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
杨东平
摘 要:2009年各级各类教育稳步发展。
严重的教育腐败、基础教育乱象等引发公众对教育的不满,显示各种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和暴露。
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及一系列相关事件,激起公众对深化教育改革的期望和热情。
主题词:教育改革 教育政策 农村教育 学术腐败
就2009年的中国教育来说,一方面各种深层的教育矛盾、教育问题仍然在发酵,处于高发状态;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变革也在紧张的筹划和酝酿之中,中国教育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
一 2008年教育基本情况
据教育部《2008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8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38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9.1%,“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3%。
2008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3.37万所,比上年增加0.46 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474.96万人,比上年增加126.13万人。
而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龄人口和学校则逐年减少,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阶段的供求关系明显宽松。
由表1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8年全国小学学校数下降了45.6%,在校生数下降20.6 %;初中学校数下降了9.4%,在校生数下降了10.7%。
表1 2000-2008年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2000 2005 2008 学校数(万所)55.36 36.62 30.09 小学
在校生数(万人)13013.25 10864.07 10331.51
学校数(万所) 6.39 6.25 5.79
在校生数(万人)6256.29 6214.94 5584.97 初中
毛入学率(%)88.6 95 98.5
毕业生升学率(%)51.1 69.68 83.4
学校数(万所) 3.62 3.15 3.08 高中
在校生数(万人)2517.68 4030.95 4576.07
毛入学率(%)42.8 52.7 74.0 注:初中、高中阶段统计均包括职业教育在内。
据预测,以202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达12.8年为目标,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量将比2008年减少1800多万人。
高中阶段的在校生仍在增加。
2008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4%,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
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占54.1%,中等职业教育占45.9%。
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其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
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75万人,生师比为17.23∶1(见表2)。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数629万,比上一年增长4%;预计平均录取率接近62%,比2008年提高近5个百分点。
据统计,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20万名,
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750万名,占73.5%,报名人数较2008年减少3.8%,达80余万人,引发社会热议。
2009年,继广东、山东、海南、宁夏、江苏,增加辽宁、天津、浙江、安徽、福建,共10个省区实行高中新课程后高考新方案。
表2 近年来普通高校招生的基本情况
200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普通本专科招生数(万人)382.17 504.46 546.05 565.92 607.66 629
比上一年增长(%)19.24 12.77 8.24 3.64 7.38 4
研究生招生数(万人)26.89 36.48 39.79 41.86 44.64 50
比上一年增长(%)32.72 11.8 9.07 5.20 6.64 5
其中:硕士研究生(万人)22.02 31 34.2 36.06 38.67 -
博士研究生(万人) 4.87 5.48 5.6 5.80 5.98 -注:2009年数据为年初的计划数
民办教育持续发展。
200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10.09万所,比上年增加0.57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824.4万人,比上年增加240.9万人。
各类民办学校在校生数占全体在校生数的比例如表3所示。
表3 2006-2008年民办教育在校生所占比例 (%)
2006 2007 2008
幼儿园在园人数34.26 36.99 39.68
普通小学在校生数 3.85 4.25 4.65
普通初中在校生数 6.61 7.19 7.67
普通高中在校生数9.85 9.75 9.70
中等职业在校生数11.20 12.96 13.98
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16.13 18.55 19.86 资料来源:2006、2007、2008年全国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民办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快速增长,在高等教育领域却遭遇“寒流”。
2009年民办高校招生,生源普降四五成左右,河北的廊坊大学城,西安的若干万人大学,门庭冷落,甚至人去楼空。
据分析,原因包括公办高校扩招、中等职业教育分流、出国留学人数增加、大学生就业难,民办高校办学质量不高等。
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为14500.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37%;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0449.63亿元,比上年增长26.20%。
①
二 重大事态和教育热点
1. 国家制定《规划纲要》,教育部长易人
从2008年8月始,正式启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制定工作,国务院领导确定了公开决策、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工作方式。
这被视为是我国教育决策方式转变的重大创新之举。
2009年1月,教育部发布公告,就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公布了11个专题、36个子课题的清单,获得强烈社会反响。
截至2月6日,征集意见建议达到110多万条。
2月6日,《规划纲要》办公室公告,提出4个方面20个问题,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截至2009年2月28日,各界人士发表意见共212.5万余条。
其中,教育部门收到电子邮件、
①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2008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报》2009年
11月20日。
信件14000多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11000多条;社会网站、高校校园网上,各界发布事关教育改革的帖子210多万条。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此后《规划纲要》的制定似乎又回到“内部人决策”的老路,虽然开了多次内部的专家座谈会,对文本进行了多轮内部征求意见和修改,但没有任何公开讨论和公开发布,社会舆论和公众的热情逐渐丧失,与年初万众期盼、积极参与的局面形成强烈的反差。
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听了5节课,发表讲话认为“中国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出要求加快教育改革的信号。
10月3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去世,他关于中国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优秀的创新人才的谈话被称为“钱学森之问”,引发公众要求改革教育的强烈反响。
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周济的教育部部长职务,任命袁贵仁为教育部部长,再一次激起了全社会要求变革教育的热情。
2.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和教育的影响
2009年一个重要事态,是2008年底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国教育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年初,国家各个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大学生就业。
据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调查,金融危机使得已经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
毕业生毕业时“已确定单位”的比例为34.6%,8年来首次降到40%以下。
“初次落实率”(包括“已签约”、“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读研、出国、自由职业、灵活就业等)由2007年的71.1%下降为2009年的65.0%,其中男性毕业生为69.6%,而女性为60.1%。
硕士学历的毕业生降幅最大,下降了18.7个百分点;博士毕业生下降了13.2个个百分点;专科生下降了5.8个百分点;本科生降幅最小,下降4.4个百分点。
但起薪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就业比例明显上升。
①
与此同时,教育培训市场和继续教育市场则逆市上扬,成为许多人转岗、充电、就学的选择。
2007年教育培训市场规模约为3700亿元,预计2010年将超过5000亿元。
一批教育培训机构为国际风险投资所青睐,获得巨额资金。
西方国家经济衰退,学费降低,增加招收海外学生,给中国留学生教育产生积极的拉动影响。
据美国使馆新闻文化处和领事部的通报,2009年度“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数据显示,在2008到2009年度,共有赴美学习的中国留学生98235名,比上年度增长21.1%。
2009年1月1日到11月15日,美国驻华使团共签发了9万个学生签证和交流访问学者签证,比2008年增加了23%。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以往中国学生倾向于本科毕业后赴美深造,但2009年的报告显示,2008年到2009年度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在本科阶段赴美学习。
②
3. 高考腐败和学术腐败事件频发
2009年是各类教育腐败大爆发的一年,包括高考腐败、学术腐败和高校干部腐败等不同类型。
近年来高考秩序得到治理,整体状况有所改善。
但辽宁省松原市出现大面积舞弊,教师参与贩卖作弊工具,显示某些地区高考作弊呈组织化、集团化、高技术的新特点。
另外一些典型的高考腐败案件,如贵州省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事件,反映出基层吏治腐败对高考制度的侵害。
重庆市部分学生假冒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加分,③浙江增设体育加分项目“三模三电”(航模、船模、车模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测试,被指多数学生来自权势家庭。
显示目前的高考加分项目制度由于缺乏规范和公正程序,正在被滥用为少数人谋取私
①原春琳:《金融危机对硕士研究生就业冲击最大》,《中国青年报》,2009年11月10日。
②《美国驻华使馆:2009中国留美学生上学年激增23%》,搜狐出国频道,/
20091119/n268337775.shtml/
③重庆市最终取消了31名民族身份造假学生的录取资格,15名干部被党内警告,见《中国青年报》,
2009年7月8日。
利。
据调查,2009年重庆19.6万考生,获得加分人数居然高达7万人,占35%以上。
①高考加分项目,按教育部规定有14项,而各地的各种优惠政策累计达192项之多。
②另一起著名丑闻,是中央音乐学院一名70岁的知名博士生导师与报考该校博士研究生的女学生发生肉体关系,并收受10万元贿赂,中央音乐学院已对当事教授做出严肃处理。
它暴露了艺术院校招生中的“潜规则”。
高校频发学术腐败事件,涉及高层次的学校和学者。
浙江大学原副教授贺海波盗用他人研究结果发表多篇论文,其博士后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李连达的名字也在这些“问题论文”上署名。
浙江大学决定将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不再续聘李连达。
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湛匀因论文抄袭被免去该校学术委员会委员资格,并被撤销相关行政职务。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贾士秋,因在高级职称评定中搞学术造假、提供虚假材料,被免去行政职务并被解除教授聘任。
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因博士学位论文抄袭,被撤销博士学位和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9年院士候选人、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周祖德被曝论文抄袭,落选院士评选。
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与在读博士杨伦联合署名发表的论文属抄袭一事已被确认,校方称陆荣杰不是事件直接责任人,抄袭系博士生一人所为。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被举报其博士学位论文涉嫌抄袭。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许燕副教授被举报论文抄袭,学校提出了处理意见。
西安交大发生六教授状告“长江学者”学术成果作假事件。
据九三学社对高校和科技界学术风气的调查,高达86%的人认为,学风不正的现象部分或普遍存在,显示我国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强烈质疑我国科技大奖制度,如领导侵占他人科研成果、评审走过场、科技成果造假获奖、官本位主导科研课题分配等等。
这些显示,行政权力过大和缺乏监督机制成为学术腐败的主要根源。
③
2009年9月,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校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受贿罪,被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引发了“地震”。
但这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近年来,仅武汉地区高校就发生了多起同类案件,如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李海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副校长李汉昌、武汉科技大学原校长刘光临、武汉科技大学原党委书记吴国民、武汉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杨永才、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李金和、三峡大学原书记陈少岚、湖北师范学院原党委书记丁杰、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原校长高勇、湖北民族学院原书记彭振坤等等,均因贪污、受贿等被受审判刑。
4. 高校自主改革悄然萌动
在强大的社会压力下,高等学校的自主改革开始萌动,首先表现在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上。
11月,继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五所高校宣布联合自主招生后,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宣布将联手自主招生;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五所高校也将实行五校联考,全国高考招生正在从整齐划一的“齐步走”向多样化的方式转变。
我国首批“985工程”的9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建起我国首个名校联盟,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
根据协议,双方将互派“交换生”,互认本科学分,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最令人瞩目的,是深圳市筹建中的南方科技大学。
据介绍,这所“按全新理念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的重点大学”,将于2010年开始招生。
近半师资将从海外引进,工学、商学、管理学将成为南方科大的三大学科支柱,比例为工学30%、理学20%、管理学15%。
深圳市委、市政府已决定以立法的形式颁布《深圳大学条例》,作为自主办学的依据,建立“党
①《新京报》社论,《“中学校长推荐制”如何规避造假》,2009年7月14日。
②程墨、罗曼:《加分公示:阳光高考的防腐剂》,《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8日。
③叶铁桥:《科技大奖可信度遭质疑》,《中国青年报》,2009年9月9日。
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推进治理模式改革。
南方科大已经通过校长遴选制度,聘任中国科技大学退休的朱清时教授出任校长,并确定了“去行政化”的办学宗旨。
这种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实践,有可能为成为打破大一统的行政化办学体制的启动机制和新的生长点。
国家也对一些教育政策进行调整。
国家改革研究生培养制度,将大幅增加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比例。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就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较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据悉,目前我国每年招收的40多万研究生中,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10%。
教育部要求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招生单位以2009年为基数,按5%~10%的比例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新一轮本科高校评估试点也开始启动,将实行大的变革,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再按照一个标准衡量,评估标准将从“评优”变成“合格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和监督。
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冲突和较量
公众对教育最不满意之处,就是中小学严重的应试教育和择校竞争,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教育质量,异化了教育功能,加重了家长负担。
围绕学者对“奥数热”、考证热、择校热的声讨,各地政府重申规范中小学办学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定了一些办法和目标,引发社会热议。
继山东省2008年刮起“素质教育风暴”,严厉整顿各种违法违规的办学行为,2009年江苏省通过立法规定“不得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广东省公布的《关于推进广东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力争用3 至4 年全面实现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机会均等,同时,禁止公办小学、初中学校“择校”行为和进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不得利用公共资源集中建设或支持少数窗口学校、示范学校。
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严格规定中小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和保障睡眠时间,坚决制止随意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现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下达高考、中考升学指标,不得以高考、中考升学率或成绩为标准进行排名和奖惩,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大班额问题。
北京市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的规定,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不得通过考试或测试选拔录取学生,市教委2009年将加大对“小升初”不公平现象的清理力度。
成都市教育局动真格的,严令封杀奥数培训,从规范学校办学行为等方面着手“整治奥数”。
具体包括:教师校外兼职教奥数或私办奥数班将被严处甚至开除;民办学校小升初或初升高的“自主选拔试题”不得有奥数内容;公办学校以奥赛成绩选拔学生,校长最重可撤职;教师进修校、少年宫这些“半官方”培训机构停办奥数班。
除封杀奥数外,还包括清理中考加分、严禁违规补课、规范招生行为等。
山东、浙江两省正在征求意见的《义务教育条例(草案)》,是否应当立法禁止有偿家教引起热议。
山东省的《条例草案》规定“公办学校在职教师不得从事各种有偿补习活动。
”浙江省的《条例草案》规定“学校教师在工作日期间不得从事有偿家教,或者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在节假日期间不得组织学生接受有偿家教。
”
成都市封杀奥数培训,山东、浙江禁止有偿家教等均引起激烈的社会争议,尤其是相当数量的家长赞同奥数和有偿家教,显示了教育政策背后利益格局的多样化,公众在一些基本价值上的混乱和模糊,也显示治理基础教育的乱象必须治本,在学校之间的均衡没有真正实现之前,一些治标的禁令就很难真正奏效。
而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均衡,更主要的是规范政府行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6. 农村教育的新问题
从2009年秋季起,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提高为小学300元/年、初中500
元/年,达到中央出台的基准定额标准。
将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促进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农村教育正面临新的形势,需要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有效地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同时保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
从年初起,高校中农村学生减少和农村的教育危机频见报道。
据教育部的数据,从1989年至2008年,我国高校农村新生的比例总体在逐步增高,从1989年的43.4%到2003年与城市生源比例持平,2005年已达53%。
但与此同时,来自部分重点大学的数据显示,农村学生的比例正在下降。
如中国农业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1999年至2001年均在39%左右;但2002年之后开始下降,2007年跌至最低仅为31.2%。
南开大学近3年的数据,2006年农村新生比例为30%,2007年为25%,2008年为24%,下降趋势也比较明显。
前几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农村新生的比例均不足20%。
①即农村学生下降,主要发生在研究型大学。
这主要来自于高中阶段的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
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以及“以钱择校”、“以权择校”的择校制度,极大地加剧了教育不公,使得中小学重点学校制度成为一种凝固和扩大社会差距的制度。
例如,山东乳山县2009年重点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城乡有别,农村学生678分,城市学生为601分。
教育资源更为匮乏、学习条件更为艰苦的农村学生,录取分数竟然比城里的学生高出77分!这是一种明显的歧视性政策。
大量撤并农村学校,导致出现新的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农村学生流失辍学率增加,也十分令人关注和不安。
广东省从2000起年开始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以化州市为例,2007年撤并教学点105个,2008年撤并小学207所、初中9所,两年共撤并学校321所,占学校总数的37.5%。
大埔县的小学由2002年的254所减少到如今的142所,七年时间共撤并小学112所,撤并比例为42.3%。
由于上学费用飚升,上学路途遥远,许多学生被迫辍学。
②在农村学校不断荒废、萎缩之时,县城小学成为校额班额巨大的“巨无霸”而不堪重负。
据研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出现明显的辍学率反弹,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家庭教育费用骤增,难以支撑。
其次,就学路途较远,存在安全隐患,以及新校教学质量不高,学校条件有限等。
③
与此同时,农村大量兴建寄宿制学校,作为解决上学路途遥远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新举措。
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一窝蜂”兴建的寄宿制学校,缺乏运转经费和教师编制,住宿和伙食条件差,正在产生新的教育问题。
西北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学者共同组成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REAP)项目组,通过对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144所学校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后发现:因长期营养不良,样本区许多孩子的体格发育滞后。
非寄宿学生的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低5厘米,而寄宿学生的身高,比世界卫生组织同龄人的平均身高低9厘米。
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寄宿制学生不仅身体发育滞后,并有可能出现心理发展畸形。
对2000名样本学生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寄宿制学生心理健康程度明显差于非寄宿学生。
④
三 反思和预测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教育的前提。
这既是人们对新任教育部长的期望,也是对正在制定之中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期望。
1. 通过公众参与做好《规划纲要》的制定
《规划纲要》草案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如何将强大的社会压力转化为改革教育的实
①袁新文:《重点高校农村学生越来越少》,《人民日报》2009年1月15日。
②王宏旺:《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八年之痛》,《南方农村报》2009年4月1日。
③于海波:《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要警惕辍学率反弹》,《求是》2009年8月16日。
④柯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正常发育受阻》,《中国教育报》2009年4月5日。
际动力,通过公众参与和公开讨论,使《规划纲要》真正成为能够引导中国教育在21世纪振兴的高水平的纲领性文件,是2010年最重要的教育事态,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制定教改绝不只是教育部的事,不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单方面说了算。
需要进一步开放,更加公开和透明,从而“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在公开决策、问政于民的问题上,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学习,首先需要有开放的心态。
中国教育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夕,需要上下共同努力,去促成实质性的教育变革。
为了打破目前教育部单方面主导的格局,建议成立跨部门、跨领域、由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有经济界、科技界、公共管理、全国人大、民主党派等贤达人士参加、组成的评议组或评审会,参与《规划纲要》的修改,并使这一组织发育成一个常设性的教育咨询审议机构,成为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项制度建设。
2. 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教,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教育部长易人,激起公众对改革教育的强烈愿望。
在人民网开设的《我给新教育部部长递个话儿》栏目中,网友留言多达千条。
有近17万网民参与“你对新一任教育部长有何期盼”的网络调查,其中,“提高教师素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现素质教育”、“提高教师待遇”、“治理‘校官’腐败”、“解决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为网民对新任教育部长的“五大期盼”。
解决人民群众强烈不满的教育问题,遏止严重的应试教育、择校竞争、奥数热、考证热,关键是政府依法行政,依法治教。
许多调查显示,一些地方的干部追求政绩(升学率、示范学校等等)是导致基础教育乱象不止的主要推手。
因此,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首先必须规范政府行为;此外,对各种不规范办学行为的查处必须动真格,而不是止于发文件。
三是真正恢复基础教育的正常秩序,涉及切断以学校营利、以学生谋利的利益链,打破教育行政部门与重点学校之间形成的利益联盟,恢复公办教育的公共性、公益性。
3. 重视农村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城乡基本实现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数以千万计的城市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最大的薄弱环节和教育不公的主要表现。
与此同时,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一些地方将“学校进城”作为施政目标大规模撤并农村学校,不仅高中进城,初中也进入县城,“乡村学校正静悄悄地走向集体消亡”。
这一消灭农村教育的严峻现实,显示了农村和农民“被城市化”的进程和代价,它不仅是缺乏农民意愿和参与的,而且大量流动儿童、寄宿学校造成的亲子分离、家长进城陪读等等,将深刻地改变农村的文化和教育生态,改变农村社会中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家庭模式甚至亲子关系,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至为深刻复杂,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文章来源:《2010年社会蓝皮书》
中国社会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