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铁 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8 苏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1-苏教版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1-苏教版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设计*——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本文认为,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结果的改进、教学评价的设计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均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作为衡量准则,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具体来说,教学目标源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基于真实情境、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法)有利于素养的内化,积极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有效开展化学日常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教材简析本节课内容选自苏教版化学1专题3第二单元。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量最大、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材选取铁这种金属是为了让学生认识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研究方法。

本节课教材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利用“你知道吗?”和“交流与讨论”两个栏目,从人们熟悉的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着手,引导学生复习铁的应用及其物理性质,回忆铁的化学性质,并着重从氧化还原角度学习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重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四、评价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将评价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提问、实验探究、练习等活动),为学生提供解决真实情境下不同复杂程度化学问题的素养表现机会,获取与目标达成相关的学习信息,基于这些证据诊断学生的发展水平并做出反馈或进行指导。

《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诊断任务如下:➢通过对“燕麦片中是否含有铁粉”的实验探究和还原铁粉作用的判断与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铁的性质认识水平;➢通过对“Fe2+与Fe3+相互转化”条件探讨和实验方案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氧化还原反应认识结构化水平及科学探究水平;➢通过对“补铁剂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设计与操作,综合评价并巩固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专题三第二单元的内容,是继钠、镁、铝等常见金属元素之后的一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既有金属的通性,又有金属变价的新问题,也是所学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实际应用,体现了铁元素的特殊性。

Fe2+、Fe3+转化规律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出化学科学的实用性。

采用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规律,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也体现学科魅力。

学情分析: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铁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知道如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在给定试剂的条件下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验证,解释实验结果。

教学目标: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Fe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实现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在了解、掌握Fe2+、Fe3+的性质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体会Fe2+、Fe3+转化规律的应用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教学重难点Fe2+、Fe3+的鉴别Fe2+、Fe3+之间的相互转化教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Fe2+、Fe3+的检验及转化一、Fe2+、Fe3+的检验1、外观2、加NaOH溶液3、加KSCN溶液Fe3+ + 3SCN- = Fe(SCN)3 (血红色)二、Fe2+、Fe3+的检验及转化Fe2+→Fe3+,加氧化剂:O2, Cl2, Br2, HNO3, KMnO4, H2O2Fe3+→Fe2+,加还原剂:Fe, Cu, H2S, I-2FeCl2 + Cl2 = 2FeCl32Fe2+ + Cl2 = 2Fe3+ + 2Cl-2FeCl3 + Fe = 3FeCl22Fe3+ + Fe = 3Fe2+。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单元铁. 铜的获取及应用第1课时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本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自然界中铁、铜的存在形式及常见的冶炼方法2.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1.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 铁是人类发现和使用最早的金属之一B. 地球上存在大量的游离态铁C. 纯铁的硬度很大D.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 硬铝B. 黄铜C. 钢铁D. 水银3. 在Fe、 Fe2+、Fe3+三种粒子中,具有相同的()A. 质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电荷数4. 下列情况中,能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的是()A. 铜与氯化亚铁溶液常温下混合;B. 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三氧化二铁;C. 氢气通入硫酸亚铁溶液;D. 铝和四氧化三铁混合加热到高温;5. 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铜(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如下反应:Cu2S + 2Cu2O 6Cu + SO2↑下列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B. 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6. 下列盐既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得到,也可以通过金属与单质反应得到的是()A.FeCl3 B.CuCl2 C.FeCl2 D.MgCl27. 铁是色金属,可以被磁铁吸引。

而铜是色金属。

铁和铜都有良好的性和性。

铁、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的形式存在。

常见的有磁铁矿、赤铁矿,常见的铜铁矿有黄铜矿(CuFeS2)、孔雀石 (写化学式)。

8.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_______进行的,原料有、、和空气。

①写出赤铁矿被还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②写出焦炭起还原作用前在高炉中参与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碳酸钙参与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④用这种方法炼出的铁是含碳2%~4.5%的,将其进一步冶炼,就可以得到用途广泛的钢。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课件 (共18张PPT)

苏教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课件 (共18张PPT)

化学方程式:

(4)每生成1mol D同时生成 0.75 mol E。
8.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右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2Al2O3 通电 4Al +3O2↑
2.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单 有少量单质铁, 有少量单质铜, 质 来自于天降陨铁 来自于地球上自然存在
化 磁铁矿( 黑色, 黄铜矿( 黄 色,主要

主要成分 Fe3O4 ) 成分 CuFeS2 ) 赤铁矿( 红 色, 孔雀石( 绿 色,主要
物 主要成分 Fe2O3 ) 成分 CuCO3·Cu(OH)2)
属的冶炼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 B)
选项
A
B.
C
D
湿法炼铜 ③



铝热法炼锰 ①



从光卤石中 炼镁




4.下列四种工业生产:①用海水为原料制镁;
②冶炼生铁;③制漂白粉;④从海带中提取碘。
要用石灰石作为原料的是 (
B)
A.①
B.①②③. C.②③ D.全部

CaO+H2O=Ca(OH)2 Ca(OH)2+MgCl2= Mg (OH)2 ↓ +CaCl2
NaAlO2 CO2 CuO
Al(OH)3
O2 Al
Al2O3
(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
则图中的F是
CO。2
Al3++4OH-=AlO2-+2H2O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

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1课时铁、铜的获取及其性质学案(苏教版必修1)

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1课时铁、铜的获取及其性质学案(苏教版必修1)

3.2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1课时铁、铜的获取及其性质学案(苏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铁、铜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常见的冶炼方法;掌握高炉炼铁、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2.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掌握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学习活动探究【情境引入】铁和铜是人类最早使用、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人类历史经过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

现代社会虽然新材料日新月异,但铁、铜以及它们形成的合金仍然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占据金属冶炼工业的统治地位。

怎样才能得到它们的单质呢?在自然界中铁和铜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某些矿石中,要将化合态的铁、铜转化为单质铁、铜,需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来冶炼。

探究活动一铁的获取【活动设计】1.铁的存在(1)含量: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____位。

(2)存在形态:自然界中铁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铁单质只存在于______中。

(3)常见铁矿石: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

2.铁的冶炼(1)设备:__________。

(2)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原理:在高温下,用__________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4)主要反应①还原剂的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矿石的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炉渣的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第2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第2单元课时1 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一、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铁、铜的存在形式,掌握高炉炼铁的化学原理,简单了解湿法炼铜的过程。

(2)通过介绍我国悠久的铜、铁冶炼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3)通过介绍铁和铜的使用情况,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工业炼铁的原料、原理、设备、工艺流程与产物三、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铜、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对“它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获取这些物质”的思考,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帮助学生掌握铁和铜的冶炼的内容,同时让学生感受化学为生活服务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多媒体演示漂亮的流星雨。

(ppt2)【讲述】流星雨落下的有的是陨石,有的是陨铁。

【展示】新疆大陨铁(ppt3)【讲述】古代的人们就用陨铁制作工具,如种植时所用的铁锹、镰刀、斧头等,这就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铁。

人类最早利用的铜,是来自于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少量单质铜。

但是,陨石是稀有之物,比黄金和钻石还稀有。

单质铜也很稀少,是绝对满足不了人类对铁和铜的巨大需求的。

所以,简易的冶炼的方法也就慢慢地应运而生了。

我们先来看下自然界中存在的铁和铜的矿石。

【创设情景】展示自然界存在的各种铁、铜矿石的实物。

(ppt4、5)【提问】它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板书】一.铁、铜存在形式(ppt6)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设疑1】为什么地球上只存在少量单质铜,而铁单质只存在于陨铁中?【设问】铁、铜是人类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两种金属,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同学举例常见的铁制品和铜制品有那些?铁和铜的用途有那些?【设疑2】1.你们知道如何将铁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吗?(ppt7)2.选用哪些还原剂?【学生活动】: 通过教材了解炼铜、炼铁的方法和工艺。

通过收集到的资料,小组交流讨论更多其他的炼铜、炼铁的方法。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与反思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与反思

教学设计名称:《F e2+和Fe3+的相互转化》所属课程:苏教版必修一所属专业:化学《F e2+和Fe3+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案例一、教学内容分析:“Fe2+、Fe3+的转化”是新课标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的重点之一。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通过了解铁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为什么补铁的时候需要同时服用维C效果会更好”。

然后结合专题一和专题二的氧化还原的有关知识,推测Fe3+和Fe2+之间是否能发生转化?再通过实验进行探究,最后总结出Fe3+和Fe2+之间转化的条件,从而解决一开始提出的补铁问题。

实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又从化学回归生活。

在教学过程中,力图使学生将“铁离子的检验”与“氧化还原反应”、“铁盐转化”等知识有机结合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Fe2+和Fe3+的还原性和氧化性。

2.通过探究实验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Fe2+和Fe3+的相互转化探究实验,学生学会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2.预测和验证未知物性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存在,并能举例说明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通过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内容,知道化学无处不在,真正感悟到生命健康与化学的紧密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关系,进一步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2.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

3.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和验证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

四、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离子反应之后一次非常重要的综合升华,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对上述知识的掌握不太到位,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这节课本身也属于高中知识的难点,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所以,想要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堂的设计和组织上要多花点心思。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铁 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铁 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1 苏教版必修1
资料卡:学生阅读——生物炼铜
阅读:
练习:
思考归纳
设疑:金属铁、铜的冶炼历史悠久,它们有哪些用途呢?
问题讨论:
1、如何处理大量的废旧铁制品和铜制品?
2、矿产资源有限,高含量的矿石日趋减少,低含量的矿石利用率低,如何高效可持续利用?
我们高中生能做什么?
练习:1.下列物质混合时,铁能溶解但无气体产生的是
A.铁粉与盐酸
实验
现象
原因
浓硫酸
浓硝酸
归纳板书:铁与冷的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
过渡:3、盐溶液的反应
设疑:金属铁可以与哪些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那反应呢?
设问:以上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金属铁在其中发挥什么作用?
过渡:三、铜的化学性质
设疑:请大家回忆我们以前学习内容,归纳铜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归纳)
设问:自然界中是否有单质铁和铜呢?
介绍:远古时代,人类对于金属的利用限于已有的金属单质:
铁——陨铁
铜——少量的单质铜
介绍: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元素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介绍:我国的冶金技术在古代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在此基础上形成高超的锻造技术。如我国古代铸造的司母戊方鼎、颐和园的铜牛、越王的铜剑等。
2019-2020年高中化学《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1苏教版必修1
教学课题
从自然界里获取铁和铜
教学课时
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工业炼铁的原理
2、了解铁、铜的存在形态
3、由铁、铜的冶炼过程了解人类文明的发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高考化学总复习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

高考化学总复习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学案 苏教版

课时3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2018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Fe 、Cu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顺序。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考点一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考点层次B→共研、理解、整合)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2.铁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 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特性 地壳含量 银白色固体 良好被磁铁吸引占第四位铁单质性质活泼,有较强的还原性,主要化合价为+2价和+3价。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Fe 与S 反应:Fe +S=====△FeS 。

②与水的反应: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在高温条件下与水蒸气反应:3Fe +4H 2O(g)=====高温Fe 3O 4+4H2。

③与酸的反应:a.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b.与氧化性酸反应: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与稀硝酸或在加热条件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但无H2产生。

④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Cu2+===Fe2++Cu。

b.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Fe3+===3Fe2+。

提醒:①铁分别与氯气和盐酸反应所得的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不同,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的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而铁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Fe3O4。

③铁与硫蒸气反应生成的是FeS而不是Fe2S3;铁与碘蒸气反应生成的是FeI2而不是FeI3。

3.铁的常见化合物(1)铁的氧化物化学式FeO Fe2O3Fe3O4俗名铁红磁性氧化铁颜色状态黑色粉末红棕色粉末黑色晶体(有磁性)溶解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难溶于水铁的化合价+2 +3 +2、+3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Fe3O4+8H+===Fe2++2Fe3++4H2O化学式Fe(OH)2Fe(OH)3色态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与盐酸反应Fe(OH)2+2H+===Fe2++2H2O Fe(OH)3+3H+===Fe3++3H2O 受热分解2Fe(OH)3=====△Fe2O3+3H2O制法可溶性亚铁盐与碱反应:Fe2++2OH-===Fe(OH)2↓可溶性铁盐与碱反应:Fe3++3OH-===Fe(OH)3↓二者的空气中,Fe(OH)2能够非常迅速地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关系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提醒:①FeO和Fe3O4与足量HNO3反应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被HNO3氧化生成Fe3+。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学案8(苏教版必修1)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学案8(苏教版必修1)

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铁、铜的存在形式及常见的冶炼方法。

掌握高炉炼铁、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

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2.掌握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

学会用化学方法鉴别Fe2+与Fe3+。

系统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3.了解金属腐蚀的利弊。

了解钢铁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原理。

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钢铁防护。

过程与方法:1、在“实验一反思一再实验一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

通过列表比较和图示联系的方式,2、在了解、掌握Fe2+、Fe3+的性质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铁、铜的冶炼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同时形成珍惜、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铁、铜的化学性质。

Fe2+、Fe3+的检验方法教学难点:铁、铜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讲授法教具准备:1.仪器:试管、滴管等2.药品: FeCl3溶液、FeCl2溶液、 KSCN溶液、NaOH溶液第一课时(引言):人类使用铁、铜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

目前已发现的金属虽然已有90多种,但其中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仍然是铁、铜。

它们不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自然界中,铁和铜主要以_化合态_(填“游离态”或“化合态”)形式存在,也有少量的铁、铜单质存在,其中铁单质主要只存在于_陨石_________中。

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FeS2 ) 褐铁矿(Fe2O3·nH2O)常见的铜矿石:黄铜矿(CuFeS2 ) 孔雀石(Cu2(OH)2CO3 ) 毛赤铜矿(Cu2O )[交流讨论]如何将铁、铜从“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根据已学过的知识,你能写出多少种上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三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专题三第三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课件 (共30张PPT)
专题三: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铁、铜化合物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银白色的纯铁
紫红色纯铜固体
一、铁铜的物理性质
铁和铜的密度较大,属于重金属。熔沸点较高。
金属
应用

建材;炊具;铸件;制 造铁合金;制磁铁
等。
物理性质 1.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2.导电导热延展性 3.能被磁体吸引

广泛用于电气工业; 制铜合金;各种仪表 的零件
与OH- 作用
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呈红褐色
褐色沉淀
小结: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Fe2+ Fe3+
Fe3+化合价升高,需加入氧化剂。 Fe2+化合价 降低,需加入还原剂。
Fe
Fe2+
O2 、 Cl2、 Br2 、HNO3、 H2O2 、KMnO4(H+)
Fe、Cu、少量Zn
Fe3+
练一练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应用怎样 化学方法,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铁粉:
2.铜的氧化物
CuO 黑色 Cu2O红色
均不溶于水
CuO+2H+=Cu2++H2O
制备:

Cu(OH)2=CuO+H2O
2Cu+O2△=2CuO
n 思考:铁有哪些氢氧化物,如何制备铁的氢
氧化物?
方案一:能否通过铁和水反应制得?
方案二:能否通过铁的氧化物和水反应得到? 方案三:用可溶性铁盐、亚铁盐与碱溶液反应?
4、铁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Fe+Cu2+ == Fe2+ + Cu Fe+2Ag+ == Fe2+ + 2Ag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教案设计

Fe2+和Fe3+的性质与转化【学习目标】1、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2、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3、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4、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5、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能力。

【课堂记录】资料1: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中的铁元素大部分存在于血红蛋白中,铁的化合物还在人体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资料2:常用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主要成分:①硫酸亚铁;②葡萄糖酸亚铁;③富马酸亚铁;④琥珀酸亚铁资料3:【中文名称】硫酸亚铁片【主要成份】本品每片含主要成分硫酸亚铁0.3克【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药物相互作用】维生素C与本品同服有利于吸收。

【贮藏】密闭保存围绕课题,从上述三段资料中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又有哪些疑惑?想一想:FeSO4可以发生哪些类型的化学反应?实验一:1、取除去糖衣的硫酸亚铁片,研碎后于试管中,加约试管体积1/3的水,充分振荡溶解,分别装入4支试管中;2、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3、在给你试剂中选择两种氧化剂加入第二、第三支试管,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一现象记录:实验一结果分析:练一练:请写出溴水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二:先取一滴管FeCl3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一滴管KI溶液,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二现象记录:实验二结果分析:实验三:用滴管吸取少量30%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个美丽的笑脸,放置片刻后,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洗到小烧杯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和铜片表面的变化。

实验三现象记录:实验三结果分析:实验四:向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FeCl3溶液,用水稀释后加入2~3滴KSCN溶液,再将一粒Vc片研碎加入试管,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四现象记录:实验四结果分析: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向一支装有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是FeCl2溶液。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3.2铁、铜的获取及应用 Fe2+、Fe3+的检验及转化 教案设计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及应用Fe2+与Fe3+的相互转化一、教材分析铁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把它编排在专题3中进行学习,是因为在专题2中已经学习了钠、镁等金属的性质,对于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为铁元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学习循序渐进,更加容易接受,还有利于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钠、镁的一些知识,他们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铁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Fe2+与Fe3+的化学性质;2、掌握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条件;3、了解Fe2+与Fe3+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2、通过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原理。

【难点】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药匙、试管架实验药品:琥珀酸亚铁片、稀盐酸、KSCN溶液、FeCl2溶液、FeCl3溶液、铁粉、氯水、溴水、铜粉七、教学过程引入:铁元素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等疾病。

所以当人体出现缺铁性贫血时要补铁,可以尝试食物疗法,多摄取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红枣,龙眼,豆类,动物肝脏,含铁酱油等;严重贫血时要选用药物治疗,如乳酸亚铁糖浆,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琥珀酸亚铁片等。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_《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名师教案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_《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名师教案

《从自然界中获取铁铜》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着手,引发学生对“它们在自然界如何存在?”“人类如何获取这些物质?”的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合作、讨论、探究得出一定的结论,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探索引向深入。

同时不断在内容中穿插学科德育的理念,感受先人及现代人的智慧,激发学生无尽的学习欲望!这样编排有利于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认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从而了解化学在资源利用和保护中所起的作用,认识到化学学科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必修1专题3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材主要介绍了铁、铜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以及高炉炼铁的原理、设备、原料、反应过程与产物,最后简单介绍了几种工业炼铜的方法。

本节课编排在铝的学习之后,是对金属元素学习的延伸,并且继铝土矿中铝的提取之后,从铁、铜的存在和提取着手,介绍了它们的冶炼方法,能加深学习者对本专题的“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的理解,通过对这些元素的制备、性质等的探究,学生能进一步体验化学研究方法和途径,同时也在巩固铁、铜相关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建构。

其中铜的冶炼方法中初步涉及铜的冶炼方法,这为必修2中粗铜精炼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高炉炼铁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对高炉炼铁流程的探究。

三、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能判断铁、铜元素的活泼性,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铁、铜化合物如何转化为单质铁、铜的知识,在前一专题的学习中,学生刚接触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能判断要从化合态的铁、铜转化为游离态需要还原剂来还原,这些都有利于本节课自主探究学习的展开。

但是学习者是高一新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相对较弱,将已有知识框架与新知识结合起来的能力还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以及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2、了解几种铜的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掌握Fe2+、Fe3+的性质及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过程[提问]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较多的金属元素有哪些?有铁、铝、铜、钙等等;我们已经熟悉了其中铝的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铜和铁的性质。

按照一般的研究物质的方法,我们首先研究他们的物理性质。

[板书] 一、物理性质展示铁、铜样品,要同学自己归纳他们的部分物理性质,其余老师补充。

二、化学性质与前面研究金属性质规律一样,我们首先看一下他们作为金属是否具有金属的通性。

请大家想一下你已经见过铁和铜参与过哪些反应?[归纳]:(1)铁与盐酸的反应(2)铁与氯气的反应(3)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4)铜与氯气的反应通过上面的反应我们会发现铁在反应中可以显+2、+3价,铜在反应中一般显+2价,但在反应中二者均和其他金属一样充当还原剂。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铁和铜的化学性质:(一)铁的化学性质(1)铁与氯气的反应强调该反应的产物和现象,及铁在其中的价态;(2)铁与盐酸等非氧化性酸及硫酸铜等盐溶液的反应;强调铁在这些置换反应中的价态。

(3)铁与浓硫酸、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归纳:当铁遇到强氧化剂时显+3价;遇弱氧化剂时显+2价。

(二)铁的重要化合物⑴铁的氧化物氧化物色态水溶性与酸反应FeO 黑色固体不溶于水FeO+2HCl=FeCl2+H2OFe2O3红棕色粉末不溶于水Fe2O3+6HCl=2FeCl3+3H2OFe3O4黑色晶体不溶于水Fe3O4+8HCl=2FeCl3+FeCl2+4H2O⑵铁的氢氧化物化学式Fe(OH)2Fe(OH)3化学性质Fe(OH)2+−→−+2FeHFe(OH)23Fe(OH)22−−−→−+OOH+−→−+33)(FeOHFe H2Fe(OH)3Fe2O3+3H2O制法可溶性碱与亚铁盐溶液反应Fe2++2OH-=Fe(OH)2↓(防止氧化)可溶性碱与铁盐溶液反应Fe3++3OH- =Fe(OH)3↓⑶铁的化合物和亚铁的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3224224232222FeSOKISHCuFeZnKMnOOHSOHHNOBrClOFe、、、、、还原剂、(强氧化剂)、、、、、、(三)Fe2+(浅绿色)和Fe3+(棕黄色)离子的检验:⑴加KSCN,溶液呈红色的是Fe3+,加入KSCN,无明显现象,再滴入氯水,溶液变成红色的是Fe2+。

⑵加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的是Fe2+,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Fe3+。

小结:我们这节课讲了铁及它形成的二价、三价离子的性质,归纳如下: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复习前面所讲的铁的性质,可通过写方程式来加以巩固。

[过渡] 我们讲了铁的化学性质,开始我们已经讲了铜的物理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铜的化学性质:通过初中我们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学习我们知道铜在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应为;由此可知铜应该为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大家想一下我们已经学习了铜参与的哪些反应?[归纳] (四)、铜的化学性质(1) 铜与氯气的反应(强调该实验的现象)(2)铜与硫的反应(分析铜在其中的价态,并与上面反应中的价态作比较。

)[提问] 为何在上面俩个反应中铜的价态不同,试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来分析;(3)铜与盐溶液的反应a、与硝酸银的反应;b、与Fe3+的盐溶液反应;(4)与酸的反应;(强调不与一般的酸反应,只与硝酸、浓硫酸等特殊的酸反应)[归纳] 铜是个不活泼的金属,遇到强氧化剂时,铜便会失去电子发生反应(如:氧气、氯气、硝酸、浓硫酸、Fe3+)。

(五)铜的重要化合物(1) 氧化铜黑色、具有金属氧化物的通性,可与酸、氢气等发生反应。

(2)氢氧化铜制法:用铜盐和碱反应即可,是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

△Cu(OH)2 ==== CuO + H2O小结:我们已经学了铁、铜及它们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用它们的性质进行解题:例题一某溶液中有NH4+、Mg2+、Fe2+和Al3+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氧离子是()A、NH4+B、Mg2+C、Fe2+D、Al3+例题二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物质之间的变化。

请填写下列空白:(1)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受热易分解。

下图中的F是。

(2)写出明矾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每生成1mol D,同时生成 mol E。

例题三有一铝和铁的混合物A 克,将其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共收集到22、4L气体,另一份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收集到16、8L 气体,气体体积均为标准状况时的体积,求混合物的质量A。

例题四在含有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若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没有改变,则原混合液中Fe3+和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4:5B、5:14C、7:2D、2:7[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某500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 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 mol·L-1 B.0.6 mol·L-1 C.0.8 mol·L-1 D.1.0 mol·L-1 2.由FeO、Fe2O3和Fe3O4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混合物中FeO 、Fe 2O 3和Fe 3O 4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是 ( )A.1∶2∶1B.2∶1∶1C.1∶1∶1D.2∶2∶5 3.某人设想利用①3FeCl 2+4H 2O −−→−︒500Fe 3O 4+6HCl+H 2②Fe 3O 4+23Cl 2+6HCl −−→−︒1003FeCl 3+3H 2O+21O 2 ③3FeCl 3−−→−︒3003FeCl 2+23 Cl 2这三个反应的联合与循环,主要用来生产能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某种气体,该气体是( ) A.O 2 B.Cl 2 C.HCl D.H 24.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的Fe 3+和Fe 2+浓度相等.则已反应的Fe 3+和未反应的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2∶3B .3∶2C .1∶2D .1∶15.已知某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铁混合液100 mL 中,各阳离子浓度相等,硫酸根离子总浓度是6 mol ·L -1,此溶液中还可溶解的铁粉的质量为 ( ) A .11.2g B.16.8g C.33.6g D.5.6g6.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 mL 1 mol ·L -1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 mL (标准状况)的气体。

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那么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能得到铁 ( ) A.11.2g B.5.6g C.2.8g D.无法确定7.把a g 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NaOH 溶液。

过滤出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 g ,则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A. 52.4% B. 70% C.47.6% D.30%8.在含Fe 3+的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铁粉,充分反应发现溶液中Cu 2+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容器中已肯定无Fe 粉存在B .容器中肯定无Cu 粉存在C .溶液中Fe 2+比Cu 2+多D .溶液中可能存在Fe 3+9.在加热情况下,用足量CO 还原7 g 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12.5 g 沉淀,此混合物不可能为:A 、FeO 、Fe 2O 3B 、FeO 、Fe 3O 4C 、Fe 2O 3、Fe 3O 4D 、FeO 、Fe 2O 3、Fe 3O 4二.填空题 11.在化学反应4CO +R x O y 4CO 2+3R 中,x ∶y =3∶4,若R 和CO 的质量比为3∶2时,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R x O y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2.铁是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质量约占5%左右。

铁矿石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 3O 4)、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 2O 3)等。

(1)写出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化学方程式 ; (2)红热的铁能跟水蒸气反应,有一种产物是可燃性气体,则其反应式为 ;在常温下,铁跟水不起反应。

但是,在水和空气里的氧气及二氧化碳等的共同作用下,铁很容易生锈而被腐蚀,每年因腐蚀而损失的钢材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刷油漆是重要的防腐蚀措施之一,油漆防腐蚀的主要原理是。

(3)铁元素是人体的重要营养元素,举一例说明铁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13.孔雀石和石青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碳酸盐类铜矿,它们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x CuCO3·y Cu(OH)2(x、y为正整数且x≤2,y≤2)(1)孔雀石和石青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时,孔雀石消耗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石青则为3:1,请推算它们的化学组成。

孔雀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石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现有孔雀石和石青混合样品,取两份等质量的样品,在一份中加入过量盐酸,生成CO2 3.36 L(标准状况下);加热另一份样品使其完全分解,得到CuO 20 g,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混合物中孔雀石和石青的物质的量之比。

14.怎样用化学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铜粉中混有铁粉(2)铁粉中混有铝粉(3)FeCl2溶液中混有FeCl3(4)FeCl2溶液中混有CuCl2(5)FeCl3溶液中混有FeCl2三.计算题15.某结晶水合物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称取两份质量均为1.96 g的该结晶水合物,分别制成溶液。

一份加入足量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随即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带有红褐色;加热该混合物,逸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用稀盐酸处理沉淀物,经洗涤和干燥,得到白色固体2.33 g。

另一份加入含0.001 mol KMnO4的酸性溶液,MnO4-恰好完全被还原为Mn2+。

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结晶水合物中含有的两种阳离子是和,阴离子是。

(2)试通过计算确定该结晶水合物的化学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