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二次课)池内与流动沸腾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 池内沸腾与流动沸腾
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系
沸腾的类型
一般根据沸腾的机理,沸腾分为: 1)核态沸腾:蒸汽以汽泡形式在固体表面形成; 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一薄层液膜传出 ⎯⎯ 液相气化不以 汽泡形式发生,而是在气液相界面上直接蒸发; 3)膜态沸腾:加热面为一层汽膜所覆盖,热量由蒸汽传 出,而液体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 根据沸腾的几何状况,沸腾分为: 1)池沸腾:沸腾发生于浸没在液体中的加热固体表面,除 了对流,液体整体是静止的; 2)流动沸腾:沸腾时,液体在流道中流动,尤其在管内。 通常核态沸腾与膜态沸腾在池沸腾与流动沸腾中均有发生, 而对流沸腾则通常只发生在流动沸腾中。
Nu = f (Re,Pr )
其中,努谢尔特数 雷诺数 Re = µ
uLρ
Nu =
hL
κ
µC p 普朗特数 Pr = κ
对于沸腾来说,采用这种形式的关系,需要 解决两个问题,即1. 速度u如何定义?2. 长 度尺度L如何定义? 对于前者,u取液相相对于壁面的速度,它用 以提供产生蒸汽,于是
u=
q
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
我们知道,计算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方法中,应当既包含核 态沸腾的因素,又包括流动沸腾的因素。 Chen于1963年给出了一个关联方法,该方法使用方便,且 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在他的方法中,两种机理同时发生作 用,即
hB = hNB + hFC
其中,hB是总的沸腾传热系数;hNB为核态沸腾传热系数; hFC为强迫对流传热系数。
池沸腾的传热
由于核态沸腾发生的核化点与核化点的数目 跟加热表面的物理状况、加工情况、液体与 表面的润湿状况以及液体从孔穴中赶走气体 的情况很有关系,因此很难对核态沸腾传热 系数有一个通用的理论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仅考虑热流随温差的变化,我 们有
a φ ∝ ∆Tsat
其中,a =3~3.33。
流动沸腾传热
垂直管中的流型分 布(如图5- 19):单相液体→ 泡状流→塞状流→ 搅拌流→环状流→ 弥散滴状流→单相 蒸汽
各流型流动的特点: 1)当核化开始时,热力学平衡干度小于0。
x 根据热力学平衡干度的定义: e = h − hl , sat hl g
其中,h为流动混合物的焓,hl,sat是液相饱和焓,hlg (或λ)为汽化潜热。这样,当主流还是欠热时,核化过程 就已开始了。 2) xe = 0 :开始饱和; 3)汽泡的核化停止,沸腾过程以对流为特征; 4)液膜干涸。这就是干涸点,或称烧毁点,或称临界热流 密度工况。在下一章还将单独讨论; 5) x = 1 :开始过热; 6)最后的液滴也被蒸发,成为完全的单相蒸汽区。
池沸腾
Nukiyama池沸腾实验及沸腾曲线如图5- 13:电加热浸没于水中的铂丝。由丝中的电 流与丝两端的跨电压可以计算热流密度。另 外,由丝的电阻可以推知丝的温度。教材中 图5-14给出了Nukiyama的实验曲线,即著 名的沸腾曲线。它是热流φ(或者q),q更常 用,与温差∆Tsat的关系曲线。
e
核态与对流沸腾 一般认为,流动沸腾有两种行为: 1)核态沸腾⎯⎯汽泡在固壁面核化形成。在高欠 热度下,汽泡迅速坍缩,将潜热传给液相,加热液 相,直至饱和。 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在薄液膜上的导热与对 流传出。汽化蒸发在汽液相界面上进行。 在实际过程中,随着干度的增加,上述各机理共 存,并且对流沸腾逐渐取代核态沸腾。
⎞ ⎟ ⎟ ⎠
1+ m
Mostinski(1963)-Starczewski(1965)关 联:
0 h = 0.106 p c .69φ 0.7 f ( p R )
0 f ( p R ) = 1.8 p R.17 + 4 p 1.2 + 10 p 10 R R
p pR = pc
Cooper(1984) 的关联式
φ = hl (Tw − TB ) + hNB (Tw − Tsat )
其中,Tw为壁温,TB为主流液相温度。而S的计算 中可取ReTP=Rel。 这计算过程表明,实际温差 (T − T ) 主要参与对流热 流,而只有一部分参与核态沸腾。
w B
本次课结束!
至于抑制因子S的计算,首先计算两相 Reynolds数ReTP
Re TP = Re l F
1.25
于是,S可由教材中 图5-22根据两相 Reynolds数ReTP查 得。这样就可以算 出总的沸腾传热系 数hB。随着干度的 增加,核态沸腾的 贡献越来越小。
Chen氏方法适用于饱和沸腾。对于欠热沸腾,热流 φ似可假设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如图5-17(a)所示的情况,由图5- 17(b)中看出,“A”线为单相强迫对流 下换热系数在一定液相速度下随壁面过 热度的变化,“B”线是池内核态沸腾的曲 线(比单相强迫对流要陡)。图中的虚 线为联合效应(即可看作流动核态沸腾 的热流密度随壁面过热度变化的曲 线)。
由图5-18可以看 出,随着液相流 速的增加,线“A” 上移,线“B”则基 本不移动。于 是,在高液相流 速情况下,只有 在较大的壁面过 热度时核态沸腾 方起主要作用。
hNB = ShFZ
这里,S为抑制因子(用以考虑流动中泡核活 动的减弱),hFZ是按照Forster-Zuber方程计 算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抑制因子S随干度的 增加,从1逐渐降至0。
hFZ的计算式为
hFZ =
0 0.75 0 0.00122 ∆Tsat.24 ∆p sat C pl.45 ρ l0.49κ l0.79 0 σ 0.5 λ0.24 µ l0.29 ρ g .24
一般来说,换热系数h(W/m2K)在核态沸腾 时较高(通常是10kW/m2K数量级)。对水来 说,h较高一些,而对有机液体,h则稍低。 可以说,核态沸腾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换热方 式。所以实际工程中都希望造成核态沸腾传 热来加热或蒸发工质。
有两种实用的计算核态沸腾换热的途径:(a) 试图考虑表面效应;(b) 不考虑所有表面效 应,并给出特定热流密度下的典型换热系 数。 Rohsenow(1952)的方法是:考虑某些表 面效应。他指出,在单相对流换热中
这样,Rohsenow用Re与Pr数关联Nu数,得 到
1 Nu = Re1− n Pr − m C sf
或
C pl ∆Tsat
λ
⎡ ⎞ σ ⎢ φ ⎛ ⎜ ⎟ = C sf ⎢ µ l λ ⎜ g (ρ l − ρ g ) ⎟ ⎝ ⎠ ⎢ ⎣
1 2
⎤ ⎥ ⎥ ⎥ ⎦
n
⎛ µ l C pl ⎜ ⎜ κ ⎝ l
Nu l = 0.023 Re
0 .8 l
Pr
0 .4 l
Chen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计算因子S与F的 途径。他认为,F应是Martinelli数X的函数
⎛1− x ⎞ X =⎜ ⎟ ⎝ x ⎠
0. 9
⎛ ρg ⎜ ⎜ρ ⎝ l
⎞ ⎟ ⎟ ⎠
0.5
⎛ µl ⎜ ⎜µ ⎝ g
⎞ ⎟ ⎟ ⎠
0. 1
给出了F随X变化的情况。这样,如果已知干 度和物性,就可以计算F。
( h = Ap R0.12−log10 ε ) (− log 10 p R ) − 0.55
M −0.5φ
2 3
式中,M是分子量,A是一常数。A的最优逼 近值为55,保守值为30~40。ε是表面粗糙 度。由该式可以看出:压力增加,换热系数 增加;粗糙度增加,换热系数也增加。
液相速度对沸腾传热的影
式中,Cpl是液相定压比热,κl为液相导热 率,∆T = T − T , ∆p 是与 ∆T 相对应的压 差(如图5-20)。
sat w sat
sat
sat
蒸汽压力曲线
对于强迫对流部分,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FC = hl F
其中,hl为单相液体在两相流中的液相质量流 量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它可由Dittus-Boelter 关系式
λρ l
对于后者,定性尺寸选为
L= g (ρ l − ρ g )
σ
于是有
⎤ h ⎡ σ Nu = ⎢ ⎥ κ l ⎢ g (ρ l − ρ g )⎥ ⎣ ⎦
1 2
φ Re = λρ l
⎡ ⎤ ρl σ ⎢ ⎥ ⎢ g (ρ l − ρ g )⎥ µ l ⎣ ⎦
1 2
µ l C pl Pr = κl
沸腾曲线的各区域为: A→B:自然对流的单相 液体,该区域无沸腾发 生; B→C:核态沸腾; F→D→E:膜态沸腾; B:核态沸腾起始点; C:烧毁点,这时的热流 等于临界热流密度; F:最小膜态沸腾的开始 点。
由沸腾曲线可知:实验中控制热流时,存在一条迟 滞曲线。Nukiyama猜测完整的曲线应该是包含虚线 部分的一种。这种完整的曲线是通过控制温度,而 不是控制热流得到的。而控制温度则是通过用热流 体加热传热面的方法实现(图5-15)。这时,热 流可通过测量热流体温降来计算得到。该曲线如教 材中图5-16所示。注意:这种情况是没有迟滞 的。而沸腾曲线C与F间的部分称作过渡沸腾区。
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系
沸腾的类型
一般根据沸腾的机理,沸腾分为: 1)核态沸腾:蒸汽以汽泡形式在固体表面形成; 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一薄层液膜传出 ⎯⎯ 液相气化不以 汽泡形式发生,而是在气液相界面上直接蒸发; 3)膜态沸腾:加热面为一层汽膜所覆盖,热量由蒸汽传 出,而液体在气液相界面上形成。 根据沸腾的几何状况,沸腾分为: 1)池沸腾:沸腾发生于浸没在液体中的加热固体表面,除 了对流,液体整体是静止的; 2)流动沸腾:沸腾时,液体在流道中流动,尤其在管内。 通常核态沸腾与膜态沸腾在池沸腾与流动沸腾中均有发生, 而对流沸腾则通常只发生在流动沸腾中。
Nu = f (Re,Pr )
其中,努谢尔特数 雷诺数 Re = µ
uLρ
Nu =
hL
κ
µC p 普朗特数 Pr = κ
对于沸腾来说,采用这种形式的关系,需要 解决两个问题,即1. 速度u如何定义?2. 长 度尺度L如何定义? 对于前者,u取液相相对于壁面的速度,它用 以提供产生蒸汽,于是
u=
q
流动沸腾传热系数的计算
我们知道,计算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方法中,应当既包含核 态沸腾的因素,又包括流动沸腾的因素。 Chen于1963年给出了一个关联方法,该方法使用方便,且 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在他的方法中,两种机理同时发生作 用,即
hB = hNB + hFC
其中,hB是总的沸腾传热系数;hNB为核态沸腾传热系数; hFC为强迫对流传热系数。
池沸腾的传热
由于核态沸腾发生的核化点与核化点的数目 跟加热表面的物理状况、加工情况、液体与 表面的润湿状况以及液体从孔穴中赶走气体 的情况很有关系,因此很难对核态沸腾传热 系数有一个通用的理论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仅考虑热流随温差的变化,我 们有
a φ ∝ ∆Tsat
其中,a =3~3.33。
流动沸腾传热
垂直管中的流型分 布(如图5- 19):单相液体→ 泡状流→塞状流→ 搅拌流→环状流→ 弥散滴状流→单相 蒸汽
各流型流动的特点: 1)当核化开始时,热力学平衡干度小于0。
x 根据热力学平衡干度的定义: e = h − hl , sat hl g
其中,h为流动混合物的焓,hl,sat是液相饱和焓,hlg (或λ)为汽化潜热。这样,当主流还是欠热时,核化过程 就已开始了。 2) xe = 0 :开始饱和; 3)汽泡的核化停止,沸腾过程以对流为特征; 4)液膜干涸。这就是干涸点,或称烧毁点,或称临界热流 密度工况。在下一章还将单独讨论; 5) x = 1 :开始过热; 6)最后的液滴也被蒸发,成为完全的单相蒸汽区。
池沸腾
Nukiyama池沸腾实验及沸腾曲线如图5- 13:电加热浸没于水中的铂丝。由丝中的电 流与丝两端的跨电压可以计算热流密度。另 外,由丝的电阻可以推知丝的温度。教材中 图5-14给出了Nukiyama的实验曲线,即著 名的沸腾曲线。它是热流φ(或者q),q更常 用,与温差∆Tsat的关系曲线。
e
核态与对流沸腾 一般认为,流动沸腾有两种行为: 1)核态沸腾⎯⎯汽泡在固壁面核化形成。在高欠 热度下,汽泡迅速坍缩,将潜热传给液相,加热液 相,直至饱和。 2)对流沸腾⎯⎯热量通过在薄液膜上的导热与对 流传出。汽化蒸发在汽液相界面上进行。 在实际过程中,随着干度的增加,上述各机理共 存,并且对流沸腾逐渐取代核态沸腾。
⎞ ⎟ ⎟ ⎠
1+ m
Mostinski(1963)-Starczewski(1965)关 联:
0 h = 0.106 p c .69φ 0.7 f ( p R )
0 f ( p R ) = 1.8 p R.17 + 4 p 1.2 + 10 p 10 R R
p pR = pc
Cooper(1984) 的关联式
φ = hl (Tw − TB ) + hNB (Tw − Tsat )
其中,Tw为壁温,TB为主流液相温度。而S的计算 中可取ReTP=Rel。 这计算过程表明,实际温差 (T − T ) 主要参与对流热 流,而只有一部分参与核态沸腾。
w B
本次课结束!
至于抑制因子S的计算,首先计算两相 Reynolds数ReTP
Re TP = Re l F
1.25
于是,S可由教材中 图5-22根据两相 Reynolds数ReTP查 得。这样就可以算 出总的沸腾传热系 数hB。随着干度的 增加,核态沸腾的 贡献越来越小。
Chen氏方法适用于饱和沸腾。对于欠热沸腾,热流 φ似可假设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如图5-17(a)所示的情况,由图5- 17(b)中看出,“A”线为单相强迫对流 下换热系数在一定液相速度下随壁面过 热度的变化,“B”线是池内核态沸腾的曲 线(比单相强迫对流要陡)。图中的虚 线为联合效应(即可看作流动核态沸腾 的热流密度随壁面过热度变化的曲 线)。
由图5-18可以看 出,随着液相流 速的增加,线“A” 上移,线“B”则基 本不移动。于 是,在高液相流 速情况下,只有 在较大的壁面过 热度时核态沸腾 方起主要作用。
hNB = ShFZ
这里,S为抑制因子(用以考虑流动中泡核活 动的减弱),hFZ是按照Forster-Zuber方程计 算的核态沸腾传热系数。抑制因子S随干度的 增加,从1逐渐降至0。
hFZ的计算式为
hFZ =
0 0.75 0 0.00122 ∆Tsat.24 ∆p sat C pl.45 ρ l0.49κ l0.79 0 σ 0.5 λ0.24 µ l0.29 ρ g .24
一般来说,换热系数h(W/m2K)在核态沸腾 时较高(通常是10kW/m2K数量级)。对水来 说,h较高一些,而对有机液体,h则稍低。 可以说,核态沸腾是一种较为高效的换热方 式。所以实际工程中都希望造成核态沸腾传 热来加热或蒸发工质。
有两种实用的计算核态沸腾换热的途径:(a) 试图考虑表面效应;(b) 不考虑所有表面效 应,并给出特定热流密度下的典型换热系 数。 Rohsenow(1952)的方法是:考虑某些表 面效应。他指出,在单相对流换热中
这样,Rohsenow用Re与Pr数关联Nu数,得 到
1 Nu = Re1− n Pr − m C sf
或
C pl ∆Tsat
λ
⎡ ⎞ σ ⎢ φ ⎛ ⎜ ⎟ = C sf ⎢ µ l λ ⎜ g (ρ l − ρ g ) ⎟ ⎝ ⎠ ⎢ ⎣
1 2
⎤ ⎥ ⎥ ⎥ ⎦
n
⎛ µ l C pl ⎜ ⎜ κ ⎝ l
Nu l = 0.023 Re
0 .8 l
Pr
0 .4 l
Chen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计算因子S与F的 途径。他认为,F应是Martinelli数X的函数
⎛1− x ⎞ X =⎜ ⎟ ⎝ x ⎠
0. 9
⎛ ρg ⎜ ⎜ρ ⎝ l
⎞ ⎟ ⎟ ⎠
0.5
⎛ µl ⎜ ⎜µ ⎝ g
⎞ ⎟ ⎟ ⎠
0. 1
给出了F随X变化的情况。这样,如果已知干 度和物性,就可以计算F。
( h = Ap R0.12−log10 ε ) (− log 10 p R ) − 0.55
M −0.5φ
2 3
式中,M是分子量,A是一常数。A的最优逼 近值为55,保守值为30~40。ε是表面粗糙 度。由该式可以看出:压力增加,换热系数 增加;粗糙度增加,换热系数也增加。
液相速度对沸腾传热的影
式中,Cpl是液相定压比热,κl为液相导热 率,∆T = T − T , ∆p 是与 ∆T 相对应的压 差(如图5-20)。
sat w sat
sat
sat
蒸汽压力曲线
对于强迫对流部分,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FC = hl F
其中,hl为单相液体在两相流中的液相质量流 量下的对流换热系数,它可由Dittus-Boelter 关系式
λρ l
对于后者,定性尺寸选为
L= g (ρ l − ρ g )
σ
于是有
⎤ h ⎡ σ Nu = ⎢ ⎥ κ l ⎢ g (ρ l − ρ g )⎥ ⎣ ⎦
1 2
φ Re = λρ l
⎡ ⎤ ρl σ ⎢ ⎥ ⎢ g (ρ l − ρ g )⎥ µ l ⎣ ⎦
1 2
µ l C pl Pr = κl
沸腾曲线的各区域为: A→B:自然对流的单相 液体,该区域无沸腾发 生; B→C:核态沸腾; F→D→E:膜态沸腾; B:核态沸腾起始点; C:烧毁点,这时的热流 等于临界热流密度; F:最小膜态沸腾的开始 点。
由沸腾曲线可知:实验中控制热流时,存在一条迟 滞曲线。Nukiyama猜测完整的曲线应该是包含虚线 部分的一种。这种完整的曲线是通过控制温度,而 不是控制热流得到的。而控制温度则是通过用热流 体加热传热面的方法实现(图5-15)。这时,热 流可通过测量热流体温降来计算得到。该曲线如教 材中图5-16所示。注意:这种情况是没有迟滞 的。而沸腾曲线C与F间的部分称作过渡沸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