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基本常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器与陶瓷纹饰的渊源
南京博物院资深研究员、著名古陶瓷专家张浦生先生在接受《艺术市场》记者采访时说:“关于纹饰来源的追溯,比如最早的彩绘瓷诞生于公元4世纪的六朝初期(孙吴时期),但其纹饰却源于汉代的漆器、丝绸、铜器等器物。
”(参见《艺术市场》2004年第1期)
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世荣先生在《长沙窑作品集》中认为:“长沙窑‘釉下彩’瓷渊源于汉代漆器”。
周先生还以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中附带的陶胎漆器为例进行了论证。
笔者在收藏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两位专家的观点是客观的、有理有据的、毋庸置疑的。
在中国的工艺发展史上,四川地区的陶瓷器、漆器和青铜器的生产历史都很长,且十分发达。
早在5000年以前,处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蜀人就已经大量地使用陶器了。
后来的考古人员在岷江、沱江、涪江及其支系的一些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印有各种纹饰的陶片。
距今4000年左右,成都地区就进入到了青铜时代,三星堆文化遗址和金沙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物和其他文物,总体上展现了古蜀国历史的辉煌。
在成都曾出土了一件战国铜壶,其纹饰表现的是一幅十分形象的桑女采桑图,这说明了至少在战国时期,成都已有了丝绸纺织业。
到了汉代,成都已成为全国丝织业最先进的地区之一,产品不仅在国内“覆衣天下”,而且还远销西方。
生漆技艺是我国古代的独特工艺,而商周时期的蜀地,生漆使用技术和漆器工艺已十分的高超。
到了汉代,蜀地漆器已达到全国的最高水平,在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凤凰山、贵州清镇、朝鲜平壤、蒙古诺音乌拉等地区都出土了此时期蜀地制造的漆器。
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前会长,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冯先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一书中指出:“瓷器烧成于东汉”,并在《汉代墓葬、遗址出土瓷器登记表》中列出了四川五个出土瓷器的地方。
冯先生还在书中指出,四川忠县蜀汉后期崖墓曾出土有一件属于邛窑的口沿饰有几组褐色点彩的青瓷碗。
这表明褐彩的产生与使用并非越窑首先发明创用的。
这就是说,邛窑有可能是首先发明和使用褐色点彩的。
因此,借鉴其他产品的装饰风格的器物就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从战国时期到宋代,四川都有用生漆装饰的陶器和瓷器物品的出现。
笔者在几年前,曾目睹一只圆口陶罐和一只长颈罐(图一、图二),两罐均为灰黄色陶胎,火候不高,用指头击之,声音低沉,均使用黑色和红色生漆装饰,图案为几何纹,具有战国装饰纹样特征。
据拥有此罐的主人说,两罐刚买到时,漆亮如新,颜色鲜美,但不久之后,漆皮龟裂,品相大损。
原因在于漆罐出土后,由潮湿且与空气隔绝的环境一下子变为裸露在相对干燥的空气之中就变成了这样。
有一次,笔者与朋友一道在成都文物市场上逛地摊,又发现了一只典型的汉代黑漆翻唇圆口高温深灰色陶罐(图三),遗憾的是漆面剥落严重,只剩下上面一小部分。
因为价格便宜,且具文物研究价值,我便让朋友买下收藏了。
随后,我有幸在成都文物古玩市场上,买到了一件髹漆陶胎香炉(图四、图五)。
关于此件器物,笔者曾在雅昌艺术网上请教过许多藏友,均不认识。
后来笔者查到沈福文先生的《中国漆艺美术史》一书中曾有记裁,笔者认为:此陶罐系红色胎,是唐宋时期邛窑陶瓷器所普遍具有的胎色,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所用“蓝绿漆”在古代四川和江南一带极为盛行;宋代民用髹漆工艺普遍发展,出现专门制造漆器的“行”。
这件钵形香炉工艺特点表明是“犀皮行”的作品。
宋代犀皮漆器,属一般的普及品,其装饰方法,成本低廉,制作简便。
据史载,宋代漆器,“黄金为胎者,盖大内物也。
民间有银胎、灰胎(即陶胎),亦无不精妙。
近因……盖利其金,殊不知金胎少,而灰胎多……毁剥略尽”。
此罐纹样系龟背纹,属于犀皮斑纹类(包括龟背纹、虎皮纹、菠萝纹、桦木斑纹等),其方法是“填漆磨显”即先髹色漆,使之出现理想之裂纹,然后,再磨金或银即用金粉或银粉装饰。
于是,将此件珍稀物品暂定为:“宋代蓝绿色髹漆磨金龟背纹陶胎钵形香炉”。
由于没有见过相关实物资料,现将此物及其观点公诸于世,在更大范围里请教于同行之人,以免误识。
前不久,在一古玩市场上,一个商贩拿出一个十二生肖的鼠头人形俑(图六、图七),请教笔者为何物,“张老师,你看是什么东西?有人说是‘景泰蓝的前身’。
”笔者笑着摇头予以否定,说:“此胎是髹漆雕填工艺的作品,是先高温烧制好素瓷胎,涂上绿沉漆,再雕刻阴文纹样后,将铜丝和细银条镶嵌于纹路之中而成,鼠首人身,形象生动,造型挺拔,工艺技术水平要求高,制作过程复杂,是一件难得的极有美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珍贵宋代工艺品。
”贩子一听笔者说完,就感慨地说:“此物原是一对,另一只卖给了送仙桥的一个古玩商店,只卖了400块钱。
”笔者本来有意以800左右将此物买下,怎奈当时有一成都的雅昌艺术网网友在场,也听了笔者对这件鼠俑的评价,便捷足先登,抢先用2000块钱买了去。
不仅如此,随后他还去送仙桥将另一件鼠俑买了。
此事过后,笔者还暗自后悔,干吗要向别人“竹筒倒豆子”而使自己白白损失一件上好的艺术品!
在笔者长期的收藏、研究中,仅亲眼所目睹的上述几件用生漆来美化和装饰陶器和瓷器的器物,就足以说明张浦生先生和周世荣先生的观点是正确的。
此外,在邛窑瓷器的彩绘纹饰上,笔者还发现了与汉代纹饰一脉相传的物证:一件邛窑青瓷六系大酒罐(图八、图九)上的褐色彩绘纹饰竟然是汉代四川名扬海外的青铜摇钱树,其画面宏大,彩绘丰满,大手笔、大写意的表现手法,实属罕见。
笔者以为,上述几件四川古代陶瓷器物都是研究四川古代工艺美术发展史的难得实物资料,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收藏实践使笔者认识到:古代陶瓷与古代漆器、丝绸、铜器等艺术品都是艺术的载体和结晶,彼此都是相通的。
喜爱古代陶瓷收藏的朋友,应多花一些时间,尽可能多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古代漆器、丝绸、铜器、石雕、玉雕、壁画、木雕、字画等艺术品和绘画作品的相关知识,对于收藏古代陶瓷精品也是大有好处的。
(编中国收藏发表于:2006-4-28 10:26:15
我认识的一位古玩家,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通过包衣来鉴别古玩。
这当然有一定的局限性,有时会有失偏颇,却在民间收藏活动的实际中很实用。
无论是什么古旧的物件,都会有一层或几层包衣。
这也是物件经历的见证。
包衣的种类和他所处的环境关系密切,认识包衣要有悟性。
包衣大体可分为三种。
一种是在玉质比较坚实的玉器表面形成的一层明亮牢固的包衣,这种包衣一经摩擦,即产生较亮的光泽。
第二种就是有珠光或者叫舍利光的包衣,这种包衣没有上千年不能形成,最为名贵,并且稀少。
其形成原因我理解是原玉器经过手工抛光,在抛光面上没受到融蚀前就形成了包衣,因此看起来比其他地方更明亮。
三是在人的经常把玩和擦拭的情况下,由于人的汗液、油脂与细小灰尘所形成的包衣,不洁净,乌黑发亮,俗称和尚光,与在密闭环境下,所形成的洁净精光四溢的宝光,有很大不同,人们多不喜欢。
对于包衣的理解,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热容量大的固体物质,特别是玉石,在自然环境下,由于早晚温差会在表面形成露水。
露水可以吸附空气当中的微粒。
天长日久的干湿交替,在固体表面水与微粒形成一层化学上称为胶体的物质。
这层物质的形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组成成分不同。
有的透明,有的混浊。
如果周围环境发生扰动,包衣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甚至一些细小的杂质也会被包裹在里面。
胶体的附着能力很强,又是日积月累。
用棉布等细软之物擦拭,不容易擦掉,而且有类似抛光的作用,越擦越亮,泛出温润的油脂光泽、类似珍珠的光泽,柔美光亮,精光内含,这就是珠光、宝光、舍利光。
如果用鬃刷长时间盘刷,组成包衣的那些微小颗粒就会弥漫的空气中,久久不散,这就是宝气,味甘咸柔和。
这样的古玉往往让人爱不释手。
在没有形成包衣的条件下,或者包衣作用的过程没有其他作用强烈时,则包衣过程与酸碱盐的腐蚀过程同时进行。
哪一种过程更强烈,其表面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就偏向于哪一种结果。
酸碱盐的腐蚀作用过于强烈,则不能形成有宝光的包衣,表现为融蚀现象。
多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以鸡骨白为主的受沁层,比较常见,也多有仿造。
二是而未受腐蚀的地方,保留着玉的原本质特征和包衣,则称为“开窗”。
由于玉石质地的不同,松软的部位,容易受酸碱盐的腐蚀,腐蚀作用强烈,有的甚至从内部开始出现钙化、分化,而形成内大外小的孔洞。
在质地坚硬密实的部位,则可以不受侵蚀。
古玉包衣出土后有的由于富含铁质,而出现氧化的现象,这不足为奇。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往往由于自然和人为扰动下,有多种情况交替反复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
表现出多层包衣,包衣熔融重新凝结,甚至包衣消融而表现为酸碱盐的腐蚀作用。
在古玉上的白化现象较为普遍,我理解这是由于外界的酸性物质,造成玉中所含的结晶水丧失所形成的。
古玉的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在玉器表面形成一层白雾状物质,这是古玉胞衣被酸性物质作用所生成的,没有伤及玉骨,只在玉的表面。
由于其形成时间较长,因此也比较坚实,不容易被轻易盘摸掉。
第二类是环境中酸性物质直接作用于玉质,由于在自然状况下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酸性物质会通过矿物晶格间的空隙进入玉中,并在里面积蓄与玉质某些成分反应,发生白化(有人也叫钙化或蛇纹石化)——玉质内的白色斑——在白色斑上出现小孔——形成外小内大的孔洞——孔洞足够大时可见针状晶体这样一个发展演化过程。
如果您收藏的真古玉有一定的数量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您都会看到。
以上两种情况通常人们叫鸡骨白。
我们如果理解了古玉的白化原理,就可以对症下药,搞好古玉真伪在白化这方面的鉴别了。
第一种情况,白化在玉的表面,不伤及玉玉骨。
第二种情况,白化一是从里向外;二是常同时伴随白化、白色斑、外小内大的孔洞、起皮等现象可以参考
玉,是古玉器收藏的必修课。
不能准确掌握什么是玉,玉器收藏就无从谈起。
玉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
谈到古玉,首先要对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在一般人看来玉就是石头。
以矿物学分类,玉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也称软玉。
还有一种是单链状硅酸盐碱性单斜辉石,又叫硬玉(如翡翠)。
中国传统的古玉大多是软玉,包括新疆玉,岫玉等,只是在清代初年吴三桂追击南明永历皇帝进入并控制了云南及缅甸北部盛产翡翠的矿区之后,硬玉才正式进入中国并流行起来。
笔者比较赞同采用玉----石之美者的广义概念。
因为,在漫长的中华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真正大量使用翡翠、和阗玉的时期很短暂。
在许多科学发掘中出土的大量古玉器,都很难确定玉石具体出处。
由于古代受交通、政治、商贸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古玉器的制作多为就地取材。
由于软玉是键状硅酸盐中的角闪石组成的非均衡体,因此,用肉眼观察就可以判别。
在受侵蚀较重的部位可以看到链绳状、羽毛状的结晶体,未受沁的地方可以透亮看到色彩不均衡的矿物分布。
广义的玉,可以划分硬玉、软玉和其它天然玉石。
硬玉通常指翡翠,是一种天然矿石,色彩以绿色、红色为主。
红色为翡,绿色为翠,故名翡翠。
这里不作叙述。
国内玉常见的其他玉种按产地分有新疆和田玉、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玉等,其中以新疆和田玉最为名贵,称为软玉,其主要成分为钙镁硅酸盐。
和田玉在中国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作为进贡皇帝的珍品,它被赋予了权力、地位、财富、神权的内涵,是中国玉石文化的主体。
和田玉质地十分细腻,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
和田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和碧玉,以羊脂白玉为其上好之品。
黄玉、碧玉要注意与同名的矿物名称区别开。
品种按成因产状分山料玉、仔料玉和山流
水玉。
其它天然玉石按矿物组成和外部特征分有:黄玉、欧泊、玛瑙、绿松石、孔雀石、蛇纹石玉、石英岩玉、青金岩、独山玉、透闪石、阳起石、硅孔雀石、查罗石、橄榄石、锆石、尖晶石、电气石、石榴子石、月光石、日光石、光谱石、萤石、透辉石、方柱石、冰洲石、黝帘石、辰砂、雄黄、黄铁矿、磷灰石、钇铝榴石、澳玉、虎睛石、东陵石、京白玉、马来西亚玉、菱锰矿、钨钢石、梅花玉、百合玉、汉白玉、丁香紫、京粉翠、蜜蜡黄玉、菊花石、碧玉等。
一般来说玉质以白玉(特别是新疆产的羊脂白玉)为上,黄玉次之,青玉再次,杂玉为下。
近年来俄罗斯玉、阿富汗玉进入了我国市场。
伪品多用劣质的辽宁岫玉、陕西蓝田玉、河南独山
收藏古瓷,首先要对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有所了解,因为各个时期陶瓷器都有不同的特征,无论在造型、花纹、胎釉、款识以及制作工艺方面都存在一个由早到晚的演变过程,这是鉴别古陶瓷的基础。
鉴别时可以从器形、胎质、纹饰、款识、底足等五个方面进行识别。
一看器形。
陶瓷鉴定,造型是一个重要依据。
它有明显的时代性,直接反映出不同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观。
如此次鉴宝会上的第一件宝物———兰溪一位藏友提供的宋代白瓷碗,敞口平底造型、碗中刻花浮雕莲瓣纹都体现了当时的审美风格。
加上宋代生产白瓷窑系多见,但在色泽上偏黄,这是与其他时期白瓷最大的不同之处。
二看胎质。
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
陶瓷是火和泥的艺术,随着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胎骨的质量越往后期,质地越细腻,上釉的工艺方法也越多。
这使得每个时期烧制的釉彩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三看纹饰。
瓷器上的纹饰有着明显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中国古代陶瓷纹饰繁多,但按类别可分为人物、动物、植物和装饰四大类。
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
这就需要藏者对我国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
四看款识。
款识也叫年款。
在一些瓷器的器皿底中央、器皿中部或口缘等部位,书写着某某皇帝的年号等,有“官窑”款、“民窑”款之分。
这些款识表示某个朝代生产的器物,不同朝代使用的颜料不同,其成色也不一样。
款识的识别,是古陶瓷鉴定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看底足。
因各时期的烧制工艺不同,在烧制时支撑的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使得陶瓷器皿的底足部位有着明显的差异,底足因为有支撑物,凹凸点不同,有的上釉、有的无釉彩。
这些都是鉴别瓷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叶佩兰说,要把握上述五个方面,所要涉及的知识内容是方方面面的。
但最为重要的是实践,特别是时下一些“高仿”古瓷的出现,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就需要多看,看书、看实物、看真品也看仿品;通过到博物馆、文物商店,逛古玩市场,多摸多看多学。
一些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就是这个原因。
\
民间收藏者对藏品的口头评价经常用“品相”和“路份”来描述和判断一件藏品的价值,“品相”即是指器物的造型比例,保存的完好程度,以及胎质、绘图、款识等综合美学评价,而
“路份”则通常是对器物是否属于高雅玩物的评价。
对瓷器而言,行里有句口头禅:买立不买倒,买大不买小。
“立”则指用来摆设的器物,叫做“摆件”,“倒”则指碗、碟、盆等生活器物。
就是说“摆件”瓷器的档次要高于生活瓷器。
作为摆件,它本身就以艺术欣赏价值为主,这决定了它的艺术性要远远大于实用性,所以摆件的制作工艺、胎质包括绘图、题款等更讲究、更完善。
另外,大型器物的价值往往要高于小型器物。
大型器物制作难度大,承载的艺术内容更加丰富,且不易保存,存世量也更少。
当然具体器物还要具体分析,这里只是就一般规律而言。
因为自古藏家就喜爱青花,流传下来的出自官窑、品相完好的器物大多已沉淀在藏家手中,如今市场上已难得一见,特别是在民间,要想找到一件高“路份”的官窑青花精品并非易事,就是见到了,价位也会高得一般人难以承受。
所以近几年民窑的、品相尚好的器物越来越受到藏家关注,且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升温,但同时做假做旧的也就出现了。
过去以为民窑瓷器没人仿冒,这种观念也要改改了。
因此,购买之前还要多掌握一些识别的要领。
虽然民窑瓷器没有款识,判断历史年限缺乏准确的依据,但一般来说,判断一件瓷器是否是古物,胎质、画工、器型等都是有据可依的。
元、明的瓷器留存在民间的非常稀少,我们以目前市场上仿冒最多的清朝几个重要时期的瓷器为例:
顺治瓷器处于明清过渡期,造型、胎釉、纹饰都具有鲜明的过渡特征,如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物外部釉色酷似卵青。
这时期新出现的器型有短颈溜肩筒瓶、龙纹筒花觚、大口观音尊等。
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绘画显示粗犷豪放的特征,民间青花盘碗常画一片树叶或一多孔石,伴有题词。
顺治瓷器款识,民窑多写干支纪年款,也有“玉堂佳器”等吉祥款识。
黄釉口(也叫黄酱釉)是顺治时期青花瓷器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器物的口沿或底部沿口呈现黄褐色。
康熙瓷器胎体厚重,同样大小的瓷器与清代其他时期瓷器相比更重一些。
康熙青花以青翠的“翠毛蓝”为代表,主流是青翠浓艳,层次分明。
康熙瓷器绘画早期多是线条粗放,布满器物全身,中晚期受画坛“四王”影响,山水楼阁、诗文辞赋以及人物故事等大量出现。
康熙瓷器器口施加含粉的白釉以及器里釉色与器物釉面基本保持一致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雍正青花瓷器的釉面有白色和青白色,有的积釉较厚,有云雾状的效果,因此被称作“唾沫釉”。
款识上民窑字体草率,多用吉祥话。
这个时期兴起一种从器物外延伸到器物内的画法,叫“过墙花”。
到了乾隆朝,出现大量造型奇巧的新器物,如香熏、如意、转心转颈的瓶类琢器等,用于把玩。
乾隆青花釉面均匀肥腴,仔细观察会发现有轻微的波浪釉。
款识以篆书为主,也有楷书。
民窑题款字体草率,有的只写半边字,叫作“草记款”。
收藏之前多读书,掌握一定的要领是必要的,但准确的断代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做到的,还需要大量的接触器物。
一般来讲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特征,不至于买到仿品伪品就可以了。
实在把握不好的就当新的侃价,在侃价的过程中也能从出价人的态度上做出判断。
前不久有
人带来一本某人近几年来收藏的藏品图片册子,号称都是钧窑、定窑等著名窑口的器物,这么多精品怎么可能在几年间尽落一人囊中?况且有的明显是某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不用看就知道是仿品。
所以,有时候常识就可以帮助做出理性的判断。
收藏要有平常心
根据我自己搞收藏多年的体会,无论收藏什么器物,关键在于发自内心的喜爱,而不仅仅是趋利行为。
趋利必然会患得患失,越是患得患失,越容易与宝物失之交臂;尤其不能有投机取巧心理,越是想捡便宜,越是容易吃亏上当。
真正喜欢一门艺术品,就会下功夫去钻研,会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积累经验,或许不经意间就有了可喜的收获。
比如,我收藏的一件青花瓷墩(见上图),就是五年前高出市场价格从一位老人手中购买的。
因为真心喜欢,尽管当时价格较高,还是借钱买下,收藏至今,其价值已远远高出当时出价的几倍。
另有一件民窑瓷罐,虽然器型不完整(瓶颈显短,估计是有冲口,被截去一部分),但胎质、画工都不错,可以判定是康熙年间的民窑精品,四年前花6000元买下,现在有人出价4万,没有舍得出手(见左图)。
总之,清花瓷器的收藏随着大势走热,行情越来越好,即使是民间器物,一件品相完好的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目前至少也要几万甚至十几万。
要做青花瓷器收藏,除了多阅读一些书籍杂志外,更重要的还要多接触器物,积累第一手的经验。
特别是对档次较高、价值贵重的瓷器,最好要有专业人士“掌眼”,切不可凭着感觉或者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盲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