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151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151-03
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
钱宗霞 卢 兵
(南通大学, 江苏 南通 226007)
摘 要:目前,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尝试总体上还没有走出传统培养模式的框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薄弱,不能满足学生共性和个性需求。
因此,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立足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从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的内容体系和课程教育教学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入手,系统构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使其成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等多方面才能的一种目标明确的综合性教育。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意识、品质、行为、能力教育的主阵地,其创业教育课程则是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更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作为职业辅导课程的一个章节或是作为专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其课程比较零散。
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简单地将创业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补充,创业教育课程建设仍在走形式主义道路,要改变这种现状,高校应改变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高校自身办学特色,从课程目标体系建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和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建构三方面来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一、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就业难的困境下,高校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上普遍存在两种基本的价值取向,一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
些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读期间或者毕业后创办企业,在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二是揭示创业的规律,通过传授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使他们尽早适应社会的发展。
[1]由此可见,前者以企业家速成为目标,通过鼓励大学生创业来促进就业,以学校创业者的数量来衡量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这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的色彩,片面夸大了创业教育的功能。
后者是更高层次的创业教育,但是显得有些虚无缥缈,创业教育的可操作性低。
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创业教育应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将创业整合到大学的其他课程之中,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种目标明确的综合性教育,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从创业的过程来看,创业教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着重于创业意识教育和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阶段注重创业相关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创业实务培训指导,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创业流程等,协助学生顺利实现创业起步;第三阶段是跟踪服
收稿日期:2012-11-27
作者简介:钱宗霞(1980—),女,江苏如东人,南通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就业创业教育。
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包括提供场所和资金支持,促进创业者成功创业。
依据创业教育的三个阶段,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目标体系一般可以定位在基础性目标、普及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三个层级。
基础性目标主要是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
高校是塑造大学生优良品格的重要时期,通过基础性目标教育将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这将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大学生无论是创业还是直接就业,都面临着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创新的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根本,也是大学教育的根本责任所在。
普及性目标注重创业政策的学习和创业操作指导层面的教育。
普及性目标教育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服务,让学生全面了解创业过程,为其条件成熟后开展实际创业做准备。
提高性目标主要是实质性创业的实施,为帮助大学生直接进入社会进行创业提供服务和缩短起步时间。
提高性目标教育是学校给予学生创业起步阶段场地、资金的扶持以及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咨询与指导,大学生通过亲身从事营销、商业服务的创业实践掌握创业本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积累创业活动成本。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通过学习几门课听几次讲座就可以的,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创业活动,[3]高校应根据学校自身条件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在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使创业教育效果最佳。
二、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建构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是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结构的设计和内容的安排均要体现创业教育的目标追求,从基础性目标、普及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的角度来设计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创业体验课程,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1. 学科课程
主要有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必修课是指必须修习的课程。
公共选修课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完成规定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的学习,毕业时必须修满相应学分。
专业选修课是指结合不同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和兴趣选择学习,但是必须修满相应专业规定的学分。
围绕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选择含有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的创业意识类课程,在全校范围内面向低年级学生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并使之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财富,增强其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与此同时,引导大学生全面理解创业的深刻含义,帮助学生形成对“创业”的价值认知和认同,为未来人才设定“创业遗传代码”。
围绕创业教育的普及性目标,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知识课、创业技能课(含创业实务讲解)、经济法课等,以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满足各类学生自由发展的需要。
围绕创业教育的提高性目标,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仅在于让大学生知道什么是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企业所需的能力,以及企业经济知识等等,因此,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要明显低于它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
2. 实践活动课程
主要有实践课和校园活动两大类。
实践课是指在老师的带领或是指导下考察参观企业。
高校现有的实践课教学,往往只是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在教学任务上安排为期一周的专业见习,仅仅由专业老师带领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听听企业管理人员介绍企业的生产流程以及企业生产的产品。
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课,要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依托已开发的见习教育基地点、创业教育基地点单位,努力争取企业支持,让学生参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使学生从总体上对企业生产和管理有个全面的认识,感悟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校园活动包括专题讲座、创业实战训练两个项目。
专题讲座可以由学校创业教育中心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的活动,邀请企业家或是创业成功人士开展创业交流和创业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经营管理的理念,同时为创业实战训练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创业实战训练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和模拟创业活动,创业计划大赛为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构想的机会和平台。
模拟创业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获取创业的虚拟体验,帮助大学生自我探讨“是否要创业、如何创办企业、如何经营企业等”,并且可以为大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提供决策参考。
3. 创业体验课程
如果说学科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是为学生安排的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那么,创业体验课程则
152
是为那些接受了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以后,有创业愿望和行动的学生安排的真实体验课程,同时它也是实现创业教育提高性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全方位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通过鼓励学生成立创业中心或实体公司,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学生的创业实战技能,使学生在从事营销、商业服务的创业实践中掌握创业本领。
学生可以结合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创业实践,例如:学校可以以创业计划大赛中的成熟作品或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研发的成熟产品为依托,从经营场地、创业资金、聘请校内外指导教师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学生组建大学生创业中心或注册创办实体公司,让学生在实际的创业过程中了解创业规律,获取最直接的创业体验和第一手的创业经验,有助于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社会。
三、高校创业教育教学保障体系建构
1. 统一创业教育观念
首先要着力于教师创业教育意识的培养。
学校要邀请创业教育专家给学校所有教师作创业教育的辅导讲座,提高他们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帮助教师确立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互统一的观念,提高教师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其次,高校要确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学校主管部门和教务部门要达成共识,从人才培养的高度将创业教育纳入和融入整体教学中去,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如:拓宽基础课程,制定完善的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使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既具有求职从业的本领,也具有开拓新事业的能力,最终使大学毕业生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主讲教师大都是由负责学生就业工作的辅导员和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组成,他们大都缺乏专业知识、创业实践经验。
因此,学校要结合创业教育的基础性目标、普及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根据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来考虑教师队伍建设。
创业意识、创业精神类基础性学科课程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校园活动类实践课程,这些都可以由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行政人员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普及性学科课程和实践课都需要专业老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例如“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课程需要专业老师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讲学。
创业实务性强的提高类体验课程,要求教育者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业体验、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因此,这些环节的教育教学需要聘请成功的创业家作为兼职教师。
3. 成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
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协调学校各部门,整合教学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并适时地对学校创业教育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化管理和规划学校创业教育工作。
在基础建设方面,创业教育研究中心还负责相关教学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建设,例如:创业典型案例教学资料库、校内实训中心、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创业教育教学提供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方便。
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可以与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从学校层面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分享创业经验与经营理念,甚至与学生结对,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
在活动的组织上,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可以突破院、系、专业、班级的限制进行创业教育项目培训,让来自不同学科的同学组成团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结论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大学自身功能的组成部分,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有利于促进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企业实践活动的结合。
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类型、教育水平、师资能力等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在实践中探索适应学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途径,探索富有校本特点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培养具有“遗传代码”的一代,为创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心理氛围。
但在现阶段就业岗位匮乏的困境下,高校教育既要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在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成功创办企业,也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帮助他们顺利谋求岗位,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浅谈高等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7):43-44.
[2]张兆强,冯兰东.浅析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3):80-83.
[3]尚恒志.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7-9.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