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酶与血凝酶的主要区别
凝血酶散、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用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
![凝血酶散、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用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dbda6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b.png)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炎症因子和RANTES、MCP-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9,26(5):651-654.[18]黄菲,刘钊,鞠双双,等.德州地区24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及总IgE 水平检测结果分析[J].皮肤病与性病,2021,43(2):236-237,251.[19]杨迪,马鲲鹏,孙秀霞,等.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富马酸卢帕他定片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华西药学杂志,2022,37(1):108-110.[20]程永好,班懋洁,贺娟,等.D-二聚体、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受体检测对慢性荨麻疹诊断及预后价值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21,29(5):114-116.[21]王栩芮,傅文斌,孙弋淇,等.当归饮子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41(7):877-880.(收稿日期:2023-06-03) (本文编辑:田婧)①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西 吉安 343000通信作者:彭解华凝血酶散、血凝酶与奥美拉唑联用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彭解华①【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酶散、血凝酶、奥美拉唑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凝血酶散、血凝酶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输血量、相关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表皮生长因子(EG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 <0.05)。
当「凝血酶」遇上「血凝酶」你分的清吗?
![当「凝血酶」遇上「血凝酶」你分的清吗?](https://img.taocdn.com/s3/m/d1f1484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a.png)
当「凝血酶」遇上「血凝酶」你分的清吗?血凝酶≠凝血酶:给药途径千万别搞错。
巴曲酶≠巴曲亭:有一种血凝酶其商品名叫「巴曲亭」。
同为巴曲酶:具有止血作用的巴曲酶被称为血凝酶;具有溶栓作用的巴曲酶又被称为去纤酶。
同为血凝酶:蛇源不同,起作用与止血效果不完全相同。
案例再现某医院急诊科收住了一名 70 余岁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入院时带入「凝血酶」交予护士保存。
入院后医嘱:「血凝酶」1kU 肌内注射,1kU 静脉注射。
主班护士核对医嘱后将执行卡交予责任护士执行。
责任护士接过执行卡后取出病人自带的「凝血酶」,注入溶媒后抽取药液至病房,核对姓名后执行了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这时,一名家属突然发现护士给病人注射的是自带的「凝血酶」!结果可想而知:患者最终没有抢救过来,医院为此走上了被告席!提醒:临床上有很多一字之差的相似药,不管是医生、药师、护士一定要加以重视。
一字之差凝血酶和血凝酶先来区分本文案例中提到的「凝血酶」与「血凝酶」。
凝血酶为机体本来就存在的凝血因子之一,但血凝酶为非凝血因子。
两者作用相似,但靶点不同。
作用不一巴曲酶和巴曲亭巴曲酶(Batroxobin)是 WHO 对毒蛇 Bothrops atrox 蛇毒中所含的纤维蛋白促凝蛋白酶所命名的通用名。
研究发现Bothrops atrox 有五个亚种,有一种亚种Bothrops moojeni 蛇毒所含的巴曲酶与来自B.atrox 蛇毒的巴曲酶在理化性质、生化特点、作用等方面均不同。
由 B.atrox 蛇毒中分离到的巴曲酶具有促凝血特性,可用于止血;而由B.moojeni 蛇毒分离到的巴曲酶具有去纤维蛋白原作用,可用于溶栓,二者的作用及应用各异,但均曾简称为巴曲酶。
在我国,具有止血作用的巴曲酶被称为血凝酶;与此相对具有溶栓作用的巴曲酶又被称为去纤酶。
再来列一个表格:通用名商品名作用蛇源巴曲酶血凝酶立芷雪具有促凝血特性 B.atrox巴曲亭蛇毒去纤酶东菱迪芙去纤维蛋白原作用B.Moojeni 蛇毒由于曾经同名「巴曲酶」,在早期的医学教材中并没有区分开来。
区分凝血酶与血凝酶
![区分凝血酶与血凝酶](https://img.taocdn.com/s3/m/3cf16717bed5b9f3f80f1c07.png)
区分凝血酶与血凝酶
凝血酶凝而不入血,血凝酶入血而后凝。
血凝酶是由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的蛇毒中分离提纯的。
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医疗情况,可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可局部使用。
凝血酶为牛血或猪血中提取的凝血酶原,经激活而得的无菌冻干品。
用于手术中不易结扎的小血管止血、消化道出血及外伤出血等。
只能用于局部止血,口服或局部灌注,严禁注射,如误入血管可导致血栓形成、局部坏死危及生命。
1、两者到底有多像?
两者一般是单支发放。
从外表上看两者是这样的,名字极其相似,都为白色粉末,极易混淆。
如错把凝血酶当血凝酶使用,注入血管,后果不堪设想可能危及生命!
2、如何来区分?
果发现处方或医嘱中凝血酶的使用方法为注射,必须拒绝发放,并告知医生更改处方。
另外,还有一些区别。
比如血凝酶一般有“注射用”字样。
有些品种的凝血酶外包装上有“严禁注射”的字样。
3、血凝酶和凝血酶资料汇总。
常用止血药.
![常用止血药.](https://img.taocdn.com/s3/m/09ae8f698e9951e79b8927f9.png)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血凝酶: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也可局部 使用。成人:每次1.0—2.0KU, 紧急情况下, 立即静脉注射1.0KU,同时肌肉注射1.0KU。 各类外科手术:手术前1小时,肌肉注射 1.0KU,或手术前15分钟,静脉注射1.0KU。 手术后每日肌肉注射1.0KU,连用三天,或 遵医嘱。在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人的 出、凝血时间。应防止用药过量,否则疗 效会下降。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止血敏:用于预防手术出血:术前15~30分 钟静注或肌注,1次0.25~0.5g。用于治疗出 血:口服,成人每次0.5~1g,儿童每次 10mg/kg,1日3次。肌注或静注,每次 0.25~0.75g,也可与葡萄糖注射液静滴,1 日2或3次,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注意事项: 毒性低,但有报道静注时可发生休克。
分类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 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 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代表药 物有氨基己酸、氨甲苯酸、氨甲环酸、抑 肽酶等。其中6-氨基己酸因作用强度弱、维 持时间短、副作用较多,现已少用。
分类
其他外用止血药:可吸收创面止血封固剂、 明胶海绵、吸收性止血绫、小蘖胺、云南 白药、止血粉8号、止血消炎贴等。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维生素K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 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 小 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 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 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 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 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 1mg/分。
常用药物剂量及用法
氨基己酸:静滴,开始一次4-6g,5-10%葡萄糖 或生理盐水100ml稀释,15-30分内滴完.维持 量每小时1克,日不超过20g,可连用3-4日.口服, 成人每次2g,小儿按0.1g/kg计,一日3-4次,可连 用7-10日或更久。禁忌:泌尿道手术后,血尿 病人,有栓塞性血管病史者慎用。用口服避 孕药的妇女,应用此药发生血栓形成的危 险较大;与酚磺乙胺混合注射可引起中毒, 慎用。
血凝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区别有多大?!
![血凝酶、凝血酶、凝血酶原……区别有多大?!](https://img.taocdn.com/s3/m/6cc3de1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0.png)
⾎凝酶、凝⾎酶、凝⾎酶原……区别有多⼤?!作者:Gcplive来源:药评中⼼医院药房和临床科室的冰箱中,常同时保存有三种凝⾎药:注射⽤⾎凝酶、凝⾎酶冻⼲粉、⼈凝⾎酶原复合物。
这三种药物的来源、成分、作⽤、适应症、给药途径均不相同,绝对不可以弄混。
请牢记三种药物的主要区别!通过基本概念,理解适应症的区别1、哪两种药可⽤于⽌⾎?凝⾎酶可将可溶性纤维蛋⽩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可在不添加其他物质的情况下引发⾎液凝固,⾎凝酶具有凝⾎酶样作⽤。
——凝⾎酶冻⼲粉、注射⽤⾎凝酶有⽌⾎作⽤,可以⼲粉或溶液形式⽤于出⾎表⾯(外伤、⼿术创⾯、消化道出⾎)。
2、为什么⾎凝酶可以全⾝给药?⾎凝酶不是凝⾎酶。
凝⾎酶可激活⾎⼩板,促进⾎⼩板聚集;但,⾎凝酶在完整、平滑的⾎管内⽪中,⽆促进⾎⼩板聚集作⽤,也不影响⾎液中的凝⾎因⼦浓度。
——注射⽤⾎凝酶可全⾝给药(静注、肌注、⽪下)⽆⾎栓形成危险,可⽤于治疗出⾎性疾病和预防⼿术出⾎。
——故有⾎栓病史者禁⽤!⾎栓⾼危⼈群(如⾼⾎脂)慎⽤。
3、华法林出⾎应该选⽤哪种药?凝⾎酶原需要转化为凝⾎酶后才有⽌⾎作⽤,⼈凝⾎酶原复合物含有4种凝⾎因⼦Ⅱ、Ⅶ、Ⅸ、Ⅹ。
——⼈凝⾎酶原复合物,虽⽆⽌⾎作⽤,但可⽤于治疗先天性凝⾎因⼦缺乏症(如⼄型⾎友病)。
——凝⾎因⼦Ⅱ、Ⅶ、Ⅸ、Ⅹ的合成需要维⽣素K参与,华法林可降低相关凝⾎因⼦的合成。
因此⼈凝⾎酶原复合物可⽤于维⽣素K缺乏症和华法林出⾎的治疗。
通过药品来源,掌握不良反应的区别1、为什么凝⾎酶冻⼲粉偶可引起出⾎?凝⾎酶冻⼲粉,为⽜或猪⾎中提取的凝⾎酶原,并经激活⽽得的凝⾎酶的⽆菌冻⼲制品。
——⽜或猪⾎中的凝⾎酶属于异种蛋⽩,凝⾎酶冻⼲粉局部使⽤偶可导致异常出⾎,与抗体形成有关。
——注射⽤⾎凝酶,为蝮蛇毒液中提取的具有凝⾎酶样作⽤的⾎凝酶,也系异种蛋⽩,因此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过敏性休克。
2、为什么要控制⼈⾎凝⾎酶原复合物的滴速?⼈⾎凝⾎酶原复合物,为⼈⾎中提取的凝⾎因⼦(Ⅱ、Ⅶ、Ⅸ、Ⅹ),静脉滴注可迅速提⾼⾎液中凝⾎因⼦Ⅱ、Ⅶ、Ⅸ、Ⅹ的浓度。
凝血名词解释
![凝血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0041926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5.png)
凝血是指在出血过程中,机体通过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使血液在伤口处形成凝块的过程。
下面是凝血过程中常用的几个名词解释:
1.凝血因子:凝血因子是一组参与凝血过程的蛋白质,在血液中以血浆蛋白的形式存在。
凝血因子的活性和相互作用使血液能够迅速形成凝块。
2.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一种血浆蛋白,它是凝血过程中形成纤维蛋白的前体物质。
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被激活成纤维蛋白,形成凝块的主要成分。
3.血小板:血小板是血液中的细小细胞片段,它们在受伤时会粘附在伤口处,释放出一系
列的化学物质,促进凝血过程的进行。
4.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是凝血过程中形成凝块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长链蛋白,能够在伤
口处形成网状结构,将血小板和其他血细胞固定在一起,形成血栓。
5.凝血酶:凝血酶是凝血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
而促进凝血过程的进行。
这些名词解释了凝血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成分和步骤,它们共同作用,保护机体免受过度出血的伤害。
凝血酶、血凝酶、凝血酶原复合物,绝不可以弄混!
![凝血酶、血凝酶、凝血酶原复合物,绝不可以弄混!](https://img.taocdn.com/s3/m/9ae3dbf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72.png)
凝⾎酶、⾎凝酶、凝⾎酶原复合物,绝不可以弄混!来源:药品之声作者:张先⽣这三种药物的“来源、成分、作⽤、适应症、给药途径”都不相同,绝对不可以弄混。
冰箱中保存三种凝⾎药临床科室、急诊药房的冰箱中,常常保存有三种凝⾎药:“注射⽤⾎凝酶”、“凝⾎酶冻⼲粉”、“⼈凝⾎酶原复合物”。
这三种药物的“来源、成分、作⽤、适应症、给药途径”都不相同,绝对不可以弄混。
理解基本概念,掌握药品适应症异种蛋⽩:“凝⾎酶冻⼲粉”是来源于⽜或猪⾎的蛋⽩酶,“注射⽤⾎凝酶”是蛇毒中有“凝⾎酶样”作⽤的蛋⽩酶——“凝⾎酶冻⼲粉”局部重复使⽤有形成抗体的可能,“注射⽤⾎凝酶”有引起过敏休克的报道。
凝⾎酶原:⽆直接凝⾎作⽤。
“凝⾎酶原”转化为“凝⾎酶”后,才可使“纤维蛋⽩原”转变为“纤维蛋⽩”,产⽣凝⾎作⽤——“凝⾎酶冻⼲粉”和“注射⽤⾎凝酶”有直接⽌⾎作⽤,“⼈凝⾎酶原复合物”⽆直接⽌⾎作⽤。
“凝⾎酶原”⼜称“凝⾎因⼦Ⅱ”。
凝⾎因⼦Ⅱ、Ⅶ、Ⅸ、Ⅹ合成过程需要维⽣素K参与——“⼈凝⾎酶原复合物”含有凝⾎因⼦Ⅱ、Ⅶ、Ⅸ、Ⅹ,主要⽤于治疗先天性和获得性凝⾎因⼦缺乏症,如维⽣素K缺乏症等。
通过⼀张表,掌握三种药的区别消化道出⾎,可使⽤这⼆种药凝⾎酶冻⼲粉和注射⽤⾎凝酶均可⽤于上消化道出⾎的⽌⾎。
使⽤凝⾎药的同时,应同时使⽤质⼦泵抑制剂(抑酸药)、⽣长抑素(可抑制胃泌素和胃酸以及胃蛋⽩酶的分泌),并考虑使⽤⾎管加压素(收缩内脏⾎管)。
⼝服凝⾎酶冻⼲粉:遇酸、碱、重⾦属发⽣反应⽽降效,应⽤0.9%NS、磷酸盐缓冲液(pH7.6)、冷⽜奶,或温开⽔(≤37℃)溶解后⼝服。
注射⽤⾎凝酶:相⽐于肾上腺素,内镜下喷洒⾎凝酶能够提⾼⽌⾎率,并减少再出⾎率和不良反应。
最易发⽣的错误——给药途径错误凝⾎酶冻⼲粉:来源于⽜或猪的凝⾎酶,具有直接⽌⾎作⽤,可⼝服或局部外⽤⽌⾎(可直接使⽤,或⽤0.9%NS溶解后使⽤),但严禁注射——若误⼊⾎管可导致⾎栓形成、局部坏死,危及⽣命!注射⽤⾎凝酶:来源于蝮蛇的⾎凝酶(具有凝⾎酶样作⽤),不仅可⼝服和局部外⽤⽌⾎,⽽且⽤0.9%NS 溶解后可供静注、肌注、⽪下注射——可预防⼿术出⾎等。
凝血酶 分子量
![凝血酶 分子量](https://img.taocdn.com/s3/m/32da57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c.png)
凝血酶分子量凝血酶,又称血凝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质,它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凝血酶的分子量是多少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凝血酶的分子量以及其在凝血过程中的功能。
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原经过一系列酶解反应生成的。
凝血酶原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它由肝脏合成并储存在血液中。
当血管受损时,体内的一系列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其中包括凝血酶原。
凝血酶原被激活后,会经历一系列的酶解反应,最终生成凝血酶。
凝血酶是一种酶类蛋白质,它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是一种不溶性的蛋白质,能够形成纤维网状结构,起到止血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作用。
凝血酶通过将纤维蛋白原中的肽键断裂,将其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液凝固过程的进行。
那么,凝血酶的分子量是多少呢?根据研究,凝血酶的分子量约为36,000道尔顿(Da)。
道尔顿是一种用来表示分子质量的单位,它等于1克物质中所含有的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的质量。
因此,凝血酶的分子量较大,说明它是一种相对较大的蛋白质。
凝血酶在血液凝固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血管受损时,体内的凝血因子会被激活,并最终生成凝血酶。
凝血酶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纤维网状结构,促进血液凝固。
这个过程可以阻止出血,并在受损组织上形成一个临时的保护屏障,促进伤口的修复。
除了在正常的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作用外,凝血酶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例如,当体内的凝血系统失去平衡时,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
血栓是由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等物质组成的固态结构,它可以堵塞血管并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了解凝血酶的分子量以及其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凝血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质,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促进血液凝固过程的进行。
凝血酶的分子量约为36,000道尔顿(Da)。
了解凝血酶的分子量以及其在血液凝固中的功能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凝血因子名词解释
![凝血因子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2ffd12e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70.png)
凝血因子名词解释凝血因子是指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一组蛋白质,它们相互作用,在受伤时帮助止血。
凝血因子的功能是在伤口部位形成凝块,防止过多的出血。
以下是对一些常见凝血因子的详细解释:1.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之一,它在凝血过程中转变为纤维素,形成凝块结构,起到止血的作用。
2. 凝血酶原(Prothrombin):凝血酶原是另一种重要的凝血因子,它可以转化为凝血酶,是凝血反应的关键酶。
凝血酶能够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进一步促进血液凝固。
3. 凝血酶(Thrombin):凝血酶是由凝血酶原转化而来的酶,它是凝血过程中最重要的酶。
凝血酶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可溶性的纤维蛋白,促进血小板聚集,以及激活其他凝血因子。
4. 血浆前凝血酶原激活物(Factor XII):血浆前凝血酶原激活物是凝血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它在受伤时会被活化,并开始启动凝血反应。
血浆前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其他凝血因子,引发凝血级联反应。
5. 血浆凝血因子VIII(Factor VIII)和IX(Factor IX):血浆凝血因子VIII和IX是凝血过程中的另外两个关键因子。
这两个因子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合物,然后被血浆凝血酶激活,最终促进纤维蛋白原的转化。
6. 血浆凝血因子V(Factor V)和X(Factor X):血浆凝血因子V和X是参与凝血过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因子。
血浆凝血因子V能够与血浆凝血因子X相互作用,促进凝血反应的进行。
7. 血浆凝血因子ⅩⅢ(Factor XIII):血浆凝血因子ⅩⅢ是凝血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凝血因子。
它参与着纤维蛋白的交联,使血块更加稳定,从而更好地修复伤口。
凝血因子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止血功能至关重要,任何凝血因子的缺陷或异常都可能导致出血或凝血异常的发生。
因此,对凝血因子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止血机制,还有助于治疗凝血相关疾病,以及指导临床上的血液凝固检测和诊断。
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大盘点
![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大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621471f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f.png)
临床常用止血药物大盘点止血药物众多,各种止血药因作用机制不同其适应证也不同。
血凝酶和凝血酶,一字之差,其作用靶点和用药方法却不同;同为巴曲酶,取自巴西矛头蝮蛇的不同亚种,其作用刚刚相反,具有止血作用的巴曲酶被称为血凝酶(巴曲亭、立芷雪),具有溶栓作用的巴曲酶又被称为去纤酶(东菱迪芙)。
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临床常用的止血药及作用特点。
止血药的作用机制01止血药也称促凝血药,主要作用于凝血过程。
这个过程是复杂的“瀑布反应”,多种凝血因子共同参与,一个因子依赖另一个因子,组成多蛋白催化复合物来完成。
基本效应是大量α-凝血酶及更大量的纤维蛋白生成,取代血小板血栓[1],使之更长久。
图片来源于网络常用止血药的分类02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酚磺乙胺(止血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使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
可用于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
垂体后叶素:含催产素和加压素,加压素有较强收缩血管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肺血管破裂所致的咯血、门静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急症, 还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不完全流产等引起的出血症状[4]。
卡巴洛克(肾上腺色腙):卡络柳钠是卡巴克络的水杨酸钠盐,卡络磺钠是卡巴克络的磺酸钠盐,其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促进受损毛细血管端回缩而止血。
主要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鼻出血、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咯血等。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局部可用于上消化道出血。
生长抑素: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主要用于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纤维蛋白酶原的激活因子,使纤维蛋白溶酶原不能被激活,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
氨基己酸:主要用于预防及治疗血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
如前列腺、尿道、肺、肝、肺、胰等内脏手术后的出血或者上消化道出血等;可作为血友病患者拔牙或口腔手术或月经过多的辅助治疗。
血凝酶说明书
![血凝酶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7c27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b.png)
血凝酶说明书血凝酶说明书1. 产品简介血凝酶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酶,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它是由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Ⅱ(俗称凝血酶原)激活生成的一种酶。
血凝酶在凝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结形成血块。
血凝酶主要用于临床实验室检验、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
它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无臭,易溶于水。
2. 产品性能- 分子式:C14H16N2O3S- 分子量:296.36- 外观: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 存储条件:密封,避光,存放在2-8摄氏度的干燥环境中3. 使用方法血凝酶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3.1 实验室检验在临床实验室中,血凝酶常用于血液凝固时间的检测。
具体操作如下:1. 取一定量的血样(静脉血或毛细血),放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的血凝酶溶液,并充分混匀。
3. 观察血液的凝固时间,通常以凝结开始的时间作为血凝酶活性的指标。
3.2 疾病诊断血凝酶在某些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对于一些出血疾病,血凝酶的活性可以反映患者凝血功能的异常程度。
通过测定血凝酶活性,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3 治疗辅助血凝酶在一些手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比如,对于某些具有手术缺陷的患者,可以通过注入血凝酶来辅助手术。
血凝酶可以促进血液的凝结,提高手术成功率。
4. 注意事项- 血凝酶仅限于专业人员使用,严禁自行操作。
- 使用血凝酶时请注意个人防护,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请勿使用过期或包装破损的产品。
- 存放血凝酶时,请注意密封,并存放在阴凉干燥的环境中。
- 如果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请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专业医生。
5. 包装规格- 10g/瓶- 50g/瓶6. 相关证书- 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产品认证报告以上所述即为血凝酶的说明书。
如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凝血常用指标解读
![凝血常用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b0b32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2.png)
凝血常用指标解读凝血常用指标是用来评估血液凝血功能的一组指标,包括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原活化时间(PT)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凝血状态,诊断凝血功能紊乱的疾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下面将介绍这些指标的具体含义和临床应用。
1.出血时间:出血时间是指皮肤或黏膜受到刺激后开始发生出血到停止出血的时间。
正常人的出血时间通常为2-9分钟。
若出血时间延长,可能是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或者是血管壁异常。
2.凝血酶原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活化状态的指标,反映了血液中凝血因子的活性。
正常血浆的APTT在25-35秒之间。
若APTT延长,可能表示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的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意味着凝血功能受损。
3.纤维蛋白原(FIB):FIB是血浆中主要的凝血蛋白,参与血栓形成的最终阶段。
正常成年人的FIB浓度在2-4g/L之间。
FIB浓度的升高可能与炎症、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相关;而FIB浓度的降低可能与肝脏疾病、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相关。
4.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活化状态的指标,正常情况下为11-14秒。
PT延长可能是由于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的缺陷,如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的合成异常。
5.凝血酶时间(TT):TT是指加入活化剂后,原本液体的血液变为凝块所需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为15-20秒。
TT的延长可能是凝血因子、凝血酶及其辅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的表现。
凝血功能紊乱是一种常见临床病症,常见于感染、肝病、恶性肿瘤、DIC、脾功能亢进等多种疾病。
通过上述常用指标的检测,我们可以准确评估病人的凝血功能,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和预后,并为治疗提供指导。
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凝血功能紊乱,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例如,对于凝血因子缺乏引起的凝血功能紊乱,可以给予相应缺乏的凝血因子补充,以增加凝血因子的活性,恢复凝血功能;对于凝血酶活性降低导致的凝血功能紊乱,可能需要使用凝血酶替代治疗;对于凝血酶原异常导致的凝血功能紊乱,可能需要进行基因治疗等手段。
血凝酶作用机制
![血凝酶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30a1ae5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d.png)
血凝酶作用机制血凝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蛋白,能够在人体内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血凝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包括凝血过程的启动、活化和凝块的形成等,下面我们就一一来分析。
首先,血凝酶的作用必须建立在血液凝固过程的基础上。
血液凝固是一种自我放大的过程,通常被分为三个阶段:血小板凝聚、凝血酶形成和凝块缩小。
这三个阶段中,凝血酶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凝血酶是一种由血凝酶和凝血酶原组成的多聚体。
在凝血酶原的作用下,血凝酶会释放出凝血酶,利用这种酶的催化作用来进行后面的凝血过程。
其次,凝血酶是由血浆中的凝血酶原(或称纤维蛋白原)激活而来。
凝血酶原是一种血浆中的高分子蛋白,长约7.2千个氨基酸,其中含有数个亚段,其中一段称为F1.2。
当机体受到内外界的刺激后,F1.2亚段可以被激活,形成凝血酶原激酶。
凝血酶原激酶是一种蛋白酶,可以将凝血酶原裂解为凝血酶。
血凝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血凝酶是一种能够促进刺激出凝血酶原激酶形成的酶类蛋白。
在纤维蛋白的作用下,血凝酶把纤维蛋白附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并通过磷酸脂的作用来诱导凝血酶原激酶的生成。
此外,血凝酶的作用可以消耗纤维蛋白原和负责凝块稳定的纤维连接蛋白,从而加速凝块的形成和收缩。
最后,血凝酶的分泌和功能调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组织因子是一种能够诱导血管损伤、引发炎症反应和形成公共路径的膜蛋白质,可以刺激内源性凝血酶原的激活,从而促进凝血过程。
而另一方面,组织因子通常也会促进纤溶过程的进行,从而平衡凝血和纤溶之间的作用。
综上所述,血凝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环节,影响凝血过程的启动、活化和凝块的形成等多方面。
这种酶类蛋白的作用对于人体的生理过程非常重要,但同时,过度激活血凝酶也会导致血栓形成、心脑血管病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血凝酶作用的研究,探究更为精确的调控机制和干预方法,从而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9b378e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1.png)
凝血功能各项指标解读凝血功能是人体在出血时迅速止血的机制,它包括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和凝血因子介导的病理过程。
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能够反映出人体止血机制的各个层面与环节的功能状态,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将就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的解读作一详细介绍。
1.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是评价外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通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Ⅰ、Ⅱ、Ⅴ、Ⅶ、Ⅹ和纤维蛋白原的功能。
INR是根据PT结果和特定的校正系数计算而得,它主要用于评估抗凝治疗的疗效。
正常情况下,PT为10-14秒,INR为0.8-1.2、如果PT和INR的结果增加,就可能表示有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价内源性凝血途径的指标,常用来检测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的功能。
正常情况下,APTT为25-36秒。
如果APTT延长,可能意味着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全。
3.凝血酶时间(TT):TT是评价凝血系统凝血酶生成的指标。
正常情况下,TT为14-21秒。
如果TT延长,可能意味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活性降低。
4.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最重要的凝血蛋白,它在出血时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
正常情况下,FIB的浓度为2-4g/L。
如果FIB浓度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5.凝血酶原活动(FⅡ):凝血酶原是凝血因子Ⅱ的前体,它在凝血级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FⅡ的活性为70-120%。
如果FⅡ活性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6.抗凝血酶Ⅲ(AT):AT是一种抑制凝血酶活性的血浆物质,它能抑制血栓的形成。
正常情况下,AT的活性为80-120%。
如果AT活性降低,可能表示凝血功能异常。
7.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维持血液凝固和修复血管损伤的主要细胞成分。
正常情况下,PLT的计数范围为150-400×10^9/L。
如果PLT计数减少,可能表示血小板功能异常或凝血系统发生了失调。
血凝酶简介
![血凝酶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0ad7e3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6.png)
血凝酶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血凝酶说明书o 3.1药品名称o 3.2英文名称o 3.3血凝酶的别名o 3.4分类o 3.5剂型o 3.6血凝酶的药理作用o 3.7血凝酶的药代动力学o 3.8血凝酶的适应证o 3.9血凝酶的禁忌证o 3.10注意事项o 3.11血凝酶的不良反应o 3.12血凝酶的用法用量o 3.13血凝酶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1拼音xuè níng méi2英文参考HemocoagulaseH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血凝酶说明书3.1药品名称血凝酶3.2英文名称Hemocoagulase3.3血凝酶的别名巴曲亭;蝮蛇血凝酶;立血止;立止拉血;立止血;凝血酵素;蛇毒促凝血酶;蛇毒凝血酶;蛇凝血素酶;蛇毒血凝酶;Botropase;Heamocogulase Agkistrodon;Hemocoagulasum;Reptilase3.4分类血液系统药物 > 促凝血药3.5剂型冻干粉针剂:1KU。
3.6血凝酶的药理作用蛇毒血凝蛇毒血凝酶是从巴西矛头蝮蛇(Brothrops atrox)的毒液中分离、精制而得的一种酶类止血剂,不含神经毒素及其他毒素。
血凝酶具有类凝血酶样作用,能促进血管破损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并释放一系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子3(PF3),使凝血因子Ⅰ降解生成纤维蛋白Ⅰ单体,进而交联聚合成难溶性纤维蛋白,促使出血部位的血栓形成和止血。
血凝酶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也不激活血管内凝血因子ⅩⅢ,因此,它促进的由纤维蛋白Ⅰ单体形成的复合物,易在体内被降解而不致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7血凝酶的药代动力学血凝酶可口服、局部应用,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及腹腔给药也可吸收。
静脉注射后5~10min起效,止血效应持续24h;肌内或皮下注射后20min起效,药效持续48h。
进入体内的酶被逐步代谢,降解产物随尿排出体外。
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
![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858d829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c9.png)
注射用血凝酶及其止血作用机制金有豫【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2(012)006【总页数】3页(P488-490)【作者】金有豫【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10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注射用血凝酶(hemocoagulase atrox for injection)是含有自巴西矛头蝮蛇(bothrops atrox)蛇毒的组分血凝酶和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简称Ⅹ因子激活物FⅩa)的蛇毒制剂,其起主要作用的是可广泛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临床各科室的出血和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1]。
为了合理使用注射用血凝酶,现将与血凝酶、磷脂依赖性凝血因子Ⅹ激活物和血液凝固等有关的基本慨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简述如下。
1 血凝酶1.1 与血凝酶有关的的几个基本概念当前,在有关蛇毒制剂的名称缺乏规范化管理而易于混淆,如毒蛇与蛇毒、巴曲酶与血凝酶和去纤酶、血凝酶与凝血酶以及去纤酶与降纤酶等。
如不注意,使用时易于出现差错。
为此,下面简述某些蛇毒制剂名称的来源及其基本概念。
关于这些情况已向有关部门反应和提出建议,据称可能将会对它们进行调整。
1.1.1 毒蛇与蛇毒:毒蛇按生物学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巴西的矛头蝮蛇的学名为Bothrops atrox(由Linnaeus于1758年命名),它生长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热带低地,见表1。
蛇毒的作用具有多样性,可分为神经毒、血液毒(促凝、抗凝)、混合毒。
表1 毒蛇的命名注:*来自人名,12世纪巴西生物学家João Moojen学名界门/亚门纲目/亚目科/亚科属种/亚种Bothrops atrox(Linnaeus,1758) 动物界脊索门/脊椎动物亚门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蝰科/响尾蛇亚科具窍蝮蛇属矛头种Bothrops atrox moojeni(Hoge,1966)动物界脊索门爬行纲有鳞目蝰科具窍蝮蛇属矛头种/moojeni *1.1.2 蛇毒与巴曲酶:1936年,奥地利维也纳学者V.Klobu Sitzky和其同事Konig 用硫酸铵、醋酸铅沉淀法及透析法的专利方法从巴西矛头蝮蛇(bathrops atrox)的毒液中分离、提纯而得到一种高纯度酶纤维蛋白原促凝蛋白酶(fibrinogen coagulant proteinase),原定名为凝酶(coagulase)。
凝血活酶组成的因子
![凝血活酶组成的因子](https://img.taocdn.com/s3/m/7112f5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1.png)
凝血活酶组成的因子凝血活酶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重要因子之一,它在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凝血活酶的定义、结构、功能和调控等方面进行介绍,旨在深入了解凝血活酶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一、凝血活酶的定义凝血活酶是一种酶,它能够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进而催化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液凝固。
凝血活酶是一种复合酶,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凝血酶、因子VIII和因子Va等。
二、凝血活酶的结构凝血活酶的结构复杂且多样,根据不同的凝血途径和活化方式,凝血活酶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
内源性凝血活酶主要由凝血酶和因子VIIIa组成,外源性凝血活酶主要由凝血酶和因子Va组成。
凝血活酶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催化活性和特异性。
三、凝血活酶的功能凝血活酶在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首先,凝血活酶能够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形成血栓。
其次,凝血活酶还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进一步增强血栓的稳定性。
此外,凝血活酶还能够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增强血栓形成的速度和强度。
四、凝血活酶的调控凝血活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一方面,凝血活酶的生成受到凝血酶原的激活和因子VIII/因子Va的参与。
另一方面,凝血活酶的活性受到抗凝血因子的抑制,如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抗凝血酶Ⅲ和蛋白C等。
这些调控机制保持了血液凝固过程的平衡,防止过度凝血和血栓形成。
凝血活酶作为血液凝固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催化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同时,凝血活酶还能够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增强血栓的稳定性。
凝血活酶的生成和活性受到多种调控机制的影响,保持了血液凝固过程的平衡。
深入了解凝血活酶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血液凝固的过程,并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止血与抗凝
![止血与抗凝](https://img.taocdn.com/s3/m/8a70dd83ad02de80d5d84008.png)
凝血因子作用机制中的注意点
凝血过程中因子Ⅹ的激活可以通过两种途径 内源性激活途径:只是损伤血管内膜或抽出血液
置于玻璃管内,完全依靠血浆内的凝血因子逐步 使因子Ⅹ激活从而发生凝血,由因子Ⅻ始动 外源性激活途径:依靠血管外组织释放的因子Ⅲ 来参与因子Ⅹ的激活的,如创伤出血后发生凝血 的情况,不完全靠血浆内凝血因子完成,由组织 因子始动
酚磺乙胺(止血敏)
该药通过促使血小板数目增加、增强其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 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同时,还可增强毛细血 管的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引起的出血 口服易吸收,也可肌注、静滴,静注1h作用达峰,作用维持4~6
小时,但对于原有高凝状态的患者,存在安全隐患,静注有发生 休克的报道 适用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鼻出血、眼底出血、颅内出血等。可 与维生素K并用。 酚磺乙胺:肌注或静脉注射,0.25-0.5g/次,2-3次/天
氨甲苯酸、氨基乙酸、氨甲环酸、抑肽酶
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从 而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用于纤溶性出血,如 脑、肺、子宫、甲状腺、肾上腺等外伤或手术 出血,以及紫癜等;用量过大时,可引起血栓 形成
氨甲环酸
氨甲环酸(AMCA)是目前广泛用于临床的抗纤溶酶药物。主要用于急 慢性、局限性或全身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器官或腺体出 血,如肺、肝、胰、肾上腺、甲状腺、前列腺等手术后出血及产后出 血、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因这些脏器及尿内存有较大 量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但对癌症出血、创伤出血及非纤维蛋白溶解 引起的出血无效
激活的血小板暴露特异性受体,加速凝血酶原的激活 及凝血酶的形成
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收缩,使血栓更加坚固, 止血更加完善
凝血六项解读
![凝血六项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ff49d6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7.png)
凝血六项是指对血液凝固功能的六个指标进行检测,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计数(PLT)。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凝血功能状态,对于诊断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等具有重要意义。
1. 凝血酶原时间(PT):PT是评估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主要反映凝血因子VII、X、V、II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
PT延长可能提示这些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常见于肝病、维生素K缺乏、抗凝药物使用等情况。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APTT是评估内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主要反映凝血因子XII、XI、IX、VIII、X、V、II和纤维蛋白原的活性。
APTT延长可能提示这些凝血因子的缺乏或功能异常,常见于肝病、凝血因子抑制物、抗凝药物使用等情况。
3. 凝血酶时间(TT):TT是评估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时间,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和功能。
TT延长可能提示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异常或功能异常,常见于肝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等情况。
4. 纤维蛋白原(FIB):FIB是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物质。
FIB减少可能提示出血倾向,常见于肝病、消耗性疾病等情况。
5. D-二聚体(D-D):D-D是血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重要指标。
D-D升高可能提示血栓形成或溶解增加,常见于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恶性肿瘤等情况。
6. 血小板计数(PLT):PLT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是血液凝固的重要因素。
PLT减少可能提示出血倾向,常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抑制等情况;PLT增多可能提示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常见于感染、炎症、肿瘤等情况。
以上就是对凝血六项的解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凝血活酶的组成
![凝血活酶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b3b6af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3.png)
凝血活酶的组成
关于凝血活酶的组成,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深奥问题。
凝血活酶是血液凝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我们、身体血细胞正常活动的必要组成物质。
凝血活酶主要由四种不同的生物酶组成,分别是纤维蛋白原活化酶、凝血酶、血小板凝集酶和细胞色素C活化酶。
这四种生物酷的组成有着其特殊性,为生命存在保驾护航着。
纤维蛋白原活化酶是最主要的一种凝血酶,其负责的功能主要是将凝血纤维蛋白原合成成可以用来发挥凝固作用的纤维蛋白专型,并促进血小板聚集。
凝血酶在血液凝固中同样重要,它可以催化血小板中的凝血酶,使血小板膜蛋白和纤维蛋白专型可以诱导纤维蛋白原结合形成一个强大的凝固纤维网点,用来维持和加强凝血。
血小板凝集酶活性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它们活化血小板囊泡膜上的半胱氨酸受体,有助于血小板聚集,进而可以维护血液凝固的正常运作。
最后,细胞色素C活化酶有帮助凝血纤维蛋白原低分子活性的作用,可以激活凝血纤维蛋白专型,以及凝血细胞因子的血液凝固作用。
以上就是有关凝血活酶的主要组成,这些生物酶负责新陈代谢、血液凝固等过程,生活中要注意维持一个健康的生活,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外面的污染,以及注意保持活力,以期能够保护血液中的凝血活酶,以支撑我们的身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于结扎止血困难的小血管、毛细血管、实质性脏器的出血及其他各种出血。
(1)小剂量(1~2U/次)用于防治各种出血,若因缺少凝血因子出血,本品只能作为辅助治疗。
(2)大剂量(50U/次)时可用作血液抗凝药。
用法
局部止血可喷雾或喷洒于创面;
消化道止血可口服或灌注。
静注、肌注、皮下注射也可局部用药。
(2)除紧急出血,妊娠未足3个月不应使用本品。
(1)含有类凝血酶和类凝血激酶两种成分。类凝血酶促使出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止血;类凝血激酶依靠血小板第Ⅲ因子激活,促使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也可活化因子V,并影响因子Ⅹ,因而对血液产生凝血和止血的双重作用。
(2)大剂量时,由于其具有较强的去纤维蛋白原作用,降低血液的纤维蛋白原,可使血液粘度和凝血性下降,可作为抗凝药应用。
凝血酶与血凝酶的主要区别
凝血酶与血凝酶二者均能起到显著的止血作用,临床应用广泛。然而,由于二者名称相似,临床使用中易产生混淆。为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先将凝血酶与血凝酶主要区别如下:
不同点
凝血酶
血凝酶
来源
健康人血、猪血
蝮蛇的毒液
类别
局部止血药
速效、长效、安全的止血药
药理机制
促使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止血。
不良反应
偶可致过敏反应,曾有致低热反应的报道。
偶见荨麻疹、焦虑、发汗、低血压及心率减慢等。
注意事项
(1)本品严禁血管内、肌肉或皮下注射,否则可能导致广泛性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合使用。
(4)本品在使用时要新鲜配制
(1)本品禁忌症包括:对本药或同类药物过敏者,有血栓或栓塞史者,血液病所致的出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