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02-26T09:28:32.770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作者:杨艳[导读] 让学生认为学好语文并不困难,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七中学校 614200
摘要: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够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认为学好语文并不困难,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就能使学生的苦学变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范读;巧设;营造;激励
一位心理学家说:“兴趣是基础,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就积极主动。学生有了兴趣,思维活动就是最积极有效的,它能使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范读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指出:小学生的思维受成长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其兴趣尤其重要,特别是语文的学习。小学生大都处于初步学习阶段,特别是低中年级学生读书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出色的范读,是激发学习语文关键第一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愿望。比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教师在范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教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教师范读,小学生听了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急切情绪,读书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性。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黄山奇石》,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给学生声音美、韵律美的享受,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是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感性依据,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建立起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更是易于唤起学生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引导,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就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不断促进语文学习。
二、巧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巧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接近和探究事物本质及其因果联系的实质,这一过程本身乃是兴趣的源泉。”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学习环境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材有自己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可产生学生兴趣的因素。教师应挖掘这些因素,充分发挥教材中内在的潜力作用,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日月潭》、《葡萄沟》、《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这些课文,教师可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给学生空间和机会进行朗读比赛。可以分角色比,生生比,师生比,分组比。通过各种形式,给学生展示空间,给学生训练机会,通过对比、体验、感受,达到“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掌声和评价,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体参与,尽量肯定差生的进步。同时在比赛中,优生的朗读感染差生,差生也不甘落后地大胆参与,从而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班级不仅“百花齐放”,而且“百家争鸣”,增强训练学生的语感、渗透学生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形成和发展,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语文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各种情境的创设已越来越重视,为学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营造平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平台,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亲身演示或操作,使他们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或者表演课本剧,再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如临其境,亲身体验。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参与到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知识、问题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两个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在这种有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亲自参与,解决了语文学习问题,参与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学得积极、主动,尝到了探求知识的乐趣。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任何人都渴望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会给学生在学语文时心理求知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给每个学生创造出更多的表现的机会。由浅显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对习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学生经过对问题的独到见解或创造性的思维取得一次次的好成绩,并为获取的成功渐进式地感到高兴和骄傲,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学生明白只要开启心智就有希望,就能成功。当失败时,会加倍努力,直到成功为止。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九暖,冷言一句三伏寒。”学生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因此教师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性的评价,尤其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进步时,教师应及时对其激励性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注意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一次或多次的成功会成为学习动机和激发兴趣的“激活剂”,而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语文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一旦学生对语文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会对学好语文产生很强的自信心,会不懈地学习语文知识,不断提高语文能力,甚至会在语文中做出一些贡献。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法入手,学生一定会对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产生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