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_复活_的心理描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以后,聂赫留道夫在腐朽堕落的贵族生活环境里,在贵族荒谬偏见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一个只顾自己享乐的自私自利者。他把女人当作“达到一种已经绎历过的享乐而需要的最好工具”。当他第二次来到姑姑家时,他对卡秋莎的感情就己变成一种性爱了。他原打算在姑姑这儿只留一天一夜,可是一看见卡秋莎,就很快改变主意,要留在姑姑家过复活节了。聂赫留道夫一看见卡秋莎,尽管对她的旧感情在心中又苏醒过来,跟以前一样热烈,然而兽性的情欲却在心中急剧滋生。“在他的灵魂深处,.他知道他应当离开这儿才对...一他知道这样下去不会有好结果;可是他那么高兴,那么愉快,因而没有叫自己老老实实地承认这个道理,却住下去了·”一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聂赫留道夫复活节前整整两天心理矛盾的活动:纯洁的爱情与兽性的情欲的激烈斗争,·特别着力披露复活节傍晚他失魂落魄的心理状态。当聂赫留道夫在过道追上卡秋莎紧紧搂住她的腰,立即被卡秋莎坚强有力的手推开的时候,托尔斯泰是这样描写聂赫留道夫的矛盾心情的:“一时间他不但觉着心慌,羞愧,而且厌恶自己。这时候他原该相信自己,他原该明白心慌和羞愧是由他那要求解放的灵魂的最美好的感情所引起的,可是他偏偏认为这纯粹是他笨,:认为他应当照别人的榜样做才对。”‘所以他又顺着过道追上他,搂住她的腰,吻了吻她的脖子。这个吻,跟过去的吻,跟那天早晨在教堂院子里的吻很不相同。这是一种可怕的吻,不仅卡秋莎,就连聂赫留道夫自己也感到了。复活节整个傍晚,他心神不窦
那么傻,再上他第二回当一一她绝不让他照从前在肉体上利用她那样,现在又在精神上
利用她”。最后,她重新爱上了他,不过出于对他的关怀,不愿“毁了他的生活”,便
决定跟西蒙松走,让聂赫留道夫自由。与过去卡秋莎对聂赫留道夫的爱相比,后来玛丝
洛娃对他的爱是迥然不同的。后来的爱带着伤痕,带着“凄凉的微笑”,滋味绝非甜
时萦绕在心头。她感动中不乏痛恨,信任中包含隔阂。她始终拒绝接受他的牺牲,拒绝
跟他结婚。究其原因,始末也不尽相同。开始,她对他是敌视的,意识到他们之间社会
地位的悬殊。她斥责他:“我是犯人、窑姐儿,你呢,是老爷、公爵。你用不着跟我打
交道,免得站辱了你。”后来,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是过去惨痛的教训使她“绝不
蒸蒸摹琪淤蒸魏:
娜!{翰燕色彩。托尔斯泰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博采文学前辈所用过的艺术手段,经过自己的艺术
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复活》中心理描
写的手法是丰富多彩的。作家除了以第三者的身份,直接分析他的主人公心理活动之
外,还运用了以下一些手法。
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是少说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法。它常以设间或反间开始,J经过主
律的话,全是骗人的几话,不实在的话。”我们遴,卡秋莎内心这种急剧的变化是聂赫留
道夫负心于她、侮辱了她的爱情、造成她精神李珍雨律的结果,这是完全会乎情理的,
愈发加深了读者对她不幸命运的同情,增添了小说的艺禾感染力。后来,卡秋莎被生活
所逼,沦为妓女,改名为玛丝洛娃。她发现她所遇见的一访天当叭女人总是利用她
我们应该看到聂赫留道夫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民主丰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影响还未在他身上丧失殆尽,他对人的善意还未完全泯灭。当法庭宣叛玛丝洛娃解赴西伯利亚,罚做四年苦役,无辜的玛丝洛娃失声坳哭,高喊着“我役罪,·没罪啊!”的时候,他的良心颤抖了,善良的怜爱之情驱散了刚才那种歹毒的念头。“不行,不能让这案子照这样了事”,他对自己说。后来他拿定主意当面向玛丝洛娃承认自己是坏蛋,对她犯了罪,并竭力为她减轻厄运,甚至想到和她结婚,以此来赎罪。这是他在“灵魂的扫除”之后,走向精神复活的第一步。他的性格得到了发展,由自私自利的贵族老爷变成低头认罪的忏悔者。但是他并未摆脱贵族的痛疾与偏见。他一面为自己过去的罪恶感到悔恨,一面又为自己所尽的责任沾沾目喜,甚至流下“白怜自爱的眼泪”。这种怜爱,与其说是对玛丝洛娃,不如说是对他自己。‘冷爱之中含有慷慨和施舍的成分。托尔斯泰借玛丝洛娃的一针见血的愤激之词,把聂赫留道夫想以自我牺牲的办法求得灵魂平静的行为动机暴露无遗。玛丝洛娃愤怒地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拿我玩乐还不算,又要用我来救你自己,好让你能上天堂!”玛丝浴娃的敌视和反抗深深触痛了他的灵魂,“恐惧和恶心”代替丁原来“那种新生的胜利和欢欣感觉”,他译感自己的罪孽深重,在探索道德完善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了“唤醒她的灵魂”的决心,对她的怜爱逐渐加深了。
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年到1899年间,这个时期,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深入发展,随着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一一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不仅体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也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更加娴熟.所以,《复活》既是托尔斯泰一生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巨著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水平推到了高峰,“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现在我们再看看托尔斯泰描写玛丝洛娃心理活动的过程。这里着重阐述作家如何描写玛丝洛娃对聂赫留道夫由恨到爱的过程。首先应该看到,作家是在着力描述聂赫留道夫忏悔的实际行动中分析玛丝洛娃思想感情变化的,这就给她的思想感情变化找到.了客观的依据。
聂赫留道夫不仅是一个只重“灵魂的扫除”的忏悔者,而且是一个参加社会实践、了
《复活》的心理描中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由恋爱到性爱,再由性爱到怜爱,最后由怜爱发展到笃信基督教的博爱,这种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以及玛丝洛娃的对聂赫留道夫由爱到恨,再由恨到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是《复活》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
1.纯洁少年时期:
聂赫留道夫第一次来到他姑姑的庄园时,贵族生活的环境还未对他发生直接的坏的影响,而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具有“愿意为任何美好目标而牺牲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正直、不自私的青年大学生。他对卡秋莎的感情是男女青年情窦初开的纯洁感情,充满着“诗意的爱”。托尔斯泰以抒情、赞美的感情描写聂赫留道夫的,。只要一看见喀秋莎,一切东西,就都明亮起来,仿佛太阳出来一样,人间万物都变得有趣起来,快活起来,重要起来一样.整个生命变得充满快乐.”“他不但没有在肉体古有她的意思,甚至一想到这个,他就会满心害怕”。当聂赫留道夫离别卡秋莎时,看到卡秋莎“用她微微斜院的、泪汪江的黑眼睛”瞧着他,他这才感到、他正在刻舍一种从此他再也遇不到的美丽珍贵的东西。他觉得很难过.
使她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恢复了做人的
人物心理活动与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的紧密结合是《复活》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又
一个特点。
托尔斯泰在展现他的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中所作的心理描写,不是静止的、
孤立的抽象的描写,而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上的必然反映。有时事物的变化和情节的
发展往往使人物心理发生转折和突变。
卡秋莎被聂赫留道夫诱奸后,仍对他抱有一丝幻想。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卡秋莎赶
到火车站,想去会见路过此地的聂赫留道夫。她看见灯光耀眼的车厢里,聂赫留道夫坐
在蒙着丝绒的座位上,悠闲润在地打着牌,可是她却在露天下任风吹雨淋,在地上哭
泣。她还没有见到聂赫留道夫,火车就徐徐开动了,这时她完全绝望了。她想自杀,等下趟火车开来,往车轮底下一跳了事。这件始料所未耳的事使卡秋莎的内心发生转折和
地走来走去。一会儿走进姑姑的房间,一会儿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J公走到门廊上,时刻盘
算着怎样才能跟卡秋莎一单独在一块。他明知道他自己做的事不对,可是“那种新奇的、下流的、动物性的兴奋,却已经摆脱旧日对卡秋莎的一切真实爱情,专横独霸,不容别的感情存在了。”此时此刘,他身上“充满了一种煎熬着他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欲念”,终于在夜间诱好了卡秋莎。
聂赫留道夫对卡秋莎的性爱使他在道德堕落的泥坑中陷得更深,对卡秋莎的犯罪使他成为践踏、凌辱劳动人民的贵族典型。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的怜爱就是怜悯和温顺之情,它始终贯穿在男主人公精神复活的过程中,也是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刻划人物性格时致力描写的心理情感。
2.法庭后:
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的怜爱与他精神复活一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矿法庭上遇见玛丝洛娃使他往事萦怀,“灵魂里起了猛烈、复杂、痛苦的斗争”。然而他并没有被写成一个突然“复活”并同自已罪恶一刀两断的人。
蜜,而是苦涩的。与其说爱聂赫留道夫本人,不如说爱其忏悔的决心和赎罪的行动。
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描写玛丝洛娃对聂赫留道夫由恨到爱的感情变化就是玛丝洛娃
重新认识聂赫留道夫的过程。聂赫留道夫忏悔的实际行动是玛丝洛娃思想感情变化的客
观条件,也是她精神得到复活钓重要原因。当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犯对她的良好影响,
他的心理状态是恐俱中怕被揭发,回忆中感到羞愧.羞愧中又有动摇。对玛妙落马既怜悯又恶心,外表上强作镇静,内心里惴惴不安。托尔斯泰以一种责难的、讽刻的笔触,描写了聂赫留道夫在法庭上的尴尬处境:
“他觉得自己活象一只叭儿狗,主人一把揪住它的炸子,按着它的鼻子在它考得一团糟的东西上擦来擦去。叭儿狗哀叫,往后退缩,巴不得远远的躲开它做出来的错事,“巴不得忘掉它才好。可是铁面无情的主人却不放松它。”当聂赫留道夫得知玛丝洛娃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时,剥削阶级固有的利己主义歹毒感情油然而生:“在这以前,他原本料着她会无罪开释,忖度春她大概不会离开这个城市,那他就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她才好了。不管跟她保持甚么样的关系,都叫他为难得很。可是,酉伯利亚和苦工立刻斩断了跟她保持任何关系的可能。”这里,托尔斯泰把聂赫留道夫十分隐秘的心理活动揭示得纤微毕露,淋漓尽致。
人公的自我剖析,自我深省,最后得出结论或答案·这种自间自答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
突变。“在那个夜晚以前,…她从没认为她肚子卑心胜底下躺着的那个孩子是一个拖
累,每逢她感到孩子在她肚子里突然微微的一动,她友倒常常惊奇,感动。一可是在那天夜
晚,一切都变了,孩子不是别,而是累赘了。”“她自、、己原本信仰上帝,而且相信别人
也信仰上帝,可是从那夫夜晚以乓几她相信谁都不信仲上帝,凡是关于上帝和上帝的法
解人民疾苦、否定专制制度的揭露者和批判者。他竭尽全力为玛丝洛娃上诉奔走,多多
为别人做好事,把自己一部分土地分给农民,最后跟玛丝洛娃一块到西伯利亚去。一这一
切使玛丝洛娃逐渐相信他忏悔的决心,为他的实际行动所感动。她戒绝烟酒,不再卖弄
风情,听从聂赫留道夫的劝告,进监狱医院当护士助理。可是她以前对他所怀的痛恨时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托尔斯泰描写聂赫留道夫精神开始复活之后对玛丝洛娃的怜爱
并非一成不变的、坚如磐石的感情,而是不断克服贵族偏见和低级趣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怜爱连同他的道德探索有时也曾发生动摇。例如,彼得堡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贵族妇人玛丽叶特的卖弄风情对他产生过诱惑使他对放弃土地和财产,和玛丝洛娃同去酉伯利亚的做法表示怀疑;玛丝洛娃在监狱辱院当护士助理时所遭到的流言蜚语对他的自尊心的大大挫伤,以致对他得出“难望悔改”的错误结论;在流放中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松的结合使他受到痛苦、失望和忌妒的煎熬,闪现“解除他为自己所规定的义务”的念头。然而“怜优和同情的感情在聂赫留道夫看来几乎是最高的善行。他多次体验过这种感情,一旦体验不到时,他便因此而感到婉惜,努力从内心唤醒这一感情。”»托尔斯泰巧妙地借聂赫留道夫的自我剖析、自我深省的方式,把“善良的感情和卑劣的感情交战”的过程细致而又深刻地描述出来。一次又一次感情交战的结果总是怜爱取得胜利,以致这种怜爱不但针对玛丝洛娃,也针对着每一个人了,“朝他遇见的一切人流去了”。最后,在为玛丝洛娃上诉四处奔走的过程中,聂赫留道夫广泛接触了社会。当他亲眼看见统治者的罪恶而感到无法摆脱时,竟在几《福音书》中找寻答案。这就是所谓“永远饶怒一切人,饶恕无数次”,只有人人相爱,“暴力就会自动消除”,“地上的天国也会建立起来”。这是典型的基督教博爱思想,它竟成了聂赫留道夫思想感情变化的终结,道德探索的最后归宿。
那么傻,再上他第二回当一一她绝不让他照从前在肉体上利用她那样,现在又在精神上
利用她”。最后,她重新爱上了他,不过出于对他的关怀,不愿“毁了他的生活”,便
决定跟西蒙松走,让聂赫留道夫自由。与过去卡秋莎对聂赫留道夫的爱相比,后来玛丝
洛娃对他的爱是迥然不同的。后来的爱带着伤痕,带着“凄凉的微笑”,滋味绝非甜
时萦绕在心头。她感动中不乏痛恨,信任中包含隔阂。她始终拒绝接受他的牺牲,拒绝
跟他结婚。究其原因,始末也不尽相同。开始,她对他是敌视的,意识到他们之间社会
地位的悬殊。她斥责他:“我是犯人、窑姐儿,你呢,是老爷、公爵。你用不着跟我打
交道,免得站辱了你。”后来,对他的看法有所改变,但是过去惨痛的教训使她“绝不
蒸蒸摹琪淤蒸魏:
娜!{翰燕色彩。托尔斯泰是心理描写的大师,他博采文学前辈所用过的艺术手段,经过自己的艺术
探索,丰富和发展了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复活》中心理描
写的手法是丰富多彩的。作家除了以第三者的身份,直接分析他的主人公心理活动之
外,还运用了以下一些手法。
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是少说中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法。它常以设间或反间开始,J经过主
律的话,全是骗人的几话,不实在的话。”我们遴,卡秋莎内心这种急剧的变化是聂赫留
道夫负心于她、侮辱了她的爱情、造成她精神李珍雨律的结果,这是完全会乎情理的,
愈发加深了读者对她不幸命运的同情,增添了小说的艺禾感染力。后来,卡秋莎被生活
所逼,沦为妓女,改名为玛丝洛娃。她发现她所遇见的一访天当叭女人总是利用她
我们应该看到聂赫留道夫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民主丰义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影响还未在他身上丧失殆尽,他对人的善意还未完全泯灭。当法庭宣叛玛丝洛娃解赴西伯利亚,罚做四年苦役,无辜的玛丝洛娃失声坳哭,高喊着“我役罪,·没罪啊!”的时候,他的良心颤抖了,善良的怜爱之情驱散了刚才那种歹毒的念头。“不行,不能让这案子照这样了事”,他对自己说。后来他拿定主意当面向玛丝洛娃承认自己是坏蛋,对她犯了罪,并竭力为她减轻厄运,甚至想到和她结婚,以此来赎罪。这是他在“灵魂的扫除”之后,走向精神复活的第一步。他的性格得到了发展,由自私自利的贵族老爷变成低头认罪的忏悔者。但是他并未摆脱贵族的痛疾与偏见。他一面为自己过去的罪恶感到悔恨,一面又为自己所尽的责任沾沾目喜,甚至流下“白怜自爱的眼泪”。这种怜爱,与其说是对玛丝洛娃,不如说是对他自己。‘冷爱之中含有慷慨和施舍的成分。托尔斯泰借玛丝洛娃的一针见血的愤激之词,把聂赫留道夫想以自我牺牲的办法求得灵魂平静的行为动机暴露无遗。玛丝洛娃愤怒地说:“你在这个世界上拿我玩乐还不算,又要用我来救你自己,好让你能上天堂!”玛丝浴娃的敌视和反抗深深触痛了他的灵魂,“恐惧和恶心”代替丁原来“那种新生的胜利和欢欣感觉”,他译感自己的罪孽深重,在探索道德完善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了“唤醒她的灵魂”的决心,对她的怜爱逐渐加深了。
浅析《复活》的心理描写
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写于1889年到1899年间,这个时期,随着俄国解放运动的高涨和深入发展,随着托尔斯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一一从贵族地主阶级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复活》不仅体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思想特点,而且也体现了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心灵辩证法”的艺术特点更加娴熟.所以,《复活》既是托尔斯泰一生思想探索的总结,也是艺术探索的总结。这部巨著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水平推到了高峰,“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
现在我们再看看托尔斯泰描写玛丝洛娃心理活动的过程。这里着重阐述作家如何描写玛丝洛娃对聂赫留道夫由恨到爱的过程。首先应该看到,作家是在着力描述聂赫留道夫忏悔的实际行动中分析玛丝洛娃思想感情变化的,这就给她的思想感情变化找到.了客观的依据。
聂赫留道夫不仅是一个只重“灵魂的扫除”的忏悔者,而且是一个参加社会实践、了
《复活》的心理描中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由恋爱到性爱,再由性爱到怜爱,最后由怜爱发展到笃信基督教的博爱,这种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以及玛丝洛娃的对聂赫留道夫由爱到恨,再由恨到爱的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是《复活》心理描写的主要内容。
1.纯洁少年时期:
聂赫留道夫第一次来到他姑姑的庄园时,贵族生活的环境还未对他发生直接的坏的影响,而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使他具有“愿意为任何美好目标而牺牲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正直、不自私的青年大学生。他对卡秋莎的感情是男女青年情窦初开的纯洁感情,充满着“诗意的爱”。托尔斯泰以抒情、赞美的感情描写聂赫留道夫的,。只要一看见喀秋莎,一切东西,就都明亮起来,仿佛太阳出来一样,人间万物都变得有趣起来,快活起来,重要起来一样.整个生命变得充满快乐.”“他不但没有在肉体古有她的意思,甚至一想到这个,他就会满心害怕”。当聂赫留道夫离别卡秋莎时,看到卡秋莎“用她微微斜院的、泪汪江的黑眼睛”瞧着他,他这才感到、他正在刻舍一种从此他再也遇不到的美丽珍贵的东西。他觉得很难过.
使她恢复了生活的信心,恢复了做人的
人物心理活动与人物所处的现实环境的紧密结合是《复活》现实主义心理描写的又
一个特点。
托尔斯泰在展现他的主人公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中所作的心理描写,不是静止的、
孤立的抽象的描写,而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上的必然反映。有时事物的变化和情节的
发展往往使人物心理发生转折和突变。
卡秋莎被聂赫留道夫诱奸后,仍对他抱有一丝幻想。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卡秋莎赶
到火车站,想去会见路过此地的聂赫留道夫。她看见灯光耀眼的车厢里,聂赫留道夫坐
在蒙着丝绒的座位上,悠闲润在地打着牌,可是她却在露天下任风吹雨淋,在地上哭
泣。她还没有见到聂赫留道夫,火车就徐徐开动了,这时她完全绝望了。她想自杀,等下趟火车开来,往车轮底下一跳了事。这件始料所未耳的事使卡秋莎的内心发生转折和
地走来走去。一会儿走进姑姑的房间,一会儿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会J公走到门廊上,时刻盘
算着怎样才能跟卡秋莎一单独在一块。他明知道他自己做的事不对,可是“那种新奇的、下流的、动物性的兴奋,却已经摆脱旧日对卡秋莎的一切真实爱情,专横独霸,不容别的感情存在了。”此时此刘,他身上“充满了一种煎熬着他的、、没有得到满足的欲念”,终于在夜间诱好了卡秋莎。
聂赫留道夫对卡秋莎的性爱使他在道德堕落的泥坑中陷得更深,对卡秋莎的犯罪使他成为践踏、凌辱劳动人民的贵族典型。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的怜爱就是怜悯和温顺之情,它始终贯穿在男主人公精神复活的过程中,也是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刻划人物性格时致力描写的心理情感。
2.法庭后:
聂赫留道夫对玛丝洛娃的怜爱与他精神复活一样,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矿法庭上遇见玛丝洛娃使他往事萦怀,“灵魂里起了猛烈、复杂、痛苦的斗争”。然而他并没有被写成一个突然“复活”并同自已罪恶一刀两断的人。
蜜,而是苦涩的。与其说爱聂赫留道夫本人,不如说爱其忏悔的决心和赎罪的行动。
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描写玛丝洛娃对聂赫留道夫由恨到爱的感情变化就是玛丝洛娃
重新认识聂赫留道夫的过程。聂赫留道夫忏悔的实际行动是玛丝洛娃思想感情变化的客
观条件,也是她精神得到复活钓重要原因。当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犯对她的良好影响,
他的心理状态是恐俱中怕被揭发,回忆中感到羞愧.羞愧中又有动摇。对玛妙落马既怜悯又恶心,外表上强作镇静,内心里惴惴不安。托尔斯泰以一种责难的、讽刻的笔触,描写了聂赫留道夫在法庭上的尴尬处境:
“他觉得自己活象一只叭儿狗,主人一把揪住它的炸子,按着它的鼻子在它考得一团糟的东西上擦来擦去。叭儿狗哀叫,往后退缩,巴不得远远的躲开它做出来的错事,“巴不得忘掉它才好。可是铁面无情的主人却不放松它。”当聂赫留道夫得知玛丝洛娃将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工时,剥削阶级固有的利己主义歹毒感情油然而生:“在这以前,他原本料着她会无罪开释,忖度春她大概不会离开这个城市,那他就不知道该怎样对待她才好了。不管跟她保持甚么样的关系,都叫他为难得很。可是,酉伯利亚和苦工立刻斩断了跟她保持任何关系的可能。”这里,托尔斯泰把聂赫留道夫十分隐秘的心理活动揭示得纤微毕露,淋漓尽致。
人公的自我剖析,自我深省,最后得出结论或答案·这种自间自答的内心独白可以说是
突变。“在那个夜晚以前,…她从没认为她肚子卑心胜底下躺着的那个孩子是一个拖
累,每逢她感到孩子在她肚子里突然微微的一动,她友倒常常惊奇,感动。一可是在那天夜
晚,一切都变了,孩子不是别,而是累赘了。”“她自、、己原本信仰上帝,而且相信别人
也信仰上帝,可是从那夫夜晚以乓几她相信谁都不信仲上帝,凡是关于上帝和上帝的法
解人民疾苦、否定专制制度的揭露者和批判者。他竭尽全力为玛丝洛娃上诉奔走,多多
为别人做好事,把自己一部分土地分给农民,最后跟玛丝洛娃一块到西伯利亚去。一这一
切使玛丝洛娃逐渐相信他忏悔的决心,为他的实际行动所感动。她戒绝烟酒,不再卖弄
风情,听从聂赫留道夫的劝告,进监狱医院当护士助理。可是她以前对他所怀的痛恨时
这里值得强调的是,托尔斯泰描写聂赫留道夫精神开始复活之后对玛丝洛娃的怜爱
并非一成不变的、坚如磐石的感情,而是不断克服贵族偏见和低级趣味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这种怜爱连同他的道德探索有时也曾发生动摇。例如,彼得堡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社交生活,贵族妇人玛丽叶特的卖弄风情对他产生过诱惑使他对放弃土地和财产,和玛丝洛娃同去酉伯利亚的做法表示怀疑;玛丝洛娃在监狱辱院当护士助理时所遭到的流言蜚语对他的自尊心的大大挫伤,以致对他得出“难望悔改”的错误结论;在流放中玛丝洛娃和政治犯西蒙松的结合使他受到痛苦、失望和忌妒的煎熬,闪现“解除他为自己所规定的义务”的念头。然而“怜优和同情的感情在聂赫留道夫看来几乎是最高的善行。他多次体验过这种感情,一旦体验不到时,他便因此而感到婉惜,努力从内心唤醒这一感情。”»托尔斯泰巧妙地借聂赫留道夫的自我剖析、自我深省的方式,把“善良的感情和卑劣的感情交战”的过程细致而又深刻地描述出来。一次又一次感情交战的结果总是怜爱取得胜利,以致这种怜爱不但针对玛丝洛娃,也针对着每一个人了,“朝他遇见的一切人流去了”。最后,在为玛丝洛娃上诉四处奔走的过程中,聂赫留道夫广泛接触了社会。当他亲眼看见统治者的罪恶而感到无法摆脱时,竟在几《福音书》中找寻答案。这就是所谓“永远饶怒一切人,饶恕无数次”,只有人人相爱,“暴力就会自动消除”,“地上的天国也会建立起来”。这是典型的基督教博爱思想,它竟成了聂赫留道夫思想感情变化的终结,道德探索的最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