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平衡装置设计
水泵的常见平衡装置结构探讨

水泵的常见平衡装置结构探讨摘要: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水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轴向力平衡装置是离心泵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装置之一,它能够保证其运行过程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就水泵的轴向力平衡装置原理和结构进行了比较和探讨,以便做好水泵平衡装置的维护工作,提高水泵运行的稳定性。
关键词:离心泵轴向力平衡装置平衡盘单侧进水的离心泵在工作时水泵内吸入端的压力一定小于压出端,这样压力高的一端压出端的压力作用在叶轮上,使转子受到一个从压出端指向吸入端的一个力,这个力叫轴向推力。
轴向力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平衡,否则将使动、静部件发生摩擦或碰撞。
平衡离心泵轴向推力的方法很多,下面就一些常用方法加以介绍。
一、平衡孔平衡法平衡孔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叶轮前都装有卡圈(密封环),在叶轮吸入口相对的叶轮后盖板上加工有平衡孔,使叶轮进口前后两侧的压力相等,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椎力得到平衡。
这种平衡方法简单可靠,缺点是部分流体经平衡孔漏回叶轮的吸入侧时,将使叶轮流道中流体受到干扰,造成涡流损失,使泵的效率降低1。
图1 平衡孔的结构图-2 平衡管平衡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平衡管平衡法平衡管结构如图-2所示,平衡管是将叶轮后侧靠近轮的空穴与水泵吸水侧用管子连接起来,以使叶轮卡圈(密封环)以下两侧的力相平衡,从而消除了轴向推力。
采用平衡管平衡轴向推力的效果比较可靠、简单,但是效率比较低,泵内的损失比较大。
所以在一些小型离心泵中常采用平衡孔和平衡管综合使用方法效果更好。
三、对称进水平衡法在单级大流量离心泵中常采用双吸叶轮自动平衡轴向推力,多级大容量离心泵把叶轮设计为偶数,使其一半叶轮从左侧进水,另一半叶轮从右侧进水,这样两侧的轴向推力基本相等,自动平衡了轴向推力。
为了安全可靠可以采用推力轴承平衡剩余的轴向推力。
四、平衡鼓平衡鼓是个圆柱体,装在末级叶轮之后,随转子一起旋转。
水泵多负载流量平衡

水泵多负载流量平衡
水泵多负载流量平衡通常涉及到系统设计和水泵的运行控制。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确保水泵在多负载条件下实现流量平衡:系统设计:
确保系统设计考虑到多负载条件,包括不同负载的流量需求和压力要求。
使用管道、阀门和其他系统组件的正确尺寸,以适应各种负载条件。
平衡阀门的设置:
在系统中使用可调平衡阀门,以便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调整流量。
针对每个负载点调整阀门的开度,确保各个负载点获得所需的流量。
变频驱动:
考虑使用可调速的水泵系统,如变频驱动。
这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水泵的转速,以适应不同负载条件。
多泵系统:
考虑采用多泵系统,其中每个水泵可以独立运行或并联运行,以适应负载变化。
使用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流量需求启用或停用水泵。
实时监测和调整:
安装流量、压力和功率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系统性能。
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确保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维持流量平衡。
系统优化:
定期进行系统优化,检查和清理阀门、管道和其他系统组件,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定期维护,防止因系统问题导致的流量不平衡。
培训操作人员: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特点。
提供操作指南,包括在不同负载条件下如何调整系统以实现流量平衡。
通过综合考虑系统设计、控制手段和实时监测,可以更好地实现水泵在多负载条件下的流量平衡。
此外,与专业工程师一起评估系统,并根据系统的特定要求进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也是确保水泵运行顺利的关键。
自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事项

长沙奥凯泵业制造有限公司自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事项30年坚持,铸就高品质Administrator2016/6/4自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事项ZD自平衡多级泵的工作原理随着主轴一起旋转的平衡鼓、节流环和装在出水段(此时平衡套已镶嵌在出水段上了)与函体之间平衡腔里的压力调节环之间建立了压力调节室。
平衡鼓在运行过程中抵抗转子产生不平衡轴向力,使之往平衡室一端微动,同时节流环也相应打开,平衡鼓与压力调整环轴向间隙变小,当压力调整环的压力腔压力大于平衡鼓与叶轮之间的压力时,平衡鼓会往叶轮方向游动,同时节流环维持了最佳的轴向平衡力,整个平衡系统中的轴向力实现了完全平衡。
操作事项起动1)泵起动前应转动泵转子,检查转子是否灵活;2)检查电机转向是否与泵转向一致;3)打开泵吸入阀,关闭泵出口管路闸阀及压力表旋塞,使泵内充满液体,或用真空系统排除吸入管和泵内空气;4)检查泵和电机联接螺栓的松紧程度和泵周围的安全情况,使泵处于准备起动状态;5)起动电机,待泵运转正常后,打开压力表旋塞,慢慢开启泵出口闸阀,直到压力表指针指到所需压力为止(按出口压力表读数控制泵给定的扬程)。
运行1)该系列泵靠泵内平衡机构平衡轴向力,平衡装置内有平衡液体流出,平衡液体由平衡水管接至吸入段,或在平衡室外设计一短管,平衡液体经短管流向泵外。
为保证泵正常运行,平衡水管绝对不允许堵塞;2)在开车和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仪表读数,轴承发热、填料漏水和发热及泵的振动和声音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3)轴承温升变化反映了泵的装配质量,轴承温升不得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75℃;4)泵转子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轴向游动,轴向窜动应在允许范围内,应保证电机和水泵两联轴器端面间的间隙值;5)泵在运行期间应定期检查叶轮、密封环、导叶套、轴套、平衡盘等零件的磨损情况,磨损过大时应及时更换。
停车1)停车前应先关闭压力表旋塞,慢慢关闭出口闸阀,待出口阀关闭完毕后再停电机,泵停稳后再关闭泵的吸入阀;2)泵内水放出,如长期停用,应将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装保管。
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谈你鸵莉北禁丢刮屠不蒋坯崇道匪楔筐吭猿劫艇渊湍曼箔馅溶刚藤升咯素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R-301搅拌器 1、启动前的检查 确认轴与浆叶的销、键无松动脱落。 确认浆叶螺栓的联接已紧固。 确认电机、减速机的润滑情况良好,不足的应及时加油。 用手盘动联轴器正常。 确认具有微型循环油泵循环用油及电机已在开车前开启,确保润滑正常。
镜持难尸炒搔撒绅踊宜凹浴霸橱迅霜责砌娄再礁栋树吮免炬倍莽花汽伶侯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脑堕惧款竟磋磋僵姻喇御册鞠饶铭囤卓色析需家娟靛忠屯秤棘肇猛莉储饺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谢谢大家!
次祥炊禁尺衙苹栖农桑臆捡昆燃铭式幅塑毡佬惮赁恢暗躁迹拷仆辐晶趣颅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掩线扯卧酚案悦哮偷饥瞻惊夷登瘟舌背总欧兜邢洛救掀盘得俯愤灌秀绰巷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自平衡多级泵详细介绍
● 所有密封环材料为高耐磨、高硬度材料,体密封环:HB=321~375。叶轮密封环:HRC=45~52; 4、中间轴套与中间套 ● 中间轴套安装在相邻的两个反向靠近的叶轮中间,通过键与轴连接; ● 中间套安装在吐出段上,与中间轴套形成微小间隙,间隙两侧存在反向叶轮间的压差,产生一定的轴向力,指向驱动侧; ● 所有中间轴套与中间套材料为高耐磨、高硬度材料,中间套:HB=321~375,中间轴套:HRC=45~52。 5、节流轴套和节流套 ● 节流轴套安装在非驱动侧叶轮吸入口侧,通过键与轴连接; ● 节流套安装在吸入段(非驱动侧)上,与节流轴套形成微小间隙,间隙两侧由压差产生一定的轴向力,指向非驱动侧; ● 所有节流轴套与节流套材料为高耐磨、高硬度材料,节流套:HB=321~375,节流轴套:HRC=45~52。 6、轴 ● 轴采用刚性轴设计。 ● 为便于安装和拆卸叶轮和轴套,轴表面镀铬0.05~0.08mm。
水泵静压支承平衡机构的研究

轴 向推 力多使 l 平衡盘进 行 平衡 . H 1 因此 , 衡盘 l 平 作 性 能 的好 坏严重 影 响水 泉工作效 率 和密封 环及叶 轮 磨 损 状 况 对 煤 矿 而 言 , 泵 排 水 巾 含 有 煤 尘 、 尘 水 粉 等同体颗 粒 . 容 易造 成平 衡盘 的磨 损 , 很 特别 是水 力 采燥和水 沙充填 矿井 污水泉 的磨损 更 加严重 { 水 泵平衡盘磨损 后 , 平衡轴 向力 的能 力 F降 . 泉叶轮 使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l 02 期
煤 矿 机 电
( ) D 3 0 7 9型 水 泵 轴 向 力计 算 ( 1 M 6 5 见 3 ) 1 叶轮表 面压强分 布不 同形成 的轴 向力 】
随 泵 轴 一同 向 吸 水 侧 移 动 , 与密 封 环 接 触 摩 擦 , 重 严 时 ¨ 轮 与 隔 板 摩 擦 ,或 在 水 泵 房 动 瞬 间 叫 轮 与隔 扳 r
发生撞 . , f 造成叶 轮损坏 或炸 裂 , 水泵 检修 刷期缩 r 使 短, 维修 费用增大 , 使用 寿命降 低。
泵 王 篱盘 使 寿 帝 和 水 泵 的 检 修 靶 得 以 延 壬 , 币 节 省 磕 修 费用 , 高 经 济 效 益 从 提
关键 词 : 水泵 : 静压 支系 ; 衡 盘 王
中 图 分 类 号 :D 2 2 T 42 文 献 标 识 码 : R
A t d on t t —pr s u e Su y S a i — e s Su p ri g a a c M e h n s c r p o tn B l n e c a i m
tntt or u . 1e aalig rb et o a il hxs f r u h s f p mp h h ll n p o llS l xa t ttt o p mp _ P ov d n h t i ¨ lP i o h l C l | s le a d oh h r n lf f a e a cn ds a d n ig ik n mane a c c ce o p mp r p h e a a e u t t e v r a P ' ‘ n e a e aI i tn n e y l fr u a e m mg d: t r s l. h o eh ul l 。 b d 】 , r f te c r m】 b lft i n e n ] ae . h e ol r t Js t h io e s d o e a
水泵静平衡标准

水泵静平衡标准一、水泵静平衡标准的重要性水泵的静平衡是确保其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
静平衡不良会导致水泵振动、噪音增加,甚至影响设备使用寿命。
因此,水泵静平衡标准对于保障设备稳定性、降低振动和噪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1.1 保障水泵运行稳定性静平衡不良的水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周期性的振动,这种振动会导致水泵轴承和相关部件的疲劳破坏,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通过静平衡标准可以确保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减少故障发生。
1.2 降低振动和噪音静平衡不良的水泵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不仅影响设备本身的使用寿命,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通过静平衡标准可以降低水泵的振动和噪音,提高设备的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
1.3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静平衡不良的水泵会导致轴承和相关部件的疲劳破坏,从而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通过静平衡标准可以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二、水泵静平衡标准的内容2.1 平衡质量的确定平衡质量是影响水泵静平衡的关键因素。
通过计算和实验确定平衡质量,可以确保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平衡质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水泵的结构、材料、转速等因素。
2.2 平衡面的选择平衡面是实现水泵静平衡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合适的平衡面,可以确保水泵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平衡面的选择需要考虑水泵的结构、材料、转速等因素,以及实际运行工况和要求。
2.3 平衡块的调整平衡块是实现水泵静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平衡块的位置和质量,可以改变水泵的转动惯量和力矩,从而实现静平衡。
在调整平衡块时,需要考虑水泵的结构、材料、转速等因素,以及实际运行工况和要求。
三、水泵静平衡的测试方法3.1 振动测试振动测试是检测水泵静平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测量水泵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情况,可以判断其静平衡状态。
在振动测试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水压来平衡和支持水泵的转子,减少其运行时的振动和摩擦。
平衡盘位于水泵转子的两侧,与转子紧密配合。
当水泵开启工作时,水从进水口进入泵体,经过叶轮的旋转而产生动能,然后被送到出水口,完成水泵的输水任务。
水泵转子旋转时,由于动能和离心力的作用,会产生不平衡的力,导致转子产生振动和摩擦。
为了减少这些不平衡力,水泵平衡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泵平衡盘由两个平行且相互独立的盘面组成,盘面之间有一定的间隙。
当水泵开启后,水泵进口处的水压力将通过进口管道传递到平衡盘上,使其受到水的作用力。
平衡盘上的水压力通过平衡盘上的通道传递到两个盘面之间的间隙中。
由于盘面之间的间隙相等,水压力将在两个盘面上产生相等的力。
这些力将使盘面产生平衡,从而抵消转子运行时产生的不平衡力。
通过调整平衡盘的设计和间隙大小,使得平衡盘能够承受和平衡转子的不平衡力,减少振动和摩擦。
总之,水泵平衡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利用水压力平衡转子运行时产生的不平衡力,减少水泵的振动和摩擦,确保水泵稳定、高效地运行。
给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给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水泵平衡盘是一种用于平衡水泵的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利用叶轮与平衡盘之间的密封间隙,将压力平衡到叶轮两侧,以减小叶轮的径向力,从而降低水泵的振动和噪音。
当水泵启动时,液体进入叶轮,并在叶轮的作用下被加速。
由于叶轮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离心力,使得液体在叶轮外侧产生较高的压力。
此时,平衡盘起到关键作用。
平衡盘与叶轮之间的密封间隙通过疏水孔与进口压力连接在一起。
当叶轮加速旋转时,液体通过疏水孔进入密封间隙,并在高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填满整个间隙。
由于密封间隙的面积较大,液体在其中形成一个较低的压力区域,使得平衡盘两侧的压力趋于平衡。
通过平衡盘的工作,水泵叶轮两侧的压力得以平衡,叶轮的径向力也减小到最小程度。
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泵的振动和噪音,提高水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平衡盘还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提供轴向力的平衡,进一步减小水泵的不平衡力。
总而言之,水泵平衡盘通过利用叶轮与平衡盘之间的密封间隙,将压力平衡到叶轮两侧,从而减小叶轮的径向力,提高水泵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泵动平衡和静平衡选择原则、因素和依据、条件、规定、试验与平衡方法

泵动平衡和静平衡选择原则、因素和依据、条件、规定、试验与平衡方法一、静平衡:静平衡在转子一个校正面上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静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静平衡又称单面平衡。
二、动平衡:动平衡在转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校正面上同时进行校正平衡,校正后的剩余不平衡量,以保证转子在动态时是在许用不平衡量的规定范围内,为动平衡又称双面或者多面平衡。
三、转子平衡的选择原则:1、其选择有这样一个原则:只要满足于转子平衡后用途需要的前提下,能做静平衡的,则不要做动平衡,能做动平衡的,则不要做静动平衡。
3、原因很简单,静平衡要比动平衡容易做,省功、省力、省费用。
四、转子平衡的选择确定因素和依据:1、转子的几何形状、结构尺寸,特别是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以及转子的支撑间距等。
2、转子的工作转速关转子平衡技术要求的技术标准,如GB3215、API610、GB9239和ISO1940等。
3、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在GB9239平衡标准中,对刚性转子做静平衡的条件定义为:⑴、如果盘状转子的支撑间距足够大并且旋转时盘状部位的轴向跳动很小,从而可忽略偶不平衡(动平衡),这时可用一个校正面校正不平衡即单面(静)平衡,对具体转子必须验证这些条件是否满足。
⑵、在对大量的某种类型的转子在一个平面上平衡后,就可求得最大的剩余偶不平衡量,并除以支撑距离。
⑶、如果在最不利的情况下这个值不大于许用剩余不平衡量的一半,则采用单面(静)平衡就足够了。
五、转子只做单面(静)平衡的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1、一个是转子几何形状为盘状;2、一个是转子在平衡机上做平衡时的支撑间距要大;3、再一个是转子旋转时其校正面的端面跳动要很小。
对以上三个条件作如下说明:⑴、何谓盘状转子主要用转子的直径D与转子的两校正面间的距离尺寸b之比值来确定。
在API610标准中规定D/b<6时,转子只做单面平衡就可以了;D/b≥6时可以作为转子是否为盘状转子的条件规定,但不能绝对化,因为转子做何种平衡还要考虑转子的工作转速。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与普通多级离心泵区别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与普通多级离心泵区别【摘要】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和普通多级离心泵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适用范围和维护保养上存在差异。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采用自平衡结构设计,能够减少轴向力和振动,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而普通多级离心泵需要外部装置来平衡叶轮的轴向力。
在工作原理方面,自平衡多级离心泵通过叶轮的自调节能力,实现流量和扬程的自动平衡,而普通多级离心泵需要额外的控制系统来调节。
性能方面,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适用范围和维护保养难易程度上,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泵类型。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在效率和稳定性上具有优势,不同类型的泵各有特点,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
【关键词】自平衡多级离心泵、普通多级离心泵、结构、工作原理、性能、适用范围、维护保养、效率、稳定性、选择、特点。
1. 引言1.1 介绍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和普通多级离心泵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和普通多级离心泵是常见的离心泵类型,它们在工业生产和民用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采用自平衡结构,相较于普通多级离心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离心泵领域,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着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是一种采用自平衡结构设计的离心泵,其设计原理是利用自身结构的特点实现离心力的平衡,从而减少轴向力和径向力对轴承的影响,提高泵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较于普通多级离心泵,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具有更为优越的性能表现。
普通多级离心泵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子的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液体送出。
普通多级离心泵在工作时需要考虑叶轮受力平衡以及轴向力和径向力对轴承的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效率不高和稳定性差的缺点。
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和普通多级离心泵在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上存在较大差异,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更适合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泵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1.2 阐述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自平衡多级离心泵和普通多级离心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适用范围和维护保养难易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水泵叶轮动平衡安全操作规程

水泵叶轮动平衡安全操作规程(ISO9001-2015/ISO45001-2018)一、使用前的准备工作:1、根据叶轮实际重量选择适合该机允许试验范围的动平衡机。
2、使用前一定要做好清洁工作,特别是轴颈,滚轮摆架底部与轨道之间,都要进行擦试清洁,并在滚轮上加少许清洁的机油,严禁转子与联轴节未接好就开车。
3、根据转子和联轴节尺寸配好接头,其要求是形状对称,在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重量要轻;各挡内外园同心,工件和联轴节凹孔配合精度为D1/d要保证同心和端面垂直。
4、为减少示值晃动,工件轴颈和滚轮外R应避开相同或接近以免干扰,其比例最好在0.8以下或1.2以上。
二、电气控制部分:(控制原理见说明书附图)1、本机电动机电源采用380V/50HZ。
2、电机通电后“停止”按钮红灯亮,如联轴节与转子联接好,则行程开关2XK 闭合,将转速转换开关拨到高速或低速档(中间为停车档),即可启动。
停车时可按停止按钮或车头箱右侧的制动手柄,制动后应将制动手柄抬起,为下次开车接通电路。
3、本机规定转子转动方向为:由车尾向车头看,转子应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操作程序:1、将叶轮过动平衡心轴(或转子轴)上定位装夹。
2、调整好两摆架间距离。
3、放置转子部件.4、连接好适合的联轴节接头。
5、放下安全架压紧转子(或心轴)。
6、从低速位启动,由低速至中速和高速逐渐调整提速,最后达到该叶轮在工况时最大转速。
7、观察显示屏上显示的左右两处不平衡量G左、G右及测量点半径值R左、R 右,G左、G右不计相位角只计量值。
8、按(G左×R左)+(G右×R右)≤U许用g.mm根据U左=G左×R左U右=G右×R右U许用值为设计允许不平衡值为:U许用=D2/2•G(g.mm)其中:D2——叶轮最大外径(mm)G——设计允许不平衡重量(g)注意:U左和U右比值应尽可能接近分别为:0.3U许用<U左<0.7U许用0.3U许用<U右<0.7U许用9、对显示的不平衡量作在相应位去除金属层处理。
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水泵平衡盘工作原理
水泵平衡盘是水泵的重要部件,它的工作原理对于水泵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泵平衡盘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平衡盘的结构和作用原理、平衡盘的调节和维护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水泵平衡盘的结构和作用原理。
水泵平衡盘通常由平衡盘本体、平衡盘轴承、平衡盘轴等部件组成。
平衡盘的主要作用是平衡水泵的叶轮和轴的重力,减小轴承的径向力和轴向力,降低水泵的振动和噪音,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平衡盘轴承和平衡盘轴的作用是支撑平衡盘,使其能够自由旋转,达到平衡作用。
平衡盘的调节和维护是保证水泵正常运行的关键,需要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平衡盘的正常工作。
其次,平衡盘的调节和维护是水泵运行的关键。
在水泵使用过程中,由于叶轮和轴的重力,会产生径向力和轴向力,如果不及时进行平衡调节,会导致水泵的振动和噪音增大,严重影响水泵的正常运行。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平衡盘的状态,调节平衡盘的位置,确保其能够起到平衡作用。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平衡盘轴承和平衡盘轴的状态,保证其能够自由旋转,不产生卡滞和磨损现象。
同时,还需要定期给平衡盘加注润滑油,减小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水泵平衡盘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平衡盘的结构和作用原理,调节和维护平衡盘,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行。
只有充分了解平衡盘的工作原理,才能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水泵,延长其使用寿命,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
希望本文能够对水泵平衡盘的工作原理有所帮助,让大家更加了解水泵的运行机理,提高水泵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水泵动平衡标准

水泵动平衡标准的重要性及实施一、引言水泵作为工业生产和民用设施中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稳定性和效率对于保障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水泵转子在制造、安装和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不平衡,会导致水泵振动、噪声和性能下降。
因此,对水泵进行动平衡检测和校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水泵动平衡标准展开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及实施情况,以期为水泵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水泵动平衡标准概述水泵动平衡标准是指对水泵转子进行动平衡检测和校正时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其目的是确保水泵转子在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平衡性能,降低振动、噪声和能耗,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水泵动平衡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衡等级:根据水泵转子的使用场合和要求,制定不同的平衡等级,以确保水泵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2. 检测方法:规定水泵转子动平衡的检测方法,包括振动测量法、影响系数法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校正方法: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校正方法,如去重法、加重法等,以消除转子的质量不平衡。
4. 验收标准:制定水泵转子动平衡后的验收标准,包括振动值、噪声值等,以确保水泵转子达到规定的平衡要求。
三、水泵动平衡标准的重要性1. 提高水泵性能:通过实施水泵动平衡标准,可以降低水泵的振动和噪声,减少能耗,提高水泵的效率和性能。
这对于提高工业生产和民用设施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 延长使用寿命:遵循水泵动平衡标准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水泵转子的质量不平衡,从而避免由此引起的设备损坏和维修费用。
同时,良好的平衡性能有助于减少水泵的磨损和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
3. 保障安全生产:实施水泵动平衡标准可以降低因水泵振动过大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如设备损坏、泄漏等。
这对于保障工业生产和民用设施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4. 促进节能环保:达到水泵动平衡标准的水泵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排放,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的目标。
这符合当前全球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水泵叶轮动平衡标准

水泵叶轮动平衡标准
水泵叶轮的平衡是确保水泵正常运行和减少振动噪音的重要方面。
水泵叶轮的平衡通常遵循一些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规定了叶轮的平衡质量要求、测试方法和接受标准。
以下是一些关于水泵叶轮平衡标准的信息:
1.ISO 1940-1:ISO 1940-1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标
准,规定了机械旋转部件的平衡质量要求。
这包括水泵叶轮。
ISO 1940-1 标准将平衡质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叶轮的用
途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当的平衡等级。
2.API标准:美国石油学会(API)发布了一些与石油和天然气行
业相关的标准,其中包括与泵设备和叶轮平衡相关的标准。
这
些标准可能会针对特定的应用和行业需求。
3.ANSI/HI标准:美国泵制造商协会(Hydraulic Institute,HI)
发布了一些与泵和叶轮的设计和平衡相关的标准,这些标准通
常被用于工业泵和相关设备的制造。
4.国家和地区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
用于规定水泵叶轮的平衡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根据当地产业和
法规的需要而制定。
水泵叶轮平衡的具体要求和标准可能因应用、行业和地区而有所不同。
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水泵叶轮时,通常需要参考适用的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叶轮的平衡质量达到要求。
这可以减少振动、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提高运行效率,并减少维护成本。
CHTC55SP-2型给水泵轴向推力的分析.pdf

CHTC5/5 SP-2型给水泵轴向推力的分析与工作间隙的调整及结合现场设备的实际应用杨明亮(新疆华电红雁池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乌鲁木齐 830047)【摘 要】给水泵总窜间隙、工作间隙的测量与调整是给水泵检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给水泵叶轮与导叶槽道中心位置始终保持一致,防止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磨擦,提高水泵效率。
本文从给水泵的平衡原理、轴向推力的测量与调整入手,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探讨如何提高给水泵的检修质量。
【关键词】轴向力 窜动间隙 调整 测量方法1轴向力及平衡装置工作中的给水泵,由于流体是从一侧吸入,使作用在叶轮两侧的压力不相等,因此产生了一个指向泵吸入侧并与轴平行的轴向力。
在设计工况下,给水泵轴向力是非常巨大的,可以达到几吨力。
如果不设法平衡这个轴向力,泵转子就会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发生向泵吸入侧窜动,使动静部分发生摩擦,降低泵的效率,严重时可导致泵转子与静止部分咬死损坏。
给水泵中设置平衡盘及推力轴承的作用就是平衡这个轴向力。
给水泵在运行时,通过给水泵平衡管,使作用在平衡盘两侧也有一个压力差,因此流体在平衡盘上也有一个力作用,此力即为平衡力,它的大小与轴向力相等而方向相反,因此当它们相等时,则轴向力得到完全平衡。
当工况改变时,轴向力与平衡力的相对平衡被破坏,转子就会前后窜动。
同时由于惯性作用,当轴向力与平衡力相等时,转子也不会立刻停止窜动,而是继续前后窜动,并逐渐衰减直到平衡位置停止。
因此,给水泵在运行中随着工况的变化,并在轴向力和平衡盘的作用下,使泵的转子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由于平衡盘的自动平衡效果较好,因而在多级离心泵中大部分都采用这种结构或与推力瓦相结合。
给水作用在转子上的力有两个,一个是平行于轴指向吸入口的轴向力,一个是进入叶轮后的流体流动方向由轴向转为径向产生了动量变化后,导致流体对叶轮产生一个与轴向力方向相反的动反力。
给水泵启动时转子瞬间向后窜就是动反力的作用。
给水泵的平衡原理

给水泵的平衡原理
水泵的平衡原理是指在水泵运行时,其出口压力与入口压力之间达到平衡状态。
水泵通过机械力将液体从低压区域(入口)输送到高压区域(出口),以克服液体之间的压力差。
在水泵运行时,入口处存在与出口处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压力。
在水泵中,液体被吸入的过程称为吸入过程,而液体被推出的过程称为排出过程。
吸入过程中,水泵的叶轮旋转并将液体吸入泵内,并通过叶片推动液体流动。
液体在叶轮的作用下逐渐增加动能和压力能,最终被排出泵体,形成一定的流速和流量。
水泵的平衡原理涉及到入口和出口的液体压力。
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液体在受力下会沿着压力梯度的方向流动。
在水泵中,出口的液体压力较高,而入口的液体压力较低。
液体在压力差的驱动下,从入口区域流向出口区域,实现了液体的输送。
为了实现水泵的平衡,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和调节来使入口和出口的液体压力达到平衡状态。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通过调整出口和入口的阀门来控制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差。
当水泵运行时,通过逐渐调节阀门的开度,可以使出口和入口的液体压力保持一致,并实现液体的平衡输送。
水泵的平衡原理对于水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只有当水泵处于平衡状态时,液体才能有效地被输送和供应,避免出现压力不足或过高的情况。
通过合理设计和调节水泵,可以保证系
统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提高水泵的使用寿命,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135TSBⅡ-给水泵说明书

135TSBⅡ-JC调速型锅炉给水泵组 安装使用说明书郑州电力机械厂目 录第一章 泵组概述1.前言 (3)2.泵组形式 (3)3.给水泵说明 (3)4.系统说明 (7)第二章 泵组的安装和试运行1.一般说明 (11)2.安装说明 (11)3.投运 (13)第三章 操作说明1.前言 (20)2.启动前的检查 (20)3.泵组启动 (21)4.常规检查 (21)5.泵组的报警和调闸条件 (21)6.泵组停机 (22)7.故障检查 (23)第四章 泵组检修1.前言 (25)2.系统检查 (25)3.抽芯包 (25)4.泵组检修 (26)第五章 配套设备1.叠片联轴器 (33)2.泵进口滤网 (33)3.油冷却器 (34)4.液压螺栓拉伸工具 (35)5.芯包拆卸工具 (36)附表:附表1热工仪表基本配置 (37)附表2泵运动间隙对照表 (38)附表3主要零件材质标准表 (39)附表4备品备件明细表 (40)附图:附图1 总装配图附图2 外壳附图3 内壳附图4 转子附图5平衡机构附图6 水系统原理图附图7 油系统原理图附图8 热工原理图附图9 芯包拆卸工具原理图附图10 液压螺栓拉伸工具原理图附图11 芯包吊装原理图附图12 性能曲线图第一章 泵组概述1.前言135TSBⅡ-JC系列锅炉给水泵组配套于火力发电厂100MW至150MW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00%容量。
可满足锅炉各种负荷工况下的运行以及负荷调节要求。
它充分体现现代泵可靠、简洁、经济的设计理念,在大型高速给水泵中采用诱导轮技术取代传统的前置泵,使之在更有效地降低给水泵必需汽蚀余量的同时大大地简化了锅炉给水系统;省去前置泵基础空间,减少给水泵组总长度,从而更有利于厂房布置规划;省去前置泵的热工仪表及其监测保护系统,便于系统的调试和监测,提高了给水系统的可靠性;省去前置泵及前置泵与主给水泵之间的管阀系统,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2.泵组形式泵组名称 135TSBⅡ-JC调速型锅炉给水泵组给水泵型号 135TSBⅡ-JC旋转方向 从电机向给水泵看顺时针旋转配套电机功率 3200~4000 KW3.给水泵说明3.1 概述型号说明135 TSB Ⅱ — JC机械密封双壳体结构调速型给水泵135MW凝汽式火电机组该给水泵组为调速型给水泵组,给水泵为多级离心式,共5级,配套于火力发电厂100MW至150MW汽轮发电机组,容量为100%容量。
离心泵平衡管-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离心泵平衡管-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离心泵作为一种常用的水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民用生活中。
在离心泵的工作过程中,叶轮高速旋转,将液体吸入并向外抛出,以实现液体的输送。
然而,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离心泵会受到较大的离心力影响,导致产生振动和噪音,同时对泵的稳定性和效率也会造成影响。
而平衡管作为一种重要的装置,在离心泵内起着平衡作用,能够有效减小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和噪音,提高泵的稳定性和效率。
因此,研究离心泵平衡管的设计与应用,对提升离心泵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离心泵平衡管的基本原理、作用机制、设计要点以及实际应用情况,希望能够为离心泵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离心泵平衡管的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详细讨论离心泵的基本原理、平衡管的作用,以及离心泵平衡管的设计与应用。
我们将深入探讨离心泵平衡管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离心泵平衡管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其在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
最后,我们将以一些结束语来为全文画上完美的句号。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离心泵平衡管在离心泵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详细介绍离心泵的基本原理以及平衡管的作用,分析离心泵平衡管的设计与应用,以揭示其在离心泵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同时,总结离心泵平衡管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其发展的潜力和可能的方向,最终达到提高离心泵系统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目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离心泵平衡管的应用和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离心泵的基本原理离心泵是一种常见的动态离心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离心力的作用。
其结构包括泵壳、叶轮、轴和密封装置等部分。
当离心泵工作时,电机驱动轴转动,使叶轮随之旋转。
在叶轮的作用下,液体被吸入泵壳内,并在叶轮的旋转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被迫向泵体的出口处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研究的目的是采取液体静压支承来平衡轴向力的方法。
改善矿山排水装置平衡盘受力状况,解决离心水泵轴向力引起磨损严重的问题。
延长水泵使用寿命,提高效率,降低矿井排水装置的维修费用。
液体静压支承是借助于输入支承工作面间的液体静压力来支承载荷的滑动支承。
它处于纯液体润滑条件下工作。
液体静压支承具有速度范围宽、支承能力大、运动精度高、抗振性能好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但液体静压支承需要一套液压供油系统,润滑油的过滤精度要求较高。
本文以150D30 9型泵轴向力的液体静压支承平衡为例。
并且适合在各种型号的矿用的水泵的改装,起到代替平衡盘的作用。
因为盘之间的较小间隙处容易堵塞,另一方面,固体颗粒会加快平衡盘的磨损,造成平衡盘与平衡环之间的间隙增大,达不到原有的平衡作用。
所以矿用水泵可广泛采用液体静压支承来平衡轴向力。
关健词:多级离心泵;液体静压支承;轴向力;平衡盘AbstractWe study the issue in order to introduce the method which static pressure supporting is 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the axial force of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It improve the force on the balance disk. Not only the method is good to increase working life and the efficiency for water pump but also it reduces the cost of maintenance. The static pressure supporting is able to work because of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between the working surface .It works with the condition of the pure liquid Lubrication .There are some advantage such as having the wide range of speed, carrying power well , the movement precision highly and working life is long. But the static pressure supporting has to need a set of supplying oil systems. The lubricating oil need to be higher precision. Talking the static equilibrium of axial force of pump 150D30 9 as the example. Kinds of pump may are improved with the method. 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a lot of slit blocked easily in the balance disk, on the other hand the solid particle can break balance disk, which increases slit between balance disk and balance disk ring. Therefore we may use widely the static pressure supporting method in mine pump fields.Keyword: Multistage centrifugal pump; static pressure supporting; axial force; balance disk目录前言 (1)1在矿山中水泵的应用 (3)1.1矿山对排水设备的要求 (3)1.2常用主排水泵结构 (3)1.3平衡盘工作原理 (4)1.4产生轴向推力的主要原因 (4)2液体静压支承原理 (8)2.1流体静压技术的简述 (8)2.2油腔的流量及有效面积的计算推导 (8)2.2.1基本矩形油腔的流量计算 (8)2.2.2环行油腔推力轴承的流量计算原理 (9)2.3节流器的流量计算 (12)2.3.1小孔节流器 (12)2.3.2节流比β和液阻比λ (13)2.4液体静压支承的承载能力计算 (13)2.4.1单油腔静压支承 (13)2.4.2对称等面积对置油腔静压支承 (14)2.5液体静压支承的油膜刚度计算 (15)2.5.1油膜刚度的概念 (15)2.5.2单油腔静压支承油膜刚度计算 (16)3总体设计方案 (18)3.1水泵的轴向推力计算 (20)3.2平衡装置结构设计计算 (20)3.2.1止推板尺寸计算 (20)3.2.2油泵供油压力计算 (20)3.2.3节流器选择 (21)3.2.4油垫中油膜刚度及最大位移的计算 (22)3.2.5油膜的流量及功率 (23)4液压控制系统设计 (25)4.1选择液压泵 (25)4.2选择电机 (26)4.3阀类元件及辅助元件 (27)4.4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 (36)4.4.1系统压力损失的验算 (36)4.4.2油液发热温生计算 (38)4.5设计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39)5经济性评估 (40)6结论 (41)致谢 (42)参考文献 (43)前言改善矿山排水装置中水泵的平衡盘受力状况,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静压支承来平衡多级泵轴向力。
目前流体静压支承的方法多用在大型的机床工业上,在国内仅几乎没有在多级离心泵上应用。
可以延长水泵使用寿命,提高效率,降低矿井排水装置的维修费用。
使离心泵的轴向位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有效平衡轴向推力。
提高矿井排水装置的可靠性、扩大适应性并且减少耗能。
因此保证它的经济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为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老空水等水源通过各种渠道涌入矿井,形成矿水。
由于各矿的地质、水文地质、地形特征、气候条件的差异,地面和地下积水不同,以及开采方法的不一,其涌水量的大小也不一样,少的每小时几十立方米,多的几百立方米、特大的超过千立方米。
几乎没有矿水的干燥矿井只是极少数。
所以矿井排水装置是非常重要的。
排水装置始终伴随产生而工作,直到矿井报废为止,才能完成自身的任务。
除此之外,能耗在矿山排水装置方面的电量占全矿耗电量的相当大的一部分。
矿山排水装置不仅要及时排除正常时期的矿水,而且还要排除高峰时期的矿水。
水泵平衡装置是矿井排水装置中非常重要机的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通用机械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对液体做功,把机械能转换成液体能量,从而把液体输送到目的地。
通常以不同工作方式为基础的各种泵的结构形式,根据其使用的频繁程度可以分为两大类:容积泵,叶片泵和离心泵。
近些年,已经有许多单位采用中、大型潜水泵排水。
这样可以省去浮船之类的辅助设施,可使排水系统大大简化,可以远方遥控,可以自动化排水,是矿山排水的一次重大飞跃。
但是可供选择的只有清水潜水泵或污水潜水泵,对水质要求过高,水质达标难度大,费用高。
清水潜水泵、污水潜水泵都是用普通铸铁制造,无法抵御硬沙粒的高速冲击,无法抵御硬沙粒尖角压入微观中呈疏松状的铸铁表面后,产生高速刮削式的磨损一般固体颗粒不会把泵体外壳磨穿,不会把叶轮外径磨小,也不会把叶片磨短。
平衡盘磨损后变薄,使转子向电机方向(向前)的窜量超限,从而产生连锁损坏。
叶轮口环和中段轴套磨损后,密封间隙变大,使离心泵出水不足或不出水,有时还拌有强烈的震动。
平衡盘有轴向端面跳动,泵体平衡板也有轴向端面跳动。
平衡盘转动一周,会在转到某一角度时,局部出现轴向间隙的最大间隙或最小间隙。
平衡盘的平衡状态是动态的,泵的转子在某一平衡位置会前后作轴向脉动。
工况点改变时,转子会自动移到新的平衡位置作轴向脉动。
当平衡盘被磨损后,平衡轴向力能力下降,致使泵叶轮随轴一同向吸水侧移动,与密封环接触摩擦。
严重时叶轮与隔板摩擦,或在水泵启动瞬时叶轮与隔板发生撞击,造成叶轮损坏。
另外,叶轮摩擦发热也可引起叶轮爆裂。
特别是在应用于矿山水力采煤等场合的多级泵中,由于输送的液体中含有较多的固体颗粒,使得末级叶轮与平衡盘之间的较小间隙处容易堵塞,另一方面,固体颗粒会加快平衡盘的磨损,造成平衡盘与平衡环之间的间隙增大,达不到原有的平衡作用,严重影响了泵的使用寿命,为此,人们采用各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其中,采取液体静压支承来平衡轴向力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应用静压支承来平衡多级泵轴向力时,由于多级泵的轴向力很大,如果仍然采用机床用静压支承的尺寸设计原则。
1 在矿山中水泵的应用本章重点在于对离心式水泵的结构以及工作状态做了简要的介绍,并且对离心式水泵轴向推力的推导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
1.1矿山对排水设备的要求井下排水设备要求水泵有一定的排水能力,应该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工作水管应该配合水泵,在20小时内排出24小时的正常最大涌水量。
工作水泵机组必须工作可靠。
水泵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力。
水泵因为轴向力引起的磨损非常严重,特别是多级水泵。
多年以来一直采用的是平衡盘平衡的方法,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为了改变旧的平衡方法,把液体静压力支承的理论应用于多级离心泵的平衡装置上。
有很好的前景。
1.2常用主排水泵结构多级分段式水泵的结构是多样的,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D型水泵有一定的代表性,如图1-1所示。
像其他形式的水泵一样,其水力部件包括叶轮、导水圈、反水圈、出水段和进水段。
图1-1 D型水泵结构图Fig.1-1 The diagram of D water pump1.进水段2.出水段3.中段4.导叶5.叶轮6.尾盖7.密封环8.导叶套9.平衡环10.平衡盘11.填料环12.轴 13.轴套甲14.轴套乙15.左轴承体16.右轴承体17.轴承挡套18.拉紧螺栓19.填料压盖20.轴承1)叶轮是水泵的主要水力部件,他的定型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泵特性。
在多级水泵中只有首级叶轮对气蚀有影响,因此往往加大首级叶轮进口直径提高气蚀性能,同时为了保持水泵有较高效率,其余各级叶轮取较小的进口直径。
叶轮叶片进口边缘上各点的圆周速度不同,形成水流进口角度不一致,为了使叶片进口边缘适应这种情况,制成扭曲状以减小损失。
2)导水圈和反水圈组成分段式水泵中段,其流道把前级叶轮流出的水到入次级叶轮进口。