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基础医学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PPT课件

基础医学临床常用的生化检查PPT课件
• 糖耐量减低(IGT):指空腹血糖<7.8mmol/L, 2h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者;此外,达 到高峰时间可延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到正常时 间可延至2-3小时以第后8页者/共5,6页且有尿糖阳性。糖耐
• 糖耐量曲线低平:指空腹血糖水平降低,服糖后 血糖上升不明显,2小时后仍处于低水平。常见 于胰岛B细胞瘤、甲亢、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肾 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第25页/共56页
(二)载脂蛋白B测定
• (二)载脂蛋白B测定 载脂蛋白B(Apo-B)有 Apo-B100和Apo-B48两种。前者由肝脏合成, 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98%);后者在空肠合 成,主要含于CM中。Apo-B与外周细胞膜上的 LDL受体结合,起介导LDL进入细胞的作用,故 Apo-B是调节肝内、外细胞表面LDL受体与血浆 LDL之间平衡的作用,对肝脏合成VLDL有调节作 用。
第20页/共56页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 (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 (LDL)是血清中携带胆固醇的主要颗粒。 LDL向组织及细胞内运送胆固醇,直接促使动 脉粥样硬化。LDL位于β脂蛋白的位置,日常分 析中以LDL中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作为粥样 硬化的风险指标之一。
第22页/共56页
(四)脂蛋白(a)测定
• (四)脂蛋白(a)测定 脂蛋白(a)[LP(a)]的结构与LDL相似,其核心为 TG和胆固醇,其表面被CHO及磷脂包裹,上嵌载Apo (a)和ApoB。LP(a)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的作用,故它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之一。
• 【参 考 值】 <300mg/L。 • 【临床意义】 现将高LP(a)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

医学检验入门知识 医疗培训 培训PPT课件

医学检验入门知识 医疗培训 培训PPT课件

Laboratory biosafety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分级,分级依据:对所操作生物因子采取的防护措施
生物安全一级 (BSL-1)
生物安全二级 (BSL-2)
生物安全三级 (BSL-3)
生物安全四级 (BSL-4)
一级防护水平最低,四级防护水平最高。三、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Laboratory biosafety
良好的工作习惯,不仅仅是方便了自己,有时 候还方便别人。良好的习惯会让自己工作起来 更轻松,良好的习惯还是要自己养成的,下面 就说几种工作总的工作习惯,希望能给大家的 工作习惯带来帮助
How do newcomers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关系篇]
汉语里有个很重要的词叫“人际关系”,有人说, 一个人的成功20%归功于专业知识,80%归功于 人际关系;日本也有类似的词叫“人脉”,所谓人 脉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管理学家用的词叫 “团队”,这个词在现代化的公司企业里已经深 入人心,强调团队制胜。对于新人来说,学会处 理人际关系也成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Laboratory biosafety
标本类型
• 血液体液(尿液、脑脊液、 胸水等)
• 粪便 •痰 • 分泌物 • ……
输入标题
标准预防
• 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 人员使用的一组预防感染 措施。
• 认定病人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 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 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 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 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
What is a medical test?
临床检验
检验科
我国称之为“临床检验”泛指由临床实 验室(即可以是医院中检验科、实验室、 也可以是独立的检验所)为临床医学提 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的结 果,用于疾病的诊断。

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PPT课件

医学实验方法与技术PPT课件

2.实验 的特点
人工干预 (1)可排除自然过程中各种偶然和次要因素。 (2)可将易逝、不易出现的难观察现象在实验室中再现。 (3)可设置超常或极端条件,使正常条件下不能表现的 现象、性质暴露出来。

实验可分为定性实验、定量实验,对照实验、析因实验、 模拟实验等类型。
3.医学 实验 ?

医学领域的科学实验。
第二节
医学实验设计基本要求
讨论:
实验 : 药物X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一、医学实验设计的意义
实验设计是科研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1.依据研究目的,规定具体的研究任务和所要采取的技 术路线和方法; 2.用较为经济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最大限度地 减少误差,获得可靠的结果。
三、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医学科研的对象是人,人具有生物和社会两重属性。 1.人体的现象和规律不能笼统地用一般生物学规律来解 释; 2.人的个体变异性大,实验单位的一致性较差,观察结 果的离散程度大; 3.一般不允许在人体上直接进行试验; 4.宏观、微观两个方向发展,相互配合。。

6.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 *
选题
实验 数据处理
考核方式、成绩评定、教材与参考书: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课题实验 方法设计30%
教材、参考书: 医学实验技术原理与选择.魏于全.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05




医学生物学研究生常用实验技术方法. 陈晓红, 孙仁山.四川大学 出版社2009.08 现代医学实验方法.汪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4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王淳.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9.09 /
处理因素 受试对象 实验效应

【医学PPT课件】致畸试验

【医学PPT课件】致畸试验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切面5:前肢上缘向后切,观察气管、
5 食管和脊髓 切面6:前肢下缘向后切,观察肺、
6 纵隔、心房、脊髓
7 切面7:剑突下向后切,观察肺、心
8 室、心室中隔
9 切面8:从脐至剑突1/2处向后切,检
查肺、横隔
切面9:从脐向后切 ,观察肝、胃
(小部分)
(6)内脏检查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4)一般发育指标的测量 体重、身长、尾长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5)骨骼检查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徒手切片法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切面1:通过口经耳后作水平切 面,检查颚与舌。
切面2:将切下的头部沿眼球中 央垂直通过眼球做额状切面,检查 眼及嗅球。
切面3:在切面2与鼻翼间作垂直 额面切片,观察鼻道及鼻中隔。
切面4:在切面2与后脑中间,检 查脑、蛛网膜下腔及脑室。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动物交配处理 将性成熟雌雄动物按雌雄1:1或2:1的比 例同笼交配。每日将已确定受孕雌鼠随机分入各剂量组 和对照组。(每组至少需要有20只怀孕雌鼠存活) 染毒 在受孕大鼠器官形成期给予受试物。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阴栓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精子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孕鼠状况观察 ➢ 一般状况:进食、状态 ➢ 称量体重:3天称量1次
畸形总数 活胎仔总数 100
母体畸胎率(%)=
出现畸胎母体数 妊娠母体总数100
注意事项
毒理学基础实验课
雌雄鼠交配后并非全部怀孕,大鼠妊娠率约 70%同,妊娠率亦不同。 实验组怀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时,对于“未受孕” 的结论,应予谨慎考虑应查明是否是因受试物有较强 的胚胎毒作用。
基本原理

医学类课件: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件

医学类课件: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件

职业规划
探索医学科研与创新趋势,规划个人医学职 业发展。
实验的意义与挑战
了解实验的意义和学术价值,以及实验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生化实验与解剖学实验
1
蛋白质提取与凝胶电泳技术
掌握蛋白质提取和凝胶电泳技术,分
人体解剖学制片技术
2
析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学习人体解剖学制片技术,观察和研 究人体组织结构。
病理学与免疫学实验
组织切片与染色技术
了解组织切片和染色技ELISA试验技术,检测生物标志物和检测疾病。
医学类课件:基础医学综 合实验课件
一份全面的医学实验课件,涵盖了实验室安全规范、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解剖学和病理学实验等内容。
实验室安全与规范
1 安全第一
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与操作规程,保护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2 准备就绪
学习基本的实验室设备与仪器,掌握正确使用和操作技巧。
3 材料与试剂
学习实验材料与试剂的准备与使用,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临床实验与医学统计学实验
1 生理信号测量技术 2 医学图像处理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
析方法
掌握生理信号测量技术,
学习医学图像处理技术,
了解人体生理功能。
分析和解释医学影像。
学习医学统计学实验技
术,分析和解释数据结
果。
质量控制与职业规划
质量控制
了解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确保实验结 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报告撰写
掌握实验报告撰写规范与要求,培养科学思维和文献分析能力。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细胞培养技术
学习细胞培养技术,了解培 养基配制、传代技巧和细胞 保护方法。
细胞色素染色

基础医学课件教学PPT

基础医学课件教学PPT
预防和治疗
讨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和手 术治疗等。
药理学与药物治疗
1 药物分类
了解药物的分类,包括化学药物、植 物药物和生物制剂。
2 药物动力学
探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 谢和排泄过程。
3 药物治疗原则
介绍药物治疗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包括剂量选择和药物相互作用。
放射学与影像学
放射学
未来发展
展望基础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新技术和新 领域的应用。
细胞结构与功能
1 细胞组成
介绍细胞的基本组成,包 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 核。
2 细胞器功能
探索细胞器如线粒体、高 尔基体等的功能和作用。
3 细胞膜运输
解析细胞膜的运输机制, 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
细胞分裂与遗传
1
有丝分裂
详细讲解有丝分裂的不同阶段及其过程,
3 基因工程应用
介绍基因工程在农业、医 学和工业领域的应用及其 潜力。
免疫学与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
了解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及其在 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抗体和免疫应答
疫苗和免疫疗法
介绍抗体的结构和免疫应答机制, 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探讨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疗法在疾 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微生物学与感染
1
微生物的分类
无丝分裂
2
如染色体复制和分离。
介绍细菌和古菌等生物的无丝分裂过程
和特点。
3
遗传的基本规律
阐述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在遗传学中的 应用。
组织学与器官学
心脏
探索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 疾病的原因和治疗。
肺部
了解肺部组织结构,介绍呼吸系 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件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课件
实验室衣着
Wear a lab coat and appropriate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 at all times. Keep long hair tied back and avoid wearing opentoed shoes or sandals.
统计学分析
Use statistical tests such as t-tests and ANOVA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 differences between data sets. Choose appropriate tests based on your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hypothesis.
Watch a demonstration of the steps involved in protei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including the use of chromatography and electrophoresis.
PCR实验演示
Observe a demonstration of a PCR reaction
4 琼脂糖凝胶
Used for DNA electrophoresis to separate DNA fragments based on size. The DNA fragments move through the gel when an electric field is applied, allowing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of DNA samples.
蛋白质纯化技术
4

“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件——一项完整实验”

“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件——一项完整实验”

染色体减数裂
掌握标本制备和显微镜检 查的步骤,解析减数分裂 过程。
实验现象、数据记录、结果分析
实验现象
数据记录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实验现象。
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保证结果 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结果分析
基于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推 断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撰写要点与格式
学习撰写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要求,包括摘要、引言、实验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
消毒与清洁
对实验台面和仪器仪表进 行彻底消毒清洁,确保实 验环境卫生。
操作安全注意事项和流程
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正确使用化学品
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标签上的 要求使用试剂和化学药品。
3 保持实验室整洁
及时清理实验垃圾,避免交叉污染和意外发生。
基础的实验技能讲解
基础医学实验技能课件— —一项完整实验
本课程提供基础医学实验的全面指导,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器材与试剂 的使用、操作安全、基础与精细实验技能、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报告撰写、 数据统计与分析等重要内容。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文献研究
详细了解实验背景,清楚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室装备
检查实验室设备是否正常 运作,准备所需实验器材。
1
离心与沉淀
2
了解离心机操作步骤,正确分离物质
和液体。
3
移液技巧
掌握不同容积移液器的使用方法,避 免样本污染和误差。
比色测定
学习使用光度计根据吸光度确定物质 的浓度。
精细实验技能讲解
PCR技术
掌握反应体系准备、温度 控制及扩增条件的优化技 巧。
DNA酶切实验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个人防护措施
实验服与护目镜
穿戴合适的实验服和护目镜,防止实验过程中化学品飞溅或粉尘 对皮肤和眼睛造成伤害。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防止化学品接触皮肤和吸 入有害气体。
安全鞋与防护帽
穿戴安全鞋和防护帽,降低实验过程中意外摔倒或重物砸伤的风 险。
06
实验技术应用与拓展
02 动物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确保 动物健康。
03 动物饲料与饮水
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保证动物正常生 长。
实验器材准备
实验仪器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 仪器,如显微镜、分光光 度计、电泳仪等。
消毒与清洁用品
准备消毒液、酒精棉球、 无菌纱布等,确保实验过 程无菌操作。
可视化呈现技巧
合理运用颜色、标注和排 版等,提高图表的可读性 和美观度。同时,注意避 免图表误导和过度解读。
05
实验安全与防护
实验室安全规范
实验室准入制度
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 才能进入实验室,降低意外风险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 事项,确保实验人员能够正确、
安全地进行实验。
治疗技术
通过基础医学实验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
预防技术
利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对人群进行健康筛查和疾病预防,如疫苗接种 、基因检测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交叉融合
随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将与更多领域相 结合,产生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细胞培养与传代
细胞培养基本知识
学习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培养基 的组成。

2024版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课件

2024版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精品ppt课件目录•临床医学检验概述•样本采集与处理•常规生化分析项目介绍•免疫学检查项目介绍•微生物学检查项目介绍•血液学检查项目介绍01临床医学检验概述检验医学定义与重要性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治疗、预防及健康评估的依据。

检验医学重要性检验医学定义:通过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对人体各种标本进行检测分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的医学科学。

在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检验医学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细菌学的建立,医学检验开始进入实验室阶段。

古代检验医学以经验医学为主,通过观察、闻味、尝味等方式进行疾病诊断。

现代检验医学随着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精度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临床医学检验发展历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学技术生化分析技术现代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进展自动化流水线作业、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免疫荧光、免疫印迹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水平。

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的应用,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

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为代谢性疾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手段。

02样本采集与处理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采血针。

避免在输液同侧肢体或中心静脉管道处采血。

采集后轻轻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采集方法:静脉采血、毛细血管采血、动脉采血等。

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01040205030601采集方法:自然排尿、导尿、膀胱穿刺等。

02注意事项03尽量采集清晨第一次尿,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小时。

04采集前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尿液中生理性或功能性物质的排出。

05女性患者应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

06保持尿道口清洁,避免污染。

临床检验医学基础 PPT课件

临床检验医学基础 PPT课件

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三)
• MCHC由HCT和Hb计算得出: • MCHC(g/dl)=〔Hb(g/dL)/HCT(%)〕 ×100 参考值范围:320~360(g/L) 临床意义 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和单纯小 细胞性贫血:MCHC正常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小于参考值低值。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测定
• :MCV由RBC和HCT计算得出: • MCV(ƒl)=〔HCT(%)/RBC(106/µl)〕 ×10 • 参考值范围: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参考值:成人79~101fl,儿童73~ 89f1和新生儿可达105fl。 • 临床意义:用于贫血分类:增大为巨红 细胞性贫血,减小为小细胞性贫血(如 严重缺铁性贫血)和遗传性球型红细胞 增多症;正常红细胞性贫血时正常。
• 参考值范围:白细胞(WBC)检验:参考值:成年人4~ 5.5×109/L,婴儿(两周岁以下)11~12×109/L,新生儿 15~20×109/L。 • 临床意义:细菌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 多症、白血病和应激状态(急性出血和大手术)等增多(妊娠后 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可有生理性增加)。病毒感染、 伤害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严重感染、放射性辐 照、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减少。 • 参考值范围:白细胞分类(DC):参考值:中性粒细胞0.5~ 0.70×(50~70%),嗜酸性凿粒细胞0.005~0.05(0.5%~ 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 0.40(20%~40%)和单核细胞0.03~0.08(3%~8%)。 • 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粒细胞白 血病、急性出血、溶血、手术后和尿毒症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 副伤寒、疟疾、粒细胞缺乏症、放射性辐照和肿瘤化疗。嗜碱性 粒细胞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等;其减少见于伤寒和副 伤寒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 和铅中毒等。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其减少见于免疫缺陷 病。单核细胞增多见于某些细菌感染及单核细胞白血病等。

医学检验实验课ppt课件

医学检验实验课ppt课件

• 定量加样器 • 微量吸头 • 滤纸 • 37℃恒温水浴箱 • 洗板机 • 酶标仪
ppt课件.
19
实验准备:
• 取出试剂盒,室温平衡30分钟 • 配制洗涤液(1:25倍稀释) • 样本血清制备:用真空采血管
抽取空腹静脉血5mL,静置15分 钟后,以3500转/分, 离心5分钟, 分离血清备用。
ppt课件.
16
实验材料:
•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
ppt课件.
17
试剂盒:
• 微孔反应板(48人份) • 酶结合物(6.2 mL *1瓶) • 阳性对照(1.0 mL *1瓶) • 阴性对照(1.0 mL *1瓶) • 洗涤液(40 mL *1瓶) • 显色剂A(8.0 mL *1瓶) • 显色剂B(8.0 mL *1瓶) • 终止液(7.0 mL *1瓶) • 封片(2张) • 说明书(1份)
2.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二)间接法
• 标本中的待检抗体与固相抗原结合后,利
用酶标记抗抗体(抗人Ig)进行检测。
• 是检测抗体的最常用方法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三)竞争法
• 将待检抗原和酶标抗原与相应固相抗体竞
争结合,标本中抗原越多,与固相抗体结 合的酶标抗原越少,与底物反应生成的颜 色越浅,根据颜色深浅可定性或定量测定。
• 每次洗板要甩干微孔里的残液,避免残余
游离酶标记物显色干扰读数。
ppt课件.
22
实验第三步:
• 每孔先加入显色剂A液1滴(50微
升),再加入B液1滴(50微升), 充分混匀
• 封板,置37℃水浴箱孵育15分钟。

基础医学ppt课件

基础医学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8
超敏反应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型超敏反应,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
效应T淋巴细胞与抗原结合,引起单核细胞 浸润和组织损伤 代表疾病:
结核菌肉芽肿 接触性皮炎
精选PPT课件
9
(2004)属于Ⅲ型超敏反应的疾病 是C
A过敏性鼻炎 B新生儿溶血 CArthus反应 D接触性皮炎 E支气管哮喘
精选PPT课件
25
基本概念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 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抽样误差:样本的统计指标与总体的统计 指标之间的差别
频率(f)和概率(P):频率变量为样本统 计量,概率为常数是一个总体参数,试验 次数足够多,频率接近概率
精选PPT课件
26
(2007)下列关于概率和频率的说法正确的 是:C A概率常用M表示 B频率常用P表示 C概率是描述某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指标 D概率就是频率 E概率的取值范围介于-1和+1之间
抗毒素:能中和某种毒素的抗体或含有这 种抗体的血清
精选PPT课件
19
细菌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将疫苗原性物质或类毒素 等免疫原性物质接种人体,使机体主动产 生防止微生物感染的能力。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 疫血清、纯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使 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
精选PPT课件
方差和标准差
变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均数(常用来比较 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数据的变 异度)
精选PPT课件
32
全面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特征的指标: 均数+标准差
精选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13
微生物
精选PPT课件

临床基础检验ppt课件

临床基础检验ppt课件
依据。
治疗监测
通过对治疗过程中患者样本的 连续检测,评估治疗效果,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通过对患者样本的检测和分析 ,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患者 的预后情况。
健康筛查
临床基础检验还可用于健康人 群的筛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
康问题。
临床基础检验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血液常规检测
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 计数及分类等,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感 染等情况。
04
粪便常规检验
粪便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容器
应使用干净、干燥、无吸水性、无渗漏的容 器。
采集时间
应在排便后立即采集,避免尿液、水等污染 。
采集量
一般采集5-10g即可。
处理方法
及时送检,避免样本变质。
粪便一般性状检查
颜色
正常为黄褐色,异常颜色可能提示不同疾病。
性状
正常为软便或成形便,异常性状如稀便、水样便等可能提示肠道 炎症或感染。
蛋白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蛋白, 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疾病或全身 性疾病。
外观
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等,可 反映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 等。
酸碱度
了解体内酸碱平衡情况,对诊 断糖尿病、痛风等疾病有参考 价值。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含糖,糖 阳性提示糖尿病或肾小管重吸 收功能减退。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
检查方法
取混匀后的尿液10ml于试 管中,用显微镜观察其中 的有形成分。
自身抗体的概念
指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的抗体。
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
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 关节炎等。

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医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非药物治疗需要专业人员的指 导和监督,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治疗方法和自身认知 和配合程度等因素,需要定期 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是通过专业的治疗和训练,帮 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重返社会。
康复治疗的效果取决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和自身 认知和配合程度等因素,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治疗方
总结词
掌握分类方法
详细描述
根据疾病性质和特点,可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如病因分 类、发病情况分类、病理形态分类等。了解不同分类方法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为诊断和治疗提供 依据。
总结词
识别疾病类型
详细描述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疾病。例如 ,感染性疾病通常具有发热、疼痛等症状,慢性病则病程 较长、病情复杂,遗传性疾病具有家族遗传特征。
物。
呼吸系统功能
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保障生命 活动的正常进行。
循环系统
循环器官
循环系统功能
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等器官, 负责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流动。
为人体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带走代谢废物,维持内环境稳定。
循环过程
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循环流动, 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激素等重要物 质。
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古代医学
古代文明时期,人们通过经验积累和尝试,发展出了各种 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例如,古埃及的埃伯斯纸草文、古 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医学等。
近代医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出现 了细菌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分支学科。
中世纪医学
中世纪时期,医学在大学里成为了一门学科,阿拉伯和欧 洲的医生们对解剖学、药物学和临床诊断等方面做出了重 要贡献。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 ppt课件

临床医学检验基础知识讲座  ppt课件
PPT课件 28
谷草转氨酶(AST)
正常值:0-40 u/L
谷草转氨酶增高>60u/L;心肌梗死急
性期、急性肝炎、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
慢性肝炎活动期,肝
硬化活动期、肝癌、
心肌炎、肾炎。
PPT课件 29
ALT/AST比值结果分析
• AIT,AST反映肝脏细胞的损伤情况,ALT反映肝脏 细胞急性损伤。AST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ALT主 要在细胞浆内,AST主要在细胞浆中线粒体内。 因此不同的肝炎情况所出现的ALT,AST升高情况 上不同的。ALT/AST的比值也是不同的。一般情 况下,急性,慢性,轻型肝炎肝细胞有损伤,但 是线立体是完整的,所以检查ALT升高, ALT/AST>1.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重期细胞 线立体遭到破坏,则会出现AST升高, AST/ALT>1的情况。
PPT课件
23
粪便形态
• 正常形态:成形软便。 临床意义:粥样或水样稀便,见于急性胃 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粘液性 或脓血性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大肠炎、小肠炎、结肠癌、直肠癌等。凝 乳块便,见于婴儿乳汁消化不良等。细条 状便,见于结肠癌等所致直肠狭窄。米汤 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PPT课件 11
尿常规检查
几种常规检查项目
PPT课件
12
尿液常规检查
是健康体检的重要项目,它不仅可反映 泌尿系统疾病,对 糖尿病、黄疸肝炎、 胆道梗阻等多种疾 病的筛选也有重要 意义。
PPT课件 13
尿蛋白(PR0)
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 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 病。但发热、剧烈运动、 妊娠期也会偶然出现尿蛋 白。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 踪观察明确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报告
1.名称 2.目的 3.材料 4.方法 5.结果 6.分析
**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教研室 吕学儒
玻璃仪器
烧杯、试管、量杯、量筒、刻度吸量管、滴管等。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近年来为了便于准确快速地选取吸量管,国际标准化组
织统一规定:在刻度吸量管的上方印上各种彩色环,以利 辨别,其容积标志如下表:
标准容量 0.1 0.2 0.25 0.5 1
❖ 所以,缓冲溶液具有抗酸、抗碱的作用。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2.配制缓冲溶液
❖ 用刻度吸管取浓度为0.2M Na2HPO4 5.0毫升,浓度为0.2M NaH2PO4 10.0毫升,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 用刻度吸管取浓度为0.2M Na2HPO4 10.0毫升,浓度为0.2M NaH2PO4 5.0毫升,混匀后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3.称量完毕
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至刻度“0”处,天平的两个托盘重叠 后,放在天平的一侧,使天平休止,以保护天平的刀口。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 熟悉三种浓度溶液配制;学习配制常用医用溶液
一、仪器与试剂 (一)仪器
托盘天平、量筒(100ml、)、100ml烧杯、刻度吸管(10ml、 5ml)、容量瓶(50ml)酒精计、玻璃棒、药匙、毛刷。 (二)试剂 95%乙醇、NaCl固体、新洁尔灭、TD。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二 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
1.75%酒精的配制: ① 用95%(ml/ml)酒精配制75%的酒精50mL。 ② 用酒精表测75%的酒精度 2.配制0.1%新洁尔灭溶液50ml 3.配制生理盐水50ml。 4.制备1%TD消毒液10ml。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四、酒精表的使用
选择酒精表的测试范围在70% ~80% v/v。 在没有其他量器的条件下,将 酒精以适量蒸馏水稀释,用酒 精表检测浓度,当刻度指向75 时即为消毒酒精。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五、托盘天平的使用
1.调零点 2. 称量 称量时,左放物,右放码。
实验三 缓冲溶液
1.缓冲原理:
❖ NaH2PO4—Na2HPO4 H2PO42- 是抗碱成分 HPO42- 是抗酸成分
❖ 在溶液加少量的碱时, OH-与H2PO42- 电离产生的H+生成H2O,使 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变化。
❖ 在溶液加少量的酸时, H+与HPO42- 结合生成H2PO42- ,溶液的PH 值也不发生明显变化。
吕学儒
知识拓展
❖ 酒精又叫乙醇,是最常用的皮肤消毒剂,75%的酒精用于灭菌消毒; 50%的酒精用于防褥疮;20%~50%的酒精擦浴用于高热病人的物理 降温。不同浓度的酒精都是由高浓度(95%)酒精用蒸馏水稀释而成的。
❖ 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 性凝固,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如果使用高浓度酒精,对细菌蛋 白脱水过于迅速,使细菌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了一层坚固 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内部,以致影响其杀菌能力。 75%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逐渐 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 细菌,酒精浓度低于75%时,由于渗透性降低,也会影响杀菌能力。
2
5 10
(ml)
色标 红 黑 白 红 黄 黑 红 橘红
环数 单 单 双 双 单 单 单 单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吸量管的使用
选择
执管 取液
调准刻度
放液
洗涤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三、微量移液器的使用
1.调体积选取钮至所需数值。 2.套上吸嘴,旋紧。 3.垂直持握微量移液器外壳, 按下大拇指至取液按钮。 4.将微量移液器吸嘴插入溶液, 徐徐松开大拇指,使其复原。 5.排放时,重新将大拇指按下, 比取液时高一档以排空。 注:移液过程中应控制速度, 力度。如需移取另一样品,按吸 嘴排放钮,更换吸嘴。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医学部 生物化学教研室 吕学儒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基本操作技术 溶液的配制 缓冲溶液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基本操作技术
P8
溶液的配制
P39
缓冲溶液
P40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一 基本操作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仪器的清洗; 学会正确使用吸量管、微量移液器、酒精计、 粗天平的使用。
问题:两种比例不同的缓冲溶液pH值为何不同?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吕学儒
实验三 缓冲溶液
3.缓冲溶液的抗酸、抗碱作用
❖ 将制好的两种缓冲溶液各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及少量氢氧化 钠溶液,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 多加一些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后又有何变化,用pH试纸测定其pH值。
**
基础医学实验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