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鉴赏与研究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班级: 14应用师2班
姓名:冯婷婷
学号: 2014045344107
指导老师: 朱小松
实验时间:2017年3月至6月
我清晰的记得电影鉴赏的第一节课,我们看了《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哽咽着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的父亲母亲》是张艺谋的一部老电影,课后时间我重新回味了一遍,感觉很好。

电影有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母亲那种执着的感情令人感动,害的我掉了不少眼泪,她的等待和追求都是那么地给人深刻印象,加上美妙地背景音乐,成了一部优美的爱情故事。

很多上一代的人都觉得这部电影感人,我虽然没有经过那一代的生活,但我依旧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看完《我的父亲母亲》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为其父亲的死感到悲伤,被母亲对父亲的爱感动。

虽然影片中并未出现什么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可母亲对父亲的爱就像那连山一样绵延不绝!
影片主要讲的是父亲母亲年轻时候谈恋爱的事。

而勾起我对父亲母亲往事诉说的竟是父亲的离世。

父亲病逝,我从县里回到家乡。

村长想用拖拉机把父亲从县医院接回来,原因是村里有困难。

因为村里的年轻劳力都出去打工了,村里没有劳力把父亲抬回来。

可母亲却执意要把父亲抬回来。

想让父亲重走那条路,记住那条路,正如影片所说“这条路有母亲对父亲太多殷切长久的期盼。

影片中母亲对父亲的那份执着永远让人感动。

也许在那个年代,父亲是非常优秀的了。

是在母亲这个没有文化的女孩心目中叫她特羡慕、特崇拜的一个人。

母亲是那样的执着,给父亲送饭,等父亲,为父亲做了她能做到的一切。

母亲对父亲的爱,感动了父亲,感动了全村的父老乡亲。

在影像方面,张艺谋与侯咏的合作可以称得上是完美。

在唯美的充满意境的诗化的镜头中,处处氤氲温暖与生机。

在表现年轻母亲的时候,镜头绝大多数用了特写景别。

把母亲第一次见到父亲那种少女怀春的心境,充分流露出来。

母亲在不远处望着送去的“派饭”,是否到了父亲的手里,那种对心上人的关爱,纯朴的爱情表达方式,通过特写让我们认识了母亲的纯情。

母亲每次看父亲时的那种腼腆,聆听父亲读书时的享受,母亲年轻时的美貌、朝气,都在这些特写中一一展现。

影片中还出现了许多运动镜头。

母亲在山间、在田野、在林中奔跑追逐的镜头,是影片中最多最美,也是最具动感的镜头,有着自然的生命蒸腾出来的气息,还有着一种对爱情狂热的追寻。

影片中主要出现了七次母亲奔跑。

第一次是在母亲初见父亲,两个人的视线相遇后,母亲少女的心被触动,欢腾的像小鹿般奔跑在路上。

第二次,母亲在一片金黄的白桦树林中偷看父亲送孩子放学时的奔跑,这时的动作被慢放,在母亲的主观与客观镜头交叉剪辑中,我们看到了母亲的那种执着、腼腆的暗恋。

第三次出现在父亲离村后,母亲追逐父亲的马车而去,这也是最激烈的一次奔跑,代表爱情信物的“青花瓷碗”打碎了,“爱情之餐”蒸饺掉在了地上,连父亲送给母亲的定情信物“红发卡”也跑丢了。

这段奔跑我们可以称它为“奔跑冲突”。

最后,“青花瓷碗”补好,这象征着破镜重圆,并且暗示父亲与母亲可永世不再分离。

“红发卡”也找回,象征着爱情只有靠自己才能找回,也终究会找回。

第四次奔跑是父亲走后,母亲相思中感觉听到了父亲的读书声,就立刻夺门而出,跑向学校,这种等待爱情的焦急心情充分表露。

那么接着就有了第五次,母亲的行为感动了上苍,父亲为看病中的母亲偷偷回来,母亲大病初愈得到消息立刻跑向学校,我们看到母亲身体虚弱跌倒了爬起来再跑,这种急切兴奋的心情又有主题音乐的烘托,我们都为之动容!第六次是年老的母亲又听到了熟悉的读书声,我们似乎看到了母亲像年轻时一样奔跑起来。

最后一次出现在影片结尾,是第一次奔跑的重复画面,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来到了父亲与母亲爱情的开始。

影片用黑白和彩色将过去与现在很好的隔开,彩色的过去表达了过去时光的美好、五彩缤纷,对父亲与母亲爱情时光的赞扬。

现在为黑白,带上了父亲死后的悲凉,又衬托出了过去美好的彩色。

在彩色画面部分,色调上处理成暖调,透露出这种温馨与生命的朝气。

画面色彩绚丽丰富,黄绿色的田野,金黄的白桦林,白色的树干与羊群,湛蓝的天空,深蓝的棉衣,还有服装上各种细小的色彩。

影片还是着重突出了红色,这次红色成了爱情的象征,红围巾,红棉袄,红布,红发卡,红剪纸。

红色在片中还流动起来,母亲的每次奔跑都是红色在流动,更增添了这奔跑时的动感。

光线又赋予画面活力。

年轻母亲总是被一团黄色暖光包围着,显得那么娇美可爱,朝气蓬勃。

室内场景“暗—亮—暗”的影调布置,晨、夕黄色暖光笼罩下的大自然,无不显现出一种和谐唯美。

又有灿烂明媚的阳光不断射入镜头,产生七彩光斑,这光斑又照衬着母亲,既美化了画面又使母亲倍添少女的青春活力。

朴素的美不是靠化妆而来的,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光塑造得。

在影像的技术处理上,几个段落应用了大篇幅的影像叠化。

像在母亲望着不远处的“派饭”是否送心上人拿走时,一份份饭被拿走,又吃完送回的镜头不断叠化,还有母亲苦苦寻找“红发卡”时在路边等到父亲回来时的叠化运用,都表示着时间的跨越,时间上的积累。

在抬棺这段画面的叠化,把这种送殡队伍的气势表现出来,又把这种追念之情,对爱的回报、爱的颂扬抒发了出来,一种诗意的延续。

配合影响运用出色的音乐。

用管乐奏出的主旋律贯穿于整部影片。

语言对白少,而音乐运用多,使整个影片的抒情之意、诗化风格,完全烘托出来。

情绪往往被音乐带到最高点,沉浸在这种悠长感伤地氛围中。

这首由三宝作曲的主旋律音乐像极了《泰坦尼克号》里面的主题音乐,中国的管乐的演奏不亚于苏格兰风笛的运用,再加上影片开头,家中《泰坦尼克号》海报的出现,仿佛告诉观众这是中国版的中国人自己的《泰坦尼克号》,拥有同样纯真伟大的爱情故事。

影片的开头以儿子“我”的第一人称进行旁白叙事,把观众引入故事中。

在黑白影响的现在时,儿子看着父亲与母亲合影的旧照片,想起了听到过的父亲与母亲年轻时的爱情故事。

接着转场,黑白照片叠化成了彩色的小路的空镜头,完成时空跨越,主旋律音乐跟着想起,进行情调上的渲染。

影片结尾,年老的母亲听到读书声跑到学校,是儿子在做父亲生前的事儿,母亲感慨万千,这时年老母亲的画面与年轻时的特写画面叠化,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少女时的母亲,感叹时光的流逝。

儿子读书声又与父亲的读书声重叠,这是穿越时空的交流,在子辈与父辈之间。

镜头最后又把我们带到了过去那个纯真年代,母亲看着父亲送学生放学,爱情的主题与尊师重教的主题又一次得到升华。

母亲初见父亲后的欢快奔跑的大远景,最后奔跑定格。

导演带我们回到父亲与母亲爱情的开始,又是对那种爱情祭奠的开始。

主题音乐又再一次响起,用了女声气音咏唱出来,把情祭的主题尽情渲染,把情绪推向高潮。

张艺谋说:“《我的父亲母亲》是一部讲述爱情,家庭,亲情的电影。

一个纯朴的姑娘爱上一个年轻的男人,一爱就是一辈子,他们的爱情很真诚……这是我第一次用诗意,浪漫,抒情和单纯去表现一个时代中的爱情故事……而这部电影是舍浓郁而求单纯。

”是啊!我们就要这种单纯,浪漫。

我们向往这种爱情,不如跟着电影一起来祭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