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极耳检验标准
贴片铝电解电容检验规范
![贴片铝电解电容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f73eacf8c75fbfc67db22b.png)
好好学习社区IQC检验规范产品名称贴片铝电解电容文件编号共 1 页第 1 页序号检验项目检验内容要求检验频次检验器具检验方法不良等级示意简图(备注)A B C1 供货商是否为合格供应商一次/每批目测B2 包装包装良好,附出厂合格证明一次/每批目测B3 规格、数量产品规格、名称、数量与实物一致一次/每批目测(与标样对比) B4 标识标识清晰、完整、正确一次/每批目测(与标样对比) C5 标识附着力标识附着力良好10只酒精(分析醇)、棉球用酒精棉球拭擦三次,字迹应保持清晰B6 外观检查无破损、变形、污迹,引脚无氧化10只目测(与标样对比) A B7 封装尺寸详见产品规格或图样10只游标卡尺测量相关尺寸,判断与标准尺寸是否相符。
B8 漏电流电解电容的漏电流10只漏电流测试仪符合设计要求,详见漏电流测试仪操作说明书A9 容值与偏差电解电容的容值10只LCR电桥测试频率:1KHZ±10%,测试电压0.3VrmsA备注1、封样产品应该在供货商送的第一批合格产品中抽取,原则上以后规格、标识、外观等方面的检验以封样的产品为标准。
2、抽样标准:一般以10只/每批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Ⅱ级。
3、致命缺陷(A):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性能完全丧失;AQL——0.065。
严重缺陷(B):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导致产品性能部分失效;AQL——0.65。
一般缺陷(C):一般质量不符合规定,轻微影响或者不影响产品的正常性能;AQL ——1.5。
4、反应计划:若发现1个或1个以上A类缺陷或B类缺陷以及2个以上C类缺陷则该批产品则判为不合格品,并对不合格品并进行隔离、标识。
同时具备两种以上不合格的进行不合格评审;单项不合格的外检站应将统计结果上交质管部,质管部反馈给供应商。
5、质检单上应记录以上所有A类、B类检验项目的检验结果。
编制/日期校对/日期审核/日期。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f70e9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e.png)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引言: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是一种常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板连接的组件。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可靠,必须制定相应的检验标准来对公差聚合物铝极耳进行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基本概念、检验方法和标准要求。
一、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概述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是一种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板连接的金属零件。
它由铝制成,并配有特定的公差范围,以确保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可靠性和稳定性。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常用于电子设备的外壳、散热器和导电板等部件上,其重要性不可低估。
二、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检验方法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以下是常用的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外观是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的首要因素之一。
在外观检验中,应对公差聚合物铝极耳进行视觉检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表面是否平整,无明显凹陷或凸起。
- 表面是否光滑,无明显划痕或破损。
- 孔径是否准确,孔径内部是否清洁无杂质。
2. 尺寸检验: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尺寸是另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应使用相关测量工具,比如千分尺或千分尺测量仪等,对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尺寸进行精确测量。
比较测量结果与标准尺寸,确保其尺寸在指定公差范围内。
3. 导电性能检验: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用于电子设备和电路板连接,其导电性能的稳定性与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应使用导电性能测试仪器,对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导电性能进行测试。
检验时,应确保导电性能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
三、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标准要求为确保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质量和性能,制定相应的标准是必要的。
以下是公差聚合物铝极耳常见的标准要求:1. 外观要求:- 表面平整,无凹陷或凸起。
- 表面光滑,无划痕或破损。
- 孔径准确,内部清洁无杂质。
2. 尺寸要求: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尺寸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尺寸应测量精确,并在指定公差范围内。
3. 导电性能要求:公差聚合物铝极耳的导电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正极极片外观检验标准
![正极极片外观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435acf631b765ce050814b6.png)
目测→直尺or游标卡尺
不允许料区掉料
or边缘掉料宽度≤0.5mm,且掉料处的铝箔平整
正极片干料点
料区表面大颗粒或干料辊压后留下的亮斑,表现为颜色明显发亮的点甚至点中央一点会脱落掉料
MA
目测→直尺or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
直径≤1mm,数量≤3个,厚度差≤3um,且不掉料
or数量≤5个,直径≤0.5mm,可视为1个直径≤1mm的干料点
正极片暗斑
由涂布产生的表面凹坑或压辊表面的凹坑引起,辊压后因压实低而表现为颜色发深的暗点;前者厚度薄,后者厚度厚
MA
目测→直尺→千分尺测量
直径≤5mm,数量≤5个,厚度差≤3um
正极片竖纹
涂布产生的沿着或垂直涂布方向在固定的位置出现,因敷料密度不同导致辊压后颜色的差异,表现为明暗的竖条状的暗痕、暗纹、亮纹
MA
目测→直尺
料区波浪长度≥10mm,极耳上波浪距离料区5mm以外
正极片料区错位
涂布产生的正反面不对齐
MI
目测→直尺
错位距离≤2mm
正极片料区尺寸不合格
冲片的误差和涂布的错位导致极片的料区两面的长度不一致,面的长度≤工艺上限,短面的长度≥工艺下限-1mm
正极片损伤
明显的极片划伤、缺损、裂口
CR
目测
不允许损伤
正极片鼓包
因收卷挤压或涂布不均匀导致极片不平,前者极片垂直涂布方向(横向)一整条或一侧凹凸不平的变形,后者料区中间小面积凹凸不平,颜色发亮
MI
目测→游标卡尺、千分尺测量
极片变形≤1mm
局部发亮鼓包厚度差≤3um
正极片波浪边
分切产生的极片两侧边荷叶边状的不平整,侧面观察表现为上下的交替凹凸不平
缺陷类型
极耳工艺焊接概述课件
![极耳工艺焊接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9024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7.png)
技能培训不足
由于极耳工艺焊接技术的专业性和复 杂性,技能培训不足往往成为制约焊 接质量提高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可以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操作人 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意识。同时, 也可以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焊接设 备和技术,降低对操作人员的依赖。
06
相关专利与参考文 献
极耳工艺焊接相关专利申请情况
极耳作用
极耳作为电池的正负极连接体, 负责传递电流,确保电池的正常 充放电功能。
极耳制造工艺概述
01
02
03
材料选择
根据电池类型和性能需求, 选择适合的金属材料作为 极耳。
制造流程
经过一系列的成型、焊接、 检验等环节,最终制作出 符合要求的极耳。
工艺要点
确保极耳与电芯的连接牢 固,导电性能良好,避免 出现短路或断路现象。
焊接材料使用注意事项
储存环境
确保焊接材料存放在干燥、通 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潮湿和高
温环境。
使用期限
注意焊接材料的保质期和使用 寿命,过期材料应进行检测或 丢弃。
清洁度
使用前确保焊接材料的清洁度, 以减少焊接缺陷的风险。
焊接工艺
根据具体的焊接设备和工艺要 求,选择合适的焊接参数和工
艺方法。
04
极耳工艺焊接应用
铝极耳焊接材料 种类:纯铝、铝合金等。
特性:轻质、高导电率、良好的耐腐蚀性。
极耳焊接材料种类及特性
铜极耳焊接材料 种类:紫铜、黄铜等。
特性:高导电率、高耐腐蚀性、良好的机械强度。
极耳焊接材料种类及特性
镍极耳焊接材料 种类:纯镍、镍合金等。
特性:高导电率、良好的耐腐蚀性、较高的机械强度。
焊接材料选择依据
专利申请数量
原材料标准-铝带
![原材料标准-铝带](https://img.taocdn.com/s3/m/dc09375ef8c75fbfc77db2c3.png)
7
电阻
规格0.1mm的电阻≤3.0mΩ;
规格0.2mm的电阻≤1.8mΩ;
规格0.13mm的电阻≤2.5mΩ;
电阻值波动≤0.5mΩ。
将各种规格铝带裁成06型铝极耳,用电阻测试仪测试电阻(夹具使用钢壳盖板电阻测试夹具)。
电阻测试仪
编制:审批:批准:
文件名称:
原材料检验标准—铝带
文件编号
版次
b.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测量数据要准确、真实;
c.“*”表示该测试项目为参考项目,仅在首次来料检验、原材料情况异常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时进行选测。
d.“▲”表示该项目为关键测试项目。
5.0参考文件
N.A.
6.0记录文件
《新材料确认书》
7.0附件
N.A.
编制:审批:批准:
页码
生效日期
B/03
2/2
8
焊接性
铝带与06型铝盖板超焊后牢固,剥离力>9N。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铝带,将铝带裁成06型铝极耳后与铝盖板超焊后,用拉力计测其剥离力。
超焊设备拉力计
与铝箔焊接后牢固,不易脱落。
将极耳与铝箔焊接后,用手轻轻拉扯极耳,铝箔被拉坏,焊接处不分离。
超焊设备
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
已分切好的铝带厚度公差为:±0.02mm,宽度公差为:±0.05mm。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铝带,用卡尺测量宽度,千分尺测量厚度。
卡尺,千分尺
材质*
铝带材料状态如下:
规格0.1mm的铝带为H22态纯铝;
规格0.13mm的铝带为H22态或O态纯铝;
规格0.2mm的铝带为O态纯铝;含量≥99.0%。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935f63383d049649b6658df.png)
公差聚合物铝极耳检验标准-..————————————————————————————————作者:————————————————————————————————日期:新材料检验标准-聚合物铝极耳制定:日期校核: 日期审核: 日期核准: 日期分发部门及份数:1.总裁( )2. 副总裁( )3. 品质保证部( )4. 研发部( )5.产品制造部( )6. 产品工程部( )7. 供应链管理部( )8. 营销管理部( )9.运营管理室( ) 10. 厂务部( ) 11.财务部( ) 12. 人资行政部( )文件变更记录修订序号生效日期变更叙述修改人1.目的规范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对产品使用聚合物铝极耳进行评估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标准。
2.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范围内对聚合物铝极耳进行评估工作。
3.参考文件N.A4.部门职责与权限N.A5.术语和定义新材料:从未在公司认证或使用过的原材料以及尚未评估过的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6.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1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实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2检验内容序号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检测设备1 包装a. 标识清楚,内容正确可识别;b. 外包装无破损、受潮、未有严重撞击痕迹;c. 外包装上需有环境有害物质方面的标识。
目测/2 外观表面色泽均匀、光亮、清洁、无油污、锈迹;带材应平直、切边整齐,无卷边。
目测/3 金属条材质采用铝AlN3O,纯度≥99.3%委外检测,要求供应商每年提供一次材质报告。
/ 弯折性能弯折7次不发生断裂。
将极耳垂直夹于镊子或相应的夹具上,180°对折多次。
镊子或相应夹具宽度与产品规格书相符公差范围:宽度±0.1mm按抽样水平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极耳,用视频显微镜测量宽度,精密测厚仪测量厚度。
铝箔检验标准
![铝箔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16478110661ed9ad51f3ea.png)
10
延伸率▲
铝箔延伸率≥1%。
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
b. 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测量数据要准确、真实;
c. “*”表示该测试项目为选测项目,仅在首次来料检验、原材料情况异常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时进行选测。
d. “▲”表示该项目为关键测试项目。
e. “※”表示该项目为内部检测项目
参考文件.Leabharlann 记录文件《原材料检验报告》
附件.
编制: 审批: 批准:
温度:25℃±5℃;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
检验内容
序号
检验
项目
检 验 标 准
检 验 方 法
检测设备
1
包装
a. 标识清楚,内容正确可识别,单卷有可追溯标识;
b. 外包装无破损、受潮、未有严重撞击痕迹;
c. 外包装上需有环境有害物质方面的标识。
目视
/
2
外观
铝箔表面应清洁、平整,接头数≤1个,不允许有凹点、腐蚀、开缝、褶皱等现象;表面平滑,无明显翘边、油污、起皱、印痕和花边,切面平整;铝箔展开不允许有粘连和撕裂现象;无明显其它外观问题。
抽取一定数量的铝箔使用冲片机冲取小片,称重计算面密度。
冲片机,分析天平
7
材质*
铝含量≥%,状态:H18。
委外测试,供应商每年提供一份报告。
/
8
焊接性※
与极耳焊接后牢固,不易脱落。
将极耳与铝箔焊接后,用手轻轻拉扯极耳,铝箔被拉坏,焊接处不分离。
超焊设备
9
拉伸强度▲
铝箔拉伸强度≥150N/mm2
原材料检验标准—镍极耳
![原材料检验标准—镍极耳](https://img.taocdn.com/s3/m/e70365fe767f5acfa1c7cdc3.png)
8
焊接特性*
270℃烙铁直接接触极耳表面9s,电池无损伤、无漏液。
按生产工艺将极耳制成样品电池,用可调温电烙铁(如HAKKO936)调270℃进行测试。
极耳导体能正常上锡,无气泡和虚焊。
按生产工艺进行上锡和焊接。
9
极耳胶DSC分析*
分析极耳胶DSC曲线,极耳胶的加工温度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资料相符
5.增加选测项目“高温高湿、水浴实验”。
A02
2007-8-17
1.增加选测项目“焊接特性”;
2.增加选测项目“毛刺检查”。
3.取消“拉力测试”中对注液后拉力的要求。
7.0参考文件
N.A.
8.0质量记录
《进货检验报告》
9.0附件
N.A.
卡尺、千分尺
3
韧性检查
镍带对折8次无断裂现象
镍带同一位置重复对折180°,直至镍带断裂。
4
毛刺检查*
极耳两端毛刺和侧边毛刺小于20μm
将显微镜观测到的图像用计算机处理,测出极耳毛刺的大小
5
拉力测试
未注液时,镍极耳与铝塑膜封焊拉力≥2N/mm
按生产工艺将镍极耳与铝塑膜封焊,沿导体边沿剪开, 用拉伸试验机测铝带与铝膜间的拉力。
6.0修订履历
版本
生效日期
变更内容
A00
2006-4-21
新版发行
A01
2007-7-20
1.将“粘附性”和“可焊性检查”项目更改为“拉力测试”;
2.取消“熔胶效果”检测项目中关于“极耳胶与导体附着层面有一层白色胶状物”的要求;
3.更改“耐电解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方法;
4.增加选测项目“极耳胶DSC分析”;
铝箔检验标准
![铝箔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ec8197652d380eb63946d03.png)
/
3
泡泡沙
无严重泡泡沙。
目视,每三个月同供应商确认使用情况。
/
4
厚度
铝箔厚度参照相关规格标准,相应的公差为:±。
抽取一定数量的铝箔,使用测厚仪或千分尺进行测量。
测厚仪或千分尺
5
宽度
参照相应规格标准,公差为±1mm。
抽取一定数量的铝箔,用钢尺测量宽度。
钢尺
6
面密度▲
铝箔:48g/m2,
公差为±8%。
铝箔检验标准
原材料检验标准—铝箔
文件编号
版次
页码
生效日期
HXDL-IQC-002
B/00
1/1
目的
规范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铝箔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针对山西华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铝箔。
定义
.
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环境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抽取一定数量的铝箔使用冲片机冲取小片,称重计算面密度。
冲片机,分析天平
7
材质*
铝含量≥%,状态:H18。
委外测试,供应商每年提供一份报告。
/
8
焊接性※
与极耳焊接后牢固,不易脱落。
将极耳与铝箔焊接后,用手轻轻拉扯极耳,铝箔被拉坏,焊接处不分离。
超焊设备
9
拉伸强度▲
铝拉伸强度≥150N/mm2
样本长度为200±,宽度为15±,然后使用拉伸试验机测试其延伸率,试验机夹头距离为100±,拉伸速度为5~25mm/min,测试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为测试结果。
拉力试验机
10
延伸率▲
铝箔延伸率≥1%。
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
铝极耳检验标准
![铝极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06e159ef111f18582d05a85.png)
新材料检验标准■铝极耳制定: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日期校核: _________ ___________ 日期一审核: _________ ___________ 日期一核分发部门及份数:准: _________ ___________ 日期一1. 目的规范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对产品使用铝极耳进行采购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与标准。
2. 适用范围本标准仅适用于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铝极耳。
3. 参考文件N.A4. 部门职责与权限N.A5. 术语和定义新材料:从未在公司认证或使用过的原材料以及尚未评估过的供应商提供的物料。
6. 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6.1环境要求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实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温度:25 CEC ;相对湿度:45%〜75%;大气压力:86KPa 〜106KPa。
注:a.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上相关内容的检测报告,并承诺所提供的内容属实,并承担若内容不实所引起的一切责任;b. 测量仪器/仪表在使用前必须校准,测量数据要准确、真实;c. "▲表示该项目为关键测试项目。
7. 记录表单〈〈新材料确认书》〈〈材料信息表》〈〈原材料样品登录表》〈〈材料测试申请单》8. 附件附件1:铝带电阻率测量方法1. 环境要求铝带制样和整个测试过程均应处于25 土5 C温度条件下。
2. 制样样品长度方向除去首端的150mm,沿长度方向均匀裁取铝带10条制成铝极耳,裁取铝极耳的长度为10cm,要求裁取的铝极耳表面不能存在明显污渍和划痕。
3. 测试步骤极耳电阻采用具备四点测试功能的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位置分别距极耳两端的距离不能超过1mm,待仪器测量数值稳定后记录测量值。
沿极耳长度方向均匀选取5处,采用测试项目3中同样方法测量极耳厚度及宽度数值,算术平均得到极耳的平均厚度及宽度数值,最终计算得出极耳平均截面积。
4. 计算极耳电阻率按如下公式进行计算:p =R*S/L式中:p ---- 样品电阻率,Q? m;R---- 极耳测量电阻值,Q;S—极耳平均截面积, m ■L—极耳长度,m.极耳平均电阻率为10个平行测试样品电阻率的算术平均值。
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技术规范-2024标准
![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技术规范-2024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58931b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52.png)
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的装备工艺、模组装配设备要求、模组装配过程控制。
本文件适用于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生产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8331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通用技术要求SJ/T11798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3.2模组将一个以上单体电池按照串联、并联或串并联方式组合后,通过一些零部件进行防护固定,并作为电源使用的组合体。
3.33.4模组装配从卷芯揉平到电池封口的工艺过程。
4装配工艺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工艺流程5模组装配设备要求5.1.1方形锂离子电池模组装配产线设备应符合GB/T 38331的要求。
5.1. 5.1设备基本参数2设备基本参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设备基本参数序号项目技术要求1整线结构具备极组、电芯外观保护功能,不损伤来料结构件、极组和装配后电芯。
2整线检测扫码和检测具备检出并挑出不合格品功能。
3整线扫码要求扫码枪角度可调。
4称重检测自动称重来料极组重量,称重量程≥2500g ,称重精度0.01g 。
5绝缘测试电压可调范围0V ~1000V ;测试时间:0.5~5s ,精度±0.1s 。
6热压(预留)压力调节范围1T ~15T ,温度调节范围80°C ~120°C ,热压时间≤90s 。
7单极组包胶单极组中部整圈包胶2道,贴胶后进行有无检测。
8X-Ray 检测每个极组进行2对角+极耳检测。
9超声波预焊极组称重、绝缘检测、对极耳进行超声波预焊、裁切、除尘,完成后对极组进行高度检测(裁切尺寸)、裁切外观检测、贴胶有无检测。
10超声波终焊将连接片、极组极耳及保护片用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焊接过程除尘,焊后对焊印区贴胶,完成后对进行贴胶有无检测;保护片为预留功能。
原材料技术标准(极耳)
![原材料技术标准(极耳)](https://img.taocdn.com/s3/m/1f4a32613b3567ec102d8a3b.png)
原材料技术标准—镍极耳
一、产品名称:镍极耳
二、镍极耳组分
负极材质:镍
胶带材质:PP/PEN/PP(聚丙烯) 极耳PP胶溶点150℃颜色:褐色
三、质量指标
1、外观:
①表面清洁光滑无油;
②切向毛刺(小山状)≤0.02mm;
③无裂痕、分层、气泡,平直无折痕.
2、尺寸:
基材厚度: 0.1±0.01mm
极耳与胶总粘接强度: ≥ 15N/15mm
3、耐弯折性:90°连续弯折10次,金属条无折断。
5、耐腐蚀性:在600ppm水份、60℃条件下在电解液中浸泡24h,材料稳定,极耳胶与基体的
粘接稳定。
四、贮存条件
1、温度:≤35℃
2、湿度:≤80%
3、储存周期:1年
原材料技术标准—铝极耳
一、产品名称:铝极耳
二、铝极耳组分
正极材质:铝
胶带材质: PP/PEN/PP(聚丙烯) 极耳PP胶溶点150℃颜色:褐色
三、质量指标
1、外观:
④表面清洁光滑无油;
⑤切向毛刺(小山状)≤0.02mm;
⑥无裂痕、分层、气泡,平直无折痕.
2、尺寸:
基材厚度: 0.1±0.01mm
极耳与胶总粘接强度: ≥ 15N/15mm
3、耐弯折性:90°连续弯折10次,金属条无折断。
5、耐腐蚀性:在600ppm水份、60℃条件下在电解液中浸泡24h,材料稳定,极耳胶与基体的
粘接稳定。
四、贮存条件
1、温度:≤35℃
2、湿度:≤80%
3、储存周期:1年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铝极耳检验标准
![铝极耳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5d60e2f8c75fbfc77db248.png)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铝极耳,与相应规格的镍带或镍片用激光点焊机点焊后测拉力。
6
熔胶效果
封焊后,铝塑膜与极耳胶封焊面熔胶均匀,无气泡、杂物、凹凸点。
按生产工艺将铝极耳与铝塑膜封焊,冷却后用手将铝极耳与铝塑膜撕开,目视检测。
7
耐电解液腐蚀性能
铝极耳浸泡电解液60℃烘烤24h后,极耳胶与铝带间无脱落现象。
将铝极耳浸泡在电解液中,60℃烘烤24h后取出检查。
8
焊接特性*
270℃烙铁直接接触极耳表面9s,电池无损伤、无漏液
按生产工艺将极耳制成样品电池,用可调温电烙铁(如HAKKO 936)调270℃进行测试。
9
极耳胶DSC分析*
极耳胶加工温度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资料相符
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后做DSC分析,极耳胶加工温度应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资料相符。
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检测内容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1
外观
导体外观:铝带无斜纹、毛刺、氧化、损伤、蚀斑、油污等。
目视检验
绝缘胶体外观:绝缘胶胶体无折皱、缺裂口、凹凸点、气泡、杂物等。
目视检验(40倍放大镜)
2
尺寸
依对应规格铝极耳的图纸要求
卡尺、千分尺
1.0目的
规范有限公司铝极耳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针对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铝极耳。
3.0定义
N.A.
4.0职责与权限
技术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执行和维护
5.0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5.1环境要求
01-IQC检验作业指导书-铝极耳
![01-IQC检验作业指导书-铝极耳](https://img.taocdn.com/s3/m/edc24866a45177232f60a2fc.png)
1.0 作业准备1.1 准备好劳保用品,在操作各项项目时,要戴好劳保手套进行操作。
1.2 准备好所需的计量器具并根据《仪器作业指导书》做出相关的判定。
确认的内容包括计量器具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以及准备好使用时需用到的补助品、有无超过计量日期、有无损坏、有无按照仪器标准进行保养维护等。
确认OK后,方可使用;如存在问题,则按照计量仪器使用的相关文件进行处理。
铝极耳检验中所用到的计量仪器有:(1)千分尺:用于极耳的厚度测量;(2)内径测量治具:用于测量极耳卷轴内径;(3)放大镜(或显微镜):应用于极耳毛刺等微部外观不良的判定;(4)卡尺:用于测量极耳的宽度。
1.3 准备好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及适用的文件资料。
2.0 检验内容2.1 包装外观目视包装没有破损,极耳标签和外箱包装标签内容一致。
2.2 极耳外观目视极耳没有波浪边、没有弓形、表面无明显划痕氧化等外观不良,判定标准参照工艺文件:毛刺用带放大镜测量--测量方法参照工具显微镜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2.3 尺寸用内径测量治具进行测量,铝带厚度(0.100±0.010mm)用千分尺来测量,铝带宽度(4.0±0.10mm)用卡尺进行测量,具体的测量方法参照卡尺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
2.5 留样标准每批次留样2m进行备份,贴上标签,放在样品袋中,密封后进行保存,保存期限为2年。
3.0 注意事项3.1 在检验时必须戴好劳保手套;3.2 极耳卷轴极易松散,在检验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3.3 在检验过程中,必须按照文件规定进行检验;3.4 来料检验按照送检的先后顺序,根据车间物料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检验,确保生产物料的连续性;3.5 检验后,必须填写完整的《来料检验报告》;如来料检验不合格,则及时开具《物料不良改善通知书》;3.6 料件的状态标识、物品标识都必须标识正确;3.7 来料检验周期为三个工作日(以收到送检单日期为开始日期,期间如有放假、周末则不在计算内)。
原材料技术标准(极耳)
![原材料技术标准(极耳)](https://img.taocdn.com/s3/m/4e6bff99a417866fb94a8e36.png)
.原材料技术标准—镍极耳一、产品名称:镍极耳二、镍极耳组分负极材质:镍胶带材质:PP/PEN/PP(聚丙烯)极耳PP胶溶点150℃颜色:褐色三、质量指标1、外观:①外表清洁光滑无油;②切向毛刺〔小山状〕≤;③无裂痕、分层、气泡,平直无折痕.2、尺寸:基材厚度: ±型号A B C D E F G极耳宽度(mm)2±3±4±5±7±8±10±PP胶间长度(mm)35±135±150±150±150±150±150±1PP胶宽度(mm)———————PP胶长度(mm)5±7±12±13±15±16±18±PP胶厚度(mm)±极耳与胶总粘接强度: ≥15N/15mm3、耐弯折性:90°连续弯折10次,金属条无折断。
5、耐腐蚀性:在600ppm水份、60℃条件下在电解液中浸泡24h,材料稳定,极耳胶与基体的粘接稳定。
四、贮存条件1、温度:≤35℃2、湿度:≤80%3、储存周期:1年精品.原材料技术标准—铝极耳一、产品名称:铝极耳二、铝极耳组分正极材质:铝胶带材质:PP/PEN/PP(聚丙烯)极耳PP胶溶点150℃颜色:褐色三、质量指标1、外观:④外表清洁光滑无油;⑤切向毛刺〔小山状〕≤;⑥无裂痕、分层、气泡,平直无折痕.2、尺寸:基材厚度: ±型号A B C D E F G极耳宽度(mm)2±3±4±5±7±8±10±PP胶间长度(mm)35±135±150±150±150±150±150±1PP胶宽度(mm)———————PP胶长度(mm)5±7±12±13±15±16±18±PP胶厚度(mm)±极耳与胶总粘接强度: ≥15N/15mm3、耐弯折性:90°连续弯折10次,金属条无折断。
18650圆柱电池检验规范.
![18650圆柱电池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63c839d69dc5022aaea00f6.png)
序号检验设备及工装检验
频次
质量记录11
除湿机每2h巡检记录表刷粉机每1h巡检记录表12——每1h巡检记录表13直尺每卷首检记录表14直尺首件首检记录表15
卡尺
每1h
首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16直尺每1h
首检记录表巡检记录表
17
——每1h巡检记录表
18——每1h巡检记录表
设备仪表每小时直尺首件直尺每1h
尺寸符合工艺技术要求,槽部应无渡层脱落、开裂、表面无变形现象。停机,填写异常反馈单反馈
折极耳折极耳将极耳折成“S”形,极耳不能碰到壳壁符合工艺技术要求返工合格涂密封胶
合盖后涂胶,需均匀一致
不允许漏涂或多(少涂
返工合格
检查超声波焊机设置参数
符合工艺技术要求
停机调整
目视检查焊点数量、有无焊穿、烧蚀现象,用手轻扯极耳检查焊接效果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不能有焊穿、烧蚀现象,极耳扯掉后盖帽上有铝屑残留停机调整,不合格品返工使用电子天平抽检电池注液量,每次抽检3-5只
工序名称
工位名称
零件名称
设备及工装
文件编号:IS-QA-05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在降温之前检查工人生产记录,根据生产记录计算烘粉时间并记录
烘烤时间12±2 h时间不够,继续烘干;时间超出,填写异常反馈单反馈极片取出之前复检烘箱温度,并记录
极片取出温度≤45℃
继续降温
烘烤开始时、结束前、过程中各抽检一次烘箱真空度读数并记录
极之间是否短路
卷芯表面不得有粉尘,正、负极之间不短路.电压选择250V ,倍率选择×102放电按钮置于off状态,报警界限设置08
返工卷针规格使用卡尺测量卷针直径,目视检查卷针外观,进行首件确认符合工艺技术要求,卷针外观无变形、表面清洁
铝塑膜检验报告
![铝塑膜检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c6c25ec281e53a5802ffde.png)
铝塑膜检验报告写:袁启朗日期:2013-06-6页码:2/3一、外观要求:不允许有针孔、异物、粘连、涂层不均匀、复合层间离及明显损伤、气泡、皱纹、脏物等缺陷。
检验效果:合格外观图片二、测试厚度0.113um(±公差10%)实测/um 上海迈恩新铝塑膜深圳彭宝圆铝塑膜0.112 0.1110.113 0.1140.115 0.1120.113 0.1150.114 0.113写:袁启朗日期:2013-06-6页码:3/3均值/um 0.1134 0.113结果OK OK实际测试结果:效果:合格三、冷冲压成型性实验方案:按规定型号设计深度冲膜不允许分层、破裂、针孔漏光项目方案1 方案2写:袁启朗日期:2013-06-6页码:4/3铝塑膜厂家上海铝塑膜深圳铝塑膜设计深度 4.0/3.0 4.0/3.0模具80570 80570实验材料辅料上海铝塑膜实验数据槽深项目冲壳深度设备参数平均值 5.0 压力冲壳时间拉伸时间最小值 4.8 0.75Mpa 0.8S最大值 5.3深圳铝塑膜实验数据槽深项目冲壳深度设备参数平均值 5.0 压力冲壳时间拉伸时间最小值 4.8 0.75Mpa 0.8S最大值 5.3冲压后图片写:袁启朗日期:2013-06-6页码:5/3检验效果:按规定型号设计深度冲膜无分层、破裂、针孔漏光,经检验合格。
四、耐电解液浸泡试验实验方案:温度45 ℃用电解液浸泡48小时1.不允许铝层以PP分层铝层导通;2.尼龙层以铝层分层后铝层不能变色。
里层图片层图片检验效果:PP层无分层检查不导通检验合格写:袁启朗日期:2013-06-6页码:6/3五、熔胶试验实验方案:撕开封接处,铝塑膜两边粘有均匀CPP并带乳白色封口实验数据:上海铝塑膜深圳铝塑膜设备参数设备参数项目顶封验证效果项目顶封验证效果压力0.26Mpa 正常压力0.26Mpa 正常上模温度193℃正常上模温度193℃正常下模温度241℃正常下模温度241℃正常封口时间3S 正常封口时间3S 正常封口效果铝带极耳焦处过熔封口效果铝带极耳焦处过熔六、顶封装拉力测试溶胶过写:袁启朗 日期:2013-06-6 页码:7/3实验方案:顶封压力3.5~4kgf/cm 2、上模温度190℃、下模温度250℃、封口时间3S 、封头宽度2MM后裁切小片8MM 宽度±0.5MM 、长度20-25MM 测试溶胶拉力。
Ni-Mh Ni-Cd Li-ion ER CR LP电池检验标准
![Ni-Mh Ni-Cd Li-ion ER CR LP电池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72700990029bd64793e2c35.png)
目录
一、文件封面 (1)
二、文件目录 (2)
1、MH/CD/Li-ion/ER/CR尺寸标准 (3)
2、Ni-Mh内阻标准 (5)
3、Ni-Cd内阻标准 (8)
4、LP卷绕类电池标准 (11)
5、LP叠片类电池标准 (26)
一、MH/CD/Li-ion/ER/CR尺寸标准(单位:mm)
二、Ni-Mh内阻标准
四.LP卷绕类电池标准
备注:电池后缀N代表三元体系;电池后缀H代表高容量,L代表低容量,T代表厚度薄,P代表大电流电池,G 代表高温电池.D代表低温电池,M代表极耳中心距,F代表三元体系。
备注:A代表叠片电池,H代表高容量,N代表三元体系电池,M代表锰酸锂体系电池,P代表大电流电池,L代表6C倍率电池,S代表10C倍率电池,W代表15C倍率电池,R代表20C倍率电池,CM代表锰酸锂加钴酸锂混合材料体系电池,CN代表钴酸锂加三元混合材料体系电池,I代表相同型号电池不同极耳中心距的区别,D代表低温电池,G代表高温电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检测内容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标准
检测方法
1
外观
导体外观:铝带无斜纹、毛刺、氧化、损伤、蚀斑、油污等。
目视检验
绝缘胶体外观:绝缘胶胶体无折皱、缺裂口、凹凸点、气泡、杂物等。
目视检验(40倍放大镜)
2
尺寸
依对应规格铝极耳的图纸要求
卡尺、千分尺
3
韧性检查
铝带对折6次无断裂现象
铝带同一位置重复对折180°,直至铝带断裂。
4
毛刺检查*
极耳两端毛刺和侧边毛刺小于20μm
将显微镜观测到的图像用计算机处理,测出极耳毛刺的大小
5
拉力测试
未注液时,铝极耳与铝塑膜封焊拉力≥2N/mm
按生产工艺将极耳与铝塑膜封焊,沿导体边沿剪开,用拉伸试验机检测铝带与铝膜间的拉力。
1.0目的
规范有限公司铝极耳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
2.0适用范围
本标准仅针对有限公司范围内使用的铝极耳。
3.0定义
N.A.
4.0职责与权限
技术部负责本标准Βιβλιοθήκη 制定和修订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执行和维护
5.0检测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5.1环境要求
除非另有规定,本标准中各项试验应在如下条件下进行:
温度:25℃±5℃;
10
高温高湿、水浴实验*
电池不允许有起泡、漏液、鼓胀现象,电池厚度变化不允许超过0.5mm。水浴后外观无变化
电池样品充满电后,放入60℃,湿度大于90%的恒温恒湿箱中保持96h后测试。
注:加“*”号的项目为选测项目,仅在首次来料检验、原材料情况异常或客户有特殊要求时进行选测。
6.0修订履历
版本
生效日期
变更内容
A00
2006-4-21
新版发行
A01
2007-7-20
1.将“粘附性”和“可焊性检查”项目更改为“拉力测试”;
2.取消“熔胶效果”检测项目中关于“极耳胶与导体附着层面有一层白色胶状物”的要求;
3.更改“耐电解液腐蚀性能”的检测方法方法;
4.增加选测项目“极耳胶DSC分析”;
5.增加选测项目“高温高湿、水浴实验”。
铝极耳与镍带(镍片)激光焊拉力≥5N
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铝极耳,与相应规格的镍带或镍片用激光点焊机点焊后测拉力。
6
熔胶效果
封焊后,铝塑膜与极耳胶封焊面熔胶均匀,无气泡、杂物、凹凸点。
按生产工艺将铝极耳与铝塑膜封焊,冷却后用手将铝极耳与铝塑膜撕开,目视检测。
7
耐电解液腐蚀性能
铝极耳浸泡电解液60℃烘烤24h后,极耳胶与铝带间无脱落现象。
A02
2007-8-17
1.增加选测项目“焊接特性”;
2.增加选测项目“毛刺检查”。
3.取消“拉力测试”中对注液后拉力的要求。
7.0参考文件
N.A.
8.0质量记录
《进货检验报告》
9.0附件
N.A.
将铝极耳浸泡在电解液中,60℃烘烤24h后取出检查。
8
焊接特性*
270℃烙铁直接接触极耳表面9s,电池无损伤、无漏液
按生产工艺将极耳制成样品电池,用可调温电烙铁(如HAKKO 936)调270℃进行测试。
9
极耳胶DSC分析*
极耳胶加工温度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资料相符
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试后做DSC分析,极耳胶加工温度应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资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