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发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的宏观审视 章开沅先生提出,纪念辛亥革命要看三个“一百年”,即辛亥革命前的一百年、辛亥革命后 的一百年和未来的一百年。章开沅先生还寄语青年学子:“前面的两个一百年都是前人做的 事业,而未来的一百年是我们的事情。当然,主要是你们青年人的事情。”“未来的一百年, 世界往何处去?人类往何处去?中国往何处去?”唐德刚先生提出,清末由帝国转为民国的 社会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笔者试名之 曰历史三峡’。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三峡,大致也要历时两百年 。宏观审视辛亥革命,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上述三个“一百年”、三个“往何处去”和通过 “历史三峡”等重大战略问题。我曾经提出,当前许多重大战略问题是属于深层次、高难度、 长时段和跨学科的,是需要改革胆识、社会责任、全球眼光、战略信心、政治智慧、创新思 维、深刻洞察力和“理论渗透观察”加以解决的。例如,为什么上世纪中国包括辛亥革命在 内的三次伟大革命迅速带来了政权变化或经济繁荣,而随后中国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和中国人 的全面自由发展却步履艰难缓慢?为什么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身上出现了急功近利、口是心 非、言行不符、弄虚作假、道德滑坡和精神危机,如何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我们的国民素质? 对于这类重大战略问题,我们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在坚定 不移地解放思想和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仅要从经济或政治的表层去思考、研究和解决,还 要从社会、文化或国民性的深层去思考、研究和解决;不仅要从科学或技术的低层去思考、 研究和解决,还要从哲学或信仰的高层去思考、研究和解决;不仅要运用和体现我们策略上 的小眼光小思考小聪明小目标,还要运用和体现我们战略上的大视野大思路大智慧大理想; 不仅需要机不可失和时不再来的紧迫意识,还需要长期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 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革命党者,以扑灭现政府为目的者也。而现政府者,制造 革命党之一大工场也。”也有人指出,正是清政府的颟顸与极端顽固,最后成就了辛亥革命的“激 进”。 孙中山认为,革命是万不得已的事情,而且不能一直革下去。孙中山也想通过代价和破坏少些的改革 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但通过上书李鸿章而极度失望,意识到不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不进行一场民主革 命,就无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因此,孙中山才被迫走上了革命道路。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人提出,清末废科举是一项过于极端的举措。科举的废除使 知识精英流落到社会,成为帕森斯所说的自由流动资源,他们不必再听命于朝廷,与朝廷的关系越来 越疏离。正是这种疏离关系与其他因素凑合在一起,爆发了突如其来的辛亥革命。 周锡瑞先生在《改良与革命》一书中指出,精英阶层在新政中捞足了好处,利益大大扩张,但新政带 来的苛捐杂税和通货膨胀,却要让底层社会来承担。广大民众成为改革的牺牲品,他们普遍对新政不 满,逐渐形成了民间的革命力量。这也使革命的爆发成为历史的必然。
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 作业
• • • • 星期三 7-8节 学号:134140454 姓名:董建宏 序号:12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辛亥革命为何爆发
辛亥革命为何爆发
辛亥革命爆发的偶然与必然 清政府在推出“皇族内阁”后不久,就宣布将各省原已准交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 “收归国有”。不少地方展开了保路斗争,其中四川最为激烈,清政府逮捕了领 导保路的绅商首领,并在成都开枪打死30余名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者,从而成为 辛亥革命的导火线。立宪派在绝望中宣称:“国内政治已无可为,政府已彰明较 著不要人民了,吾人欲救中国,舍革命无他法。”亨廷顿在《变动社会的政治秩 序》中认为:“每一个未被吸收到政治体系中的社会阶级都具有潜在的革命 性……挫败一个集团的要求并拒不给它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有可能迫使它变成 革命的集团。”“革命必定意味着许多集团都对现存秩序怀有不满情绪。革命是 社会‘多方面功能失调’的产物。”清政府拒不给立宪派参与政治体系的机会, 使立宪派对现存秩序怀有不满情绪,并最终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辛亥革命评价争论辨析 辛亥革命是政权更替的革命,历史上凡是涉及政权更替,往往更容易见仁见智,有时还十 分敏感。近些年来受“告别革命”论的影响,有人公开贬低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认为辛 亥革命是“改朝换代”,是“假革命”。“革命不如立宪,立宪不如维新,维新不如洋 务”。也有人提出“革命是告别不了的”,只要革命的因素存在,就会产生革命。辛亥革 命后孙中山想告别革命,从事铁路建设,但他告别不了,所以二次、三次革命,最后“革 命尚未成功”。 辛亥革命尽管有很大局限,也有负面因素和失败之处,但对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一定要充 分肯定。辛亥革命不仅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此后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会失去民心而迅速垮台,而且对 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没有辛亥革命,便没有五四运动及以后历 史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 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孙中山及其一派人领导的辛 亥革命,是人类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一次。”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是中国民主革命派的旗帜”和“伟大领袖”。林伯渠同志回忆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 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 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的经验中,发现了这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杨尚昆同 志指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 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以后的一系列历史发展开辟了道路。”也有人提出,辛亥 革命为其后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 了经验,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