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豫西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地坑院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我们在保护其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非常少有的民居方式,地坑院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该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种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这种传统文化创新与现代产业开发的“双赢”之举,应当是对民间文化的另一种拯救。
我们正是利用其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对地坑院进行置换。
地坑院是一种生土建筑,据当地文献记载和人们口头传记,至少在800年前,在陕县的东凡、张村、张汴三大塬上,人们居住的都是地坑院。
现存的地坑院,最早的有200年左右历史,一般在100年左右。
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文化的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
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遗存,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人居形式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考古学已发现的由地穴建筑演变而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我国农耕文明几千年发生、发展、进化、蜕变过程的见证和标本。
正因为此,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成为研究我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民俗、宗法制度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现在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的陕县境内,尤其是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等三个高台平原地带,分布最为集中,保存较为完好。
从古至今,人们就在这古老而美丽的陕塬上繁衍生息,从远古的穴居一步步演变成一种独特有趣、美观实用的民居。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丈多深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地坑,再在坑壁四周挖窑洞,坑内外有出入坑院的通道连接。
整个村庄就是由这众多的地下建筑簇拥而成。
“闻声不见声,进村不见村”,是对陕塬地坑院奇妙布局的真实写照,与其他各地区的窑洞相比,地坑院独具特色。
地坑院是窑洞的一种,它继承了一般窑洞的优势,也多了许多自己的特色。
一般的窑洞多是靠崖而居,故有“靠崖院”之称。
地坑院的建筑形状有两种:圆形和方形。
圆形的建筑特点和靠崖院很接近,多建在靠塬面边缘,依据地形,呈半圆状或三面有墙一面敞开,修造比较省时省力,但这种地坑院不多,在陕县更不存在。
陕县的地坑院多是方形,修建时颇为讲究,多选在冬季农闲的时候,不管家境如何,主人都要找阴阳先生先看过风水,择好方位,丈量出一块平地,方形或长方形,面积约200平方米。
然后按画好的线从四面开始下挖,周边成壕沟状,从上面看去颇像一个巨大的“回”字,向下一般挖至6—12米左右,看四壁的高度足以开凿窑洞后,才在四壁挖窑并移去中间的那一堆土方。
地坑院的修造也讲究坐北朝南,多在北壁凿窑一排三孔为主窑,取“福”、“禄”、“寿”三星汇聚的吉意,若宅基地窄小,只能挖两孔,也要在两孔之间挖一个
供神的小坎窑,算是补足了三星,如同三孔并排一般吉利。
同时还要在窑院一角的一孔窑内凿出一条斜度约在40度的左右的阶梯式地道,通至院外,称门洞,作为出入的门户,出地面处一般象征性地建一个小门楼,标志着此处有人家。
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的窑洞。
该书称地坑院这种窑洞式建筑为“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地坑院因此闻名中外。
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也先后来到河南陕县实地考察,专家一致认为,地坑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保护地坑院的同时,对于这种传统的民居,也有了新的发展。
部分维修后的窑洞,文物部门在当地征集了一些与传统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民俗等有关的文物,在窑洞内进行展览,丰富了地坑院的参观内容。
天井窑院省工省料,经济实惠,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的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点的天井窑院,本身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而民俗主要是剪纸、方格土布、澄泥砚和特色饮食。
地坑院窑洞的窗户和风门,都是木制的井字型方格,这是窗花大量使用的基本条件。
剪纸在各种民俗事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春节用的窗花和结婚用的团花和喜花是三门峡剪纸的主要品种。
在地坑院的农户家中,还可以常常看到织布机织成的土布,图案简洁大方,以方格图
案为多,颜色以黑色、蓝色、红色为主,摸起来非常有质感。
将一部分地坑院维修后,建成窑洞宾馆,向社会开放,供游人参观和食宿,受到了中外游客的欢迎。
地坑院搞了“农家乐园”,以农家土鸡暖锅等饭菜招揽游客。
更多的村民意识到,在他们眼中厌烦了的地坑院,于外界却是一种景致。
于是更多的人办起了“地坑院农家游”,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以往住人的窑洞收拾得简洁雅致,堆放粮食的窑洞内,物品摆放得有条有序,当作厨房的一孔小窑洞,里面也贴了瓷砖,抹了水泥,传统民窑不再土里土气,有了现代的气息。
地坑院里较有特色的饮食为“八大碗”和“十大碗”,是当地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招待贵客或者时令节庆准备的特别吃食。
完全的“十大碗”包括红烧肉一碗、白肉一碗、猪头肉两碗、黄花菜一碗、海带一碗、豆芽一碗、粉条一碗、芹菜一碗、煎饼一碗。
“八大碗”则是从其中再选择六个热菜和两个凉菜组成。
另外,十大碗的上菜顺序和摆放的方位也有一定的讲究。
在不改变地坑院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功能进行改造或完善,让今天的人们愿意继续留住地坑院,也许是一种保护和利用双赢的最佳途径。
冬暖夏凉、建造简宜———地坑院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豫西人民与黄土深深的依恋之情。
地坑院为豫西独有,它特色鲜明,是能反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民居形式。
地坑院的建设主要使用黄土,不耗用或极少耗用木材资
源;它节省能源,一年四季室内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是天然空调,最适宜人居住。
从功能上看,地坑院是大地的一部分,随大地脉搏而跃动,防震效果极佳,同时具有防风、防寒、消暑、隔音、防盗作用,地坑院深入土地之中,融合在自然之内,与环境融合为一。
院内、窑顶还可种植花木,美化环境,良好地保护了生态平衡。
地坑院尽管有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缺陷而无法满足当代人生产、生活的需要。
一是交通不便,通讯不畅。
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开不进地坑院,窑洞内无线通讯信号难以穿入;二是在采光、通风、防潮等方面,地坑院窑洞也不能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三是占用耕地较多。
一个地坑院占地在0.3亩~0.6亩之间,多则1亩左右。
这些问题用现代技术进行解决后,人民会更愿意把此作为安家的乐园。
地坑院本身融合了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在新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我们不仅应当寻求对其自然生态方面的保护和研究,更要注重对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地坑院的存在,拉近了古人和今人的距离。
当生活在现代生活环境中的人们,暂离城市的喧嚣和吵闹,想寻觅自然、纯真、朴实、舒缓的生活,缓解一下紧张与疲惫,而走进一座地坑院时,看到这古拙、朴实、深厚的建筑,抚摸着刻满岁月皱褶的黄土塬壁,凝视着一个个如历史老人深邃目光的窑洞,甚至吃上一顿风味独特的农家饭,再在窑洞里住上一宿,谁说这不是一种文化享受?不是一次古人和今人的交流?不是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对接?不是一种历史文化的传承方式
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