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福建省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现状

福建省野菜资源开发利用与研究现状

1 特 色野 菜
11 野菜食 用 历史 悠 久 :福建 各地 食用 野 菜历 史悠 . 久 , 不 同地 区食 用 习 惯各 异 , 早 期大 多 以度 荒食 虽 但
经 全 省 的 区域 、生 产试 验 以及 各 地生 产 栽 培 推
栽培 方式 :
广 , 致认 为 : 品种早 熟 , 质 , 品性 强 , 产 稳 一 该 优 商 高 产, 抗病 , 抗逆 性强 , 耐贮 运 。产 品抢 早上 市能 力强 且 早 期产 量高 , 是早 春露地 油豆 种植 的最佳 品种 。
野菜 通 常 在 山野 荒坡 、 山老林 、 边 、 深 路 溪边 、 田
物为 主 。近年 来 , 因一些 野菜具 有独 特 的药食 同源 功 效 , 越来越 受 到群众 的喜爱 。 故 如荠菜 有利水 消肿 、 养
肝 明 目 、 益 胃的功 效 。闽南 将 细嫩艾 叶捣匀加 糯 和脾 米 做成 艾馍 , 是一种 昧美 芳香 的食 品 。福 州地 区则 以
城市 污水 和废 气 的污染 。 驯化 栽培 的野生 蔬菜保 留 了 抗病 、 抗虫 、 耐热 、 耐寒 、 耐旱 等原 有种质 特性 , 其栽 培 管理 多 以生 产绿 色食 品为标 准 , 因此产 品相 当于 自然 界 中采 集 的天 然 食 品 。 由于野 菜所 含 的 苷 和脂类 不 同 , 定 了具 有各 自独 特 的清 香风 味 。同时各 种 野菜 决 具有 不 同的甘甜 醇香宜 人 的 口味 , 决于本 身所 含 的 取
清 明菜 做成菜 馍 。 闽西北 地 区有 较丰 富 的蕨 、 紫箕 、 菜 蕨 资源 , 群众 喜采幼 叶鲜 食或加 工成 菜干销售 。 近来 , 福 州地 区 习惯 食用 马兰 ,闽东 地 区则 喜食 马齿苋 , 莆 田地 区偏爱黄 花龙 芽 J 。

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左 右 , 初 步 统 计 我 国 已 发 现 的 中 草 药 种 类 在 40 0 据 0
2 0 mm 。土 壤 以 红 壤 和 黄 红 壤 为 主 , 山 地 呈 现 20 在 出 较 明显 的 垂 直 地 带 性 分 布 规 律 。这 些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条件 对 野 生 植 物 的生 长 发 育 及 分 布 有 重 要 影
( ) 成蔬 菜批 发 市场 , 2建 建成 全县蔬 菜 信息价 格 服务 中心 , 争取 将 平 昌蔬 菜进 入 巴 中 、 州 、 元 等 达 广
地 市 场 , 大销 售 , 活 流通 。 扩 搞 ( ) 极 实 施 绿 色 名 牌 战 略 , 展 “ 单 农 业 ” 3积 发 订 , 占领 国 内 市 场 , 拓 国 际 市 场 。 开
训 与短训 相结 合 , 中与分 散相 结合 , 出与请进 相 集 派 结合 , 印发 资料 和新 闻媒介 相 结合 , 使每 个 菜农都 能 真 正掌 握蔬 菜各 项 实 用新 技 术 , 为平 昌县 蔬 菜 产 业 开 发培 养一 支土 生 土 长 的 实用 技 术 人 才 , 面 提 高 全
然气 候 跨 中、 亚 热带 。全省 气 候 温 暖 , 南 雨水 充 沛 ,
具 有 亚 热 带 海 洋 性 季 风 潮 湿 气 候 Biblioteka 点 。 年 均 温 1 7~
2 ℃ , 均无 霜 期 2 5 6 d 年 均 降 水量 9 0 1 平 3 ~3 5 , 0 ~
物 的 总 和_ 。我 国现 有 高 等 植 物 4 0科 , 0 】 ] 7 3 7 0余 属 , 3万余 种 , 约 为全 世界 3 0万 种 高 等植 物 的 1 1 /0
措施等对 策。
关 键 词 : 建 ; 生植 物 ; 发 利 用 ; 策 福 野 开 对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09-9-14 9:00:00 来源:中国民族医药杂志作者:徐惠龙1986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福建省共有药用资源2576种,其中药用植物2139种、药用动物418种、矿物药l9种,占全国的1/6。

福建省中药材产区可分为闽西北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闽中低山野生药材区,闽东北沿海丘陵盆地药材区,闽东南沿海平原家种、海洋药材区、闽南沿海南药、海洋药材区,闽西南低山盆谷野生药材区。

道地药材有太子参、建泽泻、建莲子、青黛、龙眼肉、麦冬、青皮、青果、荔枝壳、厚朴、穿心莲、绿衣枳实、乌梅、葛根、陈皮、瓜萎、银耳、琥珀、使君子、铜青、金边地鳖虫等。

福建省中药材GAP 研究相对滞后,2000年底,福建省开展第一个中药材品种建泽泻的GAP研究。

直到2004年,泽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AP认证,实现了福建中药材GAP认证零的突破。

目前,福建省已建和在建GAP基地的中药材有泽泻、太子参、鱼腥草、莲子、枇杷叶、青黛、绿衣枳实、南方红豆杉、雷公藤、短葶山麦冬等10多种,皆成为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名牌药材。

1福建省药用植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药材资源保护和品种选育滞后福建省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多,蕴藏量也较大,但由于采挖利用与引种保护工作未能协调发展,一些野生药材品种出现濒危状况,如仙游的马蓝、明溪的南方红豆杉、建阳的厚朴等现在已难见大面积分布,且大部分中药材只种不选,种质退化混杂问题相当严重。

在中药材GAP建设中过多地强调道地大宗品种的大田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而优良种质保护与优良品种培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品种选育工作严重滞后,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已受到限制。

1.2药源基地构架和产业组织形式松散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的牵头、科技的支撑和药农的参与。

目前福建省一些中药材GAP基地是县、乡等政府部门抓项目的产物,其土地使用、资金投入、技术指导等都存在问题,参与几方联姻式的经济关系严重制约了中药材GAP基地的发展。

野生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野生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

野生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与策略探讨摘要:目前,多种野生植物逐渐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中,相关部门加大了对野生植物的保护力度。

但在实际的保护工作中仍然面临到较多的问题,降低了保护成效,急需得到有效保护策略的应用,以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

文章主要针对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有助于提高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水平,避免更多野生植物的灭绝。

关键词:野生植物保护;问题;策略1.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1.1野生植物资源保护重视性不足在野生植物的保护工作中,首先面临到的问题便是重视性不足,相应地区内缺少必要的野生植物资源保护活动,甚至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导致野生植物资源受到了过度开采与使用,对于野生植物的生存与发展十分不利。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们的保护意识不足,对于野生植物存在价值的认识程度不高,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也不够。

像是大量的珍稀野生植物品种分布于我国的边远地区,而当地的野生植物保护观念相对不足,与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教育程度相关联,严重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另外,相关地区的环保部门没有过多的作为,导致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人们没有提高对野生植物保护工作重视程度,影响到各项工作的开展。

1.2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协调性较差在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到工作协调性差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保护工作责任被分配到单一的部门,导致该部门工作压力大,且无法与其他部门形成有效的合作,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协调性差、交接不严谨的问题。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缺少明确及协调性的工作制度。

在相关部门中,对于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而言,由于制度的缺失,各部门之间在具体工作上没有可行的制度依据,导致配合不够默契、职责不够明确,难以提高野生植物保护的工作效率。

另外,各个部门之间在野生植物保护方面的联合行动次数较少,配合经验较浅,也影响到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

1.3野生植物资源破坏问题屡禁不止问题表现:野生植物资源被破坏的问题屡禁不止,经常有人破坏植物生态性,偷取植物信息。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随着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然而,当前在野生茶树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

第一短板是缺乏保护机制。

由于野生茶树所处的山区环境较为复杂,加之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往往难以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

目前,许多地区的野生茶树遭到乱砍滥伐、过度采摘等行为的破坏,严重影响了野生茶树的复苏和生长。

第二短板是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许多野生茶树的采摘和加工仍然是以传统手工方式进行,缺乏现代化生产设施和管理模式。

这不仅使得野生茶树的产品品质难以保证,也限制了野生茶树产业的规模和效益。

第三短板是品牌建设不足。

由于野生茶树的生长环境复杂多变,其产地、品种和口感等特点差异较大,因此需要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来提高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然而,目前野生茶树品牌建设的力度不够,导致许多野生茶树产品缺乏品牌溢价和差异化优势。

针对以上短板,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野生茶树保护工作,建立保护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发展野生茶树高效生产技术,提高野生茶树产品品质和规模;加强野生茶树品牌建设,提升其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相信未来,随着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将得以进一步提升。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我们还应该加强野生茶树资源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

首先,科学研究是保护和利用野生茶树资源的基础。

我们需要深入研究野生茶树的生态环境、形态特征、遗传变异等方面,为其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并探索野生茶树的可持续利用模式。

其次,教育宣传也是重要的环节。

学校和社区可以通过开展野生茶树文化节、茶艺比赛等活动,提高公众对野生茶树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此外,应该加强对野生茶树的介绍和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野生茶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促进野生茶树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最后,政府也应该加大力度推进野生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监督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野生茶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福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福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

福建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胡明芳(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 350003)摘要:本文首次论述了目前列入濒危物种名录的福建药用植物种类及保护管理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福建濒危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对策Conservation actuality and continuable utilizationcountermeasure for endangered medicinal purposeswild botany resources of FujianHu Mingfang(Fujian Provincial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Center of Wild Fauna and Flora)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type to place on the endangered species categories and th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mananement actuality for medicinal purposes wild botany for the first time,and indicates its exist problem,further to provide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 for the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continuable utilization.Key words: fujian,endangered,wild,medicinal botany, protection of resources, continuable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药用野生动植物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是中医药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福建永安植物资源特点_现状及保护利用_陈瑞炎

福建永安植物资源特点_现状及保护利用_陈瑞炎

2002,31(1):47-51.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福建永安植物资源特点、现状及保护利用陈瑞炎(福建省永安市林业局,福建永安 366000)摘要:永安市位于福建省中部,自然条件优越,植物资源丰富。

本文阐述该区植物资源特点、现状,并提出保护利用对策。

关键词:植物资源;保护利用; 永安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02)01-0047-05Plant resources and it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Yong'an, FujianCHEN Rui-yan(Forestry Bureau of Yong'an City, Yong'an 366000, Fujian China)Abstract: Situated in the center of Fujian Province, Yong'an is abundant in plant resour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resources are described and it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plan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Yong'an city1 永安自然条件概况永安市地处福建省中部,东经116°56′~117°47′,北纬25°33′~26°12′。

东与大田县毗邻,西与连城、清流相接,南与龙岩、漳平市连接,北与明溪县、三明市接壤。

面积2 942 km2。

永安市位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之间,闽中大谷地南端,四周环山,山峦起伏,境内大部分地域为低山高丘,地势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从中心往四周呈阶梯状抬升。

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

推动福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探讨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资源也十分丰富。

福建省的林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然而,福建林业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其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林区管护福建林区较多,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不善,存在许多林区地被非法侵占、滥砍滥伐等情况。

因此,加强对林区的管理和保护是推动林业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方面,需要加强林区规划,合理规划林区的用途和范围,确保合理的资源利用;另一方面,加大对林区的巡查和监管力度,打击非法砍伐和滥用林地的行为,保护好福建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

二、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升林业生产力在林业发展中,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

福建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区较多,土地资源较为有限,传统的农林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发展需求。

因此,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推动林业产业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升林业生产力非常重要。

在林业种植、病虫害防治、木材加工等方面,加强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引进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技术,提高林业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三、拓宽林业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福建林业产业链还相对薄弱,主要以木材、竹材等常规产品为主,没有实现由林木种植到木材加工再到家具制造等一体化的产业链发展。

因此,需要拓宽林业产业链,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例如,通过加工木材,开展木制品的研发和生产,生产高端家具、木地板等产品,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利用竹资源开发相关产品,如竹编手工艺品、竹炭等,拓展林业产业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合作交流,引进优质资源福建与台湾地理接壤,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

可以通过加强两岸的交流合作,引进台湾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福建林业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同时,可以加强与其他省份和国外的合作,吸引外部优质资源的投资和引进,推动福建林业产业的发展。

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推进林业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一、植物资源福建位于祖国东南沿海,山地多林,现有森林覆盖率为62.96%,居全国第一位。

福建地处泛北极植物区的边缘地带,是泛北极植物区向古热带植物区的过渡地带,植被类型丰富,植物种类以亚热带区系成分为主,区系成分较复杂,种类繁多。

据近年陆续进行的调查统计,全省有高等植物4703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5.7%;全省木本植物共有1943种(含变种153种),分属142科、543属,约占全国木本植物科的81%、属的55%、种的39%。

其中,裸子植物有9科、31属、61种和2变种,以我国特有的马尾松为主,海拔1000米以上出现黄山松;杉木广布全省,还有柳杉、福建柏、油杉等,是构成常绿针叶林的主要成分。

被子植物以壳斗科和樟科种类最多,其中许多种类是省内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优势种或主要树种,金缕梅科、山茶科、茜草科、木兰科、蝶形花科、苏木科、含羞草科、桑科、大戟科、紫金牛科、山矾科、五加科、蔷薇科、桃金娘科、芸香科、野牡丹科、杜英科、安息香科、山龙眼科、夹竹桃科、石楠科等与森林植被的组成关系较为密切;壳斗科在福建有6属、60种,樟科有12属、66种、9变种和1变型,木兰科有9属、35种,金缕梅科有11属、20种、6变种,桑科有8属、40种,蝶形花科、苏木科和含羞草科也有一定的种类。

1999年9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福建有24科36属46种,其中一级保护的7种,二级保护的39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3种,被子植物25种。

2001年8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的《福建省第一批地方重点保护珍贵树木名录》中,有25种树木。

此外,福建省还有野生兰科植物66属160种、1变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附录Ⅰ、Ⅱ保护,野生兰科植物的种类数量在全国排第8位;罗汉松科木本植物百日青列入附录Ⅲ保护。

另有6种植物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Ⅲ级保护,5种列入《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药材名录》保护。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

第一部分鉴定大纲 (2)第二部分课题工作报告 (4)第三部分课题研究报告 (8)1 研究的框架和进展 (15)1.1 研究框架 (15)1.2 研究进展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15)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2.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15)2.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分析 (17)3结果与分析 (17)3.1研究区域概况 (17)3.1.1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8)3.1.2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19)3.1.3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1)3.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22)3.2.1观花植物 (24)3.2.2观叶植物 (25)3.2.3观果植物 (25)3.2.4观姿植物 (26)3.2.5藤蔓观赏植物 (26)3.2.6竹类观赏植物 (27)3.2.7蕨类观赏植物 (27)3.2.8水生观赏植物 (27)3.2.9地被观赏植物 (28)3.3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28)3.3.1观花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29)3.3.2观叶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31)3.3.3观果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32)3.3.4观姿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34)Exbucklandia tonkinensis (34)3.3.5地被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35)3.4润楠属新种—汀州润楠(Machilusx tingzhourensis) (36)3.5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分析 (37)3.5.1福建野生观赏植物物种丰富度 (37)3.5.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生活型 (38)3.5.3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垂直多样性 (39)3.5.4福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多样性 (50)3.5.5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 (53)4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 (58)4.1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护与开发应用现状 (58)4.1.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和花卉生产的历史考察与现状 (58)4.1.2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保护现状 (62)4.2福建重要野生观赏植物致濒因素分析 (62)4.2.1 福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62)4.2.2兰科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64)4.2.3苏铁属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65)4.3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 (66)4.3.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措施探讨 (66)4.3.2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应用措施 (67)总结 ....................................................................................................................................... LXXI第一部分鉴定大纲“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和开发应用研究”鉴定大纲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对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赏植物越来越成为环境美化、室内装饰的重心所在,这也为我国花卉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精品】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精品】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胡明芳(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350003)摘要:关键词: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目前共有169种药用植物被列入《野生药材资源保护条例》、《濒危动植物国际公约》和《国家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在贸易和利用上受到相应的管制和限制。

近10年来我国天然植物药的需求翻了三番,致使大面积植被被毁,生态环境恶化,中药资源加速枯竭,野生资源逐年减少,给自然环境和资源造成巨大压力。

在我国处于濒危状态的近3000种植物中,用于中药或具有药用价值的约占60%—70%。

中药资源面临生物多样性危机。

药用植物甘草、羌活、单叶蔓荆、肉苁蓉、三叶半夏、紫草等100多种资源量普遍下降,影响60多个药材品种的医疗用药.娥眉野莲、八角莲、凹叶厚朴、杜仲、野山参等30多种植物,因野生资源稀少而无法保证商品需求.冬虫夏草、川贝母、川黄连、麻黄等资源破坏严重,常用药材人参、三七的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在三七主产地云南近几十年来竟然找不到一株野生的。

由于管理无序和过度开发,大自然的宝贵财富-——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近年来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我国目前濒危动植物已达1400多种,其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的药用植物169种,其中包括I 级保护植物5种、II级保护植物51种、III级保护植物112种。

目前,我国常用中药材约600种.其中,列入1987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的共42种药材,76个物种。

其中动物药材:13种(一级保护4种,二级保护9种);植物药材29种(二级保护7种,三级保护22种)(见附件1).目前上市的药材中,来源于饲养和栽培的动植物药材从种类来说约占40%,从数量上来说则占60%以上。

现有商品药材约1000种,占现有资源种类的10%.1995年版药典收载中药材522种,其中植物药材456种,动物药材43种。

现有中成药方剂组成和临床处方所使用的中药材约500-600种。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尤溪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一个地处山区的县城。

这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

尤溪县拥有丰富的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这些植物不仅丰富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成为了尤溪县面临的重要课题。

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是尤溪县的独特优势。

芸香科是一类植物科,包括了一些重要的经济植物,如茶树、柚子树、橘子树等,这些都是广大群众熟知的植物。

除了这些经济植物外,芸香科植物还包括了许多山珍野果,如山茶籽、山茶油、桔橙、佛手果等。

这些植物不仅可以作为食品,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够滋补身体、治疗疾病。

野生芸香科植物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采摘。

尤溪县的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可以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呢?要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尤溪县政府应加大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和滥采滥挖。

要加强对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和研究,建立资源数据库,掌握资源的分布情况、数量和生长状况,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野生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

尤溪县应加大科技投入,引进新技术,提高野生芸香科植物的种植和加工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可以研发新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可以开发新产品,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野生植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实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双赢。

要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拓宽野生植物资源的销售渠道。

尤溪县可以积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的深加工,开发出一系列的产品,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等,并加强对产品的包装设计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可以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拓宽销售渠道,推动产品向国内外市场拓展。

延平区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延平区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延平区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作者:李永春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09期摘要:该研究通过对延平区境内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延平区现存野生重点保护植物资源逐步萎缩,人为破坏导致植被退化是造成资源减少的主因,并根据延平区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延平区;重点保护植物;资源现状;保护对策中图分类号 Q94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9-0102-03以福建省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所公布的物种名录为依据,笔者对延平区内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目的是摸清资源本底,为今后更好保护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提供参考。

1 延平区自然条件概况延平区地处福建省中北部,闽江上游建溪和西溪汇合处的闽中谷地的低处,地理坐标:北纬26°15′~26°52′,东经117°50′~118°40′。

属中国东南丘陵区,是武夷山脉向东南延伸的支脉南端和鹫峰山脉与戴云山脉交汇处,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1000m以上高峰40余,境内最高峰金风山海拔1388m。

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9.3℃,极端最低气温-5.8℃,极端最高气温41℃,最热月7月,月平均28.5℃,最冷月1月,月平均9.1℃。

无霜期268d,降水量1000.5~2093.9mm,年均降水量1663.9mm。

土壤为以酸性岩为主要成土母岩发育形成红壤,水肥条件良好,这为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提供了良好的发育场所。

土地总面积26.6万hm2,其中森林面积18.8万hm2,森林覆盖率73.6%。

植被类型多样有温性针叶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灌草丛9个植被型52个群系191个群丛。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185科713属1575种[1-2]。

2 调查方法及时间通过收集延平区已有的国家和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资料野生植物资料,主要资料有第一次野生植物调查资料、名木古树资料、保护小区及保护点等。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一是爱护机制制度不全。

目前,各级部门对爱护野生茶树资源的熟悉不足,长期以来,对爱护野生茶树资源的宣扬不到位,公众爱护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爱护管理措施,常消失破坏野生茶资源的现象。

近年来,受到市场炒作的影响,野生茶树产品显得弥足宝贵,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村民对野生茶树实行掠夺式采摘,偷采、伐木采摘野生茶树的状况时有发生。

野生茶树资源是可开发利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植物资源,同时也是很好的生态树种,但生态公益林与茶叶属不同部门管理,不利于野生茶树资源爱护与开发利用整体工作的推广;由于每个野生野茶树资源品种特性不一样,人工帮助栽植扩繁资源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持,但这方面的讨论项目不多,能赐予支持的不多,能形成标准的更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标准(含国家行业标准);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爱护申请规定将野生产品、含野生农产品排解在地理标志申请范围之外,因此野生茶叶不能申请地理标志产品爱护,也影响野生茶叶的市场推广。

就野生茶树资源的爱护和利用而言,我们在管理体系、技术支撑和政策制订上还应不断改革创新。

农业野生植物的爱护,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

在爱护的前提下,可以直接开发利用的野生农产品也应当允许开发利用,为农业农村服务。

所以建议自治区政府应当对相关政策规定进行修正,野生茶叶应赐予地理标志产品爱护申请。

二是合理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野生茶树的开发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村民们采摘自用或商品用饮品。

好客的东凌人自古以来就有“客来敬茶”的礼仪风俗,村民在清明节前后上山采集野生茶青制成茶叶款待远方来的客人。

随着商品经济进展,山区农夫将采制的茶叶留下少量自用外,其余送到集镇交易换取生活必需品。

二是将野生茶树作为盆景、绿化树移植,野生茶树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为便于开发利用,有些村民将野生茶树移植房前屋后或开垦田地集中移植或制作盆景。

有部分野生茶树由当地村民自发爱护,但大部分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

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面临的短板1500字
野生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短板。

1. 野生茶树的保护仍需加强
野生茶树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往往只分布在山区、峡谷等极端环境下,其生长与栖息
环境的破坏、人类活动的干扰等都会对野生茶树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目前,野生茶
树资源的保护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擅自砍伐和非法采摘等现象,这些不合理的
活动会对野生茶树造成很大的损害。

2. 野生茶树的利用还不够合理
野生茶树的茶叶品质以及果实、叶子等部位都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但是,目前野生茶
树的利用还不够合理,茶叶的采摘和加工技术有待提高,并且还存在“采摘即砍伐”
的现象。

这种采摘方式不仅会严重危害野生茶树的生长,而且茶叶的质量也难以得到
保障。

3. 野生茶树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野生茶树资源的开发利用面临着一些规范性问题,例如采摘数量的限制、采摘方法的
标准化等等。

如果在野生茶树的开发利用中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就会导致采摘不合法、乱砍滥伐的现象,从而影响到野生茶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前合理开发利用野生茶树资源还存在一些短板。

为了保护野生茶树资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通过制定规范化的野生茶树开发利用政策,加强野生茶树的保护,提高野生茶树资源的利用价值,以实现野生茶树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尤溪县位于福建省南部,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物种多样的地区。

在尤溪县的野生植物资源中,芸香科植物是一类很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芸香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和观赏价值,对于尤溪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尤溪县的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前景。

一、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概况1. 物种丰富多样尤溪县地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植物生长繁茂。

在尤溪县境内,野生芸香科植物种类繁多,包括黄连、白头翁、黄芩、丁香等多种植物。

这些植物在尤溪县的山区、林地、田野等各类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

2. 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芸香科植物中的许多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以黄连为例,它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芸香科植物,在中医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黄连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炎抗菌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疮疡肿毒、胃肠炎等疾病,深受人们的喜爱。

白头翁、黄芩等植物也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保障当地居民的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3.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野生芸香科植物中的一些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于园林绿化、景观打造等方面。

丁香是一种以花卉观赏为主要用途的植物,其花色艳丽,芳香扑鼻,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尤溪县的一些公园、庭院中,都可以见到丁香的身影,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 传统药材加工利用尤溪县的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在当地有着悠久的利用历史,主要以传统的药材加工利用为主。

当地居民多以采摘鲜草或采集干燥材料,制成中药材或中药饮片,销往各地进行交易。

这一传统的利用方式,虽然有利于当地居民增加收入,但也存在着资源过度开发、加工质量不高、缺乏规模化生产等问题。

2. 个体观赏园艺开发尤溪县的一些果农、农民对于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芸香科植物进行了个体的开发利用,建立了一些观赏园艺基地,进行种植、繁育、销售等活动。

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当地的地理优势,有效地拓宽了当地青年农民的就业渠道,但是规模小、产值低、市场份额小的局限也比较明显。

福建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福建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福建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摘要黄楮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45个群丛。

维管束植物236科751属1 660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35.3%;脊椎动物35目98科391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23.7%,其中鱼类有5目14科54种,占福建省淡水鱼类总种数的27.4%;两栖类2目7科30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65.2%;爬行类2目12科70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9%;鸟类18目56科193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35.4%;兽类8目19科44种,占福建省陆栖兽类总种数的41.9%。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

在分析了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黄楮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保护对策;福建闽清福建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福建省闽清县西北部,与南平市、古田县交界,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18°40′~118°51′,北纬26°15′~26°22′。

行政区域涉及雄江、桔林、梅溪、东桥4个乡镇的18个行政村、白云山国有林场和乡办安下林场。

保护区总面积1.25万hm2,其中核心区面积为4 198.3 hm2,缓冲区面积2 224.9 hm2,实验区面积6 090.1 hm2。

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火山地质地貌上的森林生态系统、温泉淡水生态系统、以福建青冈林为代表的中亚热带南缘基带常绿阔叶林等濒危动植物物种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

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口水电站和闽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生态屏障功能。

对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2006年对该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资源调查,现从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现况,阐述保护区保护管理对策,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福建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利用对策胡明芳(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福州350003)摘要:关键词:珍稀濒危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是以采集和消耗大量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而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加快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灭绝速度,野生中药材资源数量急剧减少。

尤其是一些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贵重中药材,如果过分地开发,会造成中药材资源的毁灭。

例如:人参、三七、霍山石斛、铁皮石斛、肉苁蓉、雪莲、石斛等,其野生个体已很难发现,更不能形成资源,给这些品种的栽培、改良、组织培养、中药生产等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此下去,很多中药材将无缘再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

野生中药材资源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下形成的自然群体。

在保持生态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自然更新,永续利用。

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这一矛盾,是关系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大问题。

中药材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是实现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料。

全国用于饮片和中成药的药材有1000-120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种类占80%左右;栽培药材种类占20%左右。

在全国应用的中药材中,植物类药材有800-900种,占90%;动物类药材100多种;矿物类药材70-80种。

在植物类药材中,根及根茎类药材在200-250种;果实种子类药材180-230种;全草类药材160-180种;花类药材60-70种;叶类药材50-60种;树皮类药材30-40种;藤本类药材40-50种;菌藻类药材20种左右;植物类药材加工品如胆南星、青黛、竹茹等20-25种。

中药资源显著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各地生产、收购的药材种类不同,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所经营的中药材种类和数量亦不同。

全国各地生产、收购的中药材种类各具特色,构成了中药材区域化的模式。

在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中,常用药材大约500-600种,少常用药材200种左右,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数冷门药。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地处闽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是该县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本文将从资源概况、开发利用及保护等方面介绍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芸香科植物的多个种类,如芸香、樟树、黄樟、鳙樟等。

这些植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是该县独特的自然财富。

尤溪县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芸香科植物生长繁殖。

加之尤溪县地势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有山地、丘陵、河谷等自然生境,为野生芸香科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野生芸香科植物可以广泛用于医药、香料、建材等领域。

芸香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料,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芸香科植物的挥发油可以制成香料,广泛用于食品、香烟等工业生产中。

而樟树、黄樟等木材可以用于建材、家具等方面。

野生芸香科植物还是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为了实现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尤溪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尤溪县加强了资源调查和监测,明确了野生芸香科植物的分布情况和数量。

对野生芸香科植物进行了分类、鉴定和繁育,推动栽培种植和育苗工作。

加强了科研攻关,提高了芸香科植物的利用价值和质量。

尤溪县还积极与企业合作,推动产业化发展,培育壮大野生芸香科植物相关产业。

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尤溪县也十分重视保护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设立植物保护区和采取严格的法律法规措施,加强了对野生芸香科植物的保护工作。

通过宣传教育、科普活动等方式,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共同保护好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

尤溪县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丰富,通过科学的开发利用和有效的保护措施,推动了该县野生芸香科植物产业的繁荣发展。

这也为该县的经济增长和生态旅游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信在未来,尤溪县的野生芸香科植物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野生植物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作者:郑焙华来源:《绿色科技》2010年第09期摘要:通过对福建省野生植物资源基本情况的初步探讨,分析了福建省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加强市场调控措施、重视法律法规保护措施、加强科学研究和培养措施等对策。

关键词:福建;野生植物;开发利用;对策中图分类号:Q94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9-0015-041 引言野生植物资源是指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的总和[1]。

我国现有高等植物470科,3 700余属,约3万余种,为全世界30万种高等植物的1/10左右,据初步统计我国已发现的中草药种类在4 000种以上,已发现的香草植物约350种,其中可生产利用的约300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在100种以上,工业用植物也在200种以上[2]。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3′~28°19′,总面积万。

境内横亘武夷山、戴云山2大山脉,地形地貌特征以丘陵山地为主,地理条件优越,生态景观复杂多样,自然气候跨中、南亚热带。

全省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具有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潮湿气候特点。

年均温17~21℃,平均无霜期235~365d,年均降水量900~2200mm。

土壤以红壤和黄红壤为主,在山地呈现出较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

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分布有重要影响,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植物资源。

本省地带性植被类型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

森林覆盖率达63.1%,继续保持全国第一。

福建省土地面积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但却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3]。

福建省共有高等维管束植物247科(其中蕨类植物45科,裸子植物10科,被子植物192科)、1 596属、4 414种及264亚、变种,31变型,占全国植物科、属、种的比值分别为70%、50%和13.4%。

其中木本植物142科,543属,1 943种(含变种153种),各占全国的81%、55%、39%[4]。

其中除少数为引进、栽培种外,大多数是本地产的野生植物,总计约3 600多种。

可见,福建的野生植物种类是相当丰富的。

福建野生植物资源从分布的种类和数量上来看,是内地山地丘陵多于沿海平原,特别是南平、三明、龙岩3个面积较大的内陆地市资源较丰富。

2 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近年来,福建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区域性、再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积极保护与发展野生植物资源,促进了野生植物可持续利用事业的健康发展。

福建省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气候温暖、交通便利、口岸多和民间资金富有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观赏植物,如兰花类,取得了良好效益。

此外,山区野菜的种植也有相当的规模。

野生植物的加工产品主要包括中成药(如片仔癀、八宝丹、新癀片等)、中草药、标本、保健食品(如减肥茶)、工艺品(如术雕、干花)、化妆品、服装鞋帽等。

其中具有一定规模,并占有产业优势的是中成药的生产与销售,年产值在7亿元以上[5]。

野生植物在饮食、旅游等服务行业也有着广泛的市场,俗称“药膳”。

仅炖汤用的植物根茎种类就数以百计,野菜在都市较受欢迎。

目前对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尚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已有的资料也多较陈旧,不足以反映现状,下面主要按价值和用途将福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作如下划分和简要介绍。

2.1 淀粉与糖类植物资源指富含淀粉和糖类,食用、工业用或作为酿造原料的植物,福建有300多种。

主要是野生干果和野生水果,还有的是植物其它部位含淀粉。

重要的干果主要是壳斗科树种,被称为木本粮食树种,其坚果富含淀粉糖份,不少可直接炒熟食用,如板栗、锥栗、苦槠等,苦槠淀粉可制成山区特产“苦槠冻”。

常见的野生水果有杨梅、南酸枣、大花枇杷、野山楂、余甘子等及榕属、五味子属、葡萄属、猕猴桃属的许多种类。

球茎、块根、鳞茎等部位富含糖分的植物有土茯苓、磨芋、薯蓣等,可直接食用,或提取利用。

此外,这些富含淀粉糖分的种类均可作为酿酒原料。

目前此类植物利用较多的有板栗、锥栗、杨梅、余甘子、薯蓣等少数种类,有些是有关部门曾经收购的种类,其他的利用甚少,基本上是山区作为食物来源的补充,大多处于野生状态。

这些种类来源广、营养丰富、具天然口感、无污染,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2.2野生蔬菜资源福建山区野菜资源丰富,有200多种,主要有黄连木、水芹、香椿、鼠麴草、荠菜、鱼腥草、萱草、白花败酱等,苋属、莲子草属、十字花科的不少种类亦可食。

可用作保健饮料植物的有显齿蛇葡萄、鱼腥草、草珊瑚、薜荔等。

其中鱼腥草、萱草开发较多,鼠麴草、白花败酱等也有较多利用,但鲜见栽培,其他种类则极少开发。

在当前倡导绿色农业、回归自然形势下,健康环保的野菜资源无疑是人们日常饮食的上佳选择。

2.3 药用植物资源多数植物资源具有或多或少的药用价值,福建总计有2 000种左右,常用的约800种。

福建众多药用植物种类中,传统名贵药材有金线莲、短萼黄连、八角莲、何首乌、淫羊藿、华重楼等,常见药材有鱼腥草、金银花、土茯苓、板蓝根、姜科各种等。

不少珍稀种类如短萼黄连、金线莲、八角莲、淫羊藿、华重楼等由于长期滥采和环境恶化,如今分布范围和数量已大幅缩减,种群面临崩溃。

故其中不少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2.4 油脂植物资源福建有油脂植物320种,加工后可作为食用油、工业用油及油漆工业原料。

其中油茶及山茶属各种、香榧、台湾野核桃、水青冈的油是优质食用油。

油桐、麻疯树、千年桐、沉水樟、乌桕、樟树、山苍子、油茶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都含有丰富都含有丰富的油脂,经榨取加工后可供工业上制造肥皂、油漆、油墨等。

沉水樟、樟树等的种子含油量在20%以上,各种槭树属和野茉莉属植物的种子含油量可达25%,是工业用油的重要资源。

油茶、油桐、千年桐、樟树等已有较多利用,香榧、山苍子、麻疯树、乌桕等也有开发,但都没有形成规模。

其他则极少开发,而其中不少种类含油量高、品质好,开发前景广阔。

2.5 芳香植物资源芳香油又称精油、香精,是芳香植物组织经过水蒸汽蒸馏等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的总称。

福建省的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其中分布较多的有木兰科的深山含笑、观光木,樟科的樟树、黄樟、山苍子、芸香科的花椒属、枸桔,唇形科的紫苏、薄荷,菊科的艾纳香、泽兰等,此外还有黄葵、毛瑞香、桂花、姜科等。

樟树、芸香科、唇形科、毛瑞香、桂花等是目前野生香料的主要开发种类,开发规模小、种类少,而且利用不完善,资源浪费严重。

可利用的资源还很丰富。

2.6 用材树种资源福建用材树种以裸子植物的松、杉、柏科,被子植物的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竹亚科等一些木本植物大科种类较多、栽培较广泛。

其中的许多树种已被广泛栽培,如杉木和马尾松、毛竹等是人工林最重要的组成树种,珍贵树种闽楠、香樟、柳杉等也都已广为栽培。

此外,福建省尚有不少名贵、高级用材树种,如红豆树、钟萼木、观光木、香果树、白桂木等。

还有许多优质用材树种,如油杉、竹柏、水青冈、深山含笑、黑壳楠、泡桐属等。

野生名贵用材树种常由于栽培管理不易、生长周期长而使其推广受到限制,短期经济效益常不如速生树种,但随着不少速生树种连栽导致的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活水平更高的追求,野生高级用材的市场前景看好。

2.7 观赏植物资源福建有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约680种。

观赏花卉主要有木兰科的深山含笑、观光木等,蔷薇科的福建山樱花、银粉蔷薇等,杜鹃花科的猴头杜鹃、弯蒴杜鹃等,兰科的多种兰花,还有凤仙花科、苦苣苔科、绣球属、秋海棠属、野牡丹属等,这些科、属的植物大多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中不少种类早已是习见栽培的著名花卉。

观叶植物主要是在不同季节叶色多变而呈现黄、紫、红等的种类,如山杜英、紫果槭、枫香等,还有少量叶形奇特或具复叶的种类,如野鸦椿、短梗幌伞枫、鹅掌柴、十大功劳属、天南星科、姜科等。

果多而密集、果色鲜艳、果形奇特的种类均可供观赏,如槭树属、栾树属、猴耳环属、杜虹花、观光木、猴欢喜等。

可作庭园行道绿化树的有裸子植物柳杉、福建柏、竹柏、南方红豆杉等,木兰科深山含笑和观光木等,樟科的樟树、闽楠、黑壳楠等,其他还有石楠属、白花泡桐、桂花、油桐、朴树、枫杨等,许多种类早已广泛栽培。

攀援缠绕植物大多可供绿化观赏,有双蝴蝶属、常春藤属、爬山虎属、使君子、紫藤等。

赤楠、小蜡等是优良盆景植物,女贞、小蜡等还是常用的绿篱材料。

狗牙根和结缕草等是很好的地被草坪植物。

水生观赏植物有石菖蒲、黑藻等。

2.8 珍稀植物资源福建约有160种Ⅰ、Ⅱ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数十种省级保护植物。

其中不少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或科研价值,大多数种群数量稀少,有些已处于濒危的境地。

其中著名种类有蕨类植物苏铁蕨、桫椤,孑遗裸子植物银杏、金钱松、水松、秃杉、福建柏、南方红豆杉,被子植物钟萼木、红豆树、花榈木、闽楠、红椿、巴戟天、猕猴桃属、兰科等。

珍稀植物往往资源匮乏,而价值巨大,而且野生状态的都属保护之列,不能直接利用,因此只能靠人工栽培获得经济效益。

银杏、福建柏、闽楠、中华猕猴桃、一些兰花等引种较多,其他的则很少开发。

2.9 其它植物资源蜜源植物资源约280种,以蔷薇科、山茶科、山矾科、安息香科、鼠李科、胡颓子科和木犀科等植物为主,重要的种类有山乌桕、石斑木、山矾、黄牛木、水蓼、胡枝子、泡桐等。

染料植物资源,常见的有石松、乌桕、大青、冻绿、血苋、姜黄、蓝蓼等。

树脂树胶植物资源,有含树脂、树胶、乳汁的植物数百种,以桑科、漆树科、大戟科和夹竹桃科的种类较多。

常见种类有白桂木、疏花卫矛、花皮胶藤、帘子藤、乌蔹莓、海芋、田菁等。

其中生漆是重要涂料,马尾松树脂是重要化工原料。

饲用植物资源以凤仙花科、荨麻科、苋科、菊科、十字花科、蝶形花科、禾本科、唇形科等含较多的畜牧业饲料植物。

此外白蜡树、女贞、小蜡等可饲白蜡虫制白蜡,盐肤木可饲五倍子蚜虫制五倍子,多种树叶饲蚕、樟蚕、柞蚕等经济昆虫,多种木材培养经济真菌等。

抗污染植物资源主要有罗汉松、樟树、厚皮香、木槿、乌桕、紫藤、垂柳、板栗、榕树、白蜡树、女贞、珊瑚树、棕榈等。

上述种类中,除了马尾松树脂、漆树的生漆等生产规模较大外,其余基本上未作全面综合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4~9]。

3 福建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3.1 追求短期经济效益,野生植物资源破坏严重在未探明社会需求量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盲目建立生产企业,引进大型生产线,加工能力超过资源本身的生产能力,造成资源破坏和经济损失。

由于过度开发和栖息地被侵占,其资源面临枯竭,野外资源储量已很难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许多具有重要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植物如香榧、巴戟天、闽楠等,社会需求量巨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