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0纳滤膜设备装置资料2013-11-18

2540纳滤膜设备装置资料2013-11-18
2540纳滤膜设备装置资料2013-11-18

杭州沃腾膜分离实验设备专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中心设计,可帮助客户通过实验得到关键工艺参数以及相应清洗方案,为科研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小型生产设备从事小批量生产。

膜分离实验设备特点

●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设备运行稳定;

●循环体积小,分离效果好;

●清洗方便,膜芯、膜片可长期循环使用。

设备特点及设计说明

●结构设计紧凑,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设备运行稳定;

●循环体积小,分离效果好;

●清洗方便,膜芯可长期循环使用。

本设备主要用于确定料液分离纯化的参数并确定其所能达到的效果及所得产品性能的优劣等,为工业化系统提供设计依据。系统可适用于多种规格型号的卷式膜。本系统可以提供相当广的流量、压力范围。最高压力40bar。

可根据实验需要换装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各类卷式膜元件,用于料液的浓缩,脱盐,分离,提纯,澄清,除菌等工艺实验,可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饮料,化工,植物提取,环保水处理等领域。

参考照片:

纳滤膜的结构以及原理

一纳滤膜原理及现代工业应用 纳滤膜的定义 透过物大小在1-10nm,膜表面分离层可能拥有纳米级(10nm以下)的孔结构,故习惯上称之为"纳滤膜"又叫"纳米膜"、"纳米管"。 纳滤膜工作原理 纳滤是在压力差推动力作用下,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纳滤膜,而截留大分子物质的一种液液分离方法,又称低压反渗透。纳滤膜截留分子量范围为200-1000MWCO,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主要应用于溶液中大分子物质的浓缩和纯化。 纳滤膜概述 1. 纳滤系统多采用错流过滤的方式。错流方式避免

了在死端过滤过程中产生的堵塞现象:料液流经膜的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液体及小分子物质透过纳滤膜,而不溶性物质和大分子物质则被截留; 2. 料液具有足够的流速可将被膜截留的物质从膜表面剥离,连续不断的剥离降低了膜的污染程度,因而可在较长的时间内维持较高的膜渗透通量。 3. 错流过滤是最有效、最可靠、最可以创造经济效益的膜分离手段。 4. 错流过程同时避免了在死端过滤(如板框压滤机、鼓式真空过滤机)过程中依靠滤饼层进行过滤的情况,分离发生在膜表面而不是滤饼层中,因而滤液质量在整个过程中是均一而稳定的。滤液的质量取决于膜本身,使生产过程完全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卷式纳滤膜的结构 卷式纳滤膜组件设计简单,填充密度大,内部结构为多个“膜袋”卷在一多孔中心管外形成,膜袋三边粘封,另一边粘封于多孔中心管上,膜袋内以多孔支撑材料形成透过物流道。膜袋与膜袋间以网状材料形成料液流道,料液平行于中心收集管流动,进入膜袋内的透过物,旋转着流向中心收集管,并由中心收集管流出。 二、系统操作规程

A. 系统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检查物料的供应是否正常。 检查所有的电器设备连接和接地是否完好。 检查所有的仪表是否完好。 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是否完好。 检查所有的泵的润滑。 进料前保证系统内充满水。 启动系统电源,点动所有的泵,检查泵的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B. 系统运行程序 1、打开系统进料管路阀门:进料罐底阀,保安泵进出口阀,过滤器进出口阀,输送泵泵进出口阀; 打开纳滤系统内相关阀门:循环泵出料阀,膜设备进料阀,膜设备出料阀,膜设备滤出液阀,打开浓缩液出口阀; 膜运行模式切换成恒流量模式; 启动保安泵泵,使系统保持相应压力,用料液充满膜系统。 打开输送泵进出阀,启动输送泵。 启动循环泵(依次1#,2#,3#,且待前一组到达相应流量再启动下一组泵),缓慢调节浓缩液出口阀,以达到需要的压力以及浓缩倍数。

超滤纳滤膜处理系统要点

技术协议 ****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及纳滤设备 供货与安装 买方: 卖方: 2009年12月28日

综合污水处理厂及中水回用工程 超滤、纳滤设备技术规格书 买方: 卖方: 一、工程概述 本工程是将回用水中的一部分(2万吨/天)水进入膜过滤系统进一步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文化纸的用水标准的中水回用水处理系统。根据综合污水处理厂提供的原水水质及产水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中水处理经验,制定本方案。 二、设计依据 1)进水水质、水量 本中水回用标段的进水水质为: PH:7~8,COD≤100mg/L,BOD5≤30mg/L,色度≤50倍,SS≤10mg/L,电导率≤7000μs/cm,Cl-≤1200mg/L,Na≤800mg/L,硅酸根≤19.0mg/L,磷酸根≤11.9 mg/L,硬度≤20mmol/L, 碱度≤9.6mmol/L。 进水水量为:20000m3/d。 2)出水水质 本中水回用标段需要达到的水质标准为: PH:7~8,COD≤30mg/L,BOD5≤10mg/L,色度≤2倍,SS≤5mg/L,电导率≤2000μs/cm,Cl-≤300mg/L,硬度≤1mmol/L,碱度≤5mmol/L,3)回收率

本中水回用的回收率不低于60%。 三、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功能阐述 3.1工艺流程描述 工艺流程框架图 综合污水处理厂的废水经过处理后一部分达标排放,其余部分自流进入UF进水池。废水通过UF进水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经过自清洗过滤器去除较大尺寸悬浮固体后进入UF装置。UF 装置可以去除水中的细小悬浮固体、胶体、细菌、少量大分子有机物等,保证后续NF装置的正常运行。UF出水进入中间水箱。中间水箱的水通过提升泵泵入保安过滤器,保安过滤器作为NF装置的保护措施。保安过滤器出水经过高压泵增压后进入NF组件,能够去除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无机盐、色度等,出水完全可以达到水质标准。 由于原水的硬度较高,进过纳滤浓缩后,容易在纳滤膜表面结垢,故在系统中设有酸及阻垢剂添加系统,以确保纳滤系统的有效安全运行。纳滤产水的PH降低,采用添加氢氧化钠进行调节。 3.2设备主要功能

纳滤设备

纳滤设备介绍: 八十年代初期,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种薄层复合膜,它能使90%的NaCl透析,而99%的蔗糖被截留。显然,这种膜既不能称之为反渗透膜(因为不能截留无机盐),也不属于超滤膜的范畴(因为不能透析低分子量的有机物)。由于这种膜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5%的分子约为1纳米,因而它被命名为“纳滤膜(Nanofiltration)”。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有了商品纳滤膜的生产,并且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纳滤设备简介 纳滤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1纳米(0.001微米)而得名,纳滤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200—4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为20—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除率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如氯化钠及氯化钙的脱除率为20-80%,而硫酸镁及硫酸钠的脱除率为90—98%。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食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纳滤膜两侧运行压差一般为3.5-16bar。纳滤纯水设备系统的优点 核心的膜元件采用进口有机膜,结合公司的技术要求和用户的特定需求的不同配置的电影形式,保证不同的系统组件,内膜保留性能的膜通量和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奥地利特纳膜系统可在较低的操作压力,同步实现材料的脱盐和浓度,生产周期短,海水淡化是完整的,所得产品纯度高,质量稳定。可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可以通过纳滤膜透过液回收,和膜元件通过专业清洗可以恢复到膜元件的最佳性能,全面实现该膜设备经济。过程始终处于常温,无相变材料,

对有效成分无任何不良影响,特别适用于有mosensitive材料加工,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根据工艺要求可继续到下一节或直接干燥。系统采用全封闭操作,卫生级不锈钢生产,劳动安全卫生,能满足要求的鸟苷酸或美国标准化生产的要求。由于系统加工过程无相变,总是在室温下,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纳滤设备应用范围: ▲香精的脱色、浓缩 ▲植物、天然产物提取液脱色、浓缩 ▲及各类水溶性目标产物的脱色、脱盐。 ▲废水处理与回收 ▲抗生素低温脱盐、浓缩 ▲染料脱盐、浓缩 ▲有机酸、氨基酸的分离纯化 ▲单糖与多糖分离精制 ▲生物农药的净化 ▲果汁的高浓度浓缩 ▲细化工产品的脱盐、浓缩 纳滤设备的应用 (1)软化水处理 (2)饮用水中有害物质的脱除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降、砂滤和加氯消毒来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细菌,而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很低。随着水源的环境污染加剧和各国饮水标准的提高,可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纳滤膜的离子选择性研究

纳滤膜的离子选择性研究 2010-02-11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55 关键字:纳滤膜荷电膜离子选择性 王薇,李国东,杜启云 纳滤(nanofiltration,简称NF)膜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1纳米而得名。纳滤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通常纳滤分离需要的跨膜压差为0.5~2.0MPa,比反渗透达到同样的渗透通量所需施加的压差低0.5~3.0MPa。对溶质的电荷选择性是纳滤膜最主要的性能之一,这一特性使纳滤膜在水的软化、净化和食品、染料、药物脱盐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商品纳滤膜大多数荷负电,相关的研究较多;荷正电的纳滤膜较少,故其相关的研究也鲜见报道’、为考查荷正电膜的电荷选择特点,本文用自制的荷正电纳滤膜对不同种类的无机盐溶液进行截留实验,研究荷正电纳滤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特点,对研究纳滤膜分离机理、开发荷正电膜的适用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1实验部分 1.1实验材料与设备 实验所用材料有: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聚砜(PSF)中空纤维内压纳滤膜,实验室自制;无机盐,分析纯. 实验仪器有:电导率仪,MC226型,瑞士梅特勒一托利多仪器公司产品;纳滤膜评价仪,自制,见图1。 1.2实验步骤 1.2.1无机盐电导率一浓度的标准曲线绘制 将无机盐在110oC下干燥24h去除所含的水分和结晶水,准确称量无机盐2.000g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75、50、25和10mL溶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纯水稀释至刻度,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5、1.0.0.5和0.2g/L的无机盐标准溶液。分别取标准溶液3mL置于干净的试管中,用MC226型电导率仪读取电导率值,绘制各无机盐

通用纳滤膜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

通用纳滤膜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

通用纳滤膜安装与调试注意事项 纳滤膜元件安装要求十分严格,如果安装不当会对膜元件造成损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安装纳滤膜元件呢?下面为大家详细说明纳滤膜元件安装顺序: 1、通常纳滤膜元件置于1%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保存,首先应用纯水充分冲洗。 2、纳滤膜元件的给水侧有一个浓水密封圈、注意密封圈的安装方向是口朝上游张开。浓水密封圈的功能是保证原水全部流到膜元件内不发生旁流。原水自身流速会使浓水密封圈的开口朝压力容器内壁紧压密封。若密封圈的安装方向相反,原水不能密闭,造成一部分原水流到膜元件外侧,使膜表面流速降低,导致纳滤膜结垢,从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 3、确认O型圈安装在连接配件指定位置上。安装时要注意O型圈及连接件表面没有划伤或附着物。要注意不要将O型圈扭曲安装。若连接件发生泄漏,原水就会进入到产水中,会导致产水水质下降。安装在集水管上时,O型圈和集水管的表面用纯水、蒸馏水或甘油沾湿以便于安装。

4、卸下压力容器两侧的端板安装膜元件。将适配器安装在第一支膜元件的集水管浓水侧。然后将膜元件沿原水水流方向推进,装入压力容器内。 多支纳滤膜元件连续安装时,前一支膜元件完全进入膜壳之前,就要准备下一支膜元件与连接件连接。同时要注意不要让膜元件与压力容器边缘接触,以防产生擦伤,尽量平行推入压力容器中。 5、确认压力容器的适配器连接后,将浓水侧端板与膜壳连接。 6、完成浓水侧端板的安装后,应再次从进水侧向浓水侧推动膜元件,保证其完全紧密连接。然后再进行进水侧端板的安装,安装进水侧端板时应注意测量端板与适配器之间的间隙。如果有间隙,安装内径大于适配器外径的厚度为1/4寸- 1/寸的塑料垫片,直至使端板不能完全安装到位,此时取下一支垫片后再安装好端板即可。 以上就是为大家说明的纳滤膜元件安装顺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纳滤膜元件安装时一定要按照正确顺序安装,确保纳滤膜元件在安装时不会受到任何损伤。

纳滤膜的定义及应用

纳滤膜的定义及应用 资料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a21293427.html,2012-4-13 纳滤( NF ) 膜早期称为松散反渗透( Loose RO ) 膜,是80年代初继典型的反渗透( RO ) 复合膜之后开发出来的。其准确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这里暂表达为: NF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对NaCL的脱除率在90%以下,RO膜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但NF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脱除率;NF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个纳米( nm ) 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 纳滤膜的应用 1、软化水处理 对苦咸水进行软化、脱盐是纳滤膜应用的最大市场。在美国目前已有超过40万吨/日规模的纳滤膜装置在运转,大型装置多数分布在佛罗里达半岛,其中最大的两套装置规模分别为3.8万吨/日( 1989年) 和3.6万吨/日( 1992年)。 2、饮用水中有害物质的脱除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降、砂滤和加氯消毒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而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很低。随着水源的环境污染加剧和各国饮水标准的提高,可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深度处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碳吸附、臭氧处理和膜分离。膜分离中的微滤(NF)和超滤(UF)因不能脱除各种低分子物质,故单独使用时不能称之深度处理。纳滤膜由于本身的性能特点,故十分适用于此用途的应用。美国食品与医药局曾用大型装置证实了纳滤膜脱除有机物、合成化学物的实际效果。日本也曾于1991~1996年组织国家攻关项目"MAC21"(Membrane Aqua Century21)开发膜法水净化系统。该项目的前三年侧重于微滤/超滤膜的固液分离,后三年重点开发以纳滤膜为核心,以脱除砂滤法不能脱除的溶解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为目的的饮水深度净化系统。大量工业装置的运行实践表明,纳滤膜可用于脱除河水及地下水中含有三卤甲烷中间体THM(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低分子有机物、农药、异味物质、硝酸盐、硫酸盐、氟、硼、砷等有害物质。 3、中水、废水处理 中水一般指将大型建筑物(宾馆、写字楼、商场等)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厕所冲洗等非饮用再利用水,在中水领域的膜利用,日本作了很多的工作。纳滤膜在各种工业废水的应用也很多实例,如造纸漂白废水处理等。生活废水中,纳滤膜与生物处理(活性污泥)相结合也已进入实用阶段。 4、食品、饮料、制药行业

特种分离设备是以纳滤膜为主要部件

特种分离设备是以纳滤膜为主要部件 特种分离设备是以纳滤膜为主要组件,略宽松的结构类似于DOW膜型号反渗透膜水处理设备.纳滤膜被可以进行电吸附、高F离子的电性部分处理等。同时纳滤孔径、大分子不能通过,而自由水分子部分、氯化钠部分以及钙、镁离子能通过。并且包含多水处理器的优势,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饮水方式。 纳滤膜可以在低压力下(反渗透),可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和适度脱盐,还可去除各种无机物质(特别是致癌物质)、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可以被称为“多面手”,越来越受到青睐。 陶氏纳滤膜在饮用水制备中的作用: (1)、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色度、异味、三氯甲烷前体物(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农药,化肥和总有机炭, (2)、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硬度成份,硫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硼化物,砷化物等有害物质。 (3)、自来水深度处理,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盐份,细菌、病毒和热源。 陶氏纳滤膜元件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范围: (1)、咸水除盐沿海地区的自来水往往带有咸味。如:上海市南汇区就是如此。其盐分不高,约几百~2千mg/l,但常饮此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此水泡茶不香,烹调无味。需进行深度处理。 (2)、井水脱硬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故水的硬度较高。烧开水时壶面、壶低常有白,灰等色结垢或沉淀。人们常饮此水易得心脏病,脑血管合肾结石等疾病。好茶叶品不出美味,变得淡而苦涩。有时井水还出现有毒金属汞、镉、砷等,自来水厂工艺亦无法解决,需进行深度处理。 (3)、除微生物在河水中有许多病菌、隐球菌属孢子,氯气消毒不能完全杀死。在美国为此曾发生事故造成40万人感染痢疾病,所以美国以此事故为契机,开始采用过滤陶氏膜技术。 (4)、提高水质我国自来水厂的水源,常常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染,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证,需进行深度处理。 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和改善国家饮用水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可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饮用水深度处理”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深度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验上课讲义

纳滤反渗透膜分离实 验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学院:专业:班级: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装置均为科研用膜,透过液通量和最大工作压力均低于工业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实验中不可将膜组件在超压状态下工作。主要工艺参数如表1-1 膜组件膜材料膜面积/m2最大工作压力/Mpa 纳滤(NF)芳香聚纤胺0.4 0.7 反渗透(RO) 芳香聚纤胺0.4 0.7 表1-1膜分离装置主要工艺参数 反渗透可分离分子量为100级别的离子,学生实验常取0.5%浓度的硫酸钠水溶液为料液,浓度分析采用电导率仪,即分别取各样品测取电导率值,然后比较相对数值即可(也可根据实验前做得的浓度-电导率值标准曲线获取浓度值)。 图1-1膜分离流程示意图 1-料液灌;2-低压泵;3-高压泵;4-预过滤器;5-预过滤液灌;6-配液灌;7-清液灌; 8-浓液灌;9-清液流量计;10-浓液流量计;11-膜组件;12-压力表;13-排水阀

图1 电导率与溶液浓度关系曲线 电导率与溶液浓度模型:C= 0.6253k - 0.0195 式中k为电导率,单位ms/cm;C为溶液浓度,单位×10-3g/cm3。 ① 原料液浓度C0=0.6253*6.07-0.0195=3.776071*10-3(g/cm3)=0.026584561 kmol/m3 透过液浓度C P=0.6253*0.13-0.0195=0.061789*10-3(g/cm3)=0.000435011 kmol/m3 浓缩液浓度C R=0.6253*6.99-0.0195= 4.351347*10-3(g/cm3)= 0.030634659 kmol/m3 ② 原料液浓度C0=0.6253*5.95-0.0195= 3.701035*10-3(g/cm3) =0.026056287 kmol/m3 透过液浓度C P=0.6253*0.07-0.0195=0.024271*10-3(g/cm3) =0.000170874 kmol/m3 浓缩液浓度C R=0.6253*7.26-0.0195= 4.520178*10-3(g/cm3) =0.031823275 kmol/m3 (2)膜组件性能表征: 利用公式: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纳滤膜处理系统操作手册 开机运行流程: 1.阀门控制: 1#阀(全开)-11#阀(2圈)-12#阀(全开)-9#阀(1圈)-10#阀(全开) 2.电控柜控制: 接通电源选择自动运行模试,电控柜上指示灯: 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循环泵-高压泵。(在选择自动运行模试后对过滤器、增压泵、高压泵、循环泵进行排气)4.浓水和产水排放流量控制: 等到所有泵都打开运行后调节浓水排放阀及调节电控柜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每调节一点停留10秒观测流量),让浓水排放流量达到1.5m3/h,产水排放流量达到4.5m3/h。 注:如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100时,产水流量还没有达到4.5m3/h,则要开大11#阀(每次一圈),开大11#阀之前把高压泵变频器旋钮频率调节到50以下。 系统每次停机及停机后冲洗流程: 1.电控开关调到停 等待四台泵指示灯全灭,灯灭顺序: 高压泵-循环泵-增压泵-计量泵(阻垢剂加药箱) 2.关闭原水箱进水阀门,打开产水箱进水阀(二个),浓水直排阀,浓水手动排放阀。 3.电控开关调节到手动,增压泵开关调节到手机。 4.冲洗10-15(分钟)或者产水箱内水剩2-3格。 5.关闭增压泵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6.关闭电源 清洗(化学)及化学药剂残留冲洗: 清洗时用NaOH及HCI各一次 1.打开2#阀、4#阀、6#阀、7#阀、13#阀,运行模试选择手动,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10-20分钟。 2.清洗浸泡循环:手动关闭增压泵,立即关上2#阀、6#阀

7#阀,浸泡1小时后。打开2#阀、6#阀7#阀,手动打开增压泵循环。共循环浸泡二次。 3.化学药剂残留清洗: 关闭4#阀,打开2#阀、3#阀、5#阀、6#阀,从产水箱清洗(产水或自来水都可),手动打开增压泵。清洗标准达到取样口出水PH值达和产水箱水样的PH值。 4.清洗完毕后立即关闭所有阀门。 长时间停机保护: 如果长时间停机保护需给纳滤系统注入保护液,注入方法可用化学清洗中的循环步骤来实现。 纳滤处理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1.在开泵前检查进水口阀门和出水口阀门是否有被打开。2.在运行过程中,一定时间后产水流量下降,首先调节电控柜旋钮,在调节到100时还是没有达到产水4.5m3/h明,先将旋钮调节到50以下,然后调节11号阀门,开大1圈左右,然后再调节旋钮,逐渐开大旋钮,看流量是否达到要求,如果还没有达到再执行以下操作,将11号阀门开大一点。 3.进水的PH值一定要为弱酸性,进膜前必须杀菌。 4.在运行时,注意泵和过滤器的排气。 5.运行期间记录一些数据: 1.进水PH值,电导率,COD,温度(进水为MBR出水) 2.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其中,进水PH,产水电导率,COD,温度可以由设备上的表读出) 3.进水压力,浓水压力,产水流量,浓水流量(早中晚读数三次)(再调节后也要读数一次并记录) 6.冬天停机前必须作防冻操作,所有阀门必须是闭合状态(纳滤处理系统注入保护液),水箱里的水必须放空。 7.长期停机后第一次开机必须有冲洗操作(可用自来水)。8.原水箱无水停机后电控柜必须进行重启操作,就是将全部按钮打到关闭状态,(变频按钮可以不动),开机按开机操作即可。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GE纳滤膜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膜元件的储存 GE纳滤膜在装入压力容器前,不可以打开密封包装,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不可受冻结冰。 膜元件的安装 ge纯水机在安装膜元件前,应保证系统已经完成清洁工作。 膜元件在装入系统时,要适当润滑O型圈和浓水密封圈,可使用硅基胶或50%甘油水溶液,禁止使 用油、油脂、凡士林或石油类化合物。 在将膜元件逐一装入压力容器时,在压力容器端板处通过加入垫圈的方法消除间隙,以防止在系统 启动和停机时膜元件在压力容器中蹿动,同时可降低膜元件外连接处渗漏的可能性。 新膜的冲洗 新系统在安装膜元件后要进行彻底冲洗,将系统中残留的杂质、溶剂和保护液完全清洗干净。 产水用于饮用时,需至少冲洗24小时。

系统的启动与运行 在系统启动之前,浓水阀门应保持完全开启。系统启动后可逐渐缓慢关闭浓水阀门,使系统达到设定的回收率。浓水阀关闭时严禁启动设备。 在系统运行期间,任何时候(包括系统的预启动、常规操作、冲洗及化学清洗)都不可关闭产水管路上的阀门。 在高压运行之前,通过软启动机构或变频调速进行低压冲洗以排出空气。 特别注意 保证给水浊度<1.0 NTU或SDI15<5,给水温度<45℃,进水中不含可能对膜造成物理及化学损伤的有害物质。 任何时候膜元件进水中的余氯含量不得超过0.05mg/L,否则将会导致膜元件不可恢复的氧化损坏。 维护保养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膜元件会受到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或难溶物的污染。在标准条件下系统性能下降10%,或显然发生结垢或污堵时,应及时进行清洗。定期地进行水冲洗和化学加药清洗可恢复膜元件的性能,延长膜元件的使用寿命。

纳滤膜及其应用

纳滤膜及其应用 摘要:纳滤膜是允许溶剂分子或某些低分子量溶质或低价离子透过的一种功能 性的半透膜。它是一种特殊而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纳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大约为150-500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为2-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盐低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被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脱除地下水的硬度,部分去除溶解性盐,浓缩果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纳滤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由于其截留的颗粒比超滤小些,其透过率比反渗透大些操作压力也不太高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是当前膜分离技术与开发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本文综述了纳滤膜的特性、分离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纳滤;纳滤膜;分离机理;制备方法;应用 1、纳滤及纳滤膜的概述 纳滤(NF)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同属于压力驱动的新型膜分离技术,适宜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在200 Da以上、分子大小约为1 nm的溶解组分,一般认为其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200~1 000之间,对NaCl的截留率一般为40%~90%,对二价或高价离子的截留率高达99%。由于操作压力一般小于1.5 MPa,也被称为低压反渗透膜或疏松的反渗透膜。纳滤膜的孔径通常为1~10 nm,同时它是带电荷的,荷电纳滤膜可通过静电斥力排斥溶液中与膜上所带电荷相同的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吸附与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因此,荷电膜对物质的分离性能主要是基于电荷效应和膜的纳米级微孔的筛分效应。它的过滤范围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推动了膜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并已在石化、生化和医药、食品、造纸、纺织印染等领域及水处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1]。 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征是膜上或者膜中存在带电基团,因此纳滤膜分离具有两个特性,即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分子量大于膜的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将被膜截留,反之则透过,这就是膜的筛分效应。膜的电荷效应又称为Do nnan效应,是指离子与膜所带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纳滤膜表面分离层可以由聚电解质构成,膜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大多数纳滤膜带有负电荷。它们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这是纳滤膜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的重要原因。纳滤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6]: (1) 对不同价态离子截留效果不同,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低,对二价和高价离子的截留率明显高于单价离子。对阴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列顺序递增: NO-3,Cl-,O H-,SO2-4 ,CO2 -3。对阳离子的截留率按下序递增: H+,Na+,K+,Mg2 +,Ca2 +,Cu2 +。 (2) 对离子截留受离子半径影响,在分离同种离子时,离子价态相等,离子半径越小,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小;离子价数越大,膜对该离子的截留率越高。(3) 对疏水型胶体油、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有较强的抗污染性,能有效去除许多

实验室纳滤膜设备

实验室膜分离设备专为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中心设计,可帮助客户通过实验得到关键工艺参数以及相应清洗方案,为科研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作为小型生产设备从事小批量生产。 本公司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已经在中国及亚太地区的众多院校、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企业研发中心得到应用,具有广泛知名度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一、实验室膜分离设备的分类: 1.按膜结构可分为:卷式膜设备、平板膜设备、纤维膜设备、陶瓷膜设备等 2.按截留分离量可分为:微滤膜设备、超滤膜设备、纳滤膜设备以及RO膜设备; 二、实验室膜分离设备的组成: 1.实验室膜分离设备是由膜元件、品牌供料泵、不锈钢循环桶、耐震压力表、压力调节阀、插管接头、卫生级硅胶管、变频(可选)等部件组成。 2.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截留的分子量要求换装相同结构的膜元件。 三、实验室膜分离设备的技术参数: 技术参数单位数值备注 设备尺寸600×300×600mm基本数据设备功率0-1.5Kw220V/380v50Hz 最小循环体积0.5-1.5L基本数据处理能力1-20L/H基本数据 允许最大温度范围10-50℃陶瓷膜可达90℃

允许最大PH值范围2-12-基本数据允许最大安全压力15Bar基本数据(本公司可提供小试、中试以及工业化膜分离设备,以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 四、实验室膜分离设备的优势: 1.膜分离精度高,种类多,可选择的不同分子量的膜元件进行高精度的物料分离与浓缩; 2.膜元件为标准膜,通用性强,可实现“一机多膜”,灵活多变; 2.动力泵可选进口与国产泵,选择性强,压力高,稳定性强; 3.设备设计及凑,操作简单,最小循环体积仅为500ml,可满足实验室物料少的要求; 4.设备全不锈钢设计,安全卫生; 五、实验室卷式膜分离设备的应用 实验室膜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食品、化工、环保等领域,应用于各种料液的浓缩、分离、提纯、澄清、除菌等工艺实验。 介绍了关于实验室纳滤膜设备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家成都专业从事于膜分离技术及膜过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工程公司,成都和诚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于膜分离技术及膜过滤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的高科技工程公司。专注于解决酒水饮料/果酒果醋/食醋酱油/植物提取/动物提取/中药制剂/茶饮及茶叶深加工/发酵液/纯化水/化工废水等生产过程中的相关过滤、澄清、除杂、精制、浓缩等难题,同时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解答、过滤设计。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的主要部件说明 纳滤膜水处理设备是陶氏纳滤膜为主要组件,主要是以略宽松的结构,类似于陶氏8040反渗透膜水处理设备.纳滤膜被膜可以进行电吸附,高F离子的电性等可以删除,与纳滤孔径、大分子不能通过,自由水分子的一部分氯化钠,一部分钙镁离子更小。包含多水处理器的优势,避免二次污染,可以构建一个健康的饮水方式。 陶氏纳滤膜可在低压(相对反渗透)下,对自来水进行软化和适度脱盐,而且还可脱除各种有、无机物质,(尤其是致癌物质),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可称之为"多面手",因而日益受到青睐。 陶氏纳滤膜在饮用水制备中的作用 (1)、以地表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色度、异味、三氯甲烷前体物(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农药,化肥和总有机炭, (2)、以地下水为水源的自来水,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硬度成份,硫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氟化物,硼化物,砷化物等有害物质。 (3)、自来水深度处理,经纳滤机后,可除去水中盐份,细菌、病毒和热源。 陶氏纳滤膜元件水处理设备的主要应用范围 (1)、咸水除盐沿海地区的自来水往往带有咸味。如:上海市南汇区就是如此。其盐分不高,约几百~2千mg/l,但常饮此水易患高血压,冠心病,此水泡茶不香,烹调无味。需进行深度处理。 (2)、井水脱硬许多地区的自来水,以深井水为水源,故水的硬度较高。烧开水时壶面、壶低常有白,灰等色结垢或沉淀。人们常饮此水易得心脏病,脑血管合肾结石等疾病。好茶叶品不出美味,变得淡而苦涩。有时井水还出现有毒金属汞、镉、砷等,自来水厂工艺亦无法解决,需进行深度处理。 (3)、除微生物在河水中有许多病菌、隐球菌属孢子,氯气消毒不能完全杀死。在美国为此曾发生事故造成40万人感染痢疾病,所以美国以此事故为契机,开始采用过滤陶氏膜技术。 (4)、提高水质我国自来水厂的水源,常常受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药、化肥污染,水厂出水水质不能保证,需进行深度处理。 随着水环境污染日益恶化和改善国家饮用水标准,陶氏纳滤膜应该去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化学物质“饮用水深度处理”是越来越被人们关注。深度处理方法目前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膜分离。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 1、超滤(UF):过滤精度在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 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 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 核心部件。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 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超滤不 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 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因此未来生活饮 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 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 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 低。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 自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 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 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也 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 来水。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 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 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 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 有害物质。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 更换。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 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 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 差。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 清洗。 一、反渗透膜(RO膜): RO是英文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逆渗透),一般水的流动方式是由低浓度流向高浓度,水一旦加压之后,将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亦即所谓逆渗透原理:由于 RO 膜的孔径是头发丝的一百万分之五(微米) , 一般肉眼无法看到,细菌、病毒是它的 5000 倍,因此,只有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能够通过,其它杂质及重金属均由废水管排出,所有海水淡化的过程,以及太空人废水回收处理均采用此方法,因此RO 膜又称体外的高科技人工肾脏。 1.什么是反渗透? 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的过程.反渗透的英文全名是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

【CN209848681U】一种纳滤膜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47077.1 (22)申请日 2019.04.03 (73)专利权人 启迪清源(上海)新材料科技有限 公司 地址 201400 上海市奉贤区星火开发区阳 明路1号9幢5层1258室 专利权人 启迪清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寇瑞强 李风菊 赖永良 张志凯  张小丽 赵清 袁桅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315 代理人 赵俊寅 (51)Int.Cl. B01D 6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纳滤膜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滤膜装置,包括过 滤箱,所述过滤箱内设有纳滤膜本体,纳滤膜本 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过滤箱的两侧内 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板滑动安装于相对应 的限位槽内,限位板的顶部焊接有限位弹簧,限 位弹簧的顶端焊接于限位槽的顶部内壁上,过滤 箱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转动槽和转动孔,转 动槽和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转轴的 外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凸轮,凸轮与相对应的限位 板的底部相接触,过滤箱的一侧焊接有侧板,侧 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好, 通过简单的联动机构使得纳滤膜本体在竖向来 回移动,有效的防止纳滤膜本体发生堵塞,提高 饮用水的过滤效率。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209848681 U 2019.12.27 C N 209848681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848681 U 1.一种纳滤膜装置,包括过滤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内设有纳滤膜本体(2),纳滤膜本体(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过滤箱(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4),限位板(3)滑动安装于相对应的限位槽(4)内,限位板(3)的顶部焊接有限位弹簧(5),限位弹簧(5)的顶端焊接于限位槽(4)的顶部内壁上,过滤箱(1)的两侧内壁上分别开设有转动槽(6)和转动孔(7),转动槽(6)和转动孔(7)内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转轴(8),转轴(8)的外侧固定套设有两个凸轮(9),凸轮(9)与相对应的限位板(3)的底部相接触,过滤箱(1)的一侧焊接有侧板(10),侧板(10)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内安装有伸缩电机(12),伸缩电机(12)的输出轴上焊接有推动板(13),推动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带(14)的一端,第一连接带(14)的另一端绕设于转轴(8)的外侧,过滤箱(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槽(15),定位槽(15)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板(16),定位板(16)的顶部焊接有多个定位弹簧(17),多个定位弹簧(17)的顶端均焊接于定位槽(15)的顶部内壁上,定位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带(18)的一端,第二连接带(18)的另一端绕设于转轴(8)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位于转动孔(7)内部的外侧安装有滑块(19),转动孔(7)的内壁上设有环形滑轨(20),且滑块(19)滑动安装于环形滑轨(2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电机(12)的顶部焊接有安装板(21),且伸缩电机(12)通过安装板(21)螺纹固定于安装槽(11)的顶部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一侧开设有牵引槽(22),推动板(13)滑动安装于牵引槽(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23),过滤箱(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孔(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滤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14)与第二连接带(18)的绕向相反。 2

纳滤膜分离设备的应用领域

纳滤膜分离设备的应用领域

纳滤是较晚出现的新型分子级分离技术,介于传统分离范围的超滤与反渗透之间(恰好填补了超滤与反渗透之间的空白),纳滤膜在渗透过程中截留率大于95%的小分子约为1nm(非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2nm),故称为“纳滤”。 纳滤膜分离设备一个优点是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那部分小分子量的有机物,又能透析反渗透膜所截留的无机盐——也就是能使“浓缩”与脱盐同步进行。其次,在同等的外加压力下,纳滤的通量要比反渗透大得多;而在通量一定时,纳滤所需的压力则比反渗透的低得多。所以用纳滤代替反渗透时,“浓缩”过程可更有效、快速地进行,并达到较大的“浓缩”倍数。 纳滤膜分离设备的应用: 1. 软化水处理 对于大多数溶解固体低于2000mg/l的水,纳滤膜可在70~100psi 的压力下生产饮用水。而低压反渗透膜要在200psi下操作才能生产出较高质量的渗透水。 2. 饮用水有害物质的脱除 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降、砂滤和加氯消毒来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细菌,而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很低。而纳滤膜由于本身的性能特点,可脱除河水及地下水中含有的三卤甲烷

中间体THM(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低分子有机物、异味物质、硝酸盐、氟、硼、砷等有害物质,因此纳滤十分适于饮用水领域。 3. 中水、废水处理 4. 食品、饮料、制药行业领域中的应用。 a、抗生素的纯化与浓缩 抗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多数在300——1200道尔顿之间。抗生素的生产过程为先将发酵液澄清,用选择性溶剂萃取,再通过减压蒸馏得到抗生素产品。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聚酰亚胺纳滤膜简介及性能表征

聚酰亚胺纳滤膜简介及性能表征 魏亮亮 安康学院化学化工系725000 摘要 随着膜分离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具有稳定性能的纳滤膜迫在眉睫,目前主要的膜分离技术有反渗透(RO),超滤(UF),微滤(MF),透析(Dialysis),电渗析(ED)以及渗透汽化(PV)。纳滤(NF)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由于其操作压力较低, 对一、二价离子有不同选择性, 对小分子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性等特点, 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 国外膜与膜组器已商品化, 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聚酰亚胺纳滤膜的制备及其简单的性能评价! [关键词]:聚酰亚胺,纳滤膜,性能表征

Polyimide Nanfiltration membrane profile and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Wei Liangliang An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725000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the production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is around the corner, at present the mai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have reverse osmosis (RO), ultrafiltration (UF), the micro filter (MF), Dialysis (Dialysis), electrodialysis (ED) and pervaporation (PV). Nanofiltration (NF) is between the reverse osmosis and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technology. Because its operating pressure is low, the price of one, two have different ion selective, organic matter of small molecules have higher intercept characteristics, so have fast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film and film group is already commercialization, so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polyimid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preparation and simpl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 : polyimide, nanofiltration membrane, performance characterization

反渗透、纳滤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反渗透、纳滤膜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 反渗透及其发展 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三十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据有关文献估计,今天的分离膜世界市场规模已达到每年20亿美元以上。表1和图1分别给出了按分离原理和按被分离物质的大小区分的分离膜种类,从中可以看出,除了透析膜主要用于医疗用途以外,几乎所有的分离膜技术均可应用石油、天然气及石油化工行业中去。反渗透和纳滤作为主要的水及其它液体分离膜之一,在分离膜领域内占重要地位。 表1 图1 195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Reid等人最早提出反渗透海水淡化,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Loeb和Sourirajan研 制出第一张可实用的反渗透膜。从此以后,反渗透膜开发有了 重大突破。膜材料从初期单一的醋酸纤维素非对称膜发展到用

表面聚合技术制成的交联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操作压力也扩展到高压( 海水淡化) 膜,中压( 醋酸纤维素) 膜,低压( 复合) 膜和超低压( 复合) 膜。80年代以来,又开发出多种材质的纳滤膜。 膜组件的形式近年来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中空纤维式、卷式、管式及板框式以外,又开发出回转平膜、浸渍平膜式等。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卷式膜,它占据了绝大多数陆地水脱盐和越来越多的海水淡化市场。中空纤维膜在海水淡化应用中仍占有很高的份额。今天世界上反渗透、纳滤膜水处理装置的能力已达到每天数百万吨。目前世界最大的反渗透苦咸水淡化装置为位于美国亚利桑拿州的日产水量为28万吨的运河水处理厂,最大的反渗透海水化装置,位于沙特阿拉伯,日产水量为12.8万吨。最大的纳滤脱盐软化装置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日产水量为3.8万吨。 2. 国内反渗透膜及其应用 我国从6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反渗透膜,与国外起步时间相距不远,但由于原材料及基础工业条件限制,生产的膜元件性能偏低,生产成本高,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相比而言,我国的超滤、微滤膜研制虽晚于反渗透,始于70年代,但目前已发展到数百个生产厂。虽然有品种少、质量、性能不够完善等问题,但因价格低廉,不仅有效地阻挡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大量流入,而且也扩大了应用范围。 国内反渗透应用始于70年代后期,最早多限于电子、半导体纯水,80年代以后逐渐扩大到电力及其它工业,90年代起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获得普及,现在反渗透已进入到家庭饮用纯水。最近三年是反渗透应用大发展阶段。根据保守的估计,各种反渗透膜元件1997年国内销售额在1~1.5亿人民币左右。随着国内几条引进行生产线的陆续开工生产,预计今后国产反渗透膜的市场份额会有上升。纵观国内反渗透应用市场,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大型反渗透装置集中于锅炉补给水用途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100吨/小时以上的反渗透装置已超过50套,但除少数电子等行业以外,大多数都集中于锅炉补给水用途。最早是火力发电厂,后来扩展到炼油、石化、化肥、化工等行业。其中最大规模为600吨/小时,估计本世纪内会出现超过1000吨/小时的超大型反渗透装置。国内在此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经验,现国内承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