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
浅析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
![浅析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5d23210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RADIO &TV JOURNAL 2020.06一、女性主义的概念(一)女性主义的定义与影响女性主义一词是Feminism 的翻译,又称“女权主义”,最早出现在19世纪90年代的法国。
早在1791年奥兰普德古热就因争取女性就业权和教育权发表了《女权宣言》,认为“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①。
后传到欧洲和美国,并逐渐流行开来,主张实现男女平等。
五四时期传入中国,而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封建社会,在农耕经济与儒家思想的双重作用下,女性解放比西方更加举步维艰。
此后经历了封建王朝的破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等外力作用下,女性主义也渐渐被人了解。
女性主义现今虽在中西方都得到了深刻的理解与践行,但在社会、思想、政治方面女性仍旧是得不到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路漫漫其修远兮,女性依然坚持不懈地对自我权利上下而求索着。
(二)女性主义与电影的关系在电影行业极为发达的当今时代,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为大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光影人像故事的背后还拥有对社会、思想、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传播的解读。
在此条件下,电影促进大众对女性主义的理解、增强女性对自身社会性别地位的认识、推动男女享有平等权利意识的觉醒,成为女性主义旗帜中一个重要的标杆。
同时剖析社会现象与矛盾,从而提高电影的质量,观众透过电影对女性主义产生思考,从而使女性主义更好地与时代结合。
美国电影学家尼克布朗曾经提出,影视是能够再现社会原貌的主要传播媒介,对建立社会性别成规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②。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因拥有抨击社会现实、为女性争取权利的事例而获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赢。
由此看来,女性主义与电影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具有双向价值的。
二、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中的体现(一)中国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萌芽与发展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了萌芽,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新文化运动时许多知识分子将国外女性主义著作进行了翻译传播,推动了中国第一次妇女运动的解放。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cb68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c1.png)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美剧《致命女人》是一部以女性为主导的电视剧,以其独特的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现代女性在家庭、事业和社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致命女人》进行分析。
在《致命女人》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展现了女性主义的观点。
剧中的女性角色多样而复杂,既有勇敢坚毅、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也有传统保守的家庭主妇。
但无论何种类型的女性,她们都展现了内在的力量和智慧。
主人公莫妮卡是一位“家庭主妇”,她支付了很多努力去呵护家庭和孩子,并在危机中展现出良好的应对能力。
这种对家庭的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体现了女性在传统角色中的辛勤付出,也是一种女性主义的价值观。
本剧通常将女性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探索女性在家庭、事业和情感方面的矛盾与抉择。
女性主义告诉我们,女性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常常面临抉择,她们需要在追求自我实现和履行家庭责任之间做出艰难的决策。
在《致命女人》中,女性角色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冲突,不仅需要努力工作,追求事业成功,还需要应对家庭和亲密关系的问题。
这种呈现方式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多重角色,也凸显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脆弱和困惑。
女性在剧中的关系呈现了女性主义关注的议题。
《致命女人》着重描绘了女性之间的友情和互助。
女性主义主张女性之间的团结和合作,认为女性应该互相支持和理解,而不是相互竞争和彼此敌视。
在剧中,许多女性角色团结一致,互相支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
通过展现这种女性之间的友情和互助,剧中呈现了女性主义的核心理念,即建立一种真正平等的关系,传递女性之间互相支持和爱的力量。
剧中女性角色的自我意识和追求个人价值的努力也展示了女性主义的思想。
女性主义认为每个女性都应摆脱传统框架的束缚,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在《致命女人》中,不论是家庭主妇、律师还是教师,女性角色都在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成功和个人成长。
她们不仅通过工作展现了自己的能力,也在家庭中主导和决策。
这种自我意识和价值追求的呈现是对女性主义的思想的一种重要体现。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8865de3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a.png)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常常体现在作品的题材和故事情节中。
一些以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往往着力讲述女性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成长历程和性别歧视等问题。
比如《纳尼亚传奇》系列中的女主角露西、苏珊、露茜和艾莲娜,她们的成长与探险故事体现了女性在面对外部压力和内心挣扎时的坚毅和勇敢。
一些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影片也常常呈现女性的坚强和勇敢。
比如《铁娘子》中的撒切尔夫人,她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和坚定的立场,体现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领域中的自信和坚韧。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影片的解构中。
一些电影通过解构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价值观念,展现了女性的自我解放和个性追求。
比如《美国丽人》中的女主角莱斯利,她通过自身经历的成长和挣扎,挑战了传统的女性角色定位和社会对女性的期待,最终实现了自我的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形象的重新塑造和创新,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背景和历史时期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比如《一代宗师》中的宫二,她作为女性武术大师的形象,颠覆了传统的男性主导的功夫电影,展现了女性在武术领域中的特立独行和风采飘逸。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呈现也常常体现在对性别话题的关注和探讨中。
一些电影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的探索,呈现了女性在不同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比如《爱乐之城》中的女主角米娅,她在追寻自我音乐梦想的过程中,面临了来自社会和个人内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
而她通过坚定自己的内心和自我价值,最终实现了梦想和自我解放。
一些电影也通过对女性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系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婚姻、家庭和职场中的矛盾和挣扎。
比如《小妇人》中的四个姐妹,她们在不同的生活阶段和环境中,都面临了性别角色和社会期待的挑战和调适,通过姐妹情谊和自我实现,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意义。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82db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7.png)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摘要】在美剧《致命女人》中,女性主义视角被深入探讨和展示。
剧中塑造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复杂和矛盾的内心世界,同时主题探讨着权力、自由与身份的关系。
通过批判现实中的性别歧视和压迫,剧情呈现了女性主义视角对于角色发展的重要影响。
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呈现出对于女性角色之间关系的探讨。
《致命女人》对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有着启示作用,引发了观众对于性别角色定位与现实生活的反思。
这部影视作品突出了女性主义视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呼吁人们关注并反思性别歧视的现状,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
【关键词】美剧《致命女人》,女性主义视角,剧中女性角色,权力,自由,身份,性别歧视,压迫,剧情发展,角色互动,女性主义运动,影视作品,性别角色定位,现实生活。
1. 引言1.1 介绍美剧《致命女人》《致命女人》是一部由CBS制作的美剧,于2013年首播。
它以三位女主角为中心,分别是玛丽亚、珍妮和蒂娜,她们分别代表了不同背景和生活方式的女性形象。
玛丽亚是一名成功的律师,拥有权力和财富,但同时也面临着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问题;珍妮是一名家庭主妇,过着平凡的生活,但在婚姻中遇到了困难和挑战;蒂娜是一名年轻的单身母亲,她在社会底层挣扎生存,努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这部剧通过展现这三位女性角色的生活,探讨了当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困境。
它深入探讨了权力、自由和身份等主题,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性别歧视和压迫。
剧中还展现了女性之间的互动和支持,强调了女性团结争取权利的重要性。
《致命女人》以女性视角切入故事情节,呈现了一个复杂多样的女性形象,为当代女性主义运动提供了启示。
它的成功也证明了女性主义视角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性,为观众带来了更深入的思考,引发了对性别角色定位和现实生活的反思。
1.2 女性主义视角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女性主义视角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女性主义视角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框架,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改变。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65bd4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0.png)
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在影视史上,女性形象一直是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电影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化符号和视觉媒介,广泛地塑造和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
而女性主义视角则是对这些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通过对影视史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探讨女性形象在电影中的重要性和对女性主义发展的影响。
首先,女性形象在电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电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女性形象,有强大独立的女主角,有温柔体贴的女朋友,有勇敢的救世主,还有被动的被救赎者。
这些形象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观众对女性的认知和态度。
例如,强大的女主角形象激励着女性观众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温柔体贴的女朋友形象塑造了女性关系的理想与期望。
女性形象不仅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价值观和期待,也影响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和抱负。
其次,女性主义视角对女性形象的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女性主义视角关注的是女性在电影中的呈现和表述是否具有性别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意义。
女性主义视角通过批判性地分析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展开,揭示其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对女性的压迫。
例如,传统的男性主义观念中常常将女性定位为被保护和被依赖的对象,而女性主义视角则呼吁将女性形象从这种定位中解放出来,赋予她们独立和自主的权力。
女性主义视角的分析有助于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女性形象的背后意义,并反思现实社会中的性别关系和女性的地位。
影视史中存在许多经典的女性形象,其中一些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例如,《魔戒三部曲》中的艾欧莲,她是一个拥有独立意识、勇敢无畏的女战士,为团队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展现了女性擅长的智慧和领导能力。
《钢琴课》中的伊达女士则是一个对传统家庭角色不满意的女性,她以强烈的意志力和不屈的精神,坚持追求自己的音乐事业,不断挑战社会对女性的限制。
这些女性形象以其独立、坚强和勇气,成为观众心目中的英雄和榜样。
然而,女性形象在影视作品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现代女性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90c97ba0a6c30c2258019e73.png)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视剧《甄嬛传》中的 现代女性意识王 霞(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摘 要:电视剧《甄嬛传》是根据流涟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大型宫廷电视剧,一经播出便掀起了收视狂潮。
究其原因,是其中反映出来的现代女性意识获得了当代女性的认同感。
因此,本文尝试探究该剧中的现代女性意识。
关键词:女性主义;女性意识;男女平等;自我价值2012年,大型古装宫廷剧《甄嬛传》一经播出便斩获超高收视率,其后,几乎中国的各大卫视都竞相播放,时至今日,其辉煌依然无人能敌。
因此,本文尝试分析该剧如此成功的原因。
1 电视剧《甄嬛传》简介电视剧《甄嬛传》以主人公甄嬛的命运为主线,讲诉了甄嬛从懵懂无知的花季少女到被皇帝选中进入后宫成为妃嫔,历经种种磨难最终斩获成功人生的励志故事。
具体而言,甄嬛和昔年好友沈眉庄一同参加皇帝的选秀,期间遇上了安陵容并结拜为姐妹。
三人机缘巧合,一同入宫为妃。
在入宫后三人受到了当时宫中正得圣宠的华妃娘娘的明枪暗箭。
其时的皇后也对新入宫的三人虎视眈眈。
但皇后此时的最大敌人是华妃,因此,皇后利用甄、沈和安三人,合力搬倒其在宫中的宿敌华妃。
搬倒华妃后,甄嬛圣宠盖过皇后。
于是,皇后各种挑拨离间,使安陵容与甄嬛为敌,还各种陷害甄嬛。
最终,甄嬛主动失宠,寄居甘露寺。
后经历各种波折,甄嬛重回皇宫,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胆识搬倒皇后,最终成为皇太后。
2 女性主义理论及其发展历程纵观人类历史,女性始终处于社会中不平等的一方,长久以来,女性都没有权利像男性一样拥有教育权、就业权和选举权。
为争取女性的正当权益,西方国家率先爆发了女权运动。
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女权宣言》,标志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开幕。
其后,美国相继爆发了为妇女争取与男性平等的教育权、就业权和选举权的斗争。
最终,女性主义运动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权利。
伴随着如火如荼的女性主义运动而来的是女性主义研究的繁荣。
女性主义先锋作家伍尔夫敏锐地察觉到女性在诸多上层领域没有发言权,其著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标志着女性主义理论的诞生。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69fe6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06.png)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美剧《致命女人》是一部探讨女性权利、自由和独立的电视剧,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了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权力斗争和自我认知等问题。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致命女人》进行分析,探讨该剧如何呈现女性形象、探索女性命运,以及如何体现了女性在现实世界中的处境和挑战。
该剧的情节设定和主题赋予了女性强大的权力和独立的形象。
主人公贝丝(Beth)和里奇(Ruby)是两位独立自主的女性,她们在面对生活困境和社会压力时并没有选择退缩或依赖他人,而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去改变命运。
她们不愿做被动的受害者,而是选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这种塑造了女性的积极、自信和坚强的形象,反映了现代女性不断追求平等和自由的精神。
剧中同样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压力。
不论是贝丝还是里奇,她们都在家庭、职业和社会角色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贝丝要照顾家庭,同时还要应对工作和个人发展上的压力,而里奇则需要兼顾家庭和职业,并在权力斗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这种面临多重角色和压力的描述,揭示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的性别歧视、社会压力和家庭责任的不公平。
该剧还通过塑造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无论是独立自主的贝丝、勇敢坚强的里奇,还是个性鲜明的女性反派,她们都展示了不同的特质和命运,彰显了女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这种把握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体现了女性主义的包容性和关注每个女性个体的独特性,反对把女性简单归类为某种特定的模式。
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致命女人》探讨了女性在家庭和职场中的权力斗争。
贝丝和里奇在处理与家人、伴侣和同事之间关系时,都要不断努力平衡自己的权力和利益,面对各种挑战和机会。
她们既在家庭中要求得到尊重和平等,又在职场中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益。
这种对女性在不同场合中权力斗争的描绘,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权力不平等和斗争之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该剧还呈现了女性的自我认知和争取自由的过程。
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
![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a30cf2ceb84ae45c3b358cb9.png)
东南传播2019年第7期(总第179期)124浅谈网剧《将军在上》中女性主义的突围困境肖琴琴(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13 )一、盖邪·塔奇曼的反映假说和符号灭绝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盖邪·塔奇曼的《大众媒介对妇女采取的符号灭绝》是最早的一篇有代表性的女性主义电视批评,塔奇曼提出“反映假说”和“符号灭绝”两个概念。
“反映假说”表示电视反映男权统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符号灭绝”表示在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遭到弱化和贬低,成为没有能力的符号。
[1](一)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宋朝的建立就是以宋太祖黄袍加身为开始的,吸取唐朝灭亡的经验教训,避免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的局面再一次出现,将权利收归于中央,重文轻武,并且剥夺武将兵权。
宋朝是属于封建社会时期,是男权社会。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女子无德便是才等封建教条充斥着整个社会,女性是男性的附属品,可不经女性的同意随意改变其命运,女性的生存悲剧贯穿剧中。
女主叶昭武功高强,自幼女扮男装,跟随父兄在军营长大。
十六岁替父出征,战场上威名远扬,杀人如麻,外号“活阎王”。
镇守边关八年,立下战功无数,最后一纸诏书被皇上召回受赏,封叶昭为天下兵马大将军并有意收回叶昭的领兵权,剥夺其对叶家军的统治权。
无奈之下坦白自己是女孩的真实身份,太后出于政治考虑将其赐婚于南平郡王为正妃,名真言顺地将统兵权移交到皇上的侄子手里,间接的将兵权回归皇帝手中。
在那个封建主义男权社会,女主想要上阵杀敌、保家卫国,还必须得装扮成男性的角色才能实现。
女主婚姻也被安排得妥妥当当,摘 要:去年热播的网络电视剧《将军在上》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要角色,以宋朝的风云变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武艺超群的冷面女将军与倾国倾城的废柴俏王爷之间的错位传奇爱情故事。
《将军在上》是由作者橘花散里的小说《将军在上我在下》改编、由兴格传媒出品的古装传奇新正剧。
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世界里,该网络电视剧却在处理女性角色时将女性符号化和性别歧视对待。
影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中的女性主义探析
![影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中的女性主义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11ef3f46527d3250ce046.png)
影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中的女性主义探析作者:邢莹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女性主义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引入国内后,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磨合,受到本土女性问题独特性的影响而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近年来传媒领域也开始逐渐出现它的身影。
影视剧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字文学相比,其传播范围广、传播效率高、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点让观众理解的更加轻松。
本文就以电视连续剧《女人不再沉默》为研究客体,研究传媒视域下的女性主义。
关键词:女人不再沉默;女性主义;性骚扰女性主义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引入国内后,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磨合,受到本土女性问题独特性的影响而演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也因此成为一个涵括性很强的术语而备受学者和媒介的关注,在诸多社会领域产生了很大反响和成果。
在影视领域,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具有明显女性意识的作品。
本文将以影视剧《女人不再沉默》为研究客体,研究媒介视域下女性主义下的拓展与新变以及其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变化。
一、媒介与女性主义上世纪九十年代,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兴的观念、思想、学说和方法被提出,媒介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反映女性主义的影视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995年,谈话类《半边天》在央视开播,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第一个面向全国观众的女性节目,节目中以女性关注的婚姻、家庭、社会地位等话题为内容,再如杨澜主持的《天下女人》,以讨论女性话题、关注都市女性精神世界为主题,鼓舞女性觉醒,活出自己的精彩,对男权思想控制的社会说“不”。
除此之外,当今许多著名导演也都把女性主义融入到自己的影视作品中,例如著名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系列电影《终结者》、法国导演拉斯·冯·提尔的《破浪》等等不胜枚举。
在这些作品中,对女性主题命运的关注、在历史中的生存境遇、女性主体存在的哲学思考成为影片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
二、《女人不再沉默》的女性主义《女人不再沉默》这一影视剧出于维护女性切身利益的考虑,将基于很多女性都遭遇“性骚扰”却无法言说从而选择沉默这一社会隐性问题搬上荧屏,呼吁大家关怀女性身心健康,以及女性社会地位。
近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和革新
![近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和革新](https://img.taocdn.com/s3/m/cb93c51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d.png)
近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和革新摘要:纵观这些年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可以发现,以往电视剧中的女性往往是处于从属地位,且女性形象大多扁平化、简单化,女性通常表现为次要的、被动的、顺从的和边缘的。
而近几年电视剧往往以女性为主角来展开故事,“聚焦女性故事,展现女性成长的主题”成为当下电视剧市场所关注的热点,女性形象在电视剧中逐渐由边缘走向中心,由扁平走向立体丰富。
本文将以几个较为典型的电视剧为研究文本,分析这些年来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和革新。
关键词:电视剧;女性形象;转变1.引言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当中,女性一直是有生命但无历史的特殊的存在,在父权制的文化社会氛围之下女性一直被“审视”,被要求“贤良、淑德”,大多的女性也无法从历史中获取正确对待自己的价值观,因为历史总是由男性书写的。
女性作为“第二性别”,处于被动的、被观赏的状态,她们无法为自己书写属于女性视角的历史,她们也无法从历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因为即使有,也必定是被男性所赋予的意义,而那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价值。
在《电视剧叙事:传播与性别》中张兵娟认为电视剧通常将里面的男性角色塑造成主动、权威、可靠的,而相比之下女性通常是从属的、被动的、顺从的和被边缘化的。
因为观众通常接受着电视剧“所构建的现实”,而电视剧中确立和维持女性角色的“边缘化”、“从属地位”和“非重要性”会进一步加深观众对女性的刻板印象,扭曲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渐渐有了关于女性主义电视剧的研究,包括对女性存在缺失的考察、女性主体意识的确立和女性身份的认同等。
劳拉·穆尔维在《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中指出在西方电影中女性是被观看的对象,男性观众很快能与影片中的角色建立认同而体验到快感,而女性观众想要在电影中获得快感就必须以否定女性的主体性为代价。
电视剧作为讲故事的艺术,其故事不只是“故事发生年代的故事”,更多的是“如今的眼光看待那个年代的故事”,所以它暗含了当今社会大众内心深层的期盼及意识,反映了不同时代独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成为了社会演化的见证。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https://img.taocdn.com/s3/m/1f09c62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逐渐受到关注。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能够唤起观众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角色觉醒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从女性角色的刻画、故事主题的选择以及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之一是通过女性角色的刻画呈现出来的。
传统上,女性角色常被描绘成弱势、依赖他人、受限于传统社会观念等等。
然而,随着女性主义的崛起,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突破刻板印象,塑造更加独立、自主、勇敢的女性形象。
例如,在电影《魔鬼 wears Prada》中,女主角安迪身兼职业与爱情的纠葛中,最终选择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并展现出了坚强的一面。
这样的刻画让观众看到了女性在追求职业成功的道路上所遇到的困境,同时也鼓励着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的梦想。
其次,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还可以从故事主题的选择上看出。
女性主义强调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因此,一些电影以女性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关注女性在家庭、职场、社会中的境遇。
电影《为奴十二年》揭示了童年失去亲人的女主角索罗门在逃亡和努力重拾自由的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凸显了女性在奴隶制度下所遭受的无尽痛苦和不公。
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电影引发了观众对于女性权益的思考和关注,倡导着性别平等的价值。
此外,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还可以通过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来展现。
女性主义强调女性的独立、平等和自由,不仅仅是一种人权问题,也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指向。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往往传达着导演的观念和态度。
例如在电影《黑天鹅》中,女主角娜娜利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打破了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藩篱,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样的故事情节和价值观呼应了女性主义的核心思想,激励着女性追求独立和自由的生活。
综上所述,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体现有助于推动社会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认知。
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故事主题的选择以及传递的价值观等方面的探索,电影能够唤起观众的思考和关注,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https://img.taocdn.com/s3/m/b17b696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1f.png)
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引言社会转型时期是指在社会结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女性的地位和角色也经历了巨大的改变。
电视剧作为一种集视觉、听觉、情感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与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意识嬗变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社会转型背景出发,分析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的嬗变,探讨其影响和原因。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女性地位提升1.1 背景介绍社会转型时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政治体制、文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革。
这个时期,女性地位获得了提升,女性的社会角色和责任也得到了重新界定。
1.2 女性地位提升的标志在社会转型时期,女性地位得到了法律的明确保护和承认。
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和1992年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的出台,为女性争取到了平等的权益和地位。
同时,女性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参与度也在逐步提高。
二、电视剧中女性意识的嬗变2.1 传统女性形象的延续在社会转型时期的早期,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还存在着传统观念的影响。
在一些家庭琐事和婚恋问题上,女性仍然被塑造为软弱、依赖和被动的形象。
她们大多数关注家庭和个人情感,缺乏独立的价值追求。
2.2 现代女性形象的兴起随着社会转型的推进,电视剧中也开始出现一批以现代女性为代表的形象。
她们具有独立、自信和积极的个性,拥有自己的事业和追求,不再以婚姻和家庭为唯一的归宿。
这些女性形象对传统观念进行了颠覆和重塑。
2.3 强调女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更加关注女性主体性和自我意识的架构。
她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人生选择和自主决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角色框架。
这种意识的嬗变,使得女性在家庭、事业、社会等多个领域都能够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电视剧对女性意识的影响3.1 增强女性自尊和自信电视剧中的现代女性形象给观众树立了榜样,激发了女性的自尊和自信。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bf2633f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a7.png)
美剧《致命女人》的女性主义视角分析《致命女人》是一部以女性主义视角为主导的电视剧,本文将从该剧表现女性权利、独立思考、家庭角色转化以及对男性权力的掌控等方面,深入剖析其女性主义视角。
首先,《致命女人》在女性权利的呼吁方面极为强烈,其主人公Beth在家庭中因为丈夫Dean的叛逆行为而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是她不会因此而屈服于命运。
相反,她通过走私毒品和建立自己的黑帮势力,重新获得了一切。
整个故事中女性角色不断表现出坚强,独立的特点,她们拥有自己的意志和思想,经常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并对自身生命的命运做出决定。
此外,该剧还对性别歧视进行了揭露和谴责,Beth在处理男性上司和敌人时显得非常聪明、灵活,这捍卫了女性在商业、政治和犯罪领域中的权利。
其次,该剧还强调了女性的独立思考。
在实现自己的野心和强烈欲望之前,女性角色会深入思考自己的选择、可能面临的后果和如何处理而得到最有利的结果。
该剧表现的女性角色充满了情感,但同时又兼备了智慧和机智,许多时候她们是用自己老练的思维和明确的目标创造巨大的商业和个人成就。
可以说,这部剧是对传统的“武断”、感性的鲜明对比,它在充分地展示女性情感的同时,也展现出其内心独立、坚定以及自己的思考方式。
此外,《致命女人》还呈现了女性角色的家庭角色转化。
传统主义认为,女性应该在家庭中担负家庭职责,并放弃其他地方的职业和人际关系。
但是这个剧集打破了这种以往的观念,该剧中的女性不仅考虑它们的工作和生意,还必须掌握和管理所有家庭和子女的事物,而的确做到了。
她们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了关爱和责任,而且她们拥有的事业对其家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而追求自己的价值。
最后,《致命女人》对男性权力的掌控也体现在该剧的女性角色中。
在之前的电视剧中,男性角色往往以强势、有权、有钱的形象登场,而女性角色往往是他们的配角。
但是,《致命女人》将注意力放在了女性身上,这也表现出这种转变:女性不再被动地接受男性的控制,而是拿回自己的权利和生存交由自己掌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99f7341d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f.png)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旨在推动并促进性别平等。
电影作品中,女性主义主题经
常受到关注,包括女性的身份认同、性别暴力和压迫、主流文化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等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电影中的女性主义表现。
一、女性身份认同的探索
二、对性别暴力的揭示
三、对主流文化下女性形象的反思
主流文化往往以男性为中枢,塑造出一种以男性为主角、以男性为标准的形象。
而电
影中的女性主义又对此进行了强烈的反思。
比如,《末代御厨》这部电影,通过讲述一个
女性厨师的成功经验,挑战了传统的厨师文化。
这个女主人公在草根出身的时代成功迈出
了自己的步伐,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打破了主流文化下女性在厨房中的禁区。
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反映了时代对于性别平等的不同阶段
和不同需要,而且反映了女性作为个体的不同追求和表现。
在指导我们的价值观时,电影
中的女性主义在现实生活中可以作为我们前进的榜样和样板,给人们提供强大的启发。
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
![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e787321c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8.png)
以女性主义视角审视大女主剧现象大女主剧,这股热潮近年来在影视圈中持续升温,吸引了大量观众的。
这类电视剧通常以女性角色为核心,讲述她们在生活、事业和爱情中奋斗的故事。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对大女主剧现象进行审视,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大女主剧现象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是它们突破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在以往的电视剧中,女性角色往往被定位为贤妻良母、傻白甜或者恶毒女配,而大女主剧则让女性成为主角,聚焦于她们的成长、挑战和胜利。
通过展现女性在事业、感情和生活上的独立和自主,大女主剧打破了女性只能作为辅助角色或从属地位的传统观念,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独立的女性形象。
大女主剧现象的出现还与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
女性主义思想强调性别平等、反对性别歧视,鼓励女性追求自主权和自由。
大女主剧正是体现了这种思想,让女性角色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而是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追求梦想和幸福。
这种思想深入人心,为大女主剧的流行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然而,大女主剧现象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批评。
有些批评指出,一些大女主剧过于强调个人成功和励志,忽略了社会背景和现实问题。
有些剧集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仍然存在刻板印象和物化现象,这无疑是对女性主义的歪曲和误读。
因此,在欣赏大女主剧时,观众应保持理性思考,不要盲目追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
大女主剧现象对电视剧创作也具有启示作用。
它敦促创作者更加女性角色和女性主义题材,让更多真实、多元的女性形象出现在荧幕上。
大女主剧的成功也鼓舞了其他创作者不断探索新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提高电视剧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
大女主剧现象作为一种新兴的电视剧类型,既满足了观众对于女性形象多样化的需求,又体现了女性主义思想的推广与普及。
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它的出现无疑为电视剧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我们应该肯定大女主剧现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继续和推动电视剧创作在表现女性形象和传递女性主义思想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觉醒和意义研究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觉醒和意义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75c51d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c.png)
影视作品中的女性主义觉醒和意义研究(2023年山东省青少年科学规划项目大学生学术课题课题编号:23BSH106)摘要:女性主义的觉醒现今影视作品中尤为突出,本文通过论述女性主义的觉醒和意义,希望给影视创作带来积极的影响,创造促进性别平等影视及社会环境。
关键词:女性主义;影视剧;觉醒;一、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改变(一)男权视角下的女性角色九十年代初期,经济刚刚起步,大众观念比较传统,电视剧大多表现的女性角色大多都是男性视角下善良又愿意奉献牺牲的形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渴望》中刘慧芳,典型的温柔善良、贤惠质朴的女性,面对生活她委曲求全、付出自己的一切。
这类女性形象的塑造是服务于父权社会,代表了该时期的女性群体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没有反抗意识,始终认为只有依附于男性才能获得幸福美满的生活,她们没有自我,被规训执行着社会对它的期待,她们是父权凝视下失去自我的奴隶。
(二)女性角色的觉醒和突破2000年到2010年带荧幕上的女性角色呈现突破之势,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好想好想谈恋爱》中虽然都是以女性形象为主体,但是依然有囿于男性主义圈套的地方,黎明朗事业出色,但是她做女人很“失败”,这就反向说明了女性个性强硬、过分独立注定不被男人所爱的男性的刻板印象和规训;还有以结婚生子为人生目标的陶春。
虽然剧中的女性角色的塑造还是有囿于男性审美主流,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所突破,探索女性的价值的。
2010年的《杜拉拉升职记》的杜拉拉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公司高管。
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虽然不乏有热衷于相夫教子的,总体上来说塑造的女性角色更加现代。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1]任何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也就是说女性是什么样是不能被定义的,突破传统形象,是这个时代女性角色主要的表现。
(三)独立的女性形象2010年后,出现大量女性为主的影视剧,女性视角成为主要叙事角度,出现了《欢乐颂》《北京女子图鉴》《上海女子图鉴》《我的前半生》等,女性的各种形象不断通过影视剧表现出来,不断突破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当代电视剧女性角色形象变迁分析
![当代电视剧女性角色形象变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8a27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8.png)
当代电视剧女性角色形象变迁分析在当代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形象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过去,女性角色往往被刻画成弱势、受害者的形象,侧重于情感纠葛和家庭角色。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改变,当代电视剧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展现出女性在职场、家庭和社会中的自立和成长。
首先,当代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凸显了她们在职场的能力和成就。
与过去不同,现代女性角色不再被局限于家庭和情感角色,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在职场中崭露头角。
例如,在《欢乐颂》中,五位女性角色各有不同的职业,她们积极进取、勇于拼搏,在自己的领域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能力。
这些角色不仅展示了女性的职业独立性,也传递了女性在职场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奋斗。
其次,当代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呈现出了家庭责任与个人成长的平衡。
在过去,女性往往被期望扮演好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牺牲个人的追求和梦想。
然而,在当代电视剧中,女性角色既承担了家庭责任,又追求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
例如,《琅琊榜》中的凤九就是一个既有家庭责任又有聪明才智的女性,她能够兼顾家庭和事业,展现出女性聪明、独立和坚强的一面。
此外,当代电视剧还着重刻画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相比过去,女性在社会地位上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认可。
电视剧中出现了更多的女性主导角色,她们在社会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
例如,在《都挺好》中,苏明玉是一个富有个人魅力和学识的女性,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周围人的命运,并成为了社会的楷模。
这些女性角色的出现,不仅提升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也给观众传递了女性可以在社会中追求平等和公正的信息。
然而,尽管当代电视剧女性角色形象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女性角色的形象有时过于理想化,缺乏丰富性和现实性。
电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往往拥有完美的外貌和家庭,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这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实现。
这种理想化的形象可能会给观众带来压力和不切实际的期待。
浅析职场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以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为例
![浅析职场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以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43c6c147fd5360cbb1adb06.png)
浅析职场电影中的女性主义——以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为例自第十九世纪中叶以来,女权主义作为一种妇女自觉地自主学习和解放自己,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普遍的运动,对世界各地妇女的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影视作为受影响最广的艺术形式,已成为文化研究的对象。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最近在职场电影中的作品,激起了许多职场女性的共鸣。
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女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电影,分析电影中的两个主要女性人物,探讨电影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价值观;女性主义;职场目录第一章女性主义的介绍 (3)1.1女性主义的历史 (3)1.2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及综评 (3)1.3女性主义与电影研究的关系 (4)第二章《穿普拉达的女王》的介绍 (5)2.1电影背景 (5)2.2电影主要情节 (5)2.3电影的社会评价及成就 (6)第三章《穿普拉达的女王》的女性主义分析 (6)3.1米兰达的女性主义分析 (6)3.2安迪的女性主义分析 (8)3.3综合分析 (9)结语 (10)第一章女性主义的介绍1.1女性主义的历史女性主义,又被称为女权主义和妇女解放主义等。
指的是以结束性歧视和性压迫为目的的,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人类社会史上,人权的概念已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但人权概念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包括女权1。
女权运动早在1791就开始了,当时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热发表了《女权主义和妇女权利宣言》,或《权利宣言》。
《关于妇女权利和妇女权利的宣言》在开始时说:"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与男子享有平等的权利.两年后,《宣言》的作者被她前男同谋推到断头台上。
2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人权”的含义只是男人的权利,不包含女人。
女权运动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意为女人的人权,推动女人的做人之权从边缘进入主流,使女权成为整个人权的重要内容。
《2024年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赤壁》改编》范文
![《2024年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赤壁》改编》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945454c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e3.png)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赤壁》改编》篇一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电影《赤壁》的改编一、引言电影《赤壁》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战争片,不仅在视觉效果和剧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女性主义视角的讨论。
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电影《赤壁》的改编,探讨其中女性角色的塑造、女性主义主题的体现以及电影对女性地位的呈现和影响。
二、女性角色的塑造在电影《赤壁》中,女性角色的塑造是相当丰富的。
以小乔为例,她在电影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象征,更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行动能力的女性。
小乔与周瑜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中的主动性和坚贞不渝的品质。
此外,电影中还出现了其他女性角色,如女将领、女医生等,她们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女性的力量和智慧。
然而,尽管电影在塑造女性角色方面有所突破,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部分女性角色在剧情中的存在感较弱,缺乏独立的故事线和性格特点。
此外,一些女性角色的形象过于单一,未能充分展现女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三、女性主义主题的体现电影《赤壁》在主题上涉及到了女性主义的相关议题。
战争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被呈现出来,如家庭与国家的矛盾、女性在战争中的角色和地位等。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力量和智慧,如女将领的英勇、女医生的无私奉献等。
此外,电影还通过不同女性角色之间的互动和关系,探讨了女性之间的友谊、竞争和合作等主题。
这些主题的探讨,有助于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电影对女性地位的呈现和影响电影《赤壁》对女性地位的呈现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塑造勇敢、智慧的女性形象,电影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女性的弱小和被动形象,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价值。
此外,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形象也更具现代感,她们不仅美丽动人,还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然而,电影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处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关系时,部分情节过于强调男性对女性的保护和拯救,可能导致观众对女性形象的认知产生偏差。
似是而非的女性主义电视剧——电视剧《婚姻保卫战》的女性主义解读
![似是而非的女性主义电视剧——电视剧《婚姻保卫战》的女性主义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a8f6f2b482fb4daa58d4bdb.png)
加上 以婚 姻这 一社 会焦 点 为话题 ,
使 之成 为 2 1 0 0年 度 的热 门 电视 剧 ,
不 同意 妻 子 出去 工 作 。 后 来 ,兰 心 被 誉 为 现 代 已婚 男 女 的 “ 姻 教 科 在 不 断 索 取 的欲 望 下 变 成 了赚 钱 机 婚 书 ” 。 一 时 之 间 ,保 卫 婚 姻 成 为 街 器 ,一 直 想 扩 大 皮 具 公 司 的 生 产 规 模 , 果 却被 一 家皮 包 公 司 给骗 了 , 结 头巷尾以及各种媒体热议的话题 。
是 新女 性 主 义 电视 剧 的 代表 【】 1。
研 究 者 认 为 该 剧 凸 显 了 女 性 在 现 代 婚 姻 中 的 地 位 ,是 一 部 彰 显 女 性 地
但 是 究 竟 该 剧 是 不 是 能 代 表 新 女 性 主 义 在 电 视 剧 中 的 崛 起 ,真 正 体 现 了女 性 主 义 的 倾 向 呢 ? 其 答 案 是 值 得 商 榷 的 。 其原 因如 下 : 其 一 ,从 剧 情 设 计 来 看 , 该 剧 把 婚 姻 出 现 危 机 的 原 因 归 结 为 女 人 不 可 遏 制 的 事 业 心 , 这 隐 含 着 一 种
由于 其 时 尚 的 造 型 、 诙 谐 的 台 词 再
要成 为行业 女王。 丈夫许 小 宁放 弃 工 作 , 当 “ 庭 煮 夫 ” , 在 家 里 做 位 的具 有 新 女 性 主 义 倾 向 的 电视 剧 , 家
家 务 和 照 顾 孩 子 。 她 们 的 邻 居 老 常 是 个 再 婚 男 人 ,妻 子 陈 梦 是 模 特 出 身 ,也 不 愿 做 全 职 主 妇 , 羡 慕 职 场 女性。 而老 常却 渴 望安 定 的生 活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O &TV JOURNAL 2018.09影视剧承载着社会的代表文化,是社会潮流的风向标,观看影视剧已成为一种文化特征。
影视剧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集中并形象化,一定程度上引领了社会舆论。
影视剧中出现的种种现象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从2003年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的火热开始,当代影视剧日益注重女性在电视剧中的表现,以往大多数电视剧都以男性角色为主,女性角色仅为剧本的走向起添砖增瓦的作用。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女性在现代影视剧中逐渐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影视剧中的女性也成为代表公众审美、价值观、时尚的宠儿,成为新时代美的代言人。
在媒体市场分众化的趋势下,女性地位的提高促使女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日益增强,影视剧不仅是女性获取主流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男性了解女性的主要平台。
影视剧中呈现的女性角色和成长历程,都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近几年的影视剧女性以多元身份成为剧中的主要角色,即使最初定位摆脱不了“花瓶”和“男主外,女主内”,也会根据剧情需要让女性角色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当今社会的女性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如何反映了女性主义的时代变迁?我们又可以得到哪些有关中国社会女性主义的时代特征?这些将是本文所要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一、资料与方法本文将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利用2015年至2017年9月之间央视索福瑞CSM50提供的收视率数据,将年度收视率首轮播放大于1.0的电视剧作为分析样本。
CSM 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网络,覆盖5.88万余户样本家庭,所提供的数据可推及中国内地超过12.8亿和香港地区640万的电视人口。
CSM50则是从中选取50个代表性城市的样本得出的收视率数据,这些城市多数为中国的直辖市、省会城市和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选取这些城市的电视收视率作为样本分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通过央视索福瑞CSM50收视率数据统计,2015年至2017年9月年度收视率大于1.0的电视剧共有71个,所选时期的分布情况如图1。
图1所选时期数量情况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中的每一部电视剧的女性角色依据以下指标进行分类和编码。
这些指标是:1.女性角色的年龄跨度(分为无明显年龄跨度、角色人物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角色人物一生时间年龄跨度)。
2.女性角色的位份(分为女一号、女二号、配角)。
3.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为从商、从政、家庭、个人情感)。
4.角色成就(分为个人成就、伟人成就、辅助作用)。
所有女性角色均按前述指标进行分类编码,按照电视剧播出的版本和剧情介绍对人物角色进行分类编码,排除个人主观因素。
为了尽可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笔者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和播出顺序进行评定,而是按照随机抽取来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一)生理形象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生理形象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女性角色在剧中的重要性。
从表1可以看出,所选样本2015-2017年间,无明显年龄跨度的电视剧数量变化不大,基本持平。
描述女性人物角色一段时间的年龄跨度有所增加,刻画人物一生的电视剧逐年增加。
从年龄特征和生理形象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年龄跨度说明了女性角色戏份的增加。
2016年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有了明显的延长,比2015年多出将近一倍,这也意味着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女性角色会更多,出现时间会更长,在剧中的重要性也会大大增加。
表12015-2017年影视剧中女性角色年龄跨度数量统计从数量来说,女性角色在剧中的延续时间长,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重要性,也折射出当下影视剧中女性主义的发展。
《欢乐颂》《新闺蜜时代》等作品以女性为主题,人物角色也以女性为重,这些当代题材的女性影视作品代表了新时代女性主义的新思想。
而《甄嬛传》《武媚娘传奇》这样的描述女性人物一生传奇经历的电视剧则是借历史故事让女性角色发挥出无可比拟的作用,强调对女性的尊重和公平公正。
(二)事迹表现影视剧中的女性形象是通过描述人物事迹、在剧情中影视剧中的女性主义变化———对热播影视剧的内容分析□刘畅摘要: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引导了社会的潮流风向,近几年影视剧在塑造女性形象时有打破以往对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以2015-2017年8月这三年间热播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为样本,从剧作题材、女性角色排位、人物出身、角色成就四个方面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从中分析近三年来女性主义在影视剧中体现的变化,以此探讨当前社会主流舆论对女性主义的倾向。
关键词:影视剧;女性主义;变迁视听研究48设置情节和矛盾,突出表现人物形象。
女性角色在影视剧中的事迹和达到的成就,取决于剧情发生的时代背景和舆论环境。
中国传统文化观念认为,女性应该注重家庭,成为“贤妻良母”“宜室宜家”,女性角色的所有内涵就是妻子、媳妇、母亲。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时代的发展进步,一代代女性在各行各业创造着自己的事业,完成了不同于男性角色所建立的事业成就。
近几年中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再次崛起,让女性主义的新内涵重新反映在荧屏上。
根据CSM50的收视率统计数据得出的结果,可以看出从2015-2017年70%以上的影视剧都以女性为主要角色,这说明无论影视剧反映的是哪方面的人物事迹,当下影视剧题材都与反映女性的成就有紧密联系。
描述人物的事迹表现,是刻画一个女性角色形象最具本质特征的精神内涵。
将样本中的女性角色按人物事迹进行分类编码,得出如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女性角色人物事迹分类统计个人成就包括个人经历的成长奋斗、个人事业拼搏以及个人情感的发展。
伟人成就则是建立在某时代背景下,女性角色通过努力达到一定成就,小到服务百姓,大到利国利民,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伟人标志,辅助作用则是指在剧中充当配角的女性角色辅助主角完成人物塑造,或从侧面推动剧情发展。
从所选样本来看,倾向于刻画女性角色个人成就的题材只增不减,而描述女性成为一代伟人标志的题材则大有成为趋势的倾向。
女性主义倡导女性的独立自主,提倡没有性别歧视,因而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多设置在封建社会。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是典型的父权主义社会,女性地位低下,男女不公平现象成为常态,但影视剧中表现的女性在封建礼制的约束下,极力维护个人尊严,发挥所长,打破束缚,成就一番事业。
以《武媚娘传奇》和《那年花开月正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影视剧,不仅收视率持高不下,而且总是能引发强大的社会舆论,同时从侧面也激起社会对歧视女性思想的抨击。
(三)情感表现影视剧中为了让角色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会给人物角色安排一定的感情线。
而为了让剧情更加戏剧化和突出矛盾,剧情设计的人物情感线多为三角式,从人性的角度反映人物角色的另一面。
从所选取样本的影视剧来看,女性角色在剧中的角色位份如表3所示:表3女性角色位份数量统计近几年的影视剧中很少再有纯粹以男性为绝对的“男主戏”,这与影视剧的观众多以女性群体有关。
通常情况下,多数女性会对影视剧中的男性人物更加关注,但实际上,从收视率来看,绝对男性角色的影视剧收视率并没有“大女主戏”高,这说明女性为主要角色的影视剧仍能受到更多关注。
传统意义上以男性角色为主角的影视剧,人物情感线索也围绕男性展开,在这种条件下女性只是男性人物角色性格特征中的一部分,甚至是男性角色走向人物角色圆满的附属品,女性定位没有太大改变,依然受到男权压制,女性角色服务于男性角色,自身主体地位并不凸显。
当女性成为剧中的焦点,围绕主角的情感线索复杂起来,女性主义意识得到激活。
女性不再是妥协退让、默默承受的代名词。
随着女性角色在剧中的位份更加重要,戏份更加多,这些女性角色作为某一种社会形象的代表,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在影视剧中处理感情问题时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和家庭的牺牲品,而是在处理感情问题时表现出独立、勇敢、自尊自重的精神。
这也是当代女性对于感情的追求,不仅希望在事业和社会地位中得到平等和尊重,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和人格在感情中成为真正平等的另一方,勇于打破那种为了丈夫事业、家庭幸福而忍辱负重、献出自己的个人幸福的精神枷锁,在情感中选择主动出击,不再介意性别差异导致的行为选择,更加注重自身的精神追求。
三、结果与分析女性主义认为,性别领域中存在着权力关系。
在家庭、伦理、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女性的艰难与抗争在影视剧中被放大,同时也更集中地反映出当代女性主义的觉醒。
影视剧是现实生活的缩影,同时又将主题利用戏剧手段放大化。
从近三年的收视率情况来看,现阶段影视剧中的女性角色更加重要,人物更加鲜活,性格特征更加独立、勇敢,勇于对束缚提出挑战,追求社会地位的平等和人格精神上的尊重,这也是当代女性的现实要求,也是女性主义发展至今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女性角色形象是时代的产物,是漫长历史过程的一种客观反映。
法国社会研究院院士吉尔·里波韦兹基教授的《第三类女性》将女性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征途,她认为第三类女性的出现,是真正不受限制的女性。
现如今,第三类女性成为了主体女性,存在于开放、不确定的世界中,性别差异日益模糊且排他性逐渐减少,女性的形象也有了新的变化,这也是影视剧中女性角色想要表现的特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研究所依据的仅仅是央视索福瑞CSM50调查的2015年—2017年9月之间的电视剧收视率,因此,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受到一定限制,但即便如此,这一结果仍然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热播的影视剧来了解当今女性形象的变化,对分析和认识新形势新时代下女性主义的新内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英]罗斯.当代社会学研究解析[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2.风笑天.变迁中的女性形象对‘中国妇女“杂志的内容分析[J].社会,1992(07):14-19.(作者系广西师范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视听研究49视听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