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价格竞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寡头垄断为何成了双寡头竞争?透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价格竞争
新华社记者李佳路
今年,天津联通与天津移动开展了激烈的价格竞争。
天津联通推出了“吉祥卡”、“任我行休闲卡”,天津移动推出了“全球通预付费会员卡”、“全球通新秀卡”。
最近,天津联通又推出了一项“自由卡”业务,实际资费已经低于固定电话的费用。
一个市场上只有两个参与者,提供只有某些差别的相似产品,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是双寡头垄断。
双寡头垄断的特征是双方自然形成协议定价,共同瓜分市场。
然而,这一理论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被否定了,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
这两个中国移动通信仅有的运营商不仅没有达成协议定价,还在全国许多地区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价格大战。
电信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是消费者乐于见到的,价格竞争推动了双方不断降低价格、改善服务,切实推进了取消初装费、入网费等的进程,让更多的消费者以更便宜的价格享受到了移动通信服务,为我国在今年8月成为世界移动通信第一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这一现象在经济学上却讲不通——
无论怎样,仅有两个参与者的市场竞争是不充分的。
特别是在两个公司均为国有公司、在我国还没有反垄断法的条件下,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如果能达成协议定价,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垄断收益。
那么,双方都放弃最有效益的“结亲”行动,使得双寡头垄断不仅没有出现还变成了双寡头竞争的真正原因究竟何在呢?
目前在移动通信运营中存在的巨大利润空间——
这是双方都有敢于打价格战的“资本”
虽然说目前的电信资费成本测算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模式,但是目前移动通信运营中存在着很大的净利润是不争的事实。
在8月15日中国移动(香港)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中,其上半年净所得达到13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4%。
截止到6月30日,中国联通主营业务收入完成160.0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5%,利润完成了2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9%。
虽然大量消费能力较低的普通消费者加入用户行列,使得双方在每名用户平均营业收入上都受到了压力,中国移动已经明确反映其上半年单机收入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双方在目前资费政策的支持下,在目前移动通信市场还没有第三个参与者的情
况下,还是有很大的利润增长空间,有实力以降价的方式去争取用户。
并且电信是一个规模效益非常显著的行业,在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出现所谓的“雪崩效应”——用户的增长与盈利
的增长将呈现正比关系。
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规模效益都十分显著,在现在的资费水平下,每增加一个用户、每增加1%的市场占有率,都意味着利润的增加。
所以双方都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抢夺用户资源。
联通与移动在市场占有方面差距大,联通太想尽快增长,而移动太想巩固市场——这是双方打价格战的心理动机
1999年,联通的一位人士发出了“5%如何与95%竞争”的感叹:从当时的联通公司单纯移动市场的容量或用户占有率来看,只有市场的5%,而中国移动占有95%。
但是截止到今年的6月20日,中国联通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突破3000万,达到3030万户,市场占有率达到24%,但是这仍然不能满足联通的“胃口”。
中国联通计划今年新增GSM网络容量2000万户以上,网络规模累计突破5000万户。
同时,容量为1500万户的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网第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一个全新的“新时空”CDMA品牌就要推出……
联通人的内心里既背负着打破电信垄断的责任与义务,也有着成为至少不次于中国移动的大型电信企业的自尊心。
也许就像有人篡改的那句名言——
“不想当老大的企业就不是好企业”。
然而对于中国移动而言,这个从中国电信切分出来的“老大”有着固有的优越感,他们有许多令人羡慕的资本:具有中国最完善的移动通信网络、有优秀的人员配备、是世界第一大GSM运营商。
但是联通的发展和未来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必然使得中国移动的市场占有缩小,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在一份报告中预测,中国移动在2011年仅占新增市场份额的27%,市场竞争将在5个以上的运营商间进行。
但是,如果将“老大”的位置拱手让人,这是每一个中国移动员工不愿意看到的——他们能承受政策对联通优惠的这份“轻”,但绝不能承受联通超过自己的这份“重”。
这样的差异,使得双方首先在心理上就没有想过去达成一个瓜分市场的协议。
政策规定,联通享受低于移动10%到15%的价格优惠,但是这个规定的“协议
点”让联通在执行中难于奏效,而联通一旦大幅降价,又让移动愤愤不平——
这是导致价格战的政策因素
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的GSM网络在网络覆盖、业务种类等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移动占领了大部分市场,特别是消费能力较强的高端用户市场。
在目前的GSM市场上,联通只能依靠着价格优势去争夺中低端用户市场。
但是有关政策为中国联通量身定制的10%到15
%的政策优惠却在市场上行不通。
许多联通分公司反映:如果只比中国移动价格低10%到15%,很难争取到更多的用户,达不到用户的规模效应。
就如同中国移动收10元而中国联通只收9.9元和9.85元的情况下,用户大多还是会选择中国移动。
因此,联通的许多分公司纷纷突破这一政策限制,大幅度降低价格。
我们注意到联通占有率迅速上升的大多数地区都是突破优惠幅度比较大的地区。
而联通突破优惠区间,一方面是授移动以柄,即联通不遵守政策规定,另一方面也让移动也打出降价大旗,与联通明着打起价格战,或者利用移动的网络优势,做联通做不到的业务和价格。
比如移动现在在一些大集团用户中推出的一项名为虚拟移动网的业务,可以实现集团用户内部通话之间低话费,相当于打内部电话,而这一点联通难以做到。
中国移动的一位人士认为,如果把联通享受到的政策优惠放在20%到30%,就可以既让联通大发展,又让移动不至于做出强烈反映。
双方均为国有企业,虽然都有部分资产上市,但是传统的软约束机制使得在争夺市场的战斗中,双方都很少吝惜——这是打价格战的体制因素
预算的软约束是国有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弊病。
不仅在移动通信市场上,在石油石化行业中,中石化和中石油为了争夺加油站也曾经上演过类似的大战。
不同的只是这两家是抢着买,使加油站价格飞涨;而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是抢着卖,争取更多的用户。
在1999年年末召开的全国电信资费检查和规范移动电话市场电视电话会议上,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目前的移动通信市场还处于初步发展时期,规范合理的市场尚未形成,在这种条件下展开低价竞争是低层次的竞争,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利于移动通讯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税收的稳定。
虽然事实证明这些意见有失偏颇,双方的竞争既繁荣了移动通讯市场,也给国家创造了巨额的税收。
但是,确实在实际的操作中,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为抢用户都“ 杀红了眼”,见了对方降价、吸引了用户就眼红,便急急忙忙采取跟进措施。
在许多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往往是在一家推出降价业务后的一两天时间之内另一家就做出了反应行动,这些行动的决策有多少合理性,行动的代价如何等等问题,都缺乏深入而缜密的考虑。
新华社2001年9月22日-------------------------------------------- ---------------------------------------------------------- 引言一、
我国电信市场竞争基本格局
1994年以前,我国电信市场处于垄断经营状态,电信发展十分缓慢,电信
产品比较单一,资费较高,广大消费者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
1994年7月19日
中国联通公司成立,标志着我国电信市场垄断时代的结束,随后“打破垄断、引入
竞争”不断深入,我国电信业经历了政企分开、邮电分营、电信重组,形成了多家
公司竞争的格局。
1998年3月成立信息产业部,年底邮政和电信分离;1999年2月信息产业部对中国电信进行了拆分,新组建中国移动公司,同年中国网通公司成立;2000年,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正式挂牌成立,同年年底,中国铁通成立;2002年5月中国电信再一次南北分拆,中国网通、吉通、原北方10省市电信公司融合成立中国网通集团,中国电信固守南方21省市,成立了新电信和新网通;2008年5月24日,我国电信业为适应全业务经营发展,打破一家独大市场不均衡状态,再一次实施电信重组,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网和与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中国移动与中国铁通合并;中国联通中国网通融合。
至此,我国电信市场形成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三家全业务经营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伴随着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并成为移动的全资子公司,它仍保持相对独立运营。
重组后中国移动仍将是语音业务的霸主,因此中国移动在未来一定时间内仍将保持市场优势地位。
在中国电信看来,随着电信收购联通C网业务的推进,由于中国电信在网络、技术、客户、品牌、渠道、人才等方面具有优势,伴随C网与电信现有业务的融合,中国电信在未来市场更有竞争力。
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的融合,企业竞争实力将不断增强。
从2007年四家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来看,2007年中国移动的营运收入达3569.59亿元,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三家营运收入之和3622.01亿元相差无几。
而在全年利润上,2007年中国移动净利润为870.62亿元,几乎是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和中国联通三家净利润之和450.97亿元的两倍。
我国电信市场存在一家独大的局面。
在移动电话市场,截止2008年6月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4亿户,市场占有率达到70%,中国电信CDMA用户仅4200万户,市场占有率达到7.8%,移动市场存在市场不均衡现象。
重组后中国移动市场份额下降5个多百分点,中国电信市场份额达到33%,新联通
达到1/4左右,中国移动规模仍处于第一位,重组虽对中国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仍在市场处于优势地位。
二、新业务成为各运营商发展重点
随着我国电信企业转型不断推进,大力发展增值业务和综合信息服务、优化收入结
构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举措。
近几年来,我国电信
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加大新业务发展力度,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加强客户需求的研究,制定灵活的资费策略、广告策略、促销策略、渠道策略,新业务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
2007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达到916.09亿元,较上年增长32.2%,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上升到25.7%,对收入增长的贡献显著。
其中,彩铃、WAP和彩信业务继续保持增长,手机音乐等业务也得到快速发展。
中国移动无线音乐俱乐部已有高级会员3546万。
手机报付费用户高达2355万,而“飞信”活跃用户达1281万。
如今,中国移动飞信在我国即时通信市场仅次于腾讯QQ超越微软MSN处于第二位。
2007年中国电信互联网应用和综合信息服务收入达到192.3亿元,占经营收入比重为10.8%,尤其以我的e家、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IPTV、全球眼、互联星空等为代表新业务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成为拉动企业收入增长的重要动力。
如2007年中国电信号码百事通实现业务收入达到近1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0%,我的e家客户品牌达到1100多万户。
2007年中国联通实现增值业务收入达到20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5%,占移动
业务服务收入比重达22.4%,联通移动增值业务成为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电信新业务市场竞争分析
新业务发展如何,直接关系企业未来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地发
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信息业务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新业务市场潜
力巨大。
当前我国电信企业转型不断深入,各大运营商都看好新业务市场,纷纷加
大了新业务发展力度,新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各运营商加大新产品投入和市场开发力度,新业务不断推出
由于新业务发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各运营商在推进企业转型过程中无不加大新业务的发展力度。
自从2004年底中国电信提出转型以来,新业务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中国电信以推出我的e家、商务领航、号码百事通、互联星空等为代表的新业务、
新品牌拉开了新业务发展的序幕,重点拓展家庭、政企和个人信息服务市场。
中
国移动在新业务发展上更是领先一步,以手机媒体化、手机娱乐化、手机商务化、手机生活化为新业务发展方向,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加大新产品发展和开发力
度,不断向市场推出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支付、手机钱包、12580(一按我帮您)、手机导航、飞信等新业务。
中国联通也不示弱,在新业务发展上推进差异化服务,在“世界风”、“新势力”、
“如意通”、“新时空”、“联通无限”和“联通商务
”等品牌统领下,向市场推出众多新业务,如彩信、手机报、炫铃、超信、掌
上股市、10191语音导航、定位之星、农业新时空等。
中国网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新业务市场,重点拓展亲情1+、宽带商务、电话导航等新业务。
随着各运营商不断加大新业务发展力度,新业务成为各运营商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2、在新业务竞争上同质化倾向十分明显
中国电信针对家庭和政企市场推出我的e家和商务领航产品,中国网通随即推出亲情1+和宽带商务,中国电信推出全球眼业务,中国网通推出宽视界业务;IPTV业务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转型业务的发展重点,截止到2008年6月底,上海IPTV 用户已突破50万户;中国电信大力发展号码百事通业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中国联通分别推出12580、电话导航、10191语音导航业务,纷纷抢占语音信息服务市
场;中国移动推出“飞信”业务,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分别推出超信、网信、灵信等即时通信(IM)业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打出“移动信息专家” 和“让一切自由连通”的品牌口号,在移动通信新业务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如中国联通在2006年4月推出红莓Redberry(手机邮箱)业务,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手机Push Mail 功能的商用化。
紧接着,中国移动在2006年世界电信日推出“手机邮箱”和Blac
kberry(黑莓)业务;2006年下半年中国移动向手机用户推出手机地图、手机二维
条码、号簿管家、手机电视等业务,与此同时,中国联通也在无线音乐平台、双摸
双待、手机广告等采取了一系列推广措施,向手机用户推出手机广告、手机电视和
手机音乐等业务;2006年7月18日,中国移动宣布成立M.Music无线音乐俱乐部,
提供音乐下载“音乐随身听”等一站式服务,目前无线俱乐部用户达到7000多万户,2007年7月中国联通宣布“炫曲”音乐整曲下载业务投入试运行,移动用户可通过短信、手机上网、拨打语音热线、登录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获得音乐下载及试听;2007
年9月中国电信携手华纳、百代、环球、索尼&博德曼、滚石唱片、华友世纪、太
合麦田、大国文化八大唱片公司发布“爱音乐”数字音乐服务,强势进军数字音乐市场;等等,可以看出在新业务发展成为各运营商竞争的重点,业务具有明显同质
化,而且在新业务商业模式上也存在这一倾向,最为明显就是新业务发展你与政府、合作伙伴合作,我也一样来搞合作,你搞促销活动,我也搞促销活动等等。
3、在细分市场新业务竞争日趋激烈
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中国电信推出以商务领航品牌为统
领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了中国电信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互联网接入、信息服务整合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基于租赁模式的标准化服务;中国网通也推出宽带商务面向企业客户行业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面对行业市场推出了交通信息化、新农村信息化、财信通和动物溯源四大行业应用产品,2008年9月广东移动针对广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包”服务;中国联通则推出提供了工商新时空、物流新时空、金融新时空和海洋新时空等行业应用;中国铁通则推出“商务新动力”,满足企业用户接入、联网、网络安全、经营管理信息化等多种需求,提供企业信息化的打包服务。
在农村市场,中国移动则为在农村市场中国移动推出农信通、农信机、农资通等业
务,中国电信推出信息田园和电话收音机业务,中国联通则推出农业新时空业务,中国网通则推出上网直通车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等业务。
在校园市场,高校毕业生是运营商未来最宝贵的“高端客户”的潜在市场,都看好这一市场,成为各运营商争夺的战略重点。
从具体促销手段来看,中国移动是充值10 0送1G
U盘,充值300送150元公交卡,充值500可选择MP3或者自行车。
作为其竞争对手
的中国联通也对其旗下UP新势力用户提供了充话费送购物券等优惠政策。
4、
3G新领域竞争激烈
随着先进技术的引进与自主研发,3G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中国联通、中国网通、
中国移动相继推出了WCDMA、CDMA2000、TD-
SCDMA的3G网络。
并且,为满足用户需求,3大3G运营商都在积极引进或自制与相应技术所匹配的终端。
联通与iphone合作。
将iphone手机引入中国市场,势必有很大反响。
而中国移动则自主研发ophone手机,欲与iphone一较高低。
在2G层面上落后的中国联通公司应如何把握3G时代的契机,利用成熟的网络与多样的终端这两大优势,占领主体市场,我们将在其后的报告中分析情况,并阐述观点。
主体市场分析用户群一、移动电话用户数(1)近三年总用户数
(2)2008年每月用户数1)联通2008年1月至今年2月联通手机用户数变化情况截止今年2月底,中国联通GSM手机用户总数达1.36亿,自2008年以来,中国联通手机用户数增长稳健,同比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2)移动
中国移动2008年每月用户数
中国移动截止到2008年12月总用户数已达4.57亿,同比增长率呈下降趋势,环比增长率基本稳定。
(3)2008年新增用户数1)联通
2008年1月至今年2月联通新增GSM用户变化情况
今年2月份,中国联通新增GSM手机用户164万,较上月有大幅增长。
自2008 年1月以来,中国联通每月新增GSM手机用户数最高出现在08年1月为251万,最低出现在08年12月为42万。
2)移动中国移动2008年每月新增用户数
中国移动2008年每月新增用户数2月份达到最高值,为797万户,之后呈总体下降趋势,12月份新增707万户。
二固定电话用户数
联通与网通合并5个月来固定电话用户变化情况三、宽带用户
联通与网通合并5个月来宽带用户变化情况市场分额
一、近三年中国通信行业市场占有率二、三大运移动营商新增用户情况
1、2009年一季度新增移动用户情况2.
2009年1季度,三大运营商移动新增用户环比增长率
对比:2008年全年,中国移动环比增长23.8%,中国联通GSM网环比增长10.6%,CDMA由于移交后统计口径发生变化。
年报分析一、联通08年报内容摘要
(一)主要会计数据单位:元币种:人民币项目金额持续经营业务营业利润
5,412,784,215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总额7,82,247,4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741,412,8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369,391,4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075,103,191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单位:元币种:人民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说明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7,980,618,653 本公
司子公司联通红筹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网通红筹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
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5,627,042,735 CDMA业务出售收益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86,531,068 所得税影响额-9,193,270,65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16,638,900,464 合计18,372,021,333
注:上述非经常性损益的计算包括终止经营业务的数据
(三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二、年报简要分析1、
收入略有下滑,净利润大幅增长:公司2008 年实现收入1751.6
亿,小幅下滑5.7%。
移动的收入与净利润则仍保持稳定的增长,而无论是实际值
还是增长率,联通都要低于移动,竞争中联通处于劣势。
2、
业务经营情况有升有降:
持续经营业务,由于传统固网业务的继续下滑而出现萎缩,大幅下降了71.8%。
公司移动业务、固网的宽带及数据通信业务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
移动业务收入
同比增长5.2%,GSM用户增长10.6%,移
动增值业务增长态势良好(08年报P18),由此看来,联通的市场份额基本保
持稳定,有很大增长空间。
3、增值业务发展助公司移动业务增长:2008
年公司完成了GPRS 网络的全国覆盖,并不断丰富GPRS应用。
公司的GPRS
用户08
年增长达到251.1%,用户渗透率从7.4%上升到23.4%。
增值业务收入在GSM
服务收入中的比重也上升到25.2%。
同比增长109.4%。
其主要原因在于2008
年公司出售CDMA 业务获得一次性净收益265.9 亿元。
剔除CDMA
出售收益,调整后持续经营业务利润总额为188.5
亿元,同比下降12.8%。
(08年报P20)4、传统固网与移动业务发展情况2008 年,随着移动漫游资费的下调以及移动单向收费的全面推行,移动对固网业务的替代
进一步加剧。
而联通能够很好的保持着移动业务的增长。
公司通过加快实施宽带
提速、大力发展内容及应用业务、推行多业务捆绑及话务量套餐等措施,促进固网
宽带及数据业务的持续高速增长,减缓传统固网业务下滑。
2008年全年公司实现固
网业务收入894.5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了5.3%,其中,服务收入850.0 亿元人
民币。
剔除初装费递延收入的影响后,公司实现固网业务收入885.6 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下降4.7%。
其中,剔除后的服务收入841.2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下降4.7%。
5、小灵通资产减值,减轻未来折旧压力。
考虑到小灵通用户和盈利可能大幅下滑,同时在国家要求小灵通在2011
年之前完成退网清频的政策下,集团对无线市话业务相关资产计提了约人民币122. 51 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为人民币122.40
亿元,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约为人民币0.11亿元。
(P26)尽管压缩了公司08 年
的利润,但也大大减轻了公司未来的折旧压力,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进行3G
网络的建设,有利于公司通过3G通讯业务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6、获颁WCDMA 牌照,增强公司3G 竞争力。
2009 年1 月7
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联通颁发WCDMA 牌照,同时向中国移动颁发TD-SCDMA
牌照,向中国电信颁发CDMA2000 牌照。
中国联通获得WCDMA
牌照将有效提升其在3G 时代的竞争力由于TD-SCDMA
在目前技术和产业链成熟度上落后于WCDMA 和CDMA2000,因此,在3G
发展初期,中国联通的主要竞争对手可能是中国电信。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WCDMA 在于CDMA 的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在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