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启发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主要目标通过任务群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素养。
教学策略 1.启发式教学在任务群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不同的启发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问题导学在任务群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通过问题导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3.合作学习在任务群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4.情感教育在任务群教学中,重视情感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感体验环节,让学生通过个人体验来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投入度。
任务群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 1.确定任务在任务群教学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设计任务内容。
2.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里的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
学生可以根据任务的需求,统一分配任务,共同协作完成。
3.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总结分享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总结和分享。
每个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展示他们的成果和经验,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
教师也可以进行集体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评价反思在任务群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评价和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析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师 应 引 导 学 生 透 过 其 感 性 的 形 象 .体 验 到 其 内 涵 的 高 尚 道德 情 操 , 潜 移 默 化 中 丰富 , 化其 : 感 , 冶 、 造美 在 净 睛 陶 塑
好 的人 格 和 心灵 。 古 人 云 :景乃 诗 之媒 , 乃 诗 之 胚 。 ” 宁也 曾 说 : “ 情 列
的 效 果 。例 如 : 讲 《 奇 的 岛 屿 》 , 投 影 展 示 出 一 幅 在 神 时 用
幅 岛 屿 的 景 色 图 , 配 上 “ 鸟 的 叫 声 ” 让 学 生 边 听 录 再 群 ,
音 、 看 图 , 生 仿 佛 置 身 岛 屿 , 仅 能 观 其 形 , 且 能 闻 边 学 不 而 其声 , 发他 们 的 学 习主 动性 。 激
语 文 学科 具 有 鲜 明 的工 具 性 和 突 出 的人 文 性 特 点 。
语 文教 材 包含 丰 富 的思 想 内容 ,其倾 向性 和 感 情 色彩 决
定 了 学 生 学 习 课 文 不 仅 是 了 解 形 式 ,而 且 包 括 接 受 思 想 内容和 情 感 。语 文 教学 除 了对 知 识 、能力 有 明确 的 要求
外 , 把 情 感 、 度 、 值 观 作 为 新 的 目标 维 度 纳 入 基 础 还 态 价 教 育 课 程 目标 中 , 见 情 感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文 教 学 注 重 足 语 培 养 学 生 的 爱 国 主 义 精 神 ,激 发 学 生 热 爱 祖 国 语 肓 和 文 化 的情 感 , 养 学 生社 会 主 义思 想 道 德 品 质 , 学 生 在潜 培 使 移 默 化 中 提高 思 想 认 识 , 冶 道 德 情 操 , 养 审 美 情 趣 , 陶 培 发 展健 康 个性 , 渐形 成 健 全人 格 。 逐 在 全 面 推 行 素 质 教 育 的 今 天 ,语 文 作 为 一 门 基 础 学 科 , 含 着 多 姿 多 彩 的 情 感 教 育 内 容 , 培 养 学 生 丰 富 的 蕴 对 情 感 和积 极 的 同情 心 、 人 精神 , 象 、 想 的能 力 , 新 利 想 幻 创
语文课心得体会精品5篇
语文课心得体会精品5篇语文课心得体会篇13月底,我有幸参加了泰安市小学语文优质课观摩活动,聆听了9位老师的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这几节课都是阅读教学,内容有低学段的、中学段的、也有高学段的,可谓各具千秋,精彩纷呈。
下面具体谈谈我对这几节课的感受:一、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过程中重视了写字教学。
阅读和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几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注重了识字、写字的指导,注重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这一点是与以前大不相同的地方。
以前的优质课,教师除了指导识字外,也注重了写字,但大都是抽出很短的时间分析一个生字,或指导写一个字,而这次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在写字指导中下了很大功夫,指导学生扎扎实实的写字。
其中包括:1、教师范写三个字教师很注意板书的工整、规范、美观,给学生做出示范。
很多老师在自己范写时,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睛看、大脑想、伸出手指跟着写,不仅分析了字的结构,还把每一个笔画的书写指导到位。
2、指导学生书写,注重评价指导写字中,随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印象最深的是一位教师不仅提醒学生记住写字注意“三个一”,还利用课件播放小学生写字时正确的握笔姿势,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提醒下,在与画面的对照下,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对学生的书写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调动了每个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二、启发引导,教师的语言具有无穷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当,就能让你的课堂妙语连珠,如得神助。
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左公柳》这篇课文时,她的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又步步为营,一环套一环。
教师的启发、引导、总结,精准到位,不留痕迹。
这一切就得益于她精练、流畅、生动的课堂语言。
课文中教师以简洁精炼的过渡,引导学生把左公棠力排众议,慷慨激昂地请战,以及抬棺出征的场面,深情演绎,读得绘声绘色,在激情的朗读中,感悟了左公棠刚毅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
这还用得着我们的教师再一遍遍讲老将士是多么的无畏多么的英勇吗?我不禁感慨: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三、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的指导。
2024年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三篇)
2024年语文优质课心得体会在____月____日至____日,我国山东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选(青岛片)活动在青岛市城阳区城阳一中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山东省东半部分地市的____名教师,他们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授了古诗文课程。
其中,烟台市派出了三名教师参与,包括我市九中的姚红梅老师。
姚老师讲授的《诗经·卫风·氓》课程,吸引了众多教师前来观摩。
活动期间,城阳一中的礼堂始终保持高朋满座,尤其是当地教师参与观摩的热情最为高涨。
莱阳一中、莱阳九中抓住这一学习机遇,分批次派遣教师前来观摩,总计派出____人,成为除青岛市外观摩教师人数最多的地区。
在参与本次优质课评选观摩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不仅被优秀教师们的课堂表现所感动,也引发了自身对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
每天课程结束后,我都会与听课教师交流心得,共同探讨课堂的优劣,寻求合理的教学处理方式,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本次活动的几点体会:一、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上课教师的表现带来的启示1. 古诗文教学注重了“诵读”的实践。
本次评选中,教学内容全部为古代诗文,教师们普遍重视并落实了“诵读”这一教学环节。
特别是古诗教学,不仅在诵读基础上强化了背诵,还注重在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古诗文教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突出了鉴赏的重要性。
教师们通常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解决阅读障碍,课堂上则通过“预习检测”等形式,强调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要句子的翻译。
课堂时间主要用于文本的鉴赏,通过问题设计、小组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3. 上课教师的知识底蕴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文化特色。
教师们在教学中围绕传统文化特色组织教学内容,适时引用相关古诗文名句,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授了“比较阅读”的方法。
4. “探究”成为教师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重点。
在此次评选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探究活动,教师们将思维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文本进行探究思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
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化、社会性、道德感很强的学科。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它的内容可以相同,但它的主题却是常换常新的。
除了对学生要有基础知识的传授外,更重要的是对他们个性情感的培养和指导,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是其它学科教师所无法比拟的,也是自身无法推卸的。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学习;教学效果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情感是一种内驱力,积极的情感能调动学生的激情。
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情感的特殊载体。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语文的态度、兴趣、意愿都充满生命的激情呢?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思想、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活动来认识语文、掌握语文的过程。
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力。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是教师应该实施爱的教育。
一个语文教师要想在教学上获得成功,除了对教育事业,对语文这门学科有一种执着的爱,还必须以自己真挚的爱,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并据此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爱,进而将这种爱延伸为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好感,最终从这种好感中培植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了解每位学生,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用愉悦的神态、期待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多使用亲切的鼓励性的课堂语言,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即兴表演,演讲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和自然的状态中互学互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实施让学生懂得情感教育的意义,激发学生热爱语文高中语文新课标把情感目标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这是情感因素的内涵、特征和其在语言学习和人的发展中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情感能力和情感品质,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发展,让学生感受到美的情感、体验到美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文学作品中的感人故事、展示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产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成为感性的人。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是人类最原始、最深层的心理现象,它与学生的认知、技能、品德等各个方面都密切相关。
通过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感受到美的情感、体验到美的情感的也会对文学作品、人生道理等产生兴趣,并且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探究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探究家国情怀是指对祖国、对家族深厚的爱和热爱,是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精神追求,它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
当前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缺乏家国情怀的问题日益凸显,高中语文教材则应当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中语文教材的探究和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方法。
一、家国情怀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高中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必须符合时代需求以及学生心理模式,同时也要讲究文化传承和精神启迪。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家国情怀的体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荣誉感的塑造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文学作品,如《孔乙己》、《范进中举》等,都对国家的荣誉感进行了塑造。
这些作品通过对国家荣誉感的呼应和强调,使学生们深切感受到爱国主义的锤炼和熏陶。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们欣赏和感悟文学经典作品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
2. 地域文化的传承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很多文学作品都承载了地域文化的元素,如清华附中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北京文学作品中,多数反映了北京人物、北京事情、北京语言等。
通过这些地域文化的传承,学生们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不断提升,对祖国的文化自信也会不断加强。
3. 时代责任感的肩负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们肩负起时代责任感。
比如新课标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围城》,就是要求学生们以现代人的视角来审视历史,不断尝试解决当下的问题。
这类作品能够在学生中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出一种“有我、有责”的家国情怀。
二、高中语文教材如何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高中语文教材中存在的种种价值观、精神信仰都能够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和思想内涵,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的爱国情怀。
1. 激发情感,做好情境教学情感是家国情怀产生的重要前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投入是非常重要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完善,近年来,在教学工作方面逐渐开始应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教师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理念,使学生不仅仅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综合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目前启发式教学方式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为了现代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方式。
本文通过对启发式教学的介绍,分析了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启发式教学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为现代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为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古诗词;应用引言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因为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较低,同时对诗人情感的表达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而教师在教学方式上比较保守和传统,很难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课堂学习更加枯燥。
近年来,各高校开始尝试启发式教学方式,保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成为课堂的主体,并且通过自主思考和教师适当的启发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也开始利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如果学生没有经过冥思苦想,那么教师不会启发学生,力求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并且学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因此,本文通过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的分析和研究,不仅仅能够提高现代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对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和思考的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也证明了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与启发式教学概述(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内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严谨地思考而心有体会,心中想说的内容却表达不出来,那么就不应该去开导他;如果没有经过绞尽脑汁的思考和琢磨,并且想不通时不要去启发他。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通用8篇)诗歌教学中的一切审美活动都是以学生对审美对象的直接感知开始的,并在全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深化,这些与高中语文教学息息相关。
下面是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1虽然新课程已经实施有多个年头了,但是好多教师仍是一头雾水,而且经常能够听到老教师这样说:"真是不知道怎么教才好,越改越迷茫啦",其实,并不是改革不好,而是好多人还没有彻底地去改变自己头脑中的老观念,以至觉得无从下手。
下面谈谈自己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两点体会。
一、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的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
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
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过程,从课堂活动入手,加强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把课堂变成学生探索知识,提高认识事物能力,发挥创造才能的舞台。
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当然,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
带着醉意去感悟悲愤豪放的生命之慨——评程翔老师《将进酒》课例
带着醉意去感悟悲愤豪放的生命之慨——评程翔老师《将进酒》课例摘要:语文评课一直是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
高质量的评课有助于改善课堂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学校的教研氛围,它是联系“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
本文从程翔老师的《将进酒》课例切入,从总评到分评,最后提出几点教学建议。
力图通过此评课探索教学的有效性,使课程改革引向深入,同时给一线教师教学带来启发。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评课;《将进酒》;特点;建议作者简介:陈宇彤(1995年-):女,汉族,江西南昌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学科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标题的意思为“劝酒歌”,内容多是咏唱喝酒放歌之事。
这首诗是诗人当时和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老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作客,作者正值仕途遇挫之际,所以借酒兴诗,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消愁,感叹人生苦短,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这首诗十分形象的体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洒脱豪放,“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得意须尽欢”。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豪放,言语流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作为能够充分表现李白思想性格的《将进酒》这一代表作,被选入多个语文教材版本,其重要程度和历史地位不言而喻。
被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选入,同时也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盛唐模块的教学内容。
这首诗主要是学习诗人“狂放痛饮”下的激愤之情,体会盛唐诗风的特点,更好地感悟李白的创作风格。
教学对象为高二上学期的中学生,他们在语文的学习内容上正处在一个由必修模块向选修模块过渡的时期;自身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正在形成;个人的知识与情感也处在重要提升阶段。
在这个关键阶段,正确的方法指导以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非常重要。
《将进酒》作为诗歌的千古名篇有很好的感染力,学生借助以往对诗人李白的了解很快便能抓住这篇诗歌的感觉,但并不能深入体会。
高中语文2024版教学大纲要点解读
高中语文2024版教学大纲要点解读一、前言根据2024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本大纲旨在指导高中语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
- 学会阅读、理解、分析各类文学作品。
- 学会写作、修改、润色文章。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3.1 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 中国现当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 外国文学作品。
3.2 非文学作品- 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社会评论。
- 应用文,如信件、报告、合同等。
3.3 语言知识- 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
- 修辞手法、句式结构、篇章布局。
四、教学安排- 教学时间:高中三年,每周2课时。
-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
- 教学评价:笔试、口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方面评价。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5.1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如写作、朗读、表演等。
5.2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 布置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 评价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评价手段:笔试、口试、作业、课堂表现等。
七、结语2024版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
教师应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高度语文素养的新一代贡献力量。
中学语文课堂实施启发式教学初探
力。
语文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 , 有助于培
体性 、 主动性的发挥 , 造成 了语文课 堂高 耗低效 的局面 。要切 实提高语 文课 堂教 学质量 ,教师必须改变注入式教学模式 , 实行启发 式教学 ,激 发学生积极 思考和
主动创新最后教学环节设
计 了这么一个语 文实践活 动 : 《 我是 三峡
( 一) 启发 式教 学有助 于激发 学生的
学 习 兴趣
小导游》 。 要求学生在五分钟时间内 , 结合 课文 内容 , 可以适 当选用课前搜集 的资料 以及 以前学过 的诗文 , 发挥想 象 , 写一段
物。 这节课 , 我们学习《 核舟记》 这篇课文 ,
看看课 文描述 的这位奇人 雕刻技术 到底
的一个 杰出作 品 。它 的美 景让很 多游人 流连忘返 。现在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足迹 , 去领略长江三峡的雄奇和秀美吧 !” 这段 教学导语激发学生欣赏三峡美景的感 情 , 把学生快速地引入到对课文的学习中来。
趣, 促使学生产生解惑 和探究 的欲望 。于 是, 学生们积 极主动 阅读课文 , 翻 阅工具 书来认真理解课文 内容 。 ( 二) 启发 式教 学有 利 于培 养学 生的
【 中图分类号】 G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4 5 0 - 9 8 8 9 ( 2 0 1 3 ) O 1 B 一
三峡导游词 。这个教学环节 , 充分发挥学
语文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 , 有助于激
发学 生对 语 文 学 习 的兴 趣 , 唤 起 学 生 的求
此 ,我 向学 生讲解 陶渊明所处 的社会背
景: 在门阀制度 全盛 的东 晋时期 , 官场贪
文言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探析
文言文阅读中的情感教学探析作者:蒋旻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21年第04期摘要情感教学在高中文言文阅读中非常重要,教师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要适时运用情感教学,增强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效果,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情感教学文言文的语言晦涩难懂、主旨思想深邃,一直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情感教学方法,让学生与文本思想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教师要深入挖掘文言文的育人价值,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一、渗透思想教育,继承古人优秀品格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录的文言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文学作品,其中一些文言文是对忠君爱国、为人处世、尊师重道等思想道德方面的叙述,具有较高的情感教育、思想教育价值。
教师要在反映人物优良品质和崇高气节的文言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学,让学生通过文言文学习受到思想层面的启迪,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观念。
以《陈情表》为例,这篇文言文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先细说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感,自己应该报答祖母的抚育之恩,之后再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诉说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
这篇文言文感人肺腑,展现了古人“百善孝为先”的优良品质,古代在朝为官之人十分注重“名节”,但是李密为了给祖母尽孝,可以无视自己的生命和名节,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之下是值得推崇的。
然而,从当今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李密的行为也有不可取之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文本立意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当今社会的孝道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多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等。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对古代文人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用批判与继承兼并的视角去看待传统文化精神。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言文中古人精神品格的教育渗透,带领学生向古人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美好的人格。
高中语文教学精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教学精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教学精选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伴随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识字的文盲必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然而,新一类“文盲〞——不会自主学习的人——似乎又在悄悄产生.本文拟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自主学习教学效率明确目标合作学习阅读积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倡导自主学习就是要满足学生的这种需要,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并引起足够的挑战欲,进而投入最大的热情,形成内在的动力支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对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有益的影响。
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笔者从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的浅见:一、注重明确目标,诱导学生质疑,激发主动探究意识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开展得好无疑将使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的预习通常是学生在课前把文本浏览一遍或通读一遍,教师则在课上检查一下字词或朗读。
显然,这样的预习并不曾调动学生太多的兴趣,更无法促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
久而久之,学生因不能感受到预习中取得的成效,也就慢慢忽视了预习的作用,使预习作业最终无法得到落实。
所以,笔者认为,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从引导有效的课前预习入手,我的做法是:1.有的放矢,出示集体学习目标:所谓集体学习目标,就是教师对于全体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一种预设。
2020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
2020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优秀范文五篇2020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一我们的母语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我们的语文教学也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简约、重自悟。
语文与生活天然联系在一起,语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生活是语文唯一的源头活水。
学生用情感领悟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熏染着学生的情感;学生用智慧解读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提升学生的智慧;学生用心灵品味母语的同时,母语也同时雕琢着学生的心灵。
因此,母语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中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中的一股甘泉。
一堂好的语文课,存在三种境界:人在课中、课在人中,这是第一种佳境;人如其课、课如其人,这是第二种佳境;人即是课、课即是人,这是第三种佳境。
境界越高,课的痕迹越淡,终至无痕。
因此,课的最高境界乃是无课。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
“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智慧、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
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全神贯注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
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旨趣、读的韵味、读的神采。
语文学习,是学生以原有的认知经验和人生体验为基础,对文本主动加工并重新建构的过程。
古人有言: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正所谓“一轮皓月当空照,千江有水千江月”。
把课文读通,对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
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问题在于,这样读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不以为然,有人不了了之,也有人不知所措。
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把功夫扎扎实实地化在读原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1. 引言1.1 学生的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品格。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文字、语法,更是在感受、体验、思考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而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只有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在情感的滋润中茁壮成长。
1.2 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良好的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有效管理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情商。
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高社交技巧。
情感教育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情感教育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沟通能力。
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为学生的未来做好情感基础的打下坚实的基础。
【字数不足,继续补充】。
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情感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自己内在感受和外部情境的觉察、理解和反应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作品,了解不同人物的情感表达,培养自己的情感认知能力。
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需要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及其原因。
比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情感起伏是书中的一大亮点,学生可以通过细读文本,了解到她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从而培养自己对情感变化的敏感度。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思想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思想情感教育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担负着传播语文知识,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诸多任务,语文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面对着众多的考试和岗位竞争,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小学到高中莫不如此。
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即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处处要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情感的教育,更应当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优越性。
语文教材的内容丰富,可以说语文课文中内容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包,这一点是其它学科无法相比的。
比如数学,传授数学知识可以铺天盖地,但形式较为单一,要堂堂让教师进行思想教育,那简直是出难题。
而语文教材中的各种文体的课文,不但为学生打开了各类知识的大门,也为学生展开了一个又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让人留连往返,在这种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其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中学生尤其初中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实际状况,需要语文学科担负这一任务。
在如今多元化的时代,初中生的情感避免不了存在着浮躁的特点。
他们缺少稳定的思想倾向,有人甚至怀疑一切,这正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现实社会让他们接受的东西过多,而在这个关键而又危险的年龄,他们需要正确的、健康的引导。
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显得尤为重要。
他们是一张纸,而这张纸上正需要教育工作者去描绘一幅幅绚丽的图画。
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启发与引导,可以收到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效果。
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对祖国,对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要注意启迪学生对知识和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注意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力,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豁达的性格。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对学生情感的塑造和培养。
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感,提升学生的
情绪管理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面临
着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兴奋、激动、焦虑、沮丧等。
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表
达自己的情感,帮助学生学会应对不同情绪。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
中的情感描写和人物形象来了解人物的情绪变化,从而反思自己的情感体验。
语文教育还
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积极处理情绪的能力。
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
语文课堂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文档旨在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核心素养的定义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维品质、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让他们在实践中感知、体验知识。
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演讲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的。
3. 情感教学情感教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旨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以真诚的情感对待学生,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
4. 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 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如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为了确保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学生反馈等。
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结在语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素养、情感态度等方面,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情感启发
四川省渠县第二中学张小燕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这一规定即是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也要关注语文的人文性。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悲哀的发现,在高考这一指挥棒的下面,我们的老师们却都只是关注语文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这种做法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得我们的学生心灵的“失聪”“失明”,既不懂得了解调整自己的心理,对自己负责,也不关心他人,理解尊重他人。
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对作品中的人物鉴赏的陌生和疏远。
对课文中的崇高的人性的情感的漠视,对语文缺乏兴趣。
针对于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人文性,即: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与人性的崇高。
学校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课堂教学。
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性,主要应该是思考如何在课堂语文中把人文性的渗透落到实处。
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人”的价值与崇高,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得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味生活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一切文艺的源头。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的目的即是为了生活。
学生在语文的教学中能感觉的生活本身,从而明确生活的目的与意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算是有了自己的意义。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情感投入其中,这样学生才可能真正走进课文走进语文。
如果我们的课堂真正充满着人情美、人性美,那语文自然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那么语文课堂上应该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具体说来可由以下方面入手:
1、巧设导入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经验的老师都特别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好的导入可以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同时也可以消除学生对文本的陌生感,距离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导语的设计切忌形式化,过场化。
应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形式新颖,语言凝炼的导语。
形式可以是一首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名言、警句;一句小诗,一句歌词或是一道选择题,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情感共鸣为佳。
有老师教《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
假如有来生,有四个选择()
A、幸福的猪
B、快乐的蚂蚁
C、称霸的老虎
D、精明的狐狸
嘿,学生大多愿意当一只快乐的蚂蚁(其实他们在说假话)
聪明的学生想当”既幸福快乐又称霸精明”的动物。
超人?克隆?
那么,假如还有一个选择E-------痛苦的人。
学生毫不犹豫地选择做一个——————痛苦的人!
这样导入课文形式新颖,又避免了罗嗦的说教,而且又达到了引发学生思索人生这一目的。
2、创设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真正走进作者的心灵
语文的教学即是情感、价值观的教学。
可我们面对的学生都还太年轻,根本没有丰厚的人生阅历来帮助他们理解体会文本中深沉的情感。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感觉学生对文本的情感表现得很茫然,无法理解或是把其概念化、模式化。
这样就不可能走进作品走进作者的内心,欣赏文章更是无从谈起。
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恰当的情景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兰亭集序》这篇文章,是晋时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
文章的第一段
叙事,第二段抒发自己对生死的感慨,并提出自己的生死观“死生亦大矣”。
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倾向。
这是一篇优美的古代散文,又是一篇对学生人生观、价值教学的范文。
但由于年代久远,学生对那个时代的士人们的生活缺乏了解,而且由于年少对文中那深切的“悲叹”也往往无法体会。
于是教学过程中,品析完第一自然段,我这样创设了情景:现在网络上特别流行一个话题,那就是“穿越”,假如真能穿越,你来到了东晋年间的永和九年,暮春之初,参加了王羲之,谢安等一干名士的兰亭集会。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能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你的心情如何?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很快乐!”我继续问:“心情快乐,你会想去干些什么呢?”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纷纷说:“唱歌”,“弹琴”,“写诗”,我一一肯定了他们的说法。
这时有学生说:“想哭!”,我赶紧问:“为什么?”学生回答:“觉得这样美好的日子不会长久,所以很伤感。
”由此顺理成章的引发到作者的感慨“人生苦短”,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等深沉的人生话题。
3、善于延伸拓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文教学的同时,适当拓展一些课文之外的阅读内容。
从情感层面讲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情感体验得到迁移。
这样我们的语文才算是真正给了学生一个真、善、美的殿堂。
比如诗歌的教学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的悟性灵性等方面作用无庸质疑。
而中外好诗不可胜数,就是一个作家的好诗也不是只此一篇。
要真正了解诗歌,了解作者,进而体会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感并受到感染。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延伸拓展。
如,《死水》的教学,重点的领会“死水”的象征义。
教学过程中与其空洞地让学生从文本中去思考、寻找,不如给学生出示一篇闻一多先生刚留学回国时所作的诗篇《发现》:“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国\不对,不对——”这首诗的情感相较于《死水》要直白得多,但写作的背景相似,内容、形式上亦有许多相通之处,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比较鉴赏,真正走进诗歌,领会闻一多先生的赤子情怀。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作为一门社会学科,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
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真正渗透“人文性”呢?这是我们每个从教者都在思考着的问题。
当然,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空间决不应只是局限于课堂,而应秉持“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真正由课内走向课外。
不过,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
要使“人文性”的渗透成为可能,我们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注意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创造和谐的富有生活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受到崇高情感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只有做到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人文性”的渗透才不会是一句空话、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