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之”字的用法?A. 代词B. 助词C. 连词D. 副词答案:B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的意思是?A. 喜悦B. 说话C. 说服D. 说明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荀子》答案:D4. 古代汉语中“之”字的用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连词答案:C5.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夭折B. 鲜艳C. 夭折的花D. 夭折的树答案:B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论语》答案:D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是”是什么意思?A. 这B. 正确C. 这样D. 就是答案:D8.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是什么意思?A. 愤怒,悲伤B. 努力,思考C. 愤怒,思考D. 努力,悲伤答案:B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坦荡荡”是什么意思?A. 心胸开阔B. 道路平坦C. 心情舒畅D. 行为端正答案:A10. “温故而知新”中的“温故”是什么意思?A. 复习旧知识B. 重温过去C. 温暖过去D. 温暖旧知识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______。
答案:《诗经》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______。
答案:《老子》3.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______。
答案:《史记》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______。
答案:《孟子》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出自______。
答案:《后汉书》7.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______。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 “无”与“勿”是古今字。
C “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 ()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 ()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
这是中国—的奠基之作,收字—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_________________ 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_________ 的一部专著。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汇总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B睹覩C置寘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A段玉裁B桂馥C王筠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__。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行C. 仁义D. 礼智2.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A. 风景B. 民歌C. 风土人情D. 风尚3. 古代汉语中,“吾”和“余”在人称代词中分别代表:A. 第一人称单数和复数B. 第二人称单数和复数C. 第三人称单数和复数D. 不定人称4. “左传”是下列哪一本史书的注释?A. 春秋B. 尚书C. 礼记D. 周易5.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是指: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汉赋D. 唐诗7. “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字,其在句中的作用是:A. 助词,无实际意义B. 代词,指代人或物C. 连词,连接前后句子D. 副词,表示程度或范围8. “礼失求诸野”中的“野”指的是:A. 野外B. 未开化之地C. 民间D. 边疆9. “出淤泥而不染”中的“淤泥”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比喻:A. 污泥B. 困境C. 恶劣环境D. 低贱出身10. “夫子喟然叹曰”中的“喟然”表示:A. 悲伤B. 惊讶C. 感慨D. 愤怒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古代汉语中,“__”是指通过诗歌、音乐、舞蹈等形式进行的一种礼仪教育。
2. “__”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历法,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
3. “__”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__”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意在强调学习与思考的重要性。
5. “__”是《尚书》中的一篇文献,记载了周公辅佐成王治理国家的故事。
6. “__”是《左传》中的一个典故,讲述了晋国大夫屠岸贾因忠诚而遭受不幸的故事。
7. “__”是《孟子》中提出的一个政治理念,主张君主应以民为本。
8. “__”是《周易》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9. “__”是《史记》中的一篇传记,记述了汉代名将卫青的生平事迹。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匹B. 只C. 个D. 头答案:A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子曰”的“子”指的是谁?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3.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庄子》答案:A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A. 桃树茂盛B. 桃花鲜艳C. 桃果甘甜D. 桃叶翠绿答案:B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什么?A. 工具B. 法律C. 道德D. 制度答案:A6.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青青”形容的是?A. 衣服的颜色B. 头发的颜色C. 心情的愉悦D. 环境的清新答案:A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的“坦荡荡”形容的是?A. 心情的愉悦B. 道路的平坦C. 心胸的宽广D. 环境的清新答案:C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B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行”指的是?A. 三个人一起行走B. 三个人一起学习C. 三个人一起工作D. 三个人一起讨论答案:A10.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的“知”指的是什么?A. 知识B. 智慧C. 认识D. 理解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荀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易经》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离骚》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之一?A. 指事B. 象形C. 形声D. 拟声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的汉语语法研究最为发达?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3. 以下哪项不属于古代汉语的句式特点?A. 主谓宾B. 定语后置C. 状语前置D. 宾语前置答案:C4. 《诗经》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赋”的表现手法?A. 比兴B. 拟人C. 夸张D. 对仗答案:C5. 以下哪项属于古代汉语的修辞手法?A. 拟声B. 比喻C. 倒装D. 对仗答案:B6. 以下哪个字属于古代汉语的“六书”中的“会意”字?A. 日B. 月C. 明D. 星答案:C7.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副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C8. 以下哪个字是古代汉语中的助词?A. 之B. 也C. 焉D. 乎答案:B9.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连词?A. 之B. 而C. 焉D. 乎答案:B10. 以下哪个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介词?A. 以B. 与C. 在D. 从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______。
答案:字典12.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许慎13. 古代汉语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______、形声、转注、假借。
答案:会意14. 《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部分。
答案:风、雅、颂15. 古代汉语中的“四声”包括:平声、上声、______、______。
答案:去声、入声16. 《史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司马迁17.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或状态18.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指______。
答案:动词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或感情19. 古代汉语中的“被字句”是指______。
答案:以“被”为标志的被动句20. 古代汉语中的“为字句”是指______。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句子中,“之”字用作代词的是:A. 之乎者也B. 之子于归C. 之二虫又何知D. 之死矢靡它答案:B2. “虽”字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A. 即使B. 虽然C. 尽管D. 虽然但是答案:A3. “以”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介词的是:A.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 以德报怨C. 以吾从大夫之后D. 以一当十答案:C4. “乎”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语气助词的是:A.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乎?B. 吾谁与归乎?C. 其孰能讥之乎?D. 其皆出于此乎?答案:A5. “而”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连词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 君子不器答案:B6. “焉”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疑问代词的是:A.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B. 焉用亡郑以陪邻?C. 焉知非福?D.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答案:C7. “其”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指示代词的是:A. 其真无马邪?B. 其真不知马也。
C.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 其孰能讥之乎?答案:A8. “于”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介词的是:A. 苛政猛于虎也B. 子路问于孔子C. 子曰:“于吾言无所不说。
”D.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答案:B9. “也”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语气助词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答案:A10. “矣”字在下列句子中用作语气助词的是: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______,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答案:学而不思则罔2. “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答案:人不知而不愠3. “______,小人喻于利。
古代汉语2(2)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山东开放)
古代汉语(2)山广大一、单选题1.A2.A3.C4.D5.B6.C7.C8.D9.A10.B二、填空题1.悬2.会意3.《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今、犹5. 连接6.《康熙字典》7.隶书8.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多选题1.BD2.AD3.CA4.BC5.CD6.五、简答题1.举例说明辐射式词义引申。
2.题目: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我们划分它们应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同一个字的发展变化状况,古字和今字是先后出现的,系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属于纵的方面,如“然——燃”,“县——悬”.通假字和被通假字则是同一个时期出现的,而通假字则是研究同一时代汉字的通用情况属于横的方面,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倍”通“背”,又如“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史记·滑稽列传》),“趣”通“促”.“倍”和“背”、“趣”和“促”是同时存在的字.二、古今字在意义上一般是有联系的.如“布帛长短同,而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其中“贾”是分化前的古字,后来表商人义的词用原字形,表价格义的词另造“价”字,“贾”和“价”就成了一对古今字,商人义的“贾”和价格义的“价”两义密切相联.又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即为“返”,这一对古今字意义上的联系也很明显,而通假字一般意义上没有联系.如“蚤”和“早”、“倍”和“背”、“趣”和“促”等,意义上毫不相干.三、古今字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一种是以古字作为声符构成今字.如“禽’字的意义是指飞禽,又用它表示“擒获”的意义.后来以“禽”为声符加上义符“手”构成今字“擒”.又如“其”加上义符“竹”构成今字“箕”.大多数古今字都表现为这种结构关系.如“昏——婚”、“要——腰”等等.另一种是改换古字的义符创造新字.如“说”字既表示游说,又表示喜悦的意思.后来把“说”的义符“言”换成义符“忄”,构成今字“悦”;又如“讣——赴”,义符“走”换成义符“言”构成今字“讣”.再如“错——措”、“竟——境”等.但这种结构关系的古今字远不如前一种多,通假字并不一定都具有字形结构上的联系.如“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归”通“馈”.又如“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繷风·七月》),“剥”通“扑”,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3.试说明词的本义。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上古汉语声母的一组是()。
A. 风、雨、雷、电B. 河、湖、海、江C. 金、木、水、火D. 土、石、山、川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助词,其中“之”字在句中的作用是()。
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形容词答案:B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倒装句式的是()。
A.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臣闻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D.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答案:C4.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中,“孰与”的意思是()。
A. 和谁B. 和什么C. 与谁相比D. 和什么相比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
A. 法律B. 道德C. 工具D. 标准答案:D6.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中,“温故”的意思是()。
A. 复习旧知识B. 重温旧事C. 温暖过去D. 温和的过去答案:A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焉”字在句中的作用是()。
A. 代词,指代“三人”B. 语气助词,表示肯定C. 语气助词,表示疑问D. 语气助词,表示转折答案:B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的“罔”和“殆”分别表示()。
A. 迷惑和危险B. 危险和迷惑C. 迷惑和迷惑D. 危险和危险答案:A9.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中的“成人”的意思是()。
A. 成全人B. 成年人C. 成功的人D. 成功的事答案:A1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表示()。
A. 愤怒和悲伤B. 愤怒和忧郁C. 努力和忧郁D. 努力和悲伤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答案:学而不思则罔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表示“你”的词是______。
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______。
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4. 古代汉语中的“子”字,除了表示儿子,还可以表示______。
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中的“窈窕”形容的是______。
6.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是______的象声词。
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中的______。
8. 古代汉语中“赋”是一种______。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______。
10.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中的“三秋”指的是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个是古代汉语中的量词?A. 个B. 枚C. 匹D. 把答案:C2.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中,“坦荡荡”的意思是:A. 坦荡B. 坦荡而宽广C. 坦荡而明亮D. 坦荡而正直答案:B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中的“规矩”指的是:A. 工具B. 规则C. 行为准则D. 测量工具答案:B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A. 《诗经》B. 《尚书》C. 《论语》D. 《孟子》答案:C5. “温故而知新”中的“故”指的是:A. 故事B. 旧知识C. 故乡D. 事故答案:B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中的“知”指的是:A. 知识B. 知道C. 认识D. 理解答案:B7. “君子不器”中的“器”指的是:A. 工具B. 才能C. 器皿D. 器具答案:B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中的“三人行”指的是:A. 三个人一起行走B. 三个人一起学习C. 三个人一起工作D. 三个人一起讨论答案:A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分别表示:A. 愤怒和悲伤B. 努力和勤奋C. 思考和困惑D. 痛苦和快乐答案:C10.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的“逆水行舟”比喻的是:A. 学习需要努力B. 学习需要智慧C. 学习需要勇气D. 学习需要耐心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行有途径,知有依止,虽小无妨”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古代典籍?A. 《尚书》B. 《论语》C. 《大学》D. 《中庸》答案:C. 《大学》2. 古代汉语里的“夙兴夜寐”是形容什么样的生活状态?A. 早起晚睡B. 日理万机C. 黑白颠倒D. 心事重重答案:A. 早起晚睡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下一句是?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B.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C.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D. 青春健康,人人向上答案:A.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二、简答题1. 请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崇尚国风。
古代中国文学以诗、赋、词、曲为主要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诗歌。
古代文学注重表达情感和抒发感慨,特别是对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思考。
同时,中国古代文学也强调对传统文化和国家荣誉的崇尚,这在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
2.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谁的诗句?请简要介绍该诗人及其代表作品。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杜牧是唐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擅长写现实主义诗歌。
他的诗作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外,他的代表作还有《秋夜将晓斜风起》等。
三、辨析题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正确的解释,并简要阐述。
1. 不可思议A. 想象力差,无法理解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C. 不值得思考D. 智商不高答案:B. 难以置信,超出常理解释:不可思议指的是某种事物或现象超出人们的理解和常理,难以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来解释。
2. 回首A. 翻过来看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C. 看到后方D. 看到前方答案:B. 审视过去,回想过去解释:回首是指将视线投向身后,引申为审视过去的经历或回想过去的事情。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题前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试题及答案【篇一:古代汉语第一册期末试题与答案】一.填空題(每空2分,10空,共20分)1.許慎六書“假借”的定義__本無其字,依聲託(托)事__。
2.本義__詞的本來意義,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__。
3.異體字__音義完全相同而形體不同的字__。
4.文字學家辨別漢字的本義主要依靠漢字的__字形_。
5.我國第一部字典是東漢許慎著的_《说文解字》_。
6.判斷句是以__名词或名词性词组_作謂語。
7.上古漢語判斷句很少用判斷詞__是_來表示。
8.教材第一篇文章《鄭伯克段于鄢》選自《十三經》中的_《左传》__。
9.“莫”的本義是(暮)傍晚_,“莫”的今字是_暮_。
二.解釋下列詞語意義並指出詞性(每題1分,共20題,共20分) 1.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11.於是乘其車,揭其劒,過其友。
過:拜訪。
動詞。
雉:長三丈,高一丈。
量詞 12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後,書未發。
2.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濱!發:打開。
動詞。
諸:這事到(之於)。
兼詞 13.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
3.一之爲甚,其可再乎?顧:囬頭看。
動詞。
其:难道,语气词 14.趙誠發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誠:如果。
(假設)連詞。
行李:外交使者。
名詞 15.老臣賤息舒祺,最少,不肖。
5.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
息:兒子。
名詞。
焉:到那(於之)。
兼詞 16.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6.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茍:隨便、隨意。
形容詞。
克:能夠。
助動詞 17.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
7.賊民之主,不忠。
歸:饋(贈送)。
動詞賊:殺害。
動詞。
18.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
8.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庠序:學校。
名詞。
殿:鎮守。
動詞。
19.後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
9.雖然,必告不穀。
藝:種植。
動詞。
不穀:我。
謙詞。
20.徴於色,發於聲,而後喻。
10.晉侯問嗣焉,稱解狐。
徴:表現,显露。
動詞。
稱:推荐。
動詞。
三.指出下列句子類型,如判斷句、賓語前置句、被動句等(每題1分,20題,共20分)1.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从_________开始,把古韵分成十部,至__________分成十七部,王力分成___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__________的《庄子集解》和___________的《庄子集释》。
3、《切韵》是隋代___________编写的,分为________韵。
在《切韵》的基础上,北宋____________编成《广韵》。
4、近体诗的对仗中,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舌上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____________。
7、作为格律要求,律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联必须对仗。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韵目2、之为言3、粘、对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题1分,共25分)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3、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4、同我妇子,饁彼南亩。
5、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7、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
8、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9、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10、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11、亟其乘屋,起始播百谷。
12、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
14、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15、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唯陈言之务去。
16、英俊鸟集,秦失其鹿。
17、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18、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
19、朋酒斯饗,曰杀羔羊。
20、夫离法者罪,而诸先生以文学取。
21、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22、信乃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四、指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式(每题1分,共5分)1、英雄无用武之地,故刘豫州遁逃至此。
古代汉语(l)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l)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量词是:A. 个B. 张C. 匹D. 头答案:C2.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气助词,其中“之”字的用法不包括:A. 代词B. 助词C. 动词D. 连词答案:C3. 在古代汉语中,“走”字的意思是:A. 跑B. 走C. 去D. 来答案:A4. 下列句子中,“而”字表示转折关系的是:A. 学而时习之B. 温故而知新C. 择其善者而从之D. 人不知而不愠答案:D5. “子曰”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孔子说”的常用表达方式,其中“子”字的意思是:A. 儿子B. 弟子C. 先生D. 孩子答案:C6. 在古代汉语中,“何”字用作疑问代词时,不表示:A. 什么B. 哪里C. 为什么D. 多少答案:D7. “君子”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A. 有学问的人B. 有道德的人C. 有地位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B8. 下列句子中,“于”字表示被动关系的是:A. 受制于人B. 死于非命C. 困于心D. 行于道答案:A9. “风”字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表示自然现象,也可以表示社会风气,下列句子中“风”字表示社会风气的是:A. 风和日丽B. 风俗习惯C. 风雨交加D. 风调雨顺答案:B10.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经”字的意思是:A. 经典B. 经过C. 经济D. 经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汉语中,“______”一词常用来表示“你”的意思。
答案:尔2.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我们”的常用词。
答案:吾3. 在古代汉语中,“______”字可以表示“是”的意思。
答案:为4.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和”的常用词。
答案:与5.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但是”的常用词。
答案:然6.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如果”的常用词。
答案:若7. “___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那么”的常用词。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
(完整版)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加答案目录(打印版)古代汉语试题(1) (2)试题(1)参考答案 (3)古代汉语试题(2) (5)试题(2)参考答案 (6)古代汉语试题(3) (8)试题(3)参考答案 (8)古代汉语试题(4) (10)试题(4)参考答案 (10)古代汉语试题(5) (12)试题(5)参考答案 (13)古代汉语试题(6) (15)试题(6)参考答案 (16)古代汉语试题(7)及答案 (18)古代汉语试题(8)及答案 (21)古代汉语试题(9)及答案 (24)古代汉语试题(10)及答案 (26)古代汉语试题(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B《词诠》C《助字辨略》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A会意B形声C假借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B炎、寒、贼、朱C从、信、秉、亦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A_3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尚书•舜典》“班瑞于群后”中“班”字的意义是()。
A.群体B.集体C.分发D.颁布2.汉代语言学家扬雄的《方言》全称是()A.《轩辕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B.《轩辕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C.《輶轩使者绝代语词万国方言》D.《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3.在“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用典B.委婉C.共用D.分承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6.下面的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A.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
蜯——蚌B.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翦——剪C.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
庸——佣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
倍——背7.下列句中“张”用作本义的是()A.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B.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C.臣欲张公室D.既张我弓,既挟我矢8.在下列句子中有双宾语的是()A.不如早为之所。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之。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D.楚遂削弱,为秦所轻。
9.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策”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10.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是()A.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
B.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
C.奇正色曰:“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见谢?(《太平广记》)D.夫子为政而始诛之。
11.下列句中,“而”作连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转折意味的一句是()A.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B.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C.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D.子产而死,谁其嗣之?12.下列句中,“见”表示对他人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作用的一句是()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B.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
一、多选题(18分)
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ABE)
A.薪:砍柴。
B、奋:举起,扬起,振作。
C、权:权力,权衡。
D、信:言语真实。
2、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BC)
A.徒徙行径B、腥胡肖胃C、冯骐笃骏D、孟盟盆益
3、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引申义的是(ACD)
A、断:决断,果断。
B、术:道路。
C、危:不稳定,危险。
D、析:分析,辨忻。
4、《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
太后盛气而揖之。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日: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ACDE)
A.盛气:怒气很大。
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
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
D、趋:小步快走,示恭敬。
5、下列古书的注解,内容为串讲文意的是(AB)
A.《楚辞.离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王逸注言日月昼夜常行,忽然不久,春秋往来,以次相代。
”
B、《诗经.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郑笺:“视鼠有皮,虽处高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
C、《诗经.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孔颖達疏:“不我遐弃犹云不遐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