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时事评论题专题训练[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时事评论题专题训练(一)

2014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最大的新意就在于借鉴了上海试题的考查方式,首次出现了时事评论。这对考生围绕论点构筑证据、全面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典型范例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这类题的一般思路和应对方法的。

一、典型范例

例1.(2010年·上海 38.)运用政治常识,结合国内外因素。阐述对“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解。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例1.答题示例:

我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我国国家性质与时代主题所决定的。

(1)始终不渝地“发展”。从国内因素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发展满足人民需要,如,近年来特别重视以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的解决。发展始终是硬道理:从国内因素看,激烈的国际竞争决定了我国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2)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首先在以和平促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国际和平环境促进国内发展,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任何国家都难以发展;我国必须利用国际和平环境加强国际合作,解决国内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全球性问题,如,积极参与签订“哥本哈根协议”,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没有国际合作,任何一个国家难以独自解决各类全球性问题。

(3)始终不渝地“和平发展”,还在于以发展促和平。事实已证明,我国在对外交往中一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国内发展所不断积累的综合国力,为维护国际和平做出重要贡献,如,参与国际维和、打击海盗行动等。我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事实将证明,我国发展到更强大后也永远不会称霸,而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凭借更强大国力促进国际和平。因为我国人民饱受欺凌与战争之苦,最珍爱和平;追求和平是中华文化传统与中国人民精神特征;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潮流,我们必须顺应之。

例2.(2013年·上海36.)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支出,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要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调节并重,坚持市场调节、政府调控。

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如何发挥好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准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例2.答案示例: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要素配置和价格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控作用。

首先,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要素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它们的相对稀缺性。尊重市场规律,政府就要维护好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原则,激发人们提供生产要素的积极性,这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如为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保护劳动者基于自愿、平等、互利的市场原则实现就业。

其次,要通过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市场经济以竞争和效率为原则,鼓励强者,其结果是优胜劣汰,导致低收入人群出现。政府应当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如政府多次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缩小了收入分配差距。

例3:(2014年·上海36.)从国内实践看,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具有客观必然性。只要波动幅度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的偏差能为社会承受,则波动处在合理区间;但若波动幅度过大,就会超出社会承受力,危机经济发展。基于此,目前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是:当经济运行波动处于合理区间时,政府不再出台较强调的短期调控政策,尽量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预;政府宏观调控的关键在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即守住稳增长、促就业的“下限”和防范通货膨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注:①防范通过膨胀表现为稳定物价,防止商品价格普遍和持续上涨,货币贬值。②研究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在一轮经济波动周期中,经济增长往往导致通货膨胀率上升、失业率下降;经济回落到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率下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常识阐述对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理解。

要求:

(1)围绕论题,运用经济常识论述;

(2)论题、总论点(结语)、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合乎逻辑,较全面深入;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例3答案示例1:

首先,政府宏观调控思路体现了对市场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市

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资源配置和调节供求平衡。其间经济运行出现一定的波动,是一种常态,具有客观必然性。因此,经济波动只要处在能为社会承受的合理区间,就应放手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进行自我调节,政府不应轻易干预。例如,今年一季度GDP增速7.4%没有达到预期的7.5%,但仍处在合理区间,政府表态不出台强刺激政策,就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尊重。此间政府的“有所不为”,更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内在的经济活力。

其次,政府宏观调控思路体现了对宏观调控关键点的准确把握。市场调节具有事后性特点,当遭遇突发事件时,可能会招致经济的大起或大落。因此在关键结点上,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缺。当经济波动呈现冲破“上限”的势头,即通货膨胀率上涨逼近“警戒线”时,政府应适时运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稳定物价;而当经济波动呈现跌破“下限”的势头,即经济增长出现偏低偏缓倾向危及社会就业率时,政府应适时运用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拉动需求,提振经济,保证就业。例如,几年前国际金融风暴招致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拉动需求,提振经济,保证就业。例如,几年前国际金融风暴招致我国总需求明显下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率遭跌时,政府动用大力度的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拳”,拉动了总需求,守住了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下限”,终使经济运行重新进入合理区间,即是一个极好的证明。

自觉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把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政府宏观调控思路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答案示例2:

政府宏观调控的思路尊重了市场规律,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

首先,其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经济运行波动处于社会所能承受的合理区间时,政府不再出台强烈的短期调控政策,尽量减少对市场活动的干预,让市场机制自动调节供求关系,让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迸发活力。例如,201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处变不惊,明确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内,因此尽量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沉稳守中,最终实现了GDP7.7%的增长。

其次,其明确了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关键所在。政府的这一宏观调控思路基于对市场固有的滞后性可能带来总供给与总需求严重失衡的认识。一旦失衡超出社会承受力,会危机经济社会的稳定。因此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经济运行面临下行风险时,政府应适时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需求,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而当社会总需求过热时,政府应适时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使需求降温,以防范通货膨胀突破“上限”。例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我国总需求严重不足,政府动用一系列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发展,化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守住了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在客观、必然的经济运行波动中科学地界定市场无形之手与宏观调控有形之手的作用范围,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必将开创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评分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