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端信仰派(德尔图良):“雅典和耶路撒冷究竟有什么关系?”“因其荒谬我才相信。” 信仰理性兼有派(奥古斯丁):信仰先于(priority)理性
——信仰照耀理性(faith illuminated reason) 没有信仰就没有理解 “信仰寻求理解”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
第六章 奥古斯丁
6.1 信仰与理性 6.2 克服怀疑论
6.3 知识与感知
6.4 上帝与意志
6.5 道德哲学
奥古斯丁
古罗马神学家、哲学家。出身于罗马帝国所属北非,在 罗马受教育,早年信仰摩尼教。33岁(386年)在米兰 接受基督教洗礼,后任北非西坡主教(396年)。著有 《上帝之城》(City of God)《忏悔录》 (Confessions)等。 奥古斯丁借用新柏拉图主义思想,服务于神学教义, Augustine 为人认识上帝的绝对权威奠定了基础。他以《圣经》为 公元354-430年 本,提出正统的三一论,主张神是绝对存在,单一不可 分的观念。他把灵魂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官能,它是认为这三者是统一 的,也就是灵魂是统一的。而神是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虽有别,但共 有一体,本质上是一。他还认为人即使未曾堕落,他的未来的命运仍然得完全 依靠神。相信只有神能恢复罪人自由意志的自由,即得到更新和重生。 奥古斯丁的理论是新教改革,特别是加尔文主义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意志
一般认为,奥古斯丁是第一个提出了成熟的意志概念的哲学家。意志是使人 类自由的心灵层面。尽管这个词在他之前就已通用,但没有人像他那样用在 形而上学里。他对意志存在的首次暗示来自他的个人体验: ……现在我就像意识到我有生命一样,意识到我有一个意志。当我愿意做或 不做某事时,我十分确定正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在愿意;正是我,认识到 我的罪的原因就在那儿。但在我看来,我不情愿做的是我宁可受苦也不做的 事。我认为这不是我的过错,而是对我的惩罚……( 《忏悔录》 109-110) 意志与自由选择 讨论到现在,我们达到了一个结论,就是出于控制之下的心灵,一个拥 有美德的心灵,不能够被同等于它或优异于它的东西变成过度欲望的奴隶, 因为同等于它或优异于它的东西会是正义的。也不能够被劣于它的东西变成 奴隶,因为劣于它的东西会过分无力。这样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惟有它 自己的意志和自由选择才能够使心灵成为贪欲之伴侣。(《论意志的自由选择》19)
6.3 知识和感知
哲学史上对于人类知识的两种经典的进路: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或固有观念说(innatism) 先天固有观点说否定白板说,主张人类并非生而无知,而是生来就有深植于 心灵之上的真理。它可以避免学习悖论: 假如人类生而无知,就不能认识到正确的答案就是所问问题的正确答案。即 你不知道你在询问的是什么,那么当你找到它时,你又怎么知道找到它了呢? 一位妇人点着灯正在找一枚丢失了的硬币。但她若不是记得它,那么就 找不着。因为当它被找到时,怎么会知道它就是她在找的东西呢?……若非 我们认识找到的东西,是不会说我们找到了丢失的东西的;我们若非记得它, 那么是不能认出它来的。(《忏悔录》第10卷,186-187) 对于固有观念如何在学习中发挥作用,奥古斯丁不同意柏拉图的回忆说,而 发展一种新的固有观念说。
假如教师能够将真理内植于学生心里,然后魔术般地激发之,那么他们就真的 使学生如此学习了。不幸的是,人类不具有在别人心里激发起真理的能力。
然而,上帝却能够! (cf.汤姆森,50-54)
The Theory of Illumination
依照奥古斯丁的观点,上帝将真理内植于人心,然后将它们照亮显示给我们, 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它们是什么意思。 内在教师的声音实际上是上帝的声音。奥古斯丁在《创世纪子解》中写道: 因为光就是上帝本身,而灵魂是被造的,那么,既然灵魂是理性和理智 的,它就是照着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当它试图凝视光本身时,就因软弱而发 抖,发现自己不能这么做。不过,从这光源里出来了,它就能够获得一切理 解力。所以,当它被带走,并且在身体的感官消退之后,以一种更完善的方 式面对着这光时(不是凭一种空间的关系,而是以一种适于其存在的方式), 它也能看到在它上面的那光本身。正是在这光的照明里,它才能够看到它所 看到并理解的万物。(II,222) “that the nature of the intellectual mind was so made that, by being naturally subject to intelligible realities,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 Creator, it sees these truth [such as mathematical truths] in a certain incorporeal light of a unique kind, just as the eyes of body sees the things all around it in this corporeal light.” 神圣光照允许我们克服由自然物体的可变性和我们心灵的有限性造成的知识 局限,从而圆满地解决了人类理智何以能够超出感觉对象之外并作出关于必 然的和永恒的真理的判断的问题。
(《旧约》)先知以赛亚:“除非你信,否则不会理解” “Unless you believe, you will not understand”
6.2 克服怀疑论(overcoming skepticism)
皮浪的怀疑主义 苏格拉底方法 学园派怀疑主义
“我们知道我们根本一无所知” 奥古斯丁年轻时受其诱惑, 但后来著《反学园派》等驳斥。
奥古斯丁的驳斥:学园派怀疑论者最终被陷在了这么一个陷阱里, 即断言智者一无所知,“甚至他得以被称为智者的智慧”!《驳学园派及论教师》
奥古斯丁将怀疑论者逼入了一个二元困境:
ຫໍສະໝຸດ Baidu
假如他们宣称知道智者一无所知,那么它们就承认他们是智者,从而根本什么都不知道; 假如它们宣称不知道智者一无所知,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利认为它是真的。 要么它们知道智者一无所知,要么它们不知道,总之他们都必须放弃自己的观点。 二难推理: AC B D A B
奥古斯丁的新柏拉图主义因果原理排除了所有这三种传统的二元论,被称为 反副现象论(reverse-epiphenomenalism):灵魂对身体有因果影响力,但反 过来不行。例如,当你的眼睛朝向一个红色物体时,你的灵魂经验到红色, 这是如何发生的呢?奥古斯丁同意红色影响到了眼球,但他否认眼球可以影 响到灵魂,恰恰相反是灵魂一直在激活眼球。(汤姆森,55-61) 身体不能作用于灵魂,但灵魂却在与身体的关系中或在身体中起作用, 是上帝使灵魂高于身体并控制它的。控制的难度有大有小,根据物体本性的 抵抗以及灵魂的美德多寡而异。外在的事物只对身体有影响作用,该作用对 灵魂的影响或是正面的或是负面的。当灵魂要消除阻碍,发现运用其质料达 到自己的目的有困难时,就会处于紧张和敏感的状态……这种敏感状态被称 作感知。感知本身被视作疼痛或努力。当灵魂使那属于它的身体与外物相接 触(该物与灵魂使和谐一致的)时,该行为就被感知到了,因为一个新的因 素进来了,但感知由于和谐,因而是快乐的。(《论音乐》91)
要使学生接受教师的话,需要一个“内在的教师”。 学习是否是教师将思想内植在学生心里? 学生们如果只是采用他们老师的思想是不行的,他们得明白为什么他们的老师 的思想是真的。如奥古斯丁在《驳学园派及论教师》中所言: 当教师用语词解释他们所教的学科时,甚至是美德和智慧的学科时,那些 被称作学生的人实际上都是在自己心里思考:老师所教的是否是真理。(145)
6.4 上帝与意志
恶的问题
1.
恶存在。 2. 假如上帝对恶无所知,那么他就不是全知的。 3. 假如上帝知道恶,但不能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能的。 4. 假如上帝知道恶,也能阻止它,但却没有这么做,那么他就不是全善的。 结论是,恶的存在证明了不会有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神袛。
对第四个前提的一个常见的回应是自由回应。该回应认为,恶是人类自由的代 价。出于其仁慈,上帝想要创造一个无恶的世界。然而,出于其智慧,他知道人 类若非能自由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否则是不能幸福的。上帝像慈爱的父母一样允 许我们过我们自己的生活,既然允许,那就为两类恶敞开了大门。恶的行为是由 人的选择直接导致的;自然的恶是由人的选择间接地导致的。照这种观点,上帝 就不为恶负责,因为一切的恶都是人类选择直接或间接的后果。 还有另一个常见的回应是诺斯替的回应。认为上帝的智慧超乎我们的理解, 在我们看来恶的东西,其实根本不恶。这种观点是受旧约《约伯记》的启发。核 心是人类有限的心智是不能认识上帝无限的心智的。照此观点,真正的神正论就 不可能有了,因为尽管上帝是义的,但他的义却非我们所能领会的。 奥古斯丁也许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综合了这两大回应的哲学家。他很早就发展了 第一种回应,到晚年又诉诸第二种回应。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关于信仰与理性关系的长期争论的中心议题是:重要的哲学和宗教信念究竟 是建立在信仰的权威还是理性的权威基础上,或者是其二者的结合之上。
信仰
基督启示
理性
希腊思想
神的启示 divine revelation
有条不紊的演证 methodical demonstration
AB, B C, AB ├ C
四个领域可以找到“确定的知识”以反驳怀疑论
1. 自我反思:即使感官欺骗了我们,我们可以怀疑所经验的每个东西,但不 能怀疑我们的怀疑,因而不能怀疑我们的存在。 关于这些真理,我对学园派的论证毫不害怕。他们说“假如你错了呢?” 我回答:“假如我错了,我就存在。”一个不存在的存在者不能出错,所有 如果我错了,我就必定存在。既然我的错证明了我存在,也看出我的错建立 起了我的存在,那么我在认为自己存在这件事上怎么会犯错呢?所以,既然 我必定存在才好出错,那么即使我错了,我知道自己存在这件事上是没有错 的也就是毫无疑问的了。(《上帝之城》卷XI,第26章) 奥古斯丁: “假如我错了,我就存在。 ”—— 如果我怀疑,我必存在。 “if I am deceived, I am.” —— if I doubt, I must exist. 比较笛卡尔“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的论证。 2.内省:我怀疑——我存在 扩展 “我欲求”“我思维”“我感觉”“我知 道”,当进行认知的自我主张意识到它的精神状态时,这是一种确定的 洞见——通过内省而得到确定的知识。 3. 数学:数学代表了一些无法怀疑的真理(必然的、不变的真理)。 4.逻辑原则:逻辑原则是无法怀疑的。怀疑论者也用这些原则提出他们的论点。
奥奥古斯丁不是一位职业哲学家,在他所写的将近100本著作中,其主要哲学 关注是:他关注恶,以及人类做明知为错之事的天然倾向。在思考恶以及别的 问题时,他采取了哲学家们的方法和观念。他的著作在他生前就开始广为流传, 对哲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cf.保罗.汤姆森著:《奥古斯丁》)
6.1 信仰与理性(Faith and Reason)
(cf. 汤姆森,47-50 )
神圣光照论
奥古斯丁的固有观念说被称为“神圣光照论”,认为上帝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 将真理栽种在我们心里,当我们提问并寻找真理时,上帝将它们光照给我们。
心灵本身是一个被造物,因而也是有限的、非完满的,那么,它们如何能够产 生出高出其自身的完满性的东西,去认识永恒的真理呢? 通过教师运用语词来教人是不能让人学到东西的,因为语词对于心灵没有因果 影响力。存在大链条——等级存在。 新柏拉图主义因果原理:要使一个事物X对另一个事物Y有因果能力, X必须要么等于、要么大于Y。
感知
如同语词对心灵没有因果影响力,物质对象也一样,那么,感知是幻觉吗? 奥古斯丁承认感觉是准确的,他努力发展一种对人的本性的阐释来解释感知。 他对人的阐释是二元论的。二元论认为,每个人都是由身体和灵魂组成的。 二元论的身-心问题:身心是如何互动的?
(1)互动论(interactionism);(2)平行论(parallelism);(3)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