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机器人技术是当代科技发展的热点之一,而我国也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国家。
本文将分析我国机器人发展的现状,并探讨未来机器人产业的趋势。
一、我国机器人发展现状我国机器人产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到2413.7亿元,同比增长14.4%。
机器人在工业制造、服务行业、医疗健康、农业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业制造领域,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约70%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加工等行业中。
我国的汽车制造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机器人在汽车生产线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在服务行业中,机器人能够提供自动化服务,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例如,智能机器人在酒店、银行、医院等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机器人的出现可以减轻人力资源的压力,提高服务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在医疗健康领域,机器人技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成为医疗机构中的必备工具。
这些机器人不仅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还能帮助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和日常照料,为病患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农业领域,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种植、收获、植保等环节。
例如,农业机器人可以自动化地进行大田作业,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有助于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劳动成本上升的问题。
二、我国机器人发展的未来趋势1.人工智能的融合未来的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机器人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通过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等技术,机器人将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和智能性,更好地满足各个领域的需求。
2.技术创新的推动我国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机器人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同时,鼓励各领域开展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融合。
机器人 产业 调研报告
机器人产业调研报告摘要本报告对机器人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
首先,从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关键技术等方面对机器人产业进行了概述。
随后,详细分析了机器人在制造业、医疗保健、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最后,对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1. 引言机器人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已经在众多领域崭露头角。
其智能化、自主化和协作化的特点让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和改善劳动条件方面有着巨大潜力。
因此,机器人产业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未来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方向之一。
2. 机器人产业概述2.1 市场规模目前,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根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额达到220亿美元。
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400亿美元。
2.2 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行业也呈现出多个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机器人正朝着多轴联动、高速度、高稳定性和高柔性的方向发展。
其次,人机协作机器人作为新一代机器人的代表,已经开始逐渐应用于生产线。
此外,智能化和自主化也是机器人行业的关键发展方向。
2.3 关键技术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突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感知与识别技术的提升,使得机器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技术的进步,使得机器人能够更精准地执行任务;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应用,使得机器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提高自身能力。
3. 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3.1 制造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传统的重复性、枯燥的生产线工作已经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机器人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适应不同产品的生产需求。
自动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还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
3.2 医疗保健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术机器人的问世改变了传统手术的模式,减少了手术时间和创口,使得手术更加精准和安全。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也在不断地得到提升。
目前机器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医疗、教育、服务等领域,成为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
本文将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前景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自然而然就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
从单一的机械和传感器结构,发展到各种智能芯片、多维传感器和微电机的应用,再到当前正在发展的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演变,已经成为一种充满活力的技术。
近年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产品和应用。
例如,无人机可以用于拍摄地图、检测天气、观测野生动植物等等,现有的智能家居机器人可以帮助人们打扫卫生、煮饭、洗衣,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安全监控服务;医疗机器人可以用于手术、康复训练、护理等多个领域;服务机器人可以在酒店、餐厅、超市等场所提供服务,例如导游、点菜、送餐等等。
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领域机器人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除了上文提到的领域,还包括了很多其他领域。
1、工业制造机器人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主要用于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化生产等。
机器人能够以高效和精准的方式完成重复性的工作,而且随着制造业标准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2、医疗健康医疗机器人是一种应用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产品,它可以完成一些手术或康复训练,并能够对身体进行监测,诊断和治疗。
医疗机器人主要能够用于精细的手术,如微创手术、神经手术等,提高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3、教育机器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很多,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技巧,达到一种互动学习的效果。
4、服务行业服务机器人在服务行业领域使用较多,主要应用于酒店、餐厅、超市等场所,为顾客提供导游、点菜、送餐等服务。
送餐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送餐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送餐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技术,在餐饮行业中日益受到关注和应用。
本报告对送餐机器人市场进行深度分析,以了解其现状、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市场趋势,从而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对市场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本报告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洞察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推动行业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可以写为:文章结构部分将会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架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
首先介绍引言部分涵盖的内容和目的,然后详细介绍正文部分包括送餐机器人市场现状、送餐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送餐机器人市场趋势的分析。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分析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进行结束性的总结。
整篇长文将按照这个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1.3 目的": {"本报告的目的是对送餐机器人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前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送餐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为相关行业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通过对市场环境、竞争对手、供需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帮助读者全面了解送餐机器人市场,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报告的撰写,能够推动送餐机器人行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1.4 总结总结在本报告中,我们对送餐机器人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我们首先介绍了送餐机器人市场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应用领域和主要竞争对手。
接着,我们分析了送餐机器人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市场趋势。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展望。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高效配送的需求增加,送餐机器人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市场存在的挑战和竞争压力,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产品质量,以保持竞争力。
希望本报告对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2.正文2.1 送餐机器人市场现状:送餐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5篇)
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5篇)机器人调研报告(通用5篇)机器人调研报告篇1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日益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向。
20__年12月,工信部苗圩部长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智能制造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目标,是制造业创新体系的关键。
20__年1月,省经信委徐一平主任在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智能制造作为战略重点,探究智能制造生产方式,建立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业生态体系。
朱市长对进展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高度关注,多次指示加快进行产业培育,乐观争取国家机器人产业进展专项扶持资金。
我委仔细落实市领导要求,全面开展产业调研、规划编制、企业培育、平台创建、示范应用,取得了肯定成效,并初步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进展思路。
一、近期推动产业进展开展的主要工作1. 加强产业讨论,加快规划编制。
一是在全市范围内对具有工业机器人制造、配套力量的企业进行全面调研,摸清我市产业基础、研发平台、配套潜力、应用现状,形成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重点企业库,目前入库企业20家。
排定20__年全市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重点项目12个,总投资13.2亿元,今年方案完成投资7.5亿元。
二是连续邀请国内闻名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专家、我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各辖市区发改经信委分管领导进行沟通座谈,汇合各方才智,广泛征求建议,制定出台了《镇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进展三年行动方案重点任务1. 梯次培育重点企业。
采纳招商引资和本土培育相结合方式,培育重点企业,快速扩大产业规模,集聚配套企业。
一是以国内外知名制造企业为目标,开展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利用我市区位优势、配套优势等重点引进一批核心零部件及集成组装项目和研发设计机构。
二是实施工业机器人企业跟踪培育方案,加大对天宏机械等本土机器人生产企业扶持力度,关心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扩大品牌效应,引导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引导我市具有配套力量零部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主动开发工业机器人主机及配套产品,衍生出一批行业重点企业。
2023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工业机器人行业是指用于在工业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执行各种任务的自动化机器人。
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市场已成为全球竞争激烈的行业之一。
在这一市场环境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政府积极推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进制造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端发展,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业集群,工业机器人得到蓬勃发展的政策支持。
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中国制造2025”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力度,加强自主创新,开展协同攻关,以提高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二、市场需求随着制造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也逐步增加。
尤其在柔性化制造、高稳定性加工等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同时,机器人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例如,随着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自主移动机器人、协作机器人、机器人视觉等新兴领域正在迅速崛起,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行业竞争工业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和国外制造商竞争压力巨大。
在国际市场中,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企业占据着绝对优势,而在国内,本土企业的发展也迅猛。
在生产和服务上,制造商需要保持高质高效,保持市场优势,同时也需要注重售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四、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制造商在硬件、软件及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持续研发创新,逐渐将传统机器人转向高灵活、低成本等方面,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柔性机械臂、雷达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技术、机器人协作等,均成为当前机器人应用和市场发展的新趋势。
总的来说,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环境复杂多变,需要制造商适应市场变化,积极创新,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24年四川省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四川省机器人市场分析报告作者:副标题1. 引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许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需求。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四川省在机器人市场上具备巨大的潜力。
本报告对四川省机器人市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为相关企业和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和指导。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四川省机器人市场自2010年以来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元。
机器人市场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个主要领域,并且预计工业机器人将占据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2.2 市场驱动因素2.2.1 技术进步随着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不断提升,使得机器人在生产制造、服务行业和其他领域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川省本身在高新技术领域具备较强的研发实力和人才优势,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2.2 产业需求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服务业中心,对机器人的需求日益增长。
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电子、医疗和物流行业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
2.3 市场挑战2.3.1 技术瓶颈尽管机器人技术不断提升,但在柔性操作、智能感知和人机协作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研发难题。
这些技术瓶颈制约了机器人在某些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2.3.2 市场竞争随着机器人市场的热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四川省机器人企业面临来自国内外领先企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以保持竞争优势。
3. 市场分析3.1 工业机器人市场目前,四川省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较大,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和医疗设备生产等领域。
四川省的制造业和工业基础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3.2 服务机器人市场四川省服务机器人市场相对较小,主要应用于酒店、医疗和物流等领域。
机器人调研报告
政策支持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机器 人产业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 良好的政策环境。
技术创新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产 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 ,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 。
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对机器人的需求将 不断增加,为投资者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前景。
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旨在深入了解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场景 、市场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参考,推动 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调研范围和方法
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涵盖了机器人技术的多个领 域,包括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 医疗机器人、军事机器人等。同时, 我们还对机器人在不同行业的应用进 行了深入分析。
主要国家机器人政策及法规概述
政策支持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机器人产 业的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
VS
法规监管
为确保机器人行业的健康发展,各国政府 加强了对机器人行业的法规监管。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结构及特点
产业链结构
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包括硬件制造、软件研发、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
特点
机器人行业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等特点,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01
技术风险
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技术更 新换代快,投资者需要密切关 注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投
资策略。
02
市场风险
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 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制定
合理的市场策略。
03
管理风险
机器人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管 理体系,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
运营效率,降低管理风险。
06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报告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报告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调研报告1. 引言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研,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发展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2. 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2.1 市场规模扩大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了1400亿元。
其中,汽车行业是最大的市场需求领域,但其他行业如电子、家电、金属、橡胶、塑料等也在逐步增加工业机器人的投入。
2.2 技术水平日益提高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核心技术逐步实现突破和提升。
在精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并与国际先进水平逐渐接近。
同时,我国在机器人视觉、感知、运动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上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2.3 产业链完善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日益完善。
从机器人核心部件的制造和供应,到整机制造、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等环节,都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伴随着国内机器人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涉足工业机器人领域。
3. 面临的挑战3.1 技术创新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除了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外,还需要加强机器人的智能化、自主化研究,提高机器人适应多样化工作环境的能力。
3.2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较为集中在低端普通机器人生产、集成领域,高端机器人生产能力相对薄弱。
产业结构亟待优化,加大对高端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投入,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3.3 人才缺口问题随着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我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着人才缺口的问题。
急需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工业机器人从业人员,以满足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需求。
4.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4.1 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未来,工业机器人将呈现出更高的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机器人行业前景分析报告一、机器人行业指导思想(一)基本原则1、科技创新驱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前沿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2、市场导向、需求驱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的紧密结合。
加强市场调研,了解用户需求,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实际产业需求相匹配,推广应用有市场潜力的机器人产品。
3、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注重提高机器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推动机器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加强标准化和质量监管,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和稳定性。
同时,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回收利用,推进机器人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思路1、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对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攻关,包括感知与认知技术、运动控制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
加大对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和自主性。
2、拓展应用领域:积极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疗保健、农业、物流运输等。
3、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机器人研究与合作,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借鉴国外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总体要求1、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环境,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转化。
2、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机器人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机器人专业人才,满足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3、加强产业协同发展:推动机器人产业链的整合和优化,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
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系统。
4、加强安全保障与管理:注重机器人安全保障和应用管理,确保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 录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3)(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3)(二)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5)1.机器人的介绍和分类 (5)2.机器人的产业链 (7)3.机器人工作原理 (8)二、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机会分析 (9)(一)从产业链条各关键环节看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9)(二)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发展方向 (10)三、机器人产业的投资机会分析 (12)(一)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逻辑 (12)(二)重点上市公司推荐 (13)1.埃斯顿(002747) (13)2.双环传动(002472) (14)四、机器人产业的投资风险 (14)(一)钢铁、贵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导致利润的下降 (14)(二)核心技术突破难度较大,只能聚集于产业链的低端 (14)(三)资源重复性配置, 出现产能过剩 (14)图表目录图表1.年末中国工业机器人库存量 单位:万台 (4)图表2.智能装备的分类 (7)图表3.机器人产业链条 (8)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一)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下,中国经济也在加速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的突破和渗透,搭载了智能技术的传统产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而作为中国经济第一支柱的制造业,同时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竞争加剧、成本高企、需求减缓、环保政策高压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摆脱困境,重新洗牌是摆在制造业企业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为了提振制造业企业,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规划将创新定位于发展制造业的核心位置,鼓励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并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将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截至目前,距离《中国制造2025》发布逾两年时间,规划中提及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包括: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在部分领域国内企业已经从初涉逐渐走向产业化。
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公布的数据,在2016年,在电子、电气信息等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机器人增长最快,存量最大的市场,2016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增长了27%,达到8.7万台。
IFR 预测,从2018年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每年的平均销量增长将保持在15%—20%之间。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机器人产业在中国市场将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图表1.年末中国工业机器人库存量 单位:万台(二)机器人产业链分析1.机器人的介绍和分类智能装备和产品主要指工业自动化成套装备,包括机器人、主控机床、控制器、其他自动化辅助生产设备等。
机器人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
其中工业机器人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发展的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已经向更多的细分领域渗透和拓展。
工业机器人最初雏形是机械手,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手部是用来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据被抓持物件形状、尺寸、重量、材质和作业要求而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夹持型、托持型和吸附型等。
运动机构,帮助手部完成规定的动作,如转动、摆动、移动或者复合运动等,改变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势。
运动机构的升降、伸缩、旋转等称为机械手的自由度。
自由度越多,机械手灵活性越大,一般来说,专用机械手有2—3个自由度,通用机械手需有6个自由度。
控制系统是通过芯片控制程序对机械手每个自由度电机的控制,来完成手部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等特定动作,同时接收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形成稳定的闭环控制。
机械手主要用作机床或其他机器的附加装置上,一般没有独立的装置,用于冲压、压力铸造、热处理、焊接、涂装、塑料制品成形、机械加工和简单装配等工序之中。
后期随着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进步,自动控制和伺服机构等技术发展迅速,通用性独立的工业用自动操作装置被研制出来,它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由伺服系统驱动,独立执行工作。
这种独立的工业用装置被成为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主体包括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装置。
机械手成为了机器人一部分,在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各项任务。
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和手段的运用,计算机程序将触觉、视觉等识别技术植入到机器人中,使其具有识别功能、学习功能,能够在较为复杂的环境下工作,即成为了智能型工业机器人。
由于传感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机器人产业中涌现出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服务型机器人出现了。
相较于工业机器人,它与个人、家庭生活联系更为紧密,根据IFR的预测,2015-2018年,个人及家庭用服务机器人全球销量将达到2,590万台,市场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
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需求领域包括:养老、监护等社会需求;国防、公共安全、救援抢险、科学考查等国家重大需求;在智能家居、教育、保洁等个人及家庭消费需求。
服务机器人的重点在于服务,基于特殊场景应用的服务及AI的建设是重点,各行业AI化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特种机器人是应用于特殊领域的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用、深海勘探作业等,目前水下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空中机器人等领域实战经验最为丰富,特别是空中机器人,又称为无人机,目前已经产业化,而且可以扩展至民用领域,未来该细分领域具备更大的发展前景和更宽阔的发展空间。
图表2.智能装备的分类资料来源:wind,网信证券研究发展部2.机器人的产业链和其他行业一样,机器人产业链也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
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是机器人本体的生产,即机器人的支撑基础和执行机构,包括机械传动系统和机体结构;下游是机器人的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即机器人控制软件、机器人本体、机器人应用软件、机器人周边设备结合起来,成为系统,应用于各场景之中,实现机器人的终端应用,如焊接,打磨,上下料 、搬运、机加工等工业自动化流程。
图表3.机器人产业链条资料来源:艾媒咨询(截至2017年1月)3.机器人工作原理机器人的控制通常由一台或者多台微机来实现,有时候会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控制,主机负责管理系统、通讯、按照运动学和动力学逻辑进行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
机器人的各个关节作为下级从机,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
控制器对机器人控制的速度、精准度是通过驱动系统完成的,即通过伺服电机完成。
伺服电机可以将所收到的信号和命令转换成转速和转矩以驱动机器人,使机器人在命令的范围内以指定的速度活动,是一种间接变速装置。
减速器的作用于匹配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转速和传递转矩。
使用它的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减速器一般用于低转速大扭矩的传动设备,把电动机、内燃机或其它高速运转的动力,通过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齿数少的齿轮啮合输出轴上的大齿轮来达到减速的目的。
主要应用在机器人关节上,可以让机器人的关节更加柔性、多变、灵活。
机器人本体是通过技术将零部件和机身本体以及传动系统联接起来,即将工业机器人支柱、手臂、底座等部件与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零部件生产加工组装起来。
工业机器人本体包括:传动部、机身及行走机构、臂部、腕部、手部等关键部位。
一般情况下,机器人本体投入使用时是无法单独运作的,需要经过系统集成以及行业应用后才能实现终端客户的需求,即焊接、涂装、总装各个组成部分,并根据客户所处的行业,提出行业解决方案,将软件系统与机器人整体连接,使机器人按照软件程序的指令操作,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市场机会分析(一)从产业链条各关键环节看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 从机器人产业链条上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本体、系统集成及行业应用是创造利润的重要环节。
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成本主要由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机器人本体等组成部分的影响,其中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成本占比超过60%,特别是减速器,其成本占比在31%—38%。
目前国外机器人的成本在15-20万之间,而国内的机器人的成本在30万左右,比国外机器人成本高了近一倍,主要原因在于核心零部件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减速器和伺服系统。
而且从市场结构中看出,这两大关键零部件基本依靠进口,被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大型公司垄断,外资市场份额超过80%。
由于受成本高,需求量小等因素的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大部分国内企业依靠从国外进口关键部件,对机器人各组成部分进行焊接、喷涂、组装等,主要聚集于产业链的中下游。
然而在高难度焊接和集成领域,国外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依然超过80%。
在多关节机器人领域,国外企业占90%的市场份额,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外国品牌,国外企业占85%的市场份额。
而国产机器人装备却主要集中在搬运、码垛、上下料等低端工业领域,而且由于近年来行业的快速增长,大量重复建设,已经积累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二)国内机器人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发展方向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培育3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5个以上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在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以上。
这意味着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从产业链中的低端水平向高端水平逐渐转移。
因此以技术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寻求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并在已有的市场份额中做深做细,推动用智能装备对机器人升级,扩大机器人应用领域,形成规模化生产。
从产业链条各环节看,目前国内机器人控制器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是与国外企业差距最小的关键零部件,机器人轴数、关节数越多,对应控制器技术水平要求也越高。
目前上市公司埃斯顿主要从事控制器的生产。
对国内机器人行业最为迫切的还是伺服系统和减速器的国产化,如果研发出技术、质量符合要求的零部件,会让机器人的成本降低至少一半。
目前国内的埃斯顿、汇川技术、华中数控等上市公司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领域也有所建树,致力于国际化水平的产品质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还没有能够提供规模化且性能可靠的精密减速器生产的企业,国内一些企业在精密减速器方面的研发在稳步推进,上市公司秦川发展、上海机电、双环传动已经涉足精密减速机领域。
机器人本体企业具备整合上游零部件和下游系统集成商的机会,目前涉足此领域的国内企业较多,有些自己实施集成,有些外包给其他集成商。
目前国内做的比较好的有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其主营业务就是机器人集成,而且率先开发出7轴机器人,打破了只有外企可以生产多轴机器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