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设计与优化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设计与优化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设计与优化邵非;李传昌;徐华源【摘要】转向系统是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转向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方程式赛车的动态特性.基于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分析研究,以转向梯形底角和梯形臂长为设计变量,对转向梯形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趋于平行阿克曼几何,实现车辆转向系统性能和效率的提升.优化设计的结果能为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参考.【期刊名称】《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2)001【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转向系统;断开式转向梯形;阿克曼几何【作者】邵非;李传昌;徐华源【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 2016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4与普通车道相比,赛车车道具有许多大直径弯道,方程式赛车需要在行驶过程中快速、稳定地通过各种弯道,与普通车辆相比方程式赛车对于转向系统设计要求有着明显的差别.合理的转向梯形能够提升整车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辆的行驶表现.因而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设计在整个转向系统的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1].1 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布置方案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主要包括:方向盘、方向盘快拆器、转向柱总成、双万向节、转向传动柱、转向器和转向横拉杆等,如图1所示.方程式赛车转向机构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形式,其布置按照以下原则:转向器布置在前轴之后,后置梯形设计;要保证汽车具有较好的灵敏性,转弯时减少车轮的侧滑,减轻转向盘上的反冲力;转向传动装置及拉杆系统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要求;同时在整个转向过程中不能出现摩擦现象,拉杆之间不能出现死角,在转向过程中传动比的变化应尽量小[1-2].1—方向盘;2—转向柱总成;3—花键连接部件;4—双万向节;5—转向传动柱;6—转向器;7—转向横拉杆;8—鱼眼球头销;9—方向盘快拆器.图1 转向系统结构图Fig.1 Steering system structure diagram转向梯形的布置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由转向器的布置形式所决定.一般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布置形式大体可以分为4种:中间输入,两端输出;侧面输入,两端输出;侧面输入,中间输出;侧面输入,一端输出.考虑到方程式赛车车身结构的特点,驾驶舱空间普遍狭小,方向盘被布置在汽车转向盘中间轴斜向上的位置.此外,整个转向系统不能与驾驶员的腿部空间产生干涉.因此,选择中间输入,两端输出的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结构布置作为本次设计最终所采用的布置方案,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这与传统的民用车辆的转向器形式有所不同.图2 中间输入,两端输出式转向器Fig.2 Intermediate input and two output steering gear转向梯形机构由横拉杆、梯形臂等组成,分为整体式转向梯形和断开式转向梯形.整体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为一体式,适用于非独立悬架;断开式转向梯形的横拉杆是断开的,适用于独立悬架[1-2].大多数方程式赛车选择使用独立悬架,当转向轮独立悬接时,相对于车架每个转向轮分别独立运动,因此本设计采用与独立悬架配用的断开式转向梯形设计方程式赛车转向传动机构,如图3所示.图3 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Fig.3 Disconnected steering trapezoidal structure 2 断开式转向梯形的理论分析汽车转向时,由转向传动机构决定车轮是保持平行还是一个轮比另一轮转过更多的角度.根据车轮转向角关系不同可以分为3类:阿克曼几何转向、平行式转向和反阿克曼几何转向,如图4所示.图4 转向角关系类型Fig.4 Steering angle relationship types由图可见,阿克曼几何关系一般适用于横向加速度较小的车辆,可保证所有车轮都能在没有滑动的情况下自由滚动,因为所有车轮都围绕一个滚动中心滚动.而在横向加速度较大的情况下模型会有所不同.由于实际轮胎都会有一个侧偏角,内侧轮的载荷也要比外侧轮小.从轮胎性能可知负载较轻的时候获得最大侧向力所需的侧偏角较小.使用低速几何结构(阿克曼关系),前内侧轮会被迫超过对应最大侧向力时的侧偏角,导致内轮被拖动,使轮胎升温并降低车速,进而影响赛道车辆行驶的动态表现,因而对于方程式赛车而言,通常平行式转向甚至反阿克曼结构可以作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在已知轮胎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计算出正确的反阿克曼量,但大部分情况下计算得到的几何关系是在汽车高速状态下,而忽略了低速状态下轮胎变小的工况,考虑以上两种行驶状态,得到一个合理的近似几何关系如图5所示.图5 齿条位于前轴之后的阿克曼几何Fig.5 Ackerman geometry of rack behind front axle后置转向能产生阿克曼几何关系,齿条以及转向器系统内的横拉杆连接是被布置在前轴之后的,从主销中心开始画线,延伸到横拉杆外端,并交于后轴中心.转向节的这个角度使内轮转向角度大于外轮(转向时外张),可以获得一个较好的近似100%的阿克曼关系.平行式阿克曼获得内外轮转角差的方法是通过改变位置的方法,通过前移或后移齿条或拉杆的位置,这时两个拉杆外端球头间的连接不再是直线连接,如图6所示.图中,后置梯形将齿条前移时倾向于平行转向,最后至反阿克曼,齿条后移将增加转向时的前轮外张量,导致内外轮转角差更大.在此次转向梯形的设计中,选择平行式.图6 齿条移动对转向几何关系的影响Fig.6 Influence of rack travel on steering geometry2.1 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数学模型分析阿克曼理论转向几何特性是指各个车轮只滚动不滑动且各车轮必须围绕一个中心点O转动,这个中心点O要落在后轴中心线的延长线上,左、右前轮也必须以O为圆心而转动,称为转向中心,如图7所示.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轮胎侧偏角的影响,所有车轮不能实现理论中那样绕后轴的延长线上一点运动,而是绕处于前后轴之间的某一点运动.该点主要与前后轮胎的侧偏角有关,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前后轮侧偏角大小,不能精确地测算.一般在分析中忽略轮胎侧偏角的影响,在此前提下满足理论分析情况,即前后轮绕处在后轴延长线上的瞬时转向中心运动[2].图7 理想状态下的内、外车轮转角关系Fig.7 Inner and outer wheel angles relationshipin ideal condition设θo为外侧转向轮转角;θi为内侧转向轮转角;L为汽车轴距;K为两主销中心延长线与地面的交点之间的距离.若要保证全部车轮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行驶,则梯形机构应保证内外侧转向轮的转角关系为(1)若自变角为θo,则因变角θi的期望值为(2)现有的转向梯形仅能够近似满足以上关系式,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得到转向梯形实际的因变角为(3)式中:m为转向梯形臂长;γ为转向梯形底角.设计出的转向梯形的实际因变角应尽可能地接近理论上的期望值θi,二者之间的偏差在转向盘的中间位置转角较小的范围内应尽量变小,这样可以改善汽车在高速行驶时轮胎的磨损状况;而在汽车速度小一级、转弯角度大并且较低使用频率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放宽设计的要求.因此,引入加权因子ω(θi),构成评价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优劣的目标函数为f(x),表示为(4)将式(2)和式(3)代入式(4)得(5)式中:x为设计变量,为外侧转向轮最大转角.根据图7理想状态下的内外侧车轮转角关系,可以得到以下计算公式(6)式中:Dmin为汽车最小转弯直径;a为主销偏移距离.选用加权因子时,重点考虑在常用工况下,转角θo需要小于20°,并且使用最频繁的是10°以内的小转角,因此取(7)在设置相关约束条件时,要重点考虑到:当选用m和γ参量太小时,从而会使得作用在横拉杆的转向力过大;当m过大,而梯形底角没有发生变化时,会使得转向梯形机构整体的布置偏难.因此,有必要对m的上、下限和γ的下限进行相关的条件约束.所以,无须限制γ的上限.通过考虑以上的所有因素,最后得到转向梯形相关参数的约束条件为(8)在设计过程中,m一般取mmin=0.11K,mmax=0.15K,其中K=900,梯形底角γmin=65°,即99≤m≤135,γ≥65°,δ≥δmin=40°.同时,考虑到四连杆机构的传动角δ不可以太小,因此通常取40°.汽车在进行右转弯至极限位置的时候,转向梯形机构相关参数达到最小值,因此,只需要考虑右转弯时δ≥δmin即可.通过运用此图所做的辅助线及和弦定理,可以得出最小传动角的相对约束条件为(9)式中,δmin为最小传动角,由分析可知δmin=40°,由可知,设计变量m及γ的相关函数为δmin.2.2 建立转向梯形机构模型根据赛道规则和方程式赛车的设计经验,制定转向技术参数[2-3],见表1.表1 转向系统技术参数表Table 1 Technical parameters table of steering system项目参数项目参数横拉杆长度/mm203梯形臂长度/mm54~110转向角传动比4.5∶1梯形底角/(°)60~100转向器长度/mm388齿条行程/mm17.8最小转弯半径/m5对于样车而言,其中两主销中心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间距K=1 168.4 mm,汽车轴距L=1 684 mm,左右梯形臂长度分别为AO=BO1=54.9 mm,整个转向器左右两断开点间距(即连接转向横拉杆两球头销间距)为387.858 mm;前轴主销内倾角为0,齿条最大伸长量为S=17.79 mm,前轴主销后倾角4°,根据最小转弯半径为5 000 mm,可以得到其最大内轮转角为26°;转向器到前轴距离H=88.9 mm.通过上述已知条件,将整个转向系统的立体机构投影并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梯形机构,如图8所示.AO、BO1为梯形臂;AC、BD为转向横拉杆;CD为转向器.图8 转向梯形平面图Fig.8 Steering trapezium plan3 基于Matlab的转向梯形机构仿真3.1 建立目标函数根据式(1)至式(9)以及约束条件,运用Matlab语句并在Editor窗口中进行编写,保存为可调用的 .m文件,然后使用建立的目标函数进行分析[4-6].3.2 确定转向梯形臂长及底角设计参数范围通过Matlab软件建模分析得到了相关的数据曲线,可以得出在转向梯形机构中,梯形底角的改变所引起的对应的相关角度变化情况比梯形臂长度的变化影响更大.所以,梯形臂长度先采用理论的梯形臂长度,即初始梯形臂长度为110 mm,初始梯形底角是本次Matlab设计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当梯形臂长度为110 mm和初始梯形底角为62°时,输出角随着输入角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曲线,如图9(a)所示.当梯形臂长度为110 mm和初始梯形底角为80°时,输出角随着输入角的变化得到相应的实际值与期望值曲线,如图9(b)所示.通过曲线的显示可以得到,输出角实际情况和理论情况相差很大,所以,两组梯形底角不能成为最优的设计参数.3.3 转向梯形机构优化方案确定通过不断地改变自变量及仿真计算,最后确定合适的初始梯形底角范围为67°~70°.通过软件分析计算各个初始底角所模拟的实际曲线与理想曲线的偏差和重合度,对比实际值和理论值,最后确定转向最佳梯形底角为γ=68°,软件计算模拟曲线如图10所示.两曲线图的重合度也反映实际值和理论值的符合程度.经过上述计算及分析,最终转向梯形最佳的梯形臂长度确定为m=110 mm,梯形底角确定为γ= 68°.当内轮转角为7.65°时,外轮实际转角大概确定为4.68°,而此时的阿克曼转向几何的理论外轮转角为5.32°,因而相较于理论阿克曼,多出0.64°可以用以弥补内外轮的侧偏角之差,同时该转向梯形的设计较好满足设计要求,达到了转向梯形正常的功用以及方程式赛车对于转向系统的规则和性能要求.(a) γ=62°(b) γ=80°图9 不同梯形初始底角时赛车输出转角图 Fig.9 Racing output corner diagram with differentinitial trapezoidal angles图10 改进后输出角随输入角变化实际值与期望值曲线Fig.10 Actual value and expected value curves of improvedoutput angle with change of input angle4 结语本文主要针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关键参数即转向梯形参数进行分析,使用仿真软件建立转向梯形函数模型并优化相关参数.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最接近理论阿克曼的梯形底角,通过逐渐改变梯形底角使其趋于平行阿克曼几何,确定了理想的梯形臂长度及梯形底角,满足了赛车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此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转向系统的整体性能,起到了降低内外侧车轮侧偏角之差的作用,减少转向不足趋势并避免内侧的轮胎磨损,提升了方程式赛车在过弯时的动态表现.研究的结果可为方程式汽车及其他车辆转向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价值.参考文献:[1] 吉林大学,王望予.汽车设计[M].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2] 蔡武.汽车转向梯形机构设计中的参数定义[J].专用汽车,2007(1):40-41.[3] 刘偲.某微型客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匹配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4] 向铁明,周水庭,何明光.拖拉机转向梯形机构的MATLAB优化与转向特性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30(2):283-288.[5] 石启龙,杨建伟.基于MATLAB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的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及制造,2011(2):8-10.[6] ZHANG L,DONG E G,XING Y Y.Steering trapezoid mechanism design based on Monte Carlo method[C]//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Information Technology.Harbin:IEEE,2011.。

FSAE赛车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FSAE赛车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FSAE赛车转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大学生方程式大赛(FSAE)是为热爱赛车的在读大学生举办的一项竞赛。

汽车的转向系统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行驶方向的机构。

本文从该角度分析了赛车转向系统的作用、基本构成、要求和总体性能。

标签:FSAE赛车;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一、研究意义FSAE旨在通过学生亲手设计制造一辆满足大赛要求的赛车,来提高学生对汽车设计知识的拓展应用能力和实际加工动脑动手能力。

大赛赛道设有转向半径较小的急转弯道和间距不等的障碍道,需要赛车转向系统灵敏、轻便、高效。

FSAE 赛车的转向系统设计能使车手在比赛时更好地高速避障、入弯出弯及紧急转向保证行车安全。

二、FSAE转向系统概述转向系统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车辆行驶方向并在车辆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的机构。

FSAE大赛规定仅使用机械转向系统,即依靠驾驶员的手力转动转向盘,经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使转向轮偏转。

转向器作为改变汽车行驶方向及保持汽车稳定直线行驶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至关重要。

转向系统的技术状况,对于保证行驶安全、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和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均有很重要的作用。

如何改善赛车转向系统的操纵稳定性、灵敏性、可靠性和轻便性,应作为设计工作的重点。

另外,合适的转向器对转向系统也很重要。

比赛还规定:转向系統必须安装有效的转向限位块,以防止转向连杆结构反转;限位块可安装在转向立柱或齿条上,并且必须防止轮胎在转向行驶时接触悬架、车身或车架部件;转向系统的自由行程不得超过7°;方向盘必须安装在快拆器上,保证车手在正常驾驶坐姿并配戴手套时可以操作快拆器;方向盘轮廓必须为连续闭合的近圆形或近椭圆形。

三、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初始参数:1.转向盘总圈数≤3.02.转向盘直径≤200mm3.最大转向盘操纵力≤100N4.转向盘在上下方向的最大调节量≥50mm转向系统的设计要求:(1)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2)汽车转向时,全部车轮应绕一个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不应有侧滑;(3)传给转向盘的反冲要尽量小;(4)转向后转向盘应自动回正,并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状态;(5)发生车祸时,当转向盘和转向轴由于车架和车身变形后移时,转向系统最好有保护机构防止伤到乘员。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转向系统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转向系统

赛车转向系统是用于改变或保持赛车行驶方向的专门机构。

起作用是使赛车在行驶过程中能按照车手的操纵要求而适时地改变其行驶方向,并在受到路面传来的偶然冲击及赛车意外地偏离行驶方向时,能与行驶系统配合共同保持赛车继续稳定行驶。

因此,转向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赛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赛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因此赛车转向系统的零件都称为保安件。

赛车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都是赛车安全必须要重视的两个系统。

当转动赛车方向盘时,车轮就会转向。

为了使车轮转向,方向盘和轮胎之间发生了许多复杂的运动。

最常见的赛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齿条齿轮式转向系统和循环球式转向系统。

当赛车转向时,两个前轮并不指向同一个方向。

要让赛车顺利转向,每个车轮都必须按不同的圆圈运动。

由于内车轮所经过的圆圈半径较小,因此它的转向角度比外车轮要大。

如果对每个车轮都画一条垂直于它们的直线,那么线的交点便是转向的中心点。

转向拉杆具有独特的几何结构,可使内车轮的转向度大于外车轮。

赛车转向系统分为两大类: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

a机械转向系统:完全靠车手手力操纵的转向系统。

b动力转向系统:借助动力来操纵的转向系统。

动力转向系统又可分为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动力转向系统。

机械转向系以车手的体力作为转向能源,其中所有传力件都是机械的。

机械转向系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如图)。

车手对转向盘施加的转向力矩通过转向轴输入转向器。

从转向盘到转向传动轴这一系列零件即属于转向操纵机构。

作为减速传动装置的转向器中有级减速传动副。

经转向器放大后的力矩和减速后的运动传到转向横拉杆,再传给固定于转向节上的转向节臂,使转向节和它所支承的转向轮偏转,从而改变了赛车的行驶方向。

这里,转向横拉杆和转向节属于转向传动机构。

转向操纵机构由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它的作用是将车手转动转向盘的操纵力传给转向器。

机械转向器(也常称为转向机)是完成由旋转运动到直线运动(或近似直线运动)的一组齿轮机构,同时也是转向系中的减速传动装置。

大学生赛车转向机构设计

大学生赛车转向机构设计

68AUTO TIME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大学生赛车转向机构设计史明月 任峰 李龙海长春师范大学工程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32摘 要: F SEC 赛车转向机构的设计在赛车总体结构设计中意义重大,赛车行驶中车手对赛车的控制主要是通转向盘对车轮进行转向的控制。

良好的的赛车转向系统是赛车转向行驶性能、操纵稳定性等性能的前提和保障,针对赛车结构设计一款专用的符合阿克曼转角关系的转向梯形。

关键词:FSAE 赛车;阿克曼转角;转向梯形1 研究现状截止目前中国已经举办了多届FSAE 比赛,大学方程式赛车各项技术也在迅猛的发展,针对赛车各个部分都有大量的相关结果以供研究。

转向机构作为整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多元,对其进一步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2 参数的初始设定根据赛场情况确定车的结构参数,确定转向系统功能范围。

比赛中考验转向性能的项目主要是八字绕环和高速避障[1]。

根据赛道情况和比赛规则等因素,我们设定了最小转弯半径R 为3500mm,轴距L 为1650mm,主销距K 为1190mm 由悬架确定,前轮距为1220mm 左右,后轮距1180mm。

本次设计前轮转向系统,所以后轮轮距只做了解。

根据以上参数则可通过公式R=L/sin(β)计算出赛车外轮理想最大转角约为28.1°,为保证标准阿克曼转向,则通过公式cot(β)-cot (α)=K/L 计算内轮理想转角42.44°。

我们首先将关节臂长度设置为110mm。

赛车转向机构先设定采用齿轮齿条转向器[2]。

在后期设计过程中进行验证修缮,通过CATIA 进行三维展示,进行干涉分析等发现问题,并在设计过程中对三维图进行修改,并得到最终的转向系统。

不同类型的转向机有不同的结构组成,但其主要功能是相同的,考虑到我们的赛车体积有限,重量较小所以采用无助力的机械式转向器。

我们选择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将其依附于车架底部,受力合理,因此该车转向传动机构可以非常简单紧凑。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摘要本篇论文开篇先简要地介绍了转向系统的作用以及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然后较为详细地介绍现阶段国内外高校对大学生方程式汽车的研究情况,最后引出这篇论文的研究内容,即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转向系统的设计。

在第二章中,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转向系统的结构,并着重介绍了与转向系统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后文做铺垫。

第三章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

在立足于第二章的知识理论和参考其他各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整个转向系统进行设计计算。

第四章为建模部分,根据第三章设计计算出来的参数,把整个系统用三维软件CATIA画出。

文中将展示转向系统各零部件的三维图以及整个系统的装配图。

第五章为总结与展望部分,本章会客观的陈述本论文采用的方法,完成的内容,达成的效果等,并提出期望。

关键词:大学生方程式汽车、转向系统、CATIADesign of the Steering System of Formula Student AutomobileAbstractThis paper begins with a more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current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on the undergraduate formula car research, and finally leads to the research content of this paper, namely undergraduate formula car steering system design.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tructure of steer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related to steering system is introduced emphatically.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core part of this thesi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modeling part.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calculat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whole system is drawn with 3d software CATIA.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part. This chapter will objectively state the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ted content, the achieved effect and so on, and put forward the expectation.Keywords: Formula student car、steering system、CATIA目录1 前言 (1)1.1 背景 (1)1.2 国内外现状 (1)1.3 主要设计内容 (1)1.4本章小结 (2)2 转向系统结构及其理论 (3)2.1转向系统分类 (3)2.2转向系统结构 (3)2.2.1操纵机构 (3)(1)万向节 (4)2.2.2传动机构 (4)2.2.3转向器的分类及其优缺点 (5)(1)蜗杆曲柄式转向器 (5)(2)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5)(3)循环球式转向器 (8)2.2.4转向器的另一种分类 (8)2.3理论基础 (8)2.3.1转向系传动比 (8)(1)转向系力传动比 (8)(2)转向系角传动比 (8)(3)两者之间的关系 (8)2.3.2转向时车轮运动规律 (8)2.3.3转向特性 (8)2.3.4阿克曼转向 (10)2.3.5轮跳转向 (10)2.3.6转向系效率 (11)2.3.7传动间隙 (11)2.3.8齿轮齿条转向器变速比 (11)2.3.9轮胎的侧偏现象 (12)2.4传动方式 (12)2.5分析问题 (12)2.6本章小结 (12)3设计计算部分 (14)3.1本校赛车参数 (14)3.2方向盘设计 (15)3.3方向盘快拆 (15)3.4万向节的选取 (16)3.5转向轴的设计 (16)3.6前轮最大转向角度 (16)3.7转向系内外车轮转角关系 (17)3.8转向系的力传动比 (17)3.9校核转向系载荷 (17)3.10转向横拉杆直径的确认 (18)3.11齿轮齿条的设计计算 (18)3.11.1初步估算主动齿轮轴的直径 (18)3.11.2斜齿轮齿条转向器参数的选取 (18)3.11.3齿条模数、齿条压力角 (19)3.11.4齿条单向行程 (19)3.11.5齿轮分度圆直径 (19)3.11.6齿条的齿数计算 (19)3.11.7齿条宽度 (19)3.11.8齿轮齿条参数整合 (20)3.12齿轮齿条转向器的材料选取和强度校核 (20)3.12.1材料选择 (20)3.12.2齿轮接触疲劳强度校核 (20)3.12.3齿轮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1)3.13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受力分析与计算 (21)3.14转向横拉杆设计 (22)3.15转向传动机构的臂、杆与球头的设计 (23)3.16转向梯形的设计 (23)3.17图解法确定断开点 (24)3.18本章小结 (25)4.转向系统的三维建模与装配 (26)4.1方向盘建模 (26)4.2快拆建模 (26)4.3快拆花键轴建模 (26)4.4快拆轴建模 (27)4.5杆端轴承外螺纹M8建模 (27)4.6M8杆端轴承建模 (27)4.7M8球建模 (28)4.8M8球环建模 (28)4.9万向节十字轴建模 (28)4.10万向节主体建模 (29)4.11转向机壳体建模 (29)4.12转向齿条建模 (29)4.13下转向传动轴建模 (30)4.14转向机固定座建模 (30)4.15转向机固定耳盘建模 (30)4.16转向机固定上盖建模 (30)4.17转向机接头转接器建模 (31)4.18转向机装配 (31)4.19转向拉杆建模 (31)4.20转向横拉杆建模 (31)4.21转向系统装配 (32)4.22本章小结 (32)5.总结与展望 (33)5.1总结 (33)5.2展望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36)附录二 (46)1前言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的子系统。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报告

转向梯形机构设计报告

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转向梯形机构优化设计报告指导老师:***学生:黄志宇学号:********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4班重庆大学方程式赛车创新实践班二〇一七年二月赛车转向系统是关系到赛车性能的主要系统,它是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系统的总称,通常,车手通过转向系统使转向轮偏转一定角度实现行驶方向改变。

赛车转向系统一股由方向盘、快拆、转向轴、转向柱、万向节、转向器、转向拉杆、梯形臂等部分组成。

其中,方向盘用于输入转向角度,快拆用于快速分离方向盘与转向柱,转向柱、转向轴、万向节共同将方向盘输入角度传递到转向器,转向器通过内部传动副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化为转向拉杆的直线运动,转向拉杆与梯形臂作用于转向节,实现车轮转向。

图1展示了转向系梯形结构,图2展示了赛车转向系统构成。

图1转向梯形机构图2赛车转向系统构成由于大赛组委会规则里面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线控或者电动转向,考虑到在赛车转向系统布置空间有限,且有严格的成本限制,以及轻量化的赛车设计目标,将赛车转向器范围限定机械式转向器。

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方程式赛车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和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传动副为齿轮齿条,其中,齿轮多与转向柱做成一体,齿条多与转向横拉杆直接连接,连接点即为断开点位置。

根据输出位置不同,分为两端输出式和中间输出式。

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设计制作;转向器可选材料多样,壳体可选用招合金,质量轻;传动效率较高;容易实现调隙,当齿轮齿条或者齿条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时,可以通过安装在齿条背部的挤压力可调的弹簧来消除间隙;转向角度大,制造成本低。

其主要缺点是:传动副釆用齿轮齿条,正效率非常髙的同时,逆效率非常高,可以到达当汽车在颠簸路面上行驶时,路感反馈强烈,来自路面的反冲力很容易传递到方向盘;转向力矩大,驾驶员操纵费力,对方向盘的反冲容易造成驾驶员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断开式转向梯形结构根据转向器和梯形的布置位置的不同,断开式转向梯形又分为四类,分别为:转向器前置梯形前置,转向器后置梯形后置,转向器前置梯形后置,转向节后置梯形前置。

FSAE 赛车转向系统CAD 与CAE 设计

FSAE 赛车转向系统CAD 与CAE 设计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Innovation ·162·2021年第14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1)14-0162-03FSAE赛车转向系统CAD与CAE设计纪楚凡(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在方程式赛车中,转向系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的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方程式赛车中。

为了使方程式赛车具有最优的转向性能,应用CAD/CAE软件对转向系统进行建模与仿真。

其中,利用CATIA建立转向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对其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进行动力学分析。

最终获得了理想的阿克曼百分比,同时获得了理想的转向系统参数,从而使转向系统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平顺性,使驾驶员获得最优的操作体验。

关键词:齿轮齿条;转向;方程式赛车;CAE分析中图分类号:U463.4文献标志码:A DOI:10.15913/ki.kjycx.2021.14.066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是一项由中国汽车协会主办的,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各参赛车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能够成功完成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的比赛。

在FSAE赛车的设计开发中,转向系统是车手与赛车进行联系与互动最紧密的系统。

转向系统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整车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好坏,在整个赛车的设计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与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技术即CAD/CAE技术在汽车行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CAD/CAE技术对赛车转向器进行设计,提高了设计参数的准确性,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整车设计过程中的效率。

1转向器的三维建模FASE赛车的转向系统主要由齿轮、齿条、壳体、转向传动轴、横拉杆、万向节等组成。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7年3月15日”或“2007-03-15”。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1.课题研究的背景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活动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组织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挑选优秀适用人才提供平台;二是通过活动创造学术竞争氛围,为院校间提供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提升;大赛在提高和检验汽车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增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与互动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

机械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

[1] 它的作用: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2]在赛车中转向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

转向系统是任何车辆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制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等技术性能。

[3]汽车操纵稳定性又被人们称为“高速车辆的生命线”。

开题报告-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大学论文

开题报告-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大学论文

附件一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学院名称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系(教研室)负责人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任务及背景、工具环境、成果形式、着重培养的能力)背景: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大国地位,但还不是强国。

从制造业大国迈向产业强国已成为中国汽车人的首要目标,而人才的培养是实现产业强国目标的基础保障之一。

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以下简称"FSAE")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及其合作会员单位,在学习和总结美、日、德等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精心打造的一项全新赛事。

FSAE活动由各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与汽车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组队参加。

FSAE要求各参赛队按照赛事规则和赛车制造标准,自行设计和制造方程式类型的小型单人座休闲赛车,并携该车参加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

比赛过程中,参赛队不仅要阐述设计理念,还要由评审裁判对该车进行若干项性能测试项目。

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队员能充分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同时,还学习到组织管理、市场营销、物流运输、汽车运动等多方面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活动将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组织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挑选优秀适用人才提供平台;二是通过活动创造学术竞争氛围,为院校间提供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提升;大赛在提高和检验汽车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增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与互动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

任务:调研国内外赛车转向系统结构及原理,遵循FSAE竞赛规则完成赛车转向系统设计,转向梯形优化,系统建模与转向性能分析。

工具环境:CATIA/UG AutoCAD ADAMS Visio MATLAB Office办公软件等成果形式:①翻译相关外文文献不少于5000字②优化设计说明书一份③赛车转向系统三维模型一份能力培养:培养和锻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综合运用所学汽车设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软件应用能力、独立完成赛车转向系统设计及相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本专业有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方程式赛车的转向系统(s)

方程式赛车的转向系统(s)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1、概述汽车产品的质量检测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转向器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对其综合性能进行检测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汽车安全性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加之几倍于死者的受伤者以及物质上的损失,其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是难以估计的。

在我国,因为交通管理技术落后、路况差、车辆性能差,加之各类车辆混合行驶,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居世界前几位,每万辆车平均事故居大国中第一位。

交通事故己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概括交通事故的原因,不外乎人、汽车和环境三个因素。

显而易见,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汽车安全性的研究。

目前汽车工业己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为了提高汽车的质量,保证行驶的安全性,在大力发展我国的汽车工业的同时,这就要求生产厂家对每一批产品必须进行质量检测,而其中转向器是汽车维持驾驶员给定方向稳定行驶能力(即操纵稳定性)的基本保障,所以汽车转向器综合性能试验成了汽车性能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因为汽车转向器属于汽车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在汽车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因而它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它的规模和质量也成为了衡量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过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汽车转向器的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汽车转向器生产行业里,70年代推广循环球转向器,80年代开发和推广了循环球变传动比转向器,到了90年代,驾驶员对汽车转向器性能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要求转向更轻便,操纵更灵敏。

随着汽车的高速比和超低压扁轮胎的通用化,过去的采用循环球转向器和循环球变传比转向器只能相对的解决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灵敏性问题,现在虽然转向器以向动力转向发展,但大部分汽车还应用机械型转向器,如何改进转向器的设计,使之更加适合驾驶者,是最重要的,因此还需不断改进。

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仿真

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仿真

第57卷 第6期Vol. 57 No. 62019年6月June 2019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 EQUIPMENT & VEHICLE ENGINEERINGdoi:10.3969/j.issn.1673-3142.2019.06.011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仿真巢香云,黄蕾澎,代成浩,袁璐莹,谭芮庆(213000 江苏省 南京市 南京农业大学)[摘要] 为解决方程式赛车高速过弯产生的转向稳定性和单侧偏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赛车的过弯能力,提出一种适用于方程式赛车转向梯形的优化设计方案。

探究侧偏角对转向的影响,优化标准阿克曼转角关系,从而确定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控制转向梯形的内外转角关系尽可能符合阿克曼校正系数为43%的转向关系,通过MATLAB计算得到优化结果。

利用ADAMS进行仿真实验,通过车轮平行跳动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向梯形的臂长为82.55 mm,底角为113.85 °,具有良好的转向稳定性。

[关键词] 方程式赛车;侧偏力;转向梯形;优化设计;仿真[中图分类号] U469.6+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3142(2019)06-0039-04Optimum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teering Trapezoid for Formula Racing CarChao Xiangyun, Huang Leipeng, Dai Chenghao, Yuan Luying, Tan Ruiqing(Nanji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eering stability and unilateral eccentric wear of Formula car at high speed,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ending capacity of the racing car, an optimal design scheme for the steering trapezium of the Formula car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lateral force on steering, a motion model of the steering trapezium is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otation angles of the steering trapezium i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Ackerman correction coefficient of 43%, and the optimized steering trapezium is obtained by MATLAB calculation. At the same time, ADAMS is used to establish the steering system and suspension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the car,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ptimization results is verified through the wheel parallel beat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steering trapezium has an arm length of 82.55 mm and a bottom angle of 113.85°, which has good steering stability.[Key words] Formula racing car; lateral force; steering trapezoid; optimization design; simulation0 引言目前,方程式赛车大赛的特点是高速、持久、弯道多[1],车手对于赛车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方向盘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转向系统的性能对整车性能影响大。

FSAE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FSAE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FSAE赛车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虚拟样机仿真分析作者:陈斌倪彰冷冬朱楷鑫何宇来源:《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02期摘要:提出一套适用于FSAE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的方法,其重点在于FSAE的转向梯形优化设计及虚拟样机仿真分析。

以整车的基本参数与设计要求为参照依据,建立转向梯形的数学模型。

首先运用MATLAB软件优化平面转向梯形参数,然后运用ADMAS动态仿真分析软件建立转向和前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出车轮内外轮转角的关系图、车轮跳动相关参数的变化量,以保证赛车转向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减少轮胎的磨损。

优化设计和仿真分析的结果表明设计的转向梯形机构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并对FSAE赛车转向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FSAE;转向梯形;MATLAB;ADAMS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6)02-0037-0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始于201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

大学生方程式赛事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重点培养学生在赛车设计、加工制作、成本控制和车队成员间协作的能力,为相关企业从中挑选适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此外,通过比赛能营造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为各大参赛院校间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各院校间学术交流。

FSAE赛车转向系统的好坏决定了赛车的转向轻便性和操纵稳定性,本文主要针对FSAE 转向梯形利用相关软件分析并优化转向梯形的相关参数,合理设计转向梯形,以保证转向时内外轮做纯滚动时无滑动,并减小轮胎偏磨现象。

在国内外,大多数方程式赛车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与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国内很多高校在设计转向时都采用构建转向梯形的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软件优化转向梯形参数。

但利用MATLAB软件优化的是平面转向梯形,实际中转向梯形是三维体,此时设计出的转向梯形参数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文主要针对今年江苏理工学院参赛的方程式赛车的转向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FSAE赛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

FSAE赛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

FSAE赛车转向系统优化设计宋学前;丁华锋;景文倩;黄成;朱令磊【摘要】转向系统是FSAE赛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水平直接影响赛车的操纵稳定性。

以提高转向响应的速度为目标,分析了转向系统的转向力,确定了转向系统结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

利用Adams软件优化设计了转向断开点的坐标,结合转向力和转向断开点的坐标,利用Matlab软件对理想阿克曼转角关系进行分析矫正,完成对转向梯形结构参数的分析优化。

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转向断开点的最佳空间坐标,不仅可以减少轮胎上下跳动对转向系统的冲击,而且可以减少前束角大小和轮胎磨损,保证了转向系统良好的操作性能和高速过弯性能。

【期刊名称】《重庆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7页(P38-44)【关键词】FSAE赛车;转向梯形;转向断开点;转向力【作者】宋学前;丁华锋;景文倩;黄成;朱令磊【作者单位】[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46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中国FSAE”)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该项比赛旨在培养学生汽车设计成本控制、团队合作等能力。

转向系统是FSAE赛车重要的组成部分,转向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赛车的操纵稳定性。

目前国内外对汽车内外转向轮转角的研究主要是满足阿克曼转向理论,没有考虑到实际转向过程中轮胎侧偏力对转向轮转角的影响。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节设计与优化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节设计与优化

0引言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由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于1979年举办,面向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举办的一项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1]。

该赛事针对提升大学生研发创新能力而开办,对学生知识运用、团队协作以及人际交流方面的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

转向节是悬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赛车底盘所有零部件中受力最复杂、工况最恶劣的零部件之一。

在实际行驶工况中,它不光要承受整车重量,还要承受赛车工况当中的路面冲击、制动力矩和转向力矩等载荷。

复杂和严苛的受力条件对其刚强度提出了较大考验,且由于转向节属于簧下质量,其轻量化对提高赛车操纵稳定性有重要影响[2]。

因此,转向节的合理设计与优化对于提高赛车性能,满足刚强度和轻量化要求有重要意义。

1转向节结构设计转向节作为连接悬架上下摆臂、制动卡钳和转向横拉杆的关键零部件,其结构设计需要满足赛车四轮定位参数、悬架结构形式、制动卡钳和转向横拉杆安装位置等诸多因素的要求。

本文研究的赛车悬架形式为不等长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利用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 对赛车悬架系统K&C 特性进行仿真调教和优化[3,4],得到最优悬架硬点组合下的主销内倾角为7°,主销后倾角为3.6°。

确定转向横拉杆和制动卡钳安装位置后,建立转向节的三维模型如图1所示,其质量为712g 。

2转向节强度校核当赛车在进行高速过弯测试时,若速度过大将导致赛车冲出赛道,由于赛道外的路面不平整,因此会带来冲击载荷。

同时,车手将踩下制动踏板,因此会产生制动力。

这种包含冲击、制动和侧倾的极限工况对转向节强度提出了巨大考验。

为了保证转向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足够的强度,认为制动减速度和侧向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赛车轮胎能提供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为1.4g ,车身结构能提供的最大侧向加速度为1.7g 。

由此计算得到转向节受到垂直地面的冲击载荷为3900N ,刹车座受力为2100N ,转向节臂受力为1500N [5]。

在该受力条件下,利用有限元技术计算得到转向节最大应力为395MPa (图2)。

赛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

赛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

赛车转向系统的设计方案李宏曰转向系统的主要任务是:1.设计合适的断开点以使悬架跳动对转向的影响尽可能小。

2. 设计合适的转向梯形以使内外转角尽可能符合理论阿克曼曲线。

设计过程如下:1. 确定转向机的布置形式前置,下置,断开式梯形前置。

2. 转向系角传动比的确定由最小转弯半径确定了最大外轮转角,根据最大外轮转角与方向盘转角的关系初步确定转向系角传动比为4:1,转向系角传动比为转向器传动比与转向机构传动比的乘积,转向传动机构角传动比,除用iw ' =d 3 p/d 3 k表示以外,还可以近似地用转向节臂臂长L2与摇臂臂长LI之比来表示,即iw ' =d 3 p/d3 ki疋L2 / LI o现代汽车结构中,L2与L1的比值大约在0. 85〜1. 1之间,取比值为1,则转向器角传动比为4: 1.3. 由转向器角传动比初步确定转向节臂L1的值。

齿轮齿条装置把方向盘的转动转换成横拉杆内球头的直线运动。

计算传动比时需用到齿条的c-factor和转向节臂长度(外球头到主销轴的距离)。

C-factor=齿条行程(in.)/小齿轮转过360°一般的齿条有"1-7/8-in ch齿条”或者"2-i nch齿条” ;c-factor这个尺寸是方向盘转一圈的齿条行程。

一旦齿条的c-factor知道,转向传动比可近似用下式计算:i=arcsi n(c-factor/L)/360L—转向节臂长度本式中长度单位为英寸,角度单位为度。

系统中的压力角越小这个近似值越接近,也就是说在俯视图中横拉杆几乎要与转向节臂垂直。

如果角度比较大的话,那拉杆的布置也会影响传动比。

C-factor 取70, i 为4,计算得L 为76.67mm。

4. 确定断开点的位置(得到转向机的长度和布置高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道路的不平会引起车轮的上下跳动,与车轮相连接的转向节及转向节臂铰链点N将随车轮上下运动(如图1),其运动规律有上下A臂和转向节臂的运动所确定,同时,N点还通过转向横拉杆,桡骨顶点F摆动,因此当N点上下运动时,其运动轨迹上的点至F的距离不能保持恒定时车轮将发生偏转,摆震,影响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同时也加大轮胎磨损,使转向传动系统受到冲击。

大学生F1赛车转向系统仿真及优化设计

大学生F1赛车转向系统仿真及优化设计

大学生F1赛车转向系统仿真及优化设计宋芷伊;贺雨晴;吴香燕;郭鹏飞;黄冠球【摘要】大学生F1比赛要求大学生车辆工程专业学生设计制造一辆赛车,完成指定的比赛项目,综合评价车辆的设计制造水平.F1赛车转向系统性能的好坏对于比赛成绩有着较大的影响.本课题拟在南京农业大学宁远车队参赛车辆的基础上,对其转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系统,进行强度和刚度的分析,优化相关结构参数,从而提高赛车的操纵稳定性.【期刊名称】《南方农机》【年(卷),期】2016(047)006【总页数】2页(P69-70)【关键词】F1赛车;转向系统;齿轮齿条;转向器【作者】宋芷伊;贺雨晴;吴香燕;郭鹏飞;黄冠球【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江苏南京 2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3.4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简称“中国FS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车辆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

FSC分为静态赛事和动态赛事。

动态赛事包括直线加速、8字绕环、高速避障、耐久测试、超车要求。

总成绩中动态赛事成绩占有68%,直接影响着比赛结果的最终走向。

耐久测试、8字绕环和高速避障测试大约占动态赛事项目总分的78%,且对转向系统的操作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由于赛车高速和赛道特殊的特点,赛车的操控性和轮胎的单侧偏磨问题一直困扰着FSC参赛者。

赛道的弯道很多且转弯半径很小,所以赛车的操控性和转向稳定性问题非常重要。

赛道的摩擦系数可以达到f=3.5,这就意味着轮胎的温度会很高,若果轮胎出现单侧偏磨现象,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提高转向系统的操作稳定性和转向稳定性成为各个车队的固定环节。

2.1 转向系统方案的选型FSC大赛规定转向系统为机械转向系统,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机械转向系统有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循环球式转向器、蜗杆曲柄销式转向器。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规划布局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规划布局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总体设计)摘要本次毕业设计为期二个多月,进行了方程式赛车的总体设计。

在设计中,主要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各项参数通过优化设计和UG、MATLAB等进行优化。

初期阶段,我们根据2011年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规则确定了赛车整体布置方案,并进行论证与分析,初步确定赛车主要参数。

通过计算与对比,确定发动机型号,初选传动系最大传动比、最小传动比。

中期阶段,我们设计中使用UG6.0三维软件对各个零部件总成进行建模和整体装配,并进行悬架、转向的运动干涉分析。

利用发动机动力特性曲线特点,用MATLAB软件绘制出赛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加速度曲线图等,并详细计算赛车燃油经济性。

最后阶段,利用UG7.5进行导出赛车总体布置二维工程图,并制成总体参数表,并将第一代赛车与第二代赛车进行对比分析。

对于考虑到的实际生产中可能发生变化的悬架、车架和转向部件,预留方案。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了解和掌握了对汽车进行总体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巩固了本专业的所学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搜集资料、整合资料的能力,这些将为我毕业以后从事汽车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FSAE,总体参数,参数确定,总布置、赛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特殊符号m a 汽车总质量kgV 最高车速km/hL 轴距 mmB1 前轮距 mmB2 后轮距 mmR 最小转弯半径mmhg 满载时质心高度mmhgˊ空载时质心高度mmD 轮胎直径mmB 轮胎宽度mmP 轮胎气压MPA 汽车迎风面积F 滚动阻力系数C空气阻力系数Do i驱动桥主减速比g i变速器传动比F汽车行驶使的空气阻力w1g i变速器Ⅰ挡传动比F车轮与路面的附着力ϕm汽车总质量au汽车行驶速度aP发动机最大功率emaxT发动机转矩eP为克服滚动阻力所消耗的功率fϕ轮胎与路面的附着系数η传动系效率tQ是百公里油耗s目录第一章FSAE赛车总体概况 (1)§1.1 FSAE赛车起源 (1)§1.2 FSAE赛车现状 (2)§1.2.1国际赛车概况 (2)§1.2.2国内赛车概况 (2)§1.2.3我校赛车概况 (2)§1.3 FSAE赛车总体设计概述 (3)§1.3.1汽车设计的规律、决策与设计过程 (3)§1.3.2 FSAE赛车主要技术要求 (3)§1.3.3 第二代赛车设计目标 (4)§1.3.4 FSAE赛车项目意义 (5)第二章FSAE赛车总体设计 (7)§2.1 总体设计目标 (7)§2.2 赛车目标参数的初步确定 (8)§2.2.1 发动机选择 (9)§2.2.2 轮胎的选择 (10)§2.2.3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确定 (11)§2.2.4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确定 (11)§2.3 赛车发动机选型 (12)§2.4 赛车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13)§2.4.1 尺寸参数 (13)§2.4.2 质量参数 (14)§2.4.3 性能参数 (15)§2.5 赛车各系统设计 (17)§2.5.1 悬架系统设计 (18)§2.5.2 转向系统设计 (19)§2.5.3 制动系统设计 (19)§2.5.4 电器系统设计 (21)§2.5.5 车身设计 (23)§2.5.6 车架设计 (23)第三章赛车动力性与燃油经济性 (25)§3.1 汽车的动力性 (25)§3.1.1 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25)§3.1.2驱动力—行驶阻力图 (25)§3.1.3 汽车的加速能力 (28)§3.1.4 动力特性图 (29)§3.1.5 功率平衡 (31)§3.2 燃油经济性 (32)第四章赛车总体布置 (33)§4.1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面)-零线的确定 (33)§4.2各部件的布置 (34)§4.3总体设计参数表 (36)第五章结论 (37)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合式转向齿条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合式转向齿条设计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组合式转向齿条设计赵德阳;白鸿飞【摘要】为了进一步实现电动方程式赛车转向齿条轻量化和提高抗弯强度,设计了一种组合式转向齿条,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两部分.第一构件为具有齿形区域和安装区域半圆形杆体,设计了不同形状的齿条安装齿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第二构件为中间设有凹槽的铝制柱状杆体,减轻了整体质量,两个构件均设计了安装斜面,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安装布置方便、灵活.【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2页(P97-98)【关键词】车辆工程;方程式赛车;转向齿条;机械设计【作者】赵德阳;白鸿飞【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辽宁工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辽宁锦州1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1CLC NO.:U462.1Document Code:AArticle ID:1671-7988 (2017)02-97-02转向系统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1]。

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合理的设计能保证赛车在高速行驶和转弯过程中转向的敏捷性和稳定性。

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设计中大多数都着重对转向梯形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和优化[2-3]。

由于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转向系统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所以转向齿条是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由于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以及能自动消除齿间磨损造成的间隙等优点被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所采用[4]。

在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中,大多数赛车采用圆形钢制实心棒材制作转向齿条,这种齿条质量较大,不利于赛车的轻量化,这种齿条齿形部分的横截面具有“D”字形,并且齿形部分抗弯强度较弱。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对方程式赛车转向齿条改进设计是迫切需要的。

转向齿条的设计采用两个构造件相结合的方式。

将第一构造件和第二构造件接触面涂覆胶结剂后,应用螺栓沉头孔和螺栓安装孔将第一构造件和第二构造件连接为一体,即成为组合式转向齿条,如图1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向系统的发展历程
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3个基本阶段,线控转向系统为其发展趋势。[5]
2.1、纯机械式转向系统机械式的转向系统,由于产生转动所需要的转矩完全由机械力来提供,所以为施加足够的转矩而不得不适用大直径的方向盘,因此占用了很大的驾驶空间而使转向系统显得很笨拙,而且驾驶人员操作起来也比较吃力,故适用范围有很大局限性[6]。但是由于其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故障率低,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机械上仍有使用。
6.10——6.18撰写说明书、整理图纸。
6.19——6.26互评、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研究内容
根据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的比赛规则及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具体参数要求,进行转向系方案分析;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确定;转向器机构强度设计;转向梯形机构设计,绘制转向系统装配及零件图
5.实施计划
4.1——4.12调研,收集资料。
4.13——4.26确定方案。
4.27——6.9完成零、部件图、总装图设计,并完成机绘图。
机械转向系统主要由转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 Q1537693694向操作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大部分组成。它的作用: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
在赛车中转向系统占有重要的地位。转向系统是任何车辆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设计制造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安全性等技术性能。汽车操纵稳定性又被人们称为“高速车辆的生命线”。由此,转向系的设计是如此重要。通过对转向系的优化设计,来为赛车其他零部件分析优化提供思路,以达到对赛车的结构整体优化。
河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填表)
学院:车辆与动力工程学院2013年4月15日
课题名称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设计(转向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林祖栋
专业班级
车辆091
课题类型
论文
指导教师
牛毅
职称
课题来源
生产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背景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活动以院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参与,赛事组织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企业需求,为企业挑选优秀适用人才提供平台;二是通过活动创造学术竞争氛围,为院校间提供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学科建设的提升;大赛在提高和检验汽车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汽车工业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增进产、学、研三方的交流与互动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意义。
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的球头处,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在车祸中,当转向轴和转向盘由于车架或车身变形而共同后移时,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
进行运动校核,保证转向盘和转向轮转动方向一致。
4.设计思路
本课题在综合考虑众多因素的基础上先从转向系最基本的原理入手,经过对汽车的转向系原理的认真学习,来摸索着设计赛车的转向系。设计过程中,先是比较各个类型转向系的优缺点,并结合赛车对转向系的一些特殊要求,最后决定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系。因为目前梯形结构的转向系的转角关系较接近理想的转角关系,又鉴于赛车采用独立悬架结构,因此采用断开式梯形结构。断开点的选择以及内、外转角关系曲线的优化方面,不但要考虑转向本身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转向与车架的配合,首先断开点应该设在车架的两侧,并且转向
汽车转向行驶后,在驾驶员松开转向盘的条件下,转向轮能自动返回到直线行驶位置,并稳定行驶。
汽车在任何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共同工作时,由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同时兼顾操纵轻便反冲力要尽可能小。
2.3、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 EPS在1988年由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来,此后,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车方向发展。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由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电动机、电磁离合器和减速机构等组成,汽车处于起动或者低速行驶状态操作转向时,转矩传感器不断检测作用于转向柱扭杆上的扭矩,并将此信号与车速信号同时输入电子控制器,处理器对输入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确定助力扭矩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控制电动机的电流和转向,电动机将转矩传递给牵引前轮转向的横拉杆,最终起到为驾驶人员提供辅助转向力的功效[9];当车速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或者出现故障时,为保持汽车高速时的操控稳定性,EPS系统退出助力工作模式,转向系统转入手动转向模式。不转向的情况下,电动机不工作。
2.4、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由方向盘模块、转向执行模块和主控制器3个主要部分以及自动防故障系统、电源等辅助模块组成。它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转向系统,由于其取消了方向盘与转向车轮间的机械连接,通过软件协调它们之间的运动关系,可以实现一系列传统转向系统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汽车线控转向系统能够减轻驾驶员的负担、提高整车主动安全性,使汽车性能适应更多非职业驾驶员的需求,对广大消费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10]。但是由于可靠性要求及制造成本较高,该系统距离普及仍有一段距离。
过程中断开点应一直都在车架的外侧,这样便限定了横拉杆的长度,与转向设计有关的主销距K由悬架设计时确定,轴距由车架来确定。这样一来,转向系的优化过程中只需优化梯形臂长m,梯形底角和主销连线到横拉杆的水平距离h。h值越大,转向越省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 Q1537693694力,但又考虑到安装的空间问题,h值不能过大。对梯形臂长m和梯形底角的优化时,采用曲线比拟的方法,将实际内、外转角的关系曲线和理想的内、外转角的关系曲线画在同一张图上,比较两个曲线的接近程度,优化出两个变量的最好组合值。各个杆件的参数变量确定以后,要开始设计转向器,首先,根据最小半径的要求计算出车轮的最大转角,然后综合各种因素确定转向器的传动比,之后根据以上参数确定转向器齿轮齿条的参数。转向器的结构设计,首先考虑到转向器的结构设计,首先考虑到转向器的安装空间问题,根据空间确定了满足功能的转向器的总体尺寸模型的大小,再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分割出各个零件的尺寸要求,在保证各个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设计出转向器的各个部件。
2.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于1953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使用。80年代后期,这一系统进一步得到优化,出现了变流量泵液压动力转向系统(Variable Displacement Power Steering Pump)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简称EHPS)系统[7]。变流量泵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或者不需要转向的情况下,泵的流量会相应地减少,从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功耗。电需要全套设计请联系Q Q1537693694动液压转向系统采用电动机驱动转向泵,由于电机的转速可调,可以即时关闭,所以也能够起到降低功耗的功效。液压助力转向系统降低了转向操纵力,从而大大减少了方向盘所占用的驾驶室空间,同时也使转向系统变得更加灵敏[8]。由于该类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目前在部分乘用车、大部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但是该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噪声等方面存在不足。
3.赛车转向系统特点概述
转向系是用来保持或者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机构,在汽车转向行驶时,保证各转向轮之间有协调的转角关系。转向系由转向器、转向操纵机构和转向传动机构组成。转向操纵机构又包括方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转向传动机构包括转向摇臂、转向横拉杆、转向节臂。
3.1.赛车转向系设计的具体要求
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研究目标
运用所学的设计、结构、理论等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熟悉了解现有车型结构,结合自己的构思,设计出符合题目要求的赛车及其零部件,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论文要求20000字左右,绘制平面布置和工艺布局图一张(A0);中文摘要300~500字。附英文摘要,计算机打印;外文翻译10000字符以上;查询资料20篇以上,附资料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