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学检验归纳60页PPT
临床输血 ppt课件
![临床输血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24e0a9a58da0116c17497b.png)
ppt课件
8
临床输血适应症
• 冰冻血浆:各种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 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现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输注量为10~15ml/kg。如果用于补充稳定的凝血因 子,可输注普通冰冻血浆。
• 白细胞:机采浓缩白细胞悬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细胞缺 乏(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细菌感染且抗 生素治疗难以控制者,充分权衡利弊后输注。
输注红细胞; • 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化疗时血小板计数<40×109/L,可考虑预
防性输注血小板; • 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也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缺
乏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立刻输注浓缩粒细胞。
ppt课件
5
临床输血适应症
• (6)血友病:主要根据患者自发性出血、关节积血、外伤性出 血或手术前后预防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性输血。
ppt课件
17
• 血液制品传播传染病原体的风险(+有传播证据、?可疑或未知
传染性病原体 细胞伴随病毒 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I、II 巨细胞病毒 EB病毒 人类疱疹病毒8型 存在于血浆中的病毒 HIVI/II 乙肝病毒 丙肝病毒 丁肝病毒 甲肝病毒 戊肝病毒 庚肝病毒 TTV(输血传播病毒,SS-DNA 环) 细小病毒B19 西尼罗病毒1937、2002 登革热病毒 猴泡沫病毒 SARS病毒 基孔肯雅病毒2006
ppt课件
11
临床输血适应症
• 烧伤外科中,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全身血容量 下降,而血液浓缩会导致微循环淤滞,影响组织和器官 灌注,临床上出现心排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少尿或休 克等症状,因此输注晶体液是首选。烧伤早期也不宜将 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或促进伤口愈合剂,在后期治 疗中因凝血因子损耗可以考虑输注补充,也可用于大面 积烧伤时的各种凝血因子补充。烧伤患者短期内不会出 现严重贫血,但治疗后期,在血红蛋白<70g/L或 HCT<0.25且供氧不足时可考虑输血,且以红细胞为主。
《临床输血前检查》幻灯片
![《临床输血前检查》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9cb88834195f312b3069a582.png)
Coombs试验阳性的意义
Coombs试验阳性并不意味一个人红细胞存活期的缩短,医 院患者中有10%为阳性,但并没有免疫性溶血的临床表现。
不规那么抗体筛选
所谓不规那么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Landsteiner法那么 的血型抗体,即抗A和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这些抗体的存在 与否是没有规律可偱的,因此称之为不规那么抗体。
卫生部输血技术标准要求对有以下四种情况的患者必须做不 规那么抗体检测
1、穿插配血不合时; 2、有妊娠史; 3、有输血史; 4、短期内需要承受屡次输血者。 一旦在输血前检查或产前检查中检出不规那么抗体,应确
定其抗体特异性并评估其临床意义。不同抗体的临床意义不 同,有些抗体可在数小时内甚至数分钟内破坏不相合的红细 胞,另一类抗体仅仅使预期的红细胞存活期缩短几日。
人类血型系统
血液成分及为复杂,如目前己知红细胞血型共有27个系统, 抗原达400多个。白细胞除含有与红细胞一样的抗原外,其 HLA已检出156个。血小板〔亦有HLA抗原〕、粒细胞、淋 巴细胞都有各自特有的抗原。血浆蛋白成分在137种左右, 白蛋白有25种类型,血清蛋白有20多个血型系。全血抗原表 现型达1017个之多。有的学者指出全世界60亿人中,除单 卵双生外,几乎没有完全同型者。所以在输血时发生多种不 良反响或存在潜在的危险性非常大。
③在抢救时输注血小板也可不考虑Rh血型。 ④新鲜冰冻血浆的输注可以不考虑Rh血型。
⑤RhD〔-〕患者输注红细胞必须用RhD〔-〕血的红细胞 ⑥对于已经产生抗体的RhD〔-〕血型的供血者捐献的血液,
输注给RhD〔+〕血型的受血者时要慎重。 ⑦RhD〔-〕红细胞输注后仅能增强携氧能力,如果用于防治
(精品)临床输血学检验PPT演示课件
![(精品)临床输血学检验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38c29ad4d8d15abe234e51.png)
2017.10.1
4
(二)RhD血型不合
RhD血型不合引起在我国的发病率较低。 通常是母亲为RhD抗原阴性,胎儿为RhD抗原 阳性而血型不合,并引起溶血。一般第一胎 不发病,而从第二胎起发病若RhD抗原阴性 的母亲在第一胎前RhD阳性血液制剂的输注, 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2017.10.1
5
二、发病机制
2017.10.1
18
肝脾肿大
红细胞受免疫抗体的作用而发生溶血时,以骨髓 外造血组织代偿,因此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 ABO系HDN较轻,RhHDN(尤其水肿儿)肝脾肿大可 以很明显。
2017.10.1
19
四、实验室与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一)常规检查 (1)外周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145g/L), 红细胞计数降低,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涂片可见 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血小板计数可 正常。 (2)胆红素测定:胆红素>205.2umol/L,已非结 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3)羊水胆红素含量测定:正常羊水透明无色,严 重溶血病时呈黄色。对估计病情和考虑母体终止 妊娠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胎儿由父方遗传来的显性抗原为母亲所缺乏, 胎儿血因某种原因进入母体,母体产生相应的 IgM抗体,当胎儿血再次进入母体,母体发生次 发免疫反应,产生大量IgG抗体,通过胎盘进入 胎儿,是胎儿或新生儿发生溶血。
2017.10.1
6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见于O型母亲、 A或B型胎儿。ABO溶血病可发生在第一胎, 主要是由于食物、格兰阴性细菌、肠道寄生 虫、疫苗等也具有A或B血型物质,持续的免 疫刺激可使机体产生IgG抗A或抗B抗体,怀 孕后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引起溶血。 母婴ABO血型不合很常见,但发病者仅占 少数。
临床输血学检验ppt
![临床输血学检验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c144a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4.png)
血液生化检测
总结词
血液生化检测是评估血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包括肝肾功能、血糖、 血脂、电解质等指标的检测。
详细描述
血液生化检测对于了解全身各系统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肝肾功能异常 可能提示肝脏或肾脏疾病,血糖和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密切相关。
血液免疫检测
总结词
血液免疫检测是检测血液中免疫相关指标的方法,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 因子等指标的检测。
THANKS
临床输血学检验的未来展望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临床输血学检 验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 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个性化治疗
基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 组学研究,实现个性化输血治疗, 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精准医学
结合精准医学理念,开展精准输 血治疗,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离心分离
将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分 离,将血清或血浆与细胞 成分分开。
保存与运输
将处理后的样本妥善保存, 并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发法
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生化分析、免疫分 析等。
检测参数设置
根据所选方法设置检测参数,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输血学检验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 成部分,通过准确的实验室检测,可 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 依据。
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输血技术也不断完善和发展。
发展趋势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 不断发展,临床输血学检验将朝着 更快速、更准确、更安全的方向发 展。
检测操作
临床输血学练教学课件
![临床输血学练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034e4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e.png)
临床输血学练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contents •临床输血学概述•临床输血学基本知识•临床输血学专业技能•临床输血学典型案例分析•临床输血学教学计划与实施•临床输血学未来发展与展望目录01临床输血学概述临床输血学是一门研究输血医学的学科,涉及血液生理、血液疾病、血液免疫、输血伦理、输血法律法规等方面。
定义根据不同的输血方式,临床输血学可以分为输血医学、细胞治疗、血液透析等。
分类临床输血学定义与分类临床输血学发展历程最早的输血实验开始于英国,但当时并未被广泛应用。
17世纪20世纪初二战时期现代发现血型后,输血开始变得更为安全和有效。
由于大量伤员的出现,输血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输血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临床输血学应用范围慢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急性失血如车祸、创伤、产后大出血等。
白血病如急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等。
特殊血液病如血红蛋白病、血小板疾病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02临床输血学基本知识1血液生理知识23血液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各成分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功能血细胞生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差异。
血细胞生成与成熟血液的流动性、黏滞性和凝集等特性对血液循环及输血有重要影响。
血液流变学献血者需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献血。
献血者的健康检查血液采集后,需进行离心、分离等操作,提取所需的血液成分。
采血与分离储存温度、时间等条件对血液质量有重要影响,需严格控制。
血液储存与运输献血与受血知识输血适应症失血、创伤、烧伤、慢性贫血等情况下需要输血。
输血禁忌症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发热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避免。
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输血不良反应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常见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针对不同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不良反应与防治03临床输血学专业技能输血实验室检测技术包括盐水介质和抗人球蛋白介质血型鉴定技术,以及ABO和Rh血型抗原鉴定技术。
临床输血知识ppt课件
![临床输血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308a085ef7ba0d4b733b8f.png)
非手术患者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血红蛋白>100g/L, 血细胞容积>0.3
血红蛋白<70g/L, 血细胞容积<0.21
血红蛋白<60g/L, 血细胞容积<0.18
血红蛋白70~100g/L,如患者伴 有较明显的临床缺氧症状与体 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昏、乏 力和心悸等
血红蛋白60~100g/L,如患者伴 有较明显的临床缺氧症状与体 征,主要表现包括:头昏、乏 力和心悸等
血液成分的运用
血小板输注的顺应症
血小板制剂
不输注 立即输注
应输注
手术及创伤患者
血小板计数>100×10 9 /L
血小板计数<50×10 9 /L
血小板计数50~100×10 9 /L,如患者 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
非手术患者
血小板计数>50×10 9 /L
血小板计数≤10×10 9 /L
七、用血恳求管理
(一)严厉执行用血管理制度,除急救用血外,应执 行以下规定: 1.同一患者一天恳求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 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医师提出恳求, 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2、同一患者一天恳求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 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医师 提出恳求,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 方可备血; 3、同一患者一天恳求备血量到达或超越1600毫升的, 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历的医师提出 恳求,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同意,方 可备血。
3.建立血液接 纳、发放、输 血核对、临床 用血恳求管理、 输血信息系统 管理、临床用 血医学文书管 理、医务人员 临床用血和无 偿献血知识培 训、科室和医 师临床用血评 价及公示、临 床用血不良事 件报告制度等。
临床输血指征回顾 ppt课件
![临床输血指征回顾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e8eb3ff18583d048645908.png)
开始后15分钟
输血结束后
输血
输 血 速 度
输血前15分钟:2ml/min
一般情况:5-10ml/min
急性大量失血:50-100ml/min
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血管疾患:1-2ml/min 一袋血必须在4小时之内输完
ppt课件
6
输血
输 血 结 束 后 处 理 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 空血袋返回血库登记签名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记录反应情况
洗涤红细胞
定 义:400ml或200ml全血经离心去除血浆和白细胞 用无菌生理盐水洗涤3-4次,最后加适量生理盐 水悬浮而成。该制品去除95%以上的白细胞和 99.5%以上的血浆,还去除了细胞碎片、乳酸 、 微聚物、钾、钠、氨和抗凝剂,因此本制品可显 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规 格:由200ml或400ml全血制备,1U或2U/袋
规 作
格:1人份/袋 用:止血 振荡保存 5天(专用袋)
贮存条件: 20-24 ℃
容
量:250-300ml/人份
适 应 症 :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 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 备 注:领取血小板后立即快速输注,因故不能输,常温 ppt课件
22
手工分离血小板
定 义:从献血者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中手工分离
ppt课件
10
输血新观念
1.
提倡成分输血,减少全血输入
全血不全 成分输血的优点
2. 3.
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尽量减少白细胞的输入
ppt课件
11
输血新观念
全血不全
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2℃ 条件下 对其它成分均无保存作用 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不足一个治疗量 全血致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大 全血输入量大,易导致循环超负荷 全血中含枸橼酸钠、乳酸、氨和钾多,加重患者代谢负 担
输血前有关检查PPT课件
![输血前有关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a08d6f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01.png)
抗原性改变,原型抗HBs不能将其 清除。
3.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测定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HBV核心颗粒中的一种可 溶性蛋白质,具有抗原性。
[参考值]ELISA法为阴性(P/N≤2.1);
★[临床意义]HbeAg阳性表明乙型肝炎处于活动 期,并有较强的传染性。孕妇阳性可引起垂直传 播,致90%以上的新生儿呈HbeAg阳性。HbeAg 持续阳性,表明肝细胞损害较重,且可转化为慢 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
输血前检测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第二节 艾滋病 第三节 梅毒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血清标志物检测
病毒性肝炎的实验诊断
我国属病毒性肝炎高发区,全国有肝炎 病人27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900万人, HBsAg携带者达一亿二千万人。慢性肝炎 中有50~70%有活性性病毒复制,30%发 展为肝硬化,5~10%发展为肝癌,故我国 又是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高发国家,慢性 HBV携带者患肝癌危险性较非携带者高 100倍。
血清抗-HBs检测的意义
(3) 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HBV 感染后3个月, 血清中出现抗-HBs。采集双 份血清(急性期和恢复期)同时检测, 抗- HBs阳转,或恢复期与急性期比较, 抗体滴 度有4倍或4倍以上增长, 表示这次感染为 HBV感染。
血清抗-HBs检测的意义
(4)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考察。在疫苗免 疫前后, 采集血清检测抗-HBs, 如抗-HBs 阳转或抗体滴度明显提高, 表示疫苗免疫效果 良好。否则免疫效果不佳。 (5)对乙型肝炎预后的判断。抗-HBs的出 现表示疾病处于恢复期,预后较佳。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呈 双股环形,是HBV的基因物质,也是 乙型肝炎的直接诊断证据。
《临床输血学实验》PPT课件
![《临床输血学实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da829669eae009591beca2.png)
major ones). In addition, the crossmatch
procedure will not pick up low titer antibodies
and thus will not prevent delayed-type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s精品医学
Crossmatching will pick up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donor and recipient that will not be
evident on blood typing (as blood typing is not
available against every blood group, just the
Red blood cell suspensions(4%RBC) can be prepared using the fo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aline and packed red blood cells:
Saline Volume---2ml Packed RBC Volume---100ul
精品医学
10
Methods
➢ Solid phase adherence test ➢ Tube test ➢ Gel test
➢ Manual ➢ Semi-automated system ➢ Automated system
精品医学
11
PROCEDURE
Specimen collection and preparation
➢ Add one drop of serum/plasma to three tubes separately
输血相关知识课件PPT模板
![输血相关知识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2ec0e53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5.png)
输血反应预防措施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溶血反应:
原因
(1)输入异型血 由于ABO血型不相容引起,供 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反应发生快,后果 严重。 (2)输入变质血 输血前红细胞已经变质溶解,如 血液储存过久、保存温度过高或过低、血液受细菌 污染输血前血液加温或剧烈震荡、血液内加入高渗、 低渗溶液或加入能影响血液pH值的药物等,致使 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3)输入Rh因子不同的血人类红细胞除含有A、 B凝集原外,还有另一种凝集原即Rh因子。
预防
输库存血 1000ml 以上时,遵 医嘱静脉注 射10%葡 萄糖酸钙或 氯化钙10ml
输血反应预防措施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大量输血后反应
原因
症状
护理措施
预防
出
长期反复
皮肤、黏膜 密切观察病 遵医嘱间隔
血 倾
输血或短 时间内输 入库存血
瘀点或瘀斑 穿刺部位可 见大块瘀血
人意识、血 压、脉搏等 变化,注意
输血反应预防措施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溶血反应:
症状
第一阶段 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痛、胸闷、 恶心、呕吐等症状。
第二阶段 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第三阶段 少尿或无尿,尿内出现蛋白和管型,尿素 氮滞留,高血钾症和酸中毒,严重者可导
致死亡。因溶血反应发生,红细胞被破坏释放凝血物质, 消耗了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故还可引起 弥漫性血管内 凝血(DIC),病人表现出血倾向。
输血查对制度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输血查对流程图
若素素材
若素素材
02 输血安全管理 制度
临床输血学检验归纳护理课件
![临床输血学检验归纳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6e34b0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0.png)
受血者免疫血液学检查
抗体筛查
检测受血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供血者抗原的抗体,预防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 的发生。
传染病筛查
对供血者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的检测,确保血液安全。
受血者一般状况评估
病史回顾
了解受血者的既往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为输血决策 提供依据。
生命体征监测
在输血前对受血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确保其处于相对稳 定的状态,降低输血风险。
紧急输血前的评估
在输血前应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失血量、失血速度以及可能 存在的输血不良反应,为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提供依据。
紧急输血的操作流程
在紧急情况下,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血液的 交叉配型和快速输注,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新生儿与儿童输血护理
新生儿与儿童输血的特点
临床输血学检验归纳 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输血前的检验与评估 • 输血过程中的护理 • 输血后的护理与观察 • 特殊情况下的输血护理
01
临床输血学概述
临床输血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临床输血学定义
临床输血学是一门研究输血治疗的科 学,涉及血液生理、血液疾病、血液 检测和输血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输血后的不良反应与处理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输血后出现发热反应时,应立即停止 输血,给予解热镇痛药,同时注意保 暖和补充水分。
溶血反应发生时应立即停止输血,保 持静脉通路畅通,给予利尿、碱化尿 液等处理,严重时应进行紧急抢救。
过敏反应
对于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给 予抗过敏药物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 素等,严重时应立即抢救。
输血后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指导
临床输血专业知识ppt课件
![临床输血专业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7b988192e45361066f5ae.png)
全血
红细胞
————————————————————————————————————————————————
提高携氧能力兼扩容
以较小的容量提高携氧能力
必须同型输血
同型或相容
含全部抗凝保存液
抗凝剂随血浆除去
血浆中含较多钾、氨、乳酸
“保存损害产物”随血浆除去
含较多白细胞、血小板碎屑
白细胞、血小板碎屑较少
不能用于分离其它血液成分
㈠全血并不全,理由是:
1.保存液(CPD-A)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2.血液的保存条件(2~6 ℃ )也是针对红细胞;
其余成分发生“保存损害”;
3.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 4.白细胞中的粒细胞是短命细胞,很难保存; 5.因子 Ⅷ和 Ⅴ不稳定,要求-18℃↓保存,4℃保存
1~3天活性丧失50%; 6.全血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
2002 20727 1262 22718 5040 342 66% 2
2003 18636 1557 22555 5856 369 70% 1
2004 16436 2060 25206 6696 498 76% 2
2005 11853 2847 36301 8496 704 86%
8
ppt课件.
11
PC(含手工和 3796102 35.9 机采)
FFP
1817275 11.2
冷沉淀
4609 0.03
ppt课件.
10
年份 全血 悬红 血浆 血小板 冷沉 成分
(u) (u) (u)
(u)
淀
比例
2000 26443 5756 13994 4340 448 48%
200•1 28921 5670 20704 5604 440 53%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件
![《临床输血学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b97f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4.png)
输血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
为确保血液安全和输血治疗的合法性,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 列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血液采集、检测、储存和使用等各个 环节。
培训与资质
从事临床输血学检验的实验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 相关资质。同时,实验室需通过国家认证,以确保其符合法 律法规要求。
02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
血型鉴定
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04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与处理
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与原因
发热反应
由于致热源或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体温升高 。
溶血反应
由于输入的血型不合或血浆中存在抗体导致 红细胞破坏。
过敏反应
由于患者对某些血浆蛋白或药物过敏引起。
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
大量输血导致循环血量增加,引起心脏负担 加重。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据挖掘和预测,优化输血决策。
个体化输血治疗的发展
精准医疗
个体化输血治疗将与精准医疗相 结合,根据患者的基因、生理特 征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输血方案
。
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将成为个体化输血治疗 的重要手段,通过细胞移植和基
因编辑等技术治疗血液疾病。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将应用于输血领域,通 过调节免疫反应降低输血不良反
常见的血液免疫学检测包括抗体 筛查、不规则抗体检测、淋巴细
胞毒试验等。
血液免疫学检测的结果对于评估 患者的免疫状态、预防输血不良 反应以及指导临床输血具有重要
意义。
03
临床输血适应症与禁忌症
输血适应症
01
02
03
04
急性失血
如创伤、手术或产Biblioteka 出血等, 导致血容量不足和休克。慢性贫血
临床输血检验学(绪论)讲课稿ppt课件
![临床输血检验学(绪论)讲课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6518d77c1cfad6195fa7aa.png)
赤峰学院医学院(临床输血学检验)
31
输血医学的定义
• 输血医学:是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学科。 它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 一中心,利用科技手段和管理措施,提供 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的质量和安全,从 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和疗效。
• 血管-----血管(动物---人、直接----间接)
赤峰学院医学院(临床输血学检验)
周晓鹏临床输血 检验学(绪论)讲
课稿
赤峰学院医学院(临床输血学检验)
•
绪 论 章节分布
• 第一章:红细胞血型系统
• 第二章:红细胞血型检测
• 第三章:白细胞抗原系统
• 第四章:白细胞抗原检测
• 第五章:血小板血型系统
• 第六章:血小板血型检测技术
• 第七章:临床输血治疗技术
• 第八章:血液及血液成分制备和保存
• 1907-1913年Ottenberg的配血试验,对预 防输血反应起到重要作用。同时“O”型血 将成为万能血被应用。
赤峰学院医学院(临床输血学检验)
61
国外输血发展史
• 抗凝剂的发现和应用为输血史上又一进展,建立 血库成为可能。
• 1943年二战时,Loutit和Mollision研制ACD(枸 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血液保存21天,沿用至 今。1937年美国和芝加哥建立第一批血库。
赤峰学院医学院(临床输血学检验)
131
病毒
HIV HTLV HCV HBV
输血的危险几率
漏检数/百万单位
2.03 1.56 9.70 15.83
危险机率
1:493000 1:641000 1:103000 1:63000
• 1939年Landsteiner和Wiener发现了Rh血型。至 今共发现人类红细胞有30多个血型系统,抗原总 数300多个,人类WBC抗原7个(HLA)系统, 150种表型。血小板血型系统1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