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打造特色小镇的特点、难点与对策
![打造特色小镇的特点、难点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02b6e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e.png)
打造特色小镇的特点、难点与对策一、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
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 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4、以泛旅游为引擎与目标归宿拥有完善的城镇及旅游配套设施;拥有超越一般景区的较高品质的服务(包括旅游服务于公共服务)。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f2301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3b.png)
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分析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产业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分析几个特色小镇建设规划的成功案例,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和经验。
一、案例一:某文化小镇某文化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而闻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传统建筑和文化遗产,同时结合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小镇的整体布局和景观设计,使之与周边的历史遗迹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同时,该小镇还引入了一些文化创意产业,如手工艺品制作、传统工艺展示等,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吸引力。
其次,注重整体规划和景观设计,使小镇成为一个宜居宜游的地方。
最后,引入文化创意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案例二:某农业特色小镇某农业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农业大县,以其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农业文化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规划过程中,特别注重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该小镇的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小镇具备了独特的农业特色。
其次,通过打造独特的乡村风貌和农业体验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最后,引入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案例三:某生态特色小镇某生态特色小镇位于中国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而著名。
该小镇的建设规划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产业,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者。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https://img.taocdn.com/s3/m/9f6a1be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c.png)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逐渐成为人们疲惫都市生活中的一处宜居之地。
如何打造一个拥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特色小镇,并使其成为吸引游客和居民的热门目的地,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是打造现代特色小镇的首要任务。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只要善于发掘,就能够为小镇注入独特的魅力。
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挖掘出与小镇相关的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以及文化符号。
还可以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小镇的建筑风格、街道布局、商业活动等方面,使小镇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建设现代特色小镇需要注重创新和发展。
小镇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保护和展示历史文化资源的阶段,更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创新和发展。
可以引入现代科技,打造智慧小镇;开展特色产业,如文创产品、手工艺品等;推动当地特色美食、民俗节庆等,使小镇充满活力和创意。
可以积极引进投资,建设高品质的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
加强宣传和推广对于打造现代特色小镇至关重要。
只有将小镇的独特魅力展示给更多的人,才能吸引他们前来游览和居住。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庆、艺术展览、演出活动等,向外界展示小镇的文化底蕴和特色。
运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手段,积极宣传小镇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关心。
还可以与其他地方进行合作和联动,推动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是打造现代特色小镇的长久之计。
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地方的独特财富,必须妥善保护和传承,才能让小镇的历史文化永恒流传。
可以通过设立文物保护区、修缮古建筑、创办文化机构等方式,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还应该加强对传统手艺人的培养和传承,使他们的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创新和发展,宣传和推广,保护和传承,是打造现代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出努力,才能将小镇打造成一个特色鲜明、吸引人气的现代居住和旅游目的地。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222270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2.png)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原创版)目录一、引言二、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1.案例一:特色小镇2.案例二:文化体验园3.案例三:乡村旅游三、文旅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1.政策支持与引导2.创新发展模式3.丰富文化内涵4.提升服务质量四、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旅融合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还提升了旅游品质,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为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1.案例一:特色小镇特色小镇是一种以特色产业为支柱,以旅游功能为主导的创新型城镇。
其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旅游功能完善等方面。
通过打造特色小镇,可以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提升小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案例二:文化体验园文化体验园是以文化为主题,以互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的新型旅游产品。
其特色亮点在于将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动态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文化、体验文化。
文化体验园的成功打造,有助于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满足游客对文化体验的需求。
3.案例三: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农村自然风光、民俗文化、农业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其特色亮点在于原汁原味的农村生活体验,让游客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
三、文旅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1.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在文旅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文旅产业,为文旅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政策保障。
2.创新发展模式文旅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模式。
这包括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
通过创新,提升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3.丰富文化内涵文旅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因此,丰富文化内涵是文旅发展的关键。
推动特色小镇打造,促进产城融合的建议
![推动特色小镇打造,促进产城融合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efaacb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31.png)
推动特色小镇打造,促进产城融合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今天分享点推动特色小镇打造,促进产城融合的经验。
我觉得吧,首先得找准特色。
这个特色可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得好好研究当地的资源。
就像之前我参与的一个小镇项目,他们当地有很传统的手工编织工艺,这本来是个很好的特色。
不过一开始大家都没意识到,都想去搞那些千篇一律的旅游项目,什么花海啊之类的。
还好后来经过深入调研发现了这个编织工艺,才把它作为特色来打造。
这就是说,一定要深入挖掘,别总跟着潮流走。
还有啊,产业的选择很关键。
要选那些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我感觉不少地方搞产城融合的时候,引进的产业看着很时髦,比如一些互联网概念的项目,但实际上都是空壳,在当地根本没法扎根。
例如有个小镇引进了个很“高大上”的数据中心项目,结果当地没有配套的技术人才,网络设施也不是很完善,最后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啊,产业得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哦对了还有,一定要考虑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协同。
比如说,如果是个以农业加工为产业的特色小镇,那在城市规划上就得有相应的仓储物流空间,有工人宿舍啥的,不能产业归产业,城市建设归城市建设,那样肯定不行。
在政策方面呢,政府得给足支持。
这个支持可不是简单的给钱就行。
我之前就遇到一个地方政府,他们对特色小镇的扶持政策有很多,给钱也大方,可是手续特别繁琐,好多企业都被那些繁琐手续吓跑了。
我觉得政策扶持要简单直接有效,而且要让企业和居民都能轻松得知这些政策。
人才问题也不容忽视呀。
我感觉特色小镇想要把产业发展起来,吸引人很重要。
但是好多地方既没有吸引人的薪资待遇,又没有好的生活环境,人才怎么会来呢?就像我曾经看到有个小镇想要发展高端医疗产业,结果连个像样的医院都没有,人才谁愿意去?所以呀,一方面要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得把城市生活的舒适度提升起来,比如说建一些漂亮的公园呀,好的学校呀。
另外呢,基础设施必须跟上。
这可关系到特色小镇在人们心中的第一印象。
像有个小镇要打造旅游特色,道路修得破破烂烂,游客开车进去差点把车都颠散架了,谁还想去第二次?这就是基础设施拖后腿了。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685e1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5f.png)
文旅典型案例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最新版)目录一、引言二、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1.案例一:特色小镇建设2.案例二:文化体验游3.案例三:乡村旅游发展三、文旅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1.政策支持与引导2.产业融合与创新3.社会参与与合作4.提升服务水平与品牌建设四、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旅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就业、提升国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及经验做法,为我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二、文旅典型案例的特色亮点1.案例一:特色小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是近年来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
通过整合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等资源,打造具有独特文化内涵、旅游功能和产业特色的小镇,既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小镇的经济发展。
如我国的乌镇、周庄等,都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成功典范。
2.案例二:文化体验游文化体验游是近年来文旅市场的一大特色。
通过深度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设计出富有特色的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地文化的魅力。
如西安的“唐宫夜宴”、苏州的“园林之夜”等,都是文化体验游的典型代表。
3.案例三: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年来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
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农村的自然、人文资源,打造出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产品,既丰富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如浙江的莫干山、江西的婺源等,都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优秀案例。
三、文旅典型案例的经验做法1.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在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为文旅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产业融合与创新文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
通过产业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文旅产业的竞争力。
同时,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3.社会参与与合作文旅产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https://img.taocdn.com/s3/m/bf5b84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b5.png)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慢生活的品质,寻找一处可以远离喧嚣、拥有独特历史文化资源的地方。
现代特色小镇的概念应运而生。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地产开发商共同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实现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统一。
一、挖掘历史文化资源1. 挖掘本地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丰富多样,可以是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间习俗等。
某地区可能有古老的庙宇、传统的手工编织技艺、独特的美食文化等。
挖掘这些本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
2. 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打造现代特色小镇的基础。
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对传统手工艺和民间习俗进行挖掘和保护,使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只有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才能为小镇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文化底蕴。
3. 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应当与当地居民共同参与,他们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统。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挖掘出历史文化资源中的精华,使之成为小镇的独特魅力。
二、打造现代特色小镇1. 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小镇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支撑。
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为小镇带来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原材料,为小镇带来经济效益。
可以建设文创产业园区,吸引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开发各类文化产品,例如文化衍生品、文化旅游产品等,为小镇增添现代气息。
2. 推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小镇的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前来生活和旅游。
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小镇提供独特的旅游资源。
可以依托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等资源打造主题旅游路线,举办文化节庆和传统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推动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3. 建设现代化设施和服务配套打造现代特色小镇并不意味着放弃现代化设施和服务配套。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f1c410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14.png)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和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生活。
于是,特色小镇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发展方向。
特色小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浓厚的地方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定居者,成为一种新型的宜居生活方式。
国内外的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借鉴,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为人们创造更多宜居的生活环境。
一、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1. 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国外的特色小镇建设往往以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为基础。
很多小镇都有悠久的历史,保存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可以成为小镇发展的宝贵资源。
比如位于意大利的托斯卡纳小镇,以其浓厚的文艺复兴风情和美丽的乡村景色吸引了无数游客。
当地政府在推动旅游发展的也注重对历史建筑和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将古老的建筑和传统的手工艺重新注入新的生机。
2. 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很多国外的特色小镇都有独特的产业和产品。
比如法国的香槟小镇、英国的乳酪小镇等,它们以特色产业而闻名。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还可以开发特色产品,比如溪口的桃木制品,乌镇的绸缎等,这些特色产品可以帮助吸引游客,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益。
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是小镇发展的重要途径。
3.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国外的特色小镇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它们在发展旅游业的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等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他们也注重发展可持续产业,以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开始注重挖掘地方文化和历史。
比如丽江古城、凤凰古城等,它们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保护和修复古建筑、传统手工艺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定居者。
在挖掘文化和历史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保护好当地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好地方的民俗风情。
国内的特色小镇建设也在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
比如巴马瑶族在发展本地的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等,通过这些特色产业和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外地投资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典型经验及启示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典型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fc5ea3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0.png)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典型经验及启示浙江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拥有许多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丰富,值得借鉴和推广。
本文将以一些典型的浙江小镇为例,探讨其建设经验及启示。
一、乌镇:“人文历史特色”是特色小镇的核心乌镇是一个有25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位于浙江省嘉兴市。
它以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而著名,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镇之一。
乌镇特色小镇的建设成功经验在于充分挖掘和保护其历史文化遗产,以人文特色为核心进行规划和开发。
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拓宽运营模式,引进了一系列具有乌镇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
乌镇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保留了淳朴的民风民俗,成为国内外游客瞩目的旅游目的地。
二、西塘:“水乡韵味”是特色小镇的独特之处西塘是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的一座古镇,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西塘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利用其水网资源,强调水乡韵味,着重打造人与水的和谐关系,将水环境作为特色小镇的核心元素,并结合水乡特色开发推广文化、旅游、休闲、会展等产业,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西塘特色的特色小镇项目。
同时,西塘特色小镇注重保护传统建筑风貌,使得整个小镇如同一个大型的博物馆,让游客感受到千年水乡的历史和魅力。
三、南浔:“亲水体验”是特色小镇的亮点南浔是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一个历史文化古镇,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
南浔特色小镇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利用水资源,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亲水体验。
南浔小镇通过修复和开放古代航道,建设古代运河公园,打造水上游乐项目,提供划船、泛舟等娱乐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身参与进来,感受水乡的魅力。
与此同时,南浔特色小镇还建设了一系列融合古建、旅游休闲、商业餐饮的综合体项目,注重发展“特色+产业”模式,使得小镇既保持了传统特色,又有了现代的商业活力。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有: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保证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前提。
只有通过保护传统特色,才能形成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d50cb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4.png)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与建议浙江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打造一批风格独特、区域特色鲜明的小镇,实现小镇功能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
在浙江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我深感其经验值得总结与借鉴,同时也有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首先,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充分激发地方特色和优势资源,实现多样化的产业发展。
浙江省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各个特色小镇都能够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发展模式。
比如,乌镇依托其独特的水乡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发展了文旅产业和数字经济;西塘则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和独特的渔网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龙湾则发挥自然温泉资源的优势,打造了一个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这些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要实现特色小镇的发展,必须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特色资源,切实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其次,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在于注重创新和品牌建设。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关键。
创新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更体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业态的引入。
浙江特色小镇注重培育新兴产业,吸引高端服务业和创新企业落户,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比如,乌镇成功引进了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并且以数字经济为特色,打造了一个以互联网+为引领的新型城镇。
此外,浙江特色小镇还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文化节庆和特色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这些都是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其他地方可以借鉴的。
再次,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的经验在于强化产业链和产业联盟的建设。
特色小镇的发展需要依托于产业链的完善和产业联盟的发展。
浙江特色小镇注重打造产业链,整合各类资源,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格局。
比如,桐庐大源农业生态小镇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打造了以茶叶、水果、蔬菜等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乌镇通过与阿里巴巴等企业合作,形成了包括数字经济、旅游文化、金融等多个领域的产业联盟。
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
![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fa883e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a.png)
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的措施嘿,各位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怎么让城镇建筑风貌彰显中华传统文化,这可有不少好玩的措施哦!首先,咱们得有个整体规划。
为啥呢?就好比你出门旅游得先有个路线图,不然东跑西跑,啥也看不好。
这个规划呢,要把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摸清楚,比如这个城镇以前有啥独特的建筑风格啦,有啥传统的工艺啦,都得搞明白。
然后根据这些,划定一些重点区域,专门用来展示传统文化风貌。
比如说,要是这地以前的建筑喜欢用红色的梁柱,那咱们就在规划里重点强调,让新建的建筑在这方面也能体现出来。
这样一来,整个城镇的建筑风格就有了一个统一的大方向,不会乱套。
预期效果嘛,那就是走在这个城镇里,感觉就像走进了一幅传统文化的长卷,处处都透着浓浓的文化味儿。
接下来,建筑材料得讲究。
别总盯着那些现代的新材料,咱得多用传统的材料。
比如说,老祖宗用的青砖、灰瓦、木雕,这些东西多有韵味啊!就像给建筑穿上了一件有历史感的漂亮衣裳。
操作方法也不难,去周边的老建筑材料市场淘一淘,或者找一些专门生产传统材料的厂家合作。
用了这些传统材料,建筑一下子就有了那种古朴的气质,仿佛在跟你诉说过去的故事。
还有啊,建筑的造型设计可不能马虎。
得请一些懂传统文化的设计师来操刀。
他们知道怎么把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建筑里。
比如说,把古代宫殿的飞檐设计用到商业建筑上,让普通的房子也有了几分皇家的气派。
或者在窗户上弄一些精美的雕花,像什么梅兰竹菊啦,看着就赏心悦目。
具体步骤呢,先让设计师深入研究当地的传统文化,然后画出草图,大家一起讨论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这么一搞,建筑就不再是冷冰冰的水泥盒子,而是有灵魂的艺术作品啦。
再说说建筑的色彩搭配。
传统文化里对色彩可是很有讲究的哦!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尊贵。
咱们在城镇建筑里也得把这些色彩用对地方。
比如说,重要的公共建筑可以用红色来突出庄重,居民区可以用一些淡雅的色彩营造温馨的氛围。
这就像给城镇化了个美美的妆,让人眼前一亮。
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
![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136ca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7c.png)
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国农村区域小镇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融合提供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发挥小镇的定位和功能农村区域小镇的建设需要明确其定位和功能,使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小镇应该发挥农业产业集聚的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在某地区建设了以水果种植和加工为主导的小镇,吸引了大量农民参与,推动了该地区水果产业的发展。
其次,小镇还应该注重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培育,通过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和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二、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区域小镇建设需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例如,在某地的小镇建设中,政府注重修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还要加强农村小镇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提高小镇的辐射带动能力,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源进入。
三、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实践经验表明,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某地的小镇建设中,政府引进了农业科技专家,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四、提供就业机会农村区域小镇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供就业机会,减少农民外出打工的需求。
通过发展小镇的产业和服务业,吸纳农民就业,提高其收入水平。
例如,在某地的小镇建设中,政府鼓励农民参与小镇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五、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区域小镇建设需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应加大对小镇的管理力度,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
同时,还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供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居民的需求。
六、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农村区域小镇建设需要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
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霞慕尼小镇为例
![法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霞慕尼小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1d846c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9.png)
霞慕尼小镇以户外运动为核心产业,通过深度培育,形成了涵盖登山、滑雪、 徒步、自行车等全方位的户外运动体系。同时,小镇还注重与其他产业的联动, 如旅游、酒店、餐饮等,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驱动力。
3、打造独一无二的文化IP
霞慕尼小镇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IP。例如,通 过举办传统的苏格兰文化活动和世界级的登山比赛,提升了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 力。同时,小镇还注重文化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使游客能 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2、结合市场需求
在确定特色产业之后,我国还应结合市场需求来建设相关设施和策划活动。 通过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并根据市场 需求来不断完善和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例如,在建设滑雪小镇时,应游客对于 滑雪设施、教练
服务以及住宿等方面的需求,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的期望。
3、提升服务品质
服务品质是建设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我国在建设特色小镇 时,应注重提升服务品质,为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这包括旅游过程中的 导游服务、安全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以及旅游目的地的交通、餐饮、住宿等 配套服务。
同时,我国还应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以提升整体服务品质。
3、策划精彩的活动策划
国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通过举办各种精彩的活动来吸引游客。以新西兰皇后 镇为例,该小镇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极限运动赛事和户外探险活动,如世界蹦极大 赛和极限运动会等。此外,小镇还推出了一系列旅游体验项目,如直升机滑雪、 峡谷漂流等,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对我国的启示
1、挖掘地方特色
5、利用消费驱动增强旅游辐射 力和小镇外向度
中国特色小镇应注重消费驱动的作用。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消费项 目,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要注重拓展对外交往,加强与国内外旅游机构和 企业的合作,吸引更多的国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 选择。特色小镇作为旅游的新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在国外,运动休闲特色 小镇已经成为了旅游的新潮流,并且拥有着成功建设的经验。本次演示将探讨国 外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345166e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4.png)
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传承逐渐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嘉兴,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积极打造旅游特色小镇,以期在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特征的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分析其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嘉兴乃至其他地区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对嘉兴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深入剖析,包括其历史渊源、民俗文化、自然景观等方面,以揭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旅游价值。
本文将分析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如加强规划引领、创新旅游产品、完善服务设施等,以推动嘉兴旅游特色小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嘉兴乃至其他地区的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嘉兴地域文化特征分析嘉兴,这座位于浙江省东北部、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的城市,自古以来便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不仅体现在深厚的历史底蕴上,更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嘉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嘉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勤劳智慧的嘉兴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
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嘉兴的古老历史,也为今天的嘉兴旅游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
嘉兴的自然景观别具一格。
这里水网密布,河港纵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嘉兴的古镇古村、田园风光以及独特的运河文化,共同构成了嘉兴独特的自然景观。
游客在这里可以领略到江南水乡的韵味,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嘉兴的人文风情独具魅力。
嘉兴人民热情好客,淳朴善良,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传统,都深深地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3fb2d9f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41.png)
中国乡村振兴及其地域空间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案例、经验及未来近年来,乡村振兴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
乡村振兴旨在通过促进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与此同时,乡村振兴也涉及到地域空间的重构,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逐渐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案例、经验及未来展望的角度,探讨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振兴乡村的过程与成果。
一、特色小镇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被认为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通过整合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使乡村经济得以提升。
其中,农业旅游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五峰乌梯田特色小镇”为例,该特色小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土家族文化,通过开发乌梯田农业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类似的特色小镇不断涌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美丽乡村的创建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是建设生态宜居、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乡村环境的重要目标。
通过生态环保、文化传承、设施建设等多种手段,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提升了乡村的外观和环境质量,也为农村居民的生活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以江苏省太湖流域为例,该地区通过推行“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一系列措施,改善了乡村的环境卫生状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三、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的案例及经验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的案例不仅丰富多样,而且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例如,江苏省张家港市通过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乡村产业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此外,“互联网+农业”也成为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的重要经验之一。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的“蓝田薯业特色小镇”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乡村经济发展。
四、未来展望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同建的经验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借鉴。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7015b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9.png)
打造小镇特色具体建议
打造小镇特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1. 挖掘文化特色:每个小镇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要深入挖掘这些元素,通过保护和传承,形成小镇的独特魅力。
2. 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当地资源和优势,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如农业、手工艺、旅游等。
3. 优化空间布局:通过规划设计,使小镇的布局更加合理、美观,突出地方特色。
4. 提升环境质量:保持小镇的整洁、卫生,绿化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小镇的便利性和吸引力。
6. 推广地方品牌: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小镇的特色和优势,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7. 促进社区参与:鼓励居民参与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8. 创新管理模式:探索适合小镇的管理模式,如社区化管理、民宿管理等,提高管理效率。
9. 与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10. 培养人才队伍:通过培训、引进等方式,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
的人才队伍,为小镇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总之,打造小镇特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注重细节,持续推进。
只有这样,才能使小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小镇。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0c77e6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e.png)
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与启示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特色小镇不断涌现并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但是,特色小镇建设在不同地区和国家都有其各自独特的经验和启示,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在国内,特色小镇建设已经成为政策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政府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已建成的特色小镇涵盖了农业、文化、旅游、科技等多个领域,在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启示。
(1)注重特色文化打造。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文化是重中之重。
各地都会根据本地区的文化、历史、自然资源等特色,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例如,苏州的“甪直古镇”便是以传统婚嫁文化为主要特色,既充分体现了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又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2)注重生态保护。
特色小镇通常位于自然风光优美的地区,因此,生态保护更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各地政府都有相应的措施来保护周围环境、提高生态素质,以此打造绿色特色小镇。
例如,贵州的赫章特色小镇就以“绿色、环保、低碳”为建设原则,注重推广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等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3)注重产业升级。
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站在了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地。
在保持本地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各地都在不断注入新的技术和理念,以推动产业升级。
例如,福建的“墨洋特色小镇”就将海螺、贝类等传统渔业结合起来,打造了以渔业为主的特色小镇,通过科技的帮助,成功推动了渔业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国外,特色小镇建设历史久远,也有着不少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1)注重文化保护。
西方国家一直非常注重本土文化的保护,而这也成就了许多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小城镇。
例如,英国的“荷里活”就是以音乐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为主要特色吸引游客,保留了传统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风貌。
(2)注重市场定位。
国外特色小镇通常会根据目标人群和市场需求,选择一个恰当的经营定位。
例如,法国的“欧洲最美的村庄”理念主要以传统的欧式建筑风格、美食文化、自然风光等为主要特色,吸引了很多文艺青年和艺术家。
典型经验:德国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及启示
![典型经验:德国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95893037866fb84ae55c8d18.png)
德国特色小镇的发展道路及启示一、印象:浓抹人文色彩的、诗化小城镇德国小城镇,构成了德国城市和乡镇结构的基础,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具有5大特点:(一)田园风光诗韵流淌在德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受着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影响,像“自然崇拜”和“德意志森林”意识,为德国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养分,推动了德国的环保与绿色和平运动,保护了农村自然田园风光。
漫游德国的农村和小城镇,犹如欣赏一幅巨大的油画,给人留下别有风味的印象:村庄城镇化,城镇村庄化。
所到之处,天空澄蓝,大地碧绿;森林环抱,芳草如茵;风清气爽,道路如网;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方便静谧,适宜人居。
笔者在德国学习和从事学术研究期间,在游览各地风格各异的小城镇中,领略其充满田园风光的韵味。
不管在丘陵起伏的北德低地地区和波罗的海沿岸,也不管在西南德地区中部山脉梯地带,抑或在南德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高原地区,那遍布平原、山地和丘陵的小城镇,令人流连忘返;那坐落在山麓、河岸与湖畔的小城镇如诗如画,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二)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德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给小城镇留下浓厚的人文氛围。
游览德国的小城镇,犹如参观富有历史特色的建筑博物馆。
被誉为“一切艺术之母的建筑”艺术,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生活环境,表达着时代的生活情感。
包括村落、城镇、房舍、教堂、城堡、宫殿、桥梁,甚至道路和港口等。
如今在德国,仍然到处可见到尘封已久的古堡宫殿、古建筑,以及浓荫密布的传统园林。
目前在德国,仍保存2万多座古城堡。
可以说,德国的小城镇,是德意志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精华,也是德国人追溯历史的胜地。
它们告诉世人:德国人的祖辈们在小城镇建筑的进程中,已经多么注重人文和讲求质量及建筑美;而一代接一代的后来者,又是多么珍爱和保护好先人留下的瑰宝——把富有历史人文内涵的传统与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相结合的小城镇。
(三)设施齐全,民生方便在德国小城镇的建设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和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文化+产业+旅游+生活”: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文化+产业+旅游+生活”: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借鉴](https://img.taocdn.com/s3/m/111811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b.png)
“文化+产业+旅游+生活”: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的经验借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镇万镇始出来”。
当前中国正在掀起一股特色小镇的开发热潮,政府在引导,企业在跟进,消费在释放,中国特色小镇正在风生水起,如火如荼。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来自国外,很多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小城镇的发展之路,为中国探索小城镇、乃至整个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国外特色小镇产生背景国外特色小镇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而是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不断累积、沉淀和演变,慢慢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传承,以小镇为单位的国度相对于大都市的灯火繁华、高楼林立、人群熙攘,欧美国家的人从骨子里更喜欢居住在小镇里,很多小镇都是几百年的历史传承,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印记,无论是建筑肌理、人文风情、商业形态还是生活习惯、传统工艺,都代表着一种文化传承和精神象征。
(二)城市外疏,产业经济需要新增长极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土地便宜、环境宜居、交通便利,成为推动人口外溢和居住郊区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逆城市化”过程中,很多企业把总部或部分核心功能搬迁至大都市周边的小城镇,通过企业或产业带动周边特色小镇的发展,同时也通过各种城市功能转移为不堪重负的大都市缓解矛盾。
在企业外迁或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过程中,政府意识到这对于周边小城镇是一次非常的升级转型机会。
因此,在政府政策扶持下,小城镇与当地特色产业或转移来的大企业进行有机融合,再通过各种鼓励措施吸引人才汇集到小镇之中。
最后,慢慢沉淀除了一批充满吸引力的特色小镇。
(三)收入均衡,容易形成产业和人才聚集欧美发达国家各地区收入相对均衡,没有出现像中国这样大量人口流动的现象,甚至很多人群都想逃离大都市,去周边小城镇工作生活,特别是那些气候好、人口密度小、房价低、税收少的小城镇。
所以,这些小城镇的综合条件甚至比大都市都要好,只要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很容易形成人才和产业聚集效应。
特色小镇成功案例
![特色小镇成功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b73a0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2.png)
特色小镇成功案例特色小镇成功案例一、引言特色小镇是指以特色产业为支撑,集生产、生活、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形成独具魅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群落。
近年来,我国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加速,涌现出了许多成功案例。
本文以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为例,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背景介绍同里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东南部,距离上海仅有60公里。
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江南第一古镇”之称。
2006年起,同里开始实施“三化”工程(即产业升级、城市升级和人居环境升级),并逐步转型发展旅游产业。
经过多年努力,同里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三、主要措施1. 保护传统文化同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品。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资源,同里采取了多种措施,如修缮古建筑、整治古街巷、保护传统手工艺品等。
同时,同里还注重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如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开设文化课堂等。
2. 发展旅游产业同里依托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发展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如同里古镇、同里水乡、同里茶乡等。
同时,同里还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如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推广品牌等。
3. 培育特色产业同里以茶叶、手工艺品和特色美食为主导产业,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培育壮大相关企业。
同时,同里还注重创新发展模式,如引进电商平台、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等。
4. 改善人居环境同里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如加强垃圾分类处理、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等。
同时,同里还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如改善住房条件、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等。
四、取得的成效同里的发展成果显著。
截至2021年,同里已有400多家旅游企业,年接待游客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60亿元。
同时,同里还被评为“中国特色小镇示范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
五、结论同里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培育特色产业和改善人居环境。
这些措施相互支撑、相互促进,为同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小镇建设如何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特色小镇发展了四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也就是小镇+“一村一品”。
当时的小镇是为农村、农民服务的;很快就有了2.0版本,就是小镇+企业集群,以浙江为主体,所以浙江省几乎大多数的小镇都有一个产业集群,而这些企业集群都可以放到全球的产业链中去,也导致了浙江经济后来居上。
那么3.0版,就是小镇+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休闲这一类的产业大幅度的蓬勃发展,包括养老服务等;4.0版,就是小镇+新经济体。
小镇进入城市,成为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产业修缮的主要手段。
所以说这样一来,这30年来,特色小镇在中国大地上经历了四个版本的变化。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皮特教授就提出了特色小镇的问题,他在他的名著:《国家竞争力》一书里面写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竞争力常常不取决于宏观的数据,而决定于地理上不起眼的马赛克,就是小镇。
4.0版的特色小镇是当前的
一个新奇事物,它的新产品、新结构、新创业生态特点的形成,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城市组成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要件。
所以它的新奇体现为三种范式:将原来没有特色的小镇改造成新奇的特色小镇;在没有的功能区、空城里面植入特色小镇,改变他原有的不足;将特色不足的小镇,升级改造成为有新奇产业、新奇特色的小镇。
所以我们讲到特色小镇,讲的是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特色的广度,就是说你有多少个特色?第二个是特色的唯一性,就是特色的深度。
一个产业或者空间的特色,到底是本地区唯一的?还是全球唯一的?深度和广度都是重要的体现。
浙江省所有的小镇都不是规划出来的。
它是涌现出来的,但是它也有一些能够确定的东西,就是它必定存在差异,必定是创新的,必定是绿色的,必定是能够被组成和能互补的。
小镇是人住的,必须体现以人为本,所以虽然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但这几方面是非常清晰的。
在4.0版的小镇里,产业和空间的活力源于其个体的自适应性所形成的自组织性,就相当于企业孵化器。
所以建设1000个企业、1000个小镇,要用企业的力量
自上而下涌动,要让政府管理小镇,防止一哄而上;政府要激励而不是取代,政府应该是简政而不能大包大揽,政府应该是为小镇护航,而不是包办取代;政府对小城镇评估,而不能“刮一阵风”。
根据这样的理论,我们可以分辨出来什么是好的小镇,什么是差的小镇?所以说,特色小镇的首要特点,就是自组织性。
好的小镇,他是由下而上产生出来的。
比方说横店,它是因一个村支部书记(编者注: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时任浙江东阳县横店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梦想发展起来的,这位村支书有很强的组织能力,他把我们历史上消失了的圆明园、秦皇宫复制了出来,到现在为止,他复制出来的50栋建筑组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小镇(编者注:2016年10月14日,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每年能够吸引1000多万游客;同时有将近60%的古装戏从这里产生出来的,这就是一个非常鲜明的例子。
差的小镇,就是政府代替,由上而下的。
我告诉大家,一般的城市搞一个基金小镇就足够了,不然完全浪费了。
所以我们现在已建成的任何一个特色小镇,差的小镇是同质化竞争;好的小镇,具有特色小镇的广度,结构是有特色的、空间结构是有特色的、资金链是有特色的,所有的特色汇集起来,形成了这种广度。
这样的特色小镇同周边其他的小镇,包括全球的产业是有很强的连接的,能够形成非常强有力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各方面的联系。
比方说成都的安仁镇,它有5 0座博物馆,把四川省几乎所有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集中在这里,将这个小镇变成了一个文创基地。
这个文创基地,跟成都本身的现代化是能够紧紧连接在一起的,所有搞文创的必须到这里来集群。
江苏宜兴丁蜀镇有做紫砂壶的学校,有做紫砂壶的泥料的采购,有贷款公司、技术评级的公司、推销公司。
所以在这个小镇上,家庭作坊达到了1.2万多家,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
开放。
如果一个企业规模虽小,是否能把自己的产业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中,向两头延伸?比如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它曾是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的地方,后来成为第一强镇,是因为这里的农民发展低压电器,现在中国的低压电器80%都是这个小镇
生产的,而法国,世界上最大的低压电器制造商也在和这个镇子合作。
但是差的小镇,他完全是1.0版本,完全没有活力。
小镇与周边小镇的协同效应会产生非常大的吸引力以及超规模效应。
比如说河北保定的庞口镇,它的农机交易量每年达到300亿元;再比如杭州的友好城市法国尼斯,那里有古城,有电影城,有高新技术区,政府参与进来,与周边形成了整体互补。
但是如果是发展差的小城镇,则是跟周边没有互补关系。
(弘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