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2024版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pptx

明确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产权归属,实现自然资源
资产化管理。
02
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空间规划体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03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价值评估,实行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促进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完善
制定综合性生态文明法律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企业环保责任落实与绿色生产
强化企业环保责任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积极履行环保责任,推动绿色生产。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
企业应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供应商遵守环保法规,确保产 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销售全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可持续发展理论
01
02
0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 人们需求的同时,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 力。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 同性等原则,强调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 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可 持续发展理念的实现。
02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理论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 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 息传递等功能。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
生态恢复与重建
针对生态失调问题,采取生态恢复与 重建措施,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 性。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 而生态失调则是由人类活动等因素引 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2. 深圳市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清洁 能源的投入和研发,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详细描述
3. 深圳市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建设 低碳城市和海绵城市。
1. 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和规划,如《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等 。
4. 深圳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加强环境 监测和治理,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科技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01
技术研发
加大对环保技术、节能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领域的研发力度,推动
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02
科技推广
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将先进的环保技术引入到生产、生活等
各个领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03
科技教育
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培养具有环保意识
04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案例
浙江安吉: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典范
总结词:浙江安吉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通过加 强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的协同发展。
1. 安吉县认识到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是相互促进的,通 过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推动乡村 振兴。
3. 安吉县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培育竹林、白茶等特色产 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建设的路径
绿色发展理念
总结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是绿色发展。
详细描述
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它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7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第7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返回
4.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 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 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 1.35 亿 公 顷, 占 草 原 总面 积 的 1/3 , 并 仍 以 每年 200 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2009年统计,我国森林覆盖 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 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 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 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 的1/4。
返回
3.环境污染情况严重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 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 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 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 占40.9%,全国75%湖泊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 水流入大海,对我国近海 海域造成了污染。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 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 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 且北少南多,有3.6亿人喝不上 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年缺水量 536亿方,2/3的城市缺水。
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 亩。人均不足1.4亩,不到世界平 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 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种重要 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 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 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 10%和5%,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 度上升到50%以上。
四是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 权交易试点 ,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
五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 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返回
二、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 明建设讲稿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
策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展望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
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发 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意义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履行国际责任、引领世界生态文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点
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 环境保护过程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改善民生为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和西方生态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形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以“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极端天气事件 频繁发生,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对策建议
加强环保立法
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 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 罚力度,保障生态环境 安全。
推广绿色发展 理念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促 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 术创新和环保投入。
加强生态保护 和修复
加大对生态保护和修复 的投入,恢复受损生态 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 量。
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生命中心论: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生物共同体,尊重每一个动植 物的固有价值。主张生物平等主义,所有生命都有“天赋价 值”,这种价值不依赖人而存在,因此人与其他生物平等。
❖生态中心主义:将道德关怀范围扩展到动植物、水、大气、土 壤及由它们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主张优先关怀珍稀和濒危动物。 不反对杀死动物砍伐森林,但原则是不危及生物共同体的稳定、 完整和美丽。
8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 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的胜利,真实确 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 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383页。
9
从人类中心论到非人类中心
❖ 价值论意义上:道德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人的利益是道德原 则的唯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需看它能否使 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
12
非人类中心论
❖动物中心论:主张平等地关心所有动物的利益,但并不认为应 该给予所有动物相同的待遇,在处理种际权利冲突时应遵循一 定的原则。
19
相关的生态文明思想
❖1、中国古代的生态文明思想
❖ 儒释道:天人合一、万物皆有生命、”道法自然“
❖ 2、西方古代的生态文明思想 ❖3、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文明理论与实践
❖ 生态伦理学、罗马俱乐部
❖5、红色的绿色理论:生态社会主义
❖ 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公正》:只有生态社会主义 才能使技术的使用与生态的目标一致。
17
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与环境会 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宣誓“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环境的同时,也 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揭开了人类共同保护环境的序幕。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十二五”环境保护主要指标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
氨氮排放总量
-8%
-10%
2010年 2015年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
-8%
2010年 2015年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10%
生 态 文 明
狭 义
程,反映了一个200社1 会
的文明进步状态200。0
是人类一个发展阶段,人 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 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 文明形态。
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 是指与物质文明、政治文 明和精神文明相并列的一 种文明。
.
5
1.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 与自然的和谐程度
2008
市严重缺水。
2007
森林资源:日本森林覆200盖6 率65%,中国
仅仅1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05
土地资源:中国2的004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
第三位,但人均土地2面003积仅为0.777公顷,是
世界人均土地资源量的1/3。荒漠化土地已占
国土陆地总面积2的00227.3%,而且,荒漠化面 积还以每年2,46020平01 方公里的速度增长。每年 流失的土壤总量2达00050多亿吨,自1949年以来,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2确007处 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006
2005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200人4 类在利用
和科改技投造入自然的过程200中3 ,主动保
护自低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
自然的关系,200建2 设健康有序的
生态运行机制200和1 良好的生态环
境。
2000
.
6
我国探索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 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历史过程
.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课件 (2)

完整最新版课件
18
何谓“生态文明”?
• 从广义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
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 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 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 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 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建设社会
主义的精神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
衡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
完整最新版课件
25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 1、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对人
类最大的挑战是环境、资源和气候变化的危机,这是全球
面临的“普遍世情”,也是中国面对的“基本国情”。我
• 3、是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要求的积极回应。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最迫切的需要是摆脱贫困求温饱。随 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和要求也 越来越高,从“谋生计”、“求温饱”,到“要生态”、 “盼环保”,“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甚至拒 绝过“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罐子”的日子。把生 态文明建设置于突出位置、纳入总体布局,正是顺应了人 民的新期待,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 题中之义。
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 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核心和实 质。为此,必须准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一、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 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 三、生态保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所向 • 四、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1943年5-10月,造成400余人死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ppt

保障人民福祉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品质,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 感。
推动全球合作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全球合作 ,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构建人类 命运共同体。
应对气候变化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推动全球减缓温室气体排放,降 低碳排放强度。
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科技创新
国际合作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与国际社会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进展
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全社会越来越受到关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背景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
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加剧、 资源紧缺等。
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 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 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01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与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促进社会进步过程中, 采取一种更为和谐、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协调人与 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社会和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 文明这三个层次,其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 经济”、“生物质能经济”等。“其重 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 发展新的清洁能源。特别从中国能源结 构看,低碳意味节能,摒弃以往先污染 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 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 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选择,它意味 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 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 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 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
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发展低碳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特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 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 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 步。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 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能源技术和 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及 人类生存发展观的转变。
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 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 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 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 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低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尊重自然
承认自然是人类生存与发 展的基础,人类活动应顺 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 法则。
顺应自然
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安 排和改造人类的生产和生 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保护自然
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防止 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 衡。
绿色发展理念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政策措施创新与优化
创新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 移支付、区域协作等方式,对生态保 护贡献者进行合理补偿。
优化资源配置政策
加强绿色金融政策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产业、生态 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绿色金 融创新发展。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资源税 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
05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举措
CHAPTER
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01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明确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严格保 护自然生态空间,维护国家生态 安全。
02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 工程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恢 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态产品 供给能力。
03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 设和管理
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提升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水平,保 护生物多样性。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 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生态意识。
02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 系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强生 态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严格落实生 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形成绿色发 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0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 面绿色转型
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 ,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 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五一”小长假湖北旅游5A景区领跑 自驾游火爆
人民网武汉5月3日电 2016年湖北各景区“五一”假日旅 游火爆,据统计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共接待游客1490.2万人 次,同比增长13.36%,旅游总收入72.5亿元,同比增长 14.25%;纳入旅游监测系统的26个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 158.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18%和13.11%。 据悉,五一小长假期间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和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密切协作,旅游 景区持续火爆,旅游市场井然有序,综合效益明显增长。 湖北省未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无重大旅游投诉,实现 恩施大峡谷接待3万人次。随着全域旅游的 了假日旅游“兴旺度、满意度、安全度”三统一的目标。 推行,乡村旅游的发展,自驾游逐渐成了 旅游生力军。私家车的日益普及,加之 “五一”期间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车通行 此次小长假期间湖北省内5A级旅游景区凸显领军地位, “五一”期间,湖北省内5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136.8万人 费,自驾游客成为假日旅游的主角。武汉 东湖、木兰天池、荆州古城、恩施大峡谷, 次,约占湖北省游客接待总量的9.1%。其中,黄鹤楼景 区接待7.2万人次,同比增长20%;东湖风景区接待26.23 以及宜昌、黄冈、神农架等各大景区周边 万人次,同比增长7%;黄陂木兰景区群接待游客45.07万 停车场爆满,外地牌照车辆明显增加,景 人次,同比增长24%;三峡人家接待8.5万人次,同比增 区散客比重约90%,旅游酒店和农家乐入 长16%;武当山接待11.65万人次,同比增长8%;神农架 住爆满。5月1日进出罗田薄刀锋、长阳清 接待17.2万人次,同比增长32%;三峡大坝接待5.16万人 江画廊、三峡人家、黄陂木兰景区的道路 次,长阳清江画廊接待9.8万人次,神农溪接待3万人次, 车水马龙,游客明显增加。自驾旅游以亲 友、家庭为主。

第6讲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第6讲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思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 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各种表现
1.水土流失面积有增无减 2.森林资源危机深重 3.草原退化日趋严重 4.沙漠化土地迅速蔓延 5.野生及珍稀物种的生存面临威胁 6.水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7.大气污染趋势难以改变 8.固体废弃物不断上升,城市噪声污染严重 9.农村环境问题不断激化 10.自然灾害与环境事故频繁
认识篇
1、生态环境现状 2、文明发展阶段
3、生态、社会与人
4、17、18大报告
中 国 生 态 论文 明 建 设 理
践中 国 生 实践篇 态 1、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 文 2、建设两型社会的途径 明 3、以绿色GDP考核政绩 建 设 4、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实
C
专题小结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 概念 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
三、生态、社会与人
A
生态环境制约社会发展 前提性与重要性
B
社会发展则需以人为本
“健康”与“小康”
四、17大、18大报告
“建设生态文明”、“永续发展”、“美 丽中国”
(一)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 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意义 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 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 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倒U形曲线”
又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反映了一国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先恶化、后改善的倒U形 曲线关系。不同学者认为,我国当前已到了U形曲线 的右半部分(乐观派)或仍处于U形曲线的左半部分 (悲观派)。其实,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处在U 形曲线的左半部分,拐点仍未出现,更没有到达U形 曲线的右半部分。但是,我国的EKC的特点是在左 半部分波浪式上升,而不是平滑上升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课件

1.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

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4
2.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 必须统筹好促进经济发展与保护自然 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要科学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和优化生态 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0
2.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 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2.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 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3.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11
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
3.关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
既要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 要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需要;
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遵循自然规律; 既要讲究经济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生态环
境效益。
坚决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6
4.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思想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 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 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 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
23
数据显示,2015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 持续改善,城区达标天数252天,同比增加5天, 比2013年增加59天,达标率为69.04%;全年重 度以上污染天气3天,同比减少4天,比2013年 减少14天,且均为外来沙尘天气所致,全年无人 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发生。同时, 2015年,兰州市主要污染物PM10和PM2.5年均 浓度同比分别下降4.8%和13.3%,比2013年分别 下降21.6%和22.4%,降幅十分显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50年,每年水土流失丧失的土壤肥力
相当于4000~5000万吨化肥
(相当于我国1996年化肥总产量的2倍)
荒漠化危害严重
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 一。建国以来,全国共有66.7万公顷耕 地沦为沙地,有235.3万公顷草地变为 沙漠,全国退化草地面积达1.05亿公顷。 西北、东北、华北等 13个荒漠化危害严 重的地区,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有的亩 产量只有几十公斤,“种一股,拉一车, 打一箩,煮一锅”就是这种情况的生动 写照。毫无疑问,荒漠化危害已成为制 约我国一些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西南干旱

世界水日(World Water Day)是人类在 20世纪末确定的又一个节日。为满足人们 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 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 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 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 正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 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 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 日”。
过度依赖3个贫水国家之一 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居世界第四 河川径流27000亿m3 居世界第六 人均2600m3 为世界1/4 居88位 570座城市 364座缺水 50座严重缺水
到21世纪中期,我国总用水量将由目前5000亿m3增 长到8000亿m3,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8%以上(据 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 的20%,就会发生水危机水污染问题严重。缺水已 经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紧迫问题。 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COD) 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 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 段90%受到污染;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湖泊 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受富营养化污染;淮河水系, 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第 十 章 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主要内容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战略举措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1.生态和生态文明
生态是指生物之 生态文明是人与 间以及生物与非生 自然和谐共生、全面 物环境之间的相互 协调、持续发展的社 关系和存在状态。 会和自然状态。
(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和意义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 目标是:基本形成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 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 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 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建设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1)建设生态文明有利 于解决发展需求的无限性 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2)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 解决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 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建设生态文 明是对人类 传统文明的 深刻反思。
建设生态文 明追求人与 自然和谐相 处。
建设生态文 明是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题中 之义。
(四)森林覆盖率低 森林草原生 态系统退化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 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超载放牧、 乱采滥挖严重,鼠虫灾害频繁,状况堪忧。 根据2009年全国第七次森林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为 20.3%。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 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森林资源的短缺显而易见。
第三、构建能源节约型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
第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资源消耗巨大 能源利用率低
1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相对值)
日本 意大利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加拿大 中国
1.00 1.33 1.50 1.50 2.17 2.67 3.50 11.50
我国每单位GDP的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
“我国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
的石油,45%的水泥,淡水占15%,创造了全世
界4%的GDP,反差太大了。
2009年中国年钢铁消耗量为5.678亿吨,超 过美、日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全球47%; 年消耗水泥约16.3亿吨,约占世界的54%;能源消 耗约为3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7.5%,经济增长
海水淡化
到2003年止,世界上已建 成和已签约建设的海水和苦咸 水淡化厂,其生产能力达到日 产淡水3600万吨。海水淡化 已遍及全世界125个国家和地 区,淡化水大约养活世界5% 的人口。
家庭节水用具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荒漠化程度加 重
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 表明
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 水蚀 165万km2 风蚀 191万km2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 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克服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矛盾,实现节约发展、清洁 发展、安全发展;有利于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 上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人民群 众的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新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 建设生态文明提升了对社会主义本质 的认识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的现实要求
第四 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建 设 第五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推进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和 大力支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弘扬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增强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 牢固实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倡从我做起,使 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