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师旷
(生卒不详)字子野,春秋时期鲁国平阳(今新泰市北师乡北师村)人,晋国乐师。他精通音律,认为奏乐可卜吉凶,音乐可兴邦,亦可覆国,靡靡之音不可妄听。他曾劝谏晋平公不要听商纣王的乐师师延所作的靡靡之音,平公不听。结果晋国大旱三年,赤地千里,国力大损。师旷也十分关心政治,他认为治国“惟仁义为本”“君必惠民”。晚年潜心研究音乐,不幸熏瞎双目。卒后葬于新泰。墓前有宋代建的师旷庙。
2 鲍叔牙
鲍叔牙
鲍叔牙(生卒不详) 鲁国平阳(今新泰市汶南镇鲍庄)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少年时与管仲友善,两人合伙经商,每次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鲍叔牙从不计较,这就是有名的“管鲍分金”故事。齐襄公乱政时,管仲随公子纠奔鲁,鲍叔牙随公子小白出奔莒。襄公被杀,纠和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即齐桓公。桓公想任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力劝桓公释放管仲代己位。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得以称霸诸侯,齐国成为强国。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少鲍叔能知人也。”
3 鲍勋
鲍勋字叔业,泰山郡东平阳县(今山东新泰)人。生卒年不详。
鲍信之子,因父战死而被曹操聘为丞相府掾属,后任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因刚正不阿,惹怒曹丕而罢官,不久出任侍御史。延康元年(公元221年)出任侍中,随曹丕出猎并力谏获罪,被降职为右中郎将。后因群臣力谏,曹丕不得不任命他为御史中丞。曹丕讨伐东吴时,鲍勋又因力谏而惹怒曹丕,被降职为治书执法。不久被人诬陷,曹丕即不顾群臣求情而将鲍勋杀死。
4 高堂生
〖高堂生〗(生卒年不详)亦称高堂伯。西汉鲁(山东新泰龙廷)人。专治古代礼制,汉初《礼》学最早的传授者,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名。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据《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考证:“礼经》即《仪礼》。初名《士礼》。《士礼》所言,盖古人进退揖让之节,昏丧燕饮之道。十七篇,在汉代凡有三本:一为戴德本;二为戴圣本;三为刘向《别》本,即郑玄所注本,亦即现今通行本。其次第:一为《士冠礼》;二为《士昏礼》;三为《士相见礼》。此三篇为冠昏,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四为《乡饮酒》;五为《乡射礼》;六为《燕礼》;七为《大射礼》。此四篇为乡射。乡以合乡里;射以成宾主。八为《聘礼》;九为《公食大夫礼》;十为《觐礼》。此三篇为朝聘。朝以辨上下,聘以睦邦交。十一为《丧服》;十二为《士丧礼》;十三为《既文礼》;十四为《士虞礼》;十五为《特牲馈食礼》;十六为《少年牢馈食礼》;十七为《有司撤礼》。此七篇为丧祭。丧祭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冠昏、乡射、朝聘、丧祭八者为礼之经,十七篇全包括了。徐生善为颂礼,而任礼官大夫;徐生之子及弟子多因善《颂礼》而升官,但多不通经,其子襄任大夫而至广陵内史,弟子单次等为礼官大夫,瑕丘萧奋以《礼》至淮阳太守。高堂生和徐生在《仪礼》的传授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 柳下惠
柳下惠,生于公元前720年11月18日,卒于公元前621年冬12月3日,享年百岁。春秋时鲁大夫,后世尊为“和圣”。因食采柳下,故姓柳,惠是其谥号。柳下,即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旧称柳里(柳下惠故里)。柳死后,葬于村北汶河北岸,其墓历代都妥为保护。秦统一六国时曾下令:“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杀无赦!”
生平简介
柳下惠即展获。雁时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字子禽,食邑柳下,一称柳下季,“惠”是谥号。
旧小说多引用“柳下惠坐怀不乱”的典故,来赞扬男子之美德。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女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并没发生非礼行为。於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也有传说是:某年夏天,展获外出访友,途遇大雨,直奔郊外古庙暂避,但一踏进门槛,见一裸体女子正在里面拧衣,展获急忙退出,立于古槐之下,任其暴雨浇注。庙内妇女发觉,躲在门后,忙着湿衣。此事传为佳话,故有“柳下惠坐怀(槐)不乱”之美名。
柳氏创姓鼻祖、“中华和平第一圣”柳下惠,姓展名禽,食邑柳下,因以柳为姓,展柳系出同源,当以本家相待。
6 盗圣--柳下跖
柳下跖(生卒不详) 姓展,名雄,鲁国柳下(今新泰市宫里镇西柳村)人。“跖”,本指赤脚的奴隶,因他住在西柳,故称柳下跖。他追求“耕而食,织而衣,无有相害之心”的平等社会,曾领导奴隶起义,“从卒九千人”。孔子劝他效法“圣人之行”,罢兵休卒,柳痛斥曰:“丘之所言,皆吾之所弃也,亟走归,无复言之!”柳下跖的事迹,《孟子》《史记》《汉书》多次提及,荀子也赞扬他“名声如日月,与舜禹俱传而不息。”《史记》中称“其徒颂义无穷”。据传,泰山傲徕峰上有柳下跖的插旗石,峰东的“大校场”、“小校场”,峰下的“跑马场”,就是当年柳下跖的练兵场。泰山西麓和西南麓有当年柳下跖使用和筑造的上马石和川道等遗迹。在新泰放城,还有传为柳下跖开凿的九龙口等。
盗圣柳下跖
据周郢考证:柳下跖被尊为圣人,其说始见于宋末学者龚开所作《宋江三十六赞》中,云:“古称柳盗跖为盗贼之圣,以其守一至于极处,能出类而拔萃。”
在新泰的民间传说中,有“柳下惠两兄弟,一王一圣人”的说法,相传柳下惠有一弟弟,名柳下跖,其兄以礼仪被尊为圣人,其弟则是一位率众揭竿,反抗诸侯的大王,被誉为“盗”中圣者,兄弟成为两极。
柳下跖,姓展,名雄。历代统治者诬陷他为“盗跖”;又因他家居柳下(今新泰西柳村),于是称他为“柳下跖”。
在春秋末期,诸侯争战,奴隶主更加严酷地镇压剥削奴隶。为了反抗诸侯暴政,柳下跖带领九千余人的起义军侵暴诸侯,使奴奴隶贵族闻风丧胆。史学家司马迁则称“其徒颂义无穷”。对他怀有更深的感情的,还是历代百姓。争相以柳下跖为骄傲,为出现这样一位英雄而自豪。仅柳墓就有多座,如莱芜、历城、章秋以及山西平陆,都有他的墓。
7 羊欣
羊欣(370~442 ),字敬元,泰山新泰(今山东新泰)人,晋宋之际著名书法家。羊欣书法亲授于王献之,颇具神韵,当时有“买王得羊,不失所望”的谚语。羊欣继承家传书学,又得王献之亲授,成为承前启后的书法大师,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羊欣的传世书作有《暮春帖》、《闲旷帖》、《移屋帖》等。
所著的《采古来能书人名》,是我国最早记载书法名家的专著,记载了自秦至东晋的69 位书法名家,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书法家辞典。
羊欣素好黄老之学,兼善医术,撰有药方10卷。
8 萧大亨
萧大亨(1532-1612),字夏卿,明泰安放城(今新泰市放城)人。嘉靖进士,隆万时历任边职,长期跋涉于边塞地区,成为明朝独当一面的边防重臣。萧大亨力促与蒙古各部的友好往来,为民族团结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蒙古部落侵扰洮河以及史、车部落外叛事变中,萧大亨力排众议,反对妄开边衅,采用外交手段使蒙古顺义王归顺,并向朝廷擒献了外叛酋长。由于萧大亨的努力,明朝与蒙古的和平局势得到维护,塞北边境上再次出现安定、繁荣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