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与不文明用语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与不文明用语的调查报告前言由于近年来许多不文明用语在高校的大学校园不胫而走,并且有泛滥趋势,为了建立一个文明和谐校园,我们特此作了一个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用语的问卷调查,以弄清楚这种现象发生的背景、原因等。
此次调查旨在进一步加强我校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更好的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下面是从调查目的、背景材料、调查范围、调查结果等几方面综合阐述。
一、调查目的大学生接触不文明用语的时间、讲不文明用语的原因以及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等,问卷调查共计11题,形式为选择题(见附录)。
二、背景材料从调查表看,大学生讲脏话的原因主要为网络传播以及同学传播,约占87%,而家庭原因和学校原因只占13%。
男生经常讲脏话的比例约为70%、女生约占23%,而约有7%的人不讲脏话或偶尔讲脏话。
东部沿海地区经常讲脏话约为16%,偶尔讲的约占30%。
中西部经常讲脏话的约为7%,偶尔讲的占15%。
城市大学生经常讲脏话的比例约为18%,偶尔讲脏话比例约20%,而基本不讲的占7%。
农村大学生经常讲脏话的约占7%,偶尔的占30%,基本不讲的约占16%。
三、调查范围针对的是我们西南林业大学五个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使用不文明用语的的情况。
四、调查方式及一般情况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此次我们共发放30份问卷,收回30份。
回收率100%。
五、统计时间:2011-11-02——2011-11-09六、调查结论中文摘要: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我们初步弄清楚了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用语的原因,了解了他们使用不文明用语的环境,这对于我们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由于时间的仓促以及调查条件的有限,这结果不是十分的精确,我们将在以后的调查实践中得以完善。
关键词:大学生不文明用语调查报告从调查的材料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脏话传播途径主要为网络传播和同学之间传播;2、男生说脏话的频率要高于女生;3、沿海地区比中西部地区先接触和说脏话。
网络低俗用语调查报告
网络低俗用语调查报告网络低俗用语调查报告说起“网骂”,不少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时所遭遇的不文明用语,比在现实中所遭遇的要多得多。
更让人诧异的是,不少平日里的谦谦君子,一到了网上,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动辄恶语相向,一言不合便“问候”别人家人,让人瞠目结舌。
现实中的文明人,何以到了网上就“出口成脏”?网上曾流传这样一句名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由于网络发言具有匿名性、自由随意、传播广的特点,使得“网骂”不好追究,再加上法律尚未明确界定“网骂”的定义和制裁办法,网骂者常常有恃无恐。
有人说,有网络就会有“网骂”,这不足为奇。
对于“网骂”,不必大惊小怪。
更有人从社会群体性症候的角度分析,认为现代快节奏、高负荷的生活让人容易烦躁,产生歇斯底里情绪,“网骂”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骂完了,网骂者就从负面情绪中解脱了。
“网骂”,如此说倒有了情绪疏导的作用。
其实,且不说网络空间是公共场所,人人都有维护网络空间清朗洁净的责任。
即便是对于个人身心健康来说,“网骂”也不是发泄牢骚与不满的“情绪疏导剂”,而是一种病,得治。
不负责任地破口大骂,虽图得嘴上的一时爽快,却易滋生冲动、偏执的恶习,演变成不分青红皂白的网络“喷子”。
不久前,在庆安事件引发的舆论场中,网民柴某因捏造事实、造谣中伤新华社记者在报道中“收好处费”而被警方抓获。
据柴某自述,其因生活中的`一些烦心事,常常利用自媒体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和牢骚。
曾四处留言谩骂,后来越骂心理越扭曲,竟然发展到不惜捏造事实来发泄牢骚的地步,终至越过法律底线。
可谓由“网骂”而逐步演变成涉嫌刑事犯罪。
中国有句古话叫“君子慎独”,意思是越是道德修养高的人,在独自做难以被人觉察的事情时,越是小心谨慎。
如今网络众声喧哗,年轻人容易情绪激动。
因而,越是在网络表达缺乏监管的真空地带,越应该注意自己的“言值”,时时告诫自己,不要得了“网骂”病。
关于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语言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前段时间,一篇名为“小学生作文’雷’倒老师”的新闻报道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说是重庆一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作业写到晚上10点,真是’杯具’!”其中“杯具” 一词令老师困惑不解,搞了半天才弄明白“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彳丁的网络语言。
“杯具”一度使网络语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论话题。
众所周知,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与别于传统媒介的语言形式。
它起源于网络,传播于网络,有拼音或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画和图片组成,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并迅速流传起来。
时下流行的网络语言除了“杯具”,还有“GG、"MM、“BT”等。
通观学生作文中使用的网络语言,可大致分为如下几类:数字或字母的简称,比如“7456”代表“气死我了” ,“886”代表“拜拜咯”,“+LT意为“加油”;比喻,如“腹黑”是指表里不一的人;谐音,“喜欢”叫做“稀饭”;还有一些流行新语,“打酱油”的意思是“不关我的事,不予评价”。
在前不久的全国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某省赛区的150万篇参赛作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使用了诸如“努力ing ”等网络语。
网络语言受到如此的青睐,究竟它魅力何在呢? 一般认为网络语言的流行主要有四大原因:1.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
网络语言将数字、符号、拼音、汉字和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比传统的语言要简单易用,也减少了打字时间,节约了上网费用。
2.蔑视传统,崇尚创新。
许多网民不仅主动使用网络语言,而且还积极地创作网络语言,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来来替代传统的语言形式。
3.张扬个性。
中国网民在18至24岁之间的人群是第一大网民群体,他们正处于渴望张扬个性,引起他人注目的年龄阶段。
4.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
对于网络语言是否应该被广泛使用,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
日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专业的三名在校大学生对北京10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了500份调查问卷,调查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情况。
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不文明语言
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不文明语言汇报人:日期:•引言•不文明语言现象概述•调查方法与过程目录•调查结果分析•不文明语言产生的原因分析•应对不文明语言的策略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调查背景与目的现代社会中不文明语言现象普遍01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不文明语言现象在小学生中逐渐增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塑造良好语言环境的重要性02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接触和使用不文明语言会对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际交往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目的03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小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促进小学生文明语言习惯的养成。
本次调查以某市多所小学的学生为主要对象,包括不同年级、性别和家庭经济背景的学生。
调查对象调查涉及小学生在校园内外、网络世界和家庭生活中使用不文明语言的情况。
调查范围调查对象与范围02不文明语言现象概述包括直接侮辱、嘲讽、谩骂等,常常带有恶意和攻击性。
粗鲁、侮辱性语言歧视性语言脏话、粗俗语言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体的贬低、排斥性言论,涉及种族、性别、宗教等。
使用低俗、不雅词汇,缺乏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030201不文明语言的定义与分类小学生之间因争执或不满而使用侮辱性词汇,进行人身攻击。
口头攻击对某些同学或群体进行言语上的歧视,如嘲笑他人的外貌、家庭背景等。
歧视行为在社交媒体或网络平台上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恶意留言或传播谣言。
网络欺凌不文明语言在小学生中的表现伤害他人感情破坏校园氛围影响个人形象潜在法律风险不文明语言的影响与危害01020304使用不文明语言会给他人带来心灵上的创伤,影响人际关系。
不文明语言在校园内传播,会破坏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
使用不文明语言会降低个人素质形象,影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在严重情况下,使用不文明语言可能构成言语暴力或欺凌行为,涉及法律责任。
03调查方法与过程调查方法选择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小学生的问卷,包含关于不文明语言使用频率、场合、原因等方面的问题。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叫兽”等低俗词泛滥
⽹络低俗语⾔调查报告:“叫兽”等低俗词泛滥⽹络低俗语⾔调查报告:“叫兽”等低俗词泛滥2015-06-03 03:05:211 昨天,在国家⽹信办主持召开的“净化⽹络语⾔”座谈会上,⼈民⽹舆情监测室公布了《⽹络低俗语⾔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尼玛”“屌丝”“逗⽐”“砖家/叫兽”的转发率最⾼,均超过千万次。
青少年国学教育办公室主任蔺⽟红呼吁,应多吸收“给⼒”“萌萌哒”这样向上向善的⽹络语⾔。
>>舆情统计 低俗⽤词原发微博达千万 ⼈民⽹舆情监测室根据⽹民⽤到的低俗词语进⾏了简要的筛选统计,选取25个(组)⽹络词语进⾏信息检索可以发现,2014年全年,12个(组)⽹络低俗⽤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次以上,4个(组)⽹络低俗⽤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千万次以上。
检索中⽂报刊媒体发现,媒体在标题中使⽤最多的3个低俗⽤词是“屌丝”“逗⽐”和“叫兽”。
根据⽹民检索情况分析,⽹络低俗⽤词间存在较⾼关联性,“尼玛”“你妹”“蛋疼”“绿茶婊”“碧池”“⼩婊砸”有明显的⽹民搜索相关。
⽹络语⾔低俗化向部分纸质媒体转移已有显现,如《绿茶婊只是明骚,⼥汉⼦才是暗贱》《马年将到,“草泥马”给您拜年了》《让明星情侣“撕逼”飞⼀会》等,⽆禁忌地使⽤⽹络低俗语⾔,不仅表现出对⼥性不⾃觉的歧视,也反映出部分⽂化载体⽆视社会责任的恶俗。
>>⽹络现象 在公共空间宣泄粗鄙谩骂 报告指出,检视⽹络语⾔环境中低俗语⾔的使⽤,主要有三⽅⾯现象。
⾸先,⼀些⽹民以情绪发泄为⽬的的⽹络谩骂,⾯对碎⽚化的互联⽹信息,部分⽹民在不深⼊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向公共空间宣泄。
另外,官员、城管、专家、医⽣、警察成为所谓的互联⽹“⿊五类”,在历次公共事件中成为⼝诛笔伐的对象。
放狠话、下“狠⼿”,因其虚拟性、匿名性⽽变得更为轻易。
其次,在互联⽹的语⾔使⽤中,低俗语⾔暴⼒的社会危害性最为突出。
⽆论打开贴吧还是微博,在时事热点的⽹民评论中,随处可见侮辱性词语,这些评论并不提出与事实辩驳的论点,也不以逻辑为根本。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3篇)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3篇)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篇一:一:践踏草坪作为现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素质的人,但是有些大学生不严格要求自己,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了贪图方便随意践踏草坪,在一些绿化带的地方都会标有“严禁践踏草坪”的字样。
但有些人就是明知故犯,从这足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有多差了,从调查的结果看,对于他们的这种不文明的行为确实令人担忧。
对于践踏草坪的现象频繁发生在我们身边而从道德上对他们的谴责是无法制止这种现象的而法律上又没有明文规定,针对这种情况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靠我们的自觉性来实现只有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从根源解决这种不文明的现象。
二:给别人起绰号通过调查在“对叫别人的绰号”的看法上有33% 的人表示赞成60% 的人持反对意见,还有7% 的人表示无所谓,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给别人起绰号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问到为什么要给别人起绰号时,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图一时的口爽,有些是恶意攻击别人,我们都知道给别人起绰号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归根究底还是同学们的素质不够高当然也还包括受不良因素影响的三:乘坐公交车时,是否会主动让位在乘坐公交车是否给老弱病残、孕妇让座的问题上调查发现,我校有60% 的人选择不会,25% 的人选择看情况,只有15% 的人选择看到老弱病残等有困难的人乘车后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座位。
“敬老爱幼”“扶弱救苦”是中华民族优良历史传统美德,也是15% 选择会给比自己更需要座位的人让座的人的个人道德修养和让座理由。
而60% 的人选择不会让座的理由是自己也有自身的原因,譬如从我校乘坐公共汽车到市中心,公交线路少,乘坐的人也多,好不容易抢占到了一个空位又白白的拱手让给他人,由于路程远,站着有点吃不消。
而剩余25% 看情况让座的人普遍的观点是:自己身体不舒服或劳累的时候,自己本身也是个有特殊情况的人,所以这个时候选择不会让座给他人;而一般情况下自己也会主动让位给有特别需要的人群的。
关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网络语言的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缘由: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大量网络语言冲击着当今社会,为了了解当前网络用语对社会各个阶层的影响,特开展此次调查,搜集数据。
调查时间:2012年3月1日12:00至2012年3月10日12:00。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白领,大学生,自由职业等等。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内容:任意选取20个网络流行词,要求调查对象做出4选1的判断。
调查过程:在龙海步行街正门,分发报告,再进行信息甄别,信息归总,制作数据报告,得出结论。
调查结论: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泛滥情况较严重,需要国家部门,广大社会群众的监督,文明网络,文明用语。
调查人:XXX
2012年3月15日。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汇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伴随互联网技术旳进步,网络舆论旳广度和深度正在前所未有旳加深。
互联网语言旳不停更新,反应出网民趣味旳交流、智慧旳调侃、创意旳批评,与此同步,现实生活中旳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出现。
某些生活中旳污言秽语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输入法造词产生旳象形发明、英文词汇旳中文化、方言发音旳中文化也产生了不少秽语新词,另首先,网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旳某些词汇也在网络间疯狂生长。
本文选用网民使用旳部分低俗词汇进行检索记录,不完全地展示出网络低俗语言旳现实状况,通过对此类词汇使用状况进行梳理解析,呼吁互联网语言环境旳自净和文化气氛旳提高。
本文认为,互联网作为现实社会旳延伸和投射,净化网络语言不能脱离社会治理,不能幻想打造网络语言旳“无菌玻璃房”。
唯有严厉旳文本教育、公认旳文化认知、共同旳社会操守、严格旳约束机制,方能实现现实与虚拟世界旳正向联动,促生网络语言旳健康革新,让低俗语言日渐淡出,让文明优美回归生长。
一、凝聚共识需净化网络语言环境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旳不停进步,网络舆论旳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旳扩大加深。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微博账户已到达12亿个,新浪、腾讯微博平台每日新增帖文2.3亿条;已经发展数年旳即时通讯软件日均发送信息60亿条;异军突起旳顾客到达6亿,其中境外账户到达1亿、系统日均发送信息更到达160亿条。
从社会旳发展角度看,网络语言是一种阶段内社会多元文化旳印证。
以社会学、心理学梳理网络语言,是掌握一种阶段内社情民意旳重要补充,如此看来,网络语言就具有了历史意义。
与此同步,现实生活中旳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投射,互联网旳虚拟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放大了社会公众旳消极情绪和烦躁心态,而对于低俗语言旳再组合,再发明,无疑更深入拉低了网络空间旳文化气氛。
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并非是要打压网络语言,统一网络言论,也并非规定网民“出口成章”,而是要在文化、社会旳层面上营造网民生活旳舒适空间。
关于网络用语的调研报告
关于网络用语的调研报告网络用语调研报告一、引言网络用语是指在网络环境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特殊语言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用语成为人们在网络沟通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本报告旨在调研网络用语的使用情况、特点和影响,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分析。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使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集了300份有效问卷。
问卷中的问题主要涵盖了网络用语的了解情况、使用频率、具体应用场景以及对网络用语影响的认知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了解情况:调研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对网络用语有一定的了解,其中70%的受访者表示能够使用网络用语进行日常沟通。
2.使用频率:根据调研结果,70%的受访者表示每天在网络交流中使用网络用语的次数超过10次,其中有15%的受访者表示使用频率超过50次。
3.具体应用场景:调研发现,网络用语主要应用在社交媒体平台、聊天工具和网络游戏中。
70%的受访者表示在社交媒体中最常使用网络用语,其次是聊天工具和游戏。
4.对网络用语的影响: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网络用语能够增强网络交流的趣味性和效率,并对年轻人的审美观产生了一定影响。
然而,一部分受访者认为网络用语的使用过度可能导致语言表达的简化和沟通障碍。
四、网络用语特点1.缩写和简写:网络用语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缩写和简写来表达意思,例如“LOL”代表“笑死了”、“666”代表“厉害”等。
2.表情符号和emoji:网络用语中广泛使用表情符号和emoji表达情感和态度,其中像“ ”、“ ”、“ ”等非常流行。
3.谐音转写:网络用语会根据谐音将一些非正式词语转写为数字或字母,例如“3Q”代表“谢谢”,“8”代表“发”等。
4.网络流行语:网络用语中还包括了许多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往往是来源于网络上的热门事件、梗或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五、网络用语的影响1. 提高沟通效率:网络用语的出现使得沟通更加快速和简洁,能够更好地迎合网络短文化的需求,提高交流的效率。
关于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街头和网络中用字不规范的研究报告作文
街头潮流!网络弹幕!用字不太正经但管他啷个?
大伙儿们好啊!今儿个我们来聊聊街头文化和网络用语里那些"不正经"的用字吧。
你是不是经常在大街小巷的涂鸦上,或者在视频弹幕里,看到一些很"乱码"的词语?比如""、""、""之类的。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被这些"乱码"给整蒙了。
可渐渐地,我发现这些其实是年轻人自创的新词新语,用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情绪。
就好比""是来自英语"你好",但比"你好"更随性更洒脱;而""就是"棒极了"的意思。
起初这些新语只流行在小圈子里,但随着年轻文化的不断渗透,它们逐渐进入了大众视野。
现在即使我爷爷奶奶也会蹦出一两个""(牛批)、"666"(很赞)之类的网络用语了!
所以说,语言就是这样与时俱进的嘛。
这些"乱码"用字虽然不太规范,但它们活泼生动,充满了年轻人的个性和创造力。
它们像是城市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让这座城市不那么单一乏味。
当然啦,在正式的场合,我们还是得用规范的书面语。
但在私下里与朋友聊天的时候,来点"乱码"用字何尝不可呢?让语言在不同场景里绽放出不同的魅力,也是一种乐趣所在。
那么,你最喜欢哪些"乱码"新语呢?让我们一起嗨聊这些洋溢着年轻活
力的时尚用字吧!。
小学生社会调查报告:不文明语言
人际关系
同学关系疏远
使用不文明语言会导致同学之间 的关系疏远,降低彼此之间的信
任和友谊。
师生关系紧张
学生对老师使用不文明语言,会 破坏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影响
正常的教学秩序。
家庭关系恶化
小学生在家庭中使用不文明语言 ,会引发家庭矛盾,导致家庭关
家长要以身作则,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不文明语言,为孩子树立良好 的榜样。
学校教育
加强课堂教育
学校应将文明用语教育纳入课程,定期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引导 学生认识到文明用语的重要性。
建立校园规范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校园语言规范,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的行为予以 制止和处罚。
教师引导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语言习惯,对于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学生及时予以 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
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 正小学生的不文明语言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使用不文明语言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网络聊天和游戏中更 为突出。
不文明语言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
使用不文明语言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如引发情绪问题、降低自尊心等。
小学生不文明语言使用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有关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行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些家长 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方式,同时社会上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语言环境和网络文化,这些都 会对小学生的语言行为产生影响。
小学生群体特点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惯和价值观 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不文 明语言的影响。
关于街头与网络用字不规范报告作文
关于街头与网络用字不规范报告作文
英文回答:
I think the use of inappropriate language on the
streets and on the internet is a common issue nowadays. People often use foul language, offensive words, or even hate speech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n others. For example, I often hear people swearing loudly in public places, which can be very disturbing and offensive to others. On the internet, people may use derogatory language in comments or posts,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a toxic online environment.
中文回答:
我认为街头和网络上使用不当语言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人们经常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脏话,甚至使用令人不悦的言辞或仇恨言论,而不考虑对他人的影响。
例如,我经常听到人们在公共场所大声咒骂,这可能会对他人造成困扰和冒犯。
在互联网上,人们可能在评论或帖子中使用贬低性的语言,这可能会导致网络环境恶劣。
中学生不文明语言调研报告
中学生不文明语言调研报告1. 调研背景近年来,中学生的不文明语言现象日益突出,给校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学生不文明语言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2.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此次调研。
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级的中学生,我们收集了他们的个人信息、频率和种类、原因以及解决对策等相关数据。
3. 调研结果3.1 不文明语言的频率和种类根据调查结果,73%的中学生表示每天都会使用不文明语言,其中男生占比高于女生。
常见的不文明语言主要包括粗口、脏话、侮辱性言语等。
其中,粗口是中学生最常用的不文明语言。
3.2 不文明语言的原因调查显示,中学生使用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发泄:中学生在情绪激动或受挫时,会借助不文明语言来发泄压力和情绪。
- 模仿和跟风:部分中学生会模仿网络、电视剧等媒体中的不文明语言,认为这样可以显得更酷或搞笑。
- 社交需求:有些中学生认为使用不文明语言可以融入某个特定的社交圈子或获取他人关注。
3.3 解决对策针对中学生不文明语言现象,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 教育引导: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中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语言表达习惯。
- 规范例行:学校可以制定校园行为规范,明确禁止使用不文明语言,并加强监管和处罚措施。
- 健康媒体:加强对中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理解网络和电视剧中的言辞,提高辨别力。
- 情绪管理:学校可以设置情绪管理课程,教导中学生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减少使用不文明语言发泄情绪的需求。
4. 调研结论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中学生不文明语言的频率较高,尤其是男生更为突出。
- 不文明语言的主要原因包括情绪发泄、模仿和跟风以及社交需求。
- 针对中学生的不文明语言现象,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加强教育引导、规范行为和提高媒体素养等方面的工作。
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言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通过社会调查的数据和分析,探讨网络言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方案。
一、网络言论对社会的影响网络言论的自由度和传播力,使其成为了改变社会舆论、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渠道。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谣言传播、网络暴力、恶意言论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网络言论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首先,网络言论的不负责任传播,使谣言得到迅速传播和大范围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一条虚假的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千上万次转发,影响力不可小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辨别真伪信息,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
其次,网络言论泛滥也导致了网络暴力的出现。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网络上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影响。
虚假信息的传播、恶意评论的出现,对受害人心理产生了很大的伤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对于一些恶意言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原因分析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出现,与互联网科技、社交媒体等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网络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更加容易发表言论,而不用承担现实中的社会责任和约束。
这导致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表达言论时更加冲动和极端。
其次,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运营机制也加剧了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存在。
某些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会倾向于推送严重偏激的言论,导致网络上言论更加极端。
另外,传统媒体在网络言论相关问题中也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统媒体在转载网络言论时,未经核实而迅速传播,导致谣言扩散。
媒体在传播言论时应更加慎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网络言论相关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网络监管。
政府需要加大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力度,建立网络言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将恶意言论和网络暴力行为归入法律范畴,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同时,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也应自律,增加对用户发表恶意言论的惩罚机制。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通用5篇)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通用5篇)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篇1关于小学生语言不文明的调研报告五年级侯毅丰调研报告:调查、统计利用信息技术书籍、报刊访问家人成员分工:组长:黄晨楠上网浏览:侯毅丰、闫伸调查访问:马多、郭艺杰书籍报刊:陈俊杰调研报告执笔:黄晨楠调研时间:5月29日——6月10日一、问题提出现在的小学生说话越来越不文明,话一出口很伤人。
他们为什么会说脏话,又是从哪学来的?二、调查方法(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2)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有些同学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三、调查情况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还有大部分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或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还有的是电视、电影里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里想法:(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会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不文明的语言多了,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1)玩的时候:一个同学不讲理,就会利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一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四、结论和观点1、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的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
2、高年级学生爱讥笑同学,这也是不讲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3、现在独生子女的脾气大、度量小,吃了一点亏,就会用不文明语言,这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是“礼仪之邦”,这个称号不能因我们而失去,我们要让“礼仪之邦”这个称号永远在中国得到传承。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篇2调查说明:对于某些人的不文明行为是不是应该重罚?如何罚?为此,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第一调查网,进行“如何看待温泉装水被罚”的调查。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
有关不文明用语现象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社交媒体的兴起,不文明用语现象越来越普遍。
充斥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用语,不仅严重伤害了公共道德,搅乱了社会秩序,而且也给人们的精神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更好的理解不文明用语现象,我们对此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内容1. 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为社会群体,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
2.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收集数据和了解受访者的观点。
3. 调研时间:2021年9月至10月4. 调研地点:全国多个城市和地区五、调研结果1. 不文明用语现象的普遍性问卷调查中,96%的受访者表示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中都遭遇过不文明用语。
这说明不文明用语现象非常普遍,广泛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2. 不文明用语的出现场所在问卷调查中,88%的受访者表示在网络中最容易遭遇到不文明用语,82%的受访者表示在公共场所(如华人街、公交车以及地铁站等)经常听到相关不文明用语的言论,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出现在其他场所(如家庭、学校等)。
3. 不文明用语的危害问卷调查中,92%的受访者表示不文明用语会严重伤害公共道德和社会秩序。
另外,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不文明用语会对他们的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4. 针对不文明用语现象的态度问卷调查中,90%的受访者认为要严厉打击不文明用语现象。
另外,超过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制止用人不文明用语行为的人。
5. 视频游戏中的不文明用语调查中,许多人指出,在许多视频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不文明用语。
这些词汇常常在互联网上出现,并由年轻人广泛使用。
尽管有被禁止或受到限制,但很难全面彻底清除。
六、调研结论整个调研表明,不文明用语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严重伤害了公共道德,还会对人们的精神、情绪以及心理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倡导文明用语,多方面加强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共同提高公民意识水平。
大学生对待网络用语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对待网络用语调查报告范文选题解释随着信息革命的推进,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网络用语,作为网络发展的特色产物,被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使用。
何为网络用语,百度百科给出的释义为: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
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
虽然释义仅寥寥一句,但网络用语却拥有庞大的词汇量及惊人地更新速度。
对于网络用语与传统语言关系,对社会发展影响,发展前景等一系列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最广泛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所以这次针对大学生关于网络用语的调查具有现实意义。
调查分析1.数据分析这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共发放120份,成功收回109份,回收率达90.8%,发放范围涉及青岛理工大学新校区,被调查者男生66人,女生43人。
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第一次接触网络的时间在初中或更早,九成的被调查者了解网络用语,说明网络用语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相当普及。
人们了解网络用语最多的途径是通过朋友同学,占到48%;其次是通过网站,占到37%;通过媒体报刊仅占14%。
网络用语最多应用在写博客发帖子或上网聊天,人们一般较少在生活中使用网络用语。
关于第9题,你对网络用语的态度,调查结果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被调查者对网络用语采取较理性的态度,主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反对和无所谓的占少数,说明网络用语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并且得到了人们的支持。
在第12题中,对于高考中禁止网络用语规定,你的态度,结果如下高考作为大部分学生最后一次关于语言规范的考试,禁止网络用语会让人掌握更加规范的语言,所以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但相应地,政策的太绝对让人觉得死板,所以很多人呼吁高考应该放宽政策,适当引入新鲜词汇,以促进语言的丰富。
对于第14题,你认为网络用语对传统语言有何影响,结果如下语言需要更新,在很大程度上,网络语言的产生给传统语言注入了活力,大大丰富了语言的词汇量;但与之而来的是,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造成一定的冲击,一些低劣的网络用语对传统语言造成了污染。
网络低俗文化调研报告
网络低俗文化调研报告网络低俗文化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其内容多为低俗、庸俗、恶俗等,常常通过网络平台传播。
低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度,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社会、个人和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
首先,网络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非常大。
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主要群体之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影响。
低俗文化的存在会使青少年产生误解和误导,对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低俗、恶俗的言论、图片、视频等会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产生混淆,导致他们对道德和伦理的认识产生偏差。
其次,网络低俗文化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社会道德是一个社会共同遵循的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但在低俗文化的传播下,一些不良价值观和道德扭曲现象在网络中屡见不鲜。
这些不仅会导致社会道德风尚的下降,更会对社会的正常秩序产生冲击。
例如,网络上流行的低俗段子、恶搞、谩骂等行为,会使社会风气趋于庸俗和暴力。
此外,网络低俗文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低俗文化的存在会使人们产生攀比、追求低级趣味的心理,使人们对高雅文化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减少。
网络低俗内容的迅速传播也使人们对真实生活中的事物失去了敏感性和判断能力,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
这对于人们的情感健康、社交关系和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针对网络低俗文化,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遏制其传播。
首先,要加强对网络低俗内容的审查和管理,有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对低俗内容的传播进行限制和处罚。
同时,也要提高公众对网络低俗文化的识别能力,增强大众对高尚文化的追求和鉴赏能力。
其次,要加强教育对青少年的引导。
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都应当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网络低俗文化,并培养他们拒绝低俗之风的力量。
此外,网络平台也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强对用户、内容的管理。
网络用语调查报告
网络用语检查报告我国语言广博精湛,但又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这令学习汉语的老外是更为头疼了,下边是络语言检查报告,请阅读,上公函站,发现学习。
网络用语检查报告一、研究过程理论依照是整个研究课题的必需前提。
故此,我们第一在网上查找收集资料。
网上是资料最丰富的地方,并且网络语言也出自于网络。
所以,我们主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就是络语言的文章,定义、趣文等等。
正如我们所料,在网上,我们找到了好多相关网络语言的资料,如网络语言的发展将会形成另类文化、网络语言冲击传统语文教育、大批数字、符号、字母代表的意思,网络语言的地点网上的资料众多,也使我们的研究带来必定的困难。
在那么多资猜中,哪些能够利用,哪些是能够成为看法的?所以,我们对资料进行挑选,最后获得能够作为看法服务的资料。
剖析过程:有好多资料都纷繁必定了网络语言的重要地点和作用。
在网上有一个你怎么对待流行的网络语言的选票活动。
在投票人数共有2768人中,选票风趣风趣,生动形象,简单易懂的有933 票,占总人数的33.7%,选择得差别对待,不良词汇也充满其下的有1062 人,占总数的 38.4%。
从上述选票中,能够清楚知道人们对网络语言仍是坚持的态度的,也必定了网络语言的一些特色。
二、网络语言的 `特色:1.网络语言拥有生动风趣,有人情味的特色。
现在在网上,各样网络语言层见迭出。
JJ代表姐姐, GG 代堂哥哥,MM 代表妹妹,这是一些充满温情的称呼,显得十分亲密,有人情味。
看过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人必定会对里面的那段典故段落耐人回味,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有一千个万,我就能买一栋房屋。
我有一千个万吗?没有。
所以我仍旧没有房屋。
假如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我有翅膀吗 ?没有,所以我也没方法飞。
假如把整个太平洋的水所有倒的出吗 ?不可以。
所以我不爱你。
还有《大话西游》中那段经典名句:“以前有一份诚挚的爱情摆在我的眼前,可是我没有珍惜,等到了失掉的时候才懊悔莫及,凡间间最难过的事莫过于此。
关于社会不良用语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社会不良用语的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嗨,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社会不良用语。
你知道什么是不良用语吗?就是那种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觉得不礼貌的话。
就像咱们平时聊天,要是有人说“你真烦”,或者“你这人怎么这么笨”,这可不就是不良用语嘛!二、不良用语的种类1.粗口脏话:比如“滚蛋”、“去死”这种,一看就知道是骂人的。
2.侮辱性词汇:像“你个傻逼”、“你算老几”这种,一看就知道是在贬低别人。
3.歧视性言论:比如说“你长得丑”、“你全家都蠢”这种,一看就知道是在歧视别人。
4.网络流行语:比如“666”、“牛批”这种,虽然听着挺酷的,但有时候也可能让人误会。
5.调侃式用语:比如“哈哈”、“哈哈哈”这种,听起来好像挺开心的,但有时候可能让人误会。
三、不良用语的影响1.破坏人际关系:说不好听的话容易伤害到别人的自尊心,让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尴尬。
2.影响心理健康:长期接触不良用语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从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
3.传播负面信息:不良用语的传播可能会误导年轻人,让他们认为骂人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四、如何应对不良用语1.保持冷静:遇到不良用语时,先别急着生气,保持冷静,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
2.用幽默化解:如果对方是在开玩笑,可以用幽默的方式回应,让气氛轻松起来。
3.学会反击:如果对方真的在骂人,要学会反击,让对方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4.提高自己的修养:平时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这样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不良用语所影响了。
五、总结不良用语对我们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和信息传播都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努力抵制不良用语的传播,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大家觉得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热点专题版主:周南【热点回顾】2015年6月2日上午,由国家网信办传播局指导,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的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在京召开。
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的扩大加深。
互联网语言的不断更新,反映出网民趣味的交流、智慧的调侃、创意的批评,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市侩、低俗、恶俗甚至反文化现象也在互联网上出现。
一些生活中的污言秽语经由网络变形而广泛传播,输入法造词产生的象形创造、英文词汇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中文化也产生了不少秽语新词,另一方面,网民自我矮化、自我丑化的一些词汇也在网络间疯狂生长。
一、网络流行语(一)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由网民自己创造,在互联网上广为流行和使用并可以延伸到现实中的各种符号、词汇、短语及句子等等。
网络流行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因素在于造词上,网络流行语通常选用今年或近期较为流行的新词,一般是由网民们自己创造的,也有部分成分从媒体借入。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1、流行性:网络流行语一般都具有时尚性、流行性,虽然表达的内容是空洞的,不能传递更多的信息,也没有很深刻的内涵,但使用网络流行语的普遍是年轻人,他们对于词语的选择要求能够快速反应社会事件和热点文化。
2、文化性:网络流行语的广泛使用给互联网络及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网络语言既可以体现民族的文化,也能看到外来的文化,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多半体现了语言的文化性。
3、任意性: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友间的言语交际中形成的,因此具有相应的任意性。
有时,网友在一些新生的网络流行语种运用谐音替换的方法,将两个语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形成新的网络用语。
4、短暂性:网络流行语的存在总是短暂的,它会随着下一个词的产生逐渐淡去它的地位,而且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的网络流行语产生,这些词与的产生都依赖于社会的热点话题或近期备受关注的现象。
当这些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时,新的流行语便会随之产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不会一直使用它们,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新的词语上。
(三)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原因1.造词新颖“屌丝”一词在 2012 年 11 月 3 日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十八大特刊上,引起了众多网友和社会大众的热议。
文中提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余波未了,全球化、民主化、信息化的浪潮有不期叠加。
分配了焦虑,环境恐慌,拼爹时代、屌丝心态,极端事件、群体抗议,百姓、社会、市场、政府的关系进入‘敏感期’”。
单从字面理解“屌丝”一词充满辨义,同时也传递了消极情绪和负面社会影响。
但从深层去解读,人们之所以用这样丑陋的词语来自嘲,是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存在,也通过这一点而做出自我努力。
2.扩展类推网络流行语产生后,便迅速被网友们传播,也促使流行语在网络中得到迅速使用。
一个流行语的背后往往会伴随着多种形式的用法,从而形成万能词语或万能句式。
网络流行语的形式不再单一化,而是一词族或语族的形式存在,是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范围更广阔、传播性更强。
3.语言文化内涵网络流行语之所以流行在于其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某一时期的现象。
2012 年 2 月,凤凰网报道专题《屌丝:一个字头的诞生》、腾讯网紧跟其后发表了《屌丝:庶民的文化胜利》,使得“屌丝”文化迅速升温,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所以,任何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觉得不如意的人,会选用“屌丝”这个词来形容自己。
“屌丝”文化不过是一种网络文化的兴起,它意味着众多网民能够运用网络将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得到更加完整的诠释。
二、网络文化低俗化解析(一)网络低俗化的表现1、娱乐至死的恶搞文化通过把一个完美或者严肃的事物,通过二次创作,改造为低俗的东西,通过二者之间的强烈反差制造一种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在网络时代,恶搞更是将“娱乐至死”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传统经典被娱乐化、学术被娱乐化、新闻被娱乐化、历史被娱乐化,网民满足于内心的愉悦,开始以娱乐的方式对待一切非娱乐性的事物或活动,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
2、出口成“脏”的聊天文化网络聊天不同于电话聊天和书信交流,它既不像电话聊天那般啰嗦,也不像书信交流那般规范。
它运用随意,难于监管,所以常常存在脏话粗口泛滥成灾的情况现实空间由于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一般人较少在公众场合使用粗俗用语。
但一旦进入网络,相互之间只是以符号出现,真实个人信息一概隐去,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对他们失去了约束力。
这就使得网民有可能发表内心种种的不安甚至邪念,使用低俗化的网络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了。
3、低级趣味的色情文化“网络色情是指在网上以性行为或者人体裸露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目的在于挑逗浏览者的性欲或者满足人的性猎奇心理,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教育、医学和艺术等价值。
”其中,色情文字和色情图片在网上几乎随处可见,这一点连国内一些著名的门户网站也不能幸免,它们虽然不像专门的色情网站那样宣扬赤裸裸的色情,但大都通过打色情的擦边球来吸引网民的眼球。
网络色情一般会通过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性展示,刺激网民的生理欲望,使网民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进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窥探隐私的搜索文化人肉搜索是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一般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的网络社区活动,其他网民则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个人经历甚至道听途说来回答问题。
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彰显网络正义的一面,但是由于难于监管,一旦失去控制,就将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侵犯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带来巨大伤害。
5、荒诞不经的谣言文化网络谣言文化是指通过网络媒体传播谣言而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知名人士等方面,危害正常社会秩序。
网络谣言则具备复合传播的特点,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跨国传播整合起来,比传统谣言传播速度更快,辐射面更广,程度更深。
(二)网络文化低俗化的危害1、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网民价值观念扭曲网络文化低俗化现象冲击着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使得网民易受不良思想影响,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2、思维方式简化,理性判断能力降低低俗化网络文化大都偏重图像化、故事化、情境化的叙事方式,这种直观形象的传播方式使得网民无暇思考,只会被动地接受信息,缺失了对内容的思考和判断,思维不断朝着浅薄化的方向发展。
此外,网站一般都会采取扁平化的网络储存方式,为网民提供无间断的网络信息。
信息的过度泛滥同时还限制了网民对优质网络信息的检索,使得网民逐渐丧失了对信息质量的辨别能力。
3、经典消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动摇传统文化经典在低俗化的网络文化冲击下,现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文化语言一般是经过斟酌加工的比较规范化的语言,具有汉字的独特魅力,低俗语言却在网上成为流行语言,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下去,将会消解汉语的审美特性。
传统文化以书籍为主要传播工具,讲究深度思考,其在容量、时效性等方面明显不如低俗化的网络文化,有时甚至被曲解。
4、网络依赖成瘾,人的本质发生异化网络文化低俗化过度刺激人的感官欲望,部分网民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长期沉迷于色情、迷信等不健康网络信息中,出现网络依赖成瘾现象,并被网络所控制。
信息时代,网络也使得人的本质发生异化。
在网络化环境中,作为主体所创造的网络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失去了原有的内涵,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对人施以影响,从而使人被网络技术所控制,沦为机器的奴隶。
5、网媒社会责任感淡化,公信力下降。
所谓媒体公信力,即指公众对媒体的信任程度。
时下许多网络媒体的工作人员为了迎合网民的猎奇心理,刻意采写含有色情、凶杀以及涉及当事人隐私等内容的新闻,许多原本很平常的新闻在网络编辑的手中却成了低俗化的报道,网民成了猎奇煽情的对象。
这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极大地消解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6、网络群体性事件陡增,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网络具有巨大的社会动员功能,网上的一些观点和言论,一旦引起网民关注,就易产生聚合能量,释放难以估量的社会力量,进而影响现实社会的稳定。
低俗化的网络文化由于具有很强的诱惑性,还极易诱发诈骗、盗窃、强奸等犯罪行为,危害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这些都给当前社会治理增添了难度(三)网络文化低俗化的应对1、健全网络文化管理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网络法治环境2、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引导,积极打造网络文化民族品牌3、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后发优势”4、倡导网络行业协会自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5、培育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完善网络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机制6、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建立网络文化综合评价体系【专题链接】新闻娱乐化、网络流行语、网络文化、谣言【真题链接】1、作文:点赞”是一种文化(深圳大学新闻传播学基础 2015)2、材料分析:根据数据统计,青少年已经成为网民主体,青少年使用网络不仅仅能扩大视野,而且帮助青少年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繁杂荒芜以及网络环境不完善,人们担心虚拟的网络世界会影响青少年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青少年沉迷网络忧心忡忡。
结合材料试论“网络媒体与青少年”(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 2015)3、论述题: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一个新闻事件“一女生用身体换旅游”(云南大学 2015)4、根据材料论述“微博与谣言”(福建师范大学 2014)5、简答题:网民上网的心理需求(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 2014)6、材料分析题:给出秦火火、薛蛮子、发谣言微博被刑拘、安徽车祸有人发微博说死了16个人,结果被行政拘留,后来公安部门又出来向网民和被拘留的微博用户道歉这四段材料,问你认为微博应该管控吗?为什么?目前网络治理的主要路径是什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