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近年来,各地都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也一直在思考探索。

可怎样才能创设“高效课堂”呢?是一味地加大课堂容量吗?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有时只能把很多课上的教学内容挪到课前让学生提前完成。

在课前做一定的预习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但如果只是为了节省时间,而把本该在课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提到课前,不但加重了学生课下的负担,而且不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

比如,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在课上,特别是在某些公开课上能充分地分析课文,而直接将朗读课文作为预习作业提前让学生完成,课上干脆不读或很少读。

其实充分的诵读,特别是在课上的、有指导性的诵读,或齐读、分角色读等等,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是不可或缺的。

很显然,单靠节约时间加大容量并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那我想,我们能不能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尝试提出了“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该模式较好地确立了师、生各自在教学中的不同地位,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实现“高效课堂”做了一种有效的尝试。

一、理论依据:
1、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应是体现在对知识的“讲深、讲透”的“直接形式”上,而应该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周密设计和对教学活动的精心组织的“间接形
式”上。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学也不是单靠教师的“教”。

一堂好课不是看教师的“表演”,而是看教师的“导演”。

2、《新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教学活动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高效课堂”不是看老师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而应该看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和体验。

二、教学基本程序:
1、教师设置有效问题。

教师在精心备课、宏观把握的情况下针对所教课程提出1至2个问题或提出一个主问题并下设1至2个子问题。

该问题不但要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而且应该是平时考试甚至高考的典型代表,这样就能让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很多老师可能要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前两节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看到雪作者想起了大堰河?”“第三段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哪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哪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第5节是用什么方法?”“第8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通过哪些细节表现?”等等。

这样逐节设问不但导致问题琐碎、重点不突出,而且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负担,相当于
整整一节课师生都在被这一连串的问题牵着鼻子走,教师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一个问题紧扣一个问题;学生更是兴味索然,从而丧失了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现了这种模式的弊端后,我摒弃了传统的层层设置问题的方法,采用“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设置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分析诗人笔下的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让学生展开讨论。

这个纲领性的问题,不但一下子抓住了全文的重点,目的性很强;而且和诗歌鉴赏以及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一脉相承,能使课内和课外紧密相连。

学生在解答这一个问题时,必然地要研读每一节的内容,也必然会包括前面提到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

只不过这样提一个问题会显得很明确,重点很突出。

再比如《沁园春.长沙》,我设置的主问题是“请赏析本课的写景描写”。

这样,学生有的从炼字的角度、有的从视角的转换(远近、高低)、有的从动静结合的角度、有的从色彩的角度展开分析。

这样从宏观上把握,就避免了一句一句地割裂了文章,而且为今后的诗歌鉴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将有效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自我独立思考,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然后初步形成一个不太成熟的意见。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3、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将先前形成的不太成熟的观点带入到小组交流中来,比如《大堰河----我的保姆》,主问题提出后,经过自我思考,大多数学生会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她是一个勤
劳、善良的劳动妇女”。

然后通过同组间的交锋、补充、修正,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观点,并在文中找出依据。

这样不但加深了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只有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人的热情,也才有机会让每一个人都能有思考、交流、展示的机会。

4、师生总结提高。

将小组探究的成果在班内展示、交流,通过师生间的交流,小组间的补充、修正,再经由教师点拨、拔高,从而得出较为完善的成果——“她是一个勤劳、善良、乐观、博大而又悲苦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

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了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并在引导学生说出文本中的依据的同时,教师适时地提出以下两个子问题:1、“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简要赏析”,引导学生说出“细节描写”的应用;2、“和《雨巷》及《再别康桥》相比较,这首诗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自由,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复沓;排比。

这样就准确抓住了文本的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原则:
1、要遵循这一教学模式,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将教材“吃透”,不能一味地跟着教参走,节节设问,句句设疑;更不能图省事而使用现成的课件、教案。

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能高屋建瓴地
提出有效问题。

这一两个问题一定要能提纲挈领地抓住全篇,有的放矢,目的明确,更要使后面学生的讨论环节能有话可说。

做好这一步是整个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前提,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2、所设置的问题一定要“少”而“精”,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段段设问,句句设疑。

一旦问题繁杂、琐碎,势必会重点不突出。

不但教师会被教案上或课件上的一个又一个问题牵着鼻子走,而且学生面对接踵而来的众多问题也会没了热情。

那么整堂课就是机械地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最后学生没记住什么,对哪个问题都没印象。

3、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要全员参与。

但这种参与绝不是形式上的作秀,而是真正地让每个学生在小组间的合作探究中都能有思考、表达的机会。

四、教学效果:
1、能较圆满地完成教学目标,较准确地抓住教学的重、难点。

因为教师的有效问题就是围绕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提出的,所以解决了该问题,也就等于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准确抓住了教学重、难点,做到了有的放矢。

而且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

2、提高了课堂效率。

教师的有效问题就是该课程的总纲,解决了该问题就避免了全面铺开、详略不分、面面俱到,从而使知识从杂乱无章变得整齐有序、重点突出。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觉
得这种教学模式不失为“高校课堂”的一种有效的尝试。

3、教会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因为教师在课内提出的有效问题是和平时考试甚至高考一脉相承的,所以,在课堂上学会了怎么思考,怎么解答,那么考试中就能做到学以致用了。

比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在《沁园春.长沙》中学会了赏析景物描写的步骤和答题模式;《雨巷》中学会了通过分析意象来把握情感……这样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们语文教学中课本和考试脱节的尴尬。

学生总觉得语文的课内文的学习和考试没关系,所以学习语文总是不够重视。

那如果我们能在课内教学中交给学生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答题模式,那么不但能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一定能对他们的各类考试甚至高考有指导意义。

五、实施建议:
1、要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不管是在组内还是在班内都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想说、敢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要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当他们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一定比在我们牵着走时更有智慧,也更有主见。

2、在总结阶段,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允许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不能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牵制。

而这首先要教师从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有很多的问题主观性很强,并不存在
唯一的答案。

允许答案的多元化,才能促进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以有效问题带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笔者的一次尝试,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究、不断完善。

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