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8.09
影视剧承载着社会的代表文化,是社会潮流的风向
标,观看影视剧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影视剧将现实生活
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集中并形象化,
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会舆论。影视剧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2003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火热开始,
当代影视剧日益注重女性在电视剧中的表现,以往大多数电视剧都以男性角色为主,女性角色仅为剧本的走向起添砖增瓦的作用。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在现代影视剧中逐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剧中的女性也成为代表
公众审美、价值观、时尚的宠儿,
成为新时代美的代言人。在媒体市场分众化的趋势下,
女性地位的提高促使女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强,影视剧不仅是女性获取主流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男性了解女性的主要平台。影视剧中呈现的女性角色和成长历程,都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近几年的影视剧女性以多元身份成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即使最初定位摆脱不了“花瓶”和“男主外,女主内”,也会根据剧情需要让女性角色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女性主义的内涵是什么?
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如何反映了女性主义的时代变迁?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女性主义的时代特征?这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
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利用2015年至2017年
9月之间央视索福瑞CSM50提供的收视率数据,
将年度收视率首轮播放大于1.0的电视剧作为分析样本。CSM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网络,覆盖5.88万余户样本家庭,所提供的数据可推及中国内地超过12.8亿和香港地区640万的电视人口。CSM50则是从中选取50个代表性城市的样本得出的收视率数据,这些城市多数为中
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
选取这些城市的电视收视率作为样本分析,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央视索福瑞CSM50收视率数据统计,2015年至
2017年9月年度收视率大于1.0的电视剧共有71个,
所选时期的分布情况如图1。
图1所选时期数量情况
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中的每一部电视剧的女性角色依据以下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这些指标是:1.女性角色
的年龄跨度(分为无明显年龄跨度、
角色人物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角色人物一生时间年龄跨度)
。2.女性角色的位份(分为女一号、女二号、
配角)。3.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为从商、从政、家庭、个人情感)。4.角色成就(分为个人成就、伟人成就、
辅助作用)。所有女性角色均按前述指标进行分类编码,按照电视剧播出的版本和剧情介绍对人物角色进行分类编码,排除个人
主观因素。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笔者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和播出顺序进行评定,而是按照随机抽取来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生理形象
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生理形象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女性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从表1可以看出,所选样本2015-2017年间,无明显年龄跨度的电视剧数量变化不大,基本持平。描述女性人物角色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有所增加,刻画人物一生的电视剧逐年增加。从年龄特征和生理形象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年龄跨度说明了女性角色戏份的
增加。2016年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有了明显的延长,
比2015年多出将近一倍,这也意味着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女性角色会更多,出现时间会更长,在剧中的重要性也会大大增加。
表12015-2017年影视剧中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数量统计
从数量来说,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延续时间长,
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
也折射出当下影视剧中女性主义的发展。《欢乐颂》
《新闺蜜时代》等作品以女性为主题,人物角色也以女性为重,
这些当代题材的女性影视作品代表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新思想。
而《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这样的描述女性人物一生传奇经历的电视
剧则是借历史故事让女性角色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作用,
强调对女性的尊重和公平公正。
(二)事迹表现
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通过描述人物事迹、
在剧情中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
———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
□刘畅
摘要: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特征,
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引导了社会的潮流风向,近几年影视剧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有打破以往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
以2015-2017年8月这三年间热播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为样本,从剧作题材、女性角色排位、人物出身、角色成就四个方面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从中分析近三年来女性主义在影视剧中体现
的变化,以此探讨当前社会主流舆论对女性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影视剧;女性主义;变
迁视听研究
48
设置情节和矛盾,突出表现人物形象。女性角色在影视剧中的事迹和达到的成就,取决于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舆论环境。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注重家庭,成为“贤妻良母”
“宜室宜家”,女性角色的所有内涵就是妻子、媳妇、母亲。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代代女性在各行各业创造着自己的事业,完成了不同于男性角色所建立的事业成就。近几年中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再次崛起,让女性主义的新内涵重新反映在荧屏上。
根据CSM50的收视率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5-2017年70%以上的影视剧都以女性为主要角色,这说明无论影视剧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人物事迹,当下影视剧题材都与反映女性的成就有紧密联系。
描述人物的事迹表现,是刻画一个女性角色形象最具本质特征的精神内涵。将样本中的女性角色按人物事迹进行分类编码,得出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类统计
个人成就包括个人经历的成长奋斗、个人事业拼搏以及个人情感的发展。伟人成就则是建立在某时代背景下,女性角色通过努力达到一定成就,小到服务百姓,大到利国利民,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标志,辅助作用则是指在剧中充当配角的女性角色辅助主角完成人物塑造,或从侧面推动剧情发展。
从所选样本来看,倾向于刻画女性角色个人成就的题材只增不减,而描述女性成为一代伟人标志的题材则大有成为趋势的倾向。女性主义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提倡没有性别歧视,因而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多设置在封建社会。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父权主义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男女不公平现象成为常态,但影视剧中表现的女性在封建礼制的约束下,极力维护个人尊严,发挥所长,打破束缚,成就一番事业。以《武媚娘传奇》和《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不仅收视率持高不下,而且总是能引发强大的社会舆论,同时从侧面也激起社会对歧视女性思想的抨击。
(三)情感表现
影视剧中为了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会给人物角色安排一定的感情线。而为了让剧情更加戏剧化和突出矛盾,剧情设计的人物情感线多为三角式,从人性的角度反映人物角色的另一面。
从所选取样本的影视剧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角色位份如表3所示:
表3女性角色位份数量统计
近几年的影视剧中很少再有纯粹以男性为绝对的“男主
戏”,这与影视剧的观众多以女性群体有关。通常情况下,多数女性会对影视剧中的男性人物更加关注,但实际上,从收视率来看,绝对男性角色的影视剧收视率并没有“大女主戏”高,这说明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影视剧仍能受到更多关注。
传统意义上以男性角色为主角的影视剧,人物情感线索也围绕男性展开,在这种条件下女性只是男性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男性角色走向人物角色圆满的附属品,女性定位没有太大改变,依然受到男权压制,女性角色服务于男性角色,自身主体地位并不凸显。当女性成为剧中的焦点,围绕主角的情感线索复杂起来,女性主义意识得到激活。女性不再是妥协退让、默默承受的代名词。随着女性角色在剧中的位份更加重要,戏份更加多,这些女性角色作为某一种社会形象的代表,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在影视剧中处理感情问题时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而是在处理感情问题时表现出独立、勇敢、自尊自重的精神。这也是当代女性对于感情的追求,不仅希望在事业和社会地位中得到平等和尊重,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和人格在感情中成为真正平等的另一方,勇于打破那种为了丈夫事业、家庭幸福而忍辱负重、献出自己的个人幸福的精神枷锁,在情感中选择主动出击,不再介意性别差异导致的行为选择,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
三、结果与分析
女性主义认为,性别领域中存在着权力关系。在家庭、伦理、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女性的艰难与抗争在影视剧中被放大,同时也更集中地反映出当代女性主义的觉醒。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同时又将主题利用戏剧手段放大化。从近三年的收视率情况来看,现阶段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更加重要,人物更加鲜活,性格特征更加独立、勇敢,勇于对束缚提出挑战,追求社会地位的平等和人格精神上的尊重,这也是当代女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女性主义发展至今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女性角色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客观反映。法国社会研究院院士吉尔·里波韦兹基教授的《第三类女性》将女性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征途,她认为第三类女性的出现,是真正不受限制的女性。现如今,第三类女性成为了主体女性,存在于开放、不确定的世界中,性别差异日益模糊且排他性逐渐减少,女性的形象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影视剧中女性角色想要表现的特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仅仅是央视索福瑞CSM50调查的2015年—2017年9月之间的电视剧收视率,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受到一定限制,但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仍然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热播的影视剧来了解当今女性形象的变化,对分析和认识新形势新时代下女性主义的新内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英]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2.风笑天.变迁中的女性形象
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J].社会,1992(07):14-19.
(
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视听研究
49
视听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