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建设中的地下空间规划途径 1.充分利用地面建筑的地下空间 利用地面建筑开发单层或多层地下室,作为库房、出租店铺、地 下车库等用房,提高城市容积率,同时又是防灾、防护工程的一部 分,危急状态下作为掩蔽工程。规划中应将这些独立的地下空间用 通道互相联系,形成地下空间网。
2.地下空间开发规划的功能常同地面建筑使用性 质及环境相关 地下功能规划符合不同地段特点,如繁华商业 中心开发地下商业街。 如黑龙江省医院20世纪70年代建造了防护标准 的地下人防工程,开始作为招待所效益不佳而关 闭,后来利用医院优势而作为地下门诊部,自 1984年起,年收入达百万元;哈尔滨秋林地下商 业街工程利用商业中心区环境优势,一直获得较 高效益。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5.应将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的项目规划在地下,如交通、 市政管线(水、电、气、热等)、工业、公共建筑(商店、 影剧院、娱乐健身等项目),而将居住、公园、园林绿化、 动物园、娱乐休息广场、历史保护建筑留在地面或将居住 建筑规划在地面及地下浅层空间内。居住建筑规划在地下 时,应保证阳光、通风、绿化的实现。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1.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编制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 遵循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4.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从改善城市地面空间物理环境, 降低城市耗能,改善地面生活环境为原则,做到不重新污 染和破坏自然环境。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3.次浅层以内的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常结合地面道路进行。
包括城市地下铁道、公路隧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 一般同地面 城市道路相统一。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4.次浅层以内的地下公共空间建筑常结合城市的广场、绿 地、公园、庭院进行规划。 如城市广场下的地下公共建筑,公园下的地下健身项 目,庭院的地下或下沉式广场及景观等。
7.城市地下贮存系统规划:存放各种生活物品 及生产资料,有车库、粮库、油库、危险品库及 各种类型的气、水、核废料库等。
8.城市防灾与防护系统规划: 城市灾害对城市的破坏及互相诱导发生的次生 灾害呈现日益严重的趋势,应建立防灾减灾系统, 包括预测、预报、监测、警报及防空工程建设。 主要针对自然、人为及战争等对城市破坏的灾 害而编制防灾规划,防护工程是防御战争和灾害 的工程系统,地下空间防护工程规划应同城市防 灾规划相结合。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此图为城市环境条件示意图,有阳光、闪电、雨水、 地下水、江河、风、绿化、污染(废气、废水、废料)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此图为城市再循环系统示意图,由日本学者尾岛俊雄提出 的在城市地下空间内设立再循环系统的设想—回收废料, 储存热、水等以备需要时使用。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自然界孕育了生命,而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也就破坏 了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其结果必然对自然界的生命构成 威胁,出现人类生存危机。因此,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 然界原有的气、水、土地也就保护了生命存在的基础。
人类工程规划必须坚持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技术条件要求地下空间建筑必须认真对待不同土层的 影响,甚至水的影响,如越江隧道项目。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7.地下空间工程范围较广泛、类型多、技术条件复杂,是 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防护功能的地下市政 公用设施工程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特 点都使其不同于地面城市规划。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6.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结合城市防灾减灾及防护要求 进行,因为地下空间对地震等各种灾害的防护,以及包括 对核袭击在内的各种武器的防护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以保护城市的历史原貌,以节 约土地和扩大美化地面为基准,以保护环境生态为出发点。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其主要受限制的区域及环境有:地面建筑下次浅层空间 受地基基础限制,通常地面建筑工程建设影响深度为10— 100m之间,地下空间规划距地表越深受限制越少。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
原有城市规划基本上没有或较少考虑地下空间的规 划问题,原有城市规模越大,越集中,则用地矛盾越 突出,因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就越重要,而此时 做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就越受到地面城市规划的限制。
地下空间建筑可以使上述状况得到最理想的解决。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9.地下空间规划反映不出城市的景观艺术,室内艺术表现 成为主要方面,在功能方面更适合公共、工业、国防与人 防、交通及市政设施。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目前,城市自然环境气候被破坏的程度已对人类生活 及健康造成威胁,居民已纷纷从城市集聚的繁华区迁至郊 区,甚至在严重污染的区域其环境还不如地下,所以, “返回地下”、“回归大自然”的口号也是在如此的背景 下提出的。地下空间开发 并非对环境的破坏,而是出于 对环境的保护。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5. 由于造价的影响,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加之地下空间 是全封闭状态,在日光、自然通风环境、绿化及环境艺术 方面不如地面状况,因而封闭的地下空间不宜长期居住。 上述因素使地下资源的利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6.地下空间规划受地质条件影响很大
浅层和次浅层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10米以内和从 10米~30米的空间,这部分地下空间的利用价值最高, 开发最容易。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2.地下空间规划应结合地面建筑的地下室开发利用进 行。 地下室的开发利用是地面空间资源的一部分,目前 大多地面建筑都利用多、高层建筑开发地下建筑,多 层建筑的地下2层及高层建筑的地下3—8层建筑已多 见,其影响深度可达几十米。 日本地下街就起始于地面建筑的地下室相连而形成, 因此,早期的地下街比较混乱。
第3章 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
§3.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3.2 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3.3 城市地下空间的总体布局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几十年才被列入城市规划管理中。
我国建设部于1997年12月颁布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利用管理规定》,使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工作走向法制 化。
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4.城市地下交通设施规划:包括地铁、公路及自行车 车道,是地面交通改造的主要出路。高架城市交通造成环 境污染、城市景观破坏,地下交通减少噪声、空气污染, 不占用地面农田、空间。 5.城市地下空间民用工程规划:以公共活动为目的, 有地下商业、体育馆、音乐厅、健身房、实验室、医院等。 居住区规划侧重于有阳光、良好通风、绿化的环境,如地 面建筑地下室、掩土或覆土建筑、窑洞及下沉式广场地下 空间等。 6.城市地下工业设施规划:对温度、湿度、密闭隔绝、 防灾防护等要求较高的工业适宜设在地下空间。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1.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受到原有城市规划的限制
原有城市规划基本上没有或较少考虑地下空间的规划问 题,原有城市规模越大,越集中,则用地矛盾越突出,因 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就越重要,而此时做地下空间工 程规划就越受到地面城市规划的限制。
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规划的协调关系:城市现状、新 城规划、地面区段功能 如商业中心地下不宜建地下工业工程项目 2.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现状与发展预测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下室、掩蔽所、地下人防工程, 地铁、库房、地下街、地下综合体等。20C50~60年代不 断开发地下空间,解决城市用地紧张。 地下空间需求预测:针对城市人口增长率、土地利用的 预测,根据土地、建筑的人均占有率,以保护土地、生态 环境为根本,预测地下空间需求总量。
第二节 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地面空间建设的关系
(1)地下空间是城市地面空间资源的补充:城市发展表 明只有当地面空间资源不足时,人们才会积极开发地下 空间,地面空间开发总是在先,地下空间开发大多有滞 后的特征。如地面交通紧张时通过开发地铁扩展交通设 施等。 (2)地下空间建筑开发同人民防空工程相结合:过去地 下建筑主要是为战争服务,城市地面空间紧张,大中城 市地下空间开发已是目前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不仅仅 是战争的需要,更应注意在大量开发地下空间工程的同 时把防灾防护纳入地下空间开发的领域中。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地下工程规划必须坚 持以下原则: 3.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应根据地区发展水平及经济能力 进行,分步实施近、中、远期规划目标,分层实行立体综 合开发。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2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3)在地面城区建设定型的现状下进行地下工程规 划:地下工程受地面道路、建筑和其他设施影响 较大,地面建筑规划的形式决定地下建筑规划的 形式。
(4)新城规划需将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规划相结 合:新城开发应吸取旧城的经验,将地下空间开 发内容同城市建设与环境改造结合起来。
2 地下空间开发同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
因为地面建筑规划往往在工程防护方面考虑不多,常常 成为战争重点袭击对象。
2.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特点、原则与内容 2.1.1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特点 8.地面城市建设在科学与技术方面创造了现代化奇迹,给 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便利。其负面影响是不断挤占农田 耕地,破坏了环境生态,使江、河、大气收到严重污染, 又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3.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的规划:城市管网系统 如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煤气供热、电视网络、 防洪抗洪设施等,由分项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同规 划人员共同制定规划。 过去管网自成体系,不能统一规划,浪费人力、 物力、财力。采用“地下共同沟” 永久设施的 “市政管线廊道”,布局统一,便于维修,没有艺 术要求,只有使用功能要求,设便于人、轻便机动 车廊道内通行的休息室、工具室,将水、电、气、 热等设施统一组织在“市政管线廊道”内,垂直或 水平划分空间,防止相互干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