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户一策”工作专项监督检查报告_3.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一户一策”工作专项监督检查报告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重大扶贫工程建设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甘办发﹝XXXX年开展以来,县乡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及时组织各级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积极配合村两委和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工作,乡镇驻村干部、村支书、村主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和帮扶责任人承担起“一户一策”签字背书责任,用说事写实的办法完善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实现了脱贫帮扶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有效转变,全面贯彻了“精准再精准、聚焦再聚焦”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基本情况摸底更加全面准确。本次调查共抽取85户贫困户,家庭总人口为389人。贫困户属性界定准确,土地、粮食作物面积等基本信息清晰明了。贫困户自来水使用普及率达100%,能够实现常年供水。饮用水都经过水质检测,水质达标。供水能够保障生活用水,农户不为吃水发愁。贫困户家庭住房多为砖混结构,住房均为安全住房,全部经过安全鉴定。贫困户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贫困户家庭人口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且享受了参保费用补贴政策。
二是致贫原因分析更加贴近实际。紧密结合贫困户家庭情况,科学分析致贫原因。尽管家庭情况千差万别,致贫因素也彼此各异,但无外乎以下几类:缺乏资金、缺乏技术、缺乏劳动力及多种要素缺乏叠加致贫等。其中,多种要素缺乏叠加有资金、技术、劳力之中两种甚
或三种要素缺乏叠加的现象,缺乏技术又有缺乏种植养殖农业生产技术和缺乏外出务工技术之分。
三是脱贫措施更加精准到位。增收方面,受访贫困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32元,收入水平分布在3784元至58240元之间。贫困户家庭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80.61%,种养和二三产经营收入占12.64%,财产性收入占0.71%,转移性收入占6.04%。义务教育方面,贫困户家庭中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儿童。但受地理条件制约,学生求学路途遥远,多数家庭为保证子女接受教育,选择在县城学校附近租房居住,求学成本较高。基本医疗方面,贫困户家庭人口全部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且享受了参保费用补贴政策。受访贫困户家庭成员中患大病治疗的有17户,全部已报销住院费用;患慢性病治疗的有18户,全都享受了门诊慢特病报销政策。住房安全方面,贫困户家庭主要住房多为砖混结构,并有部分砖木结构和少量土坯结构住房等,住房均为安全住房,且都经过安全鉴定。受访贫困户住房安全等级为a级的占72.94%,住房安全等级为b级的占27.06%。安全饮水方面,贫困户家庭自来水使用普及率达100%,能够实现常年供水。饮用水都经过水质检测,水质达标。供水能够保障生活用水,农户不为吃水发愁。
四是帮扶措施更加“解渴”“管用”。产业帮扶方面,受访贫困户都享受了相关产业帮扶政策,帮扶措施多样。就业帮扶方面,有78.82%的受访贫困户享受过就业帮扶措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贫困户享受的基础设施建设帮扶措施主要有危房改造、院落硬化、入户道路硬化
等。帮扶认可情况方面,67.06%的贫困户认为家庭总体情况有明显改善,32.94%的贫困户认为有所改善,97.65%的脱贫户在脱贫验收表上签过字,100%的脱贫户对自己脱贫持认可态度。
三、督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结合调查样本数据及现场走访情况,督查工作组认为陇南市武都区、礼县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工作扎实有序、成效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礼县受访贫困户“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计划中脱贫措施相似度较高、针对性不强。
(二)礼县产业技能培训科目覆盖面偏低,培训技能不能完全满足农户要求,农户参与程度低,产业技能培训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三)礼县医疗报销政策宣传还不全面,贫困户对医疗费用报销政策了解缺乏系统性,对医疗报销具体流程和要求理解还不到位。(四)武都区个别《“一户一策”动态管理表》存在相关负责人未签字的现象;
(五)武都区就业技能培训未能因需开展,或培训内容与需求不符,或培训对象非主要劳动力,致使产业技能培训效果不佳。
(六)武都区部分贫困户加入农业合作社参与入股分红,但因合作社规模有限、运营效果不佳,分红水平低,增收效果不明显。
四、整改建议
(一)在完善制定“一户一策”上再下功夫,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做到分析判断“准”,发展策划“精”,进一步提高“一户一策”的
精准度。
(二)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方面的脱贫帮扶措施。
(三)深入分析合作社运营规模效果不佳的原因,探寻有益运营模式,提高合作社的规范高效运营水平。
(四)进一步加强各类技能培训,按照农户实际需求组织培训,培训目标要明确,培训内容要实用,培训方式要灵活。
(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农民技校开展中长期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配性,提高农户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提升劳动力市场竞争力。
(六)针对农民对医疗报销等政策不了解、不掌握的问题,乡镇及村社干部应加大宣传讲解力度,也可利用“贤人”“熟人”到户解释等农户接受程度较好的信息传播方式,将惠农扶贫政策转化为让群众通俗易懂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