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子芯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电子行业简评报告:力积电重返上市再建12吋厂,车规芯片需求旺盛

电子行业简评报告:力积电重返上市再建12吋厂,车规芯片需求旺盛

[Table_Rank] 评级: 看好[Table_Authors]何立中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SAC 执证编号:S0110521050001 ******************.cn 电话:************ 韩杨电子行业研究助理 ****************.cn 电话:************[Table_Chart]资料来源:聚源数据相关研究[Table_OtherReport] ∙ 电子行业:积塔半导体获80亿融资,加码车规芯片制造产能∙ 电子行业深度:从英飞凌方案看国产替代空间——光伏IGBT 规模测算 ∙ 电子行业:10月5G 手机出货量高增,关注供应链投资机会核心观点[Table_Summary]● 力积电重返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

力积电前身为DRAM 大厂力晶科技。

2012年力晶科技因财务危机退市,2014年力晶科技由DRAM 厂转型为专业晶圆代工厂。

2019年5月,力晶集团完成企业重组,由力晶科技将3座12吋晶圆厂及相关资产让与力晶积成电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2月,力积电在中国台湾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

● 车规芯片需求旺盛,力积电再建12吋晶圆厂。

力积电是全球第六大晶圆代工厂,2020年公司收入15.53亿美元,市占率为2%。

公司计划未来10年投资2,780亿新台币于竹科铜锣园区建立月产能10万片12吋晶圆生产基地。

由于汽车电子旺盛的需求,公司目前铜锣厂约3-5万片产能已全部被客户包走。

● 力积电主要以存储、逻辑及分立器件代工为主。

公司目前拥有2座8吋及3座12吋晶圆厂。

8吋产线以功率器件为主,满足未来电动车动力系统半导体元件需求。

12吋逻辑产线以系统周边IC 为主,不与主要代工厂竞争纳米级处理器IC 生产领域。

存储代工以中低容量利基型与物联网应用存储芯片为主,避开与三大厂在电脑、伺服器与手机存储领域的竞争。

● 电子板块行情弱于大盘12月6日至12月10日,上证指数上涨1.63%,中信电子板块上涨0.48%,跑输大盘1.15个百分点。

芯片行业竞争分析

芯片行业竞争分析

芯片行业竞争2018年国内本土芯片设计销售总额达到2576.96亿元,同比增长32.42%。

收益与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销售额增速高于全球且处于不断上涨的趋势。

以下对芯片行业竞争分析。

2018年,国内前十大芯片设计企业销售总和达到965.3亿元,同比增长17.59%。

前十大企业区域分布来看,珠三角地区有3家企业,京津环渤海地区有4家,长三角地区有3家。

芯片行业商情报告指出,2018年,国内共有208家本土设计企业销售额超过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有92家,京津环渤海地区有37家,珠三角地区有33家,中西部地区有29家。

2018年国内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均尚属于萌芽阶段。

相关人工智能标准也仍在发展中,还未形成国际通用的智能生态标准,我国在此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并未被发达国家拉开较大差距。

现从四类芯片发展机会来分析芯片行业竞争。

第一,通用芯片通用芯片国内也有创业企业在做,但是性能、良品率、产品质量、稳定性都跟国外的芯片有很大差距,所以一直没有人买,始终在实验的状态。

芯片行业竞争分析,芯片领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在一次一次量产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来提升性能。

国内芯片一直没有得到大量的量产,没有满足客户要求,所以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第二,ASIC芯片ASIC芯片路径是从终端产品出发,最后做成专用芯片。

芯片行业竞争分析,直接出芯片风险比较大。

类似传感器这样的产品,先卖产品,不做芯片,基于FPGA先试市场,前期量不大的时候比较划算。

另外一个思路是先基于异构芯片做模组,未来量很大之后,再ASIC化。

第三,垂直细分领域芯片整体芯片产业各领域销量,呈现显著的长尾特征。

顶部的高销量芯片包括通用芯片、存储芯片、AD/DA等通用组建芯片,而大量的包括采集、传输、控制在内的各行业各类型芯片/SOC/SIP/MCU,则仍然有上千个市场机会。

芯片行业竞争分析,每个市场机会,不会产生巨无霸芯片企业,但可能产生隐形赚钱公司和上市公司,而这些领域巨头无暇顾及,市场对产品的关注更多是需求匹配度和服务。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销售额、产业收入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趋势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销售额、产业收入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趋势分析

中国集成电路产量、销售额、产业收入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额趋势分析我国集成电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0年达到40%,2025年达到70%。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芯片设计水平提升了2代,制造工艺提升1.5代,像32、28纳米的工艺实现了规模化的量产。

在国家政策扶持以及市场应用带动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继续保持增速全球领先的势头。

受此带动,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集成电路设计业始终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增长也最为迅速。

2013-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逐年增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1717亿块,同比增长9.7%。

2013-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逐年提高。

据调查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6532亿元,较2017年增长24.8%。

2019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3048亿元,同比增长11.8%。

随着芯片制造工艺精益求精、晶圆尺寸不断扩大,集成电路行业企业为维持其竞争优势,投资规模日趋增长,投资压力日渐增大。

在此背景下,有实力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的垂直一体化芯片制造商越来越少,集成电路行业在经历了多次结构调整之后,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独立成行的垂直分工模式。

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处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最上游,负责芯片的开发设计,分析定义目标终端设备的性能需求和产品需求,是引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创新的关键环节,对芯片的性能、功能和成本等核心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19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为7562.3亿元,同比增长15.80%,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为3063.5亿元,同比增长21.6%,占总值40.5%;晶圆制造业销售收入为2149.1亿元,同比增长18.20%,占总值的28.40%;封测业销售收入为2349.7亿元,同比增长7.10%,占总值的31.1%。

2018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半导体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轨道,大基金注资推动国产化加速 (4)1、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仍处于上升轨道 (4)2、大基金注资推动国产化加速 (7)二、半导体崛起之路,存储、设备、材料国产替代重中之重 (10)1、IC设计2018年将维持20%增长 (11)2、中国存储产能释放在即,国产替代可期 (13)(1)DRAM的供需关系 (19)(2)NAND Flash的供需关系 (20)3、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有序进行 (22)(1)半导体硅片国产替代从0到1,国产替代重要一环 (24)4、半导体设备为最大的投资,市场空间巨大 (26)(1)北方华创 (34)(2)长川科技 (34)(3)至纯科技 (35)(4)晶盛机电 (35)5、并购整合是王道,国内封测弯道超车 (35)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轨道,大基金注资推动国产化加速。

中国半导体产业处于上升轨道,2017年中国半导体产值估计将达到5140亿元,年增率达到18.6%,维持2010年以来连续第8年双位数成长的态势,显然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持续处于上升的轨道。

全球2017-2018年间将建17座12吋晶圆厂,中国大陆占10个。

大基金注资推动国产化加速,至2017年11月底,大基金已实际出资约人民币794亿元,成为IC 领域快速投资促进上、下游协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

目前大基金二期已经在募资中,预计大基金二期筹资设立方案总规模为1500-2000亿元。

一期加二期及撬动地方产业基金,整体规模有望接近万亿级别。

从大基金对集成电路各环节支持来看,制造、设计、封测、装备、材料环节最终投资占比分别为63%、20%、10%、3%、4%,随着中国半导体行业处于上升轨道以及大基金推动,国内半导体迎来国产替代成长周期。

半导体崛起之路,存储、设备、材料国产替代重中之重。

基于技术门槛考虑,国产化进程势必沿着封测-制造-材料路线传导。

随着国内半导体崛起,存储、设备、材料国产化替代为重中之重。

2018年半导体封测行业格局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18年半导体封测行业格局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2018年半导体封测行业格局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正文目录1、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国产替代享万亿空间 (5)1.1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供不应求量增7%价涨11% (5)1.1.1 SOX突破1200,北美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历史新高 (5)1.1.2【销量】终端应用场景需求稳定增长,IoT、汽车电子将为主要拉动力 (7)1.1.3【价格】供给紧缺价涨11%,资本支出增加新产能逐步释放 (10)1.2 IC进口替代需求强烈,政策助力享万亿空间 (12)1.2.1 半导体市场亚太持续主导,中国已为核心 (12)1.2.2 IC为半导体产品核心,贸易逆差严重失衡 (14)1.2.3 政策大基金全力扶持,国产替代化享万亿空间 (17)2、雁行模式封测环节先行,对标韩台成长千亿破局 (18)2.1 IC封测为必要环节,三要素驱动产业转移 (18)2.2 对标韩台半导体发展轨迹,国内雁尾追赶封测千亿破局 (21)3、格局清晰:台美中三足鼎立,合纵连横国际话语权最强 (26)3.1【全球格局】全球前三企业市占46%,国内跻身第一梯队 (26)3.1.1 生产模式分工不断细化,IDM订单持续释放 (26)3.1.2 封测产业并购加剧,国内跻身第一梯队 (29)3.1.3 国内三强全球排名前十,增长势能最强 (30)3.2【国内格局】内资封测向中高阶转移,国内三强技术与海外同步 (31)4、先进封装重构产业链价值,三要素加速渗透 (32)4.1 先进封装双线并进,技术高度集成化 (32)4.1.1【路径一】尺寸减小方向,FC、Bumping、WLCSP、Fanout (32)4.1.1.2 晶圆级封装(WLCSP): (34)4.1.1.3 Fanout: (35)4.1.2 【路径二】异质集成方向,SiP、3D封装、TSV (35)4.1.2.1 SiP (35)4.1.2.2 3D封装 (36)4.1.2.3 TSV(硅通孔)技术 (37)4.2 终端应用场景驱动技术演进,异质融合为先进封测方向 (37)4.3 三要素加速先进封装渗透,产业链价值即将重构 (39)4.3.1 国内三强技术水平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39)4.3.2 上游前景巨大,下游需求持续推进 (40)4.3.3 先进封装技术营收增速增长高半导体整体行业平均增长 (40)5、相关建议及主要公司分析 (41)5.1 系统梳理新三板,初步筛选33家企业 (41)5.2 红光股份 (42)5.3 利扬芯片 (47)5.4 芯哲科技 (50)6、风险提示 (53)图表目录图表1费城半导体指数(SOX) (6)图表2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出货额 (6)图表3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及同比增长率 (7)图表4 全球半导体销售量及同比增长率 (8)图表5 全球智能手机与PC出货量 (9)图表6 IC终端类型市场规模及市场增长率 (9)图表7 全球半导体销售均价(美元) (11)图表8 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及同比增长率 (11)图表9 全球各地区半导体销售额(十亿美元) (13)图表10 中国销售额占亚太地区比重 (13)图表11 2016年全球各产品半导体销售占比 (15)图表12中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 (16)图表13 中国大陆集成电路自给率 (16)图表14 IC产业政策法规 (17)图表15 地方政府设立集成电路基金规模 (18)图表16 集成电路(IC)产业链 (19)图表17 封测功能 (19)图表18 国内四强企业员工人数及占比 (20)图表19 终端应用产品类型对应封装技术 (21)图表20韩国发展历程 (22)图表21 台湾发展历程 (22)图表22 半导体产业发展脉络 (23)图表23中国IC产业链各环节销售额占比 (25)图表24 2016年中国IC产业链各环节占比 (25)图表25 IC产业两大生产模式 (27)图表26 全球封测细分市场占比 (28)图表27 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28)图表28 全球IC封测企业并购情况 (29)图表29 各地区封测代工产能占比 (30)图表30 2016年全球前十大IC封测代工厂商排名 (31)图表31 国内三强企业拥有拥有先进封装技术及对比 (32)图表32 引线键和工艺与FC工艺对比 (33)图表33 凸点(Bump)结构示意图 (33)图表34 传统封装技术与WLCSP(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对比 (34)图表35 薄膜再分布技术工艺步骤及技术流程: (34)图表36 Fan-in与Fan-out对比 (35)图表37 SiP封装示意图 (36)图表38 SiP封装样式 (36)图表39 3D封装样式及演进图 (37)图表40 TSV技术示意图 (37)图表41 封装技术历史演进图 (38)图表42 封装材料、引脚形状、装备方式以及键合方式演进变化 (39)图表43 初步筛选新三板封测相关企业: (41)图表44 红光股份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43)图表45 毛利率、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率 (43)图表46 红光股份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44)图表47 红光股份股权结构图 (44)图表48 四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合计占比 (46)图表49 红光股份研发费用(万元) (46)图表50 利扬芯片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48)图表51 2016利扬芯片营收(按产品)占比 (48)图表52 利扬芯片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 (49)图表53 研发费用占比 (49)图表54 芯哲科技营业收入及同比增长率 (51)图表55 2015芯哲科技营收(按产品)占比 (51)图表56 芯哲科技净利润 (52)图表57 芯哲科技股权结构图 (52)图表58 国内外著名企业客户统计 (53)1、半导体行业量价齐升,国产替代享万亿空间1.1半导体行业景气上行,供不应求量增7%价涨11%1.1.1 SOX突破1200,北美设备制造商出货额历史新高自2016年以来,两大半导体先行指标持续显示半导体行业边际向好趋势。

芯片龙头企业深度分析报告

芯片龙头企业深度分析报告

芯片龙头企业深度分析报告一、引言芯片是现代科技领域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计算机、电子设备等各种高科技产品的关键元件。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芯片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了芯片行业的快速崛起。

在众多芯片企业中,一些龙头企业具备技术实力、综合实力和市场影响力,成为行业领头羊。

本文将深入分析芯片龙头企业的技术实力、市场地位和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了解芯片行业的现状和趋势。

二、企业概况芯片龙头企业通常具有较长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

这些企业在芯片设计、生产制造、市场拓展等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

以下是几个代表性的芯片龙头企业:1. 英特尔(Intel)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之一,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该公司以研发和生产中央处理器(CPU)闻名,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服务器、智能手机等领域。

英特尔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和知识产权,并与全球各大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目前,英特尔在全球市场份额居领先地位。

2. 台积电(TSMC)台积电是一家总部位于台湾的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

该公司专注于芯片代工业务,为全球各大芯片设计厂商提供代工制造服务。

台积电凭借先进的制程技术和高质量的生产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商之一。

同时,台积电也积极投入到芯片技术研发中,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

3. 三星电子(Samsung)三星电子是韩国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DRAM、NAND Flash)制造商。

三星电子成立于193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在全球建立了庞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

三星电子不仅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还在处理器、传感器等多个芯片领域具备竞争力。

三、技术实力作为芯片龙头企业,技术实力是保持市场优势的核心因素之一。

1. 技术研发投入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电子等芯片龙头企业都具备庞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施。

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竞争情况分析政策扶持下中国本土企业将快速成长

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竞争情况分析政策扶持下中国本土企业将快速成长

全球EDA(电子设计自动化)产业竞争情况分析政策扶持下中国本土企业将快速成长显示,EDA(电子设计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来完成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芯片的功能设计、综合、验证、物理设计(包括布局、布线、版图、设计规则检查等)等流程的设计方式。

EDA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目前已在计算机、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发展历程芯片是智能手机、可佩戴设备、智能医疗设备、无人驾驶汽车的基础,而电子设计自动化在芯片制造中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芯片之母”,是电子设计的基石产业,可以说谁掌握了EDA,谁就有了芯片领域的主导权。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EDA市场销售额达72。

3亿美元。

从区域来看,北美地区是EDA技术最为发达的地区,亚太地区则增长最快,市场销售额由2018年的24。

2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30。

4亿美元。

2018-2020年全球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2018-2020年全球各地区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从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在多个领域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危机,其中对芯片技术领域的制约尤为严重,尽快打破垄断、让芯片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刻不容缓。

对于中国来说,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国产化对于芯片领域的突破意义与光刻机制造同等重要。

2020年,中国EDA行业总销售额约为66。

2亿元,同比增长19。

9%,增速快于全球。

尽管海外三局头仍然占据国内EDA主要市场,但本土EDA企业逐渐发力,崭露头角。

2020年九大华天市占率为5。

8%,在国内厂商中排名第一,并已经超过另外两大海外大厂Ansys和Keysight。

其次是概伦电子,市占率为1。

4%,位居国内厂商中的第二位。

2018-2020年中国EDA行业销售额及增速2020年中国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竞争格局EDA开发过程涉及计算机、数学、物理、电子电路、工艺等多种学科和专业,EDA技术的不断的突破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技术研发和专利积累才能逐步实现。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企业营收与盈利情况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企业营收与盈利情况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企业营收与盈利情况分析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一、集成电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半导体工艺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细分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封装。

从下游看,集成电路将应用在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

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销售收入2519亿元,所占比重从2015年36.71%增加到2018年的38.57%;制造领域则从2015年的24.95的比重下滑到2018年的27.84%;封装测试领域从2015年的38.340%下滑至2018年的33.59%。

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属于轻资产处于产业上游,毛利率较高。

2015年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1325亿元,2018年达到2519.3.2019年一季度集成电路设计销售额458.8亿元.国内集成电路设计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处于追赶地位。

2016-2019年间,设计领域保持着20%以上的增速。

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则属于重资产,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含量高,资本投入大,大约10年时间。

2016-2019年来中国制造领域保持着25%以上增速。

而集成电路封装行业则属于轻资产,属于产业下游,2016-2019年来,封装测试领域保持则15%以上增速。

随着5G、物联网、AI、云计算等新技术对制造业的赋能,我国存储器芯片产业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

海关2018年,我国进口集成电路4176亿个,同比增长10.8%。

2014年到2017年,我国集成电路年进口额分别为2176亿美元、2299亿美元、2270亿美元及2601亿美元。

2018年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实际为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4%左右。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分别达到5411.3亿元、6532亿元和304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20.7%和11.8%。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电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1、半导体:坚定看好设备材料国产化趋势,功率、模拟等景气持续1.1、国产化趋势不改,坚定看好设备材料板块供需偏紧有望持续,晶圆厂扩产和资本开支依然积极。

自2020 年下半年开始,由于5G、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需求强劲,而晶圆供给端增长相对不明显,因此芯片出现较为普遍的缺货涨价现象,行业持续高景气。

WSTS、SEMI 等机构也都纷纷预测,在2020 年的高基数基础上,全球半导体市场、半导体设备市场和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在未来两三年仍将持续上涨。

而近期手机、消费电子等需求出现放缓迹象,部分芯片紧缺涨价情况有所缓解,但HPC、汽车相关等需求整体上依然较为旺盛且持续性强,为驱动行业增长的多年大趋势,同时经过此轮缺货后,诸多下游厂商都开始倾向于建立更高的库存水位,因此台积电等晶圆厂龙头依然保持较为积极的扩产规划和资本开支计划。

台积电在最新Q3 业绩说明会中表明,预计2021、2022 全年台积电仍将处于产能紧张状态,并给出2021 年资本开支指引为300 亿美元,同时其还宣布日本建厂扩产计划,该计划在此前宣布的三年1000 亿美元计划之外,是增量开支,并称不排除在欧洲建厂扩产的计划。

此外英特尔等厂商也都给出积极的扩产规划和资本开支计划。

受益于行业资本开支高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创新高。

据SEMI 在2021 年7 月的数据,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在2020 年达到711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并预计2021 年将加速增长34%达953 亿美元、2022 年将持续增长突破千亿美元。

类似地,在晶圆厂饱满的产能以及积极的扩产与资本开支下,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也有望持续增长,SEMI 预计2021 年全球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将增长6%,达到587 亿美元。

国内晶圆厂/存储厂进入资本开支高峰期,为国产设备厂商提供巨大市场空间。

国内的中芯国际、长江存储、长鑫存储、华虹集团等晶圆厂/存储厂在技术工艺上实现突破后,正进入加速扩产期,对应资本开支也进入爆发期,为设备厂商带来了巨大的订单机会。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设计、制造领域效率提升深远影响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设计、制造领域效率提升深远影响

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设计、制造领域效率提升深远影响1、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分析集成电路是指通过半导体工艺将大量电子元器件集成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细分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集成电路测试封装。

从下游看,集成电路将应用在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诸多领域。

遗憾的是,在集成电路下游应用领域,目前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极低。

如在工业应用领域,核心集成电路国产芯片占有率仅为2%;而在服务器领域,几乎全是国外芯片的市场。

2、芯片国产化势在必行,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强目前,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受制于人的情况严重——2018年我国集成电路出口金额为860.15亿美元,进口金额为3166.81亿美元,贸易逆差同比增长11.21%。

2015年起集成电路的进口金额连续4年超过原油,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而现阶段,国家对芯片国产化的推行势在必行。

原因有三,其一站在战略高度,我国军事设备所用芯片国产率仍较为低下,大量采购国外芯片,对我国军事安全造成威胁;其二芯片市场市场广阔,国产厂商应分一杯羹;另外,成本原因,以小米手机为例,其芯片成本占据整个手机成本30%-40%左右,与此同时芯片向国外品牌采购,如此大额的成本不由己控,严重压缩了产业利润。

为推行芯片国产化,国家下达政策,对集成电路领域扶持力度极强。

首先,国家制定了发展目标——2020年收入超过8700亿元,实现16/14纳米量产,关键领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材料和设备进入全球供应链。

其次,税收上,国家也对集成电路有叠加税收优惠,2014年《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提出到2020年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

2016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启动集成电路重大生产力布局规划工程,加快先进制造工艺、存储器等生产线建设;2018年3月,财政部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文《关于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计划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支持。

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七之IC载板篇: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兴森深南快速成长

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七之IC载板篇: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兴森深南快速成长

2021年8月24日行业研究国产替代加速推进,兴森深南快速成长――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七之IC载板篇电子行业IC载板:半导体封装关键元素。

IC载板是集成电路产业链封装环节的关键材料,因其高精度、高密度、小型化和薄型化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主流封装技术。

IC载板品种繁多,可以按照封装种类、基板材料和应用领域来分类。

IC载板进入门槛高,在技术上对生产环节要求苛刻,需制作过程精细;在资金上前期与后期都需持续资金投入。

终端需求:存储器和MEMS技术驱动下游市场规模增长。

根据Prismark预测,2022年全球封装基板产值预估88亿美元,其中封装基板出货量涨幅最快的应用领域为存储模组、数据模组等。

国内IC载板市场对应下游主要为存储芯片和MEMS芯片,存储芯片与MEMS芯片市场景气将给IC载板打开较大的成长空间。

存储器芯片方面,我们判断DRAM、NAND系列存储产品成长空间很大,IC载板迎来成长周期;MEMS芯片方面,我们认为MEMS产品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带动IC载板行业增长。

全球供给和竞争格局:原材料与制造商双重垄断,制约IC载板市场供给。

寡头垄断是IC载板的市场特征。

欣兴电子、揖斐电等十家企业占据全球80%以上市场份额,目前已形成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且部分厂商近年收入复合增长率保持在10%以上。

我们判断十大厂商将会长期垄断IC载板市场。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使IC载板行业景气度攀升,但高端IC载板主要原材料ABF受日商垄断供给不及需求,产能释放缓慢的问题无法根本性解决。

欣兴电子与揖斐电受火灾等黑天鹅事件直接冲击了IC载板的供应。

我们认为受需求驱动与供给放缓双重因素的影响,IC载板有望长期处于缺货的状态。

中国供给和竞争格局:内资IC载板厂商受益于广阔国产替代空间。

技术与资金是IC载板行业厂商的护城河,而全球半导体产业转移是实现IC载板行业发展的跳板。

根据集微咨询数据统计,中国大陆IC载板产值约为14.8亿美元,全球占比为14.5%,来自于内资企业封装基板产值约为5.4亿美元,全球占比为5.3%。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

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1、集成电路行业概况2、(1)集成电路简介集成电路是指采用一定的工艺,将数以亿计的晶体管、三极管、二极管等半导体器件与电阻、电容、电感等基础电子元件连接并集成在小块基板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备复杂电路功能的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封装后的集成电路通常称为芯片。

集成电路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与核心,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粮食”,其应用领域广泛,在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视机、计算机等)、通讯、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核心关键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中最大的三类应用市场为网络通信领域、计算机领域及消费电子领域,合计占比79%。

未来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子化、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兴领域的不断扩展,集成电路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将不断延伸。

(2)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智能驾驶、5G等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统计,全球集成电路行业销售额由2012年的2,382亿美元增长至2018年的3,93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72%,具体如下:数据来源: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3)中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凭借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人口红利、稳定的经济增长及有利的产业政策环境等众多优势条件,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市场增速明显高于全球水平。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由2012年的2,15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5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27%。

其中,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分别为4,336亿元、5,411亿元及6,531亿元,增速分别达20%、25%及21%,具体如下:数据来源: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2、集成电路制造行业发展概况伴随技术进步、行业竞争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集成电路产业在经历了多次结构调整后,已逐渐由集成电路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只能在公司内部一体化完成的垂直整合制造模式演变为垂直分工的多个专业细分产业,发展历程如下:(1)集成电路产业链简介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核心产业链、支撑产业链以及需求产业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电子芯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投资概要:驱动因素、关键假设及主要预测:我国大规模建造12寸晶圆代工厂将大幅拉动全球半导体硅片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主要在2017年-2019年形成。

展望未来的硅片供应,国际主流厂商2018年仍无大规模扩产计划。

预计硅片供不应求的状态仍将持续。

存储器需求的提升带来了半导体行业的景气度的提升;5G箭在弦上,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有望加速落地,下游的需求将给半导体景气度提升持续加码。

行业的高景气度带来了晶圆厂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部分厂商已根据情况进行了提价,2018年有望进一步提价。

我国新建12寸晶圆厂将陆续建成,产能利用率及产能的提升将引爆制造环节企业的业绩,因此我们2018年看好我国制造环节的企业的投资机会。

制造环节的高景气将带来更多的设备采购并将传导至封测领域,我们也看好2018年半导体设备及封测环节的投资机会。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将继续加大对存储器的需求,存储的高景气将持续,我们也看好存储器芯片设计企业、物联网芯片设计企业和人工智能芯片等新兴领域芯片设计企业的投资机会。

5G的普及及下游新兴技术的应用将带来砷化镓晶元的应用的提升,化合物半导体未来也将迎来投资机会。

此外,产业的支持政策持续升级,产业基金的支持力度也有望加码,大基金二期呼之欲出,未来投资将更具偏重。

在此背景下,我国半导体产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的发展,迎来战略配置机会。

我们与市场不同的观点:部分投资者认为,和国际龙头半导体企业相比,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整体市盈率偏高,上涨空间有限。

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的偏高估值有其合理性:第一,考虑到本轮半导体周期正处于持续回升过程中,体量小的公司波动更大,过往12个月偏高的估值有其合理性;其次,我国半导体产业整体的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行业龙头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更高的增速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水平及更大的市值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重点公司2018年平均预测市盈率约为40倍,部分优质公司市盈率为30倍左右,目前半导体板块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置。

我们认为,半导体行业目前正处景气提升周期之中,业绩弹性较大,国家政策及资金支持,行业中长期成长空间较大,给予“推荐”评级。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1、5G的到来加速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的发展带来的新增需求。

2、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各类新兴需求。

3、数字货币的持续火爆带来的对显卡等芯片的需求。

4、存储器的需求持续保持旺盛。

4、硅片厂商扩产幅度较慢。

5、国家政策及产业资本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持续超预期。

主要风险因素:风险提示:PC、手机的需求大幅下降、存储器等新增需求低于预期、全球硅片大幅扩产、产业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以及进口替代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目录一、集成电路景气持续回升,中国发展速度领跑全球 (1)(一)半导体是信息社会和现代工业的根基 (1)(二)半导体产业在自西向东转移过程中加速升级 (1)(三)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中国市场迅速成长 (4)(四)中国芯亟需中国造,国产化任重道远 (6)(五)政策支持,产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7)(六)资金助力,产业发展获新动力 (8)二、设计环节快速成长,存储及新兴领域是发展重点 (10)(一)全球IC设计发展整体向好 (10)(二)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支持IC设计业发展 (14)(三)IC产业发展重创新,大基金未来将更加关注设计环节 (15)(四)存储器需求爆发带动了本轮半导体产业景气回升 (16)三、我国IC制造环节获重点支持,未来短板将逐渐补上 (20)(一)全球IC制造产业发展整体稳健,寡头特征明显 (20)(二)国内IC制造环节基础薄弱,但发展空间巨大 (22)(三)国家政策近年来持续加大对IC制造环节的支持 (24)(四)大基金重点支持将助力IC制造业腾飞 (26)(五)国内晶圆代工厂遍地开花,未来产能将井喷式增长 (27)(六)半导体行业景气提升,IC制造环节有望显著受益 (30)四、我国封测已达国际水平,并涌现出国际龙头企业 (31)(一)电子产品小型化、低耗能趋势带动先进封装技术成长 (31)(二)我国封测业快速成长,技术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34)(三)政策资金驱动,我国封测业乘风而起 (36)(四)半导体产业景气持续回升,龙头封测企业将受益 (38)五、设备、材料、洁净室工程龙头有望迈上新台阶 (38)(一)我国半导体设备生产企业力争取得国产化突破 (38)(二)产业发展获扶持,半导体材料加快进口替代 (41)(三)半导体行业高景气为洁净室行业提供发展机遇 (44)六、战略布局中国芯正当时,看好半导体制造、封测环节及半导体设备的投资机会 (45)七、行业评级及重点公司 (46)八、风险提示 (49)插图目录 (50)表格目录 (52)一、集成电路景气持续回升,中国发展速度领跑全球(一)半导体是信息社会和现代工业的根基半导体被喻为信息社会和现代工业的“心脏”,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电子、工业自动化等电子产品中。

按照制造技术分类,半导体产品可以分为集成电路(IC )、光电器件、分立器件和传感器。

根据WSTS 统计,2016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3389.31亿美元,集成电路占比约82 %,达到2766.98亿美元,是最主要的半导体市场,因此我们常常将集成电路等同于半导体。

根据2016年全球销售额,集成电路进一步细分为微处理器(占18%)、模拟电路(占14%)、逻辑电路(27%)和存储器(23%)。

图1.集成电路是半导体市场容量最大的产品资料来源:WSTS 、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整理(二)半导体产业在自西向东转移过程中加速升级1、设计、制造、封测环节构成半导体核心产业链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链包括IC 设计、IC 制造和IC 封测三个环节,其中IC 制造环节占据重要位置,向上支撑着IC 设计产业的发展,向下决定着IC 封测产业规模,IC 制造技术直接决定着整个集成电路产业的强弱。

而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支撑产业,半导体材料和半导体设备为其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洁净室提供理想的生产环境,防止半导体产品被杂质污染而受损,最终芯片出厂成为电子元件的核心控件。

图2.集成电路核心产业链包括设计、制造、封测环节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整理2、半导体产业发展催生新型业务模式半导体行业经过70年的发展和2次产业转移,逐渐形成两种成熟的业务模式——垂直一体化模式(IDM)和专业分工模式。

早期的半导体厂商以IDM为主,一般拥有自己的晶圆制造厂,可以包揽设计、制造、封测全产业链并负责销售芯片。

一般IDM厂商资金雄厚,可以支撑巨额研发投入,采用最先进的工艺制程技术,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半导体加工技术进一步成熟,很多环节被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IC设计企业(Fabless)、IC制造企业(Foundry)和IC封测企业,专业分工模式自此产生。

采取这种模式的厂商只专注某个领域,投资相对IDM更少,企业经营更加灵活。

图3.集成电路两种业务模式:垂直一体化和专业分工资料来源:中颖电子招股说明书,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整理半导体产业投资额大、风险高等特点使得新的业务模式伴随产业的发展应运而生,其中最典型的是Fablite和虚拟IDM。

IDM厂商为了减少投资风险,选择外包其晶圆生产环节,形成轻晶圆厂结构(Fablite),如德州仪器、瑞萨等逐渐增加对晶圆代工厂的依赖;,而虚拟IDM模式是IC设计、IC制造、IC封测厂商之间通过战略联盟等方式强强联合,在这种模式下,产业各环节可以根据上下游实现快速响应。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韩国的IDM模式最为成熟,如美国的英特尔和韩国的三星已经成为产业中的绝对龙头;台湾和我国大陆则更专注于产业分工,如台湾的台积电、联电,我国的长电科技、海思半导体、中芯国际等,在各自领域都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

根据2016年11月份ICinsights发布的全球半导体销售排名,目前全球前10大半导体企业中绝大部分仍采用IDM模式。

我国半导体企业以专业分工模式为主,但是我国为了实现全产业链快速增长,鼓励各环节领先者之间强强联合,形成虚拟IDM。

目前我国已经逐步形成“展讯科技+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联发科+华虹宏力+通富微电”等虚拟IDM。

2017年兆易创新与中芯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紫光集团收购矽品苏州三成股份,虚拟IDM雏形的发展趋势初现。

我国IDM整体较弱,虚拟IDM有望成为我国IC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表1 .2016年全球半导体公司销售额排名公司类型2016年营业收入(百万美元)1 英特尔IDM 563132 三星电子IDM 435353 台积电Foundry 293244 高通Fabless 154365 博通Fabless 153326 SK海力士IDM 142347 美光IDM 128428 德州仪器IDM 123499 东芝IDM 1092210 恩智浦IDM 9498资料来源:IC Insights,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整理3、半导体产业已经历两次产业转移自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在美国面世,历经60年的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不断壮大,自西向东形成转移。

无论是美国的行业崛起,还是日本的自主研发,亦或是韩国的市场把握、台湾的专注分工,在不同的地区,集成电路都形成了最合适的产业发展模式。

集成电路大致经过两次产业转移,第一次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美国转移至日本,第二次在20世纪80年代末,从日本转移至韩国、台湾。

图4.集成电路产自西向东业迁移资料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整理(1)集成电路产业起源于美国美国是集成电路的发源地,并凭借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主要发展IDM模式。

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分工概念深化,国内需求愈发旺盛,美国企业考虑将低附加值环节剥离,向亚洲地区转移。

上世纪70到80年代初期,为了寻求更加低廉的生产成本,很多企业在东亚都有生产基地,这给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条件。

(2)日本凭借DRAM夺得集成电路产业市场份额二战后,美国将大量资金和电子技术输送到日本进行战略扶持,同时在日本政府的引导下,日本通过技术创新并与家电行业结合,稳固日本家电行业的地位,并在80年代抓住PC产业的兴起,凭借在家电领域的积累,快速实现DRAM的量产。

日本凭借成本优势和产品质量的高可靠性低价抢夺美国市场,甚至在1986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生产国。

(3)韩国把握市场,台湾专注分工由于日本受90年代经济危机的影响难以持续支持DRAM技术升级和晶圆厂建设的资金需求,此时韩国把握机会,在大财团的资金支持下坚持对DRAM的投入,确立PC端龙头地位,并抓住手机市场,最后确立了市场中的芯片霸主地位。

而台湾则利用IDM产业模式变革期着力发展Foundr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