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美感教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语文是百科之母,在培养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学生智力开发的任务,同时还要把德育和美育贯穿其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多年,发现不少的学生缺乏形象思维能力,缺少对美的感受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美感教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

朱光潜先生曾经指出:“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美感教育的功用就在于怡情养性”,美感教育的实质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是塑造人才的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美感因素是多方面的。很多的作家从美感出发创造典型形象,反映生动的现实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可以课文为凭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美的形象、美的画面、美的意境、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立体式的美感教育,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一、以美的形象鼓舞学生

美的形象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美,充分地发挥美的本质力量,在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中具有巨大的力量。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为我们描写了众多的优秀人物形象,这些优秀人物是社会美的典型。深刻地揭示了这些形象的内心世界,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激发他们蓬勃向上的热情和追求正义的感情。

例如:《背影》一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记叙了1917年冬,因祖母去世,作者朱自清随父亲一起回家奔丧,丧事办毕以后,父母在中途送别作者会北京求学。作者选择了新颖而别致的角度,独具匠心,描写父亲“蹒跚地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用两手攀道”,“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父亲脚步艰难,父亲爱子心切,情真,情深,透过背影,体验“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的背影,是永恒的生命之绿,真诚如火,火焰般的霞光可以点燃每位读者的思维火花。父爱如山。我们每一位小读者无法忘情父爱的无私与博大,我们的血液里渗透着父亲的关爱,父爱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永远挥之不去。无论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还是在读的初中生,当你需要一缕春光时父亲会带给你心灵的春天;当你失意时,父亲的肩膀是最坚实的依靠。父亲的“背影”丰盈着我们日益强壮的体魄,父爱如雨后的彩虹,如雪中送炭。

朱光潜说:“美感的经验就是形象的直接。”美感是读者对美的人、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是学生对美的人与事的反映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愉悦,精神上的鼓舞。

课文中有不少美的典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鲁迅,“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闻一多,精忠报国的名族英雄岳飞,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这些美的形象都能给学生美的感受,在当前强化素质教育中都是很有好处的。

二、以美的画面感染学生

大自然绚丽多彩,千姿百态。作家们往往把自然美景再现在作品中,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副副生动优美的画面。这些画面,融入了作者的感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思。教者如能抓住景物描写中的片段和学生共同欣赏,学生定能受到美的画面的感染。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老舍笔下的古城济南,冬日的情景和气氛都是既寻常又别具韵致的,明丽的阳光与天空,白雪点点的三面小山,古朴亲切的城郭村庄,再如苍色的松树,风中摇曳的黄草,柔软的垂柳,深绿的水藻,晶莹清澈的流水,都无不笼罩在融融的暖意之中,无不浸染着柔和的色调,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宁静与安详,自足与欢乐。如同诗意的黄昏和柔情的草木,带着浓郁古朴的民间色彩;尽管其主题意向若隐若现不甚鲜明,但掩卷沉思却有袅袅余味萦绕于心间。读了这些,如身临其境,既获得了艺术的厚爱,又收到思想熏陶。

三、以美的意境陶冶学生

文学作品创造美的意境对学生的感染尤为强烈。古诗词是美的意境的仓库。诗言志。我们伟大的祖先,在神州这块广阔的土地上,相继歌唱几千年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具有永恒魅力的不朽诗篇,

供我们学习。那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日月之行,如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美的诗词就是思想的光辉。我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诗词语言精练。“道向虚中得,文从实处工,经世致用,笃行不倦”。蔡元培先生和鲁迅先生都曾强调用诗词作品作教育的手段。初中生,正值人生之花季,引导他们从古典诗词中赏析美,领悟生活哲理,感受生活真谛,终生受用。

法国艺术家罗丹曾说:“生活中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就应遵循马克思的教导,“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将语文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主要课堂,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生活的美,从而追求美,把自己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愿“美育”这朵鲜花在语文教学园地里常开不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