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二代轮毂轴承游隙与预紧力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轮毂轴承预紧力影响因素分析_时喆

汽车轮毂轴承预紧力影响因素分析_时喆

汽车轮毂轴承预紧力影响因素分析时 喆(陕西同创华亨汽车散热装置有限公司)摘 要: 汽车驱动桥轮边装配过程中,轮毂轴承预紧力调整精度变化大,无法精确调整。

本文通过对斯太尔汽车驱动桥原单螺母结构和目前使用的双螺母结构装配过程进行对比,分别对两种结构的轮毂轴承预紧力调整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找出了预紧力的影响因素,细化了装配工艺,并为以后工程技术人员在今后桥总成轮边结构设计中提供参考 。

关键词:轮毂轴承 预紧力 轴头螺母 间隙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Automotive WheelHub Bearing Preloaded ForceShi zheShaanxi Tongchuang-Huaheng Auto Cooling System Co.,Ltd, Baoji722405,ChinaAbstract: Automotive drive axle-wheel assembly process, the wheel hub bearing preload adjustment accuracy changes, can not be accurately adjusted. In this paper, on the Steyr vehicle drive axle of the original single-nut structure and current structure of the double nut assembly process of comparing the two structures, respectively wheel bearing preloaded force adjustment process, analyze, respectively, identified the impact of preload factors, refinement of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for the futur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in the next round of the edg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bridge assembly is provided for reference.Keywords: Wheel Hub Bearing Preloaded Force Axle Nut Clearance问题描述:原斯太尔轮毂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是单螺母结构,装配时通过加减调整垫片来进行预紧力的调整,操作麻烦,并且经常由于垫片厚度尺寸的选配不能达到最佳,造成预紧力控制精度不高;后来为解决桥总成轴头螺母松退问题,将单螺母结构改为双螺母锁紧结构,但新结构预紧力调整过程中,出现第一道螺母拧紧后松退一定角度,再拧入第二道螺母时预紧力变化较大,无法精确保证工艺要求,造成多次调整,而且经常造成止退垫片损坏,直接影响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汽车轮毂轴承力学分析

汽车轮毂轴承力学分析
本文采用羧酸有机胺在氯化亚砜作用下一锅合成酰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条件温和成本低且产率较高克服了合成酰氯毒性大腐蚀性强的难题大大降低了富马酸卢帕他定的生产成本
第 11 卷 第 24 期 2011 年 8 月 1671 — 1815 ( 2011 ) 24-5982-04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Vol. 11 No. 24 Aug. 2011 2011 Sci. Tech. Engng.
汽车轮毂轴承力学分析
张春燕 韩丽艳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北京 102617 )


轮毂轴承是汽车系统的重要部件 , 其力学性能成为直接影响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 通过对轮毂轴承的各项力
学性能合理精确地分析 , 可以优化轮毂轴承设计 、 保证强度要求、 减少试验次数、 缩短开发时间。 以轮毂轴承为研究对象 , 对 其进行结构强度分析, 获得轮毂轴承的静应力分布 , 为轮毂轴承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设计依据 。 关键词 轮毂轴承 应力分析 有限元 文献标志码 A 中图法分类号 U463. 343 ;

( 1 ) 不需要调整轴承组装间隙 ( 过去选择间隔
24 期
张春燕, 等: 汽车轮毂轴承力学分析
5983
1. 2
轴承受力 由上面得到的轮胎载荷在静平衡状态下就是
1
1. 1
车轮毂轴承的受力分析及寿命计算
轮胎载荷 轮毂轴承的受力分析比较复杂, 因为驱动力的
轴承的作用力, 如图 3 所示。 但这是一个静不定系 统, 因此该静平衡方程不能计算出轴承作用力 。 外、 内轴承的径向力 F r1 和 F r2 通过求解径向力 和力矩平衡方程很容易计算出来 : F r1 = F Tr F r2 = ( S - L LP ) F Ta RT - S S F Tr L LP F Ta RT + S S ( 5) ( 6) ( 7) ( 8)

(整理)轴承游隙分析

(整理)轴承游隙分析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内径代号:一般情况下轴承内径用轴承内径代号(基本代号的后两位数)×5=内径(mm),例:轴承6204的内径是04×5=20mm 。

常见特殊情况:一当轴承内径小于20mm轴承内径尺寸为(mm)10 、12 、15、17对应内径代号为00 、01、02、03二当轴承内径小于10mm,直接用基本代号的最后一位表示轴承内径尺寸;例:轴承608Z,用基本代号‘608’的最后一位8作内径尺寸,轴承608Z的内径为8mm。

轴承游隙计算分析

轴承游隙计算分析

轴承游隙计算分析郭玉朋【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常用轴承的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工作游隙,来求解一下常用轴承在C0,C3游隙组中的工作游隙的大小,作为以后项目选取轴承游隙的参考。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4(000)020【总页数】3【关键词】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工作游隙0 前言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

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

一般来说,轴向游隙越大,径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也一样。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1)原始游隙△0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安装前轴承自由状态时的游隙。

(2)安装游隙△f=△0-△1-△2轴承尚未工作时,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时的游隙。

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又叫配合游隙。

(3)工作游隙△工作状态时轴承的游隙。

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内圈的温升和负荷的的综合作用。

轴承工作的时候,因为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故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也会使轴承游隙增大。

(4)游隙的选择原则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5)与游隙有关的因素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 游隙的计算公式1.1 配合的影响(1)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1):轴承内圈滚道的扩张量可近似取其配合过盈量的80%(2)(FAG手册提供的近似值)(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外圈的收缩量可大致定为其过盈量的70%—先决条件是轴是实心轴,正常的钢制轴承座(FAG手册提供的近似值(2))△d —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1.2 温度的影响Гb—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0CD—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轴承内圈滚道直径△t—轴承内外圈的温度差3.工作中滚动体变形的影响如采用圆柱滚子轴承此影响忽略不计。

转向前轴轮毂轴承游隙探讨分析

转向前轴轮毂轴承游隙探讨分析
顷紧 力 调 整 法
为使轴 承保 持 良好 的工 作状 态 ,延 长其 使 用寿 以减小轮毂轴承烧死的概率。
4 4
汽车实用技术
2 1 年第 7期 02
5 结 论 、
轴 承游 隙是 影 响轴 承性 能 的关键 因素之 一 。轴 承 游 隙和预 紧力 选择不 当, 会影 响轴 承 的使 用寿 命 ,
ce r c sb t e tu k a db sfo t xe . la a e ewe n c n u n l s n r r a K e o ds r n x e yw r :fo ta l ; h b be rn ce r nc ; pr -i t n n o c u a i g; la a e etgh e i g f r e
有 很大 关系 。选 择合 适 的游 隙 ,并通 过有 效 的方 法 转 向前 轴轮 毂轴 承在 正常 工作状态 下 的游 隙 ,
进 行调 整和 检测 ,可 使转 向前 轴载 荷 在轴承 滚 动体 是轴承 按一 定 载荷加 载 并正 常行驶 时的游 隙 。在 工 之 间合 理 分布 , 限制 轮毂 的轴 向和 径 向位 移 ,保证 作 状 态 下 轴 承 发 生 热 膨 胀 和 受 负 荷 而产 生 弹 性 变
CIC No: 6 .1 Do u n o e B Arkl D: 6 17 8 ( 0 2 0 . 2 0 .U4 34 c me t d : c t eI 1 7 .9 8 2 1 ) 7 4 . 3
的角度方 向,一个 套 圈从 一个径 向或轴 向偏 心极 限
前 言
位 置 ,移 向相反极 限 位置 的径 向或 轴 向距离 的算 术
L艺 ・ 哎笛 ・ : 材 }
汽 车 实 蹦 技 术

轴承预紧力研究方法总结

轴承预紧力研究方法总结

Variable preloads for high speed range.
Speed (rpm) ≤4000 ≤5000 ≤6000 ≤7000
Variable preload (N) 2000 1000 1000 1000
parison of spindle behavior between variable preload and constant preload
综合一些资料,将滚动轴承的负荷分为四种:重、中、轻、微
重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25 中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50 轻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100 微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500
• 重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20 • 中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40 • 轻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80 • 微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载荷/400
• 调压预紧
用液压力推动轴承某些部位,改变油的压力可调整预紧力大小,和现 代控制技术相结合,可以达到随轴承负荷或转速不同,自动控制预紧力 的大小。
2. 滚动轴承预紧方式的选择:
• 定位预紧一般用于负荷变化不大、转速不是太高、精度一般、温度变化 不大的场合。
• 定压预紧轻负荷以下的滚动轴承,转速很高、旋转精度要求高、中心偏 移要求小、振动要求小、噪音要求低、温度变化大的场合。(若是采用定位预 紧,热膨胀有可能使轴承预紧力过大或轴0 ≤2000 ≤3000
Variable preload (N) 8000 7000 6000
3.Preload for high speed
For a fixed rotation speed, when th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ball bearing is limited to 25 °C by machine tool industry standard, the maximum corresponding preload in Fig. 6 can be chosen as the variable preload. When the spindle speed reaches 6000 rpm, the temperature rise will exceed 25 °C while the preload is reduced to a lower level. From the rolling bearing analysis theory [1] T.A. Harris, Rolling Bearing Analysis (third ed.), John Wiley and Sons, New York (1991).[1], the spin–roll ratio is increased by decreasing the preload. As the spin–roll ratio increases, the bearing produces more friction and hence heat generation. Meanwhile, it is observed from our experiment that the preload less than 1000 N cannot eliminate clearance effectively and thus decrease the rigidity and increase the friction and wear resulting from excessive sliding. Therefore, the preload of 1000 N can be determined for high speed range over 6000 rpm. The variable preloads with the rotation speed during high speed range (3000–7000 rpm) can be obtained, as listed in Table 8.

轴承预紧力对轴承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分析

轴承预紧力对轴承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分析

轴承预紧力对轴承性能及寿命的影响分析作者:马更生丁开瑞张旭平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14期摘要:本文就转动机械中最常见的角接触轴承安装预紧力的作用、估算方法及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及探讨,对角接触轴承的安装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轴承;预紧力;估算;调整;性能;寿命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820 引言转动机械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作为转动机械的核心部件轴承的安装工艺直接关系到转动机械的安全运行。

本文就转动机械中最常见的角接触轴承安装预紧力的作用、估算方法及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深入阐述及探讨,对角接触轴承的安装起到了指导作用。

1 概述滚动轴承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装配时需要预留合适的工作游隙。

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工作游隙应为正值,但是如果需要提高轴系的旋转精度或刚性时,则经常采用负的工作游隙。

预紧就是在轴承装配时通过外部给予一定的预加负荷,消除轴承滚动体与内外环的间隙,使轴承出现弹性变形产生负的工作游隙。

预紧是减少轴因受力产生挠曲,促使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更均匀,改善工作状态下受力状况的一种措施。

通过预紧还可对滚动体与内外环的磨损给予一定的补偿,降低设备在运行中产生的噪声,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 需要进行预紧的场合一般来说,对于轴承定位精度要求高、旋转精度要求高、需要提高轴系刚性的高速精密运转的场合,以及高速轻载、温度变化较大、做往复运动的轴承配置或需要降噪减振的场合,均需要进行预紧,以便为轴承提供最小负荷。

例如精密机床的主轴轴承、减速机的轴承、汽车传动轴的小齿轮轴承、小型电机、低温设备、风机的轴承等,通常均需要在装配时进行预紧。

3 最小负荷的确定最小负荷的大小受到轴承的基本额定静负荷、最小轴向负荷系数Ka、转速n、轴承平均直径等的影响。

我们可以根据轴承手册提供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例如单列角接触轴承的最小轴向负荷可通过公式进行计算。

如果轴承支撑的重量加外力达不到最小负荷,则必须通过调整轴承的预紧力施加额外的负荷。

汽车行驶中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

汽车行驶中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

汽车行驶中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身份证:******************身份证:******************摘要:轮毂轴承作为汽车结构的关键零部件,不仅需要承受车辆的巨大载荷,还需要引导轮毂转动,其服役工况极为苛刻,一直是汽车厂商和研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汽车轮毂轴承制造过程易产生各种缺陷,质量难以保障,其中第3代汽车轮毂轴承的相关质量标准更为严格。

目前主要采用荧光磁粉以及机器视觉检测轮毂轴承表面缺陷,对于轮毂轴承原材料的夹杂、裂纹、疏松、折叠和缩孔等内部缺陷,通常采用切样、金相破坏等方式进行抽检。

因此,实现对于内部缺陷的无损检测是汽车轮毂轴承制造企业的现实迫切需求,也是生产高质量轮毂轴承的重要保障环节。

关键词: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摩擦能耗;试验评估引言轮毂总成应用范围很广,其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重型汽车、商用汽车、家用汽车等的车桥上,轮毂总成的可靠性,是决定车桥总成可靠性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设计及装配轮毂总成中,相关技术人员都很关注轮毂轴承的安装预紧力矩。

平地机轮辋轴承要求预紧力矩控制得相当精准,若轮毂轴承安装预紧力矩过小,会造成轴承的轴向游隙过大,导致轴承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轴向窜动,从而引起轴承损坏。

若轮毂轴承安装预紧力矩过大,会造成轴承的轴向游隙减小,导致轴承在转动过程中发热、烧结,从而引起轴承损坏。

本文针对轮毂总成结构所存在装配调整麻烦、困难以及零件加工制造难精准控制的不足,提出相应改进方案,可为类似设备的改进提供参考。

1轮毂轴承动态摩擦力矩测量和能耗评估计算方法试验机驱动电机主轴软连接驱动轮毂轴承旋转,加载装置通过支撑轴承对轮毂轴承施加径向力和轴向力。

轮毂轴承HUB端通过夹具与静压轴承相连,静压轴承尾端安装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测量轮毂轴承实时摩擦力矩值。

静压轴承起到支撑及传递扭矩的作用。

试验时,轮毂轴承的初始温度及环境温度有特殊要求,因此轮毂轴承试样及部分夹具包裹在高低温环境箱内。

轴承游隙的检测调整方法

轴承游隙的检测调整方法

轴承游隙的检测调整方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轴承在各种不同的设备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中轴承游隙的调整、测量及轴承安装的方法是轴承使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重点讨论和轴承游隙相关的一些检测、调整方法。

”轴承游隙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内、外圈之间可以有相对位移。

在无负荷作用时,一个套圈固定不动,另一个套圈沿轴承的径向和轴向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分别称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分为三种。

(1)原始游隙。

指滚动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它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2)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

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

由于过盈安装,或是内圈增大,或是外圈缩小,或二者兼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

滚动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的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轴承工作游隙不合适的危害工作游隙是滚动轴承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轴承应用中的重要参数。

在实际使用中,轴承的工作游隙将影响到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和寿命。

轴承的工作游隙不合适会对设备造成危害。

(1)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

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将增大轴承的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容易导致轴承发热损坏。

这是因为,当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时,将导致轴承的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润滑不良,因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磨损、胶结、轴承内外圈胀裂等现象,会造成轴承损坏。

(2)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

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主要由轴承的自然游隙选用过大、轴承的压紧力不够引起。

如:在高速运转的减速机中,当轴承的自然游隙较大时,导致工作游隙也相对较大,这将造成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轴承游隙的测量轴承游隙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专用仪器测量法、简单测量法及塞尺测量法。

预紧力对滚动轴承游隙的影响

预紧力对滚动轴承游隙的影响
2 滚 动 轴 承 产 生 噪 声 、振 动 及 损 坏 的原 因
2.1 滚 动轴 承 的游 隙分析 滚 动轴 承 的性 能 因用 途 而 异 ,须 在所 规 定 的使
用周 期 内保持 其 性 能 。通 常 在 选 择 轴 承 时 ,往 往侧 重 于考 虑轴承 的 精度 和疲 劳 寿 命 ,而 不 太 注 意 有关 润 滑脂 的老化 、机械 的磨 损 和 噪 声 。 即使 其 正 确 地 用 于 某 种 用 途 ,经 过 一 定 时 间 后 ,噪 声 、振 动 也 会 升 高 ,因磨损 造成 精度 下 降 ,不 能继 续 使用 。

收 稿 日期 :2007—04—10 作 者 简 介 :王 金 伟 (1968一 ),男 ,河 南 郑 州 人 ,技 师 ,主 要 从 事 高 速 卷 绕 头 的 装 配 工 作 。
颈 配 合 ,外 圈和轴 承 座或机 座 配合 。通 常 ,内圈随轴 颈 旋转 而外 圈不 转 ,也 可 以是外 圈旋 转而 内圈不 转 。
维普资讯
第 34卷 第 6期 2007年 11月
纺 织 器 材
Text_le Accessories
大 。但 是 ,在 产生 温 升 时 ,容 易 出 现径 向夹 紧 问题 。 角接 触轴 承和 圆锥 滚 子 轴 承 等 调 整式 轴 承 ,安装 时 必须 根据 使用 情况 对轴 向游 隙进 行适 当调 整 。有些 轴 承 因结 构需 要及 适 应 温 度 变 化 ,须 有 一 定 的径 向 游 隙和较 大 的轴 向游 隙 ;而 另一 些 轴 承 则 须 使其 达 到游 隙 为零 、甚 至 负游 隙 、才 能满 足要 求 。
在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容易出现较使用预紧力调整轴承游隙的效果使用了以上方法后高速卷绕头连续使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不仅生产运转一切正常得到了使用厂家的认可而且也为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档次树立品牌形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滚动轴承安装使用时根据承载体载荷情况和使用要求在轴承外圈端面加入具有一定弹力的碟形弹簧使轴承能始终保持一定的轴向预紧力轴承的游隙进行适当调整将使轴承达到最佳的运转状态合适的轴向预紧力可以防止由于惯性力矩引起的滚动体相对于内外滚道的滑动减少振动和噪

轴承游隙的选择与分析

轴承游隙的选择与分析

轴承游隙的选择与分析摘要:圆锥式破碎机是用于冶金、建筑、筑路、化学等行业中原料的破碎机械,水平轴是圆锥式破碎机的重要传动部件,水平轴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三角带轮传动装置,使水平轴上的小锥齿轮驱动大锥齿轮及偏心轴套实现动力的传递。

轴承用来支撑水平轴的运转,轴承使用寿命决定更换周期,因此轴承游隙选择就十分重要,如果选择不合理,容易导致轴承失效,轴承失效后对其的维修、更换很麻烦。

游隙的计算和选择要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及实现的功能去选择,怎么判断所选游隙是否是使用寿命最长的游隙,这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鉴于此,本文对轴承游隙的选择与分析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轴承;游隙计算;安装游隙引言轮毂轴承游隙设计初期,通过实验得出预紧力对工作游隙变化曲线,获取预紧力值。

并通过软件分析,以耐久性最大化为目标,获得最佳设计游隙值。

除设计外,轮毂轴承制造环节质量管控也需引起高度关注,定期对供应商的工艺进行定期审核,审核问题闭环管理。

满足以上两点,轮毂轴承使用寿命才能达到最佳。

1轴承游隙的计算与确定轴承游隙是指轴承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壳体之间的间隙。

根据移动的方向,游隙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游隙是轴承的一个重要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载荷分布、机械的运动精度、振动、噪声、摩擦等技术性能。

选择轴承游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1)轴承的工作条件,如载荷、温度、转速等;(2)对轴承使用性能的要求(旋转精度、摩擦力矩、振动、噪声);(3)轴承与轴和外壳孔为过盈配合时导致轴承游隙减小;(4)轴承工作时,内外套圈的温度差导致轴承游隙减小。

2轴承游隙与预紧力通常,轴承径向游隙不易于测量。

因此国内主要检测手段运用轴向检测方式进行测量。

轴向游隙基本检测原理为,以轮毂端面及外圆进行粗定位,以轮毂外圆作为夹紧点,如图1所示,沿着轮毂轴向方向向上施加100N压力,记录千分表数值数据1。

同步沿轴向方向向下施加200N压力,记录千分表数值数据2,两者之间变化差为轴向游隙值。

浅析滚动轴承的装配中游隙调整和预紧

浅析滚动轴承的装配中游隙调整和预紧

浅析滚动轴承的装配中游隙调整和预紧作者:袁贺丽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年第02期摘要: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是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

滚动轴承在装配中的预紧和游隙调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滚动轴承的旋转精度、使用寿命,通过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可以提高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旋转精度,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

关键词:滚动轴承装配游隙调整预紧工艺热平衡润滑【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0)02-0010-01滚动轴承的装配是钳工装配和修理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操作,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是滚动轴承装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准确把握游隙调整和预紧的工艺概念,并且在装配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工艺方法,是轴承装配工作质量的保证。

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故游隙又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

滚动轴承装配时,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游隙太大,会造成同时承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少使用寿命;游隙太小,会使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加剧磨损,同样能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

因此,许多轴承在装配时都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一般都是通过调整垫片和螺钉来实现,人们能不能实现反向思维,设想把轴承的外圈沿横截面剖开,一分为二。

使其左右两半能相对轴向移动,然后借助内圈球道上的特殊曲面与滚动体的相互作用,把外圈的相对轴向位移转换成滚动体的径向位移,从而收到间接改变内圈、外圈、滚动体三者之间径向位置的效果,达到调整游隙的目的。

基于此,我们可有以下技术方案:将滚动轴承的外圈由整体式改为轴向分体组合式、配以双列滚动体、辅以调整垫片组。

通过在装配时增减调整垫片的厚度来方便地调整轴承的径向游隙至需要值,最后将外套用螺纹联接装配成整体。

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识别及其机理分析

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识别及其机理分析

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识别及其机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05-31T08:27:56.264Z 来源:《新型城镇化》2022年10期作者:王建杰[导读]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作用是对制动器、扭力梁或传动轴进行连接,并为轮毂的转动传递转矩和支撑荷载。

因此轮毂轴承是保证汽车运行平稳、舒适及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旦失效将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无法正常行驶,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识别及其机理,以供参阅。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襄阳 441057摘要: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作用是对制动器、扭力梁或传动轴进行连接,并为轮毂的转动传递转矩和支撑荷载。

因此轮毂轴承是保证汽车运行平稳、舒适及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一旦失效将会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无法正常行驶,从而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识别及其机理,以供参阅。

关键词:汽车;轮毂轴承;失效模式引言汽车轮毂轴承单元是用于连接制动器、传动轴或者扭力梁,为轮毂的转动传递转矩和支撑整车载荷的作用。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主要承受通过悬架系统传递而来的汽车重量(径向载荷),转向系统中转向力产生的轴向载荷,传动系统传递变速箱和驱动轴扭矩,使汽车前进和后退。

因此轮毂轴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保证了汽车运行平稳舒适性和安全性。

一旦失效会导致车辆不能正常行驶,零部件运转异常、异响,零件磨损加剧,使用寿命下降,安全性能降低等问题。

典型的轮毂轴承失效主要有:密封性能失效、内外圈表面疲劳失效。

1汽车轮毂轴承结构演变汽车轮毂过去较多是使用成对的单列圆锥滚子或球轴承,随着技术发展,现已广泛使用轮毂轴承单元。

受成本因素影响,中国市场上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的设计已逐步淘汰,故本文的研究范围仅划定在球轴承轮毂单元。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英文为HubBearingUnit,缩写为HBU,主体是背靠背布置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第一代轮毂轴承单元是由SKF开发,在1938年开始生产的。

滚动轴承预紧的意义和预紧力的估算及调整

滚动轴承预紧的意义和预紧力的估算及调整

项。 提出的方法、 公式均较为简单, 容易掌握, 适合现场操作。 关键词: 滚动轴承预紧 中图分类号: "#$%%& %%
$
滚动轴承的预紧
滚动轴承的预紧, 是指轴承在装配好后, 使用某种
方式在轴承内圈或外圈上沿其轴线方向施加一恒定的 力, 并保持这种力使内、 外圈沿轴向产生相对移动, 一 方面可消除轴承内部的游隙, 另一方面又同时可迫使 滚动体和内、 外圈紧密接触, 并在接触处产生一定的变 形。 由于这种变形不是轴承承受载荷产生的, 所以称之 为预变形。 由于预紧力的作用, 滚动体和内、 外圈接触处就产 生弹性变形, 并使接触的面积增大, 参与承受力的滚动 体就增多, 也就有可能在大于 $,(1的范围内滚动体参 与受力, 有时甚至也可能在 %2(1范围内全部滚动体受 力, 这样做, 肯定比少数几个滚动体受力的情况要好, 而且还能多承受负荷。 由上述讨论可知, 预紧后的轴承 工作时, 再承受同样的负荷, 其接触变形肯定比未预紧 轴承的接触变形要小, 因此可以提高轴承的支承刚度, 同时还可以补偿轴承在使用中一定的磨损量。
中负荷轴承预紧力额定动负荷圆锥滚子轴承预紧力的估算重负荷轴承预额定动负荷如果我们要估计一滚动轴承的预紧力大小首先可以根据设备的使用状况大致定出轴承是重负荷中负荷轻负荷微负荷四种负荷状况中的哪一种类型然后再在设计手册上查出该轴承的额定动负荷的数值是多少最后只要将额定动负荷除以一个系数就可以大致确定轴承预紧力的大小了
制造・材料
滚动轴承预紧的意义和预紧力的估算及调整
"

李红光
要 ! 简述了轴承预紧的意义, 提出了在实践中怎样对轴承进行预紧力的估算和实施预紧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 估算方法 调整预紧方法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0 ) (* 圆锥滚子轴承来讲, 由于滚动体表面是一条直线, 故受 轴向力作用后, 其载荷 ) 变位关系一般也总是一条直 线, 因此, 对这种轴承来讲, 预紧力起不到增加轴承刚 度的作用。 但是向心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因通常情况下均 成对使用, 故在预紧后都可以提高轴承的支承刚度。 圆 锥滚子轴承由于它是锥形结构, 所以圆锥滚子轴承通 常均是成对使用。 这里用附图来作分析, 假定圆锥滚子 轴承用 3 形圈一样的橡胶环来表示, 两对 3 形圈表示 两个圆锥滚子轴承, 并装在同一根轴上, 螺母则为用来 表示施加轴向预紧力的工具。 表示无轴向力负荷和无预紧力的情况 5 这 附图 ( 4) 时 !$ 6 !. 6 "5 就是左右两个截面直径为 " 的 3 形橡 胶圈处于自由状态, 但各处间隙为零。 附图 ( 表示有轴向力负荷但无预紧力, 则: 7) 左侧轴承: !% 6 " ) ! 8 6 " ) # 8 9 $ 右侧轴承: !* 6 " : ! 8 6 " : # 8 9 $ 式中 — 在轴向力作用下, 模拟轴承 3 形橡胶圈 !8 —— 产生的变形 5 ;; — 轴向力, #8 —— < — 模拟轴承 3 形橡胶圈刚度, $ —— < 9 ;; 设由于模拟轴承 3 形橡胶圈受到轴向力的作用, 左边 右边 3 形橡胶圈处产生了间 3 形橡胶圈被压缩了 !8 , 隙 !8 。 可以看出左侧 3 形橡胶圈承受全部轴向力, 右 侧 3 形橡胶圈不受力。 附图 ( 表示无轴向力负荷, 有预紧力, 由于事先 =) 左、 右3形 拧紧了螺母, 对两个 3 形橡胶圈同时加压, 橡胶圈均产生变形 !> , 则 右侧轴承: 左侧轴承: !0 6 " ) ! > ; ! 2 6 " ) !> 表示有轴向力负荷, 有预紧力, 则 附图 ( ?) 左侧轴承: !@ 6 " ) ! > ) ! 8 6 " ) ! > ) # 8 9 . $ 右侧轴承: !, 6 " ) ! > : ! 8 6 " ) ! > : # 8 9 . $ 式中 — 拧紧螺母使 3 形橡胶圈产生的预变形 !> —— — 承受轴向力使 3 形橡胶圈产生的变形 !8 —— — 轴向力 #8——

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游隙分析

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游隙分析

轮毂轴承单元轴向游隙分析轴向游隙(以下简称游隙)是在两内圈小端面贴紧后对外法兰的相对轴向移动量。

理论公式:C=2[(Ri+Re-Dw)Sinæ+di]-Di,C:轴向游隙Ri:内沟曲率Re:外沟曲率Dw:钢球直径æ:接触角=cos1 {[Ri+Re-(De-de)/2]/(Ri+Re-Dw)}di:内圈沟位Di:外法兰沟心距由上式可知,装配是通过相关参数:内、外沟径相互差,内圈沟位(沟道到小端的距离),外法兰双沟心距,内、外沟曲率,钢球直径合套从而满足成品游隙要求。

由于相关联的尺寸太多,通常装配时沟位、沟心距、沟曲率都作为不考虑因素(视为常数),只以内、外沟径差而选配保证游隙要求。

由此,为了提高合套率,沟曲率、沟位、沟心距在磨加工时保证它们的一致性是重重之重。

下面以原始游隙为“0”的状态下单独讨论(图解)以上参数的变化对轴向游隙的影响。

1、内、外沟径差对轴向游隙的影响其它状态不变,假设内、沟径差加大2x(内沟径减小或外沟径加大)如图所见游隙增加2y。

反之游隙减小。

2、沟曲率对游隙的影响其它状态不变,假设外沟曲率加大r,如图所见游隙增加2y,反之游隙减小。

同理内沟曲率加大游隙也加大反之亦然。

3、沟位其它状态不变,假设内圈沟位加大x,如图所见游隙加大2y,反之游隙减小。

外圈沟位(沟心距)它是由金钢滚轮保证一致性,把作为常数不作考虑。

4、钢球对游隙的影响其它状态不变,假设钢球加大d,如图所见游隙加大2y,反之减小。

综上所述,在保证成品游隙要求的前提下,为了达到更高的合套率,除了改变内、外沟径差以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大或减小钢球,再就是在出现游隙偏大的情况下,减小内圈沟位,就是保证内圈高度研磨双端面。

编制:余祖辉 2005-10-24。

轿车二代轮毂轴承游隙与预紧力分析_刘佳

轿车二代轮毂轴承游隙与预紧力分析_刘佳
参考文献
1 (日 )冈本纯三 ,球轴承的设计计算 [M ]. 北京 :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2003, ( 3) : 15221.
2 刘泽九 ,贺士荃 ,刘晖 ,滚动轴承应用 [M ]北京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2007, ( 3) : 4132421.
3 濮良贵 , 纪名刚 , 机械设计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 6) : 60283.
·46·
上海汽车 2010103
图 5 锁紧扭矩与轴承滚道变形量关系图
4 结语
轿车轮毂轴承游隙是决定轴承性能和寿命的
技术导向
重要因素 。本文以轿车后轮二代轴承为例 ,深入 剖析了 轴 承 游 隙 与 预 紧 力 的 匹 配 原 则 和 设 计 方 法 。并通过对该二代轴承游隙与预紧力优化设 计 ,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改善了整车行驶稳定 性和操控性 ,同时达到了提高整车燃油经济性的 目的 。
(上接第 31页 ) 4115%和 4. 87% ~5. 00%的升力系数变化平缓 , 升力 系 数 最 大 差 距 : 阻 塞 比 为 5% 较 阻 塞 比 为 1104%高出近 192%。综上分析 ,阻塞比在 0. 46% ~0. 73%的气动参数变化较平缓 。
5 结论
(1)模型比例 :选取多个不超过 5%的阻塞比 进 行 仿 真 计 算 , 阻 塞 比 为 1104% ~ 1122% 和 4115% ~4187%的气动参数变化较平缓 。阻塞比 为 5%的阻力系数较阻塞比为 0146%高出近 7% , 阻塞比为 0173%的升力系数较阻塞比为 1104%高 出约 27% ,可见阻塞比小于 5%的气动参数相差 仍然很大 。
图 4 游隙 、摩擦力矩 、预紧力的关系
图 3 轮毂轴承工作游隙 、预紧力 、寿命关系图

轿车轮毂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工作游隙的计算_龙正英

轿车轮毂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工作游隙的计算_龙正英

的施加, 轴承内圈会产生轴向压缩量 Dz , 即
Dz = w =
Fa ( 1- LA E b ( 1-
2L2 ) L) -
12-LLC 1
z 。( 16)
4 轴承工作游隙的综合计算
综合考虑径向配合过盈量、工作温度、配合表
# 4#
面粗糙度和轴向预紧力对轴承内部游隙的影响,
轴承内、外圈滚道直径的收缩量 Di , De 分别为
Di = Dfi- DT i,
( 17)
De = Dfe - DTe,
( 18)
此时, Df 中的 $f 替换为 $f - $T - $Z。
工作状态下, 由 于套圈滚道直径尺寸产生不
均匀的变化, 使得 A, B分别变化为 Ac, Bc。由于内
圈轴向存在压缩变形量, B最终会变化为 Bd, 如图
6 所示。, Ac, Bc及 Bd可分别由滚道尺寸的变化量计
[ 3] H ar ris T A , K o tzalas M N . 滚动轴承 分析: 第 1 卷 [ M ] . 罗 继 伟, 译. 5 版. 北 京: 机 械 工 业 出 版 社,
2009: 51- 54.
[ 4] 冈本纯 三. 球 轴承 的设 计计算 [ M ] . 黄 志强, 译. 北 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182, 189- 191.
R< 只与半径 r 有关, 而且径向应力 Rr 、周向应力 R< 和轴向应力 Rz 均为主应力。所以, 将应力向对称
中心的半径 r 上投影, 可得径向静力平衡方程为
R< -
Rr -
r
d Rr dr
=
0。
( 3)
非特别要求的设计时, 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

论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

论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

论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摘要: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工艺,是提高轴承旋转精度和承载能力、降低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有效手段。

装配工作中应弄清概念,明确轴承装配的技术要求,同时还要兼顾轴承温升的控制和保持良好的润滑,对此工艺方法正确加以运用,能够保证滚动轴承装配的质量。

关键词:滚动轴承;游隙;调整;预紧引言滚动轴承是将运转的轴与轴座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减少摩擦损失的一种精密的机械元件。

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其形状大小和数量直接影响着滚动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保持架能使滚动体均匀分布,防止滚动体脱落,引导滚动体旋转起润滑作用。

滚动轴承的结构由下列几部分组成:(1)外圈——装在轴承座孔内,一般不转动(2)内圈——装在轴颈上,随轴转动(3)滚动体——滚动轴承的核心元件(4)保持架——将滚动体均匀隔开,避免摩擦目前,润滑剂也被认为是滚动轴承第五大件,它主要起润滑、冷却、清洗等作用。

滚动轴承的装配是钳工装配和修理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一项操作,而滚动轴承游隙的调整和预紧是滚动轴承装配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准确把握游隙调整和预紧的工艺概念,并且在装配工作中正确地运用这种工艺方法,是轴承装配工作质量的保证。

滚动轴承的游隙是指在一个套圈固定的情况下,另一个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故游隙又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两种。

滚动轴承装配时,其游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游隙太大,会造成同时承受载荷的滚动体的数量减少,使单个滚动体的载荷增大,从而降低轴承的旋转精度,减少使用寿命;游隙太小,会使摩擦力增大,产生的热量增加,加剧磨损,同样能使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

因此,许多轴承在装配时都要严格控制和调整游隙。

预紧就是轴承在装配时,给轴承的内圈或外圈一个轴向力,以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处产生初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轴 承设 计 阶 段 , 要 进 行 大 量 的配 合 试 验 需
擦力 矩 , 以减 少 输 出力 矩 的损 耗 , 降低 整 车 油 耗 。
这就要 求施 加 越 小 的预 紧力 越 好 , 因此 要 求 轴 承
来 帮助确定 轴承 的游 隙 。 图 3是 经 试验 测 绘 的轮
毂轴 承工作 游隙 、 紧力 、 承 寿命 三者 之 间 的关 预 轴
轴 承性能 的关键 因素 之一 。轴 承 游 隙和 预 紧力选
择不当, 会影响轴承基本额定动载荷从 而降低轴 承 寿命 , 响轴承 的振 动特 性造 成 轴 承异 响 , 响 影 影
轴 承滚珠 的正常运 动 造成 轴 承早 期失 效 。本 文 主 要 以轿 车后 轮 常用 的二 代 轴 承单 元 为 例 ( 1 , 图 ) 分析研 究轴 承游 隙与预 紧力之 间的关隙 与预 紧力 分析
刘 佳 ( 上海 汽车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 中心 , 上海 2 10 ) 0 84
【 摘要】 对轴承 游隙和 预紧 力的选择 做了 深入研究, 详细分析了 游隙 与预紧力之间的关系和选取原则,
并以某 国产 B级车型二代后轮毂轴承为例 , 详细分析了其游隙和预 紧力 的优化过程 , 并最 终提高 了该轴 承的寿 命和整车性能 。
引起 咬粘 。
收 稿 1 : 0 9—1 2 3期 2 0 2— 5

4 ・ 4
上 海汽车
2 1.3 00 0
负游隙过大, 运转过程中会使轴 承内部 温度升高 且轴承内圈被挤压变形 , 造成轴承寿命急剧下降。 由图 3可 以得 出这 样 的结 论 , 适 当 的负 游 隙 状 在 态下工作的轴承具有最好的使用寿命 。
la i g i d ti d,a d t e l e s a n ef r n e o e h b b ai g i i r v d u t tl . o d n s e al e n h i -p n a d p r ma c ft u e r mp o e l maey f o h n s i
工 作 游 隙 为 极 小 的负 值 时 , 承 寿 命 最 佳 。 轴
合 理 的工作 游隙则 需要 由设 计 游 隙 和预 紧力 共 同
保 证 。图 4是 在满 足轴 承 最佳 使 用 寿命 情况 下 的
设 计 游 隙 、 需 预 紧 力 及 摩 擦 力 矩 之 间 的关 系。 所
图 2 二代轮毂轴承装配图
可 以看 到设 计 游 隙 与 预 紧力 、 摩擦 力 矩 与 预 紧力 皆成正 比。 即设 计 游 隙越 大 , 需要 的 预 紧力 也 越 大; 预紧力 越大 , 使得 轴 承 内部 的摩 擦力 矩 同时增
大 。轴承设 计 的一个 基本 原 则 是有 尽 可 能小 的摩
2 轴承 游 隙和 预 紧 力选 择
系 图。
的设计 游 隙也越小 越 好 。但 是 随着 轴承 设计 游 隙
的减小 , 对轴 承生 产 的工艺 要 求 也就 越 高 , 本 随 成 之增加 。考 虑 到 供 应 商 的加 工 能 力 及 生 产成 本 , 需 要平衡 这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 用 相 对 较 合 理 的 采 设 计游 隙和 预紧力 。
【 主题词】 行驶系 轮毂轴承 汽车
0 前 言
轮毂 轴承是 汽 车行驶 系 统 中 的重要 零 件 。 目 前轿 车用 轮毂轴 承通 常 为双 列 角接触 球 轴 承 。轴 承的安装 、 注脂 、 密封 以及 游 隙调 整等 每个 环 节 都
会对 轴承 的性能 产生 重要 影 响 。轴 承 游 隙是 影 响
whe lh b b a i g o Cl s e il sa e a l e u e rn fa B— a sv h ce a x mp e,t e o t z t n p o e s o t n a e a d p e h p i a i r c s fi wi d g n r - mi o s
【 bt c】 T eco eo wnaeadpe ai ep e a hd t e tnh e A s at r h hi f i g n r od gi del r er e , h r aosi b— c d l n s y s c e li p
t e n w n a e a d p eo d n n t c oc r c pe i a ay e . T k n h e o d g n r t n r a w e i d g n rl a i g a d i h ie p i i l s n lz d s n a i g t e s c n — e e ai e r o
图 1 二代轮毂轴承单元
叫径 向游 隙 , 轴 向 的 最 大 活 动 量 叫轴 向游 隙 。 沿

般来 说 , 向游 隙 越 大 , 向游 隙也 越 大 , 之 径 轴 反
轴承 在 出厂 时 , 内圈处 于相对 放 松状 态 , 时 此
亦然。
1 游 隙定 义
轮 毂轴 承游 隙 , 是指 将 轴承 内圈 固定后 , 承 轴 外 圈沿 径 向或轴 向的最 大 活动 量 。为得 到稳 定 的 测 量值 , 一般 给轴承施 加一 定 的测试 载 荷 ( 常 为 通 ±10 N), 后 进 行 测 量 。 径 向 的最 大 活 动 量 0k 然 沿
游 隙为设 计 ( 初始 ) 隙 。轴 承装 配时 需要通 过 安 游
装在 轴端 的螺 母 进 行 预 紧 ( 2 , 紧 后 的游 隙 图 )预
为 工作游 隙 。工 作游 隙过 大会 造 成轴 承 内外 圈 之 间产 生过大 的相对 运 动 , 而 导致 轴 承异 常震 动 ; 从 工作 游隙 过小 会 造 成 轴 承 运 转 时 内 部 温度 过 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