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单一对象和可变流水线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工序同期化:2、劳动定额:3、期量标准:4、成本控制:5、狭义的生产过程:6、网络计划技术:7、在制品占用量定额8、生产能力:9、工序:10、投入提前期:11、在制品占用量定额:12、广义的生产过程:13、柔性制造系统:14、供应链管理:15、工作设计:16、企业资源计划(ERP):17、生产周期:18、生产物流管理:19、大规模定制:20、供应链:21、生产间隔期:22、设计能力:23、在制品:24、出产提前期: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划线上方)1、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2、运营战略是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用以支持的长期竞争战略。

A.企业 B. 企业组织 C. 生产系统 D. 制造系统3、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称。

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4、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5、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开始到制造出成品为止的完整过程。

A.概念产品 B. 实物产品 C. 信息产品 D. 精神产品6、市场需求是由人们的消费需求构成的,以人们的消费能力为极限,其总和构成,或称有效的市场需求。

A. 顾客群体B. 消费者群体C. 用户群体D. 市场容量7、企业内部基本生产单位是指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单位。

A. 劳务B. 工业性作业C. 辅助产品D. 产品加工8、按产品专业化组成的生产单位其主要缺点之一是对产品变化的比较差。

A.生产能力B. 应变能力C. 竞争能力D. 查定能力9、构成企业生产过程的最基本单位是。

A.班组 B. 工作地 C. 工序 D. 工步10、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如供电、供气、工具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活动。

《生产与运营管理》单项选择(付答案)

《生产与运营管理》单项选择(付答案)

第1章生产与运营战略1、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C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2、效劳通常不具有固定的形态,难以度量的,这说明效劳有〔〕AA.无形性 B. 不可分性 C. 易变性 D. 时效性3、运营战略是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方案,用以支持〔〕的长期竞争战略。

AA.企业 B. 企业组织 C. 生产系统 D. 制造系统4、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C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5、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良工作的总称。

DA.方案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6、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效劳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D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7、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开场到制造出成品为止的完整过程。

AA.概念产品 B. 实物产品 C. 信息产品 D. 精神产品8、竞争对峙是指企业产品根本满足用户需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上可以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抗衡,能够保住自己的〔〕CA. 利润B. 产品市场C. 市场占有率D. 竞争优势9、大规模定制模式是指对定期的产品和效劳进展〔〕的大规模生产。

BA. 全面B. 个别C. 集中D. 分散10、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良工作的总称。

DA.方案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11、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效劳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D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12、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根底的自动化制造系统,适合于〔〕生产。

BA. 大量B. 多品种成批C. 合成型D. 分解型13、东方红是一家餐馆,其在经营过程中招聘了一批兼职员工,在餐馆举办大型活动或宴会的时候随叫随到,这种平衡产能与需求的方法是〔〕 B14、生产类型按生产性质分,可分为物质生产型和〔〕两大类C15、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 CA.产品或效劳的生产B.顾客的需求C.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D.生产与运作系统16、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BA. 各种生产设施B. 各种社会组织C. 企业法人D.企业的员工17、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二、单项选择(159)1.运作过程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 D )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A.原材料和零部件B.信息、设备、资金C.劳动力D.资源2.生产方式发展的主流为( B )。

A.单一品种大量生产B.单件小批量生产C.产品种小批量生产D.自动化生产3.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 C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4.对于备货型生产企业,主要是确定品种和(D )。

A.产品价格B.交货期C.净产值D.产量5.( B )是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的共性。

A.绩效都是通过顾客满意与否反映出来B.都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C.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D.产品都不可存储6.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的对象是包括厂房、设备、产品在内的物体,它必须与( A ) 结合起来,才能组织起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A. 劳动过程B.沟通过程C. 实验过程D. 开发过程7.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组成( C )。

A.设计过程,实验过程,基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B.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自然过程,储存等待过程,附属生产过程C.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D.在选项B当中不包括销售过程和服务过程8.某厂生产的甲零件代表了企业的生产方向,因而其生产过程属于 ( A ) 。

A.基本生产过程 C.辅助生产过程C.生产服务过程D.附属生产过程9.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 B )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如供电、供气、工具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活动。

A. 毛坯生产过程B. 基本生产过程C. 零件生产过程D. 产品装配过程10.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 )。

A.生产准备过程 B.辅助生产过程 C.生产服务过程 D.服务过程11.汽车及家电的生产,一般属于 ( A )A.大量生产方式B.成批生产方式 C.单件生产方式 D. 定制生产方式12.机床厂、柴油机厂的生产,一般属于 ( B )A.大量生产方式B.成批生产方式 C.单件生产方式 D. 定制生产方式13.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称为( B )A.工艺阶段 B .工序 C.基本生产过程 C.工作地14.将一定的设备和人员按照流水生产的特征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称为( B )。

流水线设计

流水线设计

流水线设计(如何设计流水线)流水线设计技能描述:流水线就是将复杂的工作分解,利用各种机器设备进行快速稳定生产的一种装配形式。

一条好的流水线设计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下面具体就如何设计流水线进行详细剖析。

流水线设计—技能描述流水线就是将复杂的工作分解,利用各种机器设备进行快速稳定生产的一种装配形式,所以流水线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生产效率的高低。

一条好的流水线设计需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下面具体就如何设计流水线进行详细剖析:1.在进行流水线设计之前的首要问题就是要明确流水线的类型,流水线类型分为:(1)按流水线生产的对象的数目分为:① 单一对象流水线(不变流水线)。

只固定生产一种产品,品种单一,属大量生产类型。

② 多对象流水线。

是指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还可再分为:可变流水线。

是固定成批轮番地生产几种产品。

混合流水线。

在一定时间内同时生产几种产品,在变换品种时,基本上不需要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

(2)按生产过程的连续程度分为:①连续流水线。

指生产加工对象在流水线上的加工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没有等待停歇现象。

它适用于大量生产,是一种理想的流水线形式。

②间断流水线。

由于流水线上各工序的加工时间不相等或不成正整数倍,生产能力不平衡,生产对象在各工序之间会出现停放等待及时间间断等现象。

(3)按产品运输方式可以分为:① 无专用运输设备流水线。

流水线操作人员直接用手利用普通的运输器具将制品传送给下道工序。

② 有专用运输设备流水线。

采用专用运输设备在工序之间运送制品。

2.其次,在了解流水线类型的基础上,了解流水线生产的适用条件也是进行流水线设计的必备功课;(1)可将产品生产的各工序细分或合并,各道工序时间与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

(2)企业厂房建筑和生产面积足够大,能安装流水生产线设备、工艺装置和运输传送装置。

(3)企业产品产量要达到一定数量,以保证流水生产线各工作地(设备)得到充分的利用。

(4)产品结构基本定型,并有良好的工艺性和互换性。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

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介绍流水线生产是一种高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它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简单的任务,由多个工人按照严格的顺序和节奏进行,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围绕流水线生产的组织设计展开讨论,包括组织结构、角色分配、沟通流程等方面。

组织结构流水线生产的组织结构通常分为以下几个层次:高层管理者、生产经理、班组长和工人。

高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生产目标和战略,并对整个流水线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他们需要与生产经理紧密合作,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也直接与班组长和工人进行沟通,了解生产中的问题和需求。

生产经理生产经理是流水线生产过程的关键人物,他们负责规划和组织整个生产过程。

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并与高层管理者、班组长和工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生产经理还需关注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并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班组长班组长是流水线生产中的中间管理者,他们负责具体的生产任务分配和监督工人的工作。

他们需要与生产经理沟通,了解生产计划,确保任务按时完成。

班组长还负责培训和指导新员工,并解决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工人工人是流水线生产的核心执行者,他们按照生产计划和班组长的指示,完成各个环节的生产任务。

工人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生产质量,及时发现和反馈生产中的问题。

角色分配在流水线生产中,每个角色的分配应根据其职责和技能来确定。

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和技能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领导能力和战略规划能力,他们需要明确制定生产目标和战略,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实现。

他们还需要与各级管理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及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和挑战。

生产经理的职责和技能生产经理需要具备组织和协调能力,他们需要制定生产计划,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生产经理还需要具备质量控制和效率改进的能力,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优化。

班组长的职责和技能班组长需要具备团队管理和指导能力,他们需要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人的工作,监督和指导工人的生产任务。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

三 流水生产线的组织条件
❖ 产量大,寿命周期长 ❖ 产品结构稳定,工艺先进 ❖ 工艺过程可拆可合
5.2 单一对象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内容
一 流水线的节拍 二 工作地/设备数量和设备负荷系数 三 工序同期化/流水线平衡 四 工人数量 五 流水线节拍的性质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六 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一 流水线的节拍
(1) 手工劳动为主
工人的数量:
Pi Sei g W
(2)设备加工为主
工人的数量:
P
m
(1 b)
Sei g
f i1
i
五 流水线节拍的性质和运输工具的选择
表5.1 流水线节拍性质及运输工具对照表
特点
节拍性质
运输工具
工序同期化程度高、 工艺性良好、制品重 量、体积和其它条件 允许按严格节拍产出
m
Si
Ka
i 1 m
Sei
i 1
根据 Ka的情况确定流水线的连续程度
Ka 0.75 连续流水线;否则间断流水线。
三 工序同期化/流水线平衡
(1) 工序同期化——流水线上各个工序 的作业时间等于节拍或节拍的整数倍。
(2)工序同期化的方法 简单结构的产品用表上作业法 复杂结构的产品用分支定界法
Q
9000
二 工作地/设备数量和设备负荷系数
(1) 工作地/设备数量
最少的工作地总数量 : Smin [T ] R
各工序需要的设备数: Si ti R
各作业要素的 时间之和
最小整 数
i工序加工单件制 品的时间定额
第i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Ki Si Sei
Sei Si
流水线的设备负荷系数:
强制节拍流水线

流水线的形式与设计

流水线的形式与设计

123
固定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固定流水线:加工对象固定,生产工人携带工具移动. 移动流水线:加工对象移动,工人和设备固定。
2 .按加工对象数目分:
单品种流水线:
➢ 指流水线上只固定生产一种制品。要求制 品的数量足够大,以保证流水线上的设备 有足够的负荷
多品种流水线:
➢ 将结构、工艺相似的两种以上制品,统一 组织到一条流水线上生产。
流水线的形式与设计
二、流水线的形式
分类标志 对象移动方式
对象数目 对象变换方式
固定流水线 单品种流水线 不变流水线
流水线
移动流水线
多品种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
成组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连续程度
连续流水线
间断流水线
节奏性 机械化程度
强制节拍流水线 自由节拍流水线
自动线
机械化流水线
粗略节拍流水线 手工流水线
1 .按加工对象移动方式分:
❖ 双列式:是将工作 地布置在传送带的 两侧 。工序、工作 地数目多,车间面 积小。
要求: 流水线应根据加工
、部件装配及总装配 所要求的顺序进行安 排,布置符合产品的 总流向。
[例2] ❖ 假设某流水线的节拍为8分钟/件,由13道工序组成,单位
产品的总装配时间为44分钟,各工序之间的装配顺序和每 道工序的单件作业时间如图。
(2)自由节拍流水线
采用连续式传送带、滚道、滑道等工具。
(3)粗略节拍流水线
常用滚道、重力滑道、手推车、叉车、吊车等工具。
7、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1)流水线布置的形状,一般有直线形、直角形、 S形、O形、U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
直线形 直角形
S形
O形

生产与运作管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

计算题P108单一对象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必考P112可变流水生产线节拍计算P114混合流水生产线设计P124综合生产计划例题P155P157P173P216第一章生产与运管理作的实质:1.对有增值转换过程的有效管理2.技术可行,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资源高度集成3.满足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特定需求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目标:实现经济效益和达到顾客满意两个方面顾客满意是前提,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职能:运作职能运作职能由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所有活动组成财务职能财务管理包括为确保以最低的价格获取资源并将这些资源在组织内进行分配的职能营销职能营销职能是指营销或推销一个组织的产品或服务其他职能除了以上三个职能外还包括许多辅助职能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组织: 61.制造业生产类型的划分:1 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2 产品的需求特性2.服务业运作类型的划分:通用型服务和专用型服务P9 竞争力=绩效/成本=质量+速度/成本P13 生产率=产出/投入第三章新产品:指在产品特性,材料性能和技术性能等方面(或仅一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

新产品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全新产品2 改进新产品3 换代新产品产品开发的动力模式:1.技术导向型动力模式(科研-生产-营销)2.需求牵引型动力模式(市场-研发-生产-市场)常见的产品设计技术5种:461)稳健设计技术(一种产品的设计越稳健,它的耐久性就越好,从而顾客的满意度就越高)2)并行工程(指在设计阶段的早期将设计和工程制造人员召集起来,同时进行产品和生产系统的开放)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4)模块化设计(是标准化的另一种形式)5)质量功能展开的内涵:是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充分倾听顾客的声音。

为此,首先利用技术了解顾客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然后把顾客的需求转换为技术要求。

质量屋的构成:491.左墙:顾客需求2.右墙:竞争力评价表3.天花板:技术要求4.房间:关系矩阵表5.地板:质量规格6.地下室:技术能力评价表7.屋顶:技术要求之间的相关矩阵第五章人类工效学:主要考虑工作设计中生理方面的内容,考虑工作场所及作业区的环境因素对员工的身心影响作业研究的基础技术85:方法研究、时间研究方法研究下有:过程研究,工序研究时间研究定义:又称工作测定,即对实际完成工作所需时间进行测量和预测。

(运营管理)电大生产与运作管理选择与判断题

(运营管理)电大生产与运作管理选择与判断题

1.运作过程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 D )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D.资源2.生产方式发展的主流为( B )。

B.单件小批量生产3.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型式是( C )C.单件生产4.对于备货型生产企业,主要是确定品种和(D )。

D.产量5.( B )是服务型的生产过程与物质生产型的生产过程的共性。

B.都是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6.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工作的对象是包括厂房、设备、产品在内的物体,它必须与( A ) 结合起来,才能组织起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

A. 劳动过程7.企业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部分组成( C )。

C.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8.某厂生产的甲零件代表了企业的生产方向,因而其生产过程属于 ( A ) 。

A.基本生产过程9.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 B )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如供电、供气、工具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活动。

B. 基本生产过程10.企业的动力供应,工具制造等部门工作属于( )。

A.生产准备过程 B.辅助生产过程 C.生产服务过程 D.服务过程11.汽车及家电的生产,一般属于 ( A )A.大量生产方式12.机床厂、柴油机厂的生产,一般属于 ( B )B.成批生产方式13.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称为( B )B .工序14.将一定的设备和人员按照流水生产的特征组织起来的生产线称为( B )。

B.流水线15.按生产任务重复程度和工作地专业化程度划分企业生产类型,若工作地承担的工序数为1~2时,属于( B )。

B.大量生产20.下列生产单位中,可以采用对象专业化原则布局的是( B )。

B.发动机车间23.工序同期化是组织流水线的必要条件,它是通过一些技术措施,使得各工序的单件时间定额( C )。

C.等于流水线节拍或与节拍成整倍数比关系24.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程序与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程序基本相同,只是( D ) 和设备需要量的计算要作一些改变。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九章 流水线设计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九章  流水线设计

机械化程度
自动线
机械化流水线
图1 流水线的9 类型
手工流水线
9.1 基本概念
三、流水线涉及的相关概念 1、工序
工序(process)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同一工作地上对同 一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生产环节。 ➢ 工序是组成生产过程的最小单元。若干个工序组成工艺阶段。 ➢ 同一工序的操作者、工作地和劳动对象是固定不变的,如果有一 个要素发生变化,就构成另一道新工序。
39
9.2 流水线设计
2、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可变流水线的组织设计与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程序基本相同,只
是节拍的计算要做一些改变。 节拍的计算
可变流水线节拍应分别按每种制品计算。设某种可变流水线加 工A、B、C三种零件,其计划年产量分别为QA、QB、QC;流水线 上加工各零件的单件时间定额为TA、TB、TC。有两种方法计算节拍:
6
9.1 基本概念
按生产对象品种数目的多少,分为单品种流水线和多品种 流水线
单品种流水线:又称不变流水线,是指流水线上只固定生产 一种制品。
多品种流水线: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品。
按制品的轮换方式
将生产作业方式大致相同 的特定几个品种在流水线
上混合、连续地生产
可变流水线
混合流水线 可变流水线:
分批轮换地制造固定在 流水线上的几个品种
13
9.1 基本概念
四、组织流水线生产的必要条件 1、产品结构和工艺相对稳定; 2、制品加工的各工序能细分或合并,各工序的时间定额应 与流水生产线节拍相等或成倍数关系。 3、制品产量足够大,以保证流水生产线各工作地有充分的 负荷。
14
五、流水线的经济效益和缺点
(1)流水线的经济效益
1).具有交高的经济效益 2).缩短生产周期,加速资金流动周转 3).减少在制品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4).保证和提高了加工质量 5).便于生产管理

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方法七招

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方法七招

单一品种流水线组织设计方法七招----------------------------------------------------------------------------------------------------------------------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可以分七个步骤来说明它的设计方法。

1.计算流水线的节拍流水线、自动化流水线的节拍就是顺序生产两件相同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它表明了流水线生产率的高低,是流水线最重要的工作参数。

其计算公式如下:r=F/N 其中:r—流水线的节拍(分/件),F—计划期内有效工作时间(分),N—计划期的产品产量(件).这里:F=F0K,F0—计划期内制度工作时间(分),K—时间利用系数。

确定系数K时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设备修理、调整、更换模具的时间,工人休息的时间。

一般K取0.9—0.96,两班工作时间K取0.95,则F为:F=FOK=306×2×8×0.95 ×60=279072(分) 计划期的产品产量N.除应根据生产大纲规定的出产量计算外,还应考虑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废品和备品的数量。

当生产线、生产线制造上加工的零件小,节拍只有几秒或几十秒时,零件就要采用成批运输,此时顺序生产两批同样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节奏,它等于节拍与运输批量的乘积。

流水线采取按批运输制品时,如果批量较大,虽然可以简化运输工作,但流水线的在制品占用量却要随之增大。

所以对劳动量大、制件重量大、价值高的产品应采用较小的运输批量;反之,则应扩大运输的批量。

2.进行工序同期化,计算工作地(设备)需要量流水线的节拍确定以后,要根据节拍来调节工艺过程,使各道工序的时间与流水线的节拍相等或成整数倍比例关系,这个工作称为工序同期化。

工序同期化是组织流水线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设备负荷和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的重要方法。

进行工序同期化的措施有:①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

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要点总结(总1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第一章导论1.生产管理: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设计、运行与改进。

(制造管理、生产管理、运营管理)2.运营管理目的:建立一个高效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竞争力——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决策:战略(长期)决策战术(中期)决策产品的选择与设计、设备与生产方式的选择、职务与作业的设计、厂址选择、厂区与设备的平面布置、编制定员、年度与进度计划控制(短期)决策生产作业计划、进度计划、质量控制、库存控制、成本控制3.系统职能:计划、组织和控制。

4.企业管理的职能: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

(运营管理与市场营销:运营管理处于基础和保证地位)5.生产管理发展历程科学管理——福特流水生产线——霍桑实验——管理科学——计算机技术与MRP —— JIT(准时化生产)、TQC(全面质量管理)、工厂自动化——服务质量和生产率—— TQM(TQC)、质量保证——BPR(企业管理过程重组) ——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管理6.生产管理的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市场需求的拉动力、科学技术的推动力)影响因素:外部原因——顾客需求偏好变化、技术、竞争对手、政治和法律。

内部原因——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质量指标下降、成本上升、系统内工作效率降低、企业员工士气不高。

第二章运营战略与竞争力1.运营战略(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以支持长期竞争战略)产品选择 + 生产能力需求计划 + 工厂设备 + 技术水平 + 协作化水平 + 劳动力计划 + 质量管理 + 生产组织四个基本点:CQTF——成本、质量、交货速度、制造柔性(制造柔性:企业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产品的能力、)两个观点:…(P30)2.生产系统的竞争能力①缺乏竞争力②竞争对峙③有竞争力④世界级制造系统CIMS——在计算机集成制造思想指导下、大量采用计算机、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使用信息集成管理技术、实现对全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

《运营管理》教学大纲

《运营管理》教学大纲

《运营管理》教学大纲编制单位:金审学院编写人(执笔人):李卫东审核人:***编制时间:2013年2月课程说明部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经管类各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工程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要求学生在牢固掌握传统的生产与运作基本理论与方法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产与运作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了解本课程最新理论和方法。

结合课程设计和企业实习,使学生具备灵活利用本课程知识分析和解决现代制造和服务企业生产运作系统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于各类组织的运营管理实践,解决组织中的运营问题,为各类组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为各类组织培养需要的运营管理人才服务。

(三)课程性质《运营管理》是企业管理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必修课。

学生掌握该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对完善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体系,有效学习其它各门专业课有重要的作用。

(四)适用对象2011级金审物流管理专业(五)预修课程《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基础》二、课时分配:(一)课时分配说明2011级金审物流管理两个班级的课时要求相同,均为54学时。

(二)课时分配正文部分第一章基本概念【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系统的基本概念,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地位,重点是生产运作系统的结构和运行原理,生产运作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生产运作管理原则和要求,生产运作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结构体系,生产运作系统的运行环境,现代生产运作理论的发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生产运作系统结构机运行原理,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本章难点:生产运作管理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原则与要求。

第一节运营管理的定义【教学内容】一、生产的含义二、运营管理决策的目标三、运营管理决策的范围第二节运营系统类型【教学内容】一、生产运营系统二、服务运营系统第三节运营管理理论的发展【教学内容】一、运营管理的发展历程二、运营管理理论的发展第四节运营管理的新趋向【教学内容】一、范围更宽二、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更紧密三、计算机技术在生产与运作管理中得到广泛运用四、运作主流发生改变【实践教学内容】观摩《生产线上》【本章教学建议】注意师生互动第二章运营策略与竞争【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及其对企业运作系统的影响,企业战略和战略管理理论,生产运作战略的内容,生产与运作战略决策方法。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

企业生产管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工序同期化:2、劳动定额:3、期量标准:4、成本控制:5、狭义的生产过程:6、网络计划技术:7、在制品占用量定额8、生产能力:9、工序:10、投入提前期:11、在制品占用量定额:12、广义的生产过程:13、柔性制造系统:14、供应链管理:15、工作设计:16、企业资源计划(ERP):17、生产周期:18、生产物流管理:19、大规模定制:20、供应链:21、生产间隔期:22、设计能力:23、在制品:24、出产提前期:二、单项选择题:(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划线上方)1、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2、运营战略是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用以支持的长期竞争战略。

A.企业 B. 企业组织 C. 生产系统 D. 制造系统3、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称。

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4、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5、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开始到制造出成品为止的完整过程。

A.概念产品 B. 实物产品 C. 信息产品 D. 精神产品6、市场需求是由人们的消费需求构成的,以人们的消费能力为极限,其总和构成,或称有效的市场需求。

A. 顾客群体B. 消费者群体C. 用户群体D. 市场容量7、企业内部基本生产单位是指直接从事企业的生产单位。

A. 劳务B. 工业性作业C. 辅助产品D. 产品加工8、按产品专业化组成的生产单位其主要缺点之一是对产品变化的比较差。

A.生产能力B. 应变能力C. 竞争能力D. 查定能力9、构成企业生产过程的最基本单位是。

A.班组 B. 工作地 C. 工序 D. 工步10、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正常进行所必须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如供电、供气、工具模具制造、设备维修等活动。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应用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应用

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和应用包才庆【摘要】In view of mass-produced parts, based on the organizational design principle of a single target assembly line, the rhythm, number of work sites and coefficient for calculating work site load are determined, with working procedure synchronization conducted, thereby realizing the continuous mechanized operation of part processing and improving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parts.% 针对批量生产的零件,根据单一对象流水线的组织设计原理确定流水线的节拍、工作地数,计算工作地负荷系数并进行工序同期化,从而使零件加工实现连续、机械化作业,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

【期刊名称】《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年(卷),期】2012(000)010【总页数】2页(P55-56)【关键词】流水线;节拍;工作地数;负荷系数;工序同期化【作者】包才庆【作者单位】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现代流水线生产起源于1914年的福特制,福特制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组织生产的前提下谋求高效率和低成本,因而实施产品和零件的标准化、设备和工具的专用化以及工场的专业化。

流水线按劳动对象数目可分为单一对象流水线和多种对象流水线;按劳动对象加工是否连续又分为连续流水线和间断流水线。

流水线的组织条件为:产量足够大(负荷≥75%)、品种方向稳定、工艺具有继承性。

BX4614/5环式刨片机是镇江中福马机械有限公司成套线备料工段的主要设备,其刀环总成中的刀片支承座是该设备的关键零件,由于其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加工工序多、生产批量大,因此安排在PB2110加工中心利用专用工装在一次装夹下进行多道工序和工步的加工,该零件年加工数量为3860件,符合流水作业的生产要求,且劳动对象数目单一,属单一对象流水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流水线负荷系数在0.75以下时,宜组织间断 流水线。
4.工序同期化

指通过各种可能的技术、组织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 作业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的节拍或者与流水线节拍成 倍比关系。 措施:(1)分解与合并工序,需满足的条件:
①保证各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 ②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不能大于节拍。 ③每个工作地的作业时间应尽量相等和接近节拍。 ④应使工作地的数目最少。
注意: 当计算所得的工作地数不是整数时,实际采用 的工作地数应取大于或等于计算值的最小整数。 即:
Sei=[Si ]
3、计算工作地负荷系数

计算所得设备数与实际采用数的比值称该工作 地的负荷系数,表明该工作地的负荷程度。 Ki = Si/Sei
流水线的负荷系数
= ∑设备需要数/∑设备实际采用数
时 5 6 7 8 间断次数 2 3 4 6 6
一班共计 间断时间 (min) 20 30 40 60 60 工作时间 (min) 460 450 440 420 420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短的工具)
焊接、热处理等 工作时间 间断时间
流水线名称
工 作 班 数 2 设备 负荷 率(%) 100 100 67 87 83 33 100 94 50 50 100 02 03 03 02 04 05 06 06 07 工 人 编 号 01
3.设备负荷系数的计算
某个产品在第i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Kij
N j tij Sei T
T……计划期有效时间 Nj ……计划期第j种产品产量 tij ……第j种产品的工时 Kij ……第i道工序第j个产品设备负荷系数 Sei ……第i道工序第j个产品的设备总台数
[例]
设可变流水线加工A、B、C三种零件,其计 划月产量分别为2000、1875、1857件;每 种产品在流水线上各工序单件作业时间分 别为40、32、28分钟。两班制生产,每月 有效工作时间为24000分钟。
[解] T效 = 254× 2 × 8 ×60×95% = 231648 分钟 Q = (20000+1000) / (1-2%) = 21429 件
R = T效 / Q = 231648 / 21429 = 11(分/件)
2、确定设备(工作地)数
Si=ti/R
其中: Si —第 i 道工序所需设备数 ti —第 i 道工序单件时间定额
(2)自由节拍流水线
采用连续式传送带、滚道、滑道等工具。
(3)粗略节拍流水线
常用滚道、重力滑道、手推车、叉车、吊车等工
具。
连续工作式传送带 (1)工件静止工人静止(脉冲) (2)工件移动工人静止(匀速) (3)工件移动工人移动(匀速) 计算: 传送带长度计算 ( La 、L、Li’、Li’’)
传送带运行速度为 V 流水线生产节拍为 r 各序工时为ti 工人返回时间为ti’ 传送带上制品标准间距为Lo 传送带上各序所需长度为Li 传送带上各序工人操作所需长 度为Li’; 传送带上工人返回所需长度为Li” 传送带工作长度为La
1. 节拍的计算 可变流水线节拍应分别按每种制品计算。
设某种可变流水线加工A、B、C三种零件, 其计划年产量分别为QA、QB、QC;流水线上加工各 零件的单件时间定额为TA、TB、TC。有两种方法计
算节拍:
①代表产品法:
选择产量大、劳动量大、工艺过程复杂的制品为代表产品,
将其它产品按劳动量换算为代表产品的产量,尔后以代表
产品来计算节拍。 假设A为代表产品,则:换算后的总产量为
Q = QA + QB
其中:
B
B
+ QC
C
= TB / TA RA = T效 / Q RB = RA
B
C = TC / TA
则各零件的节拍为:
RC
= RA
C
②劳动量比重法

按各产品劳动量比重分配有效工作时间,然后据以计 算各产品的节拍。 设各产品总劳动量为Q,劳动量比重分别为α Aα Bα 则:α A= QATA/Q α B=QBTB/Q α C=QCTC/Q 其中: Q=QATA + QBTB + QCTC 各产品节拍分别为:
第i道工序的设备负荷系数
Ki
N
j 1
m
j
tij
Sei T
T……计划期有效时间 Nj ……计划期第j种产品产量 tij ……第j种产品在第i个工序的工时 Ki ……第i个工序的负荷系数
3.设备负荷系数的计算
整个流水线的设备负荷系数
K
N
j 1
m
j
t j
Se T
T……计划期有效时间 Nj ……计划期第j种产品产量 tj ……第j种产品的工时 Ka ……设备负荷系数 Se ……设备总台数
则:
Lo = r * V
传送带上各工序所需长度(Li)的计算 工人返回时间 ti’ = 0 第i序传送带长度为 Li = Li’ + Li”
Li’ = Lo ·(ti / r )
Li” = Lo ·β 则:Li = Lo ·( ti/r)+ Lo ·β
i i
= Lo(ti/r +β i)
若不考虑设置返回时间时,Li = Li’ 则:
解法二、劳动量比重法
A、B、C劳动量比重分别为:
2000×40
2000×40+1875×32+1857×28 1875×32 =31.25% =41.67%
2000×40+1875×32+1857×28
1857×28 2000×40+1875×32+1857×28 =27.08%
产品A、B、C的节拍分别为: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单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a)
流水线平面布置设计
(流水线双列直线布置示意图)
传送带
(b)
8.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表
流水线特点 1 装配简单产品 装配复杂产品 机械加工
(使用耐用期长的工具)
小 2 3 4 中 间 休 息
C
RA =α
RB =α
A
B C
T效 / QA
T效 / QB
RC =α
T 效 / QC
2.计算设备需要量
分别按不同制品计算各工序设备需要量 SAi = TAi /RA; SAei=[SAi]
同理可算出: SBei 与 Scei 按工序同期化要求: SAei= SBei =Scei
3.设备负荷系数的计算
5
2
3
6
2
7
2
1
8
3
2
5
4
8
1
11
3
13
2
4
3
9
2
12
7
10
[解 ]
(1)计算装配流水线上的最少工作地数 Smin=T/R=44/8=5.5
(2)工序同期化,由此确定流水线上实际采用的工作地数.
(见下表)从表中可知 Smine=6 (3)计算装配流水线负荷系数 Ki = Si / Sei =5.5/6=0.92 可见,宜组织连续装配流水线
解法一:代表产品法:
问题一:用代表产品法和劳动量比例法计算每 种产品的节拍。 解: 选A为代表产品,用A表示总产量: Q = 2000+1875×32/40+1857×28/40 =2000+1500+1300=4800(件) 各产品节拍: RA = T效 / Q=24000/4800=5(分/件) RB = RA B=5 ×32/40=4(分/件) RC = RA C= 5×28/40=3.5(分/件)
流水线组织设计 第二章 单一对象和 可变流水线组织设 计
福建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 吴少雄
第一节
单一对象流水线组织设计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2.确定设备(工作地)数 3.计算工作地负荷系数 4.工序同期化 5.计算工人人数
6.设计运输工具
7.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8.流水线标准计划指示图表
1.确定流水线的节拍
日产量 (件)
节拍 (r ) 6 min 10 20
运输批 量 (P ) 1件 30
节奏
看管时间
看管期产量
轴加工流水线 工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工时 定额 min 12 4 5.2 5 8 5.6 3 3 6
160
6 min
2H
20 件
工作 地号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经过改装机床、改变加工用量、改进工艺装备、合理布 置工作地等错施,缩短工序机动时间和辅助时间。
5.计算工人人数

要保证各工作地都能正常工作,还要考虑缺勤率(病、事 假ei c Wi
其中: Pi
—— 第i道工序的工人人数
节拍指流水线上连续出产两个相同制 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R=T效/Q 式中: R—节拍 (分/件) T效—计划期有效工作时间 (分) Q —计划期制品产量(件)
举例:
某制品流水线计划年销售量为20000件, 另需生产备件1000件,废品率2%,两班制 工作,每班8小时,时间有效利用系数95%, 求流水线的节拍。
7、流水线的平面布置
(1)流水线布置的形状,一般有直线形、直角形、 S形、O形、U形和其他不规则形状等。
直线形 直角形
S形
O形
U形
山字形
(2)流水线排列方式

单列式:是将工作 地布置在传送带的 一侧。工序、工作 地少。 双列式:是将工作 地布置在传送带的 两侧 。工序、工作 地数目多,车间面 积小。 要求: 流水线应根据加 工、部件装配及总装 配所要求的顺序进行 安排,布置符合产品 的总流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