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
本报编辑部
胡锦涛同志说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意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

”近日,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已启动从优秀村干部中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试点工作。

重视从革命和建设一线选用干部,是我们党培养选拔干部的一条根本经验。

当越来越多高学历、高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直接从校门走进机关大门的时候,倡导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充实各级党政机关,这无疑传递了组织上“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的信号,彰显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有利于激励干部安心基层工作。

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充实到上级党政领导机关,畅通了基层干部交流晋升渠道,使他们在更大平台上施展才华的合理愿望和要求得到满足和实现,提升了基层岗位的吸引力。

其二,有利于促进干部全面提高素质。

“宰相起于州郡,猛将发于卒伍”。

古往今来,各种人才尤其是政治人才,大都是从社会基层开始,经过十分艰苦环境的锻炼和考验而成长起来、脱颖而出的。

其三,有利于改善机关干部队伍结构。

一般来说,机关干部具有文化素养较高、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但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理论联系实际、处理复杂问题和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弱。

而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干部,尽管在文化程度、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等方面相对欠一些,做群众工作和处理实际问题的优势却比较明显。

把富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上级党政机关,在优势互补、劣势互避中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

基层干部与群众接触多、沟通多,熟悉民情,了解民意,他们充实到党政机关,可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增强机关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使上级机关更加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现象。

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要进一步加大优秀基层干部的选拔力度。

在干部调配使用上,对长期在基层工作尤其在艰苦环境下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

进一步加大乡镇和乡镇之间、乡镇和县直机关之间干部交流的力度。

通过加大干部交流,激发干部活力,也可以增加县直机关干部到基层乡镇锻炼的机会。

同时还要健全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选拔录用工作人员制度。

要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条基本原则,努力形成向基层干部倾斜的用人导向,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力度,注重将经过基层锻炼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真正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充分调到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使基层干部乐意在一线工作、机关干部渴望到基层锻炼,逐步建立起人才到基层锻炼、干部从一线选拔的良性互动机制。

要把农村作为干部成长进步的必修课。

农村不仅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可以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丰富人生阅历,通过艰苦环境的摔打和考验,能够较快的成长成熟起来。

实践证明,经过农村一线锻炼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都会得到明显提高,他们在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时候,能够更了解实情,更切合实际。

因此,我们要把到农村一线锻炼作为年轻干
部成长进步的一门必修课。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实践证明,一个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由于熟悉基层情况,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其做出的决策必然更加贴近实际;由于经常面对复杂多变的基层生活,着手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其处理问题能力必然得到极大的提升。

因此,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形成优秀干部选拔培养的良性机制,把工作突出的基层干部选拔上来,使之在更高层面和更大平台上开阔视野;把基础较好的机关干部输送下去,使之在更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更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经受历练,必将有助干部的全面、健康成长,也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推进。

因此,让适合做基层工作的干部到农村一线去大显身手,让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机关干部到农村一线去锻炼提高,让农村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使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更加鲜明,是我们选拔培养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

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要为基层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理顺乡镇与县级部门之间的工作体制,对县级部门抓基层进行规范,减少县级部门不必要的下基层检查,清理部门对基层的不必要评比达标活动,实实在在为基层干部减负,确保基层干部集中精力抓好工作,为群众办实事。

在工作上,哪些工作该是基层干的,哪些工作该是部门干的,要予以明确,对于应该由部门负责,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要由基层做的,部门必须提供必要的政策、人才、资金支持,帮助基层干部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要把基层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

基层需要人才,基层造就人才,基层是培养干部的“第一链条”和“源头活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因此,我们要大力选派县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或任职,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为他们的成长进步搭建平台,促使他们工作在基层,服务在基层,成长在基层,建立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锻炼的长效机制,使基层真正成为培养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主阵地。

树立注重基层的用人导向,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

要把基层干部的培训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增加干部教育培训投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大力提高干部素质。

同时,丰富干部业余学习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把干部学习情况与平时考核结合起来,提高干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