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第九章 跳跃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0~8.60 m,须有 10.6~10.08 m/s的助跑速度,腾空角 19~20°, 屈膝缓冲角为143°左右。国内外学 者相继对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起跳缓 冲幅度做了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 同.但一致强调缓冲的作用。
3. 摆动 摆动腿屈膝前摆该阶段也是踏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以前人们对摆动作用不 大重视,未认识到其重要作用。近年来 测力台的出现,高速摄影机的采用,使 人们对摆动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摆动腿 和臂加速上摆和急速“突停”是踏跳技 术的关键。从起跳脚着板起,运动员须 尽快地向前上方摆动腿,这可增加垂直 方向的速度;在摆摆动腿的同时,要
一、动作时相划分
助跑、起跳、腾空、落地
二、跳跃运动的动作结构特点 跳跃运动按其动作结构为非周期运
动项目。 三、跳跃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跳跃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一)
助跑 速度是田径运动的核心,各项田径技 术,速度是关键因素,特别是跳跃运 动。例如在影响跳远成绩的各项因素 中,助跑速度所起的作用已占70%。 助跑的任务是为了获得最大的水平速 度并为准确踏板起跳创造条件。
步是从助跑到起跳过渡的阶段,它 直接关系到上板时的速度。对助跑 最后几步步长的看法因人而异。专 家认为,中等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 助跑最后3步(尤其是最后两步)的 稳定性对踏跳前的速度影响很大。 最后3步差距越小,越能有效地减少 踏跳前水平速度损失,有利干获得 较大的腾起初速度。步频、步长的 变化直接影响了踏板时人体质心的
BCD段是蹬伸时相,C点为第二峰值,
整个蹬伸阶段的特点是时问长,力值 小于打击波,是主要用力瞬间。第一 峰值与运动员上板时起跳腿大腿与水 平面夹角呈正相关(r= 0.45,P < 0.05),即运动员上板时,起跳腿积 极前伸下压着地,有利于运动员送肢 快速上板起跳,减少由于上板造成的 水平速度下降。袁庆成等对数名男、 女青年运动员的测试结果表明;“第 二波峰值与成绩呈正相关,
2.
缓冲 缀冲支撑对踏跳支撑阶段的研究在 测力台出现之前,主要集中在起跳 腿的缓冲(用、躯干倾角及摆动动 作对起跳效果的影响上面。金嘉纳 ( 1981 )提出跳远起跳时的缓冲幅 度是一个评定缓冲能力和起跳技木 的指标。缓冲能力是决定跳远起跳 效果的重要因素。
波波夫给出了定量指标:若要跳
男:r=0.094,p
< 0.01;女:r =0.91回,P<0.05。章碧玉(1990) 对10名运动员(4名健将,2名一级, 4名二级)测试结果表明:“第二峰 值与成绩的关系是r=0.731,P < 0.01;波谷值与跳远成绩呈密切正 相关,r=0.609,P < 0.01”说明 运动员支撑能力越好,越有利于获 得较大的波谷值和较大的冲量值, 从而获得较大的垂直速度,进而取 得较好的成绩” 。
着板角是指人体着地时其重心与支撑
点的联线同地面所成的夹角,它反映 了着地时人体重心位臵的情况。有人 认为,着板角增大,阻力减小,损失 速度减少,随着身体重心向前迅速移 动,从而踏跳时速度的损失率减少, 严格地说,着板角仅代表着地时人体 的重心位臵,不能完全反映着地时人 体的状态。因为着地时的人体状态是 由人体的重心位臵及重心速度构成。
速度,最后一步步长也影响了人体质心 到跳板的距离。绝大多数运动员最后一 步的步长比倒数第二步短。出现这种有 规律的变化,不是运动员有意识的按照 这样的节奏跑,而是为了加快起跳脚踏 板和准备充分地起跳所形成的自然动作。 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倒四步步长情况: 4L=2.30±0.07、3L=2.39±0.13 2L=2.48±0.15 、 L=2.17±0.16。
压力中心:压力中心是踏跳过程中脚
对踏板的力的作用点。80年代初, 苏联学者用动力描计法记录运动员 与地面的力的作用情况。苏联学者 H· r· 米哈依洛夫等(1982)对13名一 级以上的男女运动员58次成功试跳 进行分析,发现“压力中心的移动 距离(纵向)小于35%~68%脚掌 长度是好技术;若大于70%的脚掌 长度则是差技术。压力中心的移动, 在某种程度反映运动员与支撑之间
1.预备姿势:助跑出发前的预备姿势
直接影响助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预 备姿势有两种:站立式;走几步或走 跳步结合踩 上第一标志点开始。 2.设臵标志:设臵标志的目的,是为 了作为跳完以后检查助跑是否正确的 一种标志。 3 . 助跑距离的选择:男子 30-45 米; 女子25-35米。
踏跳前三四步的步长助跑最后三四



踏跳分为着板、缓冲、蹬伸。踏跳是
跳远技术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踏跳的 任务是在保持助跑速度的前提下,获 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初速度和适宜的 滕起角。据研究,随跳远成绩的提高 (6.80-8.30M),起跳的时间由0.130.11S。运动员在高速助跑情况下, 通过准确、快速、强有力地踏跳使人 体总重心的总动量发生急剧变化,
从而获得必要的腾空初速度和适宜
的腾起角度,以达到尽可能大的跳 远距离。踏跳动作过程包括踏跳脚 踏上跳板阶段、踏跳腿缓冲支撑阶 段、踏跳腿蹬伸阶段。 1.着板 根据起跳技术的阶段划分,起跳的 第一阶段是起跳脚踏上跳板。着板 时人体质心位臵会影响起跳效果, 其标志是着板角和人体质心到支撑 点的距离。
由此可见,摆动动作的作用是相当
大的。加大摆动有助于提高人体的 质心位臵,摆动和蹬伸的协调配合 是跳远枝术中所强调的。 问题:运动员在踏跳过程中,腿和 臂应如何摆动,生物力学意义如何?
踏跳阶段踏跳力一时问曲线 (垂直方向)示意图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踏跳阶段所得到
的踏跳力——时间曲线,所得到的 垂直方向的曲线结构见附图。根据 测试曲线的形态,把跳远踏跳阶段 分力着地、缓冲和蹬伸3个时相,着 地时相是指从起点O到第一峰值A, 由起跳的冲击作用产生,又称打击 波,特点是力值大,时值小;缓冲 时相是指从A到B点的一段曲线,由 着地腿的缓冲作用引起摆
动动量转移给起跳腿。苏联的丘巴跳 腿的蹬伸才产生最大垂直分力。非常 强调摆动腿的摆动作用(1980)。起 跳腿踏地和蹬伸时,由于快速向前上 方提起摆动腿的膝部,双臂制动以把 冲力转移到起跳上面,起跳腿本身作 用很小,只起到一种撑杆作用。摆动 腿和双臂的制动性摆动,起跳腿的蹬 伸才产生最大垂直分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