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发展规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推进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实施规划,按照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要求,围绕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目标,加快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根据县委、县政府及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我县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前期计划完成情况

近年来,县交通运输局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把握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各项规划任务目标,全县交通运输事业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农村公路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县把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作为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着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截至2013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04.5公里,其中国、省道123公里,县道230公里,乡村道1451.5公里,公路密度为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国、省道公路均已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县道公路基本上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全县村村通硬化路率达到99%,村庄等级公路通达率

达到100%。

2、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打造便民、利民优美线路。近几年,我们始终坚持公路建设与绿化美化、标准化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落实,所有列养农村公路全部划设了中心标线,新建改建公路绿化带统一加宽到3-5米,路沿石、下水槽、警示桩、标志牌等配套工程一步到位,全面健全农村公路安保附属设施。凡是经过镇村大街路段的县道公路,全部实行了路宅分家,累计美化乡村大街59条,建设路边花园36处,共垒砌排水沟1.6万米,安装路沿石10.2万米,下水槽1360个,设立反光标志牌16个。公路绿化坚持一条路一个模式,一条路一个特点,采用法桐、紫叶李、雪松、北京栾等美化苗木、高标准高质量地对文泗路、汀大路、陡大路、良沂路等进行了绿化美化,建成高标准“优美线路”193公里。坚持管养结合,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由县政府牵头制订了《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事权划分、标准要求、检查奖惩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全县年终工作综合考核体系,充分调动上上下下的积极性,确保农村公路有路必养、管必管好。

3、全县道路运输业发展迅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13年底,全县共有营运机动车7979辆,载货汽车7421辆;等级客运站1个,三类以上维修企业82家,驾校2家,危险品运输企业1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家,全县客货运输企业分

别达到3家、86家,驾驶人从业资格培训机构1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6万人。“沂蒙快修”共发展10家维修企业,8台救援车辆。2013年完成公路客运量670万人次,货运量2760万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综合交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公路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善,现有公路等级普遍较低,技术等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县除了岚济公路以外没有其它公路与岚山、日照港直通,出港通道单一。作为面积为1388平方公里,人口过80万的农业大县,全县的南北通道只有一条莒新公路,路网结构不合理,网络不完善。

2、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多年未变,造成交通建设资金缺乏,筹集难度大。费税改革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自2009年至今保持不变,造成地方专项资金严重短缺,我县县乡公路正处于大范围大修改造期,部分危桥、农村公路急需改造升级,上级补助资金不足、县财政相对紧张、镇街配套建设资金难到位,资金调度、资金周转矛盾突出,困难重重,导致项目建设进度迟滞,制约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3、道路运输方式比较单一,技术装备水平与运输质量不高。农村客运班线设置不尽科学,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愿望有一定距离。城市公交亟待开通,出租客运、货运市场环境有待进一步

优化。

4、存在制约行业发展的其他因素。受经济利益驱使,车辆超限超载、无证运营等现象仍然屡禁不止,运输业户暴力抗法等现象时有发生,城区电动三轮车的非法运营、“黑出租”的存在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城区交通运输安全管理、客运市场监管等工作。交通行业执法管理还不到位,路政、运政存在执法空隙。市场竞争机制尚不尽完善,管“全行业、办大交通”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三、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市推进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实施规划,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有关部署要求,结合我县的交通运输工作实际,我县交通运输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实现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按照市局实现“一个目标”,推动“五个交通建设”,突出“四点支撑”,打造“一个品牌”的部署要求,抢抓享受中部政策和实施西部经济隆起带等一系列发展机遇,全面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培育、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提高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交通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贯彻“五个统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第一要务,紧紧抓住重要战备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能力,促进行业文明,加快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实现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各类市场的积极性,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等级公路、运输服务及保障体系,提高交通行业的整体实力和服务功能。

3、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要科学谋划交通发展,增强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系统性。继续把提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4、坚持“办大交通、管全行业”的原则。围绕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加大交通行业的监管力度,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全面加强道路、水路、县城客运出租、运输及相关的车船维修、搬运装卸、货运代理、信息配载、人员培训等运输服务业的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5、坚持以科技振兴交通的原则。进一步增强科技进步意识,大力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在交通建设中的应用,努力培养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装备好的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