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实验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DTA(0.01%),Triton X-100(0.1~1%) (4)抗体稀释液中蛋白质浓度:稀释液中含无关蛋白质可以减少抗体的
非特异吸附,常用牛血清白蛋白 (5)防腐剂:微生物生长会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稀释液和抗体液中加入
适量的叠氮钠或硫柳汞以防腐 (6)温度和时间:较高的反应温度(37℃)可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低温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率的提高 (7)洗涤:除去未结合抗原或抗体,除去非特异性吸附造成的背景染色。
选用自来水、生理盐水或PBS等,加去污剂并在洗涤过程中加以振摇
10
荧光素
1,异硫氰酸荧光黄(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黄色、橙黄色或褐黄色结晶粉末,最大吸收光谱为490~ 495 nm,最大发射光谱为520~530 nm,呈现明亮的黄绿 色荧光。最常用。
3.常用的固定方法--浸入法和灌注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组织新鲜 勿干燥 体积适中 固定液足够(>20倍) 5
抗体
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特性比较:
1. 均一性 2. 稳定性 3. 特异性 4. 重复性 5. 沉淀反应
6
荧光素标记抗体
能够产生荧光并能作为染料的化合物称 为荧光色素。必备条件: ③ 荧光颜色与背景组织的自发荧光颜色对
11
染色注意事项
(1)在湿盒内进行,以免标本上的试剂干燥。 (2)酸碱度以接近体液环境为宜(PH 7.4左右) (3)组织细胞要求新鲜,最好使用冷冻切片,固定
存档标本要求组织结构完好。 (4)切片经染色后,应及时观察并照相。切片在4℃
冰箱内过夜,其荧光强度将减弱约30%。 (5)调整抗体稀释度以获得最佳染色效果,以背景
3
免疫组化实验标本
• 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 • 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
片)。 • 石蜡切片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
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 长期存档;
4
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1.固定的作用--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性和内源性酶
活性,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 水溶性抗原,防止抗原弥散。
8
染色的基本程序
①标记抗体与标本中抗原反应结合; ②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成分; ③直接观察结果;或显色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9
反应条件
抗原抗体结合属于可逆性反应,具有共性的反应条件: (1)PH:中性及弱硷性条件(PH 7~8)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2)离子强度:0.01~0.02 M的低离于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去污剂:有利于复合物的形成,常用的非离子型去污剂有吐温-20,
2.选择最佳固定液的标准:保持组织形态结构;保存抗原性。
(1)醛类固定剂:穿透性较强,收缩性小,是常用的固定剂。如10%中 性福尔马林液、4%多聚甲醛缓冲液、戊二醛-甲醛液、乙酸-甲醛液 等。
(2)非醛类固定剂:适用于多肽类激素的组织固定,常与戊二醛或多聚 甲醛混合使用。
(3)丙酸及醇类固定剂:沉淀蛋白质和糖,保存抗原性较好。但对低分 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的保存效果较差,和其它试剂混合使 用加以解决,如加冰乙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ABC)
• 原理: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2抗体和生 物素标记的酶。其第1抗体不为标记物所标记,生物素标 记的第2抗体与ABC复合物相连接。ABC复合物是将过氧化 物酶结合在生物素上,再将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物与 过量的抗生物素蛋白反应而制备的。常用:
• ABC-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通用的系统,使用范围广
• ABC-AP 碱性磷酸酶:灵敏度比较高,染色密度较低
• ABC-GO 葡萄糖氧化酶:灵敏度较低,适用于组织内源性 HRP或者AP含量比较高的组织,常与HRP或者AP系统配合进 行双染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 isothiocyante,TRITC)紫红色粉未,较稳定,最大吸收 光谱550nm,最大发射光谱620nm,呈橙红色荧光,与FITC 发射的黄绿色荧光对比鲜明。
3.四乙基罗丹明(tetraethylrhodamine B 200,RB200) 褐红色粉未,最大吸收光谱570 nm,最大发射光谱596~ 600nm,呈橙红色荧光。价廉。
非特异性染色最小为标准,对每一批抗体必须试验 摸索,找出最佳稀释度。 (6)所购抗体应及早使用,尽量减少抗体溶液的冻 融次数。
12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酶标抗体法
• 通过共价键将酶结合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 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 不溶性产物,于显微镜下进行细胞或组织表面 或内部某种抗原成分定位观察。
免疫百度文库化实验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 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 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 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 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 化学。
2
最突出的优点
•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把结构与功能及代谢 结合起来,在微观世界原位地确定组织及 细胞结构的化学成分,达到方法统一,定 性可靠,定位准确,定量可能。
比鲜明,能清晰判断结果。 ④ 结合抗体蛋白后对抗体的免疫学性
质和生化性质无影响,用于活体内标记, 结合物应无毒,附加抗原性小。
7
常用的染色方法
•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 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
• 按标记物定位于抗原所在部位的手段,则 可将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为直接 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连 法等。每进行一步结合反应。都会产生一 次阳性结果的放大效应。敏感性由高到低 依次为桥连法、间接法、直接法。
• 常用的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 酸酶(ALP)及葡萄糖氧化酶(GOD)等。
• 优点:与免疫荧光技术相比,终产物可在普通 光镜下观察,切片能够长久保存,经锇酸处理 后,电子密度增强,可用于电镜观察。
14
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技术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
非特异吸附,常用牛血清白蛋白 (5)防腐剂:微生物生长会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稀释液和抗体液中加入
适量的叠氮钠或硫柳汞以防腐 (6)温度和时间:较高的反应温度(37℃)可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低温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率的提高 (7)洗涤:除去未结合抗原或抗体,除去非特异性吸附造成的背景染色。
选用自来水、生理盐水或PBS等,加去污剂并在洗涤过程中加以振摇
10
荧光素
1,异硫氰酸荧光黄(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 黄色、橙黄色或褐黄色结晶粉末,最大吸收光谱为490~ 495 nm,最大发射光谱为520~530 nm,呈现明亮的黄绿 色荧光。最常用。
3.常用的固定方法--浸入法和灌注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组织新鲜 勿干燥 体积适中 固定液足够(>20倍) 5
抗体
常用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特性比较:
1. 均一性 2. 稳定性 3. 特异性 4. 重复性 5. 沉淀反应
6
荧光素标记抗体
能够产生荧光并能作为染料的化合物称 为荧光色素。必备条件: ③ 荧光颜色与背景组织的自发荧光颜色对
11
染色注意事项
(1)在湿盒内进行,以免标本上的试剂干燥。 (2)酸碱度以接近体液环境为宜(PH 7.4左右) (3)组织细胞要求新鲜,最好使用冷冻切片,固定
存档标本要求组织结构完好。 (4)切片经染色后,应及时观察并照相。切片在4℃
冰箱内过夜,其荧光强度将减弱约30%。 (5)调整抗体稀释度以获得最佳染色效果,以背景
3
免疫组化实验标本
• 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 • 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
片)。 • 石蜡切片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
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 长期存档;
4
细胞和组织的固定
1.固定的作用--使细胞内蛋白质凝固、终止或抑制外源性和内源性酶
活性,最大限度地保存细胞和组织的抗原性,使水溶性抗原转变为非 水溶性抗原,防止抗原弥散。
8
染色的基本程序
①标记抗体与标本中抗原反应结合; ②用缓冲液洗去未结合的成分; ③直接观察结果;或显色后再用显微镜观察。
9
反应条件
抗原抗体结合属于可逆性反应,具有共性的反应条件: (1)PH:中性及弱硷性条件(PH 7~8)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2)离子强度:0.01~0.02 M的低离于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 (3)去污剂:有利于复合物的形成,常用的非离子型去污剂有吐温-20,
2.选择最佳固定液的标准:保持组织形态结构;保存抗原性。
(1)醛类固定剂:穿透性较强,收缩性小,是常用的固定剂。如10%中 性福尔马林液、4%多聚甲醛缓冲液、戊二醛-甲醛液、乙酸-甲醛液 等。
(2)非醛类固定剂:适用于多肽类激素的组织固定,常与戊二醛或多聚 甲醛混合使用。
(3)丙酸及醇类固定剂:沉淀蛋白质和糖,保存抗原性较好。但对低分 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的保存效果较差,和其它试剂混合使 用加以解决,如加冰乙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ABC)
• 原理:利用抗生物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2抗体和生 物素标记的酶。其第1抗体不为标记物所标记,生物素标 记的第2抗体与ABC复合物相连接。ABC复合物是将过氧化 物酶结合在生物素上,再将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接物与 过量的抗生物素蛋白反应而制备的。常用:
• ABC-HRP 辣根过氧化物酶:最通用的系统,使用范围广
• ABC-AP 碱性磷酸酶:灵敏度比较高,染色密度较低
• ABC-GO 葡萄糖氧化酶:灵敏度较低,适用于组织内源性 HRP或者AP含量比较高的组织,常与HRP或者AP系统配合进 行双染
2.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etramethylrhodamine isothiocyante,TRITC)紫红色粉未,较稳定,最大吸收 光谱550nm,最大发射光谱620nm,呈橙红色荧光,与FITC 发射的黄绿色荧光对比鲜明。
3.四乙基罗丹明(tetraethylrhodamine B 200,RB200) 褐红色粉未,最大吸收光谱570 nm,最大发射光谱596~ 600nm,呈橙红色荧光。价廉。
非特异性染色最小为标准,对每一批抗体必须试验 摸索,找出最佳稀释度。 (6)所购抗体应及早使用,尽量减少抗体溶液的冻 融次数。
12
SUCCESS
THANK YOU
2019/6/13
酶标抗体法
• 通过共价键将酶结合在抗体上制成酶标抗体, 再借酶对底物的特异性催化作用,生成有色的 不溶性产物,于显微镜下进行细胞或组织表面 或内部某种抗原成分定位观察。
免疫百度文库化实验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的概念
利用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 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 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 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 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 化学。
2
最突出的优点
•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把结构与功能及代谢 结合起来,在微观世界原位地确定组织及 细胞结构的化学成分,达到方法统一,定 性可靠,定位准确,定量可能。
比鲜明,能清晰判断结果。 ④ 结合抗体蛋白后对抗体的免疫学性
质和生化性质无影响,用于活体内标记, 结合物应无毒,附加抗原性小。
7
常用的染色方法
•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 酶标法,亲和组织化学法
• 按标记物定位于抗原所在部位的手段,则 可将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为直接 法(一步法)、间接法(二步法)、桥连 法等。每进行一步结合反应。都会产生一 次阳性结果的放大效应。敏感性由高到低 依次为桥连法、间接法、直接法。
• 常用的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 酸酶(ALP)及葡萄糖氧化酶(GOD)等。
• 优点:与免疫荧光技术相比,终产物可在普通 光镜下观察,切片能够长久保存,经锇酸处理 后,电子密度增强,可用于电镜观察。
14
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技术 (avidin-biotin peroxidase comp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