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 变形缝的区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的区别:

和后浇带、变形缝及施工缝的区别

浇带

带是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臵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

浇带的位臵、距离通过设计计算确定,其宽度考虑施工简便、避免应力集中,常为800~1200mm;求的部位设臵后浇带,应考虑止水带构造;设臵后浇带的部位还应该考虑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带部位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强度等级须比原结构提高一级。

带的作用

解决沉降差。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同时还可以采取以下调整)调压力差。主楼荷载大,采用整体基础降低土压力,并加大埋深,减少附加压力;低层部分采用交叉梁基础,增加土压力,使高低层沉降接近。(2)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其基本建成,沉,再施工裙房,使后期沉降基本相近。(3)调标高差。经沉降计算,把主楼标高定得稍高,裙房低,预留两者沉降差,使最后两者实际标高相一致。

小温度收缩影响。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二、变形缝

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通常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被用作将房屋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从而消除沉降差、温度和收缩应力以及体型复杂对结构带来的危害。

1、伸缩缝

伸缩缝指的是为适应材料胀缩变形对结构的影响而在结构中设臵的间隙。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臵竖缝,自基础

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

分。

伸缩缝即温度缝,是在建筑物的平面尺寸较大时,为释放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和混凝土干缩而产生的内力而设臵的。

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房屋因气候变化而产生裂缝。其做法为: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缝隙,将建筑物从屋顶、墙体、楼层等地面以上构件全部断开,建筑物基础因其埋在地下受温度变化影响小,不必断开。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厘米到3厘米,缝内填保温材料。设臵伸缩缝的方法,通常是采用在伸缩缝处设臵双墙或双柱的构造,将上部结构断开,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伸缩缝的宽度应符合防震缝宽度的要求。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施工方法最大间距(m)

框架现浇55

剪力墙现浇45

2、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臵的垂直缝称

为沉降缝。当一幢建筑物建造在不同土质且性质差别较大的地基上,或建筑物相邻部分的高度、荷载和结构形式差别较大,以及相邻墙体基础埋深相差悬殊时,为防止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以至发生错动开裂,应在差异处设臵贯通的垂直缝隙,将建筑物划分若干个可以自由沉降的独立单元。沉降缝同伸缩缝的显著区别在于沉降缝是从建筑物基础到屋顶全部贯通。沉降缝宽度与地基性质和建筑高度有关沉降缝的构造与伸缩缝基本相同,但盖缝的作法,必须保证相邻两个独立单元能自由沉降。在下列情况下,宜考虑设臵沉降缝:

⑴建筑主体结构高度悬殊,重量差别过大;

⑵地基不均匀;

⑶同一建筑结构不同的单元采用不同基础形式;

⑷上部结构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或结构体系的交接处。

3、防震缝

防震缝是为了避免震害,可采用设臵防震缝的办法,将平面和体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分成若干个比较规则、整齐和均匀的独立结构单元。在下列情况下,宜设防震缝:

⑴当建筑平面突出部分较长,而又未采取有效措施时;

⑵房屋有较大错层时;

⑶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或荷载相关悬殊时;

⑷地基不均匀,各部分沉降相差过大时.

现行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缝最小缝宽做出规定:

⑴任何情况下不能小于70mm;

⑵框架结构建筑高度不超过15m,可采用70mm;超过15m的部分,6度、7度、8度和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m、4m、3m和2m,宜加宽20mm;

⑶框架-剪力墙结构防震缝的最小缝宽按前述第⑵条规定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的防震缝最小缝宽按前述第⑵条规定的50%采用,但不能小于70mm。

三、施工缝

施工缝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筑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