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原子吸收中,若谱线变宽主要受多普勒效应影响,则:
2 π ln 2 e 2 K0 N0 f D mc
2 π ln2 e 2 A 0.434 N 0 fL kLN0 D mc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四、基态原子数(N0)与待测元素原子总数(N)的关系 在一定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态原子数 Nj与基态原子数N0 之比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 Nj/N0=Pj/P0e-(Ej-E0)/kT 式中, P0 , Pj分别为基态和激发态统计权重。 对共振线(E0=0),有 Nj/N0=Pj/P0e-hv/Kt 当 T< 3000K 时,Nj/N0都很小,不超过1% ,故 N0=N 则 A与溶液中待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即: A=K· c 此即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基础。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二、谱线轮廓与谱线变宽
L
L
L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以透过光的强 度I与频率 作 曲线 以吸光系数Kν与 频率 作曲线
Iν随ν的变化曲线
Kν随ν的变化曲线
中心频 率
横坐标:入射频率 纵坐标:透过光强度
横坐标:入射频率 纵坐标:吸收系数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二、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特点
• 1. 选择性好:谱线简单,因谱线重叠引起的光谱 干扰较小,即抗干扰能力强。分析不同元素时, 选用不同元素灯,提高分析的选择性; • 2.灵敏度高:在原子吸收实验条件下,处于基态 的原子数目比激发态多得多(玻尔兹曼分布规 律),故灵敏度高。其检出限可达 10-9 g /ml ( 某 些元素可更高 ) ; • 3. 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因吸收线强度受 原子化器温度的影响比发射线小。另试样处理简 单。 RSD1~2%,相对误差0.1~0.5%。 • 缺点:难熔元素、非金属元素测定困难、不能多 元素同时分析。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第二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共振线
1.共振发射线: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能量最低的激发态时要 吸收一定频 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则发射出同样频率 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 。 2.共振吸收线: 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 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 3.共振线: 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都简称为共振线。 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也是元素最灵敏的谱线。
②. 吸收测量 由Lamber-Beer 定律:
I0 A lg I
I0Leabharlann Baidu
I 0 e-K Ld
e 0
e
0
I 0 d ;
I
e
0
I d
将 It=I0e-Kvb 代入上式: 则:
I
A lg
e 0

e

I 0 d
0
I 0 e -K Ld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 赫鲁兹马克变宽只有在被测元素浓度较高时才 有影响。在通常的条件下,压力变宽起重要作 用的主要是劳伦兹变宽,谱线的劳伦兹变宽可 由下式决定: • ΔνL=2NAσ2p[2/πRT· (1/A+1/M)]1/2 • σ2--碰撞的有效截面积;M --待测原子的相 对原子量; • ΔvL和ΔνD具有相同的数量级,也是谱线变宽 的主要因素。
e2 K v dv N0 f mc
如果将公式左边求出,即谱线下所围面积测量出( 积分吸收)。即可得到单位体积原子蒸气中吸收辐射的 基态原子数N0。 这是一种绝对测量方法,现在的分光装置无法 实现。 (△λ =10-3 , 若 λ 取 500nm , 单 色 器 分 辨 率 5 ) R = λ / △ λ =5 × 10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①.锐线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比吸收线的半宽度窄的多 的光源。 锐线光源需要满足的条件: a.光源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的ν0一致。 b.发射线的Δνe小于吸收线的 Δνa。 理想的锐线光源——空心阴极 灯:用一个与待测元素相同的纯金 属制成。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三、积分吸收和峰值吸收 1.积分吸收
钨丝灯光源和氘灯,经分光后,光谱通带0.2nm。而原子 吸收线半宽度:10-3nm。如图: 若用一般光源照射时 ,吸 收光的强度变化仅为 0.5% 。灵 敏度极差。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讨论: 根据经典的爱因斯坦理论,积分吸收与基态原子 数目的关系,由下式给出:
采用锐线光源进行测量,则 Δνe<Δνa ,由图可见,在辐射线宽度 范围内, Kν 可近似认为不变,并近 似等于峰值时的吸收系数K0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A lg

e

e
0
I 0 d
0
I 0 e -K Ld
A lg
1 e - K L
lge K 0 L 0.434K 0 L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4.自吸变宽 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 吸收产生自吸现象。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5.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的作用 使谱线变宽的现象;影响较小。 火焰原子化法中, ΔvL是主要的;非火焰原子化法中 , ΔνD是主要的。 会导致测定的灵敏度下降。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1)中心频率υ0 :,最大吸收系数所对应 的频率或波长,由原子能级决定。 (2)半峰宽Δυ:最大吸 收系数一半(Kυ/2)处所 对应的频率差或波长差, 受到变宽因素的影响。 (3)峰值吸收系数K0: 中心频率或中心波长处的 最大吸收系数。 22:08:13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2. 多普勒宽度ΔνD76r1 由于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导致的,故又称为热变 宽. 当处于热力学平衡时, Doppler变宽可用下式表示:
T M
VD 7.162 10
7
V0
在原子吸收中,原子化温度一般在2000~3000K,ΔνD一 般在10-3~10-2 nm,它是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3.压力变宽 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 而引起的能级稍微变化,使发射或吸收光量子频率改 变而导致的谱线变宽。根据与之碰撞的粒子不同,可 分为两类: ①.共振变宽或赫鲁兹马克变宽:因和同种原子碰 撞而产生的变宽—共振变宽或赫鲁兹马克变宽。 ②. 劳伦兹变宽ΔvL:因和其它粒子(如待测元素的 原子与火焰气体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劳伦兹变 宽,以ΔvL表示。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问题:
35、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在工作原理上有何不同,在原子吸收分析 中,为什么会产生背景吸收及校正背景的方法有哪些?在光学系统中, 为什么要使用外光路系统,可否不用?(周桔香) 36、非金属元素是否进行X荧光检测,如可以,如何进行?(费新阳) 37、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的作用原理和区别?是否可同时使用(刘 正)。 38、怎样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原子吸收光度分析?非共振原子荧光对分 析结果由什么影响?(陈云松)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问题:
19、原子吸收分析中背景吸收是如何产生及影响的?该如何消除这类 影响?怎样选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最佳条件?(李波、董丹丹) 20、原子吸收光光度分析与其它光度法有什么优点?怎样避免原子吸收 光度分析法的错误以及减少误差?(陈立萍) 2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需注意什么?采取什 么措施?(王广) 22、在检测系统中,检测器的光电倍增管可以使光电子加倍,加倍的光 电子来自哪里?光电倍增管在使用中为什么会产生疲劳现象?(陈升) 23、背景吸收与基体效应的区别?(未勇) 24、石墨炉原子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刘伟、唐钦贤、刘正) 25、原子吸收分析在定量计算中常要攻破的难点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所 得结果更为准确可信?(杨雪珍) 26、石墨炉原子化与火焰原子化法相比有何优缺点?(徐雨果) 27、要保证提高原子吸收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应注意哪些问题?怎 样选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最佳条件?(任明月、张宇、何尧、陈 臣、冯强、雷慧)
峰值吸 收系数 半宽度 中心频 率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二)、谱线变宽 1. 自然宽度ΔvN 在无外界影响下,谱线仍有一定宽度,这种宽度称为自 然宽度。 根据量子力学的Heisenberg测不准原理,能级的能量有不 确定性,ΔE由下式估算: ΔE=h/2(πτ) τ-激发态原子的寿命;τ越小,宽度越宽。ΔvN约相当于105nm数量级.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问题:
28、火焰原子化吸收光谱能检测出哪些元素?在应用中有什么方法? 如何进行细分?(郑成泉) 29、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上对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法作比较.(刘云 董文宾) 30、光谱定性分析摄谱时,为什么要使用哈特曼光阑,为什么要同时摄 取铁光谱?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不用连续光谱光源,而在分 光光度计中则需要?(龚娟、侯广胜、陈水清) 31、光谱干扰中若选用合适的惰性气体,纯度又高的单元素灯,即可避 免干扰,在这里惰性气体和单元素灯是如何起到避免干扰作用的?合适 的惰性气体常用的有哪些?思考题第4题。(孙桂胜) 32、原子荧光光谱法的原理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 33、原子吸收只能确定是否含有该元素该原子所含比例,能否知道该原 子为何种形态?(刘贤明) 34、近代定量分析方法是如何解决复杂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含量的测定的 ?溶剂的极性是如何影响溶质的?(何莲)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概述
一、定义: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气态的待测 基态原子对特征谱线的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 析方法。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空心阴极灯的发明
火焰
空心阴极 灯 如要测定试液中的镁离子:
棱镜 光电管
22:08:13
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问题:
1、火焰原子化的原理及作用具体有哪些?需要什么操作条件? (罗灿) 2、物理干扰对比于化学干扰来说,减少干扰的方法更少,它是否可 以用一些化学方法来减少干扰?究竟干扰减少到哪种程度可以算得上干 扰已经消除?(魏丹) 3、原子吸收分析中,若采用火焰原子化方法,是否火焰温度愈高 ,测定的灵敏度就愈高,为什么?(杨思、陈苏南、董文宾、李明) 4、对于原子吸收线,为何采用连续光源?(范莲红) 5、什么是锐线光源?(李晓彤、李勋) 6、原子吸收法中,如何排除待测元素吸收线和试样中共存元素吸 收线重叠。哪种干扰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最大?(诸曦) 7、不同的光源对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有哪些影响?(刘强) 8、原子发射光谱中,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 方法、分别适用哪里?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原子吸收光谱中, 用常规分光光度方法进行原子吸收测量所产生的困难和原因是什么?( 眭吉芳)
22:08:13
龙岩学院 化学与材料学院 涂逢樟
问题:
9、氘灯的发射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波长与相对强度中有峰值,我们如 何才能找到这个值?(毛志威) 10、谱线变宽将导致原子吸收灵敏度下降,那应控制哪些因素以提高 灵敏度?(邓少珍) 1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邹继成) 13、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如果遇到波长的谱线很相近的,我们可 采用哪种方法将它辨别出来?(吕彪) 1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是什么?(王烨兴、蒋滔、高圣淋、肖谦、 李明) 15、在原子吸收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而在分光光度计中 采用连续光源?(袁安叶、何平) 16、为什么光谱分析不能用以分析有机物及大部分非金属?(刘必珍) 17、原子的吸收线的宽度是由什么所致?原子吸收线是一条怎样的线?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不采用连续光源?(陈慧晶、董丹丹 ) 18、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为什么要用锐线光源?(左靖文、王 达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