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中抑郁症治疗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心理咨询中抑郁症治疗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心理咨询中抑郁症治疗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重大困扰。

为了帮助抑郁症患者恢复健康,心理咨询领域不断研究和探索各种治疗技术。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抑郁症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优缺点。

认知行为疗法(CBT)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一种技术。

CBT通过帮助患者调整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改善情绪状态。

研究发现,CBT对抑郁症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然而,CBT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治疗过程需要较长时间,且对患者的主动参与程度要求较高。

近年来,心理咨询领域开始关注正念疗法(MBSR)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

正念疗法通过培养患者对当下的觉知和接纳,帮助他们减轻抑郁情绪。

研究表明,正念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弹性。

与CBT相比,正念疗法更加注重对内心的觉察和接纳,对于那些对自我分析和认知调整不太感兴趣的患者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和坚持。

除了传统的心理治疗技术,药物治疗在抑郁症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脑内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然而,药物治疗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副作用和依赖性。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慎重,并结合心理治疗进行综合干预。

除了传统的治疗技术,一些新的研究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神经反馈治疗(NFB)是一种利用脑电波反馈帮助患者调节大脑活动的技术。

研究发现,NFB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

此外,虚拟现实技术(VR)也被应用于抑郁症治疗中。

通过虚拟现实环境的刺激,患者可以更好地体验和处理情绪,促进情绪调节和恢复。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表明,心理咨询中的抑郁症治疗技术正不断发展和完善。

不同的技术在治疗效果和适应人群上存在差异,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基于抗抑郁症药物科普分析

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基于抗抑郁症药物科普分析

30科技视界Science & Technology Vision ◼引言抑郁症(depression )临床上又称抑郁障碍,是一种显著的以心境低落为特征的心理类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思维迟缓、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

另外还有食欲减少,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着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WHO 指出,21世纪精神疾病是人类的强敌,其中抑郁症占据重要地位,若无法控制该疾病的发展,全人类的身心健康将受到严重危害[1]。

根据WHO 统计,目前全球约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每年有超过100万人因抑郁症而自杀,但其中仅仅不到一半的患者接受过有效专业的治疗[2]。

目前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晰,但却发现了一些治疗抑郁症疾病的有效方式,其中药物治疗占据主要地位[3]。

本文就近年来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及研究进展进行科普式分析和综述。

 ◼1 西药治疗抑郁症在20世纪50年代,异丙嗪与丙咪嗪被意外发现可显著缓解抑郁症状,揭开了人类对抗抑郁症治疗的新篇章,并由此诞生了单胺氧化酶抗抑郁药与三环类抗抑郁药。

但随着对抑郁症的相关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相继登上治疗抑郁症的舞台,并伴随着更好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

近些年,NMDA 受体阻断剂氯胺酮等对抑郁症的积极作用也为治疗抑郁症提供新方向与新思路。

1.1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代表—异丙嗪,它曾是一种抗结核病药,后被偶然发现可以缓解结核病患者的抑郁症状[4]。

随后50年代上叶,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作为抗抑郁药被广泛使用。

单胺氧化酶(MAO )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酶,具有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和调节神经细胞内及突触间隙单胺浓度的作用。

MAOIs 主要通过抑制体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儿茶酚胺的代谢灭活,促使突触部位儿茶酚胺的含量增多,产生抗抑郁的作用,并有降压作用。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

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主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不已等,对个体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抑郁症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主要疾病负担之一。

本篇文章将主要探讨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进展。

一、抑郁症的流行病学1. 全球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到2015年,全球至少有3.5亿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这一数字占全球人口的近5%。

据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健康负担之一。

2. 城乡差异在国内,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呈现出城乡差异。

据研究,城市居民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原因可能与城市人口密集,生活节奏快等因素有关。

此外,由于农村居民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服务,抑郁症患者的诊治往往比城市中更为困难。

3. 年龄和性别差异抑郁症的患病率还与年龄和性别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这可能与女性生理、社会角色等因素有关。

另外,抑郁症的发病年龄呈现出U型曲线,即青少年和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于中年人群。

二、抑郁症的病因学1. 生理因素很多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失调有关。

例如,血清5-羟色胺水平的下降会引起抑郁症的发生,而抑郁症患者的脑部中5-HT转运体表达量不足。

此外,一些遗传研究也发现,抑郁症与基因有关,例如5-HTTLPR基因的不同形态与抑郁症的患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

2. 环境因素抑郁症与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例如生活事件的压力、社会支持、睡眠不足等。

一些研究表明,突发性的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如失业、离婚等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可以是抑郁症的原因,也可以是其症状之一。

例如,自我认知偏差和自我批评是抑郁症常见的心理特征,其可能通过影响血液中5-HT水平等方式,引起抑郁症的发生和加重。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

抑郁认知理论综述摘要:抑郁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对其病理的解释多种多样。

本文从认知理论入手,介绍了几种主要理论,包括Abramson抑郁无望理论、Beck理论、双重加工模型和认知易感性应激模型。

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抑郁认知理论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抑郁认知易感性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目前导致残疾和死亡的第四大疾病。

这种疾病严重地影响一个人的情绪、思维、自我感觉、人际交往及躯体功能状态。

最新的调查表明,16%的人在一生中某个时候可能罹患抑郁。

我国抑郁症的发病率已达3%~5%,超过2600万人罹患抑郁症。

对抑郁病因的研究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对于抑郁形成的解释有多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动力学派,神经科学等。

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看自己、世界和未来的方式是引发和影响情绪状态的关键因素。

因此,下面着重介绍关于抑郁的几种认为理论模型。

1 Abramson的抑郁无望理论无望感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塞利格曼首次将动物无助感实验的结果用于人类抑郁的解释,形成了最初的习得性无助理论。

该理论一“控制“为新观念,认为有机体不可控期望的繁华导致费事硬性的消极行为和其他的系的无助表现。

Abramson等人对抑郁的行为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抑郁修正习得性无助理论。

该理论认为,抑郁是由于患者对消极事件三方面错误的归因引起的,这三方面指的是:内在的,普遍的和稳定的原因是,最容易发生。

因此,这个理论有被称为抑郁的无望感理论。

无望感的认知,引出了一个新概念——无望型抑郁,及抑郁的一种雅兴,表现为悲哀、自暴自弃、缺乏活力、领没、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无望感理论模型认为,当经历一个负性事件时,具有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比非抑郁性归因方式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无望感,从而产生抑郁,尤其是无望型抑郁。

2001年Abramson对理论再次进行了修订。

不再局限于归因,扩展到各种负性认知方式,应对方式等。

导致的异域类型,也就不再仅限于无望抑郁一种亚型。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XXX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lthough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was the main method of treatment in the past。

drug treatment has e the dominant approach in the last 20 years due 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 logy。

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ing chemical-s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XXX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Keywords: n。

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

据统计,中国有大约3000万抑郁症患者,全球范围内有超过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折磨。

抑郁症对人们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极大,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近20年来,药物治疗逐渐成为主导地位。

目前认为,抑郁症与遗传、心理、神经、内分泌等因素诱发中枢去甲肾上腺素(NE)或(和)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和神经肽等神经递质含量降低及其受体功能下降有关,近年来还发现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负反馈失调、谷氨酸传导障碍、神经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

这些新发现的病机制促进了新药的研发。

临床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产品主要由以下五大类构成: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NaSSA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T)、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aRI)。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

抑郁症研究调查问题及调查数据报告一、引言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影响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近年来,抑郁症的患病率不断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为了深入了解抑郁症的相关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研究方法和调查结果,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1、调查对象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范围内抽取了名受试者,年龄范围为18-65岁,男女比例为1:1。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了详细的临床评估和问卷调查。

2、调查工具我们采用了自编的抑郁症调查问卷和临床评估量表,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抑郁症状、生活质量和家族史等方面。

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

三、调查结果1、抑郁症患病率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3.9%。

其中,轻度抑郁占14.9%,中度抑郁占6.5%,重度抑郁占2.5%。

患病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群体中无显著差异。

2、抑郁症状主要抑郁症状包括心境低落、兴趣丧失、失眠、食欲减退、精力减退、自我评价降低等。

在我们的调查中,这些症状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中均有所表现。

3、生活质量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包括工作能力下降、社交障碍、家庭关系紧张等方面。

抑郁症患者还面临着较高的自杀风险。

4、家族史有家族抑郁史的受试者在调查中的抑郁评分显著高于无家族史的受试者,提示家族遗传因素在抑郁症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讨论与建议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抑郁症。

以下是我们对如何改善抑郁症患者状况的一些建议: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

2、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心理治疗是抑郁症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情绪 文献综述

情绪 文献综述

情绪文献综述情绪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情绪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探讨情绪的基本概念、情绪与认知、情绪与健康以及情绪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一、情绪的概念情绪是指一种个体内在感受和外显行为的反应,是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状态。

情绪的种类有很多,如喜悦、愤怒、恐惧、悲伤等。

Clore和Ortony(1988)认为,情绪可以被视为一个三元(评价、生理反应和目标)系统,其中评价为情绪的核心,反映了个体对环境或经验的评价。

二、情绪与认知情绪和认知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可以影响人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决策。

例如,情绪正向的个体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更高的行为,而情绪负向的个体则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行为。

另外,情绪也可以影响注意力、思维、记忆等认知过程。

例如,情绪正向的个体相对于情绪负向的个体更能够快速地识别出愉快的面孔。

研究人员认为,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在个体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情绪与健康情绪与健康之间也有密切关系。

许多研究表明,情绪的不健康表达与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例如抑郁症和心理应激症。

另外,情绪的调节也会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情绪调节良好的个体通常更能够应对生活中的负面情境,不易出现心理应激等健康问题。

四、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进行掌控和调节的过程。

有些个体天生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而有些个体则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等。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情绪调节的训练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综上所述,情绪是个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认知、健康和社会适应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情绪的调节和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药学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摘要]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身心健康的慢性症。

抑郁症的治疗方法很多,以往主要给予心理治疗。

近20年来,随着抑郁症病因学研究的进展,逐步确立了药物治疗的主导地位。

抗抑郁的药物包括化学合成药、植物提取物及中成药。

本文就抗抑郁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抑郁症;抗抑郁药;研究进展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depressantsAbstract: Depression is a chronic disease which is high incidence and seriously affects the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healthy life.There are many methods to treat depression, and the previous main method is psychological treatment.Over the past 20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epression etiology, pro- gressively establis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drug treatment.Antidepressant drugs include chemical s- ynthetic drugs, plant extracts and proprietary Chinese medicine. This paper studies of antidepressant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Key words: depression;antidepressants; research progress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长时间情绪低落或悲痛欲绝,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减退[1]。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

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

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一、社会认知的简介1、社会认知的概念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

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

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

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

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社会认知对象的范围很广, 包括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1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人是一种富有表情的社会人,人的表情是反映其身心状态的一种客观指标。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往往根据他人的表情来判断其心理, 判断的正确程度取决于认知者对他人表情的认知与解释。

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文献综述

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文献综述

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文献综述摘要】通过文献查阅方法,了解国内外近14年对抑郁症的研究现状,回顾、总结和探明抑郁症的定义、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果:目前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有ICD-10、CCMD-3、DSM-Ⅳ或DSM-V,三类诊断标准对抑郁症的症状描述大体一致,只是CCMD-3把“性欲减退”纳入症状标准,而其他两类诊断标准则没有提及此症状;关于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非药物治疗为辅,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是现在及今后抑郁症治疗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抑郁症;诊断;治疗;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4-0005-03抑郁症是较为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竞争也日益激烈,精神疾病患者也逐渐增多,抑郁症患者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此,为了提高抑郁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检索万方数据库系统2000-01/2014-02关于抑郁症相关研究的文献,对抑郁症的定义、诊断、病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抑郁症的定义及其诊断抑郁是心理学或精神病学术语,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曼将抑郁症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

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是一种常见的以抑郁情绪为主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

其核心症状,即所谓的“三低”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行为减退等心理症状。

同时,抑郁症患者也可有许多躯体症状,如睡眠障碍、厌食、体重下降、性欲减退等,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病情严重者可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复发率。

广义上的“抑郁症”是指一大类心理障碍,通常统称为“情绪障碍”,包括重抑郁症状(轻度抑郁)、抑郁性神经症(中度抑郁)和抑郁性精神病(重度抑郁);狭义上的抑郁症是指重性抑郁症。

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

XUE SHU ZHENG MING高校学生抑郁情绪干预模式研究综述王立伟,张 琦,芦 琳(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一、大学生抑郁情绪现状大学生群体正处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初期中间的过渡段,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常常出现波动,心理呈边缘性发展,是抑郁症高发人群,一份跨时间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抑郁的检出率高达26.3%。

对大学生的抑郁问题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响应党和政府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注和维护生命安全、建设文明校园的要求,也有助于高校相关工作者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降低自杀等危机事件产生的可能性。

现阶段,研究人员进行文件检索得知,国内大学生抑郁状况与他们的性别、家庭情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程度息息相关。

近期还有研究者通过可视化分析较为准确地发现国内关于抑郁研究的年度发文量呈逐年递增模式,但关于抑郁情绪的干预模式研究较少,且成效各不相同,这说明,我们需要继续深层次了解大学生的抑郁现状、有助于高校和政府部门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对大学生抑郁情绪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

二、大学生的抑郁干预研究情况以包含“抑郁”以及“大学生”的主题为条件在“中国知网”统一检索,析出3575条结果,再在结果中检索“干预研究”,析出99条结果。

根据篇名进行逐一分析,剔出与主题不相关文献、重复文献以及综述性文献。

就剩下的文章进行筛选,最终以45篇文章作为最终的分析源。

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主要分类总结关于针对大学生抑郁的有效干预模式。

(一)精神动力学相关疗法目前,国内外专业人员结合动力学渐渐发展出针对抑郁不同的治疗方法,例如,Helen博士在1970年于马里兰精神病学研究中心发明了音乐治疗技术,以精神动力学及荣格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后期发展为“音乐引导想象”技术,此技术发展至今已是逐渐成熟,目前在全世界都有专业培训体系。

周宇首次利用“音乐引导想象”来干预国内女大学生抑郁情绪,在研究中,发现这种技术的确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正向的作用。

抑郁理论研究现状及其治疗、预防策略(综述)

抑郁理论研究现状及其治疗、预防策略(综述)

抑郁理论研究现状及其治疗、预防策略一、抑郁研究的历史回顾1.抑郁的概念界定人类对抑郁的探索具有漫长的历史。

早在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中,就有“抑郁症”这一类别。

英文(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压”。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安尔格德Angold(1992)对“抑郁”作了一下描述:①抑郁是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是个体情绪恶劣的一面;②抑郁作为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的一种反应;③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表现为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④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状态。

哈林顿Harrington(1990)认为,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严重的抑郁不仅会损害个体的动机和情绪,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

根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2001年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诊断与分类标准第三版(CCMD-3),当一个人受一定环境因素影响或无任何原因出现以下症状,持续2周以上不能自行缓解,影响到个人的社会功能,如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就应当考虑是否患有抑郁症: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有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

以上9项症状中存在4项即可诊断为抑郁。

孟昭兰(1989)认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体验。

同一般的悲伤不同,抑郁的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大。

它除了包括悲伤外,还伴有痛苦、愤怒、自罪感、羞愧等情绪。

冯正直(2002)认为,青少年抑郁是指青少年时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

刘凤瑜(1997)认为,中小学生的抑郁是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摘要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显示抑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所以对于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于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这些文献综述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希望能够对于之后抑郁情绪的抑制起到一定的帮助。

引言当前国内出现了很多研究理论,其中有自动思维、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注意偏向等因素能够对于抑郁情绪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研究学者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抑郁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本文对于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抑郁情绪造成的影响等,并且研究抑郁情绪对于人们情绪所造成的影响,怎样合理的抑制抑郁情绪的产生等展开相关研究。

1.抑郁的理论基础1.1抑郁的概念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压”,17世纪时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情绪状态。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安哥德(A. A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1)抑郁为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即每天出现情绪恶劣的一面;(2)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 (3)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4)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

1.2抑郁的分类抑郁情绪按照程度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分为精神抑郁、神经抑郁以及产生抑郁情绪的状态等。

其中精神抑郁一般是由于身体出现疾病所导致,是因为身体中的机体生化因素由于出现一些异常而产生的生理性疾病,也可能会由于家族的遗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

精神性抑郁实际上就是具有精神病的一类疾病,得出这一疾病的患者并不能真切的分出现实与梦境,也可能会做出一些偏离社会常规行为的事情,出现异常症状的状况可以称为精神性抑郁。

情绪性认知控制训练治疗抑郁症的综述研究

情绪性认知控制训练治疗抑郁症的综述研究

情绪性认知控制训练治疗抑郁症的综述研究【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在工作记忆环节中抑制、更新受限制,从而发现认知控制缺陷可能是抑郁症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由此产生出情绪性认知控制训练。

在理论指导下,研究者使用加入情绪信息的范式对认知功能中的工作记忆或注意偏向进行训练,然而其中疗效的稳定性及具体适用症状仍不明确。

现对认知控制理论和机制、情绪认知控制训练范式及疗效等进行综述,使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情绪认知控制训练的诸多类别及其适用性。

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疗效的一致性以及如何针对不同进程的抑郁症选用合适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抑郁症;认知控制;情绪信息;训练范式A review study of Emotionalcognitive control training for depression Guo Tianyuan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Abstract】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re limited in inhibition and renewal in working memory, so that they use the paradigm of adding emotional information to train working memory or attentional bias in cognitive function, but the stability of the efficacy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ble symptoms are still unclear. This paper reviews the theories and mechanisms of cognitive control, the paradigm and efficacy of emotional cognitive control training. Future studies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onsistency of efficacy and how to select appropriate training methods for different stages of depression.【Key words】Depression;Cognitive control;Emotional information;Training paradigm1 引言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类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失等临床表现为特征的心境障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世界第一大负担疾病[1]。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

抑郁症研究进展综述摘要:抑郁症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要疾病,当前抑郁症的研究集中在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抑郁症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截止目前抑郁症尚无良好的治疗方法,大多数学者认为抑郁症的治疗还是应以心理干预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再结合患者的具体发病原因、抑郁症特点等给出个性化治疗建议,以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使其逐渐走出“抑郁”,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临床治疗则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加以心理治疗,即便如此,每年还有很多人受抑郁症的折磨,也有很多人因此失去生命。

关键词:抑郁症;发病原因;发病特点;抑郁症诊断;抑郁症治疗近些年抑郁症发病人群在不断攀升,我国已确诊的抑郁症病例接近3000万,约15%的抑郁症患者选择了自杀。

抑郁症患病人群涵盖了整个年龄段,有小孩、有大学生、有产妇、有宝妈、有中年人、老人等,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也很复杂,在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发病因素多种交叉,这也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如何准确掌握、分析患者的发病因素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抑郁症研究中这些方面受到了学者的普遍重视。

一、抑郁症的病因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具有显著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主要特征的疾病。

在临床上,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以下抑郁心境:痛苦、悲伤、沮丧、绝望。

研究发现大多数抑郁症患者对自己的评价都“过低”,他们具有明显的自卑心理。

其心境变化呈现“晨重夕轻”,早晨起来,本该美好的心情被伤感代替,一些患者有严重的失眠特点,晨起就精神不振,对任何事物没有兴趣,总是感觉困乏。

抑郁症患者需要社会、亲人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社会、亲人的关爱和关注。

例如,蒋某某,原本是个开朗自信的人,在准备结婚的时候父亲意外死亡,未婚妻背叛,他的人生进入谷底,逐渐变得不爱出门,害怕与人交谈。

在此情况下家人和朋友并未关注到他的心理变化,还一味地指责他不够坚强,朋友也逐渐的疏远他。

在半年后蒋某某接受治疗,治疗一年多后,他开始尝试走进人群,但朋友的嘲笑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选择了自杀。

抑郁障碍研究综述

抑郁障碍研究综述
4. 植物类抗抑郁药
中药治疗抑郁逐渐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
广泛的药物为贯叶连翘,其主要药理作用机制也是通过抑制
给 5-HT、NE 和 DA 的再摄取发挥作用。
5. DA 选择性抑制剂
安非他酮是该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
制 DA 发挥作用,以达到改善患者情绪的效果,对 NE 及 5-
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该假说已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2. 去甲肾上腺素( NE) 假说
NE 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抑郁症产生的
基础,其功能失调是抑郁症的潜在病因。
3. 多巴胺( DA) 假说
DA 系统是个体发育期间大脑中最后一个单胺系统,主
要位于中脑。 研究表明,抑郁症中出现的许多症状与多巴胺
描、冥想、认知记录等,一般疗程为 8 周,其具有的便捷性及
有效性使其广泛应用于诸多精神疾病及心理疾病的治疗。
( 四) 电痉挛疗法
改良电痉挛法( MECT) 是采用短时间电流刺激,应用短
暂电流激发皮层,进而引起大脑皮层的细胞发生同步化放
电。 通过外源性刺激促使大脑发生痫性发作,促使检索。
2. Abramson 的无望理论
该理论认为无望感是抑郁产生的最直接原因,而负性生
活事件和负性推断是产生抑郁的间接原因,一旦发生消极的
生活事件,具有负性推断的个体会对负性生活事件进行消极
的解释和归因,进而产生无望感,最终导致抑郁甚至产生自
杀观念和行为。
三、 治疗
( 一) 药物治疗
1. 三环类抗抑郁药
[ J] .心理科学,2000,23(3) :168-234.
作者简介:
陈依婷,江西师范大学。
·181·
HT 的影响小。

抑郁症背景研究报告

抑郁症背景研究报告

抑郁症背景研究报告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抑郁症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研究也逐渐深入。

本文将对抑郁症的背景进行研究。

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主要以悲伤、消极、自责、自卑等情绪为主要特征。

同时还伴随着失眠、食欲丧失、体重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身体症状。

据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达3亿,其中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抑郁症可能造成失去工作能力、家庭矛盾、甚至导致自杀。

抑郁症的起因十分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首先是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亲属中,患病风险会增加。

其次是生化因素,患者脑内神经传递物质的异常分泌和功能异常与抑郁症有关。

再次是心理社会因素,如个人经历的创伤、长期的压力、对于孤独的承受能力差等都可能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

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世界卫生组织推出的《国际疾病统计与分类手册》将抑郁症定义为心境障碍。

诊断抑郁症主要依据症状、持续时间和功能损害的程度。

目前,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抗抑郁药物通过调整脑内神经递质的平衡来缓解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疏导、亲情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尽管抑郁症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争议。

首先是诊断标准的争议,目前诊断抑郁症主要依据患者的自述,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指标。

其次是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和依赖性,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依赖和其他身体健康问题。

另外,心理治疗的效果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更加个体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诊断和治疗抑郁症依赖于症状、持续时间和功能损害的程度。

尽管抑郁症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关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和个体化治疗方法的开发。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抑郁症的预防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抑郁症的认识和关注。

抑郁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抑郁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

抑郁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摘要】: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疾病,目前心理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就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效果较为理想的心理治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抑郁症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典型的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言语活动明显减少等[1],是一种病发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精神疾病[2]。

抑郁症的发生存在较为复杂的原因,也正是由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3],其治疗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

目前药物治疗联合心理治疗成为治疗抑郁症的新趋势[4],并取得不错的效果,可提高患者对连续治疗的依从性,降低病情的复发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多样,现就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效果较为理想的心理治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抑郁症的检测抑郁病情的检测以及恢复状况的检测可以通过量表进行测定[6],常用的量表包括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抑郁症状自评量表(SQL-90)。

更加准确的检测结果可以通过脑部成像技术取得,或者直接检测患者血浆中的单胺类物质的水平。

2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2.1认知疗法Hosseinifard [7]等专家认为,患者的认知过程在情感与行为之间起到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与认知的正确与否息息相关。

抑郁症患者一般对自己、对世界、对未来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歪曲,他们由于功能失调和固化消极观念的影响,从而引发对生活消极认知的现象,常会表现出动力不足、情感障碍和躯体功能紊乱等。

采用认知疗法治疗抑郁症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自动化思维,医生和患者一起寻找导致抑郁的消极认知根源,注意引发患者出现不合理信念和消极认知出现的时间和环境,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令患者能够自己摆脱消极认知的负面影响。

王丽萍[8]等专家认为,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观念,及时调整应对方式,可达到调整负面情绪、校正不良行为和达到预防抑郁病症的效果。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抑郁症临床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提高,抑郁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对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抑郁症临床研究的现状(一)诊断方法的改进传统的抑郁症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症状自述和医生的临床观察,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基因检测和生物标志物等客观诊断方法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检测大脑活动的变化,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生理机制;基因检测可以发现与抑郁症相关的基因变异,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二)治疗手段的多样化1、药物治疗目前,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

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不断涌现,如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它们具有更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同时,药物治疗的个体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患者的基因多态性、症状特点和药物耐受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人际治疗(IPT)和问题解决疗法(PST)等心理治疗方法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心理治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预防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远程心理治疗也逐渐兴起,为患者提供了更便捷的治疗途径。

3、物理治疗电休克治疗(ECT)、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和深部脑刺激(DBS)等物理治疗方法在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中,rTMS 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手段,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层来调节神经活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发病机制的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神经递质失衡、神经可塑性改变、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等多个方面。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递质假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紊乱被认为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摘要长时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对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进行研究,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具体的数据显示抑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所以对于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对于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的文献进行分析,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这些文献综述得出一定的研究结论,希望能够对于之后抑郁情绪的抑制起到一定的帮助。

引言当前国内出现了很多研究理论,其中有自动思维、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注意偏向等因素能够对于抑郁情绪的影响,但是几乎没有研究学者研究这些因素对于抑郁产生怎样的影响。

所以本文对于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考虑多种因素对于抑郁情绪造成的影响等,并且研究抑郁情绪对于人们情绪所造成的影响,怎样合理的抑制抑郁情绪的产生等展开相关研究。

1.抑郁的理论基础1.1抑郁的概念抑郁是人类心理失调最主要和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是每个个体在其生命历程中都会或多或少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抑郁(Depression起源于拉丁文Deprimere,意指“下压”,17世纪时这个词最早用来描述情绪状态。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安哥德(A. Angold对抑郁作了如下描述:(1)抑郁为正常心境向情绪低落方面的波动,即每天出现情绪恶劣的一面;(2)抑郁为不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是对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 (3)抑郁作为一种特征,是指个体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愉快感的缺乏;(4)抑郁作为一种症状,是指心境处于病理性的低下或恶劣。

1.2抑郁的分类抑郁情绪按照程度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分为精神抑郁、神经抑郁以及产生抑郁情绪的状态等。

其中精神抑郁一般是由于身体出现疾病所导致,是因为身体中的机体生化因素由于出现一些异常而产生的生理性疾病,也可能会由于家族的遗传所导致的心理疾病。

精神性抑郁实际上就是具有精神病的一类疾病,得出这一疾病的患者并不能真切的分出现实与梦境,也可能会做出一些偏离社会常规行为的事情,出现异常症状的状况可以称为精神性抑郁。

神经性抑郁的性质是外源性的,由于特定的环境所引起的。

一般神经性抑郁的患者会伴随焦虑情绪,一般情况是因为个体不能适应所处的环境所导致的。

所以如果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不能够被自己所改变或者是自己不能进行控制时,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如果控制不得当就很有可能转化为抑郁情绪,其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抑郁心境:这时人们所变现出的是情绪比较低落,产生兴趣的事物逐渐变少,始终郁郁寡欢;(2)精神运动性抑制:这时的人们在精神活动上一直处于抑郁的状况,对于任何事物的都反应迟钝或者没有反应,思维上比较缓慢;(3)思维内容障碍:如果人们出现了抑郁心理状况,那么这时的人就会非常不自信,对于自身的评价非常低,觉得无法实现自我价值;(4)躯体症状:抑郁症患者常常会伴有各种躯体症状,常见的如睡眠障碍、肠胃不适、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抑郁状态则为人们口常所体验的抑郁情绪,主要表现为忧郁心境和兴趣丧失两大核心症状。

但精神性抑郁症、神经性抑郁症以及抑郁状态之间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难以截然分开,尤其是后两者。

精神性抑郁症属于异常的范畴,主要是精神病学研究的对象,在大学生群体中非常少见。

大学生口常所体验到的抑郁情绪多为一种相对持久的忧郁心境。

2.近十年国内外抑郁情绪理论研究综述2.1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与完美主义呈正相关。

聂晓璐,王红英等人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能预测抑郁的程度,且社会取向完美主义与抑郁显著相关。

杨学琴等, 徐夫真等的研究显示,社会决定性的完美主义与抑郁相关显著,而他人定向性的完美主义与抑郁相关不显著。

张斌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决定完美主义、对错误的在意度和行动的迟疑度与抑郁症状显著正相关,与王丽娜在临床样本中研究发现一致。

个人标准和条理性维度与抑郁低度相关,甚至是负相关。

Sassarol 等研究结果显示,关注错误因子能解释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Frost, Marten, Lahart和Rosenblate运用抑郁体验量表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过分担心错误和自我批评与抑郁相关。

据现有研究发现,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中,对错误的在意度和行为迟疑度两维度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适应性完美主义和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Kawamura和Sandra等人的研究发现大致相同;Enns, Cox和Clara 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抑郁倾向呈正相关。

另外,Dykman 认为,成绩目标取向能通过重复的失败导致无助感,导致个体产生抑郁易感。

张轶文和甘怡群的研究则显示,完美主义各维度对抑郁有不同的影响。

由上述研究可见,完美主义的消极和积极层面均与抑郁相关。

当个体不顾一切地过度追求高标准时,就会出现临床完美主义,甚至导致抑郁情绪;当个体给自己制定合理标准并以积极的心态和自信去完成时,就有可能减少抑郁情绪的出现。

从完美主义各个维度的角度看,结论不是太明确。

因此,本文以警非编制的完美主义量表为测量工具,继续研究完美主义的五个维度与抑郁情绪的关系,为完美主义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提供更多实践性的支持。

2.2认知融合与抑郁的关系认知融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包括与抑郁、焦虑、压力、自尊、慢性疼痛、进食障碍等方面的关系。

Gillanders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发现,认知融合与抑郁、焦虑显著正相关,认知融合程度越高,个体感受到的抑郁、焦虑也就越多。

Dempste:对于认知融合也进行了研究,他发现认知融合和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II)中的经验性回避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想法控制问卷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问卷(SWLS)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正念问卷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2.3抑郁情绪与社会比较情绪与社会比较研究通常关注社会比较对情绪的引发。

研究表明,当个体进行上行比较时,容易出现负性情绪,自我评价降低;当进行下行比较时,更易产生积极情绪,提高自我评价(wills,19s1)。

对临床治疗的观察研究也发现:习惯于将自己差的方面与他人比较,即习惯进行上行比较,通常与与抑郁、社交焦虑、压力及寻求社会支持、低自尊相关联。

许多研究者认为,社会比较与抑郁的发生和维持有关(Wood , 1999)。

这些研究者认为,抑郁个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消极的自我评价(Beck, 1976 ),而通常认为自我评价部分建立在社会比较的基础上。

“整洁与肮脏先生”的研究 C Morse & Gergen, 1970 )支持了这一观点,结果发现认为是与肮脏先生竞争的个体比认为是与整洁先生竞争的个体的自我评级更高。

这一研究也表明,社会比较对自我概念有全面、长期的影响。

结论一直以来国内外的学者们都在探究抑郁产生的原因和机制,已有的研究表明,抑郁与注意偏向、消极的自动思维、应对及归因方式、社会支持、性别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是目前还没有大样本的数据调查显示上述这些因素具对抑郁的产生有预测性,因此,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1]聂晓璐,王红英,孙凤,杨智荣,唐少文,陶庆梅,王华丽,吕晓珍,于欣,詹思延. 2000-2012年中国社区人群老年期抑郁情绪检出率——系统综述和更新的meta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11):805-814.[2]杨学琴. 社区居民抑郁状态及早期干预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3]徐夫真. 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发展及其与家庭、同伴和个体因素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4]张斌. 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测量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5]王丽娜. 老年冠心病住院失眠患者睡眠心理行为干预模式的构建与验证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6]滕金艳. 不同电针对抑郁症胃肠道躯体症状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7]刘金同. 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8]董洁. 基于循证心理实践的高校新生适应障碍筛查和干预研究[D].南开大学,2010.[9]张容瑞. 八段锦结合放松功对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10]赵书亮.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2.[11]范燕燕. 卵巢功能衰退过程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12]孙良. 医科大学生焦虑、抑郁及相关因素的1年纵向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13]何伶俐. 神经衰弱和抑郁症概念发展中的文化分歧[D].南开大学,2013.致谢光阴似箭,转眼之间大学生涯即将结束。

回首往事,收获甚多,在这段时光里,我由一个不断的成长,由原来孩子似的学生,即将成长为一个步入社会的人。

心中不免思绪万千。

在这几年的大学生涯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不一样的蜕变,更是一种质的成长。

再此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正是他对于我严格的要求,让我懂得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一丝不苟,兢兢业业。

从论文的选题到最后的成稿,这段时间里面。

导师对于我的指导是非常的多的。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在即将毕业的这段时间内,让我做好大学最后一门功课,带领我不断的前进,正是他的指导,让我不仅仅对于写作,更多的是对于今后的道路成长改如何的行走,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成长。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同学,在这段时间里面,我们相互帮助,彼此扶持,一同走向社会,正是由于你们的存在,才让我的大学生涯靓丽多彩,犹记得从彼此天南海北哥不熟悉,到现在亲如一家。

在这几年中,我们结下了深厚情谊,感谢你们。

正是你们让我的生活充实多彩,正是和你们在一起的这段日子让我获得不一样的情谊。

此外我要感谢我自己,在这二十多个年头中,正是对于任何事情不放弃的决心,让我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正是对于困难和艰苦总想去客服的信心使得我能够在任何一件事情上都做到尽善尽美。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赋予了我生命,也是他们让茁壮的成长,不管我遇到什么样的事情,都是他们在背后给予我鼓励,给予我支持,正是他们对于我帮助,让我成长至今,也让我遇事不慌,因为我指导他们是我背后坚挺的支柱,是我的港湾。

谢谢你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