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传播途径

禽流感传播途径

H7N9禽流感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H7N9禽流感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

哪些人是感染H7N9禽流感的高危人群?

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1年禽流感考试试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为哪类法定传染病?( B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季节?( A ) A.冬春季 B.夏季 C. 春季 D. 秋季 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易感人群是哪一类?( A ) A.任何年龄 B.12岁以下儿童 C.青年 D.老年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鉴别诊断依据是什么?( A ) A.病原学检查 B.实验室检查 C.影像学检查 D.临床表现 5、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确诊病例上报时限?( A ) A.2小时 B.6小时 C. 8小时 D. 24小时 二、多选题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途径?( ABC ) A.呼吸道 B.密切接触 C.直接接触 D.消化道 E.血液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治疗原则?( ABCDE ) A.隔离原则 B.对症治疗 C.抗病毒治疗 D.中医治疗 E.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3、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五早”是?( ABCDE ) A.早发现 B.早报告 C.早隔离 D.早诊断 E.早治疗 4、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到位”是?( ABCD ) A.认识到位 B.宣传到位 C.人员到位 D.物资到位 E.治疗到位 5、H7N9禽流感疫情监测“四加强”是?( ABCD ) A.强化联动 B.强化监测 C.强化防控 D.强化培训 E.强化治疗 6、H7N9禽流感的病例分类有哪几类?( CDE ) A.医学观察病例 B. 临床诊断病例 C.疑似病例 D.确诊病例 E.监测病例 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染源有哪几类?(ABCDE) A.患禽流感的鸡 B.携带禽流感病毒禽类 C.野禽 D.患禽流感鸭 E.患禽流感鹅 三、问答题 (一)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定义?

传染病疫情知识应知应会

基础传染病知识 1、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第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1次会议修订通过,从 2004年12 月 1日起施行。 2、法定传染病分几类各类传染病有多少病种 分甲、乙、丙类,共39种。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26 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人感染H7N9禽流感。 丙类传染病 11 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3、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有: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 4、其它传染病的上报填卡方法 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生殖道沙眼衣

原体感染、肝吸虫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不明原因肺炎,也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栏内注明。 5、责任疫情报告单位哪些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采供血机构。 6、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进行网络报告。 7、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8、对传染病人应做到哪四早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9、医疗卫生人员是否可以向社会公开传染病病人以及家属的信息 不可以。医疗机构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将传染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和个人病史向社会公开。 10、传染病构成流行过程的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1、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模板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一期 2013年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负责人(签字): 填表时间:2015-3-10 通知 红星乡卫生院及各乡村医生: 为提高红星乡卫生院及乡村医生的健康意识,通过治流感不如防流感讲座,让乡卫生院及乡村医生正确认识流感。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达到防治一体化。 地点:红星乡卫生院会议室 讲座内容:治流感不如防流感树立健康的理念 授课人:刘树眀 参加人员:红星乡卫生院医务人员及部分乡村医生 2015-3-10

健康教育简报 名山区中医医院健康教育科第3期 2015年1月22日 治流感不如防流感 主讲人:刘树明 一、教学目的: 让医务人员正确认识流感。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达到防治一体。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正确认识流感 2、流感的预防原则 3、生活预防流感小知识 4、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二)正确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发病机制: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结合上皮细胞含有唾液

2018人感染H7N9禽流感6种知识考试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版)》等6种重点知识考试参考答案 1.患者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时,病原学检测间隔(c ),连续两次阴性,可根据相应规定解除隔离措施。 A.1-2 天 B.3-4天 C.2-4天 D.4-5天 2.以下关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d A.血生化中有肌酸激酶升高 B.对患者呼吸道标本采用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C.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检测出H7N9禽流感病毒 D.以上均对 3.重症病例病毒核酸阳性可持续(A )周以上 A.3 B.6 C.9 D.12 4.下列哪项不是寨卡的临床特征D A.发热 B.皮疹 C.关节痛 D.角膜炎 5.人感染H7N9禽流感易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 ) A.年龄≥45岁 B.合并严重基础病或特殊临床情况 C.发病后持续高热(T≥39度) D.淋巴细胞计数持续降低 6.以下不属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次要标准的是(D ) A.呼吸频率≥30次/分 B.氧合指数≥250mmHg C.多肺叶浸润 D.血尿素氮≥7.14mmol/L 7.以下不能对寨卡病毒灭活的是( C) A.70%乙醇 B.1%次氯酸钠 C.红外线照射 D.过氧乙酸 8.以下关于埃博拉出血热错误的是(C ) A.病毒分离应采集发病一周内患者血清标本,用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

B.发病前21天内,在没有恰当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接触过埃博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尸体等符合其流行病学史 C.疑似病例应及时采集标本,并送至所在医院检验科进行病原学检测 D.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9.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D ) A.一次性口罩 B.纱布口罩 C.特效抗病毒口罩 D.医用防护口罩 10.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D ) A.5分钟 B.15分钟 C.30分钟 D.1小时 11.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并落实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确保诊疗区域的工作环境达到(D )的需求 A.消灭一切可能性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D.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医务人员安全救治患者 12.根据WHO通报的MERS疫情,结合文献报道,对(A )进行修订。 A.《中东呼吸综合征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2014版)》 B.《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C.《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D.《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3.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之前应:A A.留取呼吸道标本 B.做药物过敏实验 C.查验血型 D.量体温 14.截至2016年1月,至少在非洲、亚洲、美洲的45个国家有(A )传播的证据 A.寨卡病毒 B.鼠疫 C.霍乱 D.疟疾 15.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A ) A.肺炎 B.腹泻 C.出血 D.呕吐

禽流感的预防知识讲座

魏官庄小学 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讲座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三、H7N9的症状和预防

1. 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度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降温毯等。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 2. 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3.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4.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5.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 6. 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7.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8. 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9. 春夏转换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觉得,天气变暖了,就可以少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10. 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再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H7N9禽流感培训试题及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试题 一.填空题 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二.简答题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诊断标准? 根据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1)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确诊病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并且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3)重症病例:肺炎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或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者为重症病例。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治疗原则? (一)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二)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三)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量可加倍,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2)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四)中医药治疗。

(五)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六)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 一、人禽流感基本知识 1、禽流感基本知识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鸟类(尤其是鸡)之间引起流行,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从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2、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二、人禽流感流行概况 1、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现状 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

命。 2003年2月,香港两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1人死亡。 2003年2月28日,荷兰暴发H7N7型禽流感疫情。至4月,病毒感染800多家鸡场1100万只鸡。83人感染,一名男子死亡。 2004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泰国和越南11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其中8人死亡,但未发现人际传染。 2004年4月6日,加拿大两名养鸡工人出现感冒症状,被确诊为感染H7N3禽流感病毒。 2004年8月,越南再添三人死于H5N1病毒感染。 2004年12月,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了自9月初以来越南的首例人感染H5N1病毒病例。 2005年1月至2月,越南新发13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其中12人死亡。 2005年11月7日,印度尼西亚已确认9起人感染H5N1病例,其中5例死亡 2、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鸽子、鸭、鹅等禽类,特别是鸡;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易感人群:一般来说,人类呼吸道缺少与禽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H7N9防控培训测试题选择题

2017年H7N9防控培训测试题 姓名日期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禽流感病毒属于()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副流感病毒 E、鼻病毒 2、下列哪个不是流感流行的传染源() A、病人 B、隐性感染者 C、潜伏期病原携带者 D、病后病原携带者 E、动物 3、流感患者发病几天内的传染性最强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4、流感样病例标本的采集对象为发病天内的流感样病例。 A、2 B、3 C、5 D、6 E、7 5、关于流感样病例监测标本运送保存正确的是 A、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48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48小时内送到的,应-70℃保存

B、标本采集后-20℃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70℃保存 C、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D、标本采集后4℃以下保存,并于48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48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E、标本采集后0℃以下保存,并于24小时内运送至流感监测实验室,如不能24小时内送到的,应-20℃保存 6、以下不符合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采样要求的是 A、疫情发生地疾控中心负责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鼻拭子 B、必要时可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 C、每起爆发疫情应采集至少5份左右咽、鼻拭子,如果病例在5例以下,应全部采样 D、对不能明确诊断的可增加采样批次和采样数量 E、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以后,患者可正常上课或者上班 7、流行性感冒的典型临床表现不包括 A、高热伴畏寒或寒战 B、头痛、肌痛 C、急性热病容 D、腹痛、腹泻 E、全身乏力 8、关于“流感样病例”的定义哪个是正确的 A、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B、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和咽痛,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C、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咽痛或流涕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D、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或流涕之一,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E、发热(腋下体温≥38℃)伴咳嗽和流涕,缺乏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 9、在流感样病例爆发疫情中,内无新发病例,可判定为爆发终止 A、3天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摘要 [摘要]乙肝病毒感染是慢性乙肝发病的最常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20 亿人感染乙肝病毒,35 000万人慢性感染,每年约有60 万人死于乙肝。为了防治乙肝,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现在已被许多国家用于乙肝免疫。这大大降低了乙肝的感染率,同时也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的发生率。但由于宫内感染和免疫失败的存在,这两种方法并不能完全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了解乙肝的宫内传播机制与免疫失败之间的关系对于预防宫内感染和乙肝的垂直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作者即对乙肝的宫内传播机制和免疫失败的关系作一综述。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宫内感染机制; 免疫预防; 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 文献综述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ccording to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world's 2 billion people infected with hepatitis B virus, 350 million people with chronic infection, about 600 thousand people die every year.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treat hepatitis B, hepatitis B vaccine and immunoglobulin are now used in many countries for hepatitis B immunization. This greatly reduces the infection rate of hepatitis B, bu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cirrh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t because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immune failure, these two methods can not completely block the spread of hepatitis B viru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rauterin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the immune failure in the prevention of intrauterine infection and the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试题答案

简答题答案 1、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 答:符合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气急,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甲型流感病毒抗原阳性,或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2、对发热、疑似病例的转运流程? 答:穿、戴防护物品→出车至医疗机构接患者→患者戴外科口罩→将患者安置在救护车→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车辆及设备消毒→转运下一例患者。 3、接触疑似或确诊H7N9时医护人员应做哪些防护? 答;一次性防护服、Na5口罩、手套、眼罩。 4治疗H7N9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 答;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 5、人感染H7N9禽流感密切接触者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答.密切接触者是指诊治疑似或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曾照料患者的家属;在疑似或确诊病例发病前1天至隔离治疗或死亡前,与病人有过共同生活或其他近距离接触情形的人员;或经现场调查人员判断需作为密切接触者管理的其他人员。 6、《泰安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工作方案》规定的密切接触者管理工作内容有哪些? 答;1、采集所有密接鼻咽拭子各1份,采集所有密接全血5mL各1份,送市CDC进行检测。 2、温1次,并询问是否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每日下午3:30前向当地CDC报告当日医学观察结果。医学观察期限为与病例无防护接触之日起7天,医学观察期间发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者要立即报告市CDC,采集其咽拭子标本和血标本送市CDC进行PCR检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观察期满1周后,采集所有密接全血标本5mL,送市CDC。 7、运用中药预防H7N9禽流感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1、使用预防中药应由执业医师开具处方,不要自行判断、选择;

流感防治知识汇总

流感防治知识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早期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困难。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流感如何预防?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主要预防措施包括: (一)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二)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三)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五)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六)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七)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卫生部制定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已刊登在卫生部官方网站。 哪些人应该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但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有关规定组织的群体性接种或应急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 公民提供。一般来说,年龄在6个月以上,没有接种禁忌者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以下人群推荐接种: 1、60岁以上人群; 2、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

3、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 4、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5、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 6、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 7、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什么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应慎用流感疫苗。此外,以下人群禁止接种流感疫苗: 1、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 2、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 3、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 4、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 5、慢性病发作期; 6、严重过敏体质者;

禽流感试题

禽流感、不明原因肺炎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人禽流感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病原体为甲型流感病毒 B、人、禽、畜共患疾病 C、人流感病毒毒素与禽流感病毒毒素不同。 D、病禽及健康带毒的禽是其主要传染源。 2、对禽流感病毒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甲型流感病毒 B、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 C、变异性大 D、对人类不致病 3、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密切接触传播 B、空气飞沫传播 C、粪-饮水-口传播 D、虫媒传播 4、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起病缓慢 B、高热 C、头痛、乏力、全身酸痛 D、严重者可出现肺炎、呼吸困难 5、人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 A、3天 B、7天 C、14 天D、21天 6、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属于哪类法定传染病,发生流行时按哪类传染病管理 ( ) A.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C.属于甲类传染病,流行是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D.属于丙类传染病,流行是按乙类传染病管理 7、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不包括:() A、加强疫情监测

B、封锁禽流感疫区 C、对疫区周围5公里内的禽类进行强制性免疫 D、对人类进行免疫接种 8、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多发生在哪个季节 ( ) A.春夏 B.夏秋 C.冬春 D.秋冬 9、对禽流感易感性的正确说法应该是:() A、兽医易感 B、养禽人员易感 C、禽群和人群普遍易感 D、老人与鸡易感 10、关于预防人禽流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加强体育锻炼 B、对鸡肉等食物应煮熟 C、密切接触者预服达菲后不需要隔离观察 D、密切接触者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应警惕禽流感的可能 二、是非题 1、人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禽、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 2、禽流感不会跨种传播感染人类。() 3、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4、病人一旦被怀疑为H5N1病毒感染,应马上由家属陪同,多人监护,并送进 医院。() 5、疑似和确诊人禽流感患者均应隔离治疗,以综合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6、人禽流感传播途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传播。() 7、人禽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为病禽和健康带毒禽类,以鸡、鸭为主。 () 8、禽群和人群对禽流感普遍易感。() 9、人禽流感早期临床表现与人流感相同,但易发生肺炎,预后差,病死率 高。() 10、禽流感夏秋季高发。() 11、1周内是否到过禽流感爆发流行区对人禽流感的诊断意义重大。 () 12、人禽流感属乙类传染病,但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三、填空

H7N9禽流感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格1.5分,共66分) 1、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为:病人体温(腋温),伴有或之一。 2、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3、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推测可能是:。传播途径主要是、。高危人群有: ,以及在发病前内接触过禽类者。 4、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潜伏期一般为天以内。 5、患者一般表现为症状,如,,少痰,可伴有头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体温大多持续在℃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纵隔气肿、脓毒症、、及急性肾损伤等。 6、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一般或。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并有血小板。对疑似病例应采集和标本。 7、胸部影像学检查,重症患者呈双肺及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 8、根据、及,可作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行病学史不详的情况下,根据、和,特别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或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以诊断。 9、医务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即:。 10、武汉市目前救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定点医院是:等10家医院,但未确诊时不得转诊,发现监测病例,应立即上报医院科和科,先由专家组进行会诊,如不能排除的再由专家组进行会诊。

二、简答题:(34分) 1、监测病例的定义?(10分)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病例的定义?(10分) 3、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治疗?(14分)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一) 1.≥38℃,咳嗽,头痛、肌肉酸痛 2.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呼吸道 3.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 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1周内 4.7天 5.流感样发热咳嗽肌肉酸痛重症肺炎3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休克意识障碍 6.不高降低减少降低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标本和血清标本 7.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 8.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实验室 检测结果H7N9禽流感病毒 9.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接触所有患者时均应帯外科口罩,严格执行 手卫生等措施。 10.同济医院、中南一样、市医疗救治中心等医务科公共卫生科院内专 家组区卫生局组织 (二) 1.监测病例。同时具备以下4项条件的病例: 1)发热(腋下体温≥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减少; 4)不能从临床或实验室角度诊断为常见病原所致肺炎。 2.疑似病例:符合上述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生化及胸部影像学特征,甲型流感 病毒通用引物阳性并排除了季节性流感,可以有流行病学接触史。 3. 1)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 2)对症治疗。可吸氧、应用解热药、止咳祛痰药等。 3)抗病毒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a)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可选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或扎那米韦(Zanamivir), 临床应用表明对禽流感病毒H5N1和H1N1感染等有效,推测对人感染 H7N9禽流感病毒应有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75mg每日两次,重症者剂 量可加倍,疗程5-7天。扎那米韦成人剂量10mg,每日两次吸入。 b)离子通道M2阻滞剂:目前实验室资料提示金刚烷胺(Amantadine)和金刚 乙胺(Rimantadine)耐药,不建议单独使用。 4)中医药治疗 5)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 食。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抗菌药物应在明确继发细菌感染时或有充 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使用。 6)重症患者的治疗。重症患者应入院治疗,对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者给予吸氧及 其他相应呼吸支持,发生其它并发症的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治疗。

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XX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 1、为提高医务人员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意识、报告与处置能力,应做到四早,即、、、。 2、根据人感染H7N9禽流感传播途径,在实施的基础上,采取隔离和隔离的防护措施。医务人员接触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时应当戴口罩。 3、对疑似或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安置;疑似患者进行隔离,经病原学确诊的同类型患者可以安置。 4、H7N9疑似或确诊患者使用的医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等应。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用后,应彻底。 5.对污染物、排泄物、污染环境的消毒可以使用、、及。 6、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可迅速进展出现、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及。 7、禽流感病毒可分为:禽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 8、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马、水貂和。 9、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抵抗力较强,加热或煮沸以上可灭活。 10、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原体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1、H7N9禽流感的诊断主要依靠检查.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如:、扎那米韦等。 12、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体温大多持续在℃以上,出现,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1、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垂直传播 2、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时,医务人员应戴()、护目镜及穿隔离衣。 A、外科口罩 B、一次性医用口罩 C、医用防护口罩 D、脱脂棉纱布口罩 3、.对疑似或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患者应采取的措施不适宜的是() A、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病区 B、病情允许时,患者应戴一次性口罩 C、指导患者注意呼吸道卫生和手卫生 D、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终末消毒 4、人感染H7N9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5、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 A、医生 B、农民 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 D、司机 6、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省份,常规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数每周不低于( ) A、5份 B、10份 C、15份 D、20份 7、人感染H7N9禽流感监测病例的网络报告时限( ) A、2小时内 B、6小时内 C、12小时内 D、24小时内 三、多选题(每题4分,共48分)

禽流感的预防知识讲座

魏官庄小学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病毒知识讲座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一、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目前尚不明确,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为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 (二)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三)易感人群。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人类对H7N9禽流感病毒易感。现有确诊病例均为成人。 (四)高危人群。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 二、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三、H7N9的症状和预防 1. 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

度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降温毯等。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 2. 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3.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4.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5.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 6. 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7.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8. 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9. 春夏转换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觉得,天气变暖了,就可以少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10. 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再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答案

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测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共10题,每题5分,请将每题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弧内。 1、下列哪项不是禽流感的早期临床表现(B) A、发热、流涕、鼻塞 B、结膜炎 C、咳嗽、腹痛、腹泻 D、咽痛、头痛 2、禽流感患者胸部X线可表现为(A ) A、单侧或双侧肺炎 B、肺空洞形成 C、肺部钙化灶 D、支气管扩张 3、影响禽流感预后的主要因素是(C ) A、早期使用抗生素 B、出现异常淋巴细胞 C、禽流感病毒的亚型 D、白细胞增高 4、禽流感抗病毒治疗首选(D ) A、利巴韦林 B、泛昔洛韦 C、金刚烷胺 D、奥司他韦 5、用奥司他韦治疗流感,可减轻发病和症状,但应在发病( D )天内使用。 A、5 B、4 C、3 D、2 6、关于对禽流感的易感性,正确说法应该是(C ) A、老人与鸡易感 B、小孩与鸭易感 C、禽群与人群普遍易感 D、妇女与养禽人员易感 7、禽流感的最长潜伏期为( D )天 A、1 B、3 C、5 D、7 8、在《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禽流感属于( A ) A、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B、甲类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间城镇2小时内,农村6小时内 C、丙类传染病,监察管理 D、乙类传染病,疫情上报时间城镇6小时内,农村12小时内 9、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为( D ) A、1天 B、14天 C、9天 D、7天以内 10、人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依据是:( C ) A、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正常 B、血液中血小板总数降低 C、恢复期病人血清中抗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大于等于4倍升高 D、X线胸部检查出现阴影

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请将每题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弧内。 1、人禽流感的传染源是(病禽)和(带病禽)。 2.、人禽流感患者有发热、流涕、咳嗽、头痛等症状,半数患者有(肺部病变)体征。 3、人禽流感患者血常规的淋巴细胞常(降低)。 4、(达菲/奥司他韦)和金刚烷胺或金刚乙胺可抑制人禽流感H5N1病毒株复制。 5、禽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密切接触)、(空气飞沫)、(粪—饮水—口)等。 6、流感病毒可分(甲)、(乙)、(丙)三个亚型。禽流感病毒属于(甲)亚型。 7、根据20 04年东亚、南亚控制禽流感的经验,(大规模封杀病禽)是控制疫情蔓延的重要措施。 8、人感染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 )天以内。 9、对禽流感病毒易感的人群:有密切接触病禽或带病毒的健康禽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的人、(儿童)、(身体弱抵抗力低的人)、(老人)。 10、禽流感容易在(鸡)、火鸡、(鸭子)、(鹅)、鸽子等动物中患病和流行。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预防流感知识讲座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 什么是H7N9禽流感?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出现的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

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6、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ridae)正嗜肝DNA 病毒属(Orhtohepadnavirus),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HBV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估计全世界HBV携带者高达3.5亿。我国人群HBV携带率约为10%,HBV携带者超过1.2亿。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结构电镜下HBV感染患者血清中可见三种形态的病毒颗粒,即大球型颗粒,小球型颗粒和管形颗粒。 (1)大球型颗粒:又称为Dane颗粒,是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直径42mm,电镜下呈双层结构的球型颗粒。外层相当于病毒的包膜,由脂质双层和病毒基因编码的包膜蛋白组成,包膜蛋白包括HBV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前S1抗原(Pre S1)和前S2抗原(Pre S2)。内层为病毒的核心,相当于病毒的核衣壳,呈20面体立体对称,核心表面的衣壳蛋白为HBV核心抗原(hepatitis B core antigen ,HBcAg)。病毒核心内部含病毒的双链DNA分子、DNA多聚酶等。 (2)小球型颗粒:直径为22nm,为一种中空颗粒,成分为HBsAg,是HBV 在肝细胞内复制时产生过剩的HBsAg装配而成,不含病毒的DNA及多聚酶,无感染性。这种小球型颗粒大量存在于血液中。 (3)管形颗粒:由小球型颗粒聚合而成,颗粒长100~500nm,直径22nm,成分与小球型颗粒相同,具有与HBsAg相同的抗原性。 2.基因结构与编码蛋白HBVDNA分子为不完全双链环状DNA,两链长短不一。长链是负链,约有3200个核苷酸,短链为正链,是长链长度的50%~100%。HBVDNA负链含4个开放阅读框(ORF),分别称为S,C,P,X区。其中S区有3个启动子,分别编码主蛋白(含HBsAg)、中蛋白(含PreS2Ag和HBsAg)和大蛋白(含PreS1Ag、PreS2Ag、HBsAg)。C区中有2个启动子,分别编码HBeAg和PreC蛋白和含HBcAg的C蛋白(衣壳蛋白)。P区最长,约占基因组的75%以上(与其他区重叠),编码DNA多聚酶(含反转录酶和RNA酶H 活性)。X区编码含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HBxAg)。RreS2和PreS1为病毒的主要吸附蛋白,可与肝细胞病毒受体结合。HBxAg可反式激活细胞内的原癌基因及HBV基因,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长链的裂口亦位于此区。 3.培养特性黑猩猩是HBV的易感动物。HBV的组织培养尚未成功,目前采用的是DNA转染细胞培养系统,将病毒DNA导入肝癌细胞株,使这些细胞株可分泌HBsAg、HBcAg、HBeAg和Dane颗粒。DNA转染细胞培养系统可用于抗HBV药物的研究。 4.抵抗力HBV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对低温、干燥、紫外线均有耐受性。不被70%乙醇灭活。高压蒸汽灭菌法、100℃加热10分钟可灭活HBV,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和环氧乙烷等常用于HBV的消毒。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主要传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乙型肝炎患者潜伏期、急性期或慢性活动初期,其血清都有传染性。HBV携带者因无症状而不易被察觉,作为传染源的危害性比患者更大。 2.传播途径HB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中:①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极微量带HBV大球型颗粒的血经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即可导致感染。②垂直传播:多发生于胎儿期和围生期。HBV 也可通过哺乳传播。③性传播及亲切接触传播:从HBV感染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可检出HBV,HBsAg阳性的配偶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感染HBV,表明HBV可以经性途径传播。 3.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HBV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免疫病理反应以及病毒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