛋库还应另设隔间,以便于种蛋的接收、清点、分级、装箱等。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孵化期、育雏期、生长期和产蛋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阶段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一、孵化期:
1. 温度控制:孵化期温度控制非常重要,一般在37.5-38℃之间。
要确保温度均匀,防止温差过大。
2. 湿度控制:孵化期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可以使用湿度测量仪器来监测湿度。
3. 空气流通:保持孵化箱内空气流通,防止二氧化碳堆积,提供新鲜空气。
4. 合理翻蛋:孵化过程中要按时翻蛋,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二、育雏期:
1. 温度控制:育雏期温度逐渐下降,初始温度约为35℃,逐渐减少至25℃左右。
要确保温度均匀,避免温差过大。
2. 光照控制:白天光照时间应为18小时,夜间要保持黑暗。
3. 饮水系统: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定期清洗饮水器,保持饮水畅通。
4. 饲料供应:提供合适的饲料,并定期更换。
5. 预防疾病:育雏期要进行疫苗接种,定期进行疾病防治。
总结:种鸡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需要控制好温度、光照、饮水和饲料等方面,定期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只有确保种鸡的健康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达到较高的产蛋率。
炎热季节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氨 基 酸 ( 氨 酸 、赖 氨 酸 ) 降低 日粮 蛋 ,
中 鱼 粉 的用 量 .可 以用 豆 粕 和 酵 母 粉 代 替 部 分 鱼粉 。 1 加 强 鸡群 日常 管理 , 5 在 夏 季 最 好 采 用 水 槽 供 水 .采 用 常 流 水 的 样 式 。 随 时 给 鸡 群 提 供 充 足 清 洁 的 饮 水 ,水 槽 每 天 清 理 一 次 ,及 时 清 除 水 槽 中 酸 败 的 饲 料 , 以 免 引 起
力 很 快 减 弱 , 同 时 紫 外 线 也 能 杀 死 部
炎热季节提高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可 以 降 低 鸡 舍 温 度 ,达 到 防 暑 降 温 的
目的 。 12 通 过 湿 帘 通 风 降 温 .
刘东 军 一 疆石河子 ∞团农 业科 ∞ 一 新 u0 ∞
按 照鸡 笼 的走 向 进 行 纵 向通 风 ,
增 湿 的效 果 更 好 。 13 消毒 .
后 再 消 毒 。 每 个 鸡 舍 进 行 人 工 授 精 人 员 相 对 固 定 , 对 翻 肛 和 输 精 的 技 术 人 员定期培训 , 练操作 , 高操作水平 。 熟 提
2 种 蛋 管 理
鸡 舍 喷 雾 消 毒 每 天 一 次 。最 好 安 排 在 中 午 温 度 高 的 时 候 进 行 ,还 可 以
注 意 日粮 中氨 基 酸 的 平 衡
炎 热 的 夏 季 种 鸡 采 食 量 通 常 会 下
降 ,造 成 能 量 、蛋 白 质 摄 入 降 低 ,产 蛋 量 下 降 ,饲 料 转 化 率 降 低 。 在 生 产 中 可 以 采 用 提 高 饲 料 的 营 养 浓 度 ,增
加 E粮 碳 水 化 合 物 和 蛋 白 质 的 含 量 , l
提高种鸡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种鸡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
提高种鸡繁殖能力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种鸡品种,如地方鸡种、培育的专门化品系等,以提高繁殖性能。
2. 营养调控:提供充足、均衡的营养,满足种鸡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在繁殖期,应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应,以促进排卵和受精。
3. 光照管理: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一般保持14-16小时的光照,以刺激种鸡的性激素分泌,提高繁殖能力。
4. 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为种鸡提供舒适的生长和繁殖环境。
5. 健康管理: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减少种鸡的死亡率。
6. 合理分群:根据种鸡的体重、年龄和繁殖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种鸡的个体需求。
7. 交配管理:适时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以提高受精率。
同时,避免近亲交配,减少繁殖障碍。
8. 记录与监测:做好种鸡的繁殖记录,监测其繁殖性能,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保证种鸡的繁殖能力。
9. 提高孵化率:关注孵化环境和技术,提高孵化率,从而提高种鸡的繁殖效率。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繁殖能力,从而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同时,这些措施也有助于保护种鸡的福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高种鸡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种鸡孵化率的技术措施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正确地进行饲料的加工和储存,以满足种鸡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营养需要,维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
尤其是粗蛋白质,钙、磷、锌、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等,必须按饲养标准供给。
加强种鸡的管理,确保鸡舍有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清洁的垫草;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履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合理安排公母鸡的配偶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鸡的孵化效果。
一、科学储存种蛋1、保存种蛋适宜的温度为8℃~18℃,最初几天稍高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温度应逐渐降低。
2、保存种蛋的相对湿度为75%~80%。
3、注意蛋库内通风,保证库内空气新鲜、无特殊气味。
4、保存种蛋不超过1周时,不用翻蛋;超过1周时,每天翻蛋1次~2次,每次翻蛋45度,防止粘壳现象发生。
有研究表明,在产蛋后将蛋置于37℃下1小时或常温下放置2小时~4小时再保存,可提高孵化效果。
二、严格选择种蛋1、种鸡群应遗传性能稳定,健康高产,无传染病,饲养管理正常,种蛋受精率高。
2、种蛋越新鲜越好,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保存种蛋的时间:春秋季节不超过7天,夏季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10天。
种蛋产出后最好在3天~4天内入孵。
3、种蛋的蛋壳应细致均匀,厚薄适中,对厚皮蛋、沙皮蛋、裂纹蛋要剔除;蛋壳表面要清洁,不应粘有饲料、粪便、泥土、蛋内容物等。
4、种蛋的品质要好,用灯光照视,应选择蛋黄颜色深、转动缓慢、转动范围小的种蛋;而贴壳蛋、散黄蛋,气室不在大端的蛋,均不宜用于孵化。
5、蛋重应为55克~65克;蛋的形状为椭圆型,蛋型指数最好为74%。
一般开产最初2周内的蛋、过大过小的蛋及畸形蛋不宜孵化。
如果种蛋大小不一,可按种蛋大小分批入孵。
三、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1、孵化温度: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适宜的孵化温度为37.5℃~37.8℃。
提高种蛋孵化率及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
提高种蛋孵化率及雏鸡饲养管理的关键技术摘要介绍雏鸡孵化过程中种鸡的饲养、种蛋入孵前的选择与保存、孵化条件、卫生防疫制度、雏鸡的处理与饲养管理技术的方法和要求,以期指导养殖户为提高种蛋孵化率及建立高产鸡群打下基础。
关键词种蛋;孵化率;雏鸡;饲养管理种蛋的孵化是将受精种蛋尽可能多地变成优质雏鸡,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要提高种蛋的孵化率,获得品质优良的雏鸡,必须做到:培育健康高产的种鸡群,提高种蛋的品质,加强种蛋的消毒,并根据胚胎生长发育的特点,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及创造适宜雏鸡饲养环境。
1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所用的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好、受精率高、健康、种鸡营养全面充足、管理良好的种鸡群。
高的种蛋受精率是高孵化率的基础,而高的受精率又来自健康、高产、稳产的种鸡群。
因此,培育高产健康的种鸡群是提高种蛋受精率的基础。
一定要严格按照种鸡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保证种鸡有足够的营养供应,如蛋白质、能量、矿物质、维生素等。
试验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玉米油、棕榈酸、油酸或亚油酸,能提高孵化率,减少孵化后期胚胎死亡。
用植酸酶代替饲料中的磷酸氢钙也可提高受精率和孵化率。
对严重影响雏鸡质量和孵化率的一些病毒性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脑脊髓炎、病毒性关节炎、产蛋下降综合症、禽白血病等,要制定科学免疫程序,严格防疫。
实行人工授精的鸡场,一定要严格按规程操作,严格消毒,以防止受到污染而降低受精率。
2严格种蛋管理2.1种蛋的选择种蛋的挑选,应选择洁净、新鲜、正常的种蛋。
洁净方面要求种蛋的壳面应干净,没有被粪便、垫料等脏物污染。
以保存1周内的种蛋最好,超过2周的会带来孵化期推迟、孵化率低、孵出的弱雏比例高等不良后果。
另外,蛋形和结构均应正常,蛋形以椭圆形、指数为0.72~0.75为佳。
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过小的孵出的雏鸡小,过大的孵化率降低,种蛋一般以52~65g为宜。
2.2种蛋的保存主要应注意温度、湿度和放置方向3个方面。
温度以13~18℃为好,保存1周以内的控制在15~18℃;相对湿度一般保持在75~85%,这样既能明显降低蛋内水分蒸发,又可防止霉菌滋生;在放置方向方面,保存1周的大头朝上放置,不必转蛋,超过1周的可采用种蛋小头朝上不转蛋的存放方法,码蛋时要求平稳而快速,并且能准确剔出不合格的种蛋,可以提高孵化率,也可节省劳力。
提高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孵化率的技术措施孵化率是衡量孵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养殖业来说,提高孵化率可以有效地提高养殖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孵化率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些提高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一、选用高质量的种蛋选用高质量的种蛋是提高孵化率的关键。
种蛋的质量直接影响孵化效果,因此,要选用外观完整、大小均匀、无裂纹、无污渍、无异味的种蛋。
此外,还要注意种蛋的存放条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受潮、受热、受冷等情况。
二、控制孵化环境孵化环境对孵化率也有着重要影响。
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都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孵化箱内的温度要控制在37.5℃左右,湿度要控制在50%~60%之间,氧气含量要保持充足,二氧化碳含量要控制在0.2%~0.3%之间。
三、合理的孵化时间孵化时间也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孵化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孵化率。
一般来说,鸡蛋的孵化时间为21天左右,而鸭蛋的孵化时间则为28天左右。
在孵化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蛋种和不同的孵化环境,合理地控制孵化时间。
四、科学的孵化操作孵化操作也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孵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因素要经常检查和调整,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孵化箱内的蛋要经常翻动,保证蛋内胚胎的正常发育。
3.孵化箱内的蛋要经常喷水,保持适宜的湿度。
4.孵化箱内的蛋要经常通风,保持适宜的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五、科学的孵化后管理孵化后的管理也是影响孵化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孵化后的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孵化后的雏鸡或鸭子要及时取出,避免对其他蛋的孵化产生影响。
2.孵化后的雏鸡或鸭子要及时喂食、饮水、保暖,促进其健康成长。
3.孵化后的孵化箱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病菌滋生。
综上所述,提高孵化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选用高质量的种蛋、控制孵化环境、合理的孵化时间、科学的孵化操作和科学的孵化后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家禽种蛋孵化率的措施
提高家禽种蛋孵化率的措施家禽种蛋的孵化率是农民养殖家禽时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家禽种蛋孵化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优质育种:选择具有良好繁殖性能的种鸡和种鸭作为父母代,保证种禽健康、繁殖力强。
饲养过程中适当投放活力强、寿命较长的种鸡和种鸭,提高卵质量,增加孵化率。
2.优化饲养管理:提供优质饲料,保证家禽获得充足的营养。
适当控制饮食和喂养次数,保持饲料的新鲜程度。
定期给予家禽维生素和矿物质补给,维持其身体健康。
3.环境管理:创造适宜的孵化环境,保持鸟巢的清洁。
温度控制是关键,保持合适的孵化温度。
要保持足够的空气流通和湿度适宜,防止环境过于干燥或湿润。
4.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洗孵化器和孵化设备,保持清洁和卫生。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存在,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消毒后,必须充分晾干,确保没有残留的消毒剂。
5.适当的孵化技术:要选择适当的孵化技术,如工业化孵化或自然孵化,根据不同家禽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孵化温度和湿度。
孵化器的操作要规范,定时检查温湿度计和适时翻转鸟蛋,确保孵化的效果。
6.疾病防控:定期对家禽进行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预防家禽疾病的发生。
定期体检家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避免病毒和细菌的传播。
7.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要适度,过密的饲养会导致鸟蛋互相压碎,影响孵化率。
保持充足的空间和适量的饲养密度,有利于家禽的生长和繁殖。
8.健康饲养和定期检查:定期给家禽进行身体检查,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家禽健康。
管理良好的家禽饲养环境和科学的饲养方法,能够提高家禽种蛋的孵化率。
总之,提高家禽种蛋孵化率需要综合考虑育种、饲养管理、环境、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合理采取上述措施,有助于提高家禽种蛋的孵化率和生产效益。
提高蛋种鸡种蛋受精率的措施 - 养鸡技术
提高蛋种鸡种蛋受精率的措施-养鸡技术姜良娟(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畜牧兽医局276034)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是种鸡饲养管理难度较大的时期。
由于鸡没有汗腺,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产蛋量就会下降;当气温达到32℃时,鸡群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热应激反应,甚至继发感染性疾病,导致产蛋量和种蛋受精率明显下降甚至停止,给种鸡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饲养优良的种鸡为了减少实际生产中出现的祖代、父母代甚至商品代鸡场自行留种,使其后代鸡群出现生产性能下降,遗传分离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适时和定期引进、不断更新种鸡群,是提高种蛋孵化率和雏鸡健康水平、保证高效生产的基础。
同时,每年在高温季节到来之前一个月左右,应加强对种鸡群的选留工作,及时淘汰残弱、有病及老龄不合格的种鸡。
2调配鸡群合理的性别比例种公鸡与母鸡合理的配比,是保证正常交配使鸡群获得较高受精率的一个关键。
公、母比例失调会降低种蛋的受精率,通常适宜的公鸡比例为,25~30周龄10.0%,30~35周龄9.5%,35~45周龄9.0%,45周龄8.0%。
3调整种鸡日粮结构3.1调整日粮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提高种母鸡日粮蛋白质含量,虽然可弥补由于采食量降低而导致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但种鸡代谢蛋白质时产生的热增耗也较多。
因此,在保证种鸡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应采取改喂低蛋白日粮,适当补充必需氨基酸,尤其是蛋氨酸、赖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3.2提高日粮能量水平虽然种鸡在高温季节维持自身所需能量相对较少,但由于采食量的下降,能量摄入量相对不足,容易影响正常生产。
实际生产中,在高温季节多通过添加植物油脂(1%~3%比例)或改用全脂大豆,使日常饲料的能量高出标准5%~8%,以此来增加鸡能量的摄入量,提高抗热应激能力。
3.3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调整日粮钙、磷水平适量加大种鸡群日粮中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别是添加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对提高种公鸡精子的质量和增加精液量是非常有益的。
提高鸡种蛋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1 种 蛋 品质
温 度 ,贮存 3天 以 内 的种 蛋保 持在 1 ~ 7 1 ℃ : 贮 存 5 7天 的 种 蛋 保 持 在 1 ~ 8 ~ 5 l ℃ :贮 存 1 6 0天 以 上 的 种 蛋 保 持 1 ~ 3 1 ℃ .同时 必 须 坚 持 每 天 翻 蛋 ,防 止种 4 蛋 发 生 粘连 。
以 及 精 心 孵 化 管 理 等技 术措 施 ,对 提 高 种蛋 孵化 率 有 利 。
关键 词 :鸡 ;种 蛋 ;孵化 率 ;技 术措 施
不 同 ,对 外 界 温 度 的 要 求 也 不 同 . 孵 . 化 初 期 , 由 于 胚 胎 刚 发 育 , 自 身 产 生 的 体 热 很 少 , 一身 调 节 温 度 的 能 力 差 . 此 期 孵 化 的 温 度 要 稍 高些 ;孵 化 巾 期 . 胚 胎 发 育 逐 步 加 伙 . 广 身 测 节 温 度 的 1
为 5 5 % ; 孵 化 后 期 ( 9~ 0~ 5 1 21天 ) ,
小 鸡 即 将 出 壳 , 为 防 I 雏 鸡 绒 毛 与 蛋 J :
壳 膜 粘 连 ,应 给 _ 了较 高 的 相 对 度 ,
一
般可提高到 7~5 0 7 %。孵 化 室 、… 雏
室相 对湿 度 应 保 持 在 6 ~ 5 5 7 %
能 力 增 强 .孵 化 温 度 应 保 持 恒 定 :孵
孵 化 率 是 指 初 生 雏 鸡 总 数 与 受 精 蛋 总数 ( 人 孵 蛋 总数 )的百 分 率 。 或 孵 化 率 的 高 低 直 接 关 系 着 种 禽 场 和 孵 化 场 的 经 济 效 益 . 优 良 的 孵 化 率 ,往 往 取 决 于 孵 化 生 产 过 程 中 诸 多 环 节 管 理 的好 坏 . 笔 者 在 多 年 的 生 产 实 践 中 发 现 ,通 过 入 孵 优 良品 质 的 种 蛋 、 加
“四注意”提高种鸡孵化率
孵 化 场 在 种 鸡 场 中处 于 关 键 的 地 位 ,为 了 增 加 种 鸡 场 的经 济 效 益 ,在
市 场 经 济 的 竞 争 中立 于 不 败 之 地 ,提 高 孵 化 率 无 疑 是 一 条 最 佳 的 路 子 。 要 提 高 孵 化 率 和 经 济 效 益 ,就 必 须 作 好 以下 几 方 面 的 具体 T作 。
在 种 蛋 的 挑 选 上 应 根 据 是 同 场 种 鸡 所 产 还 是 外 购 种 蛋 ,从 而 确 定 不 同 的标 准 。 如 果 是 同 场 所 产 , 因 为 要 考 虑 到 全 场 的 经 济 效 益 ,故 相 对 于 外 购
的种 蛋 应 酌 情 放 松 挑 选 条 件 。 这 是 关 键 的 环 节 . 所 用 的 种 蛋 应 来 自生 产 性
标 准 温 度 ± . 以 内 。 具 体 的 温 度 标 准 01
是 根 据 品 种 、 保 存 时 间 、季 节 、种 鸡 周 龄 等 因素 而 定 的 。
32 湿 度 .
22 人 员 的 消 毒 .
能 好 ,受 精 率 高 ,健 康 , 种 鸡 营 养 全 面 .管理 良好 的种 鸡 群
每 次 落 盘 后 要 对 孵 化 机 以 及 蛋 架 车 、蛋 盘 进 行 全 面擦 拭 、冲 洗 、 消 毒 ; 每 次 m雏 后 要 及 时清 扫 绒 毛及 脏 物 .
低 , 孵 的 弱 பைடு நூலகம் 比 例 高 等 不 良 后 果 。
另 外 ,蛋 形 和 结 构 均 应 正 常 ,蛋 形 以 椭 圆 形 , 指 数 为 07 ~ . .2 07 5为 佳 , 过
34 转 蛋 .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种鸡各阶段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种鸡是指专门用来繁殖后代的鸡种,是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鸡的饲养管理和高产技术是关乎繁殖效益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种鸡不同阶段的饲养方法及高产技术。
一、育雏期育雏期是种鸡的初始阶段,对种鸡后期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率都有很大影响。
1. 温度管理育雏期鸡只的对温度要求较高,室温在26℃左右为最适宜,但要随时根据气温变化调整室温。
首周温度上升1-2℃,其余时期逐渐下降,直至27天龄左右温度定格在18℃左右。
2. 饮水饮水系统应该投入使用2-3天,水质清新卫生,每日更换2-3次。
首日给予25℃左右的开水,供应量以不让雏鸡口渴为宜。
3. 饲料育雏期的鸡只需要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可以选择高浓缩的鸡苗专用饲料,但是一定要保持新鲜,不宜存放过久。
初鸡要求每日至少4次投放饲料,之后逐渐减少次数,每天2次足矣。
二、生长期生长期是种鸡从育雏期到性成熟之间的过渡期,衔接着前后两个发育阶段。
环境温度的控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饲养技术,适宜的环境温度是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前提。
一般来说,温度要保证在18℃以上,低于此温度可能会导致生长停止,直至死亡。
生长期的鸡只对于饮水的需求量相对缓和,但水质卫生仍然是重中之重。
常常需要检查饮水系统管路是否通畅,喂水是否充足。
生长期更注重蛋白质和能量,饲料需求量不断提高,每日喂食次数减少至1-2次。
应该提供均衡营养饲料,以增强肉鸡的抵抗力和生长速度。
三、繁殖期繁殖期是种鸡为了产蛋、孵化而进行的特殊阶段。
在这个阶段,主要就是要关注饲养技术和产蛋率。
繁殖期对于温度要求比较严格,一般要保持在20℃左右。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繁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应该做好温度控制。
在繁殖期鸡只需要健康的饮用水,一遍饮水的水量要足够;而且最好不要将饮水不同阶段的鸡只混在一起,以防交叉感染。
在繁殖期鸡只的饲料也要根据其需求进行搭配和选用,主要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饲料为主,以提高鸡只的产蛋量。
种鸡育种工作方案
种鸡育种工作方案一、引言在农业生产中,种鸡的育种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育种工作可以提高种鸡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养殖者的收益。
本文将从育种目标、选种指标、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等方面,提出一份种鸡育种工作方案。
二、育种目标1. 生产目标: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提高肉鸡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 品质目标:提高鸡蛋的质量,增加肉鸡的肉质鲜嫩度和营养价值。
3. 抗病目标:提高种鸡的抗病能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三、选种指标1. 外部形态指标:选择体型适中、骨骼粗壮、羽毛光亮、眼睛明亮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2. 生产性指标:选取产蛋率高、孵化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3. 品质指标:选择鸡蛋外观良好、蛋黄丰满、肉质细嫩、口感好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4. 抗病指标: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鸡种作为父本和母本。
四、繁殖技术1. 父母本选购:从规范养殖场或合作社选购优良的父母本品种,注重血统纯正和健康状态。
2. 繁殖环境: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确保鸡舍通风、温度适宜,消毒措施到位。
3. 人工配种:选取优秀的公鸡与母鸡进行人工配种,注意控制配种次数和间隔,确保配种质量。
4. 孵化管理:严格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及时转动蛋,确保蛋内胚胎正常发育。
五、管理措施1. 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配备优质饲料,合理供应饮水,控制饲养密度,定期进行疫病防治。
2. 定期检查:定期对种鸡进行体态、生产性指标和抗病能力的检查,及时调整饲养管理配套措施。
3. 数据记录:建立种鸡的个体档案,记录其生产性能和遗传背景等重要信息,为后续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六、总结种鸡育种工作方案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明确育种目标、选取合适的指标、合理运用繁殖技术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种鸡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益。
希望本文提供的种鸡育种工作方案能够对种鸡养殖者在实际生产中有所帮助。
提高鸡种蛋孵化率的重要措施
急剧变化 是导致 采食量 降低 的另一关键 因素 。围产期奶 牛 的糖 脂代 谢 和 内 分泌 激 素发 生 急剧 变 化 。尤 其 是产 后 ,泌 乳高峰 期的来 临通常发 生在产 后6 1 周,而干 物 —0
来进行泌 乳 。血 液葡萄 糖降低 ,体脂肪 动员 的后 果是血 浆 游 离脂肪 酸 ( F 升高 ,部 分N F NE A) E A可 被完 全氧 化供 能 ,或者 直接 合成 乳脂 肪 。但N F E A通常 不会 完全 被氧 化 ,不完全氧 化 的N F E A生成B 羟丁 酸( H A) 一 B B 、乙酰 乙
次为宜 。
集 一种 蛋消毒 一种 蛋选择一种 蛋贮 存一种 蛋预热一 入孵
一
入孵 消毒一 孵化一 落盘一 出雏一 出雏 消毒一雌雄 鉴别
一 注 射 疫 苗 一 发 雏 出 场 。 同 时 还 要 注 意 孵 化 环 境 的 卫 生
和 消毒 。 32 种蛋 的预热和入 孵 . 种 蛋送到孵 化厂后 ,应 先进入
行熏蒸消毒 ,一般用3 ml 0 / 福尔马林加1g m 5 高锰酸钾 ,在 室 温 2 ~ 5C、 相 对 湿 度 6 %一 5 0 2 ̄ 0 7 %条 件 下 密 闭 熏 蒸
2 0 n。 0 3 mi
中每隔1 要检查 1 ,尽 力保持温度平稳 。如温 度忽高忽 h 次
低 就要调 整孵化 器 的恒 温调节 器 ,使温度平 稳在适 宜温 度 范 围之 内。 ( )控制湿 度 孵化 前期 相对 湿度 保 持在 2
重 要 , 尤 其 是 第 1 。 ( ) 凉 蛋 。 适 当 的凉 蛋 可 以驱 散 周 6
提高鸡孵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鸡孵化率的综合技术措施孵化是鸡繁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孵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提高鸡孵化率是养鸡生产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从种鸡选择、种蛋收集与保存、孵化条件控制、孵化操作技术等方面,综合探讨提高鸡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一、种鸡选择1. 选择健康的种鸡:种鸡应具备良好的遗传性能,无疾病,体质健壮,生产性能优良。
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品系,根据生产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鸡种。
2. 控制种鸡年龄:一般种鸡在1-2岁之间孵化效果较好,超过3岁后孵化率会逐渐下降。
3. 控制种鸡体重:种鸡体重应适宜,过重或过轻都会影响孵化率。
一般种鸡体重应在标准体重范围内。
二、种蛋收集与保存1. 及时收集种蛋:种蛋应在产蛋后及时收集,避免蛋在产蛋箱内过久,影响孵化率。
2. 正确存放种蛋:种蛋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存放时应将蛋的大头向上,小头向下,倾斜放置,以防蛋黄沉淀。
3. 控制种蛋保存时间:种蛋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周。
保存时间过长,孵化率会逐渐下降。
三、孵化条件控制1. 温度控制:孵化温度是影响孵化率的关键因素。
孵化温度一般控制在37.5-38.5℃,根据不同阶段进行调整。
2. 湿度控制:孵化湿度对孵化率也有较大影响。
孵化初期湿度应控制在60%-65%,后期湿度应控制在55%-60%。
3. 通风控制:孵化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以保证胚胎的正常呼吸。
孵化室内空气质量应良好,无异味。
四、孵化操作技术1. 定时翻蛋:翻蛋可以防止蛋黄沉淀,提高孵化率。
一般每隔2-3小时翻蛋一次,每次翻转90度。
2. 控制孵化时间:孵化时间根据不同品种和孵化条件进行调整。
一般孵化时间为21天。
3. 孵化后期管理:孵化后期要注意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温度和湿度,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4. 出雏管理:孵化到21天后,胚胎发育成熟,开始出雏。
此时要注意保持孵化室内温度和湿度,帮助雏鸡顺利出壳。
总之,提高鸡孵化率需要从种鸡选择、种蛋收集与保存、孵化条件控制、孵化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提高鸡孵化率的几项有效措施影响鸡孵化率的主要因素是种鸡、种蛋及孵化条件等方面,生产中为了提高孵化率,创造良好的孵化成绩,必须从以下3方面着手。
1 饲养优良种鸡1.1 饲养优良品种,提高种鸡群质量种蛋的内在质量是由种鸡的遗传特性、营养水平和健康状态所决定的,要想获得遗传性能优良的种蛋,首先从饲养优良品种做起,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配套系种鸡群应保持一定数量,父母代种鸡每年必须重新引种,最好利用当年种鸡的种蛋孵化。
对于生长发育受阻、体质瘦弱或者有缺陷的成鸡应淘汰,只有健康的种鸡才能提供优质的种蛋。
1.2 科学饲养与管理1.2.1 种鸡的饲养现代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影响鸡胚发育和种蛋孵化率的主要营养因素有维生素、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例如种鸡饲粮中维生素A和B不足时,则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明显降低,胚胎后期死亡增多,很多胚胎啄壳后不能破壳而死亡;如果维生素D、E及B6、B2不足,很可能造成胚胎在孵化初期或中期死亡。
生产实践已证明微量元素硒、碘、锰不足时,可造成胚胎畸形、孵化率下降及初生雏生长发育受阻。
由此可见,种鸡日粮配制至关重要,这一点对于种鸡饲养者或孵化场尤为重要。
1.2.2 种鸡的管理加强种鸡的管理,确保鸡舍内有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清洁的垫草;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执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并合理安排公母鸡配偶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2 加强种蛋管理2.1 种蛋的选择2.1.1 新鲜度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种蛋保存期长,保存室温高,孵化率就低。
试验证明,春季孵化,种蛋保存2d的孵化率比保存6d的孵化率高5%左右。
在炎热的夏季,保存12d的种蛋死胚率高达70%以上。
一般以产后1周内为合适,以3~5d为最好。
发达国家的中型孵化厂,每周出雏两次;大型孵化厂每周出雏4~6次。
2.1.2 清洁度种蛋清洁,孵化率高;种蛋污秽,即使冲洗,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已进入蛋内、臭蛋、死胚蛋增多,孵化率不高。
提高鸡种蛋孵化率的主要措施
3 1 1 高温 影响 孵 化期 间 出现高 温 ,胚 胎 发育 增快 ,孵 节省 电力 和减 少 孵化 机具 的磨损 ,还 可充 分 利用孵 化 器 。 .. 化 期 缩 短 ,胚 胎 死 率 增 加 , 出生 雏 鸡 质 量 下 降 。 当孵 机器孵 化 时 ,一般 每昼夜 翻 1次 ,传 统孵 化时 , 1 夜不少 2 昼 次 化 温度 超 过4 2℃ ,胚 胎 在 2~3 h 死 。头 2d 化 温度 过 了4 。每 次 翻蛋 的角 度 以水 平 位置 为标 准 ,前 俯 后仰 各 孵 5 高 ,在 5 粘壳 ,畸形 增 多 ;在 3 孵 化温 度 过高 , 4 。 。翻蛋 的角 度小 ,不 能 起到 翻蛋 的作 用 ,太 大会 是尿 ~6d ~5d 尿囊 “ 合拢 ” 提前 ,但 出雏 时 间要 拖长 ;若 出现短 期温 度 囊 破 裂从 而造 成胚 胎 死亡 。翻蛋 时要 注 意轻 、稳 、慢 。停 . 手动 翻蛋 1 。 次 偏 高 ,胚 胎 干 燥 、粘 壳 ,尿 囊 血 液 颜 色 呈 暗 黑 色 且 皮 肤 电时 ,每隔05h . 心 脏 略 有 点 壮 出血 。孵 化 后 期 长 时 间 温 度 偏 高 ,啄 壳 较 3 5 凉 蛋 适 当 的凉蛋 可 以驱 散余 热 ,给胚 胎 提供 新鲜 空气 ,有 早 内脏 充 血 ,破 壳 后 死 亡 多 ,卵 黄 吸 收 不 好 ,卯 黄 囊 、 利 于 胚胎 的发 育 ,提 高孵 化率 。凉蛋 的方 法是 每 天打 开机 肠 、心脏 充 血 、雏鸡 小 、粘壳 、脐带 愈合 不好 且 出血壳 内 门2 ,将 孵化后 期蛋 连 同蛋盘一起 抽 出置于孵 化室 内 ,有 次 有 血污等 。 3 1 2 低 温影 响 孵 化 温 度 降低 ,将 延 长 种 蛋 的孵 化 时 条 件 时可 以进 行倒 机 孵化 。放 凉 时 间因室 温 和胚胎 发育 状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种鸡孵化率的技术措施
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
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正确地进行饲料的加工和储存,以满足种鸡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营养需要,维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
尤其是粗蛋白质,钙、磷、锌、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等,必须按饲养标准供给。
加强种鸡的管理,确保鸡舍有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清洁的垫草;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履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合理安排公母鸡的配偶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鸡的孵化效果。
科学储存和选用种蛋
科学储存种蛋①保存种蛋适宜的温度为8℃~18℃,最初几天稍高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温度应逐渐降低。
②保存种蛋的相对湿度为75%~80%。
③注意蛋库内通风,保证库内空气新鲜、无特殊气味。
④保存种蛋不超过1周时,不用翻蛋;超过1周时,每天翻蛋1次~2次,每次翻蛋45度,防止粘壳现象发生。
有研究表明,在产蛋后将蛋置于37℃下1小时或常温下放置2小时~4小时再保存,可提高孵化效果。
严格选择种蛋①种鸡群应遗传性能稳定,健康高产,无传染病,饲养管理正常,种蛋受精率高。
②种蛋越新鲜越好,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
保存种蛋的时间:春秋季节不超过7天,夏季不超过5天,冬季不超过10天。
种蛋产出后最好在3天~4天内入孵。
③种蛋的蛋壳应细致均匀,厚薄适中,对厚皮蛋、沙皮蛋、裂纹蛋要剔除;蛋壳表面要清洁,不应粘有饲料、粪便、泥土、蛋内容物等。
④种蛋的品质要好,用灯光照视,应选择蛋黄颜色深、转动缓慢、转动范围小的种蛋;而贴壳蛋、散黄蛋,气室不在大端的蛋,均不宜用于孵化。
⑤蛋重应为55克~65克;蛋的形状为椭圆型,蛋型指数最好为74%。
一般开产最初2
周内的蛋、过大过小的蛋及畸形蛋不宜孵化。
如果种蛋大小不一,可按种蛋大小分批入孵。
提供适宜的孵化条件①孵化温度: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
适宜的孵化温度为
37.5℃~37.8℃。
可采用恒温孵化法供温:即1天~19天为37.8℃;20天~21天为37.5℃。
要求孵化室内的温度为22℃~26℃。
如果室温较低并无法提高时,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如果室温较高又无法降低时,则应降低孵化温度0.2℃~0.6℃。
在孵化前要试温和调温,使孵化器(机)内各部的温度均匀并达到标准;孵化中应经常检查孵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采用分批入孵时,应将新老种蛋间隔放置,可使温度均匀。
为杜绝孵化器内部出现温差,可在孵化期间增加倒盘次数,进行调节温度。
②通风换气:通风换气至关重要,特别是孵化后期,胚胎代谢增强,产热量多,需要氧气量大。
在孵化操作时,将孵化器的进出气孔第1周全部关闭;7胚龄时各打开1/3;10胚龄时各打开1/2;12胚龄时各打开2/3;从孵化的第3周开始全部打开。
但是,孵化室的温度应维持在20℃~25℃。
一般在验蛋、转盘之后,将进出气孔全部关闭;待温度回升到正常时,再将气孔恢复到应该关、开的水平。
③抓住关键时期:1胚龄~7胚龄和18胚龄~21胚龄是孵化中的两个关键时期。
前期可采取种蛋入孵前预热,关闭进出气孔,在5
胚龄~6胚龄后照蛋,提高孵化室温度等措施。
后期应降低孵化温度0.3℃~0.5℃;孵化湿度应达到65%~70%,孵化室的相对湿度为75%;加大通风量;转盘在19
胚龄进行;在1/2雏鸡出壳后进行第一次拣雏,注意雏鸡出壳后的处理。
加强卫生和消毒工作
孵化厅卫生应实行种蛋质检室、种蛋储存室、种蛋消毒室、孵化室、出雏室、雏鸡储存室、雏鸡发放室隔离操作,并按一个顺序流向,以减少和避免疾病感染。
应经常清洗、消毒工具,保持孵化厅的清洁、清新。
种蛋入孵前后的消毒集蛋后和入孵前,应进行2次熏蒸消毒;转盘后,对出雏器也要进行消毒。
还要加强灭鼠、灭蝇工作,以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