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复习材料(2012.6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当代史复习材料
一、列举题(3道)
1、赫鲁晓夫时期,美苏之间三次冷战危机:
①1958年欧洲大陆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1年8月至10月在欧洲大陆的第三次柏林危机
③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
2、按时间先后顺序列出5个最先爆炸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1946)、苏联(1949)、英国(1952)、法国(1960)、中国(1964)
3、列举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的三个重要事件及时间:
中苏大论战、珍宝岛事件、中共拒绝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伊犁事件
4、日本右翼分子有损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3件重要事件:
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台湾问题、教科书事件
5、列出4个50年代由美国出面组织的军事集团: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组织(1951年8 月)、澳新美安全条约组织(1951)、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组织(1953)、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1954)《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巴格达条约组织(1955)
6、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向后加入欧共体的国家:
希腊(1981)、西班牙、葡萄牙(1986)、奥地利、芬兰、瑞典(1995)
二、名词解释:(5道)
1. 铁幕演说
1946年3月5日,以民间身份访问美国的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富尔敦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
”“铁幕”以东的中、东欧国家无一不受到苏联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他提出,“此刻正高居于世界权力顶峰”的美国应担负起对“未来”的责任;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制止苏联共产主义的“侵略扩张”。
这就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它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铁幕演说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丘吉尔铁幕演说发表后,杜鲁门加快了遏制苏联的步伐。
2. 新东方政策
指近年来西德政府推行的“与西方合作、与东方和解”,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搞缓和的政策。
1969年9月,西德举行大选,勃兰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成新政府,勃兰特任总理。
他上台后,在外交上正式提出了“新东方政策”。
其主要内容是: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与东欧达成谅解,积极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承认战后欧洲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主张在“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基础上,扩大同东德的交往,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
“新东方政策”的第一步是与苏联、波兰达成谅解。
“新东方政策”的第二步是实现两个德国关系正常化。
“新东方政策”的第三步是同其他东欧国家建交,发展与东欧的贸易
关系。
1974年5月,勃兰特辞职,由斯密特继任总理。
他在外交上推行“均势战略”与“双轨政策”。
3、日美安全条约
日本国与美利坚合众国之安全保障条约,简称美日安保条约,由美国与日本在华盛顿于1960年1月19日签订。
此条约宣示两国将会共同维持与发展武力以抵抗武装攻击。
同时也将日本领土内一国受到的攻击认定为对另一国的危害。
也包括美军驻日的条文。
此条约在冷战时期强化了美日关系,也包括了后来进一步的国际合作与经济合作的条款。
4. 杜鲁门主义
指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新殖民主义纲领。
它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援助”某些国家“复兴”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等等。
同时要求国会拨款四亿美金,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们革命运动。
实际上是乘战后应发被削弱的时机,利用美元排挤英法势力干涉他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
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和“马歇尔计划”共同构成美国对外推行扩张政策的基础。
5. 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总统布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
1989年5月12日,布什总统在得克萨斯农业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提出其政府经过三个多月的回顾和审议所制定的新的对苏政策。
布什称之为“超越遏制”战略,宣称它是“美国战后对苏政策的彻底改变”,标志着“美国外交政策将进行哲学思想的变革”。
“超越遏制”的主旨是积极同苏联发展关系,加强美苏合作,促使苏联逐渐实现“自由化”,把苏联拉进“国际大家庭”,使其融合到国际社会中来。
超越遏制是鉴于国际格局发生新变化而作出的政策调整。
美国的做法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在保存军事实力的同时,利用苏联和东欧改革的机会,使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手段,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从遏制到超越遏制战略的改变,表明美国对苏战略的重点,由依靠军事威慑力量转向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进行渗透,但最终的目标是建立美国的霸主地位。
6. 布拉格之春
196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的一场改革运动。
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经济较为发达。
战后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
但从50年代中期起,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日益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人民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1959年至1962年,捷共尝试改革,但效果不好,改革中断。
60年代中期,捷的经济情况进一步恶化,改革之声又起。
1968年1月,杜布切克当选为捷共中央第一书记。
3—4月,改革运动达到了高潮,4月,捷共中央公布了改革的《行动纲领》,提出要建立一个新的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条件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改革政治、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行动纲领》受到人民的高度拥护,党内外人士积极展开讨论,提出各种改革方案,整个社会充满民主气氛,故而称胡紫薇“布拉格之春”。
这一改革触犯了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1968年8月20日,苏联领导华约五国悍然侵入捷克斯洛伐克,迫使其放弃改革。
7. 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是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际性政治运动,是由南斯拉夫(铁托)、印度(尼赫鲁)、印度尼西亚(苏加诺)、埃及(纳赛尔)、加纳(恩克鲁玛)五国共同发起的。
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宣言表示: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军备竞赛和维护世界和平。
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
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定期召开各种会议,其中以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最为重要。
自1973年始,首脑会议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由东道主担任主席。
不结盟运动创始人的最初目的是要联合新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形成一支不依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及其集团的独立政治力量,参与国际事务,以争取和维护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独立,发展民族发展,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新老殖民主义,70年代以来,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8. 亚非会议
又称万隆会议。
亚非会议是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背景下,第一次由亚非独立国家自己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亚非会议于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
4月24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
公报提出了著名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公报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谋求友好团结,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精神,被称之为“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标志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旧时代的结束和亚非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新时代的开始,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加速了亚非地区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同时为缓和当时的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亚非会议表明,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它是第三世界崛起的先声。
9. 古巴导弹危机
“猪湾”登陆失败后,美国继续推行政治上颠覆、经济上封锁古巴的政策,并制定了暗杀卡斯特罗的计划。
古巴要求苏联予以帮助。
为了抵制美国的全球扩张,赫鲁晓夫不顾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劝阻,于1962年4-8月,将苏联导弹运往古巴。
美国得知后,立即作出强烈的反应,美苏关系骤然紧张,几乎走向核战争的边缘,经双方反复交涉,10月底,赫鲁晓夫在取得美国保证不再进攻古巴后,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一场美苏冷战危机才告平息。
古巴导弹危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导致了美苏合作主宰世界;第二,它宣告了美国消灭古巴的企图完全失败,给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侵略,争取和维护民族自由、国家独立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10. 西德总理阿登纳
阿登纳1876年1月5日生于科隆天主教家庭,卒于1967年4月19日。
二战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1949~1963),著名政治家、法学家。
1906年选入科隆市议会;1917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科隆市长;后因反纳粹,曾两度下狱。
1946年当选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
二战一结束,他不失时机地在盟军的占领区里建立并扩大党的组织。
在
美、英、法把3个占领区合并建立统一的联邦时,他就任联邦议会议长,为即将建立的联邦共和国制订了宪法。
1949年8月,就任总理。
阿登纳反对社会主义思想,主张实现在法律统治下的个人主义,深信国家必须保证公民有独立研究学术和发展经济的最适合的机会,并使公民得到完全的法律保护。
在他执政时期,他的兴趣侧重在外交方面。
他对于与共产主义世界和平共处的可能性没有信心,并认为西方只有保持优势的威慑力量才能遏止共产主义集团的直接军事威胁。
他竭力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它的核装备,反对德国中立化。
在他任职期间,联邦德国恢复了主权,重振了国力,并赢得在欧洲事务上的发言权。
在他和戴高乐的共同努力下,德法两国达成了和解,为欧共体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1963年阿登纳以88岁高龄辞去总理职务,继续担任基督教民主联盟主席到1966年。
阿登纳具有卓越的先见之明,他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在德国处境最艰难的时刻,寻出一条安全通道。
阿登纳执政之时已七十有余,然而深广的阅历和对社会人生、政治经济的体察,使他像年轻人一样干练。
他领导联邦德国在短时间内创造经济奇迹,使他成为西方世界一位传奇式人物。
三、简答(3X10分)
1、简析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背景:
1、五、六十年的朝鲜、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大规模群众反对越战和黑人民权运动
使美国实力地位下降,而苏联势力地位有所增强。
2、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主要内容:
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经济、军事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
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
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2、简析阿以冲突原因。
1、20世纪上半叶,犹太复国运动组织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造成与阿拉伯人争夺土地的冲突。
2、耶路撒冷的旧城同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但三大宗教彼此互不包容。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中东渗透自己的影响,各自扶植了一批国家,一步步升级了阿以冲突。
4、以色列为解决水荒而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使阿拉伯国家也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5、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先后占领了原本属于阿拉伯国家部分领土,并定居之上。
3、简评战后美英特殊关系。
美英特殊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天然性: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英美联盟的自然纽带,这是天然性。
必然性:战后美英在称霸世界战略中,美英两国都必然要互相利用。
两面性:两国的利益关系是既互相一致又相互冲突的双重复杂关系。
不平等性:在特
殊关系中,英国始终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而美国则掌握了主动权。
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政治更加日益孤立。
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在加入欧盟过程的始终都受到制约。
英美特殊关系影响世界格局,促成两极格局的形成。
4、简析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1、日本进行了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较稳定的国内政局环境,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日本经济繁荣的最大原因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5、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6、日本在美国和朝鲜、越南战争的大量军事订货中大发横财;
7、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对日本进行大力扶持和保护。
5、简评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1、戴高乐向美国在西方世界事务中发起挑战,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削弱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力,也提高了法国在欧洲事务中的影响;
2、法国实行“非殖民化政策”,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增强了其在全球的地位。
3、戴高乐独立外交政策的实践,对其他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缓和东西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4、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法国地位。
6、简评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为二战后的英国构想出的外交战略基本原则,对战后英国外交政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所谓“三环”,指的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
1、该政策客观上让英国有机会维系其“霸业余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新均势”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安全;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使其有资格继美国、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利地保障了国家在战略上的主动性;
2、英国获得了“马歇尔计划”的大多数份额,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4、有助于具有浓厚保守主义传统的英国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平稳“着陆”,避免了大起大落可能产生的问题;
5、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
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论述题(1道)
一、用史实来论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
早在50年代起,美国已有“和平演变”政策进攻苏联和东欧。
先有杜勒斯的“和平演变”、“解放”,后有尼克松“不战而胜”、里根“革命战略”、布什“超越遏制”等等,企图“用这种曲折缓慢的途径来打败克里姆林宫”。
在60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日益孤立,美国在与苏联进行正面竞争的同时,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将苏联周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击破。
而东欧是东方集团中的薄弱环节,帝国主义选择了波兰、匈牙利为突破口,打着“鼓励改革”,利用经济力量诱迫社会主义改变方向,提出“第三个篮子——人权、自由移民、自由交流”等西方观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东欧各国共产党沦陷,苏联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在“和平演变”前投降。
2、经济没搞好是基础原因。
东欧一些国家经济长期落后同期资本主义国家,深层原因是体制问题。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军备竞赛中庞大的军费开支等不合理的经济问题和矛盾,引起广大群众不满。
而受大国沙文主义的民族的历史潜意识影响,把这种模式强加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
这种僵化的模式影响下,经济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础原因。
3、党的错误路线是关键原因。
这点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尤为突出。
1932年,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向共产主义前进”,赫鲁晓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社会主义”等都无视苏联实际,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轨道。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更是催化了苏联的解体。
另外,在剧变前动乱的关键时刻,东欧八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党制。
党的混乱错误的路线使国家潜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二、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例,论述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历史必然性?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次年法国便与欧洲其他5个国家共同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7年六国首脑签订了《罗马条约》,1968年开始实施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等等。
这些在经济上的一步步合作使欧盟的成员从中得到发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逐渐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2、欧盟正在走向政治联合和“用一个声音说话”。
1997年欧盟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决定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2009年欧盟27国签订《里斯本条约》。
这些都表明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可以在国际上不依赖他国独立地表达自己看法。
3、欧共体成立后,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合作。
70年代开始,欧共体开始“欧洲对话”,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与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
这些合作有利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使第三世界成为一支制衡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4、欧盟正逐步实现独立联合防务和安全。
1997年,欧盟15国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规
定西欧联盟将为欧洲联盟提供执行人道主义和救援任务、维和使命和危机处理战斗任务的行动能力。
1999年6月,科隆首脑会议通过《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的声明》,决定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
欧盟在欧洲的防务和安全方面目前还取代不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冷战时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直接军事威胁是促进西欧防务合作的主要因素。
1. 用史实来说明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的原因
东欧剧变的原因:
1)内部原因:
A.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后,都照搬苏联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苏联为了巩固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独立自主权。
在政治上,苏联要求东欧各国的执政党按照它的旨意部署行动计划、处理各自的内部事务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经济上,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各国唯一可奉行的社会主义模式。
东欧各国完全背离了各自的具体国情,成了美苏冷战的牺牲品。
B.经济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促进东欧各国不同程度上要求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50—80年代,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出现了高潮。
但这些改革除了南斯拉夫外,都未涉及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弊端,因而没有对旧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致改革成效不大,经济发展日趋缓慢,甚至出现滑坡。
C.政治原因:由于在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下官僚主义的滋生膨胀,进而导致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特权和腐败现象出现。
经济、政治上的失误和偏差,是各国党和政府的威信低落,其结果实施反对派能够获取相当数量的群众的支持并最终以大选的形式获取政权。
2)外部原因
A.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对东欧国家“松绑”,他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和对外政策的“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国共产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B.西方的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80年代初,西方国家加紧了这一战略的实施,利用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各种手段诱惑东欧国家,促使他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演变。
苏联解体的原因:
1)内因:
A.历史原因(根本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
主要包括长期存在的不适应商品经济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健全;民主政策的错误;对外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政策。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纠正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其宗旨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戈氏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之所以造成混乱和苏联的最终解体,其根本原因在于其政治改革的指导思想,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
2)外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以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例,论述世界格局“两极”走向“多极”的历史必然性
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形势和国际关系格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实力显著削弱,丧失了几个世界以来一直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50年代初,虽然西欧各国经济已逐渐恢复并初步发展,但已无法恢复昔日的地位。
②但是冷战正酣,欧洲成为两大阵营对抗的前沿阵地,保障自身安全是西欧面临的首要问题。
欧洲既要需要美国军事力量的存在,还希望通过联合来加强自己的地位,保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